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的包子全国最好吃的包子

食材:韭菜500g、鸡蛋5个、虾米适量、粉条一把、面粉500g、酵母适量、盐适量、鸡精适量、耗油适量

1.准备面粉和酵母酵母用温水化开,先将面粉加入酵母用温水和好揉面,面揉好后放入面盆,饧45分钟至1小时

2.发好的面团[1]

3.韭菜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成小段

4.粉条一小把用温水泡软切碎。

6.以上几样搅拌到一起放入包子饺子馅调料、油、盐、香油、耗油,搅拌均匀即可

7.发好的面揉一会,排出空气

8.面团揉成长条,再切成大小差鈈多的小团

10.拿一块擀好的皮放入适量的馅。

11.包好的菜包醒十分钟左右蒸笼内放水然后放入菜包大火20分钟左右就好了。

调韭菜馅料嘚时候最后在准备包之前再放盐,先放盐很容易腌出水来包的时候就不容易包了。

西葫芦、面粉(中筋低筋皆可)、鸡蛋、温水、豆腐、酵母粉、粉丝、糖、色拉油、葱姜蒜末、面粉、水、盐、生抽、鸡精。

1. 面发好切剂子擀包子皮待用,西葫芦擦丝加盐适当脱水。豆腐碾碎鸡蛋炒碎,加入西葫芦丝豆腐碎;

2. 粉丝冷水泡软,短暂焯水切段,拌入馅里加入葱姜蒜末,盐糖,生抽鸡精拌匀;

3. 包包子,包好的包子再醒20分钟冷水上锅,蒸10分钟左右即可

包菜、粉丝、木耳、姜、盐、葱、胡椒粉、酱油、面粉、酵母

1、包菜洗净,切成小块木耳用凉水泡发,木耳泡发后摘净根部粉丝用水泡软,姜切碎

2、锅内油热,放入姜碎小火翻炒香。放入头菜翻炒加叺少量酱油和黑胡椒粉,加入木耳翻炒

3、粉丝剪成小段,放入翻炒均匀。(不要着急加盐菜遇盐容易下水,等要包的时候现加入盐調味即可)

4、准备好面粉、酵母和温水,温水用酵母化开水温不要太高,以免烫死酵母的活性

5、面粉揉成软一些的面团,用保鲜膜蓋上发起(夏季面团发起快,冬天的话可以放到阳光下或者暖和一点的地方)

6、揉面团,排出面团中的气体面团从中间扣个洞,揉荿条状切成适合大小的剂子,擀成稍微厚一点圆形包入菜馅。

7、包好后醒一会会明显感觉到醒一会的包子在手心掂量时发轻。蒸锅內放冷水屉布撒点水润湿,摆好生包子在火上中火蒸,锅边上气后蒸10分钟即可关火后静置5分钟再开盖。

土豆、胡萝卜、洋葱、咖喱醬、低筋面粉、清水、干酵母、牛奶

1. 土豆削皮蒸熟,用匙子压成土豆泥胡萝卜、洋葱切粒;

2. 放少许油,将胡萝卜和洋葱粒下锅略炒加入咖喱酱和适量清水慢火煮开,喜欢胡萝卜软的可以煮得久一点倒入土豆泥,搅拌均匀适量调味,小火翻炒让水分蒸发注意不要炒焦了。完成后的咖喱馅应该呈膏状放凉待用;

3. 和好面团,将五个小面团擀成中间厚周边薄的面片包入馅料,蒸锅内加冷水用喷壶茬包子表面喷水(水不能多,要呈雾状通常喷壶按压一下即可),盖上锅盖再发酵15分钟;

4. 中火,水开后蒸15分钟熄火后稍等3分钟再揭鍋盖。

牛肝菌、松茸、粉丝、上海青、小香菇、腐竹、小白菜、酵母

1、面粉加酵母和好揉光滑,盖上保鲜膜在温暖地方发酵白菜、上海青洗净切碎,香菇、牛肝菌、松茸泡软去蒂切粒腐竹、粉丝泡软切碎。

2、将切好的食材倒入锅里炒香调入盐、香油、胡椒粉拌入味待用。

3、发好的面排气再醒发十分钟后分成小剂子,擀成边缘薄中间厚的饼装包入拌好的馅料。

4、包好包子醒片刻入锅开锅蒸20分钟,关火焖3分钟出锅

中筋粉、酵母、泡打粉、糖、青菜、香菇、笋、麻油、盐、糖适量

1、青菜出水切沫,香菇、笋切沫把这三原料调和均匀,榨干水份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

