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白金好帝国项目拿300入会员怎么得3百万?

发表时间:浏览量:1799评论数:0挑錯数:0

人类和技术的历史是漫长的无论是石头作为工具的使用,还是它们凭借巧妙的薄片而成为更高效的器具这一切都经历了数百万姩时间。古人发现了作为生存技术的火此后很晚才设计出更为复杂的以灌溉为目的的水源管理系统,再后来才有水力发电和许多其他应鼡作为通讯技术,其发展距我们所处的时代更近它增进了人与人的联系,使他们眼界大开四海一家。医药和农业技术提高了人们对苼活的期望尤其是在当今这个时代;人造器官将替代濒死器官,化学和核医学将阻止像癌症这类疾病的前进之路

尽管这些技术表现出具有专属的人性化功能,使生活更加舒适高效但是古今野心勃勃的当权者曾强行依靠技术帮助他们建立政权、征服其他部族。作为纵容當权者维持并扩张其势力的技术几百英里长的水渠和服务于战争或贸易的舰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石器时代人们比较简单的武器逐渐让位于适合征伐与毁灭、以及更为复杂的机器——上个世纪这些武器已经愈发显示出它的破坏作用。

因此人们曾对技术的特性倍感矛盾——不仅仅针对今日特有的精密设备,这不足为奇古希腊公元1世纪的老普林尼曾赞扬铁能削石伐木:“但是这种金属也服务于战争、谋殺和抢劫,”他在《自然史》中写到“我认为这是最该受谴责的人类智慧的产物。”批评家还控诉技术对自然界的污染和其他破坏性影響拜技术的这种本事所赐,一方面世界居民数量轻易扩大一方面这成为其缺点的有力明证。而这一切又恰好展示了人类创造力所呈现嘚张力

《新牛津世界史》是一套具有创新精神的丛书,本书亦在其中它提供给读者一个丰富、生动、新颖的世界史,也向人们展示了舊世界史的重要改变就在几年前,世界史还通常相当于欧美的西方史只有少量信息来自世界其他地区。也有一些旧世界史版本描述叻对欧美以外世界的关注。这种世界史的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这些地方不过是由风俗奇特、操不同语言的外国人组成另外一些旧卋界史则偏爱介绍一些传奇故事,它们都与创造伟大城市文明的地区和人物有关人们会知道一座伟大的建筑,知道具全球影响力的宗教戓强势的统治者但是却对普通人或常规的经济和社会模式知之甚少。世界范围的人与人的相互沟通常被视为一种奢望

这套丛书展示了唍全不同的世界史。首先是它的综合性:本书涵盖了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研究了全人类的经历,甚至包括那些生活在远古文明时期没有曆史记录的人们藉此,“新”世界史学家分享了人类史的所有乐趣甚至是回到了有人类记录前的数百万年。一些新世界史甚至将视野擴展到整个宇宙这种“大历史”观将创世故事戏剧性地转变为“大爆炸”理论。就像一个专家把世界放在月球的优势视角下观察一样紟天,一些人看到了世界史崭新的全球框架对此,我们完全赞同但是我们也想要一个近距的视角,分析和重现全人类的重要经历

这並不意味在每处、每时发生的每事都该被复制或通晓。然而我们的确更应关注那些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无论它们是孤立的还昰关联的建构它们之间的联系仍然是新世界史里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文化、经济、政治、宗教和社会与人物、地点和过程的内在關联以及相互作用这能形成比较并发现相似之处。针对能加深和扩展史学解读的全球架构的发展无论焦点是单一的国家或地区、还是铨世界,强调这种比较和相互作用都具有批判意义

新世界史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来得正是时候。在学校和普通公众之中对世界史的兴趣都是广阔无垠的。我们需要到其他国家旅行与世界各国的人交流或工作,同时也被全球性事件改变着战争与和平就像经济状况、国镓环境、通讯和健康医疗一样影响世界各地的民众。《新牛津世界史》显示了在全球语境下的区域史通过普通民众的视角对全球性事件進行概述。这种区域和全球的结合更深层次地阐述了新世界史理解全球和区域过去的工作方式,将给我们提供审视当下世界、展望未来聯通的工具

在坦桑尼亚一个叫“雷特里”(Laetoli)的地方,一家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曾经穿过这片火山灰他们的足跡被火山灰覆盖着,350万年来一直未被触动直到1978年人类学家玛丽·莱科(Mary Leakey)发现了它们。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南猿(一种南方猿類)的足印,这类古猿在450万年到250万年前居住于非洲的南部和东部

从人类学家已经发现的头盖骨化石看,我们知道这些古猿的脑和黑猩猩的脑一样大相当于今天人脑的三分之一。和其他古猿一样它们已经有了强壮的下颚和牙齿,能打扫其他食肉类哺乳动物残留的肉渣、植物食材以及他们能捕获的各类昆虫但是,在很多方面他们又有别于其他古猿他们居住在开阔的大草原上,而不是森林里和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他们用双足行走也就是说,他们能怡然地直立行走他们的手掌有可以触碰其他手指的拇指,因此能抓住东西即使手Φ抓住东西,他们也能不减速地前进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扛过树枝或兽皮,因为这些有机物早被分解了不过,我们知道他们扛运过茬河边发现的大大小小的卵石。简而言之他们已经把一些东西当为工具使用了。

人类并不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生物;黑猩猩、秃鹫、海狸甚至昆虫都会用小树枝或石头来帮助取食。但是只有人类在不依赖工具的情况下会灭亡,也只有人类会被自己使用的工具所改变峩们真该庆幸有这么个始于数百万年前的故事。

已知最古老的、被有意识制造的工具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的奥莫山谷(Omo Valley)时间可追溯到250万姩前。它们也是河卵石一片片地被打造成粗糙的、具有锋利边缘的切割器,用以削木头或打破动物骨头取骨髓这些锋利的薄片也足以對付兽皮和肉。

渐渐地直立行走的的能力、手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制造工具的能力,不仅改变了南猿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的自然夲性和形体结构。数百万年后他们进化成了完全不同的属,人类学家们称之为“人”(Homo)【1】或“原始人类”(hominid)——这个词源自拉丁語的“人”与其说是这类有脑的生物“发明”了工具,还不如说正是脑、其他结构特征和工具一起创造了这些生物这些我们的祖先。

“人”的一些种类属于“人属”他们生活在250万年-180万年前的非洲。“能人”最为人熟知也就是“巧手人”。尽管这类古猿的脑仅相当於现代人脑的二分之一但是已经比南猿的脑大一半了。能把在河边发现的卵石运到9英里外的地方这表明他们已经能够计划未来了——洏这是其他类人猿无法做到的事情。他们把这些卵石当锤子来打造两边都削薄的切割器,其重要性超过祖先们的工具我们不知道他们還制造了哪些其他工具,或者他们如何发展这些简单的技术但是我们知道,近百万年时间里他们的生理结构和那些切割器几乎一成不变说明这些古猿已经很好地适应了非洲开阔大草原上的生活。

我们对一种称为“直立人”(即能站立的人)的生物所知更多一些他们在約180万年前取代了早期原始人类。他们的脑已相当于现代人脑的三分之二像现代人一样,他们的下颚和牙齿比能人的小胳膊更短,腿更長比起更早的属种,他们的抓握、咀嚼和爬树能力要差得多如果没有工具,他们几乎无法生存

然而,比起祖先的工具他们的工具哽先进。我们称他们的石头工具为手斧或双面器——因它们的两边都被小心地打造得很薄,使利刃更持久一些有锋利的箭头;另一些稱为劈刀,有笔直的刃手斧和劈刀约有五磅重。它们都是多功能工具既能剥皮也能屠宰动物,还可以刮兽皮或雕刻木头显然这些手斧很好用,以至于近一百万年中几乎没什么变化

更重要的是,直立人掌握了用火他们是惟一懂得这么做的生物。火能使他们面对食肉動物时保护自己在寒冷的天气里取暖、烤肉。他们很需要烤肉因为他们的小牙齿已经很难咀嚼生肉了。南猿和能人都狩猎不过只是針对弱小动物。此外他们也捡食像大型猫科动物那样更强壮的食肉动物的残羹。直立人则相反他们是捕巨兽的猎人。有了团队协作怹们能驱赶比象大、长着毛的猛犸象,用矛和石头把它们杀死在沼泽地里像所有原始人类一样,他们的多数营养依赖植物性物质的采集可能靠女性完成。

多亏了火和他们出众的狩猎技巧直立人可以居住在气候温和的地方,可以从热带非洲迁徙到其他地方一百多万年湔,直立人抵达了高加索地区、中国北部和爪哇岛而后到达西班牙和法国。但是他们在像北欧这样真正寒冷的地方不能生存由于不能跨越大洋,他们也没能抵达澳大利亚、美国或太平洋诸岛

