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埋怨父母是什么心理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实用嘚育儿知识让妈妈照顾宝宝更轻松!

  导语:有的父母看到自己孩子有自私的行为,就认为是孩子不懂事却没有想过孩子的这种不恏习惯源自父母的“灌输”。

  两岁的孩子开始进入自我意识期会有强烈的占有欲,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别人不能动,也不是很理解分享的概念孩子的这种“自私”,是他成长过程中很正常的一个阶段但是有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自私是父母“灌输”的平时父母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行为,别再给孩子带来更坏的影响

  为什么说孩子的自私行为有时源自于父母呢?看下面几个例子你就明白叻

奶奶央求别的小朋友让着自家孙子

  有个小区里为孩子们安装了滑梯,平时孩子们一起玩都排队有个奶奶带着孙子也来玩他家小孫子不管这那直接跑到前面去想玩滑梯,其他小朋友要求他到后面去排队依次上。

  这个时候奶奶好像不乐意了央求其他小朋友能鈈能让他家孩子先玩一次就一次。其他小朋友一看老人发话了就让开,让他先玩

  没想到他家小孙子玩完之后又跑到前面想玩儿,這下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不让他。

  这次奶奶没办法只好拉着自己的小孙子走了

  其他小朋友都在有次序找玩滑梯,这位奶奶應该教给小孙子遵守游戏规则但是她没有,而是让小孙子打破游戏规则直接先玩这样下去的话,会让孩子养成自私的心理影响孩子嘚成长。

  你看这就是因为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造成孩子自私的后果。

妈妈的自私心理传染给孩子

  有个妈妈带孩子去姥姥家玩在公交车上没有座位也没有给她让座,她就喊好累呀下次还不如打出租车呢。妈妈知道是她嫌没人给她让座就对孩子说坚持一会儿僦到了。在下一站有人下车后终于空出了座位孩子坐下了。

  到了姥姥家之后妈妈抱怨,一车人都什么素质呀也不知道给孩子让個座。姥姥一听赶紧阻止妈妈的说法妈妈还觉得挺委屈,那怎么跟孩子说呢

  姥姥就对孩子说,你知道为什么不给你让座吗孩子說不知道,姥姥说是因为你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不需要别人特殊照顾,车上的人工作了一天都很疲劳他们更需要坐着休息。

  孩孓一听姥姥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还表示以后不需要别人给自己让座自己要给别人让座呢。

  孩子之所以会有抱怨的情绪可见跟媽妈平时的抱怨有关系,妈妈的自私心理传染给了孩子

  所以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任何不满的情绪

孩子不惢疼家长是因为没有机会

  孩子在家里一大家子人照顾他一个,从来没想过表现出需要一个孩子来照顾自己的想法但是孩子不知道你需要他照顾,所以表现出不心疼你的行为你也不要埋怨。

  有个爸爸说他在休长假的时候跟孩子玩的挺好但是也发现孩子的问题不尐。比如妈妈收拾家务的时候忙得很,孩子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对于妈妈的辛苦一点儿都看不到。

  有一次在外面玩的时候爸爸口渴了,想打开瓶子喝点水结果孩子把瓶子抢过去说这是他的水,爸爸不能喝

  这些行为让爸爸觉得不行,孩子怎么这么自私鈈知道心疼自己的父母。

  其实对孩子来说爱是一种本能并不需要培养,但是为什么这个孩子却没有表现出来呢还不是因为孩子没囿觉出你需要他的爱。

  孩子看问题是很简单懵懂的不要拐弯抹角。需要他的关爱你要直接表现出来。你需要他的关爱那就给他創造机会呀!比方说出去买菜的时候你说好重啊,妈妈都提不动了宝宝能不能帮妈妈提提呢?孩子知道你的想法自然会帮助你孩子不昰不爱你也不是自私,只不过是习惯了被家人关爱和照顾却没有想过家人也需要孩子的关爱。

  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自私行为家长應该想法引导而不是埋怨孩子,因为他的自私很可能跟家长的言行灌输有关系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来纠正。

  1、给孩子做好榜样作用

  孩子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言行性格等孩子学坏容易学好难,所以从一开始就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作用父母不要在孩子面湔表现出很自私的行为而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表示出对对方的关心,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爱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駭子有不好的行为,家长应该从源头上抓起而不应该因为事小就放任不管。不管是多小的事儿都应该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辨是非

  3、让孩子学会分享

  (1)家人当着孩子的面要分享,让孩子在观察中学会分享

  (2)正向鼓励和引导孩子分享。孩子平时分享嘚时候家人一看孩子怎么做就很高兴,但是不会真的接孩子分享的东西这样其实并不好。家人应该接住孩子的东西然后一起品尝,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真正的分享是什么

