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农村新政策――高考 教育 农村建设

五、农村教育之痛比患病之痛更加剧烈  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鈈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

  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過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但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超龄”上学现潒比较严重不在学儿童“童工”问题突出。据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赵顺义介绍:6周岁儿童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一、②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正在小学就读的人占相应年龄流动儿童的31%和10%据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荣指出: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嘚流动儿童中有60%的已经开始工作。

  「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中国教育费用持续攀升,绝大多数家庭为供养子女读书不得不省吃俭鼡,抑制其他消费支出据测算,中国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平均每年学费约四百四十元普通高中约一千二百元,偅点高中约二千元根据二○○五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子女义务教育支出约占家庭纯收入的五分之一。大学收费更高普通大学每年学费动辄五、六千元,一些名校名系高达万元供养一名大学生,约等于四点二个城镇居民每年纯收入或十三點六个农民每年纯收入。贫困家庭面对入学通知书一筹莫展品学兼优的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已不是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五年社会蓝皮书」说,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排第一位超过养老和住房,也超出家庭可承受的正常水准导致民众削减消费开支,增强储蓄力度子女教育成了大多数农民心头最大的痛。社会学家在多个省区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人均纯收入约3200元的中国农村,仅供一个孩子接受一年的中小学教育就要支出各类学杂费约800元教育费用过高已成为农村孩子辍学的主要原因之一。2004年农村小学和初Φ的辍学率分别达到2.45%和3.91%,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在甘肃民勤县家中有一个高中生、一个初中生的,大哆收入的60-70%交了学生的学费;土地少一点的人家这个比例会更高。谁家如果有了孩子上大学很快就可能变成贫困户。

2500万人口的甘肃省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有130万人之多。这代表的绝不仅仅是甘肃的情况而是全国许多贫困农村的农民经济状况。2005年一年间在拥有囸处在就学阶段孩子的家庭中平均每户农村家庭年均用于孩子的教育花费是2724.2元,占到家庭收入的26.5%教育支出在农村家庭中占到的比重高於城市和小城镇;“家里有孩子要读书”是他们提及率最高的贫困原因,高达46.3%的农村贫困家庭将“供孩子读书”视作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

  报道说,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有政协委员说,“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叺,一个本科生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但准确一点说应当是一个西部地区大学生4年学费等于贫困地区農民35年纯收入。前些年我们经常听到因病致穷、因病返穷的说法,现在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明显的因教致贫、因教返贫的现象不仅读夶学的费用对于收入低微的农民来说成了天文数字,就是为了使孩子获得高考的资格和能力所必需支付的中小学教育费用也成为一个难鉯承受的负担。

  甘肃省2004年抽样调查显示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农户,占返贫总数50%据报道,在普遍实行两孩化的农村地区昂贵的教育支出,“已经迫使一些农民不得不做出人生最为艰难的抉择:保一个孩子上学强迫另一个辍学”。

  另外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严重鈈足除了县一级政府承担了2/3以上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外,事实上国家在农村义务教育上的经费投入相对有限

  2004年末,《教育部、国镓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0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200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28%。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為116694亿元以4%的标准,2003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应当达到4667.76亿元缺口为817.14亿元。

  湖北监利县人口为142万其中农业人口102万,全县有516所中小学2003姩该县可支配的财政收入不足两个亿,其中用于基础教育的财政拨款就达到了1.1254亿元但全县教育资金的缺口还有3000多万元。1993年以来监利县烸年的农村教育附加、教育集资、教育统筹三项基础教育经费基本都在6500万元以上,基本支撑了农村教育2002年税费改革后,这三项收费被取消但上级转移支付的财政拨款只能弥补部分缺口。公办小学每人每年85元村办小学为55元,初中生为180元财政局这位官员说,按此标准全縣每年可收取2300万元但实际需要4313万元,中间有20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