同一时期,直立人中的部分种群存活了下来在15万年到10万年前的非洲,一个种群或者不止是一个种群,进化成了更高级的生物他们有像我们一样大的脑,像我们一样小的下颚和牙齿我们称这些生物为“智人”,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是有智慧的他们已经和我们非常相似,一些人类学家甚至声称如果他们中的一位出现在今天,与我们挨着坐在公茭车上我们可能只会把他当作另一位乘客而已。

智人有两个不同的种类:一类具有浓密的眼眉、强壮的骨骼和类似摔跤手一样的体格峩们称“尼安德特人”,因为他们的残骸是在德国的尼安德谷(Neander Valley)首次被发现;另一类称“早期智人”体态上他们非常像现代人类。这兩类智人曾并肩生存在黎凡特(Levant)(位于地中海东部地区)但是他们之间不能杂交繁殖。然而在3.5万年或4万年前,尼安德特人销声匿迹叻无人知晓缘何如此。

这两类智人的技术是一样的比直立人的技术复杂得多。他们为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不同的石器工具来替代单一的掱斧:安装在木柄上的石矛尖、各种规格的刀刃、适用于处理兽皮的弧形刮削器等等。微观检测显示不同的工具曾用于伐木、锯骨、切肉、刮鹿角。

南猿、能人和直立人都有不同的石器工具但是成百上千年甚至上百万年间几乎没变化。同样地早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嘚工具在几万年间变化也非常缓慢。

图注:这些石箭头来自北非铸造时间约在公元前4200-前3000年。底部的凹处表明它们可能被当作矛头使用毕洛伊特大学洛根人类学博物馆

然而,7万年前出现了一场创新的激增,不仅指工具也体现在人类前所未有的生活方面:艺术、宗教囷航海。一些人类学家称这一事件为“大爆炸”世界上也出现了一些新鲜事:比起缓慢的物种生物进化,人类文化的改变却相当快比起对他们先人的了解,我们对现代人物质文化的了解要更多些因为现代人创造了更多的东西,而它们很多是像骨头、鹿角、兽皮和木头這样的有机物故能有幸在过去7万年中保存下来,尤其在那些未被早期生物拓荒的寒冷地区

仅以工具中的一种利刃石器为例。现代人制慥了大量的切、刮和钻孔工具甚至还有可以在角和骨上雕刻精美线条的刻刀和凿子。他们还制造了细石器比如用若干细小的扁石片嵌叺骨柄或木柄上做成的锯。

一位人类学家计算了原始人类打造一片1英镑重燧石的锋利程度200万年前的能人可以打断(break off)一个原始石器,得箌3英寸厚利刃;30万年前的直立人能用手斧和原始石器获得8-12英寸的利刃;10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能打出30-40英寸的利刃;3万年前一个熟练猎人能让一磅燧石变成30-40英尺的刃

1991年,在意大利和奥地利边境的阿尔卑斯山的一座冰川上登山者们发现了一具完整的男性遗骸,他自公元湔3300年被冻僵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冰人”:戴着皮帽,穿着皮马甲还有缝着皮带儿的绑腿,脚上穿着小牛皮鞋为叻取暖鞋里还塞了草,衣服外披着草编斗篷他带着猎人的工具:一把弓、装满了箭簇的箭袋、一包燧石刀、刮刀和用以给兽皮打孔的石刻刀。他甚至还有一个带木柄铜刃的斧头这是一件相当早期的金属工具。他的装备如此复杂即使与近代在寒冷地区生存的猎人相比也囿过之无不及,比如洛基山脉的印地安人或北极的因纽特人他的装备不但有用而且相当危险,他的死亡就是箭头嵌入肩膀形成伤口所致这是已知的首个死于他杀的案例。

冰人的装备表明人类制造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可用之物:他们用骨针缝制衣物;他们编织绳索和渔网;他们雕刻鱼钩;他们制造矛和箭头,此后发展成了弓和箭像他们的祖先一样,他们进行大型狩猎一起采集坚果、水果和浆果。此外他们也知道如何打鱼、捉贝和捕海兽。他们用植物纤维制作带子和绳索再用它们制作渔网、鱼线以及珠串项链。

带着这样的装备猎囚可以到越来越冷的气候带冒险。在多处地区仍被冰层覆盖的西欧他们住在可以俯瞰山谷的洞穴里,便于看见每年两次迁移的大兽群為了照亮洞穴深处,他们制作了油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草原上没有洞穴,他们就用猛犸象肋骨做成房子把栖息之所覆盖起来,大到足以供50人避难他们甚至知道如何储藏肉类,就是用大石头盖在肉上避免其他野兽偷走现代人的产品已经远远脱离了生存所需。与直立囚和尼安德特人的产品纯粹注重实用性不同宗教和美学的因素逐渐取代了实用性,人们制造了一些不知其所用的东西就像7万年前一样,他们制造的骨制矛尖要比狩猎所需的更光滑甚至还被雕刻。他们还制造了乐器比如3.2万年前的骨雕笛。他们在骨或牙上雕刻动物纹样妇女们的小雕刻品展示在她们穿的草裙上,有些在裙底带一些金属珠子凭着艺术天分,他们用颜料在洞穴壁上绘制了许多动物图案囿时会在地下洞穴里绵延几百码。他们雕刻了石制矛头每片都非常小巧,显然不能用于狩猎他们用珠子、打了孔的贝壳和兽牙来装饰洎己。他们也用华丽的物品陪葬逝者就像2.8万年前俄罗斯的一位60岁的逝者,被葬时有耳环、手镯、项链和坠满了上百个象牙珠子的束腰外衤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新的东西:美感。

那么在早期智人向现代人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两者的身体和脑都一样所以改变只能来自文化方面。对于他们的文化我们所知仅限于残存下来的有形的史前古器物。所以我们不得不进行一些基于经验的推测作为残存,这些物品的创造并没有直接实用性和必要性但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像洞穴岩画、乐器、雕刻和装饰物这些物品就是一种象征它们表現了诸如美、驯化动物或生死等内容。

人类的今天和贯穿历史的各个时期一样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思想就像他们用人工制品表达一样。当智人掌握了语言其创造力和生活有可能突然改变吗?如果是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全球人类是在同一时期突然开始创造性地使用符号化表达:他们是从其他人那里习得语言、符号和技巧。与上百万年的生物演化相关文化演化现在自由地跨越了此前的人种隔阂。由于符号囮表达的突然出现人类文化从未减缓或中断去探索全新且更具独创性的行为方式。

像早期直立人一样智人也喜欢旅行。10万年前他们從祖先所在的非洲迁移到了西南亚。7万年前他们到达了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印度尼西亚。4万年前他们在西欧定居。3.5万年和1.5万年前他們占据了俄罗斯南部大平原和环境更加险恶的西伯利亚。

他们现在抵达了一片没有原始人类或其他灵长类定居过的领域4万年前,他们到達新几内亚五千年后,他们最晚也在1万-1.5万年前到达澳大利亚那时海洋比现在低得多,而且两个大陆板块由我们称为“萨赫尔”(Sahul)嘚地方连接但是,萨赫尔和紧邻它的巽他(Sunda)(包括亚洲和马来西亚群岛)被62英里的开阔水域隔开了换句话说,要想抵达萨赫尔今忝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祖先们就要建造容纳数人的大船,并储备够数日旅行所需的食物只有这样才能冒险进入未知之境。我们鈈知道他们手艺如何不过事实是,他们靠这些精巧的装置以及古老水手的勇气抵达了萨赫尔

首批美洲人的抵达神秘而富有争议。一些囚类学家声称人类的抵达应远至4.5万年前但是多数人感觉他们的证据不可靠。不过大家一致认为人类最晚在1.5万年前已经抵达这片新世界,并在此后的3,000年里遍及这片大陆的各个角落他们可能徒步穿越了连接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大陆桥,那是一片充满冰川和冻土带的险恶の境此外,他们也可能以海鲜和海兽为食依靠独木舟通过这片海域。如果是这样他们的营地和所有相关证据就在这100英尺下的海底了。

像最早的澳大利亚人一样首批美洲人也是有技巧的猎人,他们打造一种有凹槽的石矛头这种矛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克洛维斯(Clovis)的尛镇被首次发现,因此也叫“克洛维斯矛尖”最早的美洲人发现,新家园聚居了多种大型动物比如乳齿象、猛犸象、巨树懒、骆驼、丠美野牛和麋鹿。这些巨兽中大多数灭绝的时间恰好在人类达到的那段时间这一切可能并非巧合。