2、面粉、泡打粉调和均匀,酵母、糖用温水化开加入到面粉中,揉成面团揉搓光滑。

3、下20克的剂子擀成8厘米的圆形皮,包入馅心放入刷过油的有孔的不锈钢盘,盖上湿纱面醒30分钟左右。

4、入蒸箱设100摄氏度10-15分钟即可。

1、馫菇需提前涨发完成笋需提前蒸熟。

2、秋、冬天操作完后需入40度的蒸箱,醒发10分钟后才可蒸。

精面粉500g干酵母5g,温水300g糖一小勺,餡料:白菜一大颗香菇25朵,麻油一汤勺盐适量,糖少许

1、先将酵母放入温水中溶解静置一小会儿。面粉筛过后加入温水,揉成光滑面团盖上湿布,放入温暖处发酵面团发成原先两倍大便可。

2、做馅料将白菜洗干净后切碎,放入适量盐等到白菜出水后,挤干皛菜的水分

3、将香菇中加入一点点水蒸5分钟(微波炉高火转2分钟也行),蒸好后切成小丁挤干水分,与3混合加入麻油,按照自己的口味適量加盐放一点点糖吊鲜味。

4、面团发好后搓成长条,用到切成一个个的小剂子擀成包子皮,不要太薄放入馅料,包成包子包恏的包子静置醒20分钟后上笼蒸15分钟左右。

1、看面团是否发好用手指沾上适量的面粉戳一下面团,小孔没有收回那就发好了。

2、面团揉嘚越久馒头蒸出来就越好吃但是不能揉得过久。

3、面团中加入少量的糖能帮助发酵且馒头会更香甜,但不能放太多否则便是抑制了發酵。

4、白菜和香菇中的水分一定要挤干

卷心菜、木耳、腐竹、酵母、白糖、芝麻香油、菜籽油、

1、少许温水加入一小勺白糖溶解再加叺酵母溶解,静置5分钟后加入面粉里再加入适量水,最后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盖上保鲜膜发酵。

2、卷心菜、木耳和腐竹泡发洗净焯水切碎,挤干水分加入适量芝麻香油、菜籽油、素蚝油和少许白糖拌匀(最后要包的时候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3、将发酵好的面团排气揉至光滑(面团大概有之前2倍大小左右用手挖开面团中间呈蜂窝状的小孔,这种状态就是发酵好了)将面团揉成光滑的长条,分成均勻的小剂子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面片。

4、取适量素馅包成包子将包好的包子放进刷了油的蒸笼里,盖上盖子醒发约20分钟包子醒发臸原来的1.5倍至2倍大小,开火蒸有蒸汽上来时开始计时,蒸20分钟关火最后焖3分钟之后再开锅即可。

原料:鸡蛋、细白糖、椰汁、吉士粉、黄油、澄粉、咸蛋黄、低粉、水、白砂糖、酵母

1. 黄油软化后加入白糖1打均匀再分次加入鸡蛋搅拌均匀 加入椰汁继续搅拌均匀,澄粉、吉士粉筛入做法1搅拌均匀 咸蛋黄捣烂后一并加入搅拌成无颗粒面糊面糊倒入锅内小火煮 用筷子不断搅拌调匀面糊逐渐抱小团稍干后离火 冷却后揉成团备用;

2. 面粉、水、白砂糖、酵母一起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 放温暖处发酵到两倍大,发好的面团重新揉匀分成小剂子 每个小剂孓擀成中间厚周围薄的面皮包入奶黄馅 用虎口收紧;

3. 锅内放水包好的奶黄包放入笼屉二次发酵,大约二十分钟大火烧开转中火蒸七分鍾焖一会再开盖即可。


原料:面粉、酵母、泡打粉、牛奶、咸鸭蛋黄、白糖、牛奶、黄油

1. 把面粉、酵母、泡打粉加牛奶揉成光滑的面团,饧15分钟咸蛋黄蒸熟,用刀背碾碎加糖、牛奶少许、黄油混合调匀,成馅儿;

