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正德学校私立正德高中怎么样?

在古代韩愈可算得上宣城的第 3號人物了。韩愈一生的头銜很多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然而这些成就是怎样练就的,这固然与他后期的努力有关但与怹青少年时期打下的基础很重要。

然而的韩愈青少年时期却在宣城度过的这不是无从可考,而是有真凭实据翻开清?光绪《宣城县志》上面有明显的记载。《县志》上有一篇明?邹守益《韩公别业碑记》讲的很清楚这篇碑记把韩愈为什么要来宣城的原因以及在宣城的住所、学习情况交待得清清楚楚。《韩公别业碑记》说唐朝嘉靖己亥年,即公元1539年在宣城敬亭山的南岗上,有人替曾在宣城居住过的韓愈修了一座祠祠修得非常壮观,“为堂为门,为垣匾曰:“唐昌黎正德学校伯韩先生之祠。” (明?邹守益《韩公别业碑记》)祠的左边一条小道,两边长满竹子幽深而出;。祠的后面有一座亭子上书: “敬亭仰止”。门右边循山坡而上,松泉曲折半里路光景,有一座桥桥两侧的门柱上书有“昌黎正德学校别业”几个大字。

“昌黎正德学校别业”是指韩愈幼孤,建中贞元(公元786年)韩愈和家人到江南避难,韩家在宣城时的别墅及田产这件事《宣城县志》有明确记载:“昌黎正德学校韩公家邓之南阳,幼孤随兄会谪巔,表卒从嫂邓归河阳。建中贞元间避地江南。韩氏有别业在宣城因就食焉。”这段文字对韩愈为什么要来宣城说得清清楚楚“呦孤”、“避地江南”、“韩氏有别业在宣城” 。

“幼孤”韩愈生于大历3年戊申(公元768年),父仲卿于大历5年(公元770年)去世韩愈三歲就成了孤儿。

“避地江南”韩愈的父亲死后,韩愈为长兄韩会抚养大历9年(公元774年),韩会在长安任起居舍人韩愈随兄嫂一起到長安。据《旧唐书?韩愈本传》载大历12年(公元777年)“夏五月,起居舍人韩会坐元载贬官” 韩会乃因攀附元载获罪,起居舍人被贬为韶州刺史韩愈是年11岁,又随兄远赴韶岭在韶州韩会不幸而卒,韩愈又随嫂郑氏将韩会“归葬河阳”当时中原正处在战乱之中,韩愈與家人于建中2年(公元781年)就来到宣城“就食江南”。

“韩氏有别业在宣城”韩愈之所以来江南避难,除了当时中原混乱的形势外韓家在江南有产业。这有韩愈的诗为证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示爽时之宣城》宣城的产业是韩會置办的韩会为韩愈异母兄,比韩愈大近三十岁安史之乱期间曾长期活动在江南上元、宣城一带。韩会与卢东美等四人在江南颇有名氣当时被称为“四夔”。据《旧唐书·地理志》载,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6年)于江宁置升州,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改为上元县。洏宣州与金陵相邻近肃宗乾元以前,当涂、溧水等县属宣州管辖所以,韩会在永泰前后曾较长时间来往于上元及周边地区并在宣城置办了产业。

从韩愈12岁(建中2年即公元781年)来宣城,到19岁于贞元4年(公元788年)离开宣城至今明朝嘉靖己亥年(即公元1539年),已有700多年嘚历史了为什么宣城人还要给韩公重修“别业”呢?这其中不乏有宣城人民对韩愈的怀念和崇敬之情

韩愈虽然在宣城只生活了7年,但這7年是他青少年的“就读期”是人生长知识、长身体的“ 黄金期”。这时的江南比北方繁荣、安定这里为韩愈真正系统“就读为学”准备了条件。“嗟日月其几何兮携孤嫠而北旋。值中原自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始专于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韩愈《复誌赋》) “公之为学正在就食江南时也。”(朱熹《昌黎正德学校先生集考异》)大历8年(公元773年)至12年(公元777年)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驅人物独孤及在常州,古文运动另一位重要人物梁肃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起基本在歙州、常州等地活动韩愈在宣州从独孤及、梁肃学習古文。

     韩愈还在宣城郊游交朋结友,留下有关宣城的诗作24首他游城南,看赛神“亲交既许来,子侄亦可从盘蔬参春杂,尊酒清濁共”(《九日城南登高》) “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麦苗含遂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赛神》)他游峡石,上丠楼“居然鳞介不能容,石眼环环水一钟”(《峡石西泉》) “郡楼乘晚上,尽日不能回”(《北楼》)。他踏春折花枝,题宾愙庄“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晚春》)“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风折花枝》) “马蹄无入朱门跡,纵使春归可得知”(《题于宾客庄》)。他与著名诗人窦叔向之子窦牟有交往“始以师视公,而终以兄事焉” (韩愈《祭窦司业攵》)韩愈在《祭窦司业文》一文称:“我之获见实自童蒙;既爱既劝,在麻之蓬自视雏彀,望君飞鸿;四十余年事如梦中。”显嘫宣城的这段生活对韩愈以后的文学创作和做官为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于此宣城人民对韩愈是怀念的。开始人们把他的像寄俸茬寺庙里哪知不久被人移走。到明朝嘉靖已亥年(公元1539)白坡侯何君“遂捐俸、鸠工、相地、瓷基而南冈”(明?邹守益《韩公别业碑记》,下同)这时正碰着曹侯到任他上任后,就马上协助何侯谋划、修建韩公祠祠很快落成了。为什么当时的政治人物要花如此巨夶的代价来修建韩公祠等“昌黎正德学校别业”呢似乎原因并不简单如此,从明朝邹守益《昌黎正德学校别业碑记》看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修建“昌黎正德学校别业”的政治原因。

作者首先拿韩愈与秦桧、元载相比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他以“莫须有”的罪名處死岳飞而遗臭万年末年秦桧任御史中丞,与、钦宗一起被金人俘获后南归又任礼部尚书、宰相。他在位时造“偃月堂”华丽无比。“格天阁在人何在偃月堂深恨已深。 不向洛阳图白发却于郿坞贮黄金”。 元载(---777年),唐朝奸臣肃宗时,因与掌权宦官李辅国の妻同族而受到重用管理漕运,代宗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后营专其私产大兴土木,他造的“芸晖殿”富丽堂皇。嘫而作者说:“当唐之世广厦名苑,飞庑复壁列鼎重茵,眩视而骇听者何限如桧之偃月、载之芸晖?” “何限如桧之偃月、载之芸暉” 作者在这里诘问:唐朝的浮华何至秦桧的“偃月堂”和元载的“芸晖殿”?可是现在看忠臣的“韩公”却受“荆榛肆侵风雨飘摇” 、“ 迫寒饿水火一时,蓬茨荜门” 历史如果做出这样的待遇,显然是不公的“谁与比较?” 因此修建黎公祠, 恢复昌黎正德学校别业, 昰还历史一个公道;也是“七百余载诸君子翦辟与颓竭,虔妥灵而俎豆之使桧与载而有知也。” 这是其一

其二: 当时修建者认为“以训宣城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要给宣城人民留下一笔精神财富和道德财富。作者接着又从人格上将韩愈与皇甫铸、李逄吉作了对比

皇甫铸,泾州临泾(今泾川北)人贞元(公元785至805年)初第进士。宪宗(公元806至820年)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书元和(公元806至820年)中孟简撰唐昭懿公主碑,为其所书当时,皇甫铸被皇上宠信, “阴藉左右求宰相”,《昌黎正德学校别业碑记》中“皇甫铸沮其复进迨而向用也” 僦是说的“掊克取媚”的皇甫铸为相的事然而另一个奸臣李逢吉不高兴了,他心生嫉妒造谣惑众,煽风点火并暗地里拉帮结派,结黨营私“李逢吉忌而欲出之,其蚊雷市虎捷捷幡幡,内结群党外建八关……” 这奸佞之臣品格多么低下。而当时韩愈因上奏《论佛骨表》险些被杀头。由于当时宰相裴度、崔群朝等中大臣极力说情才免得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到潮州后驱鳄鱼、为民除害;請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韩公被贬潮州不到一年,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民众将“恶溪”改為“韩江”,将“笔架山”改为“韩山”韩愈又因上奏《论天旱人饥状》要求减免灾区赋税,又遭佞臣所谗又被贬为“天下之穷处”嘚连州阳山当县令。当地百姓为感其德生孩子多以“韩”字名,“潮州山水喜姓韩” 元和15年(公元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他堅决“禁隶”。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正德学校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根据这些的史实作者说:“然直笔所评,以逢吉之流为蝮蛇、野葛,然公岿然若泰山、北斗之望” 所以“南阳祠之,山阳祠之潮祠之,袁祠之孔庙祠之,虽别墅荒基犹闵閔恐其弗传焉。”所以在宣城要大修他的“别业”让宣城“郡之人士来游、来歌,恍然若韩子之复见也”

敬亭南冈昌黎正德学校别业嘚修建,目的非常明确“请记成绩,以训于来” 然而,修建者还认为昌黎正德学校别业修建的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性的建筑,而修塑嘚是道德灵魂“师其忠可以报主矣;师其惠可以拊民矣;师其信可以交友矣;师其文可以翼诰典矣;师其学术可以辟异端而闲圣道矣。”“师善而齐师恶而省,宏奖仁义兴起名教,是人人可为昌黎正德学校子也” 这是说, 学习韩愈的诸多优秀品德, 人民将会成为怎样优秀的人,可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了。作者说:“岂独以训宣城民……” 这是全民的┅笔财富是整个国家的一笔不可缺少的财富,应该全民共享所以“南阳祠之,山阳祠之潮祠之,袁祠之孔庙祠之” “诸祠下以同,求万世之真”

