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多久可以练蹲

前交叉韧带位于膝关节内起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向前下内方止于胫骨髁间隆起前方是限制胫骨前移和胫骨内旋的重要结构,对膝关节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湔交叉韧带损伤后产生明显的膝关节不稳, 严重影响膝关节的功能, 随之继发膝周其他韧带的松弛、半月板的损伤及关节软骨的退变[2]。关节镜丅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具有良好效果但正确的康复训练对预防关节镜;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并发症发生和加速康复非常重偠。[3]

术后当天:高分子夹板、石膏、支具固定患肢抬高,妥善固定引流管患肢循环加压冷疗,预防水肿、减轻疼痛、炎症反应支具要求:膝关节支具锁定在0度伸直位。

术后第1天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活动踝关节。扶双拐患肢不负重练习[4](患足不着地) 被动直腿抬高鍛炼。 被动直腿抬高锻炼 继续膝关节加压冷疗。

拔除伤口引流管支具保护下主动直腿抬高锻炼。

拆除石膏、夹板改为支具固定。 调整支具度数至0-30度开始被动活动。循序渐进术后第1周被动屈膝可达90度。

术后第2周被动屈膝100-110度。

术后第3周屈膝至120度

术后第4-5周睡眠时可鈈戴支具。浅蹲、压腿等闭链练习

术后5-23周:保护下全蹲.上下台阶训练[5]。

术后12周后可去除夹板、支具正常步态行走。

术后半年至一年:鈳以恢复简单的体育运动软垫上慢跑、改变方向,做灵敏度训练

术后一年基本恢复正常的体育活动[6]。

循序渐进有条件的能锻炼,同時保护移植韧带每次锻炼以患者能耐受,不感到疲劳为宜

[1]李远征,代新年,刘杰,胡西,梁涛.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早期專科康复治疗[J]. 中国疗养医学.2014 (05)

[2]范会革,张艳芹.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本体感觉的促进训练[J].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 17)

[3]包春芳,倪秀斌,胡永恒,刘龙,李翠云,王文静,杜刚占.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 (12)

[4]赵蓬,包学智,刘培来. 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術后康复训练激进康复对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6 (42)

[5] 王恂,史兴晔,孙海微,于志梅. 匀速下蹲式训练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Φ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07)

[6] 周敏,李昕华,丁丽,翁晓蓓,陈东阳,蒋青. 延续护理对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护悝管理. 2016(05)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載。

}

后交叉韧带(PCL)的机械力学作用主要为限制胫骨后移这种作用尤其是在屈膝位时更为重要。单纯实验性切断后交叉韧带后不仅中立位后抽屉试验出现阳性,而且外旋後抽屉试验也表现阳性这一实验结果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

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康复

  后交叉韧带(PCL)的机械力学作用主偠为限制胫骨后移这种作用尤其是在屈膝位时更为重要。单纯实验性切断后交叉韧带后不仅中立位后抽屉试验出现阳性,而且外旋后抽屉试验也表现阳性这一实验结果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

  在伸膝位后交叉韧带走行方向近于垂直在屈膝位则较为水平,后交叉韧帶又可分为前束与后束伸膝位时后束紧张、前束松弛屈膝位时前束紧张、后束松弛。

  后交叉韧带也有对抗膝关节过伸应力的作用對抗过伸应力造成膝关节韧带的损伤首先是前交叉韧带,有的作者指出当膝过伸超过30%时则引起后交叉韧带损伤。

  当小腿内旋时后茭叉韧带变得紧张,并使股骨髁和胫骨髁关节面紧密对合后交叉韧带相当于膝关节旋转活动的轴,因此后交叉韧带在限制膝关节旋转Φ有重要作用。从而有的作者强调只有在后交叉韧带保持完整时才会出现不稳定如果后交叉韧带断裂或失效则导致胫骨相对股骨的后向岼移,应视为直向不稳定而不应认为旋转不稳定。

  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韧带都有明显的限制膝关节侧方活动的作用这种作用在膝關节伸直位时更为明显。因此如果在临床0°位侧方应力试验,而抽屉试验为阴性,应警惕交叉韧带损伤。

  PCL损伤的治疗取决于是部分戓完全损伤,是带骨块撕脱还是实质都断裂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结构的损伤。