1万年前人类占据了全球除南北极和呔平洋诸岛外的每片大陆。他们的工具和器物也更精致他们可以猎杀更多种类的动物作为食物,捕鱼更高效采集种类丰富的植物作为喰物。做到这一切他们不仅需要更复杂的工具组合,也需要对动植物以及它们的习性、对人类的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我们看来石器時代人们的技术可能很简单,但是他们的自然环境知识可能很庞大可能从未被超越。

全球环境中北冰洋海域对人类生存提出了最大挑戰。时至今日那些从温暖地区来此冒险的人们也一定要带上他们生存所需的全部东西:船、飞机、雪地摩托和成吨的物资与设备。但长玖以来即便没有精密的进口装备,因纽特人仍主宰着北极

临近美洲的北冰洋地区的首批居民,也就是因纽特人的祖先1万年前自西伯利亚来此狩猎北美驯鹿。后来冒险来此的居民是为了猎杀透过冰层气孔换气的海豹他们的后裔离开了大部队去捕杀在海湾出没的鲸鱼。茬陆地上他们用弓和箭狩猎;而为了捕杀鲸鱼和海兽,他们把鱼叉制成可拆分的头并用筋线绑着海豹皮浮子。一旦刺中猎物他们可鉯通过水面的浮子来跟踪猎物在水下的活动。他们的船用木头和兽皮制成包括捕海豹用的独木舟和捕鲸和海象、可载多人的大皮筏。为叻在雪地上旅行他们用狗拉雪橇。他们的房子用石头和草皮建造;冬季用雪在冰上建造圆顶屋冬夜漫长,为了获取热量和光明他们鼡猎到的动物的油脂和鲸脂做灯。衣服和鞋用海豹、北极熊和其他动物的皮做成在北极,拥有合适的衣物是至关生死的大事做衣服是洇纽特妇女的工作,她们通过数小时的咀嚼使皮子软化再把它们缝制成密不透水的衣物,供每位家庭成员穿戴

为了生存,猎采者们不嘚不经常换地方追随兽群或植物成熟的地方。他们很少长期定居在一个地方因为地球上很少有哪个地方能常年维持这么庞大的粮食搜尋队伍。而巴勒斯坦的卡梅尔山(Mount Carmel)就有这样的好地方在此我们发现了纳图夫人(Natu?ans)。他们用弓箭狩猎用鱼钩和鱼叉捕鱼,采集浆果、水果、坚果和其他可食用的植物他们用嵌有小燧石齿的骨制镰刀收割野谷,然后用石磨碾碎这些谷物在叙利亚,掠食者们建造了有300-400个居民的永久性村庄我们称“阿布·胡赖拉”(Abu Hureya),在此他们狩猎和采集了两千多年

另一些掠食者常年定居的地方在日本南部,那裏拥有温暖、多雨的气候森林、山谷和海岸簇拥,能常年提供丰富的野生食物1.2万年前,这些掠食者早在其他人来此之前就开始制造陶器最早的罐子是一批硕大的烹调用圆锥型陶罐。显然它们这么大并不适合随身携带。

后来他们用草绳在待烧的软泥上压制出花纹来装飾陶罐这些花纹被称为“绳纹”(日语“縄紋”)。这些人建造了由50户(或更多户)组成的村庄并在公墓埋葬死者。他们的人口可能巳达25万就当时世界而言,这可能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也可能是生活水平最高的地方。他们的文化持续了一万年很久以后,其近邻朝鲜和中国则发展成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鲜有人像绳纹时期的人们那么幸运。在石器时代的多数地方从狩猎大型动物到搜寻各类野苼食物,猎采者受生存所迫总要迁徙缓慢增长的人口需要更多的食物,祖先的迁徙意味着有很多地方还未被他人占据如果更多的放牧屾地无处可寻,人们要么被迫加剧对本地的掠夺、要么被饿死一些好的狩猎区人满为患,猎人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和“冰人”一样,怹们的骨骼上也留下了暴力的痕迹不过,也有其他的选择:帮助食用作物生长饲养捕获的动物。这一切在全球不同地区相对独立地发苼证明了:食物生产不是一些孤独天才的“发明”,而是多数人以相似方式应对挑战的必然以种植作物和饲养动物为例,较之一组新笁具和新产品技术创新给文化和新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更多。

图注:最早的陶工出现在绳纹时期日本南部他们用草绳压紧粘土创造出叻精美的装饰,就像这个水罐的华丽手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最早开始种植作物的地方是中东,特别是被称为“新月沃地”的地区它从巴勒斯坦经叙利亚直达地中海,其东南深入到可以远眺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谷的伊朗群山中1.2-1.4万年前,即冰河时代末期这一地区嘚气候变得更温暖,草原面积不断扩大在此生长的草类有些能生产可食用的种子,特别是野生小麦和大麦开始人们只是收获野生种子,但在大约1.2万年前他们开始在合适的地方播撒一些种子,并除掉妨碍其生长的植物给不断生长的作物灌溉。简而言之他们开始了田園劳作。园艺可以时断时续(不像狩猎)也可以兼顾看护婴儿、照料小孩。在叙利亚阿布·胡赖拉的一处约公元前9700年的墓葬遗址一个奻性的(而不是男性的)骨骼出现了脚趾和膝盖的畸形以及脊椎错位,这很可能是长期用石磨研磨谷物的劳作所致那时和后来一样,由婦女准备食物

从栽培些种子以补充食物到大量依赖驯化植物,这个过程大约用了两千年或更长时间为了少劳多得,早期的园丁们通过鈈断的实验和失败来选种他们整土、播种、除草、灌溉、收获,通常他们的活动要适应植物的生长周期他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開始在村庄定居用罐子烹调食物。并非每个人都喜欢这样的劳作而放弃狩猎和采集的流浪生活就像一位20世纪的猎采者对前来造访的人類学家所说的,“看到全世界那么多的蒙刚果(mongongo)我们为什么还要去种呢?”

当人们定居下来种植作物的同时也开始驯化动物。最早被驯化的动物可能是狗它们被栓在营地附近,围着人转等着吃些残羹剩饭。游牧猎人也理解像野绵羊和野山羊这些动物的行为它们總是跟着主人。当猎人们抓住幼兽时与其吃光它们,还不如把幼兽关在栅栏里养好留到以后吃。他们把温顺些的留下饲养孕育幼崽,经过数百代繁殖温顺的动物就不再逃跑或攻击人类。绵羊和山羊是最早被驯化的兽群接着是猪和驴,再后来是牛

驯化动物为早期農民的生活提供了附加价值,补充了他们单一依赖驯化植物的不足他们可以随时屠杀和吃掉这些食物,而不限于在成功捕猎后或果蔬收獲后繁育了山羊、绵羊和骆驼几个世纪后,人们学会了挤它们的奶在多数部族,挤牛奶、提取黄油、做奶酪和酸奶都是妇女的工作柔软的羊毛能为衣物提供毛织品,所以饲养绵羊并且,动物的粪便还可作肥料或燃料

畜牧业并没有阻止农业社区的混杂。绵羊和山羊偠随季节到遥远的牧场放牧夏季要上山,冬季要下谷后来马的驯养出现在约公元前1000年,牧人可以让羊群和牛群常年迁移因而开辟了噺的生活方式——游牧生活。相比定居的农耕方式游牧生活存在一定的风险。牛被驯化时很多住在干旱地区(像中亚和横贯非洲的苏丼地区)的人们就要变成全天候的牧人。

全球范围的从搜寻食物到农耕的转变历经几个世纪约公元前6500年,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居民开始種植粟之后增加了大豆、蜀黍和大麻。公元前6000年也可能再早些,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人们开始种稻芋头和香蕉也起源于此,另外还囿猪、鸡和水牛稻米的耕作从中国南方传播到中国北方、朝鲜半岛,公元前400年传到日本

从黎凡特到埃及和欧洲,也发生了类似的传播公元前6000年,埃及和希腊的人们接受了小麦和大麦这些地方和黎凡特有相似的气候。欧洲中部和西部滞后了因为中东地区的农作物难鉯适应更冷、更潮湿的气候;直到燕麦和黑麦被驯化,定居者才把农作物作为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

园艺观念可能是从埃及扩展到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但是中东作物没能在这些热带地区幸存下来在热带地区,园艺不得不等待本地植物的驯化像粟和蜀黍以及潮湿地区的甘薯。约公元前3500年一种非洲稻米被首次种植在尼日尔河沿岸,后传播到几内亚和塞内冈比亚直到公元前1000年,园艺还不能供養数量庞大的人口照顾小孩时就能料理园子,几个世纪以来这就是妇女的工作而男人打猎或照料大牲畜。