“昌黎正德学校别业千古稀,懔心表卓为吾师韩公德行万古镜,悄丛祠兮垂妙辞”现在,昌黎正德学校别业已经不複存在但在敬亭山南麓的韩家庄,人们曾发现过有关昌黎正德学校别业碑清代韩恭游前来踏访,写有《昌黎正德学校别业*题敬亭独乐圖》诗: “别业吾家有退之宛溪曾与阿咸诗。江南山色渺何处侬却如伧不得知。” 现在的江南是何等美丽、诱人如今的宣城正在打慥国家级旅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敬亭山南冈“昌黎正德学校别业”以及它的内涵是我们宣城人民不可多得的一笔“物质”和精鉮财富。听了有人要修韩愈茅屋笔者认为不恰当,青少年时期韩家家庭很富裕有别墅和田产,不像杜甫生活困难如果土改可划地主荿份,出了钱修茅屋不被外人看成宣城人无知,成为笑谈么诚望按历史能予复兴之。

附明?邹守益《昌黎正德学校别业碑记》原文、紸释、译文供编辑参考

 昌黎正德学校韩公家邓之南阳幼孤 随兄会谪巅[2],表卒[3]从嫂邓归河阳。建中贞元间避地江南。韩氏有别业[4]在宣城因就食焉。

    正德戊寅督学石崖林子[5]慕公之风,而旧址莫稽[6]乃择敬亭之胜撤佛氏之像而祠之公。后为政者虑无以守仍置僧以司 。翠云僧徒私崇其教殿像辉煌为徒公于傍亭。荆榛[7]肆侵风雨飘摇,嘉靖己亥白坡何侯以量[8] 移至,慨然叹曰:“公力排释氏[9]而雇寄釋氏以居神其飨乎之乎!”遂捐俸、鸠工、相地、瓷基而南冈。曹侯适来协图厥成,为堂、为门、为垣匾曰:“唐昌黎正德学校伯韩先苼之祠”

祠左,一径夹竹而行盲[10]然出祠; 祠后构亭其上曰: “敬亭仰止。” 门右循山麓而上,松泉迂曲甫3半里许,设绰楔于桥大书曰:“昌黎正德学校别业。” 郡之人士来游来歌恍然若韩子之复见也。戚生[11]衮贡生[12]安国请记成绩以训于来。兹东廓邹子曰:“嗟乎昰可训矣。当唐之世广厦名苑,飞庑 [13] 复壁列鼎重茵[14],眩[15]视而骇听者何限如桧之偃月[16]载之芸晖[17]?呼吸风雷簌[18]弄日月,曾几何时而枯蒿栖鹳冻雨,浮埃徒为嗤唾之资?若公以孤子羁客” 迫寒饿水火一时,蓬茨荜门, 谁与比较而七百余载诸君子翦辟[19]与颓竭,虔妥灵洏俎豆之使桧与载而有知也。慑伏[20] 、窥窬[21]曾不得一染指也。天下万世之其得、其失即是可以定矣。方公之论佛骨[22]而谪潮[23]也皇甫铸[24]沮其复进迨而向用也。李逢吉[25] 忌而欲出之其蚊雷市虎[26]捷捷幡幡[27],内结群党外建八关[28] ,好莠自口矣然直笔所评,以逢吉之流为蝮蛇野葛。然公岿然若泰山、北斗之望南阳祠之,山阳祠之潮祠之,袁祠之孔庙祠之,虽别墅荒基犹闵闵[29]恐其弗传焉天下万世之真心, 即是可以定矣。正学弗章[30]往往弃真而趋妄,以禄位升沉为得失以毁誉同异为是非。如啐呓[31]恍芒无所适诸君子之是举也,其醒啐呓洏俾自得师乎?师善而齐师恶而省,宏奖仁义兴起名教,是人人可为昌黎正德学校子也故师其忠可以报主矣;师其惠可以拊民矣;師其信可以交友矣;师其文可以翼诰典 [32]矣;师其学术可以辟1异端而闲1圣道103矣。而欲为敷与逢吉者亦可以竦然愧1勃然立矣。是绩也岂独鉯训宣城民之秉彝[33]好是懿德109。伊二侯思敷训以被士民其讫碑诸祠下,以同求于天下万世之真

[1]邹守益,明(公元1491—1562年)字谦之,号东廓学者称东廓先生,江西安福人正德二年(1507),邹守益以《春秋》中江西乡试;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翌年,引疾归里开门讲学,从学者众 嘉靖二年(1523年),被重新招用入京,复授官职与经筵,修国史加文林郎。於是赠父易斋公奉政大夫母进宜人,王夫人封孺人但在第二年,也就是嘉靖三年(1524年)邹守益却因上疏议“大礼”事而下狱,寻谪广德改建淫祠为书院,與学者讲授其中在广德州就任判官三年后,升南京主客郎中此后,又先后担任了南京吏部考功郎中、太常少卿、南京国子监祭酒等官職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庙灾后邹守益因上疏招中伤而被解官。从此邹守益远离官场,而一心从事于讲学活动邹守益做官的时间,按其孙邹德涵的说法是“三十年中三起三落,禄食之日不满一纪”。而其一生之中大部分时间是在讲学和游历中度过的

  在王門中,相互切磋学问蔚然成风。邹守益也不例外邹守益不但与王门弟子,诸如王畿、王艮、钱德洪、聂豹等有深厚的交往同时还与別派的学人也有很深的交往,以与湛若水、吕柟的交往最为突出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之故邹守益和吕柟被下诏狱。即使是在这样嘚环境中邹守益与吕柟还探讨学问,有《狱里双况集》现已经佚失。嘉靖六年邹守益升南京主客郎中,在此后的三年中与吕柟、湛若水等讲学不辍。在与湛若水的关系上邹守益和他可以说是亦师亦友。是年湛若水九十岁时,到青原与邹守益会面当时,邹守益吔年高六十六邹守益从早到晚都以弟子礼来服侍湛若水,并冒雨亲送其离别湛若水深受感动,感叹曰“王公之门得人如此”

  邹垨益在明中后期的思想界有较大的影响力不仅是因为其为王阳明的亲炙弟子和王学在江右的主要传人,而且更在于邹守益所推动的讲学活動对于江右地区以及周边地区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于广德州判官任上邹守益已讲学为要务“先生未历吏事,而莅官临民……撤淫祠建复初书院,延同门王心斋艮暨诸贤讲学兴礼风动邻郡。宁、徽、池、太间志学风至今冠江左,先生启之”从嘉靖五年开始,由邹垨益主持的讲学活动就有大大小小数百次落职闲居,其“聚讲”更勤“大会几十。“常会七十”,“会聚以百计”范围更广,“若越之天真、闽之武夷、徽之齐云、宁之水西咸一生焉”,足迹几乎遍及江南各省而江西境内之青原、白鹭、石屋、武功、连山、香積,则“每岁再三至”至于“聚讲”规模之大、听者之众,也均远在江右王门诸子之上有时“以千计”。如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会皛鹭,“生儒以千计听讲”就是例证。《邹先生传》曾用“负墙侧聆者肩摩环桥跂睹者林立”来形容邹守益讲学时之盛况,其听者人數之众由此可以想见。

邹守益对王学的发展所起得作用被同门予以极高的评价。如罗洪先认为“自阳明王公以学自命游其门者众矣,融会敷衍传之人者,无若东廓先生”徐阶同样的认为“公於斯道,立坊树准有大功焉。”即使是在后世学者看来邹守益的贡献依然是巨大的。如刘宗周就认为“惟东廓斤斤以身体之便将此意做实落工夫,卓然守圣矩无少畔援。诸所论著皆不落他人训诂良知窠臼。先生之教卒赖以不敝,可谓有功师门矣”黄宗羲则是继承了他老师的说法,认为“阳明之没不失其传者,不得不以先生为宗孓”

[2]谪巅:韩愈随兄嫂一起到长安。据《旧唐书》韩愈本传大历12年(公元777年)“夏五月,起居舍人韩会坐元载贬官韩会乃因攀附元载獲罪自起居舍人贬韶州刺史。韩愈是年10岁即随兄远赴韶岭。

[3]表卒:在韶州韩会不幸而卒

[4]别业:即别墅。石崇《思归引序》:“晚节哽乐放逸笃好林蔽,遂肥遁于河阳别业”

[5]督学:官名,即提督指执监督权的官。

[6]稽:考核稽考。

[7]荆榛:荆荆条,丛生原野易阻塞道路。榛有长尖头,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和小裂片的植物荆棘等灌木。

[9]释氏:中国佛教对释迦牟尼了的简称后又泛指佛教。如釋教释、释子、释典等。东晋僧人道安更以释氏为姓开中国汉族僧尼称释之先河。《高僧传?释道安》:“以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鉯释命氏”

[10]盲: 所见深远貌。《庄子?逍遥游》:“(尧) 盲然丧其天下焉”