2. 把面团搓成长条状分成10等份,用手压扁将馅料放在媔皮中间,捏紧收口收口朝下排列在蒸屉上,发酵至2倍大;

3. 上冷水锅中火蒸10分钟即可,关火后3分钟后再开盖,出锅

原料:面粉、酵母、水、紫薯、黄心薯、糖、淡奶油。

1. 酵母用50ML温水(30-35度)化开将面粉、酵母水、清水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保鲜膜发酵2小时左右,紫薯和黄心薯蒸熟去皮装入保鲜袋用擀面杖压成泥;

2. 紫薯泥倒进碗里加热一下,加白糖加淡奶油搅拌将紫薯泥搓成大小适中的丸子,;

3. 媔团差不多发好了将面团分成若干等份,将刚刚的紫薯丸子包进去收口朝下,面上划十字花刀覆盖保鲜膜室温下醒10-15分钟,然后凉水仩锅蒸15-20分钟关火后闷几分钟再取出即可。

面团材料:普通面粉400克、酵母5克、白糖一小匙、温水250毫升

馅料:五花肉300g鸡腿肉150g,鲜笋150g酱油、白糖、淀粉、盐、鸡精、姜葱末各适量。

1.酵母用温水化开静置5分钟,然后和面团材料混合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盖上一块湿布放溫暖处发酵二倍大;

2.继续揉搓面团,把里面的空气挤出盖上湿布,醒30分钟

3.五花肉洗净焯水,切成0.8cm左右的肉丁鸡腿肉去皮去骨洗净,哃样切0.8cm左右的方丁竹笋洗净,焯水切同肉丁大小的丁;

4.起油锅,少量油将葱姜末煸香,倒入五花肉丁煸一分钟左右,再倒入鸡丁囷笋丁加入酱油、少量白糖炒匀,加少量高汤烧开后加盐、鸡精调味后,用水淀粉勾芡盛起晾凉备用。

5.把面团搓成长条状分成10等份,用手压扁将馅料放在面皮中间,捏紧收口收口朝下排列在蒸屉上,发酵至2倍大;

6.上冷水锅中火蒸20分钟即可,关火后3分钟后再開盖,出锅

材料:梅花肉500克,低筋面粉400克玉米面粉100克,叉烧酱适量葱适量,生抽适量料酒适量,蚝油适量泡打粉适量,发酵粉適量水淀粉适量,油盐适量姜末适量,蒜

1.将梅花肉切成细长条 加入叉烧酱、葱姜蒜、生抽、料酒和盐等调味料;

2.抓匀后用叉在在肉仩扎些小洞,放入冰箱中冷藏腌制三个小时以上 中间注意拿出来翻动几次;

3.将腌制好的肉平铺在垫有锡箔纸的烤盘上;

4.放入预热好180度的烤箱中, 烘烤35分钟;

5.中间拿出来将腌制的料汁涂抹一边最后五分钟时拿出来涂抹一层蜂蜜;

6.这样叉烧肉就烤好了, 切成小丁;

7. 烧热锅 倒入适量的油, 将腌制的原料爆香后捞出来;

8. 再将腌制的料汁放入一起煮; 9. 加入水淀粉、糖和蚝油调味;

7.烧热锅 倒入适量的油, 将腌制的原料爆香后捞出来;

8.再将腌制的料汁放入一起煮;

9.加入水淀粉、糖和蚝油调味;

10.将煮好的料汁倒入切好的叉烧丁中再拌均匀, 叉烧馅料就准备好了;

11.面粉混合放入盆中加入了酵母粉的温水和面,和成光滑的面团后加盖发酵;

12.发酵好的面团加入泡打粉和均匀后加盖再饧上10汾钟;

13.面团饧发好后排气揉成光滑的面团;

14.搓成长条后,切成适量大小的剂子;

15.擀成圆片后包入准备好的叉烧馅料;

16.包好后饧上十分钟;

17.烧锅开水中,大火蒸八分钟;

18. 关火后不揭盖焖上一分钟 这样热气腾腾的叉烧包就做好了。

猪肉末350g、葱姜末各1大勺、生抽1大勺、盐1小勺、胡椒粉适量、淀粉2小勺、酱油2小勺、清水适量

1. 将葱姜末等所有调料放入猪肉末中搅拌均匀;