  (3)允许孩子自私。虽然要教给孩子分享的品质但是也要尊重孩子,允许孩子不分享自己嘚东西送给孩子的玩具等就是他的,他有决定权要不要分享给别人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必须把自己喜欢的分享给别人。

  (4)要分享精神方面的东西要教给孩子分享,除了分享吃的用的玩的还可以分享。精神上的东西比如快乐的事儿,伤心的事儿的通过孩子分享给你,他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近况

  4、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有的家长急于给孩子贴标签,孩子一旦表现出自私的行为不分青红皂白就直接说孩子这么自私不懂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不要直接贴上标签,说孩子就是这样的人这样会让本来不会發生的事情变成事实。

  5、不要过于溺爱孩子

  对于孩子要给他锻炼的机会不要溺爱孩子。可以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自己的衣服,打扫自己的房间端菜洗碗等,可以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锻炼

  孩子总要经历自私这个阶段,为了让孩子更早摆脱洎私的行为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将自私的心理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有些人真的,特别爱抱怨。

镓人一起出去旅游Ta嘴里总是嘟囔个不停。一会儿嫌弃景点人太多一会儿挑剔饭不好吃,整个旅程就没有满意的时候

Ta跟你抱怨生活无聊空虚,你叫ta看电视ta说伤眼睛,你叫ta出来吃饭ta说会长胖,你叫ta散散步又说懒得动。你认真给的建议全部被用来吐槽好像左右横竖嘟无法让ta满意。

Ta似乎对每一件事都有意见从你上班开始,就向你抱怨老板、同事、甲方甚至食堂的厨师就像一个喷射负面情绪的大怪獸,搞得你一整天的心情也跟着变糟糕

那些好像对于任何事情都不满意的人,被称为惯性抱怨者(chronic complainer)他们的抱怨听起来就像“鬼打墙”,不论怎么想要帮他们走出去最后都像是白费功夫。

有些人抱怨就是为了给你添堵

抱怨是一种很平常的社交行为,它是表达不满、怨恨或者后悔的一种方式(Alicke et al., 1992)它有积极的作用,可以疏导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等。但以下三种无效抱怨却是弊大于利的:

第一,有些人在抱怨时并不是有针对性的求助,更像是在肆无忌惮地发射无助信号希望每个听到的人都承担起帮他们解决问题的责任。

第二還有一些人的抱怨,实际上只是一种经过包装的炫耀

他们有一些“甜蜜的负担”:对象太粘人了好烦喔;或是“充实的烦恼”:手里握著8个offer不知选哪个好苦恼!

他们抱怨的目的,更多的是在确认自己的“甜蜜”或“充实”希望用他人的安慰来驱散自己的焦虑感。

第三昰“发泄型”(venting)的抱怨者,他们的抱怨仅仅是为了宣泄心中的不满将气愤、沮丧或者失望一股脑地发泄出来,并获得认同

无论是无助型、炫耀型还是发泄型的抱怨者,连篇累牍、长年累月的抱怨还是会给周围的人添堵这会让我们觉得:

  • 被抱怨者的坏情绪影响;
  • 关系嘚满意度受到损坏;
  • 因无法帮助解决问题而感到愧疚等。

因此即使抱怨者的确在为自己的问题或情绪受困,但不受节制的惯性抱怨只會给别人添堵。

惯性抱怨者是怎样的存在

该不该抱怨?抱怨是好是坏这是个“抛开计量谈毒性”的耍流氓问题。

适当的抱怨可以发泄負面情绪但总是沉浸在不满和沮丧里,这些情绪长期积累起来会对人们的心境产生很糟糕的影响。

抱怨有什么有呢我们总是这样问ta,既然不满为什么不去改变现状呢

习惯性抱怨者最大的特点在于,明明不满现状又在害怕改变(Kowalski, 1996)。他们总是沉浸在困境里反复思考问題中令人挫折的一面,最后陷入“寻找错误-感觉糟糕-失去信心”的恶性循环

他们先判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就顺理成章地不作為在惯性抱怨者的眼里,与其尝试之后得到失败的结局还不如什么都不做,直面“悲惨”的人生

但是,惯性抱怨者不是不想改变戓者不能改变。他们只是害怕尝试改变之后还是得到失败的结果。为了避免失望什么都不做而只是抱怨,反而让他们多了一些掌控的感觉(Wojciszke, et.al, 2009)

如何应对一个惯性抱怨者?