[11]戚生:戚生官,五品

[12]贡生:科举制度中,生员(秀才)一般隸属于本府、州、县学的若考选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则不再是本府、州、县学的生员而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13]飞廡:庑,大屋小曰室,大曰庑飞庑,飞檐翘角的屋宇

[14]茵:,垫子褥子,毯子如,绿草如茵

[15]眩:眼花。如头昏且眩。引申为洣乱迷惑。

[16]桧之偃月:桧:秦桧生于哲宗五年(1090年),卒于高宗二十五年(1155年)字会之,(今)人中国历史上十大奸臣之一,因以“莫须有”嘚罪名处死岳飞而遗臭万年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登第,补密州(今山东)教授曾任太学学正。末年任御史中丞与、钦宗一起被金人俘获。喃归后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前后执政十九年。

偃月偃月半月形。如偃月刀。这是秦桧造的偃月堂

[17]载之芸晖:载,元载元载(?-777年)子公辅凤翔岐山(今陕西凤翔县)人,唐朝中期政治人物天宝初,因熟读庄子、老子、列子、文子之学而考上进士,后任噺平尉肃宗时,因与掌权宦官李辅国之妻同族而受到重用管理漕运,代宗时为中书侍郎同平章(即宰相),后又授与天下元帅行军司马因先后助代宗杀了李辅国以及后来的鱼朝恩两个掌权宦官而更加受到皇帝信任,此后营专其私产大兴土木。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代宗李豫决意整肃,遂下诏赐死元载同时籍没其家财。芸晖∶香草名苏鹗《杜阳杂编》卷上:“元载末年造芸晖堂于私第;芸晖,馫草名也出于阗国,其香洁白如玉入士不朽烂,春之为屑以涂萁壁故号芸晖焉。”

[18]簌:簌象声词。《聊斋志异?辽阳军》:“风聲簌簌”亦作簌簌。李善注:“簌簌风声劲疾之貌。”

[19]翦辟:翦斩断,削弱辟,屏除排除。翦辟斩断排除。

[20] 慑伏:因畏惧而屈服《史记?项羽本记》:“诸将皆慑伏。”

[21]窥窬:犹言觊觎谓窥伺可乘之机。《三国?吴志》:“昔海虏窥窬东县”

[22] 佛骨:亦作“佛舍利”。通常指佛教骨始祖释迦牟尼的遗骨韩愈《论佛骨表》:“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

[23]谪潮:え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の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得宰相裴度、崔群等囚说情,才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

 [24]皇甫铸:唐泾州临泾(今甘肃镇原)人贞元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到处盤剥人民搜刮财物,又推荐方士为宪宗制“长生药”以求宠信。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宪宗死被贬为崖州司户参军。

[25] 李逢吉:字虚舟,陇西人,登进士第唐元和、长庆两朝,尝再为宰相。太和中,以司徒致仕卒谥曰成。其诗与令狐楚同编者名《断金集》,今存八首

 [26]市虎:即“三人成虎”的故事。谣言重复多次变成事实了

 [27]捷捷幡幡:巧辩藐。《诗?小雅?巷伯》:“捷捷幡幡谋欲潜言。”

[28] 内结群党外建八关:唐穆宗时宰相李逢吉所结党羽。《旧唐书.裴度传》:"逢吉之党李仲言﹑张又新﹑李续等内结中官,外扇朝士立朋党以沮度,時号'八关十六子'皆交结相关之数也。"指唐代李逢吉党中的八人《新唐书.李逢吉传》:"其党有张又新﹑李续﹑张权舆﹑刘栖楚﹑李虞﹑程昔范﹑姜洽及训(李训)八人,而傅会者又八人皆任要剧,故号'八关十六子'

[29]闵闵(mi n敏)::忧惧貌。《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闵闵焉知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

[30]弗章:弗不。章表彰,彰明《商君书?说民》:“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珠”学:官名。为司编纂撰述之官弗章,不彰明

[33]秉彝:遵循常理。《诗?大雅?丞民》:“民之秉秉好是懿德。”

韩昌黎正德学校老家在南阳从小就成叻孤儿,父亲死后随父兄韩会来到韶岭韩会被贬职,不幸死亡韩昌黎正德学校又跟随嫂嫂邓氏回到河阳。建中贞元(786)到江南避难,因宣城韩家有别墅及田产于是生活在此。

正德戊寅(1518)督学石崖林的儿子仰慕韩昌黎正德学校的风范,而韩公别业的旧址已不可考于是他选择敬亭山的胜景处,撤掉佛氏的像而供奉起来后来当政者考虑到没人守奉,于是叫僧人祀奉翠云祠的僧人因崇敬殿里佛像嘚辉煌,私自将韩公的像移到傍边的亭子里这样韩公的像被丛生的荆棘侵复,遭风吹雨淋嘉靖己亥(1518),白坡何侯又把像移回来叹息说:“(督学石崖林的儿子)竭尽全力来排斥释氏而雇用人供守韩公,而释迦牟尼居住在这里来享受民众的祭献” 于是何侯遂捐出俸祿,召聚工匠在敬亭山的南冈选择地方,用砖石累基这时曹侯刚上任,他协助何侯谋划这样使韩公祠很快建成了。在堂前、在大门、在墙上都嵌有匾额曰:“唐昌黎正德学校伯韩先生之祠”

   祠的左边,一条小道两边长满竹子,幽深而出祠的后面建有亭子,上书 “敬亭仰止” 门的右边,循着山坡而上松泉曲折。刚过了半里路在桥两侧的门柱上大书“昌黎正德学校别业”几个大字。 城里的人箌这里游玩、歌咏好像看见了当年的韩昌黎正德学校一样。戚生衮及贡生安国请求记录这一成绩以教诲来者。这个东廓邹子说:“啊是可以开导啊。当时唐朝盛世高大的楼宇,有名的苑囿飞檐翘角,重垒坚壁重鼎如茵,使人眼花缭乱骇人听闻,如何仅仅限于秦桧的偃月堂和元载的芸晖殿呢簌簌的风声戏弄着日月,这些建筑上的名贵花草曾几何时而形容枯蒿呢而现在的韩祠被鹳栖息,被风雨侵蚀里面灰尘到处飞,这里人们讥笑的谈资吗倘若不再修建韩公祠,韩公以孤子客居被迫生活水火之中,受冻挨寒蓬门荜户,拿谁与他比较都不应该而七百余载,许多君子之所以要排除释氏、供奉韩公安定他的灵魂、进行祭祀,使秦桧和元载也知道人心所向啊因畏惧而屈服,窥视可乘之机而终未得到一点好处。天下万世的得失实际上是有定论的。韩公因上《论佛骨表》而被贬到潮州瑝甫铸乘机毁谤又重新获得重用。李逢吉妒忌皇甫铸而要出朝他们如众蚊飞呜,三人成虎巧言令色,拉帮结派内结私党,外建八关把坏东西自己说成好的。现在如要公正、直率来评价李逢吉之流他们如同蝮蛇、野葛。然而韩公岿然毅立有泰山、北斗的威望,南陽的韩祠山阳的韩祠,潮州的韩祠袁州的韩祠,孔庙的韩祠虽然处在荒郊野外,岌岌可危生怕它不能传世。然而天下的人心, 是可鉯确定的正统的学术不彰显,往往放弃真实而趋向虚妄以官爵的升降为得失,以毁谤与赞誉的同与不同为是非这好像白天说梦话,模糊不清让人无所适从。君子们这种举动是醒着说梦话,而我自己从师自得仿效老师做善事而自己做一个完善的人;仿效老师做坏倳而自己就是有过失;因此广泛地褒奖有仁义之心的人,提倡名教人人都可为成为昌黎正德学校的子弟。所以说仿效其忠诚可以报效主子;仿效其仁慈可以抚慰民众;仿效其诚实可以交结朋友;仿效老师的文才可以辅助校点典籍;仿效老师的学术可以排除异端而熟习圣噵。如果给李逢吉涂脂抹粉总感到心跳而惭愧。(修建韩公祠)这是一大功绩这单单只训导宣城的土民吗?

遵循常理美好的德行,這是二位想着要训导整个士民的如今在各地的韩祠立这样统一的碑,以便求得天下万世的真理

加载中,请稍候......

}

原标题:昌黎正德学校各村来源忣历史快来看看你们村是怎么来的?

每个村都有着自己的历史!

每个村名都有着背后的故事!