2. 将清水分三次加入肉馅,每次加水后都朝┅个方向大力搅拌水分吸收后再加下一次;注意一定要朝着同一方向分次搅拌哦,这样做出的肉馅才能黏糯成团好吃弹牙。

3. 然后包好按照之前教的方法去蒸就能有一笼香喷喷的鲜肉包啦。

材 料 香菇、木耳、肉末、葱姜蒜、甜面酱、五香粉、盐、鸡精、酱油适量

1. 香菇和朩耳剁碎拌进肉馅,加入葱姜末甜面酱,五香粉盐,鸡精和少许酱油并且搅拌均匀。

2. 想吃鲜肉版本的可以直接包馅儿蒸了想吃醬肉版本的可以把馅料炒制微熟后再包。添加了香菇的酱肉馅儿一口咬下,香菇浓郁的鲜香口感充满整个嘴巴

材料: 全麦粉400克、水250克、幹酵母5克 内馅材料: 猪肉末500克、梅干菜120克、嫩笋干50克、姜20克、香葱4根。 调料: 酱油、鲜味酱油、糖、料酒、鸡精、各适量

1、梅干菜与筍干泡发后洗净,分别切碎姜与葱也分别切碎;

2、炒锅内热油,五成热时中火,下入姜葱末炝锅;

3、保持中火下入肉末,煸炒至肉變色水份渐干;

4、往锅内倒入料酒、酱油、鲜味酱油,调入糖炒匀;

5、下入梅干菜与笋,炒匀;

6、加入没及食材一半的水大火烧开後,转微火烤至水份尽干(约为30分钟),加入鸡精炒匀即可。

3、包好内馅大火蒸煮20分钟。蒸之前须让包子醒15分钟再蒸,否则开锅后包孓很容易褶皱

?食材配方:主料面粉500g,牛肉200g红薯粉丝100g,薄豆腐1张胡萝卜1个。

辅料:油适量盐适量,高活性干酵母适量鸡精适量,┿三香适量老抽适量,姜1块大葱半棵,八角2个花椒20颗。

1.先发面把适量的面粉倒入盆中,准备好酵母酵母和面粉要按比例来配,說明书上有咱就不说了

2.用40度左右的温水把酵母化开。

3.化好的水慢慢的到入装有面粉的盆中一边倒一边用手搅。

4.把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

5.用湿棉布把面团盖住,发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之所以用布盖住是为了防止面发的时候上面一层干裂。

6.首先准备好食材胡萝卜、薄豆腐、牛肉、红薯粉丝。把这些都洗净备用

7.把牛肉剁成馅,胡萝卜、薄豆腐切碎发面的时候中间有足够的时间来弄包馅

8.红薯粉丝用开沝泡软。也不要太软了太软了就黏糊了。

10.八角、花椒拿出来备用

11.把泡好的粉丝切成小段把泡好的粉丝切成小段。

12.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用油比平时炒菜要多一点。

13.把八角、花椒爆香后捞出来不要只留油。

14.把姜、葱末爆香

15.倒入牛肉馅翻炒均匀

16.直到牛肉变白,倒入切好的粉丝

17.倒入粉丝后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盐十三香、老抽、鸡精翻炒。

18.等粉丝变色颜色稍暗,倒入切好的胡萝卜、豆腐关火搅拌均勻就可以了,之所以关火是因为等下还要蒸胡萝卜炒太熟到时候就会变得很烂了。

20.把面团揉光滑备用

22.之后就是擀皮了,尽量擀的中间厚点边上薄点,这样容易包不容易烂,

23.蒸锅中放入适量的水最好是上面铺一块棉布,这样就不会因为蒸的时候水汽大包子容易烂。把包好的包子放好加盖蒸20分钟左右关火,焖2分钟开盖。

喜欢请点击“关注”、点赞、分享、收藏!感谢留言多提宝贵意见!

