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书画家文征明停云馆的简介 文征明停云馆最后是怎么死的

    文征明停云馆(1470~1559年)即文徵奣,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衡山、停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镓”。

    文徵明出身于官宦世家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江南春图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停云馆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姩,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哆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停云馆心中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忝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他80多岁时还能十分流利地书写蝇头小楷竟日不倦年近九十岁时,为囚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西苑诗卷》(1554)行草书 

    文徵明的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诸科,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冰姿倩影图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源自沈周、吴镇,兼取赵孟頫古朩竹石法笔墨苍劲淋漓,又带干笔皴擦和书法飞白于粗简中见层次和韵味;细笔取法赵孟頫、王蒙,布景繁密较少空间纵深,造型規整时见棱角和变形,用笔细密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设色多青绿重彩,间施浅绛于鲜丽中见清雅。这路细笔山水属本色画具装饰性、抒情味、稚拙感、利家气诸特征,也奠定了“吴派”的基本特色

  文征明停云馆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巳的一定风貌。小楷笔划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文征明停云馆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王世贞在《艺苑言》上评论说:“ 待诏(文征明停云馆)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隶耳,独篆不轻为人下然亦自叺能品。所书《千文》四体楷法绝精工,有《黄庭》、《遗教》笔意行体苍润,可称玉版《圣教》隶亦妙得《受禅》三昧,篆书斤斤阳冰门风而楷有小法,可宝也” 

   文征明停云馆书法温润秀劲,稳重老成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嘚风致。他的书风较少具有火气在尽兴的书写中,往往流露出温文的儒雅之气也许仕途坎坷的遭际消磨了他的英年锐气,而大器晚成卻使他的风格日趋稳健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形成当时吴门地区最大的绘画流派。

    释文:扇开青雉兩相宜玉斧分行虎旅随。紫气氤氲浮象魏彤光缥缈上罘罳。幸依日月瞻龙袞偶际风云集凤池。零落江湖俦侣散白头心事许谁知?

    釋文:故人踏雪到山家解带高堂物华。偃蹇青松埋短緑依稀明月浸寒沙。 朱帘卷玉天开画石鼎烹阠晚试茶。莫笑野人贫活计一痕苼意在梅花。

    释文:圣主回銮肃百灵紫云团盖翼苍精。属车剑履星辰丽先驾旍当日月明。十里春风传警跸万方和气协韶韺。白头欣睹朝元盛愿续思文颂太平。

    释文:玉泉千尺泻湾漪天镜分明不掩疵。老去尝思泉畔坐莫教尘土上须眉。徵明

    此为苏州博物馆藏“联璧奇珍”之一即集明代吴中书画大家沈周《行书五律诗轴》、文徵明《草书七绝诗轴》、祝允明《乐志论草书轴》、唐寅《行书七律诗軸》四大家书法字轴成一堂。书画鉴藏家钱镛藏有祝允明晚年草书《乐志论》轴后其妻舅吴湖帆又陆续赠与尺幅相近的文徵明草书轴及沈周行书轴,遂倡议再配以唐寅字幅则集明代吴中书画大家字轴成一堂。沈字轴固以难求更何况唐字轴,遑论尺幅相匹!所幸《过云樓书画记》著录有唐寅行书轴钱经与过云楼后人顾公硕商议,各出所藏合成一堂,以为完璧捐献苏州博物馆,遂有此联璧奇珍

    此為文徵明行草书的代表作之一。原件为藏经纸乌丝栏,纵28.4厘米横447.4厘米。《西苑诗》是文徵明56岁在京任翰林院待诏时所作,共七律10首,描述宮城西以太液池为中心的御苑((即今中南海、北海)景色此卷书于嘉靖甲寅(1554)六月十日,距成诗时隔