看看下面有没有你们村(●'?'●)

部分村庄荇政区域已重新划分并命名

调查来自于2011年数据,可能已发生巨大变化

杏树园:地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南麓的片村有16个自然村(现在已重噺划分并命名),包括杏树园、太平山、陈家山、葛家沟、杜家沟、柳峪山、龙家山、马家山、黑鹰峪、香山、大峪沟、齐家祠堂、陈家溝、蔡树洼、孙家庵、封口里

据201 1年统计,杏树园村有1284户3080人,耕地9lO亩均为汉族。杏树园片村形成于清中叶以后1957年春,果乡水库开始修建杏树园村因处于拦洪大坝截住的库区主要部位,上移至东北方向的山坡高处重新建村从库区上移的杏树园村,距离城关镇政府驻哋2.9公里

太平山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北偏西3公里处,.其村建于清中叶原名“杨家庵”,相传清末一个富户令人在其地小山上刻下“太平山”三字村名随之改称“太平山”。

陈家山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北偏西2.7公里处建村于清中叶,为清举人崔树宝家的居地鉯姓氏得名“崔家山”;民国初年,崔家衰败其地被浙江人陈氏购得,改名“陈家山”

葛家沟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北偏西1.9公里处。建村于清后期原为葛姓人家居住,故名“葛家沟”;后陈姓从陈家沟搬来居首故叉称“陈家沟”。

杜家沟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北偏西3.2公里处其地为清中叶一杜姓人家建立,因地处山沟以姓氏得名“杜家沟”。

柳峪山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北偏西3.3公里处清Φ叶刘姓人家最早进山落户,因处于柳峪沟之上称为“柳峪山”。

龙家山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北3.8公里处清雍正年间,由城里迁移嘚龙姓人家在此落户因居山坡上,以姓氏得名“龙家山”;因其地栽植果木形成园林,又称“龙家园子”

马家山位于昌黎正德学校縣城北偏西4.5公里处。建于清雍正年间为城关南街迁移的马姓人家建立,以姓氏得名“马家山”;因位于土山顶东部的山沟里又称“汢山沟”。

黑鹰峪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城北偏西4.3公里处。为清中叶抚宁县一户张姓人家定居建立形成村落时,以位于黑鹰峪口而得村洺“黑鹰峪”

香山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北偏西4公里处,以位于香山东麓得称“香山”其地为刘姓人家在清朝时进山始居。

大峪沟位於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北偏西3.6公里处其为清中叶迁此定居的刘姓人家建立,以地处仙台顶与翠屏山之间的大峪沟口得村名“大峪沟”。

齐家祠堂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北偏北3.5公里处在大峪沟南偏西。建村于清前期为从城里迁移的齐姓人家立村,因建有齐家家庙得村名“齐家祠堂”。

蔡树洼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北偏北3公里处形成村落于清代,因其居地山场长满被称为“蔡树”的橡树得洺“蔡树洼”。

陈家沟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北偏北约3公里处建村于清中叶,以陈姓人家先居其地山沟得名

封口里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北2.5公里处。建村于清后期因其地位于西馒头山与杜侍郎山形成的封口里面而得名。

孙家庵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北偏西2.6公裏处建村于清后期,孙姓人家最早进山落户因其地有一尼姑庵,故以姓氏称为“孙家庵”

薛家营:简称“薛营”。在昌黎正德学校縣城东12.5公里据2011年统计,薛

营村有580户1746人,耕地2832亩《昌黎正德学校县地名资料汇编》载:“该村为明朝薛姓移民建立,因建在营盘旧址附近以姓氏得名‘薛营’~,”根据薛营附近的沟儿湾、西苏撑、邱营建村源头推断薛营建村者应为山东人。根据全县160多个来自山東的村庄地名考察薛营具体建村时期应在洪武年间以后由于建村人家其他原因,薛营现已无薛姓住户

段家店: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東北偏南8.8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段家

店村有52l户,1436人耕地l770亩。均为汉族j段家店村建于清初最早有附近的段庄一户段姓人家在靠近山口的噵路旁边开设的大车店,后被称为“段家店”的大车店所在地发展成一个村庄村名随之称为“段家店”。村民现有段、曹、王、杨、张、李、潘、赵、刘、尹、何、田、姜、暴、苗、于、史、邓、任、白、金、靳、焦、董等20多姓多数人家从附近裴家堡一带的村庄搬迁过來,也有一些从山东或其他地方路过于此的逃难人家在此落户

何家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东2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何家庄村有761

户,l883人耕地1279亩。均为汉族何家庄是在明万历年间由何姓移民建立,以姓氏得村名“何家庄”村民现以何姓为主,还有郭、杜、刘、梁、王等姓大户及杨、卢、李、张、周等姓人家

前两山村:两山村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东北4公里二两山的建村历史可追

溯到明以前。两山之哋原建有“前两山”和“后两山”。后来前两山分建为前、中两个“两山村”

据2011年统计,前两山村有304户877人.耕地750亩。均为汉族前兩山村为明朝前期山西陈、郑两姓移民建立,因村址位于两山之南得名“前两山”;

中两山村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东北4.6公里处,有510戶1229人,耕地970亩均为汉族此村居于前两山村与后两山村之间,被称为“中两山”

后两山村在中两山村北偏东0.8公里处,有441户1230人,耕哋630亩均为汉族。后两山村为明朝前期山西孙姓移民建立因村址位于两山之北,得村名“后两山”

渟泗涧: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东,建立于明初原名“亭子涧”,以村北的山涧

坡岸建有一座凉亭得名;后因当地常年干旱缺水遂将村名的前两字也加上“水”字旁,並将“子”改成“四”写成“浮泗涧”。据201 1年统计泗涧村有1035户,2474人.耕地1 866亩均为汉族。在公路以东原有一个小村,名“曾家庄”属泗涧村管辖。村民有陈、梁、韩、王、曾、田、廖等姓据说陈、温两姓人家在浮泗涧落居最早,其余姓氏人家多为山西、山东等地移民的后代.

虹桥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西4公里处虹桥由吴庄、沈庄、后岗子、大张庄、小张庄、小刘庄、宋庄、西地、邢庄、东岗子10个自然村暨行政村组成。

吴庄(吴家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西4.5公里处据201 1年计.吴庄村有3 12户,706人耕地1609亩。均为汉族吴莊建于明朝,为山西吴姓移民建立以姓氏得村名。

沈庄村位于吴庄西偏南0.2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沈庄村有205户524人,耕地829亩均为汉族。沈庄为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沈姓移民建立原名“沈家庄”,简称“沈庄”

后岗子位于吴庄村西0.5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后岗子村有291户,1223人耕地122亩。均为汉族清乾隆年间,沈庄有部分村民到村西另立新庄以地处沈庄之后的一个土岗子上,得名“后岗子”、

大张庄村位於吴庄村南0.5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大张庄村有343户799人,耕地l 764亩均为汉族。大张庄村由明代前期山西张姓移民建立以姓氏得村名“张家莊”;后来,部分村民迁到村东北另建新村称“小张庄”,张家庄遂改称“大张庄”

小张庄村位于吴庄村东南偏南l公里处。据20l 1年统计小张庄村有l 30户,3 1 7人耕地850亩。均为汉族小张庄由清乾隆年间从大张庄分迁的张姓人家建立因村小人少.故称“小张庄”。原村址与大張庄毗连.自1979年起开始往南迁移:

小刘庄村位于吴庄村东偏南0.3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小刘庄村有186户477人,耕地947亩均为汉族。小刘庄由清嘉庆年间从尖角村迁来的刘姓人家建立因村子较小,以姓氏得名“小刘庄”

宋庄村位于吴庄村西南0.2公里处。据2011年统计宋庄村有197户,440人耕地1070亩。均为汉族宋庄为明代后期山东宋姓移民建立,以姓氏得村名

西地村位于吴庄村西南0.5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西地村有140户,338人耕地605亩。均为汉族西地为清代从昌黎正德学校县南部沿海地区的沙崖(今属乐亭)迁来的赵、尹两家建立,由于村址位于宋庄之西故称“西地”。

邢庄村位于吴庄村北0.8公里处二据201 1年统计邢庄村有703户,1668人耕地1 842亩。均为汉族邢庄为明代名“兴宁堡”的新金铺搬来嘚邢姓人家建立,以姓氏得名“邢家庄”后简称“邢庄”。

东岗子村位于吴庄东北1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东岗子村有5 12户1263人,耕地1408亩均為汉族.东岗子村为明代山西朱姓移民建立,因居地位于虹桥之东偏北的一道土岗子上得名“东岗子”。

“虹桥”成为一个片村名是洇其地有一座叫“虹桥”的古代石桥。虹桥始建于金明昌年间(1 193年前后)1971年,治理贾河时将虹桥拆除。

安山街: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15公里處的安山街为安山镇所在地安山是一

个片村,形成于明代安山所在地因有9座山头,被称为“九龙山”;相传占山户姓安又称“安山”。因其所包括的自然村都位于安山脚下故名“安山”,也称“九龙山”包括安山街、后石庄、贾庄、万庄4个自然村。据201 1年统计安屾街有1264户,2567人耕地1720亩。均为汉族

安山街的建村历史可追溯到元朝,因位于安山脚下村中有一主要街道,得名“安山街”

后石庄村位于安山街东北0.25公里处。据20l 1年统计后石庄村有493户,1589人耕地1 168亩。均为汉族相传后石庄村为明代山东石姓移民建立,因位于安山街后媔以姓氏定名“后石庄”。

贾庄村位于安山街西南偏北0.5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贾庄村有378户972人,耕地1443亩均为汉族。相传贾庄为明代山東移民建立初时因落居之地比较低洼,得名“洼里”后因当地有一大土岗,又名“岗上”;明末清初村中贾姓有人做官,遂更村名為“贾家庄”简称“贾庄”。

万庄村位于安山街南偏西O.5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万庄村有337户837人,耕地1378亩均为汉族。相传万庄为明代山東移民薛、李二姓建立原分为两个小村,以姓氏称“薛庄”、“李庄”;至清后期有万姓人家发迹,以家大业大改村名为“万庄”

後所营村位于安山街北偏西0.8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后所营村有435户,1310人耕地1 765亩。均为汉族安山街村民万春耕家中保存的清乾隆至嘉庆年間编修的《万氏家谱》中载,昌黎正德学校万氏家族的先祖为在元朝时到永平路任知事的万宁万宁世居“江西之南昌郡”、“乃汉前将軍万修之苗裔”。“解组后行李无资未能旋里,遂家于昌邑西之安山”,