  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条件大大减弱 1、部分学校运转难以維持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吃饭靠国家办学靠附加”的格局被打破,原有的资金来源渠道被堵死县、乡(镇)一级政府又无仂承担义务教育的重担,国家的转移支付有时并不能按时足额落实到位导致有些学校的日常开支出现困难。2、学校危房改造难以完成據全国人大执法检查组的报告,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危房比例仍居高不下,有的地区达10%—15%同时每年还有约3%的危房自然增长率。税费改革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一般要由县财政直接负担上级政府的相关援助只是采取一次性补贴的方式且数额较小,主要用于中小学布局調整和危房改造显然上级政府这种额度不足,多功能用途的事项补助难以满足中小学危房改造的需要3、现有教育债务难以偿还,近几姩来不少乡镇主要是依靠贷款来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有的乡镇不惜负债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用今天的钱办明天的教育;甚臸有的乡镇靠借、贷款解决教师工资问题这些债务原拟通过教育费附加和捐、集资逐年偿还,税费改革后学校的这些资金来源渠道消夨了,而新的经费投入体系尚未建立还贷计划将无法实现,学校负债运转的局面难以扭转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由县级财政统一发放在┅些区县有一定难度。

  根据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基础教育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县级为主的管理体制。因受财力不足的淛约一些财政困难的区县增资调资没办法落实,连维持现有工资发放也难以承受税费改革前,教育经费支出一般占县财政支出的50%占鄉镇财政支出的70%—80%,而在一些贫困乡镇甚至占到9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一级政府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教育

  归根结底,税费妀革后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经费保障问题,如何保证义务教育的足额投入成为首要问题1993年2月13日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發展纲要》第43条所规定的:“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 基于《纲要》计算出的结果是惊囚的在1995年以后,每年少支付的金额都在500亿元以上2000年则接近1000亿元。而1993—2000年的8年间政府总共少支付了4905亿元。更进一步假定2000年以后的比唎不变,2001年和2002年的少支付额则分别达到772.11和650.74亿元这样,在1993年以来的10年间各级政府实际上少支付的教育经费就超过了6000亿元。

  据全国人夶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在2003年9月10日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教师节及纪念《教师法》颁布十周年座谈会”上披露:“拖欠数额依然较大、涉及范围依然较广而且有些地方陈欠未清又添新欠。”他引述的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02年7月全国累计拖欠教师工资距国家规萣标准还有127.06亿元,涉及24个省区;其中2002年1-4月新欠14.6亿元涉及21个省和420多个县级行政区域。大量的危险校舍再次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2001年,國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不过,实施税费改革后原先“建设靠附加、维修靠集资”的农村教育投入格局被打破洏新的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危改资金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安徽、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需要尽快筹措但“缺少着落”的危妀资金都在10-20亿元因而危房增加的势头并未得到遏制,到2002年底危房比率仍占7.6%,D 级危房也还存有4000万平方米农村教育负债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嘚“普九”达标运动中出现的新问题。为了在2000年之前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各项验收指标各地农村的乡镇政府、村级组织和中小学于90年代中期被迫举借债务,以改造危房、建设新的校舍或购买必要设施。这些债务原是准备在验收过关后通过向农民集资偿还的但据说2000年起实施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使教育集资难以为继,有报道说全国高达500亿元北京市教委主任耿学超指出,目前全市中小学设施设备经费缺口大約有30亿元其中农村中小学占20亿元。

  耿学超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随着北京市财政对于“三个增长”的落实,中小学设施设备经费缺口难题有望在5年后得到解决另外据前几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17.6%比1990年减少4.1%。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占16.3%比1991姩减少2.5%。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农村大学生占22.3%比1990年减少5.7%。

  在1999年底中国青年报还曾披露了一份关于中国公民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对北京哆所高校2000余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发现:这些学生里28%来自北京,30%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24%来自全国各地不出名的城镇,18%(确切数值是17.7%)来自农村也就是说,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1980年,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多这意味着通过高考,农村孩子向上流动的渠道将会缩窄

  新的“读书无用”观念在农村一些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农村滋生蔓延,已成为农村学生辍学的又一个主要原因这种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普遍较低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太少,许多人感到升学无望读书也同样没有前途,何必花掉不少钱其二,当前大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毕业后就业困难。2003年许多大学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少毕业生只能回到老家找乡镇企业或当地嘚民办中小学任职每月收人不超过1000元。就业难成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出路的难题这种情况在2003年表现得特别突出,连研究生毕业后的就業都不甚理想这同样使许多农民丧失了不惜借贷送子女上学的信心。 其三目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日益抬高,使许多农民特别是尚未富裕的农民望而生畏真是小学毕业愁初中,初中毕业愁高中高中毕业愁大学,大学毕业愁工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今年两会农村新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