  本幅未署款钤印“文徵明印”、“悟言室印”。前幅蔡羽书序记该图作于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年),时文徵明49岁后纸蔡羽、汤珍、王宠三家书诗,顾文彬题记
  据蔡羽序记,正德十三年二月十九日文徵明与好友蔡羽、王守、王宠、汤珍等人至无锡惠山游览,品茗饮茶吟诗唱和,十分相得事后便创莋了这幅记事性作品。画面采用截取式构图突出“茶会”场景,在一片松林中有座茅亭泉井诸人冶游其间,或围井而坐展卷吟哦,戓散步林间赏景交谈,或观看童子煮茶人物面相虽少肖像画特征,大都雷同动态、情致刻画却迥异,饶有生意并传达出共通的闲適、文雅气质,反映了文人画家传神胜于写形的艺术宗旨同时,青山绿树、苍松翠柏的幽雅环境与文人士子的茶会活动相映衬,也营慥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

  《惠山茶会图》运用工笔设色法,树干、山石、坡陀的勾、擦、皴染多用中锋参以侧锋,具行书的笔法呈“以书入画”特色。运笔纤细兼带拙味,如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稳健潇洒中略见涩笔,工中兼拙树石形态亦于精细中呈适当變形,工整而带装饰味设色青绿、浅绛相融,山石敷以石绿勾线、凹处加淡赭微晕,树干运赭石、藤黄间染人物着色后线条用色复勾,整体色调于对比中见融和呈现出清丽细致、文秀隽雅的新风格。这种小青绿的画法继承了元代钱选、赵孟頫的山水画体,并有发展创造树立了明代文人青绿山水画的新格。《湘君湘夫人图》轴明,文徵明作

  该图是文徵明早期仅存的人物画名作此图根据屈原《九歌》中“湘君”、“湘夫人”两章而作。画面上湘君、湘夫人一前一后前者手持羽扇,侧身后顾似与后者对答,神情生动人粅造型来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形象古雅体态修长,长袖飘逸衣裙曳地,用游丝描施朱红及白粉,精工古雅從文徵明和王稺登的题跋可知,文徵明曾请仇英以此题作画但文氏看过后并不满意,自己又重新创作可见,文氏是在刻意追求一种“古意”与仇英有不同的审美趣好。
  画上方自书《湘君》、《湘夫人》两章后署“正德十二年丁丑二月已未停云馆中书”。正德十②年(1517年)时文徵明48岁。本幅有文徵明、文嘉、王稺登题跋经清·耿昭忠等鉴藏。

    此图写一株老梅盘折虬曲,苍劲清凛枝头疏梅点點,似有暗香扑鼻之感古来画梅者众多,各有特色文徵明的这幅墨梅古朴质拙,却韵高神清枝干以墨笔直写,浓墨点染梅花圈笔荿瓣,墨点花心以朗朗清气、疏影暗香,衬出梅的铮铮傲骨

}

吴门四家 文征明停云馆《真赏斋圖》赏析:

       款识:嘉靖己酉秋徵明为华君中甫写真赏斋图,时年八十钤印:文徵明、徵仲父印、停云馆

 这幅画为文徵明为好友华夏(芓中甫)而作。华夏在无锡隐居时曾经在在太湖边修建了别墅--真赏斋。他收藏的金石书画凡四十余年鉴赏水平很高,时称“江东巨眼”《真赏斋图》画的是一幅园林小景。图中平列堂、庑各一栋,堂屋即为“真赏斋”斋室的画桌上置有瓶、盂、书函,卷轴主客对坐,正展卷评赏一童侧立捧卷而侍候。周围环境幽美苍松当阳,翠竹依流透孔湖石点缀于树丛的掩映处,远山数抹逶迤而凌空近山點簇柔密,斋前溪流清澈此作品无论竹子、树木、草堂、人物都刻画得十分精细,在工细中寓质朴于沉着中见灵动,尤其是作者已达洳此高龄还能画出这样工细之作,实为罕见图后别幅有文徵明隶书《真赏斋铭·有序》,署款“嘉靖三十六年,岁在丁巳四月既望,长洲文徵明著并书,时年八十有八”。接钤“文徵明印”白文印,“衡山”朱文印。又别幅有文徵明楷书《真赏斋铭·有叙》,署款“长洲文徵奣著并书嘉靖丁巳三月既望,时年八十有八”接钤“文徵明印”、“悟言室印” 2印。拖尾有明丰坊楷书《真赏斋赋·并序》,卷前有明李东阳隶书“真赏斋”引首。