梁各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东北8.2公里处地处半山区,该村由明朝杨、梁二姓山西移民建立以姓氏得村名“杨梁庄”,后杨氏宗族迁出改称“梁各庄”

该村为明朝山西,张、耿两姓移民建立以姓氏得名“张耿庄”.后因耿氏迁出改名“张各庄”后由于村庄渐渐扩大,分为东、西两村以沙河为界分为“河西张各庄”"河东张各莊“

该村为明朝前期山东移民建立,因此地曾住有一位宁姓员外故村名被称为”员外庄”1967年“文化大革命”被改名为“四新村”后1980年恢複原名。村南有废墟名为“马棚”传为古代养马之地

该村为明朝后期山东卞姓移民建立,当时此地荒芜故以姓氏加“新”字以求吉祥,故称“卞新庄”

此村与南各庄北各庄原为一村,统称“各庄”后解放初建政时将原村一分为三,此村居中被称为“中各庄”据村Φ庙碑记载:该村为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山东葛姓移民建立,原起名“葛家庄",后因迁来姓氏逐渐增多又分别建立了18个小村,后统称為”各庄“

大蒲河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东偏南11.5公里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据村中庙碑记载永乐二年(1404),山东移民曹、常二姓人镓到昌黎正德学校沿海地区定居立庄以其地濒,l盘长满蒲草的“蒲泊”得名后改称“大蒲河”。据201 1年统计大蒲河村有975户,2802人耕地2475畝。大蒲河村长期为大蒲河工委、办事处和大蒲河公社,大蒲河乡、镇驻地

小蒲河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东南偏北9公里处,原由邵庄、李村和西地等几个自东而西的小村落组成小蒲河村由山东邵、李两姓移民于明永乐二

年(1404)建立,因其地多长满蒲草的水坑初时与夶蒲河村被称为“蒲坑村”;后改称“小蒲河‘据2011年统计,小蒲河村有1048户2912人,耕地3729亩均为汉族。

龙家店: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10公裏处据201 1年统计,龙家店村有516户1271人,耕地1442亩均为汉族。龙家店村建于清代前期居住在昌黎正德学校县城的一户龙姓人家迁到这里开設路边旅店,后来居住的人家渐多形成村落,以旅店之名得称“龙家店”龙家店村现以龙姓人家居多,还有叶、李、王、薛、冷、艾、胡、刘、徐等姓人家

(7)五里营: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2.5公里处。建立于明朝以村中有一座墩

台标为距县城鼓楼5里,取“五里为营十里为铺”之说,得称“五里营”五里营的住户有沈、高、杨、周、刘、张、李、居、田、朱等姓。据2011年统计五里营村有l309户,3440人耕地1610亩。均为汉族

十里铺: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偏北5公里处。据201 1年统计十里铺村有l 106户,2995人耕地1912亩。均为汉族十里铺村建于明萬历年间,因其地有一山形似猴取名“石猴子铺”,后因村庄距离昌黎正德学校县城鼓楼恰好lO里改称“十里铺”。十里铺村的住户有楊、刘、李、朱、洪、赵、景、侯、燕、尹、项、汪、齐、卢、揣等姓其中以杨、刘、李姓人口居多。

(9)西张各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偏北6.5公里处为张各庄一村、张各庄

二村、张各庄三村所在地。据2011年统计张各庄一村有420户,1117人耕地1285亩。张各庄二村有494户1286人,耕地1789亩张各庄三村有702户,1877人耕地2363亩。3个村村民均为汉族张各庄建立于明代前期,山东张、李、秦、熊、于、焦等姓移民到其地定居後以张姓来得最早,以姓氏得名“张各庄”;后以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以西为与其他同名村庄区别,又称“西张各庄”

犁湾河: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南偏北4公里处,分别设有犁湾河一村、犁

湾河二村、犁湾河三村、犁湾河四村4个行政村

其中犁湾河一村靠南,犁湾河二村在犁湾河一村之西犁湾河三村在偏东北部位,犁湾河四村在偏西北部位

据201 1年统计,犁湾河一村有544户1304人,耕地1 873亩均为汉族。犁湾河二村有389户949人,耕地l 818亩均为汉族。犁湾河三村有502户1207人,耕地1647亩,均为汉族犁湾河四村有294户,733人.耕地1 284亩

犁湾河建村於明嘉靖年间,初时因村东饮马河畔有一个梨园得名“梨园河”;后由于饮马河改道,在当地形成的一道大的河湾弯弯曲曲,貌似犁杖村名遂改称为“犁湾河”。犁湾河村的居民姓氏较多其中犁湾河一村以邱、李、王、张等姓为主,犁湾河二村以王、苏、张、韩等姓为主犁湾河三村多王姓和赵姓,犁湾河四村以邱、刘、蒋姓居多、

两河庄:即两河村,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南偏南4公里处两河村为明永乐二年(1404)刘、阎两姓移民建立,以互有亲戚关系的两姓人家合居一村.相处和睦得村名“两合”;后来,依据村庄地处饮马河囷虹桥河(贾河)汇流而合的地域之间定名为“两河”。据201 1年统计两河村有839户,2840人耕地2840亩。均为汉族

靖安街:由靖安南村和靖安北村組成,位于县城西偏南25公里处靖安,一名“静安”靖安西庄有一方明万历年间的庙碑,记载西庄是以位于“柳城”之西得名据2011年统計,靖安南村有744户1911人,耕地2871亩靖安北村有733户,1977人耕地2867亩。

明嘉靖年间洪姓回族居民从山东迁入靖安定居。后来白姓和其他姓氏嘚回族居民先后从河间等地迁入靖安,使回族成为昌黎正德学校县境少数民族居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清道光年间,在靖安街西始建清嫃寺

指挥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偏南25.7公里处的滦河沿岸平原。据2011

统计全村有1099户,3037人耕地5439亩,均为汉族指挥村为明万历年間山东黄、刘二姓移民建立,因此地在明洪武和永乐年间为明朝军队屯田驻防时的指挥使营盘所在地得名“指挥”。指挥一带曾为滦河鋶经的地方遗有七八百年前的滦河故道。

朱各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偏北30.7公里处为朱各庄镇人民政府驻地。朱各庄镇地处昌黎正德学校、滦县、卢龙三县相交的三角地带其辖域西隔滦河与滦县交界,北依武山与卢龙县毗连据201 1年统计,朱各庄村有J 233户2887人,耕哋1670亩均为汉族。

朱各庄村为明万历年间山东朱、葛二姓移民建立原名“朱葛庄”,后改称“朱各庄”朱各庄现无朱姓或葛姓先民后裔,现任姓为村里的大户还有赵、王、李、陈、周、刘、吴等姓与之杂居。

1990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组织的旧石器调查小组成员在朱各庄村附近的一片土坡的粉砂质地层中发现不少新石器,其中主要是大型石英砂岩质石核和辉绿石磨光器并发现有少量与陶片共存的青绿色燧石质小型石制品,其文化年代属新石器时期或稍晚

泥井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西10公里处。为明初山东王、张二姓移

民建立据村中清道光年间庙钟记载,泥井村原叫“密井”一之所以得名“密井”主要是因村中以往开掘的土井数量较多,分布较密集后来,“密井”被称为“泥井”清康熙十四年(1676)和同治五年(1866)刊本的《昌黎正德学校县志》均记其村为“溺井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有泥井┅村、泥井二村、泥井三村3个行政村(公社化时期时称泥井第一、二、三大队)

泥井一村在西南部,以齐、李等姓住户为主;泥井二村在西丠部以郑、董等姓住户为主;泥井三村在东部,以李、王、刘等姓住户为主泥井各村的住户还有张、范、冯、赵、梁等姓,并有齐家街、后董庄等小地名

据2011年统计,泥井一村有33l户774人,耕地1545亩泥井二村有382户,763人耕地703亩。泥井三村有349户856人,耕地2056亩三个村村民均為汉族。

才家庄:即才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东11.2公里处。据2011年统计才庄村有395户,1000人耕地2908亩,均为汉族。村庄的住户以才姓为主?居民占全村人口80%;村里有胡、李、王、马、赵、陈等姓人家才庄为明永乐二年(1404)山东才姓移民到其地落户建立,以姓氏得村名“財家庄”后简称“才庄”、。传说昌黎正德学校才姓为明初大臣和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方孝孺后代.改姓避难至此

(7)大滩庄:位于昌黎囸德学校县城南偏东25.3公里处。据2011年统计有481

户,1110人耕地2022亩。均为汉族

大滩村所在地原为大片海滩地,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前后赵姓人家從崖上村迁到其地开荒定居,因地处海滩得名“大滩”。

小滩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西23.4公里处小滩村分成小滩西村、

小滩東村和小滩南村3个行政村管辖。

据2011年统计小滩东村有331户,887人耕地19l 6亩。小滩西村有410户1093人,耕地2666亩小滩南村有334户,900人耕地1893亩。均为漢族

小滩村建立于明正德年间,赵姓人家由崖上迁徙其地立村因村址原为沿海地区的一片滩地,得村名“小滩”

小滩村东一带,地勢较低洼曾为湖泊所在地,至今留有“苏家海”的地名小滩村居民以赵姓为主,还有王、李、韩、陆、孙、冯、白、高等姓

荒佃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西21公里处,为山东蒋姓移民在明前期建立因村址坐落在一片荒草甸子上,得名“荒草甸子庄”后改称“荒佃庄”,并曾被写为“黄天庄”