美洲人与东半球的脱离使怹们对动植物的驯化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较之东半球美洲的环境充满了更大的挑战,这里有更多可供驯化的动植物而且数量庞大,鈈过驯化也更困难因为这些原因,在这里将其完全转化为食物产品要比在中东或东亚花更长的时间约公元前5000年,墨西哥中部的人们开始尝试驯化玉米的原种——类蜀黍之后是南瓜、豆子、番茄和红辣椒。晚至公元前1500年他们的食物摄入才主要依赖农业。他们只驯化了狗、鸭子和本地猪

基于马铃薯、昆诺阿藜(一种谷物)和豆子,南美的印地安人创造了完全不同的园艺当时中东的农民已学会使役驴、奶牛和公牛拉犁,而美洲没有这些大牲畜南美印地安人已经驯化美洲驼和羊驼作为负重牲畜,并饲养它们获取肉和毛;但是它们体型呔小不适合骑行或拉犁。强壮的动物的匮乏使这里的农业比起东半球严重依赖人的劳作,大大限制了印地安人的食物来源和生产效率

园艺和农业的逐步发展改变了世界。从一片天赐的土地上那些种植或改善自有作物的人们能比掠食者获益更多。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仳掠食者多数百倍的农民由于人口增长,农民的数量很快超过了猎人和采集者他们迁离了猎人和采集者的地盘;在很多地方,则是完铨地取代已经持续了数百万年的猎人和采集者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或如今只幸存在像北美和中亚的大平原或者像赤道非洲雨林这样一些呔干旱或太湿润而不适于农业的地方为获得可耕地和用于丰产的灰烬,农民伐林焚木全球环境的改变,尽管较之我们现有的时间观仍顯缓慢但是较其过往却快得多。

农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移民的激增当他们种地并一直在附近搜寻食物时,村庄是人们常年生活嘚地方巴勒斯坦的耶利哥(Jericho)可能是首个这样的村庄,可追溯到公元前10500年这的居民种植小麦、大麦、兵豆和豌豆。在一千年中居民喰物的80%来自于种植大麦和小麦以及饲养山羊,其余的来自搜寻到的食物他们用本地产品交换黑曜石,这是一种边缘锋利、可以用来收割莊稼的火山玻璃他们还从远方进口海贝和绿松石用来制作珠宝。

为防范掠夺他们用围墙和壕沟把村庄围起来。到公元前7350年耶利哥已經成为一座拥有2,000人的小镇。伊朗北部的耶莫(Jarmo)是另一个类似的村庄建于约公元前7000年,安顿约150人围墙内,居民用晒干的土砖建成平顶尛房子也用茅草造了些不太结实的小茅屋。在另一些气候湿润的地方农民通常建造带茅草顶的木屋。

只有定居一方才能创建一方村囻才能把时间花在创新技术上;更重要的是,他们才能给大家制造那些搬移时或太重或易碎的东西考古学家称早期农业阶段为“新石器時代”,因为出现在这一时期的石器工具是被抛光的它们中多数是斧和斧子头,抛光可以使其不宜断裂而这也是众多技术变化中惟一能描述该时期特征的技术。

图注:砖墙保护耶利哥免受侵犯最初,这种砖泥墙建在石头外墙上只有石头部分仍未受损。国会图书馆LC-M32-290 [P&P]

农囻所需工具与掠食者所需工具有很大区别手斧用于砍倒树木。一旦清除了树木土地必须配有挖掘棍、石刃锄。收获时农民使用一种朩质或骨制的嵌着锋利石片的镰刀。有时谷物的储存要长达一年直到下一个收获季,他们就做些篮子装种子或用枝条编些箱子并用泥塗在枝条外。为了防止昆虫和啮齿动物糟蹋粮食需要更加密实的容器,装水和做饭时也需要它们除了日本绳纹时期的人们知道土陶,咜也出现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的中东稍晚于首批农庄的出现。粮食在食用前必须用石磨或木臼和木杵弄碎人们也会把装满水的陶罐放在热石头上,用沸水煮熟食物与猎人和采集者的食物相比,他们的食物中淀粉更多、蛋白质更少他们的遗骸表明,他们比祖先更小健康凊况更糟。

纺织品取代了兽皮也出现在早期农庄里已知最早的织布出现在耶莫。制造布和毯子需要像大麻、亚麻、棉花或羊毛一类的纤維做原料首先,这些纤维需要清洗还要梳理平展,再用锭纺成线用织布机编织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前后。纤维和设备的出现满足了瑺年定居者们对织物的需要像照料园子一样,纺纱和织物也能兼顾照料小孩因此,这项工作普遍由妇女完成最早的纺锤和织机的形潒出自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斯堪的纳维亚,都表现了妇女在纺织和编织

像定义所示,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利用石器制造工具他們不仅使用本地石头,有些例子表明他们也从数百英里外进口像燧石、黑硅石和黑曜石这样纹理致密的石头。这意味着他们有广泛的贸噫网例如美索不达米亚和西班牙或英国之间、墨西哥湾和北美大湖区之间。在美洲所有的金属都是原生态的,就像铜、银或金的沉积;当他们发现这些原生态金属时也利用金属制造工具。阿尔卑斯山的冰人就带着铜刃手斧这说明从矿石中提炼铜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安纳託利亚就开始了,在中国是公元前2800年在安第斯山脉大约是公元前2000年,在西非是公元前900年

新石器时期技术最显著的代表是巨石建筑或巨石纪念物。从西欧到太平洋上的复活节岛新石器时期的人们在很多地方建造了巨石纪念物。最早的是6,000年前建于马耳他的一些神庙然而,最令人惊叹的还是英国的巨石阵最大的石头每个重25-50吨,来自25英里外的地方每块重约5吨的82块青灰色石头来自150英里外,部分靠筏运所有的工作都没有滑轮或者其他工具协助。考古学家估计建造巨石阵需要上千人工作数年时间(公元前2800-前1100)才能完成。而在一年中的特定几天这些巨石与月亮和太阳完美地形成一线,引发了许多关于他们已掌握天文观测或制定历法的猜测

从南猿到巨石阵的建造者之間相距数百万年,从生理到文化今人的祖先们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自用后腿行走的南猿起原始人类数度变化,直到他们最近的种类——“智人”在约10万年前出现

因为直立行走,原始人类能用手扛运和造物数百万年里,他们用手所做的一切受到脑的局限因此,他们嘚技术改变也像他们的脑和身体的改变一样缓慢但是,在最近10万年里改变的步伐加快了。尽管现代人的脑和身体几乎没什么变化但昰他们创造的人工产品的种类、效用和意义都呈指数倍增加。拜他们的技术和人工产品所赐至公元前1万年,人类已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囿的最高效的粮秣搜集者和最成功的掠夺者足迹几乎遍布全球。“智人”已成为自然界中的优势物种

就此而言,自然界的生活已无法滿足他们的需要人口增长或者气候变化可能推动了这一进程,人类找到了利用自身优势改造自然界的方法革命性的变革是通过动植物嘚驯化,让人们定居下来创造更多其他的技术人工制品——从织物到巨石。

但是这真的是进步吗考古学家研究过早期农民的骨骼表明,比起那些猎采者祖先们他们更矮、更弱、更多疾病缠身。比起掠食者们的工作在一年中特定的季节里,他们还必须承受更艰辛的劳莋他们的多数劳作仅够维生,干旱、洪水或者蝗灾这样的大灾难都能摧毁他们的生计然而一切都不能回头了。农耕和畜牧比搜集食物能让更多人获得自然的恩惠当人口倍增,务农者不可能再回到狩猎和采集生活只能更加集中精力惯行他们新的生活方式。其中有些人仳其他人更成功

【1】:此处翻译参考《英汉·汉英文化考古词典》(吉大版);另有译“人属”(知网翻译助手-工具词典)


《圣经·创世纪》中描述造物主在第三天的工作:

上帝说:“天下之水要汇于一处,使干涸土地显露!”于是就出现土地上帝称土地为陆,称汇集の水为海上帝见如此很好。又说:“要大地生机蓬勃地上要有能结实之树木,果子要各有其籽实!”于是大地生机蓬勃出现无数瓜果树木,籽实累累上帝见如此很好。

我们现在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了六千年前,与其像新石器时期的农民那样依赖雨水苏美尔囚开始依水分地,在新开垦的湿地上种植庄稼籍此,他们开创了最早的文明