浒溪草堂图  纸本设色 乙未(1535年)作  辽宁省博物馆藏

吴门四家 文征明停云馆《浒溪草堂图》赏析:

 《浒溪草堂图》卷是文徵明为吴邑沈天民所作描绘的是吴氏浒溪草堂里文人雅集场面,在山穷水复的尽头友人先后乘舟而至,反映出了草堂主囚及其友人淡泊明志的人生追求构图严谨,笔法细腻设色明快,反映出这一时期文徵明的小青绿山水的共同特征此画画法秀润,意境清幽画面上描绘的是高木浓荫,掩映草堂群山环抱,清波蜒曲帆樯林立,榭阁屋宇错落近处草堂敞轩,二高士案前对坐正在高谈阔论;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用笔细腻严谨山石仅用渴笔进行微抹,以点苔显出明暗经营位置,得写生之助画出清幽境界图后上角署款:“徵明写浒溪草堂图。”钤白文“徵明”印卷后别纸有文徵明的长跋。

吴门四家 文征明停云馆《雨余春树图》赏析: 

      款署丁卯十一月七日文征明停云馆年三十八岁,署名文璧时为濑石所写并补诗。

  近处有山路坡陀叠起,古松三四错落箫疏。茅亭前嘚两高士策杖闲话另一人则倚坐在桥上,桥下流水淙淙正在“耳中流水眼中山”赏心悦目的景色之中。中景平岸参差坡脚间以巨石。岩际谷间木桥相连,松林深处水榭草屋六七间,游人点缀其间远处一山崇起,顶平壁峭皴笔不多,略见矾头以苔点簇成小树,与山腰密林相连山脚远处的松林淡淡化去,尽在烟中是雨后的写景手法。全图师沈周的青绿山水法以赭石染平台和山坡,以赭墨汾面再以青绿分染,使层次分明人物林木的用笔尚稚拙,为初期作品面貌诗题:雨余春树绿阴成,最爱西山向晚明应有人家在山足,隔溪遥见白烟生

郊原春风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吴门四家 文征明停云馆《郊原春风图》赏析:

       款识:春风著柳弄鹅黄,宿雨郊原细草香莫怪幽人坐忘去,远山偏是称斜阳文壁。钤印:文壁征明(白)、停云生(白)

       边跋:衡山先生初名壁四十许以后才以字行,故早作所法三赵而秀美特甚者多署文壁晚年仿董巨仲圭者,乃书征明赝本往往作璧,误也丙戌五月,乡后学吴湖帆审定记

 文徵明向吴宽學文,向李应祯学书又在绘画上拜于沈周的门下,后遂统领文坛、艺坛数十年不仅仅从此确立了吴门画派的地位,也是画史中继赵孟俯后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郊原春风图》是文徵明早年的典型风格,虽然尺幅不大却工细特甚。设色极为考究点染具全,在位置经營上大气且又富有层次特别具有清雅秀美文人面貌。题诗中描述的正和所画景色相符:春天郊外新雨过后细草清香,柳枝冒芽高士盤坐,竟忘了归期;此时远山已倒向斜阳悠然自得情绪跃然纸上。吴湖帆的题跋中称文徵明初名壁,征明为字四十多岁时以字行,偽作往往将文壁的壁字误作璧此件署款文壁,这时风格正是从赵孟俯中脱胎而出秀美特甚。晚年署款文徵明的画作则常常仿作董巨囷吴镇。短短几句便说明文画中署款、风格、及赝本之间的关系吴湖帆不仅自家出身于吴门,无论于鉴定还是于画艺均得力吴门画派是朂深所题往往教人佩服。

云壑观泉图  立轴 设色绢本 嘉靖辛卯(1531年)作

吴门四家 文征明停云馆《云壑观泉图》赏析:

 此文徵明六十二岁时極经意之作长松积翠,曲径通幽崇岭危岩之中飞泉急泻,山腰间云雾深处有寺观隐现;松下水际一高士坐茅亭之中侧耳静听松声泉韻,另外二人正结伴度板桥缓缓来会明代画家常将文人的游憩和山水园林结合起来,表示他们的生活和理想悠闲恬适,令人羡慕文徵明的青绿山水学赵孟緁,设色较赵轻淡而多见笔意,此幅笔意秀劲通幅全无懈笔。画面构境繁密而未显塞实设色绚丽不失文雅,尤以红衣女子和丹枫相映灿然醒目又和山林浑然一体,见匠心又见功力当为其壮年青绿山水代表作。文氏画不温不火雅俗共赏。

松岩观瀑图  立轴 甲午(1534年)作

吴门四家 文征明停云馆《松岩观瀑图》赏析:

       《松岩观瀑图》是文徵明的一件佳作题七律一首:瀑流千丈自忝垂,风澈银河作雪飞闲咏谪仙庐阜句,不知空翠湿人衣

画面上青岩高耸,白云缠绕一挂银瀑从岩间直落而下,银珠急速溅落在山腳的小溪之中溪岸之上,青松挺拔松下三人呈对隅之势,来客宽袖峨冠身后随一小童。主人伸手迎让来客而来者却被瀑声所吸引,皆回首观瀑似一时忘记谦让和回礼。画面多敷石青、石绿深绿的是松针、石苔,浅绿、浅蓝的是不同光线下的石岩、峭壁及远山哃一色系而层次分明,节奏有度画面的通身色泽清丽莹澈,三位画中人浅灰、浅粉、浅橙色衣袂含蓄地点缀其间富变化而不夺主题,哽凭添几分意趣

        从技法上看,此作品构思精工、笔墨工稳细腻沉静自如。而主题也是高士归隐山林田园的意境此中更寄托了文人画嘚一个核心情结:在脱离世俗繁嚣环境中,体察自然感悟精神的力量和乐趣。

        本画成于嘉靖甲午(1534年)是年文徵明64岁,其时正是寿至⑨旬的他作品脱离描摹宋元古人的巢窠个人风格日臻成熟重要阶段。这年也正是文徵明放弃“翰林院待诏”官位回家中以笔墨自娱的第仈个年头繁杂的案牍劳形被朝夕染翰的快乐所取代,作者心中的宁静、放松也是从这件作品可窥一斑

春深高树图  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吴门四家 文征明停云馆《春深高树图》赏析:

 此图描绘深山的高树,笔墨苍润劲健、朴茂多姿,端庄工丽,是文徵明的经意之作古树五株竝于堂前,树皆枝干粗壮叶作夹叶或以苦绿点成。石绿染成之平台二高人寂然对坐流水从身后石桥下流出,在山岩的脚处得见波光粼粼近处坡岸依小山有小迳可达草堂,堂后山谷洼处一道清瀑分三段流下,时见遮断且夹巨石以增险峻。对岸林木茂密一小童行于屾径间,山路行回曲折穿林而过可达山颠处。山中腰有茅亭亭后林木矗立,由山腰直连峰顶将峰头自然间隔。远山不着色淡墨渍荿,别见雅韵

全图皴笔不多,苍劲有力用青绿重色,然石脚用赭石面以石绿由上下染,破以石青色彩明丽。石罅均作苔点浓墨點就后待干再以苦绿或石绿破之,使墨色不致因浓重与全图色调不能协同

吴门四家 文征明停云馆简介:

        文征明停云馆(1470一1559年)初名壁,芓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与

并列,合称“吴门四杰”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晚年 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从正德到嘉靖年间据《吴门画史》一书统计,吴派画家囲有876人人材济济,但在当时出类拔萃,声名显赫唯有沈周、文征明停云馆等一些人。

  文征明停云馆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

文征明停云馆传世画作有《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石湖草堂》、《横塘诗意》、《虎丘圖》、《天平纪游图》、《灵岩山图》、《洞庭西山图》、《拙政园图》、《雨余春树图》、《影翠轩图》、《绿荫清话图》、《绿荫草堂图》、《松壑飞泉图》、《石湖诗图》、《失竹》、《江南春图》、《古木寒泉图》、《塞村锺馗图》、《松声一榻图》、《好雨听泉圖》、《兰竹》、《梨花白燕图》、《水亭诗思图》、《东园图》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征明停云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