据2011年统计,荒佃庄村966户2233人,耕地4561亩

民国22年(1933)《昌黎正德学校县志》绘制的昌黎正德学校县地图,乐亭县在荒佃庄一带有“飞地”标有“乐邑属”(乐亭县属地)。“飞地”所圈的村庄不仅有荒佃庄,还有黄土庙、左营、大营等村庄

1994年9朤《乐亭县志》记载,乐亭县在昌黎正德学校县境拥有“飞地”始于清乾隆三年(1738),被裁掉的山海卫“拨归乐亭卫地黄土庙等十八个庄、耕地六十五顷五十八亩五分”此卫地在县境东北,昌黎正德学校县属境之中

民国30年(1941)伪冀东道整理各县“飞地”.将昌黎正德学校县境內

“飞地”全部归属昌黎正德学校县管辖,荒佃庄开始成为昌黎正德学校县辖管的一个村落

民国37年(1948),中共昌黎正德学校县委和昌黎正德學校县人民政府驻地选在荒佃庄民国38年(1949)6月,中共昌黎正德学校县委、昌黎正德学校县人民政府由荒佃庄迁至昌黎正德学校县城、

卜家營建村于明朝,山东朱姓移民最先来此定居因村地址低洼,以姓氏得村名为”朱家洼“后卜姓在村中居首附近又为古硬盘旧址,故名為"卜家营“

该村为明朝山西武姓移民建立因这一带有一倒又高又宽的南北大土埝,以姓氏加地势得名”武家埝坨“ 现简称为”武埝坨“

該村为明朝万历年间于姓移民建立,因姓氏得村名全村为汉族!

明朝时山东王姓人家移民至此建村,因村西土坨多獾村民称“王家獾坨”,因当时庄小人少,受邻村人欺辱后从牛心庄请会武艺的李成夫妇护村,方得安宁后改村名为“李成庄”

此地为一片村,建村于奣朝因此地有一唐朝封王台遗址,故各村村名均有封台字样

龙封台:该村为明朝万历年间,山东龙姓移民建立因位于封王台附近,故称为龙封台因位于后封台之南,曾被称为前封台

后封台:该村为明朝万历年间,山东移民张、徐等姓人家建立曾被称为“龙封台後庄”

杨封台:村中有清朝道光年间石碑记载:唐朝东征高丽,北征突厥李靖率师于此,东有饮马河南有晒甲坨,在此筑封王台一座于此封王。

后因明朝万历年间山东杨姓移民建村,被称为“杨封台”

边封台:该村为清朝康熙年间任丘县边家庄迁来的边姓人家建竝,以姓得村

左封台:建村于清朝康熙年间初名“小庄子” 因左姓人家最早从孔庄迁来,后因姓得村名

位于县城东南三公里处,共分为"東钱庄子“"西钱庄子”"后钱庄子“

建于明朝原名”刘可家庄“,因刘姓最先定居得名。后清朝嘉庆年间钱姓出来一武会元,以势改村名"錢家庄“后因庄大分成东、西、后三庄

后营地处半山区,均为汉族该村为明朝前期杨,刘二姓移民建立此地曾为后卫营所在地,庄洺遂称“后营”

该村为明朝山西陈姓移民建立因早年村庄坐落杏黄山麓黄土坡上故名“坎上”现为与同名村子相区别,改名“东坎上”

艹粮屯为明朝洪武年间山西孟姓移民建立,此地曾为军队囤积粮草之地故村名称为"草粮屯”

该村建村年代久远,附近曾有城堡相传此地曾为裴姓久居,名为"裴家庄”后全县分为六堡管辖时立为“裴家庄堡",裴姓历史来源已查找不到现焦姓,曹姓为明朝时山东移民後裔

白庄为明朝山东白姓移民建立以姓氏得名”白家庄",后简称“白庄”全村皆为汉族

明朝前期,陈、董二姓人家先来此落户后山東移民,孙、王等姓陆续迁来形成较大村落。因贾河蜿蜒流经此村北得名绕湾。

该村为明朝万历年间朱、葛二姓移民建立因村址为古代布防营盘,村民刘姓居多故取名刘家官营,后简称为刘官营

该村为明朝前期山东蔡姓移民建立,因村南有一沙坨因姓氏得名蔡镓坨。后蔡姓绝户村民遂以传说唐朝薛礼征东时,曾在此地沙坨上晒过盔甲而将村名改为晒甲坨。

该村最早由清朝初年王姓人家从雲南迁来,以姓氏而得村名

该村为明朝初期山东单姓移民建立,因村址位于僻静之地曾叫太平庄,后因地处河沟弯曲处被改名外沟兒湾。

该村与西沙河同为明朝山东常、艾、韩、赵四姓移民建立,因位于饮马河(旧名沙河)畔得名沙河村。后河流改道将村庄分為两个自然村,故称为东、西沙河

该村为明朝初期,山东刘姓移民建村因村址曾为军用草场,得名草场庄后改名草厂庄。

该村为明朝永乐二年(公园1404年)山东朱、邢两姓移民建立为祈祷兴旺安宁,取名"兴宁堡”,清朝时村名改为“新近铺”民国17年(公元1928年)该名为噺金铺

该村为明朝山东马、张等姓移民建立,原与莫各庄合称莫各堡民国后被改名为堡子。

明朝前期曾有一陈姓将军在此处安营扎寨,村名被叫为陈官营村中有一小沟,过去村民以沟为界分为东、西陈官营,现统称为陈官营

建村于明朝嘉靖年间刘姓人家首先来此萣居,因嫌独居孤单遂从刘田各庄,请来一户张姓人家同居村名从此被称为”刘请张各庄“,后叫成留心庄,年久又谐音为牛心庄

清朝嘉庆年间,滦河泛滥冲毁沿河村庄大周庄周、候、田等姓村民,先后迁到此地落户建村得名庄窠上。后称为庄窠因清朝道光年间,苟家套的苟姓村民也迁到此地村名曾被叫为四合庄,现为与同名村庄区别改称为西庄窠。

建村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山东刘姓移民見到此地地势好搭起窝铺定居下来,后人越来越多形成村落后,村名被称为庄窠

明朝末期,刘姓人家从乐亭县芍榆坨迁到此地建村因为比周围村庄建村晚,而得名新庄子现为与同名村庄区别,称为东新庄子

明朝中期有王、李、张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至此建村,取重新立业之名"新庄子“现为与同名村庄区别称为西新庄子

西汪上庄:即汪上,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偏北8.5公里据2011年统计,汪仩村有664户1738人,耕地2658亩、均为汉族。由汪家汪上和徐家汪上两个自然村组成

汪家汪上为明前期山东移民建立,因来的最早者叫王尚故有“王尚庄”之称;后由于其地的地势较低洼,被改称为“汪家汪上”徐家汪上为清初从卢龙迁来的徐姓人家建立,以位于汪家汪上村东以姓氏得称“徐家汪上”。汪上村除王、汪、郭、徐姓外,还有张、胡、宋等姓村民

马房营:即“马芳营”,位于靖安西偏北1.2公里处据2011年统计,

马芳营村有682户1794人,耕地2403亩马芳营村为明万历年间山东蔡、杨、裴、向姓移民建立,因明朝时镇守建昌营的指挥馬芳在此布营作战故称“马芳营。”

龙山孙庄:即孙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28公里处。《孙氏家谱》暨孙氏

先祖墓碑记载为“贸噫北直”的孙礼于明永乐二年(1404)由山东省济南府淄川县龙泉乡(今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迁徙到此,被编入“兴宁六甲”后来以姓氏得村名“孫庄”。据2011年统计孙庄村有827户,2384人耕地3933亩。均为汉族在孙庄村东北的龙山坡岗上,旧时修建有龙翔寺(又名“镇龙寺”俗称“我佛廟”)。

苟庄子: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东南偏南11.4公里处距渤海海岸5.7公里。为明后期建村由县境其他地方迁徙过来的山东苟姓移民後裔建立,以姓氏得名“苟家庄”;后又有王姓人家迁入村名改称“苟王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村名被改称“苟庄子”。据2011姩统计苟庄子村有196户,602人耕地837亩。均为汉族居民除苟、王两姓外,还有李、刘、张、侯等姓(刘姓迁自尖角)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苟庄孓村秀才刘继庚把本村的私塾改建为学堂创立了全县第一所私立初等小学堂。

潮河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东南偏南近13公里处据2011年統计,潮河村有537户1410人,耕地1710亩均为汉族。

潮河村为明嘉靖年间山东马姓移民建立因村址位于潮河汇入七里海处,得称“潮河庄”簡称“潮河”。村中传说王姓的3个姑表兄弟在明嘉靖年间从山东挑担子来此占据一个高岗子落户建村。潮河村现以马、王两姓为大户馬姓占全村人口四分之一,王姓占全村人口二分之一左右来此落户较早的李姓人家也为村中大户。

刘家林子:现称刘林子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南12.5公里处,由刘家林子

与吴家林子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

据201 1年统计,刘林子村有549户1432人,耕地4950亩均为汉族。其中刘家林子为明永乐二年(1404)山东移民刘志建立,因村子周围为一片荒林以姓氏得村名“刘家林子”。

刘家林子的村民以刘姓为主还有王、吴、皛、焦等姓人家。到清后期刘林子村形成较有名的四大家族,分别叫“西烧锅”、“东钱铺”、“花员外”和“游击府”“西烧锅”、“东钱铺”,以开烧锅(酿酒)、办钱庄出名;“花员外”指一个刘姓财主花钱捐了一个员外郎官职,得称“花员外”、“花老爷”;“遊击府”指刘林子村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考中武举人的刘国瑞家吴家林子位于刘家林子村南,与刘家林子同期建村吴家林子的村民以吴姓為主,还有刘、王、徐等姓人家.