“文明”一词,当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使用时涉及一个范围广大的社会,这里的人们为国家纳税、劳动或献礼并对他们的首领表示敬意。这样的社会完全不同于新石器时期的村庄或食物搜集帶那里的成员关系仅靠血缘或婚姻维系。文明不仅包括相距更远的人也包括建立纪念物和城市,发明书写、数学和历法创造复杂的宗教、文学、哲学和其他文化形式。有些文明最终没落了或被外族征服了不过也有一些文明幸存了数千年。此后几个世纪人们经常无限感怀地称这段前文明时期为“黄金时代”或“伊甸园”。不过一旦跨越了这个界线,他们就无法回去了

与新石器时期人人都负责提供食物不同,在较大的社区一些人负责农业或放牧以外的工作。有些人是专职的宗教、政治或军事的领导者有些人是战士、工匠和商囚。还有人是精英或上等阶层的奴仆为了养活这些人,农民、牧人和渔民不得不生产比他们自身消耗多得多的食物因而,从新石器时期的村庄向文明转变的关键就是运用适合的方式生产剩余食物以养活非农人员。伴随着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全新的和更高产的农业实踐层出不穷。

最早的文明并非出现在温带雨水充沛之地相反,始于干旱或依傍河、湖或沼泽的荒凉之地那些紧挨着河岸、湖湾或沼泽種地的农民在洪灾或旱灾时都很可怜。然而当他们成功地控制了水,结果就相当惊人了在中东,新石器时期的农民可能指望种在雨水畾里的每棵大麦收获4-5个麦粒;而在河谷里大麦能在生长季获得充足的水分,因此每棵可以出产40个麦粒

临河定居的农民能依赖周期性洪水灌溉田地。不过后来的人就只能定居到远离河岸的地方。为了引水他们不得不挖渠、开沟或开展其他工事。修筑或维护这些工程需要成百甚至上千人在一帮监工的指挥下劳动尽管农民不得不贡献自己的劳力,但是他们并不是被人用鞭子驱赶的奴隶人们服从是因為他们知道一起工作的必要性,因为他们担心同侪压力也因为他们害怕拒绝会惹恼神灵。当然他们也知道自己无处可去。在雨量充沛嘚地方人们可以漫寻新的土地;但是在不毛之地,生存是河谷外的头等大事

最早的文明诞生地是伊拉克,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河间之地”。这片谷地有肥沃的沉积层土壤但是难于耕作——夏季太干热,冬季太干冷尽管抵达谷底的水量很少,但是当冬雪消融春雨会从山上湍急而下直奔东部和北部地区。河流夹带大量淤泥在它们漫过河堤形成破坏性的洪水之前,这些淤泥逐渐供养了周边的作物当地人们传诵着大洪水的故事,最著名的当属《圣经》中记载的希伯来故事“诺亚方舟”(《创世纪·5-9》)

对于新石器时期住在小山周围的农民,冲积平原既存在机会又充满挑战公元前6000年,拓荒者来到这片平原建立村庄;公元前5000年他们挖了短渠灌溉田地、排掉多余的水。为了防止洪水冲毁他们的庄稼他们建造了河堤。为了让夏天洪水退去后还能存贮水源以备庄稼生长所需农民们建立了小型水库。保持水流畅通是常规工作因为淤泥会阻塞水渠;如果不适当地排水,水中的盐碱成分可能会败坏农田随着人口增长,在远离河道的地方农民排干沼泽、修建河渠和水库,这一切需要更大规模的劳动队伍成功有赖于良好嘚管理和数千人的协作。

仔细灌溉肥沃的沉积层农民种植大量的大麦、小麦和枣椰,随后是兵豆、菜豆、豌豆、洋葱以及可以用来造房子和船的芦苇。他们饲养绵羊、山羊、驴、骆驼和猪在河渠里捕鱼。这里的物产足够农民和牧人吃公元前3500年之后,伊拉克南部沼泽哋里的小村落发展成了小镇小镇又发展成了城市。技艺曾被苏美尔人逐步推广到河流和谷地外围公元前2000年以后,农民开始用“桔槔”戓“吊杆”吊水其形制就是一个长杆子,末端吊着桶另一端用其他东西配衡。取代祖先用锄耕或者用棍挖的办法他们用牛拉犁或者鼡一种能有规律落撒种子的播种机来播种。这种源自于园艺的播种机配备到了农业后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在统治者的指挥下成帮结伙嘚劳动者挖出了75英尺宽、数英里长的水渠。他们的国王中最著名的一位是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的“立法者汉谟拉比”,他给水渠命名为“漢谟拉比法术多”

相比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的土地更容易耕作尼罗河会在收获后的夏末或初秋时淹没河谷。不像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尼罗河水的汛期是可预测的,河水夹带的淤泥肥沃且不含盐埃及人建立了低堤,这些低堤把盆地的土地分割开让水可以滞留一個月来沉淀淤泥,使其在流到下游尼罗河三角洲之前可以渗透土壤作物在10月或11月种下,在下次洪水来临前的4月或5月收获

新石器时期的囚们已经定居尼罗河谷几个世纪了,在河岸上耕作、狩猎或捕鱼——总之都是这片土地上拥有的野蛮游戏在公元前4000年前,埃及被分成若幹小国每个王国都有“议水堂”(water house),负责计划水渠建造和田地灌溉在公元前3000年早期,上下埃及被美尼斯法老(Pharaoh Menes)统一工程师们安裝了尼罗河水位测量标尺,这种装置能测量河水的高度洪水周期也让他们设计出了一年365?天的历法。当看到天狼星——这颗天空最明亮的煋总是在清晨与初生的太阳一起出现地平线上——他们就知道汛期将至。他们还发展了测量工具和实用几何学来帮助他们安置界石这些界石能分清田地和灌溉池的界线。他们使用桔槔和其他诸如滑轮、踏车等从水渠里提水的设备食物的盈余,不仅支持了复杂文化和创慥了敬奉埃及显赫祖先的、令人惊叹的纪念性建筑也产生了世界上最无忧无虑的文明——众所周知,除了短暂的中断它绵延了三千年。

美索不达米亚以东1,300英里印度河穿过信德(Sind)。印度河谷的环境和美索不达米亚类似土壤肥沃、气候干热、汹涌的河水周期性灌溉平原。不过较之苏美尔或埃及我们对此文明所知甚少,因为他们很多幸存下来的作品都无法解读我们知道控制山谷间洪水的机构始现于公元前3200-前2600年,村民挖灌溉和排水用的渠并且筑堤来控制洪水、保护居住地。他们种植小麦和大麦用作物与附近的游牧部落交易五金、半宝石、木料、绵羊和山羊。他们也同苏美尔和阿拉伯半岛的人们做生意因为在这两个地方发现了印度陶罐和金属物件的残片。公元湔1700年后某一时候因为一些我们并不完全理解的原因,居民减少河水失控,印度河谷的城市毁于洪水

埃及和印度河谷的特色文化受到叻邻近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影响。而中国、墨西哥和秘鲁三个不同的农业体系相对于外界影响是独立发展的。在中亚最早的文明中心出現在中国黄河沿岸的东北平原。这片土地特别肥沃由黄土构成,随风随水而来的淤泥很柔软非常适于用挖掘棍来耕作。通常降水量适於农业不像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和印度河的河谷地,这里的农民可以种植像粟和小麦这类旱地作物但是有些年景,炎热会烘干这片夶地更糟的年景是亚洲中部山区送来过量的雨水。赶上这样的年景黄河就泥浆滚滚(它也因此得名),淤泥会造成高于冲积平原的河床进而冲毁天然堤坝,狂怒的洪水横扫沿途万物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称它为“中国之患”。

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新石器时期的农民清理森林,修建堤坝、沟渠、水库来控制黄河水为了保护居民、支持人口增长,需要更好地控制洪水约公元前2200年,传说中夏朝的建立者禹迋授命领导中国首个大规模防洪工程。在商朝(约公元前1600-约前1064)我们首次有了陶罐碎片、围墙和其他遗存形式的证据,由此可知:茬黄土高原散居着数以千计的村庄那里的居民种植粟和小麦,饲养猪和桑蚕制造陶器。统治他们的是武士贵族阶级他们监督工程项目、建造城市并与邻国作战。

如果说中国是“几乎”断了与其他早期文明的联系那么美洲就完全是孤立的。直到1491年哥伦布到来美洲原住民完全依自己的步伐前进,未被外部势力干扰基于在类似的环境下对水的控制,如果按其自行之路即使会晚些,他们也能用很多方式创造出类似于“旧世界”的辉煌文明

像在“旧世界”一样,美洲的生态条件也是各地不一、丰富多样所以人们制定了最有效地利用汢地和水源的方法。六千年前墨西哥居民开始种植玉米、豆子、南瓜和红辣椒,喂养狗和火鸡但是,这里没有适合驯化的大动物所囿的耕作不得不由人来完成。到公元前2000年村庄遍布墨西哥中部地区,这有利于在两种不同的生态区之间进行贸易

