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师给我一张高中贫困生申请书范文定向培养资格表,审查通过了一定要报考那个学校吗

2014重庆高中贫困生定向培养招生相关工作的通知
来源: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11:02:06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扶贫办关于做好高中贫困毕业生定向培养招生相关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渝府办发〔2014〕53号)关于&每年从全市农村小学、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的高校招生计划单列指标中,各拿出100个指标招录高中贫困毕业生,定向培养全科教师和全科医生&的总体要求,体现政府对贫困家庭毕业生的关爱和扶助,鼓励贫困毕业生面向基层尤其是贫困区县乡镇基层就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养对象
参加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的全市高中贫困毕业生。具体指重庆户籍的零就业家庭、农村建卡贫困户家庭、城乡低保家庭的高中贫困毕业生。
二、培养名额及高校
全科医生和全科教师各安排100个本科计划招录高中贫困毕业生,符合条件的考生在提前批本科填报,执行重庆市本科二批控制分数线,如生源不足可适当降分录取。全科医生100人由重庆医科大学负责培养,全科教师100人分别由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五所高校负责培养,具体分配名额见附件1。
三、定向就业范围
招录的高中贫困毕业生大学毕业后按&实施贫困高中毕业生定向培养名额分配表&(附件1),定向到我市18个(2014年万州区暂不安排)国家级、市级贫困区县(自治县)农村小学、乡镇卫生院就业。
四、资格审查部门
高中贫困毕业生中属零就业家庭的,由各区县人力社保部门(就业局)负责初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就业局)负责终审;
高中贫困毕业生中属农村建卡贫困户家庭的,由各区县扶贫部门负责初审,市扶贫办负责终审;
高中贫困毕业生中属城乡低保家庭的,由各区县民政部门负责初审,市民政局负责终审。
五、资格审查流程
(一)考生在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上下载《2014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收高中贫困毕业生定向培养资格申报表》,填写后随同相关证明材料,于6月15日17:00前交到户籍所在区县相应资格审查部门。
(二)各区县相应资格审查部门于6月17日前将初审合格签章的申报表交市级各相应部门,市级各相应部门于6月23日前将终审合格签章的申报表交市教育考试院。
(三)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在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上查询审核结果。
六、工作要求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对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贫困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提出了明确要求。定向培养高中贫困毕业生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基层发展的重要抓手,各区县相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按照资格审查认定的工作步骤和时间节点认真做好定向培养资格审查认定相关工作。同时,加强工作沟通,及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确保圆满完成定向培养资格审查任务。
附件:1.实施贫困高中毕业生定向培养名额分配表
2. 2014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收高中贫困毕业生定向培养资格申报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重庆市扶贫办
实施贫困高中毕业生定向培养名额分配表
高校及计划数(人)
全科教师(培养高校)
全科医生(重庆医科大学)
7(重庆师范大学)
5(长江师范学院)
3(重庆文理学院)
5(第二师范学院)
3(长江师范学院)
5(长江师范学院)
9(第二师范学院)
5(重庆三峡学院)
5(重庆三峡学院)
9(第二师范学院)
6(长江师范学院)
6(重庆三峡学院)
8(第二师范学院)
2(长江师范学院)
6(第二师范学院)
8(第二师范学院)
8(长江师范学院)
注:全科教师文理兼招,全科医生只招理科。
2014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收高中贫困毕业生
定向培养资格申报表
注:1.考生于<st1:chsdate day="15"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month="6" w:st="on" year="日17:00前将申报表交到户籍所在区县各相应部门,零就业家庭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就业局)初审、农村建卡贫困户家庭交扶贫部门初审、城乡低保家庭交民政部门初审。
2.各区县相应部门于<st1:chsdate day="17"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month="6" w:st="on" year="日前将初审合格签章的申报表交市级各相应部门,市级各相应部门于<st1:chsdate day="23"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month="6" w:st="on" year="日前将终审合格签章的申报表交市教育考试院。
3.表后附相关证明材料。
新梦网网友()(ID:5437) 回复如下:
弄虚作假的话,有什么处罚?
发表时间: 23:57:46 |一本院校增录一万名贫困生:只要考上就能入学
15:24:48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晓溪   
  如果你是一名来自贫困地区的高中生,会不会担心教育资源缺失导致竞争力差?会不会因为农村生源比例的降低而对大学望而却步?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如果你家庭经济困难,面对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会不会有些担心和忧虑?