陈青坨:陈青坨、郭青坨、张青坨3个相连的村庄当地统称为“青坨

儿”,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覀2l公里处据2011年统计,陈青坨有209户498人,耕地1067亩郭青坨有121户,283人耕地744亩。张青坨有l 25户312人,耕地686亩

三个村村民均为汉族。分别由明玳山东陈、郭、张姓移民建立因村址附近有一个长满杂草的坨子,而得村名在陈青坨村南靠近津秦沿海高速公路的高土岗上旧时修建囿两座砖塔,相互对峙得名“双阳塔”。现仅存其一该塔坐北朝南、八面五层、实心密檐,在第二层塔身南向镶砌有石匾一方上刻“赵翁宝塔大明万历癸丑孟夏吉旦修建”,这座古塔小巧玲珑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8年l0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台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19.8公里处。刘台庄村从南到北曾分称西前头、东前头、小庄子、庙东、庙覀、碾子旮旯和后赵庄等后以公路为分界,大体分成4个村东北部为刘台庄一村(主要为后赵庄),东南部为刘台庄二村(东前头与小庄子)覀北部为刘台庄三村(庙东、庙西、碾子旮旯),西南部为刘台庄四村(西前头)

据2011年统计,刘台庄一村有254户650人,耕地1356亩刘台庄二村有414户,855囚耕地1016亩。刘台庄三村有327户783人,耕地1 331亩刘台庄四村有193户,520人耕地1307亩。均为汉族

刘台庄为明永乐二年(1404)山东刘姓移民建立以居地附菦有俗称“马台子”的烽火台和炮台,得名“刘台庄”.,刘台庄现有刘姓人家不多陈姓(各村都有)和王姓(主要居后赵庄)为大户,还有張、赵、李、曹等姓

团林镇:即团林,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东14.5公里处是一个片村,包

括团林西村、团林中村、小庄子、李村、团林东村5个行政村

据2011年统计,团林西村有366户,1025人耕地1691亩。团林中村有323户,932人耕地1556亩、庄子,有355户10l 5人,耕地1 916亩李村,有251户705人,耕地1338亩团林东村,有477户1412人,耕地2354亩均为汉族。

团林建村年代可追溯到明以前在元或金、辽时,为海防团练(政区名)所在地村名也由“团练”演变而来、团林居民多为明初山西、山东等地移民后裔。

团林西村原名杨家甸子(又作“杨家佃子”)明初山西杨姓移民箌其地落户,因村址坐落在七里海畔的洼甸子处以姓氏而得名,后以地处团林片村西部改称“团林西村”

团林中村由明初山东郭、费②姓移民到其地落户建立,原以居地分别建有“郭庄”、“费庄”后因地处团林片村中部,被称为“团林中村”

小庄子是明前期由山東郭姓移民落户建立.居地原被称为“前小庄子”、“后小庄子”,后合称为“小庄子”

李村为明初山东李姓移民建立,居地以姓氏被稱为“李小村”后简称“李村”。

团林东村为明初山东郭姓和山西薛姓移民建立.原分别建有郭庄、岗子上两个小村;后刘、张等姓迁叺又建立刘庄、张庄;后以其地居团林片村东部,被统称为“团林东村”

团林镇在清代时被分为五排,一排是现在的团林西村二排為团林中村,三排为小庄子四排为李村,五排为团林东村还有个“二厘五”,即在团林之东的聂庄故有“团林为五排二厘五”之说。聂庄在团林东村东北偏南1.5公里处2009年统计,有185户533人,耕地794亩为清代前期由团林迁去的聂姓人家建立。

施各庄:昌黎正德学校县境有兩个施各庄一个在城南,一个在城北此指城南

施各庄,在昌黎正德学校县城西南偏南16.3公里处的滦河沿岸平原地带今属马坨店乡管轄;

施各庄由施各庄东村和施各庄西村两个行政村组成。据2011年统计施各庄东村有654户,1627人耕地4998亩。施各庄西村有543户1352人,耕地3843亩

施各莊建村于明初.由许、王、朱、马等姓移民到其地落户建村,以村中有一座关帝庙为灾年开仓发放施赈粮食之地称为“施赈庄”,后来妀称“施各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为一、二、三、四村后来又以村子中间的南北大道为界线,将一、二村划为西村三、㈣村划为东村。施各庄东村的大姓为邵姓占据全村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邵姓也是明初移民来自山西,先到原属昌黎正德学校、今属樂亭的常坨后迁居到施各庄,并变成了施各庄的大姓族群清光绪十五年(1889)传入昌黎正德学校的基督教,在该村建有福音堂

赤崖镇:即赤崖。赤崖位于县城南偏西28.5公里处赤崖一带有呈红色的土崖,村名因此称“赤崖”临滦河北岸。据故老相传其建村在明以

前。村裏居民姓氏有张、孙、刘、董和马姓

万历四十四年(1616)《福宁州志》卷之六《兵戎志下》“指挥同知”记载的昌黎正德学校赤崖人:张政,伯父张来住明洪武(1368~1398)初年从军阵亡被封卫所指挥之职。兄长张敬补役担任卫所小旗之职后多次迁升官职,直至担任千户所长官正五品,洪武三十五年(1402)因战功升任指挥同知(为指挥使的副手)张政也得此虚衔。

永乐十九年(1421)由留守右卫调福宁卫张武,张政的侄孙正统元姩(1436)世袭指挥同知。张翔张武的儿子,成化十六年(1480)世袭指挥同知张翔去世,庶妻所生长子张谕自幼有疾庶妻所生其他儿子张诏、张混、张猱、张冒世袭指挥同知。自张驳、张降世袭停止

万历三十四年(1606)张谕嫡长曾孙张缯、张擞,三十八年(161 0)张缯子张逢时世袭指挥同知,臸万历四十四年(1616)改任后所正千户民国38年(1949)夏,滦河洪水泛滥赤崖村不得不向北迁移。

据201 1年统计赤崖村有l 82户,413人耕地679亩。赤崖北相邻丠坨村为明朝山西杨、王、赵三姓移民建立,初时曾以居地名“蚂蚁坨”后以居赤崖村北,改称“北坨”据2011年统计,北坨村有250户620囚,耕地1090亩.

欧儿坨:即欧坨为明前期山西张、王二姓移民建立,因村址建在长有

欧梨(也叫欧李、郁李、马喇柰红果,比樱桃略大)的汢坨上取名“欧梨坨”,谐音称“欧里坨”简称欧坨。欧坨村名用字在乾隆至嘉庆年间为“欧里坨”

同治五年《昌黎正德学校县志》记载为欧儿坨(属石各堡,距城南60里)本志中遗漏了欧坨。欧坨古碑阴刻《重修庙宇碑记》记载:距昌黎正德学校城西南55里左右的欧里坨村有两座庙分列东西,坐落东边者为七圣祠坐落西边者为五圣祠。清乾隆二十七年(1755)重修过一次乾隆五十五年(1790)因滦河水泛滥,被冲坏乾隆、嘉庆年间,屡获丰年村中王得玉等一起商议重修,“四方君子喜捐赀财是以盛事多助,不日而成”张万清撰记并书,立碑時间为“嘉庆二年(1797)荷月谷旦”据2011年统计,欧坨村有290户667人,耕地699亩

(4)前王各庄: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西26.5公里处。据传前王各莊与后

王各庄原为一村,为明永乐二年山西移民王、张、孙、史四姓人家建立;因王姓户主年长村名遂被称为“王各庄”;后分为两村,居南之村称“前王各庄”据2011年统计,前王各庄村有354户796人,耕地1507亩?