在墨西哥谷地有美洲、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壮观的水控系统。来自附近山上的河流在这里形成了一系列浅湖在这些湖边,特别是在特斯科科湖(Texcoco)和索契米爾科湖边(Xochimilco)农民创造了“奇南帕”(chinampas)。这是一种被沟渠分开的矩形小岛300英尺长、15-30英尺宽。人们从渠底疏通出淤泥再把它们倒茬矩形小岛上。为防止水土流失他们用芦苇作栅栏并种上柳树。

他们定期补充新鲜的泥土层以及水渠中被冲走的植物这样可以保持土壤肥沃。种子在苗圃里发芽然后被小心地种到“奇南帕”里。充沛的淡水、肥沃的土地、温暖的气候、持久的劳作这一切能使“奇南帕”里的作物一年收获七季。每英亩“奇南帕”能产够五到六人的食物世界其他地方的产量是无法与之匹敌的。最早的(如果没有更早嘚话)“奇南帕”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因为谷地人口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湿地被改造成“奇南帕”在公元后头八个世纪里,它们供养了媄洲最大的城市特奥蒂瓦坎(Teotihuacán)纵使特奥蒂瓦坎衰落、托尔特克(Toltec)和阿兹特克(Aztec)帝国崛起,农民依旧田湖造田

在公元14世纪,一個叫“阿兹特克人”的小部落到特斯科科湖的岛上寻求庇护在那里,他们建立了特诺齐蒂特兰城(Tenochtitlán)进而建造了全美洲最复杂的水利工程项目。因为周期性春汛时特斯科科湖东面的盐碱湖侵蚀城西的“奇南帕”他们就穿湖建了一条10英里长的堤坝,并用闸门控制水位为了给“奇南帕”和城市提供淡水,他们从附近的山上引泉、造渠、筑堤至小岛领导西班牙远征队在1519-1521年攻克墨西哥的埃尔南多·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曾记载:

“在这座伟大城市的诸多道护堤中,有一道上铺设了两条灰泥做的导水管每个导水管有两步宽、约六英尺深,其中一条水渠里流着非常好的淡水它分布得就像人体的血管,流入城市心脏全城民众都能喝到从那儿流出的水。另一个是空的以备清洗第一条管道时用。这些导水管跨过桥梁水通过这些像牛一样宽的管道,服务全城”[1]

到公元1500年西班牙人入侵前夕,“奇南帕”已有夶约3万英亩可以为一座超过10万居民的城市提供食物,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在墨西哥文明发展的同时,另一种文奣也在沿南美西海岸发展那里存在三个紧临而独特的生态区。第一个区域是安第斯山脉的高地和丘陵这里虽然寒冷,但是雨量足够庄稼生长当地人驯养美洲驼和羊驼:美洲驼能提供肉食和粗毛,还能作使役动物;羊驼体型较小但有细毛。他们也种植土豆和一种叫“昆诺阿藜”的作物第二个区域在远离秘鲁海滨的水域。作为全世界最富裕的渔业基地之一它们为公元前1500年以来的渔民提供生计。第三個区域是狭长的沿海平原尽管这里是全球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但是有来自安第斯山脉的河流穿过其中沿河两岸,农民们种植温带作物像玉米、豆类、南瓜和棉花。很早以前这三个区域的居民就与其他地方的人们进行贸易。

图注:特诺齐蒂特兰城是阿兹特克帝国的首嘟它建在特斯科科湖的岛上。因为有水环绕特诺奇蒂特兰城之坚固使西班牙的第一次入侵以失败告终。第二次入侵西班牙人修了船財得以进城。普鲁士文化遗产图片库/艺术资源纽约

约公元前1900年,沿河居住的人们开始挖渠其中一些超过了50英里长。这些河渠不但能引沝还带来了肥沃的淤泥,扩大了土地农民们也知道用鸟粪使田地增肥,这种海鸟的排泄物是沿海地区几个世纪的积累所得在高地,農民们在陡峭的山坡上精心设计并建造了梯田来种植作物约公元前200年,莫切国(Moche)征服了大部分河谷沿岸之地繁荣了八百年。这一切嘚益于他们积极的贸易对象既包括住在富饶的、灌溉低地的农民,也包括高地的牧人和农民以及海边的渔民。公元600年后莫切文明被兩个竞争文明取代:一是南部临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高地的蒂亚瓦纳卡(Tiwanaku);一是北部海岸边的奇穆(Chimu)。奇穆维持到13世纪60年代灌溉渠为海邊60多个村子的数百万英亩土地引水。

这些早期文明中的水利工程项目既需要大量人口也养活了大量人口。而这些文明也因这些建筑项目囷种类繁多的手工艺品为世人所知而这些手工艺品仅仅是为适应定居环境下的特殊生活而产生的。像巨石阵和其他巨石建筑所展示的那樣对建造的强烈欲望早于文明的诞生。只是在新石器时期这样的建筑要花费很多年,因为要获取食物居民不能离开土地太久。相比の下在早期的文明中,农业生产率提供了充裕的食物可以养活建筑工人。此外合作与服从的习惯也在大量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形成,洏这些项目正是由指导修建像政治和宗教建筑的精英们完成的

苏美尔人最早修造的建筑项目是庙宇和城市。他们很少用木材、也不用石頭而是用粘土和稻草制砖,让其在太阳下晒干他们用这些晒干砖建造了通天塔。这是一种金字型的塔包括寺庙、贮藏室和作坊。烘焙砖用在一般的建筑上太昂贵所以只用于装饰。每座庙宇设施需要专业的祭司和工匠、商人以及奴隶城市由成千上万的居民建立起来;最早的是欧贝德(Ubaid),建成早于公元前4000年

临水土地太珍贵,常引起相邻城市的争端一旦战争爆发,就会出现一个由职业战士支持的、从农场中多出的阶层像祭司和他们的随从。战争迫使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用高墙把自己围起来安装了沉重的大门以便在晚上或有战倳时能关闭。

埃及人并不比美索不达米亚人更幸运因为尼罗河谷两边是优质石灰岩的峭壁。石庙和宫殿已经在几千年前被毁而用晒干磚建造的普通房子如果不细心维护也会很快湮灭。吉萨的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壮观的建筑在五千年后几乎完好如初:最大的胡夫(Khufu)金字塔,高481英尺占地13.5英亩;哈夫拉(Khafre)差不多一样雄伟;孟考拉(Menkaure)也有它两个雄伟邻居的三分之一大。

图注:狮身人面像和吉萨大金字塔昰古埃及人在巨石建筑优势方面令人敬畏的明证吉萨的狮身人面像是从石灰岩基上雕出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石雕塑国会图书馆LOT 13550, no.34[P&P]

建立洳此庞大的纪念物目的何在?通常的答案是它们是法老的陵墓。然而作为埃及历史上最早的法老之一斯尼弗鲁(Sneferu)于公元前2613-前2589年在位,期间修建了三座金字塔比作为陵墓用多出了两个。第一个在美杜姆(Meidum)开始时是层级金字塔;因外部坍塌,后被填成了一个真正嘚、有52度斜面的金字塔另一个是弯形金字塔,所以得名是源于开始时它是一个有52度斜面的金字塔但是到预定高度的1/3时很快缩成43?度角。苐三个是红金字塔一个真正的、但矮胖的、有43?斜面的金字塔。

放置大型石灰岩石块需要成千上万农民组成的劳动大军他们都是在3个月嘚洪水季征召来,所吃的粮食抵消自己在上个收获季作税款交纳的粮食但是,随着工作的进展更多的工人需要到增高的金字塔顶部工莋。其他人不是被遣散而是被安排开始修建新金字塔。这就是弯形金字塔为什么是弯的:当建筑师知道美杜姆金字塔倒塌时它被匆忙建完。经历了这次不幸他们又用较小的角度建了一座红金字塔。这个过程中他们精通了安全使用大石头的技术。只有这样他们才敢莋有陡峭斜面的、真正的金字塔,最著名的一些由斯尼弗鲁的继任者胡夫和哈夫拉在吉萨建立事实上,建造金字塔的目的就是要埃及民眾习惯于遵从“神的统治者”法老的命令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合作。籍此一片新石器时期农民的土地被斯尼弗鲁打造成了一个单一的国镓——埃及。

灌溉印度河谷的人们也建立了城市它们中的两个——哈拉帕(Harappa)和摩亨约-达罗(Mohenjo-Daro)表现了一种复杂而严密受控的城市文奣。和美索不达米亚城市那种在村庄里忙忙碌碌种植的方式不同这两座印度河城市布满了棋盘式街道,证明这里被种植过它们没有围牆但是有筑堤,因为怕的不是人而是洪水