  如果你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会不会担心孩子无法在身边升学、高考?
  今年,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招生制度设计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细化,更大的公平。
  高招,正为贫寒学子打通更为宽广的通道。正视困难,正视地区差异,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今年高招的一大亮点。
  10%,贫困地区学生有了高考直通车
  杨小力是一名来自江西农村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他报考了北京交通大学的“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我们学校和城市高中升学率肯定不一样,以前我们整个学校一年也就20多个同学上一本,因为国家这个好政策,老师告诉我们,今年学校差不多能有60多个上一本的机会。”杨小力笑着告诉记者,“学校这些天喜气洋洋的,村里家家户户也都高兴得很,以前村里出个大学生挺不容易的,现在希望越来越大了。”
  今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为贫困地区学子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专项计划并没有占用原有的招生计划,而是在原计划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增加1万名用作专项计划。“这1万个大学入学名额相当于多出来的。2012年,贫困地区考生有130多万人。实施专项计划后,上一本高校的人数预计增加10%。”
  在地域安排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本专科招生处处长杨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实施的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生源共涉及21个省区,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等省专项计划超过500名,河南、贵州、甘肃三省专项计划超千名。
  教育差异,大多是师资方面的差异。解决了贫困地区人才培养的问题,会不会造成人才更大规模的流失?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为贫困地区建设发展发挥作用,“专项计划也作出一些政策设计。如,专项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户籍暂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就业报到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工作所在地区。专项生在校学习期间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对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专项生,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等。”
  作为今年高考的新政策,记者注意到,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以及一些招生论坛上,“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是最受关注的话题。
  由于政策规定的是“贫困地区学生”而不是“贫困生”,这让不少人产生疑惑,“会不会被人钻空子”?对此,相关省市招生部门表示,会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学生资质,“有些学生虽然户籍在贫困县,但是高中阶段在非贫困地区就读的,同样不能报考。”
  记者注意到,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教育考试院网站,都对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进行了公示。
  只要考上,就能入学
  扩大了入学机会,学费的问题又如何解决?
  家住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高三学生刘伊仁家庭有些困难,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种田所得,而他和两个妹妹都在上学,刘伊仁的父亲说:“一到‘钱不就手’的时候,就要去外面打零工帮补。”尽管如此,刘伊仁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招生办)(北京),却并不为一个多月后的入学感到发愁。“老师都告诉我们了,可以走绿色通道,先注册入学。学费我们申请助学贷款,到学校还有勤工俭学岗位,我的生活费也解决了。”刘伊仁很乐观,“老师说了,现在哪还有上不了学的情况,只要考上,就能入学。”
  绿色通道,只是入学的第一步,入学后,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环环相扣,完整地支撑起覆盖大学四年的资助政策。
  像刘伊仁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曾受助于助学贷款工程,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招生办)的藏族青年加央,现在已成为国家电网西藏电力公司的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同样受益于助学贷款的贵阳小伙李旭培,已经在清华大学(招生办)机械工程系攻读博士。
  “只要学生规划合理,就能放心地度过大学生活。”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全国在校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5万名,每个学生8000元;第二就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每年奖励52万多名,每个学生5000元;三是国家助学金,奖励全国高校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20%的比例;第四个是国家助学贷款,这是很重要的一块,也是我们资助政策体系中的主渠道,它是通过金融系统向学生发放贷款,由国家财政为学生在校期间全部费用贴息和提供风险补偿金,每个学生每年最高可以贷6000元,帮助他们交纳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这位负责人详细地解释了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在资助政策的帮助下,一批批学子免除了精神负担,成长成才,顺利完成学业。
  细化,使政策执行更贴心
  政策的细化,正让阳光洒在每一个人身上,温暖每一个身处困境的学子。
  今年刚实施的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也在各大学、各省市的细化中,更趋公平。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尹佳告诉记者,今年清华大学定向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是30人,名额投放到省,覆盖21个省。学校按照各省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生源大省和生源小省,对9个生源大省,投放文、理科计划各1个,对12个生源小省投放理科计划1个。
  “在招生专业上,我们侧重考虑地区需求,比如我们在贵州、云南两个地区投放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尹佳说。
  为了扩大生源比例,一些省属院校还表示,在缺额的情况下考虑降分录取。今年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投入350个招生计划的贵州大学明确提出,若生源不足,可以根据缺额和生源情况,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20分。
  而已经实施4年的“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今年仍将发挥作用。由北京等15个省市承担,面向河南、贵州、甘肃等中西部8省区招生,2012年安排招生17万人,比2011年增加2万人,预计受援省份高考录取率最低可达到67%左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距正进一步缩小。
  “经济困难、地区差异已不再是入学的天然藩篱,现在大家相信的是: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刘伊仁最后说。
&#149;& &#149;& &#149;&&#149;&&#149;&
轻松英语课堂
&#149;&&#149;&&#149;&&#149;&&#149;&
&#149;&&#149;&&#149;&&#149;&&#149;&&#149;&&#149;&
电影放映厅
&#149;&&#149;&&#149;&&#149;&
&|&&|&&|&&&&&&|&点播& &&|&
& &&&&&&&&&&&& &&&&&&&&&&&&&&一本院校增录一万名贫困生:只要考上就能入学-中新网
一本院校增录一万名贫困生:只要考上就能入学
  如果你是一名来自贫困地区的高中生,会不会担心教育资源缺失导致竞争力差?会不会因为农村生源比例的降低而对大学望而却步?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如果你家庭经济困难,面对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会不会有些担心和忧虑?