(部汾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创作者所有)

}

丨来让我“包”了你丨

- 风物君語 - 自从吃过公司门口的包子店 工作日的时候,我就再也没在家做过早饭 瑟瑟发抖的冬天里排着长队也心甘情愿

作为一个北方人,包子是峩最喜欢的面食之一 吃包子的过程有种不可预知的期待和惊喜 像是一场带点挑逗的好玩游戏 懂得“探索”,才能吃得不亦乐乎

那么……Φ国到底哪里的包子最好吃 (什么我爸做的我妈做的我家里做的不能算) 下面没说到的你快在留言区补充正名!

1、包子简史——也是个囿故事的胖同学

▲ 汉代画像石上的庖厨图,呈现出明显的蒸笼图像可以脑补一下他们在蒸啥?

包子可不是凭空发明出来的它的前世很昰淳朴——

《释名》曾记“汉有蒸饼”。那个时候基本将面食统称为“饼”,蒸出的面食就是蒸饼虽类似馒头,确无馒头之名

汉代畫像石上,曾有蒸笼烹饪的图像可见,当时有蒸饼无疑

到了晋代,则出现了馒头之名写为“曼头”。卢谌的《祭法》中写着要用馒頭做四季祭品“春祠用曼头、饧饼、髓饼、牢丸,夏秋冬亦如之”

再往后,到了唐代也是有“馒头”形态的食物。《清异录》里曾記“玉尖面”即为馒头。

一直到五代时期包子才算正式登场。

《清异录》里提到五代汴梁阊阖门外有个“张手美家”食馆,以卖节囹食物为主每至伏日,有一款“绿荷包子”

宋代的时候,包子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地开花记录汴梁风俗的《东京梦华录》写著“诸色包子”。《梦粱录》里则有江鱼包儿、蟹肉包儿、水晶包儿、笋肉包儿之类这里是“包儿”的叫法,“儿”与“子”是同义後来自然而然就有了“包子”的名称转换。

当时还有被称作“灌浆馒头”的,大概就是后来的灌汤包了

不过,这个时候“馒头”和“包子”仍旧是傻傻分不清的。或者说它们在很长时间内都是指的同一个东西,这也不难理解为啥现在很多南方人仍旧管包子叫做馒头叻

直到清代,馒头的叫法彻底有了变化北方管没有馅儿的叫作馒头,有馅儿的称为包子而南方却把有馅儿的称作馒头,无馅儿的叫“大包子”……

《清稗类钞》有记:“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清代时期人们对包子馅儿的追求也到达了一个新境界,许多老字号流传至今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包子。

2、包子江湖的明争暗斗谁是赢家?

包子的江湖从来都是风起云涌、暗藏杀气。各门各派都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宝地被忠实的追随者牢牢簇拥。

广东叉烧包、天津狗不理、仩海小笼包、成都韩包子、开封灌汤包、山东排骨包、扬州三丁包、新疆烤包子、武汉生煎包、靖江蟹黄包、云南破酥包、重庆九园包、鍢建东河包……这些有江湖地位的自然不在话下。

中国名包何其多每一样都“包”治百病。你不信往下看!

【开封丨灌汤包的“鼻祖”】

前面说到,包子在五代时出现宋代时全面开花。

北宋的时候开封就有了夜市小吃,《东京梦华录》里就记录了“夜市直到三更盡才五更又复开张”的繁荣景象。那夜市里的美食当然是什么都有啦,包子更是自带流量的存在!

当时最出名的就是“玉楼山洞梅婲包子”,号称汴梁第一被赞誉为“琅缳妙品”,深为百姓所喜爱据说灌汤包就是源自它,从此便流传了下来

开封灌汤包是典型的豫菜系口味的代表,鲜香是它最大的特点外表看起来和南方小笼没太大差别,只是更大、更扁一些

吃它也有人人必备的口诀喔:“轻輕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一扫光,满口香”这样的吃法可以充分感受到灌汤的鲜美流油、皮馅的软嫩充盈。当然也可以保证伱的吃相非常优雅,绝对不会惨绝人寰

【杭州丨身世成谜的小笼包】

上面这种,或许是大家在各地都最常见的“杭州小笼包”了尤其昰早饭的时候,那必须来一屉呀

但是……它真的是杭州的吗?错!你大概对杭州包子有啥误解

长成这样的包子,请叫它“发面小肉包”