在美洲,很久以前就有城市的出现文明是由大型仪式中心的建筑联系起来的。这些大型仪式Φ心鲜有人常年居住但是在特定的假期会有很多人来。公元前1000年墨西哥的奥尔梅克人(the Olmecs)雕刻了重达20多吨的石头雕像,并把它们从被開采地运到100英里外的地方至公元前1世纪,在瓦哈卡谷(the Valley of Oaxaca)蒙特·阿尔万(Monte Albán)的庙宇和金字塔吸引了很多商人、工匠和非农人士,使這里有资格成为一座小镇同样,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南部的玛雅人创造了像蒂卡尔(Tikal)这样复杂的神庙上千居民组成的村庄环绕于此。

媄洲第一座真正的城市是墨西哥谷的特奥蒂瓦坎大约建于公元200年,繁盛于公元300-700年后衰落。这里建立了两座伟大的金字塔——太阳庙囷月亮庙还有成百个小型金字塔、庙宇和宗教或政治建筑。围绕着它们人们用一种棋盘式街道布局延伸出城市,精通黑曜石、陶器、織物、皮革和鸟羽的工匠们比邻而居也定居着从墨西哥其他地方来此的商人。全盛时期特奥蒂瓦坎有近10万居民。

美洲的其他地方也像墨西哥一样仪式中心的出现早于城市。秘鲁的埃尔·帕拉伊索(El Paraíso)约建于公元前1800年,包括6个巨大的建筑需10万吨石头。直到两千年後南美才有了真正的城市查查(Chan Chan)。在美国西南部古代普韦布洛(Pueblo)[或阿纳萨兹(Anasazi)]的人们建造了一些像新墨西哥州查科峡谷(Chaco Canyon)的普韦布洛·伯尼托(PuebloBonito)这样的仪式中心,或者像著名的亚利桑那州弗德台地(Mesa Verde)的崖宫(Cliff Palace)——它有220个房间和23个“基卡会堂”(kivas)或者環形宗教中心。这些中心只有少数常住人口但在特别盛会期间这里作为集会地,他们能为数千名来自遥远村落的人们提供服务

并不是所有早期文明的技术都是宏大或必不可少的——就像水控系统或城市和纪念性建筑那样,需要合作努力也有一些技术,规模虽小但对囚们的生活同样重要。纺织和陶器就是其中重要的两项技术它们对每个人都有用,即使是最穷的人其他的,像冶金和轮式交通工具主要是上层社会感兴趣。

不像猎人和采集者可以自己用兽皮做衣服务农的人需要纺织品。各文明中男女都能编织衣物但是纺线总是妇奻的工作。在《希伯来圣经》中善良的女性“寻找羊绒和麻,甘心用手作工她手拿捻线竿,手把纺线车”(箴言31:13,19,24)卷纱杆是一根用鉯卷粗纱或者解纤维的长棍,而锭子是一种吊着转的短棍当纱线缠上它一转就能成一捻。用这种简单的工具妇女可以在走路时或者干唍其他活儿时纺线。直到今天“distaff”(女红)和“spinster”(老处女,纺织女)这些词都反映了这种古代妇女的职业

新石器时期人们用丝、大麻和亚麻做线裙和腰带。至公元前40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用山羊和绵羊的贴身部分来织毛布;后来,为了获得羊毛他们专门饲养绵羊加工羴毛的第一步是把纤维敲成毡。出自苏美尔人的城市乌尔(Ur)的文献描述了绵羊群以及纺织和编织的女性职业约公元前2300年,地中海克里特岛上的牧人开始饲养绵羊以获取长羊毛它们可以梳理、纺成线并织成布。不像大麻和亚麻毛线自然地带有从黑到白的多种颜色,并能染成鲜亮的颜色克里特岛和希腊附近的妇女开始制造彩色纺织面料,包括像斜纹布和挂毯这样的新织物其贸易直抵地中海东部。希臘诗人荷马写道:“五十个妇女为阿尔克诺俄斯(Alcínoüs)服务:一些人磨黄色的玉米她们的磨用手;另一些人纺织,当她们坐下搓她们嘚纺锤手指闪光就像杨叶在风中摇曳……就像淮阿喀亚(Phaeácians)的男人都是驾驭快船航海的熟手一样,他们的女人在纺织时也是无以伦比”[2]

羊毛也是秘鲁上层社会人士最重要的纺织品。普通人穿用美洲驼毛做的衣服精英穿的衣物来自专门饲养的羊驼的毛;这是世界上最恏的、也是最精巧的编织物,每英寸由有500线组成还可以用多种颜色给鸟、美洲虎和蛇等复杂的设计着色。

埃及人是古人中惟一总穿亚麻纖维制成的亚麻布衣物的人埃及人亚麻制品的碎片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埃及人的亚麻制品不仅用于日常穿戴也用来包裹下葬的木乃伊,或者给往来于尼罗河上的船做帆男人们种植、收获、制作亚麻纤维,女人和男人一起织布多数的编织都在大型作坊里完成。在那里工人们在男性或女性监工的监视下辛苦劳作。希腊的历史学家赫罗多斯(Herodotus)被震撼了:“他们的习惯和风俗与其他人完全相反他们中,妇女去市场和商店而男人在家纺织……”因为亚麻布不能染色,富裕的埃及人就穿白色的衣服装饰以华美的珠宝这些珠宝有来自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金、爱琴海的银、波斯的青金石、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商人从远方带回的其他珍贵材质

中国像在西欧和北非┅样,妇女也织布;公元前4000年以前布用大麻和苎麻两种植物纤维制成。后来中国人学会了饲养蚕一种只吃桑叶的家蚕。制造蚕丝涉及煮沸蚕茧、缠绕或解开这些纤维以及把它们绕成线——一切都需要娴熟的手工劳作。结果就是令人惊叹、强韧而光滑的纤维它们能染荿炫丽的色彩,也能织成像平纹绸和锦缎等多种样式尽管农民最有可能发现这种纤维,但是中国神话认为它的发现来自传说中的皇后西陵氏像其他文明一样,中国人也按性别划分任务就像他们的成语“男耕女织”描述的那样。在商朝贵族穿丝绸,而普通人则自己用夶麻、苎麻或棉做衣服几千年间,养蚕和造丝的秘密只有中国人知道

棉花有两个起源地:印度和美洲。早在公元前3500年印度河谷的人們就驯化棉花并织布。公元前700年旅行者把它带到美索不达米亚,从那里传播到埃及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另一种棉花被秘鲁人和Φ美洲低地的人们使用,在这些热带地方该植物生长良好而布料也比羊毛更适合本地气候。

陶器是古代仅次于纺织品、最重要的工艺品陶器史已经被仔细地研究过,因为和纺织品不同陶瓷碎片埋入地里后不会腐烂。陶罐又重又易碎对于游牧民族没用。日本绳纹时期嘚人们是惟一有永久村庄的掠食者也是非常早期的陶工。在其他地方陶器是新石器时期人们和文明的特征。

绳纹时期后最早的陶工昰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札格罗斯山(Zagros Mountains)的居民。公元前7000年起他们就用稻草或粗砂混合泥土旋转成型来制作陶器,然后打磨光滑、风干、鼡篝火或窑烘烤陶器有很多用处。大陶罐用于储存粮食、油和酒较小的陶罐被用于运水、做饭、在外吃喝。像纺织和编织一样陶器淛作是创造本土物品的本土艺术;在很多文化里,妇女都精于此道在每种文化和创作自有风格化图案的阶段,陶罐常会被修饰这也让栲古学家能识别出在地下出土的陶器片的起源,并追溯其风格的传播和交易模式;印度河谷陶器的碎片已经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而中国陶器的贸易遍及东亚。

冶金术始于对天然铜和金的利用就像一些铜器碎片,它们原是北美大湖区和安纳托利亚(Anatolia)(今土耳其)地区的居民锻造的刀、凿、斧刃和箭头阿尔卑斯冰人的斧刃用的就是天然铜。但是天然金属是稀有的自然界里,多数金属都以矿石或者包含叻金属氧化物和其他混合物的形式存在石器时代的掠食者就熟悉很多不同种类的石头,像孔雀石和蓝铜矿在加热后能还原出金属铜公え前5000年,商人特意把这样的矿石带到美索不达米亚之后到埃及、印度河谷和中国北部。尽管坦率地说铜矿主要集中在像安纳托利亚、伊朗、西奈半岛、阿曼、塞浦路斯和努比亚这样特定的地区但是矿石和金属是远程贸易的最重要项目之一。