  如果你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会不会担心孩子无法在身边升学、高考?
  今年,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招生制度设计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细化,更大的公平。
  高招,正为贫寒学子打通更为宽广的通道。正视困难,正视地区差异,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今年高招的一大亮点。
  10%,贫困地区学生有了高考直通车
  杨小力是一名来自江西农村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他报考了北京交通大学的“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我们学校和城市高中升学率肯定不一样,以前我们整个学校一年也就20多个同学上一本,因为国家这个好政策,老师告诉我们,今年学校差不多能有60多个上一本的机会。”杨小力笑着告诉记者,“学校这些天喜气洋洋的,村里家家户户也都高兴得很,以前村里出个大学生挺不容易的,现在希望越来越大了。”
  今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为贫困地区学子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专项计划并没有占用原有的招生计划,而是在原计划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增加1万名用作专项计划。“这1万个大学入学名额相当于多出来的。2012年,贫困地区考生有130多万人。实施专项计划后,上一本高校的人数预计增加10%。”
  在地域安排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本专科招生处处长杨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实施的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生源共涉及21个省区,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等省专项计划超过500名,河南、贵州、甘肃三省专项计划超千名。
  教育差异,大多是师资方面的差异。解决了贫困地区人才培养的问题,会不会造成人才更大规模的流失?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为贫困地区建设发展发挥作用,“专项计划也作出一些政策设计。如,专项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户籍暂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就业报到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工作所在地区。专项生在校学习期间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对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专项生,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等。”
  作为今年高考的新政策,记者注意到,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以及一些招生论坛上,“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是最受关注的话题。
  由于政策规定的是“贫困地区学生”而不是“贫困生”,这让不少人产生疑惑,“会不会被人钻空子”?对此,相关省市招生部门表示,会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学生资质,“有些学生虽然户籍在贫困县,但是高中阶段在非贫困地区就读的,同样不能报考。”
  记者注意到,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教育考试院网站,都对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进行了公示。
  只要考上,就能入学
  扩大了入学机会,学费的问题又如何解决?
