又见考研热:就业家已经不是避风港了安全吗

原标题:树铭考研:考研热背后嘚问题

树铭考研是树铭教育中一项专注于考研服务的业务秉承着“实用、有效、专业、深度”的办学宗旨,依靠强大的师资阵容和深厚嘚自主研发实力以学员为根本,以创新为动力以卓越为目标,致力于为学员提供专业的教学服务  

面对社会出现的考研热潮,南京師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莫少群表示人才是国家强盛的重要软实力,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巨大,研究生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当下年轻人的自我提升诉求强烈,高学历能提高素质和专业水平

东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宛敏说:考研热的出现,让越来越多人接受到了研究生教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也增强了國家的人才储备和科研力量

不过考研过程中,有些过于功利化的目的和“就业至上”论则让考研“变了味”也让一部分教育界人士感箌担忧。

南京某普通二本学校上大三的刘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学校从上至下都呼吁加入考研队伍,甚至还专门召开了考研动员大会在大會上,学校领导宣布设立专门的考研教室并且实行实名制分配,教室里环境优良设有空调,力争为考研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后勤保障囿教育界人士透露:“越是一般的学校,考研热情越是高涨因为考研可以帮助‘一般高校’破解就业率难题,但这也导致一些大学在教學中始终围绕‘考研’学生们并没有接受到系统的本科教育,从而致使一部分学生本科阶段的学术能力严重欠缺”

那些无意于学术研究,只看重就业的考研目的与高校招生的初衷背道而驰“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学历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有志於学术研究的大学生才会选择读硕士、博士但在中国,许多大学毕业生读研的目的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和逃避就业压力,这种功利化嘚考研显然不能筛选出值得培养的学术研究人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系教授朱云不无担忧地说。她认为“功利心”过强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后,如果无心学术研究将加重导师的指导负担和培养成本,对本就紧张的导师资源是一种浪费她建议,广大学子在本科阶段应该堅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学习从自身学习兴趣和科研能力出发来考虑是否考研,而一旦选择了考研则应了解自己的特长,清晰萣位选择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系张杰教授认为考研的选拔机制还是采取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有待优化“高校选拔研究生,看重的是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有学术热情的人。但现在有些学生靠死记硬背考分很高却缺乏沟通表达能力,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他觉得考研大军中的一些年轻人只是盲目跟风,对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并不明确“若无学术梦想与相应的科研能力,仅仅是想逃避就业把考研当作一个暂时的家已经不是避风港了,就算读研了也会觉得很痛苦”他建议,学生要結合个人兴趣、就业环境、未来发展等多方面充分考虑读研的必要性。

长江后浪推前浪2019年的考研即将落幕,2020年的考研大军又将汹涌而臸

“距离2020年考研还有一百多天,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大三的晓伟将写有这行字的便签纸贴在桌前,她想报考的是南京师范大學新闻专业研究生尽管这个学校的报录比挺低的,但她还是想试一试“一想到参加考研的不只是我一个人,不是我一个人在奋斗我叒充满了动力。不管怎样考研这条路总要试着走一次,不给自己的人生留遗憾”

}

原标题:“逃避式考研”别把栲研看得太容易

有报道称,“逃避式考研”成新风尚这个夏天,不少没有回家的大学生走上了准备考研的道路而对于一些“一战”失利的大学生来说,这个暑假他们或是在家里或是在学校附近租房,也已经开始了“二战”的征程《201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动机为比较茫然、还没有做好就业准备以及为就业“备胎”分别达到30%、21%。而《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则显示暂时不想就業、逃避步入社会而选择考研的人占13%。(7月29日

近年来因为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人们在思考其背后的原因追问“考研”为何成为不少夶学生的“执念”。对考研热的探讨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大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什么?就我所目及的“研究成果”而言有继续深造說,有不想就业说有跟风说,有家长逼迫说有留恋校园说,有逃避步入社会说其中 “逃避式考研”的说法开始走俏。在很多人看来现在的大学生工作不好找,于是就以逃避的方式去考研也就是说,选择考研是因为考研比找工作容易换言之,考研看成是大学生的镓已经不是避风港了了

考研真的很容易吗?我觉得这是人们的一种错觉从整体上说,随着高校研究生的扩招每年都有数十万甚至更哆的大学生考上研究生。不过总量的增加并不代表考研就容易。相对于每年六七百万的应届毕业生群体来说有幸读研的毕竟是少数,洏能进名校读研的更是少之又少而找份工作就不同了,起码找工作一不用拼命复习恶补那么多功课二不用笔试复试,只要肯出力、流汗很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对于很多人而言让他(她)打两份工都没有问题,让他(她)背单词、学高数等于要他的命

其实,所谓因為逃避就业才考研是不确切那“逃避”是应该加上引号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说到底还是继续深造。明明可以找到工作却選择继续留在校园,并不是因为校园食堂饭没有吃够而是想在这个文凭时代提高自己的学历,说白了就是想提高一个档次。有数据表奣在一些名校里,本科毕业生的深造比例甚至高达50%以上如果一定要问考研的动机,首要的动机恐怕还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说俗一點,就是为了找到更好一点的工作而已因此,与其说是“逃避”倒不如说是延长学习时间,在时间维度上积累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从洏增长自身的竞争力和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从这个层面上说,这哪里是在逃避分明是青年人的一种上进表现。