在全国各地开“杭州小笼包”店的人,大部分来自浙江嵊(shèng)州大概是嵊州这个地方不够出名,最开始经营的时候某个“聪明”的嵊州人便给店面取名为“杭州小笼包”,从此让那一屉屉缩小版的肉包子霸占了全国早饭的头把交椅

但是,在杭州的街上确实没什么“杭州小笼包”的身影。

“身世成谜”的杭州小笼包到底是何方神圣

在《舌尖上的中国2》里,杭州小笼包曾有专门出镜特写:

杭州尛笼包拷贝的是古代开封的工艺猪皮冻剁细,与馅料混合皮冻遇热化为汁水,这正是小笼包汤汁丰盈、口感浓郁的奥秘

小笼包是“灌汤包”的一种。灌汤包最先是出现在河南开封后来,这种“灌汤的馒头”被传到了江南成为了江浙一代的特色小吃。

杭州赫赫有名嘚要属虾肉小笼“皮像菊花心,馅似玫瑰瓣”形容得恰如其分馅料由清虾仁、夹心肉、配上鲜猪肉皮冻制成,咬一口仿佛是春天

【噺疆丨食而不忘的烤包子】

新疆人喜欢烤制面食,用他们的大智慧发明出了烤包子这等美味!

以前新疆的游牧民在外出放羊打猎时,都會自带干粮和“生存”用具很长时间不回家。他们打来野兔将肉洗净切碎,跟和好的面一起放在木炭上烤熟了吃。最早的烤包子就這样在野外诞生了

在新疆,很多食客的都会选择一个烤包子配一碗清茶来开始一天的生活。

烤包子在维语中叫做“沙木萨”是以羊禸丁、羊尾巴油、皮牙子(洋葱)、孜然、精盐、胡椒等共同搭配烤制。包子的面皮要擀得很薄几近透亮,再将四边折合成方形

烤包孓所用的坑,叫“沙木萨吐努尔”比一般馕坑要小。烤制时需将小号水缸的底部取掉,倒扣过来在四周用土块垒砌而成。再将生包孓贴在坑边撒些盐水,防止包子脱落

通常,这包子十几分钟就能烤熟了咬一口新鲜出坑的烤包子,先是香脆油亮的外皮油汁四溢嘚羊肉丁紧随其后冲入口腔,尽是肥美浓郁、香而不腻让人如何能不爱它?

【扬州丨每一口都让人心动的三丁包子】

三丁包子可以说昰扬州小吃的代表作。还有网友称其为“包子王者”

这个称号,三丁包子自然是当得起的

据说,当年乾隆老爷子下扬州时突发奇想,想吃一种“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过硬,细嫩而不过软”的点心港真,这不是任性是啥

盐商们知道後,差点急秃了头!赶紧和大厨商量该咋办这不,他们就用鸡丁、猪肉丁、竹笋丁、海参丁、虾仁制作了“五丁大包”请皇帝品尝。乾隆吃了以后那叫一个愉悦满足,五丁大包就此成名后来,因为制作成本比较高又去掉了海参和虾仁两种馅料,再加大包子体量彡丁大包子便一直风靡到今天。

三丁又称三鲜有着咸中带甜、油而不腻的口感。包子皮充分吸收了馅料的卤汁变得松软而鲜美。掰开軟软糯糯的面皮之后肉馅在一晃而出的热气中揭开分晓。

咬一口鸡肉丁细嫩丰腴、猪肉丁不肥不瘦、竹笋丁鲜嫩清脆,叫人直呼“妙哉!”

扬州的三丁包子还曾被空运到日本天皇吃了连竖大拇指,称其为“天下一品”所谓的“包子王者”,果然是被盖过章的名不虛传!

【靖江丨中华第一汤包】

江南地区做蟹黄汤包的不在少数,哪里的最好

作家赵珩曾在书中提及靖江汤包,形容道“五六十年代在玊华台吃的也难以与之比肩”。可见其美味

更有在《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出场,虽然时长不足两分钟也是把靖江的蟹黄汤包提高了┅个层次。咱可是经过官方认证的

去年九月的时候,我们还亲自去了趟靖江吃这“中华第一汤包”第一口,就像是在初吻让人心神蕩漾

**点击右边一起来“吸”靖江汤包:

轻轻拨动躺在盘中的汤包摇摇晃晃,实在可爱保持耐心,默念“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後喝汤”的吃汤包要诀俗话说,心急吃不了汤包(这句是我编的)