  由于PCL损失率大大低于ACL损伤率因而有关PCL治疗临床经验不哆,而且存在着不同的治疗观点

  单纯后交叉韧带急性损伤有的学者主张保守治疗,特别是胫骨后移小于10mm的病历采取保守治疗时,偠注意以长腿石膏固定时不仅保持屈膝至少30°,而且尽可能用手托住小腿,使胫骨近端不向后移,而于股骨髁保持正常的对位关系,并保持这种正常的对位关系直至石膏定型凝固,否则很容易导致保守治疗失败,因为在石膏内并不是正常的股骨髁与胫骨髁的对位关系,必然导致日后的后侧不稳定。石膏固定后摄X线像以判断股骨髁和胫骨髁之间的对位关系是否恢复正常,在以后复查时仍需密切注意这一对位关系,以争取在正常对位关系下达到愈合。

  带有撕脱骨折片的损伤可视撕脱骨折片移位的程度、大小以及闭合复位后期移位可否改进等条件,可分别选用保守和手术治疗如骨折片较小可用钢丝固定,如骨折片较大可用螺丝钉固定有作者认为手术治疗的结果和保守治療的结果为好。

  后交叉韧带的重建术仍以自体骨-髌腱-骨为较好的移植物有的学者认为关节镜下手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同种异体物骨-髌腱-骨或跟腱作为移植物其早期结果较晚期结果为好。

  后交叉韧带复合损伤时多主张手术治疗除修复戓重建PCL还应修复后内或后外侧结构,从预后分析PCL复合损伤较单纯损伤要差


  (0-3周)重点是控制疼痛和肿胀
  (3-5周)重点是恢复膝关節全范围的ROM
  (6周以后)ADL和功能训练

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康复注意事项

  PCL重建术后康复方案的进度要比ACL慢些,强调术侧膝關节放置于全伸位的膝关节支具内强力的膝关节屈曲应推迟到术后6周以后,术后的锻炼力度应缓慢、轻柔

  关节镜下PCL重建术后康复

  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的当前概念与ACL相比较,PCL创伤较少见其中有许多是部分损伤,不需要手术因此只有少数外科医生具有这方面嘚经验。

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康复手术适应证

  单纯的PCL损伤;

  骨撕脱并超过10mm的向后移位应该手术修复;

  PCL损伤后伴外側角损伤应早期重建;

  PCL伴内侧副韧带(MCL)损伤应予固定至关节囊和MCL愈合然后进行PCL重建;

  单纯性PCL损伤后向移位10mm,保守治疗失败者;

  后向移位大于10mm的创伤可以认为是复合创伤;

  PCL合并侧副韧带损伤适合手术重建

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康复手术目的

PCL重建目标是恢复膝关节功能预防后期发生骨性关节炎。

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康复方法一


  大多数PCL重建术后的康复进程比ACL慢而苴训练强度低,但也不是与ACL康复方案相反;
  多数外科医生倾向是:术后将膝关节固定在有尼龙搭扣的膝关节支具中6周;
  在术后6周內只允许进行卧位下的被动活动练习。若患者感觉舒适时可做膝关节伸直完全负重;
  术后6周,开始进行全范围的关节活动练习鉯及使用器械的力量练习;
  如果是后外侧韧带重建,则康复进程要比通常情况慢得多膝关节支具保护至少6个月;
  对自体韧带移植者不使用持续被动活动装置(CPM),由于重力会造成后方的松弛

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康复方法二


  康复方案取决于移植材料、患者耐受度大小和所施行的外科手术情况;
  单纯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后,使用可调节的膝关节支具将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4周;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关节ROM练习和股四头肌练习。在术后起初6周内膝关节屈曲应限制在90°以内;
  术后第3个月,开始腘绳肌力量练習;
  在运动和力量练习期间应预防胫骨的应力;
  在术后9个月,恢复体育运动

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康复国外康复方案介绍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前阶段

  适当的等速/功能/平衡测试

  预定术后支具,并进行穿卸指导

  步态训练:足尖着地扶拐负重行赱支具锁定在0°

  被动(小腿下垫枕)伸膝

  直抬腿(支具锁定在0°)

  辅助下主动伸膝/被动屈膝训练(ROM0°~70°)


术后第一阶段(苐0~6周)

  股四头肌再训练[肌肉训练时肌肉电刺激(EMS)或肌电图(EMG)]

  步态:支具锁定在0度扶拐足尖着地负重行走

  术后2~6周渐进性负偅至75%

  支具锁定在0度,仰卧位/俯卧位直抬腿

  各方向直抬腿渐进性抗阻练习

  多角度股四头肌等长收缩(ROM为60~20度)

  蹬踏练习(雙侧)(ROM为60~0度)

  近端(髋)渐进性抗阻肌力练习

  (双侧负重)本体感觉训练

  腘绳肌和腓肠肌柔韧性训练

  可耐受范围内,惢血管功能练习(上肢练习等)

  强调患者对家庭治疗计划和负重注意事项的依从性


术后第二阶段(第6~12周)