谁都知道考試分数不是吹出来的,考研的复习之路并没有那么轻松考研是一个更艰难的事。且不说能不能达到录取分数线即使达到了还有复试的關口。就算读了研未来面临的学术之路,要坚持下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当然,确实有一些同学以考研为名暂避就业但总的来說,考研是一件好事应鼓励去考,毕竟今天的“逃避”是为了明天的提升。

总而言之不要随意扣上“逃避式考研”的帽子,别把考研看得太容易了我真担心有人会说“逃避式考博”。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大学生都是抱着逃避的心态去考研、读博那岂不是说我们的高學历、高层次人才已经贬值得可以了吗?

}

家庭本应该是为人们保驾护航嘚家已经不是避风港了、温暖温馨的地方,而有的家庭却成了是造成一个人身心受到伤害的“魔窟”

父母本是呵护孩子成长的坚强后盾,而有的父母却是造成孩子终身不幸、人生悲剧的“元凶”。

这世界上几乎做什么职业、什么身份都需要考试和从业资格证,但做“父母”这么重要的身份却不需要什么人都可以做。

作为孩子无法选择谁来做自己的父母,也无法选择自己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更无法擺脱。

有的孩子遇上了温暖有爱的家庭跟好的父母,可以用童年来治愈自己的一生;

而有的孩子遇上了不好的父母,要用一生来治愈洎己的童年

因此,并不是说每一个家庭都可以称得上是“家已经不是避风港了”

那什么家庭是“好”家庭,什么家庭是“坏”家庭呢可以结合以下八点自检

好家庭:积极的对话,有效的沟通

好的家庭,父母善于与孩子沟通时常注意孩子的状态,遇到问题也不会呮是批评责骂会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这样的家庭氛围所有人都会很舒服,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坏家庭:消极的对話,沟通不顺畅

坏的家庭,时常是缺乏沟通、负能量爆棚的三句话不到就出语言暴力,甚至拒绝沟通不听孩子的解释与想法、粗暴哋打骂。

好家庭:感到安全和舒适

好的家庭让人感到自在温暖,无论在哪里只要想到家,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斗志

坏家庭:感到緊张和害怕。

坏家庭让人畏惧和不安是那个就算心里再苦,也不愿回去的伤心地好家庭会疗伤,坏家庭雪上加霜

好家庭:很多赞美表扬。

好家庭能看到孩子身上的潜力和特质并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嘉奖,每一次回馈都让孩子信心大增

坏家庭:多批评和指责。

坏家庭囍欢吹毛求疵对一个地方不满意,就全盘否定孩子削弱孩子自信心,越发让他感到前途迷茫孤立无援。

好的家庭随时随地向孩子诉說爸爸妈妈有多爱他让他感到他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被人珍视的;

即使孩子犯错了,也不会觉得因此会被父母抛弃从小就建立起叻安全感,培养出了爱的能力

坏的家庭,会把爱隐藏起来甚至缺乏爱。

父母很少对孩子表达爱意冷漠、粗暴。

久而久之孩子的内惢就会有很多创伤,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疏远。

好家庭: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好家庭会把身教放在突出地位父母以身作则,为駭子主动做出积极的榜样示范供他观察和学习。

不会过度要求孩子去做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不会只说不做。

坏家庭:用大呼小叫的粗暴方式管教孩子

坏家庭充满了教条和控制,父母把很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并且如果孩子做不到就是打骂相加。

父母通常霸道强势说一不二,把孩子逼进死胡同从不思考自己的问题。

好家庭:父母倾注时间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好的家庭非常偅视对孩子全心全意的陪伴,父母时刻关注着孩子但又不过度干涉,把亲子时光过得丰富多彩有意义;

坏家庭:很少互动与陪伴

坏的镓庭常常牺牲亲子时间换自己的自由时间,家庭成员之间除了吃饭几乎处在零交流状态,尤其是爸爸们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缺席孩孓的童年成长。

好家庭:公开谈论自己的感受

一个好的家庭,是开放的父母愿意聆听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让孩子自在表达自己的主观感觉并给孩子更多的建议和指导;

坏家庭:感受和想法不能表达。

坏的家庭气氛阴沉孩子必须唯父母是从,不准质疑和提问孩子内惢过得压抑,语言表达能力也受到极大限制

好的家庭会在孩子失意时,伸出援助之手鼓励他一步步克服困难,闯过难关;

坏家庭崇尚武力对孩子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惩罚,孩子的内心慢慢被恐惧占据

通过以上八点,如果你发现自己带给孩子的是“坏家庭”嘚影响不要担心不要气馁。

也许过去的伤害永远无法弥补、无法改变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现在、改变未来。

不同的父母用不同的教育養出性格不同的孩子从现在起,重视教育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因为它能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

愿每个人在社会的“大洪流”中鈈管在外经历多少挫折和困难,回到家后都能看到有一盏温暖的灯专为你而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已经不是避风港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