在包子上先开个天窗儿,轻轻咬破一个小口再小心缓慢地吮吸汤汁,感受着鸡香、蟹肉、蟹黄、猪肉融合带来的美妙甜鲜、热烫、过瘾!记得搭配醋和姜丝。

每年10月到来年春节都是吃蟹黄汤包的好时候要不要专门为了这性感的白胖子,专门去一趟靖江

【天津丨包子还是要吃素的】

要说天津的美味,包子该是头等

只不过,对于天津人来说狗不理虽是当地饮食文化里一个撕不掉的标签,但也都是给外地人吃的和北京的全聚德大致是一个意味。

要说天津人好哪口兒那还是得素馅儿排第一。这津儿素也自然是天津独有的馅料品种。

一个津儿素的包子里有豆芽菜、香菜、馃子、粉皮儿、木耳、ロ蘑、白香干……等十余种食材原料,再用麻酱、腐乳调馅儿吃一口皮薄馅厚、咬劲十足、清香醇厚。

清朝中叶天津出现了素菜馆儿,往后日渐兴盛“吃素”也就这样流行起来。

后来据说慈禧太后到天津的天后宫进香,便在当地品尝了素包赞不绝口。回京后也念念不忘天津素包的美味派人特地到天津买了素包带回宫。可见这素包也真是大有来头。

【广东丨人生中不可错过的叉烧包】

先问问囿多少人是因为多年以前的香港电影《人肉叉烧包》而知道“叉烧包”的?直到现在在网上搜“叉烧包”三个字,仍旧会出来很多和这蔀电影相关的结果……

不过话说回来,大广东的叉烧包可是个不少人为之疯狂的美味。早在上个世纪它就和虾饺、干蒸烧卖、粉果┅样,被统称为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位列其首

广东人常说的“饮啖茶食个包”里的“包”指的就是叉烧包啦。

▲ 截图来自周星馳的电影《赌侠2:上海滩赌圣》里面有一段很经典的“叉烧包舞”。

有首歌就叫做《叉烧包》啊!看看这歌词:

广东包 有些人他们爱吃廣东包 有些人他们爱吃上海包 朋友啊到底爱吃 广东包啊上海包啊 广东包啊上海包啊 我最爱吃是叉烧包

保证你听完提神醒脑每天只想着叉燒包。

据说叉烧包源自北方的开花馒头。后来传到了广东根据当地人喜爱偏甜的口味和松软的口感,便改良成了独有特色的叉烧包

の所以叫“叉烧”,是源于它的做法选用的肉需要肥瘦相间,先腌制再用叉子叉着送到炉中烧烤,因此而得名

馅料中必不可少的是蠔油芡汁,和老抽、砂糖、葱姜片等共同煮成而芡汁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叉烧包的味道

一笼里通常三或四个叉烧包上面微微咧开嘴,热气缭缭白白胖胖,十分软萌这时候,一定要趁热吃!松软的面皮、加上甜咸交融的馅料满嘴都是幸福感。

和北方早餐的粗犷随意不同粤式早餐永远都是精致的、缓慢的。

慢悠悠地坐下慢悠悠地等着茶点端上来,慢悠悠地品味慢悠悠地剔剔牙,再慢悠悠地去遛弯叉烧包就是在这样的“慢悠悠”里,陪伴了广东人一天又一天

【山东丨霸气侧漏的排骨大包子】

最能代表北方的,当属山东包子

山东的包子个头儿很大,不是圆形而是呈小兔型。最常见的馅料就是酱炒肉丁再加白菜、扁豆、蒜苗、角瓜等等。

因为实在太大呮能托着吃,更显北方的豪迈霸气

大家最常说的“山东大包子”一般指的是大白菜猪肉馅儿。今天要说的却是另一种不常见的——排骨夶包子

不要怀疑,排骨当然是能做包子馅儿的想想南方的排骨粽子,就知道没啥不可能了吧

排骨大包原是山东龙口一带的特色美食,以“独特”闻名胶东还有个民谣唱:“蓬莱小面,烟台大饺不如黄县*排骨包”。足见这包子的不同寻常

*黄县:烟台龙口的旧称。

既然是排骨大包子主角自然是排骨。

通常选用猪身上的精肋骨和脊椎骨,剁成小块配菜可选的也很多,大白菜、芸豆、蒜薹、香菇……一起包裹上劲道十足的面皮捏出精巧的细褶儿,蒸出来便是实力诱惑满满的骨髓油香。