拗榆树: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24.5公里处作为一个片村,拗榆樹村包

括马草场、菜园子、长垄地、大庄、大有庄、赵园子6个自然村设有东拗榆树、西拗榆树和中拗榆树3个行政村。

2011年统计东拗榆树村有277户,704人耕地137l亩;西拗榆树村有560户,1355人耕地2358亩;中拗榆树村有43 l户,1094人耕地2098亩。均为汉族

拗榆树村形成于清光绪年间,为遭受滦河洪灾后由拗榆树老村址先后迁过来的村民建立的小村组成原来的拗榆树村,为明前期的移民建立以当地有一棵老榆树生长奇异,夏忝落叶冬来发芽,比较“拗”而得名清光绪九年(1883)七月,滦河泛滥发起大水.淹没沿海地区很多村庄,并造成滦河改道拗榆树村民被迫分散到原来的村址南边和北边地势较高的地方落居。自此村庄被一分为二,变成两个拗榆树村位于滦河南岸的拗榆树村,原为昌黎正德学校县辖区1949年12月随从整个滦河南岸地区划入乐亭县境,今属姜各庄镇与乐亭县境的拗榆树村隔河相望的昌黎正德学校县境的拗榆树村,居住的老拗榆树村的村民较多但多散居在一些较小的村落里。

其中马草场村位于茹荷镇政府驻地东南偏南1公里许处属西拗榆樹村管辖。马草场村的建立可追溯到清光绪十八年(1892),有一户马姓人家从少佛林村搬到其地居住,以四周均为荒草地宜放牧,得名“馬家草场”简称“马草场”。

菜园子村位于茹荷镇政府东南偏南近2公里处为西拗榆树村委会驻地,人口较少民国13年(1924),长垄地村的村囻齐龙年、齐少武在其地开辟一个菜园,后来陆续迁入其他住户形成一个自然村落,村名被称为“菜园子”菜园子村与马草场村、長垄地村同属西拗榆树村管辖。

长垄地村位于茹荷镇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属西拗榆树村管辖。长垄地原为老拗榆树村的耕地因垄头较長得称,清光绪年间滦河发水部分拗榆树人因村庄被冲毁,迁到此地定居后以地名得村名。

大庄位于茹荷镇政府驻地东偏南1.7公里处为中拗榆树村委会驻地,是拗榆树片村中唯一同为行政村的自然村清光绪十一年(1885),由长垄地搬来3户村民在此居住得名“三家子”,後因这里的地势较好陆续有人迁来,逐渐形成拗榆树诸多自然村中最大的村落故被称为“大庄”。

大有庄位于茹荷镇政府驻地东偏南2.4公里处为东拗榆树村委会驻地。大有庄村与赵园子村同属东拗榆树村管辖大有庄所在地原有八亩好地,为老拗榆树村民耕种清光緒十年(1884),滦河塌没村庄后老拗榆树村部分村民迁到此地定居,形成村落之后得名“八亩地”民国5年(1916)村民为求吉利,改村名为“大有庄”

赵园子位于茹荷镇政府驻地东南偏北2.4公里处,属东拗榆树村管辖其地原为老拗榆树赵姓人家耕种的土地,因土质肥沃被称为“趙园子”;清光绪年间滦河发大水后,部分老拗榆树村民迁到该地居住形成村落后,以地名得村名

茹河庄:即茹荷村,位于昌黎正德學校县城南偏西24.5公里处与在其北1公

里许的张家铺同为一个行政村。

据201 1年统计茹荷村有819户,1935人耕地3735亩。均为汉族茹荷村为明嘉靖姩间的山东冯、王二姓移民建立,因居地处于芦苇丛生的盐碱滩得名“芦花村”;后因有一条小河从村中穿过,改名为“芦河”终依諧音被叫成了“茹荷”。

属茹荷村管辖的张家铺是清光绪年间由大葛庄搬到其地开荒的张姓哥俩搭铺建立的,人称“张家铺”直至形荿一个小村落,“张家铺”之称未改茹荷村虽然是冯、王二姓移民建立,但村中的大户却是齐(居村中心略偏西)、赵(居村中心)、杨(居村东)3镓;还有胡、高、李、郑、郭等姓居民

皇后寨: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西25公里处j据2011年统计,皇后寨村有599户1265人,耕地2750亩为明永乐②年(1404)刘姓移民建立,

据当地民间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个较大的村庄村头修有庙宇,庙前立有一石碑有一讨饭姑娘住进庙中,姑娘夲来很俊俏不知什么原因,一夜之间黑发全脱掉当朝皇帝梦见一只喜鹊告诉他,从源头顺滦河走过999个村走到第一千个村,有一女子頭顶盔脚踩碑,本是皇后正等着迎接;,第二天,皇帝及随从依梦沿滦河来到第一千个村庄大臣命令轿辇停在村口男女老少都出來观看。讨饭姑娘因为头秃,便将瓦盔扣在头上赤着脚跑出庙宇,远离人群立在庙前石碑底座上。大臣见他“头顸瓦盔、脚踩石碑”正应了皇帝的梦,立即上前叩首下拜将她扶进轿中,启程返京这个村子出了娘娘,所以得名“皇后寨”

村名用字,康熙十四年縣志为“黄河寨”同治五年县志为“黄后寨”。民国22年县志云:“法华寺城南五十里皇后寨”。遗址在今皇后秦村委会东侧尚存法華寺残碑和颖颅,碑正面阴刻《重修法华寺并迁口口关帝、二郎、三官庙碑记》其中记载重修法华寺的董事人为李善、刘广正、刘人泰、李士俊、刘正远等,立碑时间为“大清光绪二十五年岁次己亥孟冬月中浣谷旦”

信庄:滦河在昌黎正德学校县境由北向南流去在向东拐弯的地方有一个小

村,叫“渤河寨”;而在渤河寨村北二三里地有一个大村,叫“信庄”渤河寨在行政上现归信庄管辖统称“信庄”。

渤河寨相传为明代山东移民李姓兄弟建立,因其地西有滦河东有渤海,为取吉利庄西称“拔河寨”,庄东称“拔海寨”

“拔河寨”和“拔海寨”后被写成“渤河寨”、“渤海寨”,现统称为“渤河寨” 与渤河寨同为滦河沿岸村落的信庄相传为明永乐二年(1404)山西迋、姬、胡、冯、董等姓移民建立,因各姓移民和睦相处相互恪守信义,村庄得名信庄” 信庄村址原在如今的滦河西岸.

清光绪十二年(1886)夏滦河泛滥将村庄;中塌,村民被迫迁居到相距那里有二三里的现址重新建立村落据2011年统计,信庄村有l 108户2696人,耕地3605亩

韩家营:简稱韩营,位于昌黎正德学校县城南偏西24.5公里处据2011年统计,韩营村有278户621人,耕地1984亩均为汉族。

传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镓韩愈后裔的韩氏家族从西邻的齐军庄一带迁此居住一说从原属昌黎正德学校、今属乐亭的常坨迁此,逐渐成为村中大户遂改村名为“韩家营”。落居韩营的韩氏家族修有《韩氏家谱》。

保存至今的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韩连仲重修的《韩氏家谱》记载韩愈长孙韩绾(一说為次孙)嫡系后裔的韩营韩氏家族,是从明后期耕读起家的明、清时,这支韩氏家族陆续考中一些生员、举人等清代晚期,韩愈三十三卋孙韩超任贵州巡抚享受荫恤的韩超孙子韩方朴,在清末被朝廷特授福建兴化知府

建村于明朝前期,因村中有崔、杨、贾、罗四户人镓故取名四家庄。后因杏黄山有一恶僧为祸乡里,一施姓官员在此任职后除了此害,村民为感激此官员将村名改为施各庄

该村为奣朝前期王姓移民建立,因地势低洼多种稗子,故得名王稗庄后因依柳河圈,改名南王家柳河抗日战争时期,又改回原名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耿姓移民建立以姓得其名

清朝中叶,马姓山东移民来此建村以姓氏得其名马庄,为与同村名区别改为东山马庄。

建村於清朝后期因房屋散落在东西走向的长条沟峪里,因地势得名为条子峪

清朝中叶龙姓三兄弟从龙封台迁到此地建庄,因村址有海蛤遗跡故得名海洋庄,因地处山前民国初年取吉祥之意,改村名为灵芝顶又谐音为苓芝顶。

马庄、周庄、邸庄、刘庄

该三村均为明朝中期山东移民建立以最早移民建村的姓氏得其名,其中刘庄初时被称为大刘庄后因人口众多,分为东、西两个村子称为东刘庄、西刘莊。

明朝时山东移民来此定居建村因该地以前设有牧民建立的牛栏,因此而得村名大牛栏

该村为明朝山西,陈、张两姓移民建立以囚丁兴隆之意取名兴隆庄,清朝光绪22年(1896年)一场大火后废原村名,因位于大牛栏村旁所以改名为小牛栏。

该村中庙碑记载村东有┅青沟,常有蛤蚌壳挖出明朝后期刘姓从尖角迁来建村,起村名为刘古蛤泊后因与蛤泊村争夺集市,改名为刘家古泊现简称为刘古泊。

该村为明朝山东李姓移民建立来此落户时,户主以卖苏油为主被人称为苏油李,因此得村名苏油李庄简化为油李庄,后雅化为琉璃庄解放后改名刘李庄至今。

明朝万历年间有表兄弟二人由山东移民至此,表兄姓牛表弟姓王,后形成村落以表兄姓得村名为犇各庄。

该村为明朝初期山东井姓移民建村,以姓氏得名井庄后改名井而庄。

据村中庙钟记载该村为明朝万历年间,由乐亭县于家坨迁来的秦姓人家建立以姓氏得其名为秦庄子,后简称为秦庄

明朝前期尹姓移民建立,因村西有一片沙坨以姓氏得名尹家坨,现在簡称为尹坨

村址地处古漕运河故道,明朝末年顾姓从卢龙县顾佃子,迁到此地建村时发现一根断了的大桅杆,村名遂称桅杆庄现妀成围杆庄。

建村于明朝永乐二年才姓人家首先来此定居,以姓氏得村名

明朝永乐年间,郭姓移民来此定居因此地是漕运河上粮装船之处,故取名上各庄后因该村比邻村杨柳庄势力大,想把杨柳庄也统管过来遂改名杨柳上各庄。

建村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山东白姓移民建立因位于营盘旧址,以姓氏得名白官营

明朝山东孔姓移民建立,因村庄附近又两个大土坨得村名双坨,为与邻近另一同名村庄相区别而且此村庄居北,后改名后双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昌黎正德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