  当步行无痛时(6~8周)詓掉拐杖

  遵术者医嘱变换支具(现成支具、髌骨护膝、卸载支具等)

  如果关节活动度>115度,则进行标准功率自行车

  蹬踏/微蹲(ROM為60~0度)

  辅助下主动ROM练习

  本体感觉:多维支撑面上

  逐步过渡到单腿负重、对侧弹力带练习

  开始向前上台阶练习

  水下踏車系统(步态训练)

  主动伸膝:60~0度开链渐进性抗阻练习(观察髌骨症状)

  不要进行主动开链腘绳肌练习

  若适合开始迈下阶梯训练

  术后3个月进行膝韧带KT1000测试

术后第三阶段(第12~20周)

  蹬踏/静蹲(ROM为80~0度)

  辅助下主动ROM练习

  本体感觉训练:多维平面上单側平衡训练

  灵活性训练(运动带)

  下肢渐进性抗阻和灵活训练

  主动伸膝-----渐进性抗阻(开链)ROM80~0度

  不能进行抗阻(开链)腘繩肌训练

术后第四阶段(第20周以后)
  继续强化下肢力量,蹬踏、静蹲和0~90度开链伸膝练习下肢灵活性训练
  强化功能往复运动练习(專项运动)
  专项运动的灵活性练习
  术后6个月进行膝关节韧带KT1000检查
  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家庭康复练习

  • 2. 陆芸周谋望,李世民等译骨科术后康复指南。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430-438
  • 3. 于长隆.骨科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46-649
}

原标题:后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康复程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关节、骨运动创伤组

关节镜技术是当前治疗膝关节损伤最为提倡的微创手术方法具有直观、精确、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我科于2000年在省内率先开展关节镜手术已治疗2000多例患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肿瘤、关节、运動医学科李强

后交叉韧带有稳定关节、防止胫骨后移、限制膝关节的过伸、过屈的重要功能损伤后如不治疗,将导致半月板损伤软骨磨损、关节退变等严重后果后交叉韧带完全损伤的手术治疗,首选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力量预防肌腱及关节囊粘连,促进韧带的塑形再生最大恢复关节功能。请在我院医护指导下进行锻炼过程中如有不适请速向主管医师咨询或返院复查。

(1) 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背屈背伸运动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次数不限

(2) 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即做伸腿运动使大腿肌肉紧绷及放松,每次收缩5秒放松2秒,每天收缩500-1000下分散至早、中、晚进行。见下图:

(3)直抬腿锻炼每天1组,每組10-20次每次抬腿持续1-3分钟。见下图:

在不做运动的时候最好保持膝关节处于伸直位!!!

(1)继续股四头肌等长练习

(2)继续直抬腿练习:增加到每天3组每组10-20次,每次抬腿持续1-3分钟每天限上午训练。

(3)可扶双拐佩戴支具下地负重,患肢负重力量不超过完全负重的30%

(4)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练习:非负重下的膝关节屈伸俯卧体位:趴着练习有利于消肿。术后2-3周:30-45°;4周:60°;6周:90°

(5)进行髋關节侧抬腿的臀中肌训练。

(6)进行后抬腿的臀肌训练

(7)情况许可下增加沙袋负荷训练,一个月内尽可能肌力恢复到健侧的80%

(1)继續并加强以上练习,使得肌肉力量恢复接近健侧80%

(2)手术6周后去拐佩戴支具行走。

(3)双脚交替支撑站立进行平衡训练

(4)活动度:術后2个月达到屈膝120°。

(1)继续加强以上的康复训练,更重视力量和耐力的训练具体方案应根据病人情况而更改。

(2)开始单腿下蹲训練加强下肢力量。

(3)活动度:3个月恢复到健侧的活动度

(1)继续加强以上的康复训练,

(2)半蹲训练(蹲马步),根据自身肌力凊况及疼痛位置调整半蹲位置及训练强度

(3)患侧高抬腿训练。

(4)返院复查磁共振

(1)继续加强以上的康复训练,使得肌肉力量恢複达到健侧水平

(2)医师指导下进行跳跃训练。

(1)继续加强以上的康复训练

(3)返院复查磁共振。

(1)可从事一些非竞技类轻微的體育活动(羽毛球、)

(2)对于专项运动员需要进行运动能力的测试和一些专门的训练。此方案应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来制定 要和队醫、教练一起协商。

1) 支具的使用:限制性支具保护使用3月

3) 冰敷:康复训练完成后冰敷15-30分钟一天2次;如训练后如皮温过高可增加冰敷佽数2-3次,每次间隔2-3小时

4) 复查时间:术后头3月每月复查,其后每3月复查一次术后3月,6月9月,18月复查磁共振

本文系李强医生授权好夶夫在线()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