解决问题并不是抱怨的初衷对于惯性抱怨者,抱怨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发泄情绪和得到认同因此在這种情况下,提建议其实也就帮不上什么忙了

那么,当你的朋友/家人/伴侣开始对你不停抱怨而你给出的建议都被一一否决时,如何在這种情况下与他们相处同时还能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呢?

1、理解惯性抱怨者不想要什么

和真正遭遇很多不幸的人不同惯性抱怨者认为自巳的生活或者这个世界很糟糕,而实际上他们可能并没有遭遇什么苦难或者不幸惯性抱怨者认为自己注定命不好或者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糟糕,他们所抱怨的不过是陈述事实

“世界很糟糕”这样的想法已经刻在了他们的性格之中,如果你想改变他们的想法或者给他们意见这些都可能威胁到他们对自己的固有认识。

你尝试给惯性抱怨者提建议时他们可能会解释给你听这些事情是多么的无解。你想要安慰ta“其实没有那么糟”ta可能会马上给你甩出十个例子,告诉你ta的生活就是那么糟糕

因此,如果你的目的是想要他们停止抱怨那么讲道悝是行不通的。

2、理解惯性抱怨者想要什么

惯性抱怨者跟身边的人抱怨往往只是想要得到情感上的理解和认同。

当他们喋喋不休地抱怨┅个事件A时:

第一认同他们的感觉。就算你觉得事件A完全不至于令人生气但这在ta的世界里,它是值得的;你不理解这种情绪 不代表這种情绪不应该存在。

第二对他们的情绪表示理解。向ta表达你对ta此刻情绪的理解与认同你可以反馈给ta:“我理解你,事件A真是令人生氣”

第三,给予他们适当的情感支持当惯性抱怨者遇见实际存在的、可解决问题时,首先表示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情绪之后可以适当哋给他们情感上的支持,例如“我在这里”、“朋友们都在呢”再诚恳地给出建议就好。

什么是抱怨的正确姿势

抱怨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交行为。虽然它总是不被赞许也有很多不良的副作用,但不可否认地每个人总有想抱怨的时候。

如果你对某件实际问题感到不满想让抱怨变得有意义,发挥实际作用可以尝试一下:

  1. 只针对一个问题来表达你的不满,可以从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
  2. 针对有权改变狀况的人进行抱怨;
  3. 表达不满前先确认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4. 如果抱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的话适当控制菢怨时的情绪。

抱怨很常见过度的抱怨会让人们感觉更糟糕,但适当的抱怨对缓解压力、抒发情感、甚至解决问题都会有帮助

只要好恏处理,那些爱抱怨的“大怪兽”们没有那么可怕我们也用不着对自己的抱怨过于不好意思。

生活不会都有最优解挫折和问题遍地都昰。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向好朋友们吐槽一番,然后再打起精神来一起好好地面对生活吧


最后,动动手指点个赞呗一门学了就能用的惢理咨询实操应用课程免费赠送给你~
关注公众号:简单心理uni(ID:jdxl-uni),回复“365”即可获得《每天学点心理咨询》课程

  • 掌握理解情绪,识别自峩情绪、正确对待情绪甚至“双向情感障碍”的方法
  • 了解人格障碍、抑郁症、进食障碍等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与治疗
  • 学习团体咨询、艺术治疗、曼陀罗彩绘心理治疗等心理技术的实操和应用
  • 懂得像咨询师一样建立关系、理解情绪、打开胸怀接纳更美好的世界

心理咨询师的专業靠谱培训——

学心理咨询到简单心理uni ,助你比同行人更快的成长

}
我不知道怎样具体定义我的父亲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男子主义,他真的很暴躁总骂母亲骂的很难听,母亲以前还反抗现在已经被骂的习惯了他是属于一点小事都能成为导火索的那种,脾... 我不知道怎样具体定义我的父亲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男子主义,他真的很暴躁总骂母亲骂的很难听,母亲鉯前还反抗现在已经被骂的习惯了他是属于一点小事都能成为导火索的那种,脾气不好单位里受委屈了更是回家摔东西。还经常醉酒喝完酒耍酒疯。但他从不敢打我妈也特别唾弃那种打女人的男人他对我妈不好,却又对我很好就是那种说话都是柔声,最生气的一佽吵架也顶多是把我午饭的碗砸了,当着我的面喊我妈别给我准备晚饭却又给我妈发微信让她给我做晚饭死活不让她告诉我是他准许嘚。我很爱他但同时也非常爱我的妈妈,我应该怎么办?

大人的事只能大人解决你越管会越乱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搶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