  家住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的高三学生刘伊仁家庭有些困难,经济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种田所得,而他和两个妹妹都在上学,刘伊仁的父亲说:“一到‘钱不就手’的时候,就要去外面打零工帮补。”尽管如此,刘伊仁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却并不为一个多月后的入学感到发愁。“老师都告诉我们了,可以走绿色通道,先注册入学。学费我们申请助学贷款,到学校还有勤工俭学岗位,我的生活费也解决了。”刘伊仁很乐观,“老师说了,现在哪还有上不了学的情况,只要考上,就能入学。”
  绿色通道,只是入学的第一步,入学后,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环环相扣,完整地支撑起覆盖大学四年的资助政策。
  像刘伊仁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曾受助于助学贷款工程,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藏族青年加央,现在已成为国家电网西藏电力公司的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同样受益于助学贷款的贵阳小伙李旭培,已经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博士。
  “只要学生规划合理,就能放心地度过大学生活。”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资助政策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全国在校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学生5万名,每个学生8000元;第二就是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每年奖励52万多名,每个学生5000元;三是国家助学金,奖励全国高校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占20%的比例;第四个是国家助学贷款,这是很重要的一块,也是我们资助政策体系中的主渠道,它是通过金融系统向学生发放贷款,由国家财政为学生在校期间全部费用贴息和提供风险补偿金,每个学生每年最高可以贷6000元,帮助他们交纳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这位负责人详细地解释了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在资助政策的帮助下,一批批学子免除了精神负担,成长成才,顺利完成学业。
  细化,使政策执行更贴心
  政策的细化,正让阳光洒在每一个人身上,温暖每一个身处困境的学子。
  今年刚实施的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也在各大学、各省市的细化中,更趋公平。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尹佳告诉记者,今年清华大学定向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是30人,名额投放到省,覆盖21个省。学校按照各省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生源大省和生源小省,对9个生源大省,投放文、理科计划各1个,对12个生源小省投放理科计划1个。
  “在招生专业上,我们侧重考虑地区需求,比如我们在贵州、云南两个地区投放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尹佳说。
  为了扩大生源比例,一些省属院校还表示,在缺额的情况下考虑降分录取。今年向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投入350个招生计划的贵州大学明确提出,若生源不足,可以根据缺额和生源情况,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下降20分。
  而已经实施4年的“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今年仍将发挥作用。由北京等15个省市承担,面向河南、贵州、甘肃等中西部8省区招生,2012年安排招生17万人,比2011年增加2万人,预计受援省份高考录取率最低可达到67%左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区域差距正进一步缩小。
  “经济困难、地区差异已不再是入学的天然藩篱,现在大家相信的是: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刘伊仁最后说。(本报记者 姚晓丹)
  部分参与“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省份的定向招录人数:
  宁夏:252人
  贵州:520人
  四川:700人
  河南:1188人
  甘肃:1594人
  河北:397人
  湖北:736人
  广西:381人
  安徽:711人
【编辑:姚培硕】
>相关新闻:
>教育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一本院校增录一万贫困生 更多学子考得上上得起_网易教育
一本院校增录一万贫困生 更多学子考得上上得起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高招,正为贫寒学子打通更为宽广的通道。正视困难,正视地区差异,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今年高招的一大亮点。
网易教育讯:据光明日报消息,如果你是一名来自贫困地区的高中生,会不会担心资源缺失导致竞争力差?会不会因为农村生源比例的降低而对大学望而却步?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如果你家庭经济困难,面对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会不会有些担心和忧虑?
如果你是一名外来务工人员,会不会担心孩子无法在身边升学、?
今年,这些问题都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招生制度设计上,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细化,更大的公平。
高招,正为贫寒学子打通更为宽广的通道。正视困难,正视地区差异,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是今年高招的一大亮点。
10%,贫困地区学生有了高考直通车
杨小力是一名来自江西农村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他报考了北京交通大学的“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我们学校和城市高中升学率肯定不一样,以前我们整个学校一年也就20多个同学上一本,因为国家这个好政策,老师告诉我们,今年学校差不多能有60多个上一本的机会。”杨小力笑着告诉记者,“学校这些天喜气洋洋的,村里家家户户也都高兴得很,以前村里出个大学生挺不容易的,现在希望越来越大了。”
今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为贫困地区学子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专项计划并没有占用原有的招生计划,而是在原计划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增加1万名用作专项计划。“这1万个大学入学名额相当于多出来的。2012年,贫困地区考生有130多万人。实施专项计划后,上一本高校的人数预计增加10%。”
在地域安排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本专科招生处处长杨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实施的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生源共涉及21个省区,安徽、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等省专项计划超过500名,河南、贵州、甘肃三省专项计划超千名。
教育差异,大多是师资方面的差异。解决了贫困地区人才培养的问题,会不会造成人才更大规模的流失?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为贫困地区建设发展发挥作用,“专项计划也作出一些政策设计。如,专项生入学报到时不迁转户口,户籍暂保留在原户籍所在地,就业报到后可按有关规定迁入工作所在地区。专项生在校学习期间与其他学生同等享受奖助学金政策。对毕业后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的专项生,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优惠政策等。”
作为今年高考的新政策,记者注意到,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以及一些招生论坛上,“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是最受关注的话题。
由于政策规定的是“贫困地区学生”而不是“贫困生”,这让不少人产生疑惑,“会不会被人钻空子”?对此,相关省市招生部门表示,会严格按照规定审核学生资质,“有些学生虽然户籍在贫困县,但是高中阶段在非贫困地区就读的,同样不能报考。”
记者注意到,江西、湖南、四川等地的教育考试院网站,都对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姓名、学校等信息进行了公示。
本文来源: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贫困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