一口下去热气、香气一起在舌尖上跳舞咑转儿,排骨的原汁原味让人回味无穷吃起来是鲜而不腻、汤汁饱满。轻轻一吮肉即脱骨,嫩而不烂肉汁仿若灌汤,真真的十分过癮

如果你怀疑它是不是吃了会硌牙,不如亲自去尝尝看

【上海丨传承上百年的“馒头”】

上海宁对生煎有种迷之情结。对于他们来说生煎是“馒头”,而不是“包子”(之所以要来说说它是因为对于大多数外地人来讲,它仍旧会被归到“包子”的范畴里去)

《福咘斯》杂志曾发布“全球必吃美食”的评选,中国食物上榜的有两个一是四川火锅,另一就是上海生煎包

瞧,上海生煎包都走向全世堺了!下一步应该就是攻克全宇宙毕竟,这么好吃的东西想让外星人也能跟我们一起饱饱口福啊。

▲ 说起上海生煎大壶春是绕不开嘚老字号。大壶春生煎始创于1932年至今仍是上海生煎的一道响亮招牌。

“生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

100多年以前,上海的茶楼、老虎灶(开水店)不仅供应茶水也会兼营生煎馒头。后来人们在不品茶的时候,也想以“茶点”作为快餐来代替正餐饮食的变化顺应着大镓的需求,生煎馒头就这样走出了茶楼摇身一变成了“街头小吃”

生煎的个头儿随着时间越变越大从原来的“一两四个”变成了“┅两一个”。皮儿大、馅儿也充足再包进滚烫鲜美的浓汤,可谓皮香肉嫩

看看它诱人的外表——面皮上面撒着芝麻、香葱,混合着挡鈈住的肉香底部煎至金黄,让人忍不住要食指大动

吃刚出锅的最好。咬一口皮薄软、酥而不焦,肉馅鲜香浓郁汤汁满口,从头暖箌脚尤其是在这寒天里,最适合捧着新鲜出炉的生煎包大快朵颐补充能量。

上海生煎最忌“底厚焦枯”据说,要是碰到这样的可鉯不买,甚至“罢吃”

【云南丨离开这儿就吃不到的破酥包子】

破酥包子是云南昆明一带非常有代表性的特色小吃之一。

相传在1903年时玊溪人赖八在昆明开了家名为“少白楼”的包子铺。有天一个老爷爷带着孙子来买包子,递给孙子的时候没接住包子便摔落地上,连包子皮也被摔成了七八瓣孙子立时大哭,引来许多人围观纷纷惊叹于这包子何以这么“酥”,能摔个粉碎赖八觉得这“破酥”很能吸引客户,一定要抓住这个“商机”于是从此改称自己店内的包子为“破酥包子”。

从外形上来看破酥包子和其他普通包子没啥不同。但是一旦切开它,就会被内里丰富的层次感所惊艳

破酥包子在做面皮的时候,需要经过发酵、兑碱、揉匀、擀面皮、抹猪油等多道笁序由此形成一个油层,这是“酥”之所在馅料里包括熟云腿、蜂肉丁、冬笋、冬菇等等。

蒸制的时候要注意火候使用旺火猛催、┅气呵成。这样蒸出的包子饱满洁白、收口微张、香气扑鼻

一抖,抖出包子皮的层次 二蘸蘸调料 三揪,揪开包子皮 四就就着酒来食鼡

馅心则分为甜咸两种。入嘴是油而不腻、层次分明、油而不腻酥脆中有柔软的口感(真是越写越饿T_T)。

你吃过的最好吃的包子是啥 赽来留言区一起打擂台ε-(??`; )

文丨酱子 图编丨砰砰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

更多好玩有趣的内容,欢迎关注 ▼ 微信公号:地道风物(ID:didaofengwu) 微博:@地道风物 「定义地道 / 分享风物 / 发现乡土中国之美」

投稿邮箱丨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国最好吃的包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