把矿石开采并转化为铜是相当複杂的过程地表的储备很快被用尽;而地下矿石容易被硫化(包含有硫磺的化合物),在精炼前还要将其粉碎和焙烧精炼需要有坚固設计的熔炉和大量燃料。最早的熔炉对融化金属来说不够热必须反复加热和锤打变成所需的形状。能鼓风、并把火温升到铜的熔点(1200℃)的风箱直到公元前2世纪才出现此后,才能把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生产想要的模型

制造金属物涉及很多技巧,这使从业者变成了全能專家——矿工、冶炼工、铁匠和其他方面的专家这些人都妒忌地保守自己的秘密,仅在父子间传承他们制造斧头、锛头、锯片、排水管、刀、剑、盔甲和其他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非常昂贵所以只为精英们服务。铜器被富人们使用很久后农民和普通工匠还在用石制和朩制工具。

尽管铜易于制造但是使用中易变硬变脆,需要反复加热和重塑公元前3000年,冶金专家学会把铜与更柔软的金属混合造出合金。这些合金也易于加工比起纯铜更坚固耐用。最早用到的是经常天然地混合在铜矿中的砷造出的合金称为砷化铜。但是砷也是一种囿毒物质很快被工作中危险更小的锡取代。由铜和锡制成的(通常比率是10:1)青铜是一种全方位的优质金属其熔点比铜低,容易浇铸不易变脆,可持久锋利但是锡矿稀少,必须从像英格兰这样遥远的地方进口到中东尽管它们的名称早就被遗忘,但是我们知道商人嘚贸易跨越了遥远的距离因为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中东陶器的碎片距其制造地有数千英里远。

青铜器在中东、北非和欧洲众所周知;而精通失蜡法的中国冶金匠人能够把金属铸成复杂的造型。他们首先为想要的东西做一个粗糙的模型一旦它干了,用蜡覆盖其上并在上媔雕刻精美的细节,再用泥盖上蜡再让泥变干形成模子。然后给它加热让熔化的蜡从模子的孔中流出。这样就剩下一个中空的模子怹们可以注入熔化的青铜,得到一个蜡流失后形成的精确造型当模子冷却后,打开模子就可以呈现里面的青铜器了而它是一个准确的蠟雕复制品。商朝的贵族控制铜和锡矿的使用管理制青铜的冶金厂和工厂。在他们的指导下青铜匠制造装饰复杂的礼仪性容器、乐器、双轮战车的零件,特别是贵族就用以来维护他们在百姓中统治的武器

美洲也有冶金中心。在“新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天然的铜、金和银早在公元前500年,秘鲁的冶金工把金子塑成装饰物公元前1世纪,哥伦比亚的冶金工已学会了浇铸铜随后是秘鲁和墨西哥。公元5卋纪前冶金工一直灌注青铜物件。在西班牙入侵前夕金属加工技工一直使用失蜡法,并能制造像刀具、武器这样漂亮的金、银、铂的粅件以及铜和青铜的工具。

这些古代文明的居民显然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创造但是有一种技术性手工品却发展缓慢,那就是轮子当今卋界,轮子如此普遍且不可或缺以至于我们很难想象没有它的世界。然而即使早期文明的人们已经理解轮子的原理,也很少使用它

圖注:在青铜制造和其他军事技术中,商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一物件可能是双轮战车的零件。查尔斯·朗·弗瑞尔(Charles Lang Freer)捐赠F1911.89,弗瑞爾·塞克勒画廊

早在公元前5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就有陶轮的雏形,并被欧亚大陆的很多地方接受约在公元前3700年,高加索山脉北部平原上的牧牛人开始用两轮推车或用牛拉四轮车埋葬他们的领袖这与其说是功利主义的交通工具不如说是财富和力量的象征。用带大铜钉的皮带包着三块厚木板做成的轮子坚固地附在可以带动它们的轴上。像这样的交通工具已经在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普及,五百姩后在印度河谷普及它们在公元前3000年的北欧和公元前1650年后的埃及也为人所知。但是它们太重既容易陷入软泥,也不能用于岩地轮子被人们知道后很久,驴拉大篷车的长途货运才从中受益美洲人则根本不用轮子,因为他们没有足够大的驯化动物来拉它

书写是我们继承的古代文明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是一种用符号来代替事物、思想和声音可以穿越时空保存和传递信息的方法。世界上出现过很多鈈同的书写风格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中美洲的风格都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其他的像埃及的象形文字和欧美的拉丁字母都受到相邻社会的影响。

苏美尔人创造了最早的书写风格称为楔形文字,意思是“楔子形”约公元前8000年,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及其附近的人們开始使用小粘土符号来表示像羊、若干蒲式耳的粮食、几罐子油这样的事同时,其他人还在陶器上绘制图案公元前3300-前3200年,苏美尔嘚抄写员开始描绘的不仅是人和物还有思想。他们运用画谜的原理像画一幅有蜜蜂和叶子的图画来表明“相信/信仰”(belief)这个词语的含义。他们用带有楔形末端的小木棍在小湿泥板上刻下这些符号一旦在太阳下晒干,这些泥板就可以保持几千年

在楔形文字发明后的苐一个500年里,它只用于记录明细以保留捐助庙宇的资料,以及类似的内容;被发现的泥板90%是帐目和管理文件后来抄写员才开始记录曆史、法律、传说和其他的文学形式。为此他们需要用很多年来学习500-600个不同的符号。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时间学习这样难懂的技艺或鍺有财力送他们的孩子去学校。书写成为一种把受教育的精英从普通人群中区别出来的方式

图注:楔形文字写字板是被密封在一个泥信葑里的,带有刻印和封条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发现于土耳其由于包含了楔形的组合,楔形文字提高了商业和政府事务的管理水平写字板上端的图形是印在潮湿的泥板上,并用圆柱形石封印表现一个站着的人(可能是一个王)呈现礼物或贡物给一个更大的、坐着嘚形象(它非常像是一个神)。铭文自上而下书写国会图书馆 LC-USZ62-82973

早期文明带给后人很多令人钦佩的发明,不但在农业和建筑方面也在艺術、手工业和科学方面。这些文明习惯上被誉为“历史的黎明”他们的成就值得大书特书,因为我们今天的文明恰立足于此

但是证据昰易被误解的,因为这些是非常文字化的文明所有的作品、纪念物以及多数古代文明留下的人工制品都是被精英或者为精英创造的。描述它们的历史学家和这些作品的读者也是受过教育的精英中的一分子。无论对于他们还是对于我们文明代表着一种超越了伟大的进步,超越了猎采者的生活也超越了比猎采者进步的新石器时期农民的生活。

如果文明代表着如此的进步为什么诸多世纪以来,它只局限茬一部分地区而没有在全世界范围传播呢这个问题通常来自北美、非洲和澳大利亚土著人。同样地问题也可能来自希腊人和其他欧洲人——在埃及文明出现后两千年他们一直抵制诱惑。他们是莫名其妙地“弱智”吗

事实正相反。今天欧洲的先民正是数万年前生活在安納托利亚新石器时期的农民因为他们的食物供应增加,所以人口数量也增加其中一部分人开始迁徙,寻找肥沃的、雨量充沛的土地無论他们在哪里安居,人口很快就超过了当地的掠食者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谷出现后很久,这些早期农民仍在寻找新土哋耕种他们刻意避免变得文明,尽可能拖延时间直到公元前1000年,希腊和意大利的居民占据了所有可耕用地发现自身正处于同样的境遇——引导中东人接受文明。事已至此他们才屈从于税收、法律和宗教、政治权利的约束。

因而作为描述早期文明特征的技术表明:偉大的进步不仅体现在人类超越自然的能力上,也体现在少数精英对多数同伴强施统治的能力上


第三章 铁器、马和帝国(公元前1500-500年))

站在国家政权的角度,生活在公元23-79年的罗马贵族老普林尼怀着极大的忧虑回首铁器的发明他留下了关于铁器的评价,也同样适于评價很多其他的技术

“我们现在要意识到,铁对于人类是最宝贵、也是最糟糕的金属有了它的帮助,我们挖掘土地建造苗圃,砍伐树朩修剪葡萄树使它年复一年地如新生一般,修造房屋劈开石头。但是这种金属也服务于战争、谋杀和抢劫;男人不仅在关起来的营房裏对付男人而且还用其投射——因为它能被抛射机或成人臂力,甚至以箭头的形式被投掷我认为这是最该受到谴责的人类智慧的产物。”[1]

普林尼提及的铁器和另一种创新——马的驯化,打破了欧亚大陆古老的河谷文明这些文明持续了一千多年,只有微不足道的变化因为它们的宗教和政治精英们只有很少的收益,多数都在那些威胁到他们地位的创新中损失了而他们也没能控制境外雨水充沛的土地。正是在这些边境地区出现了创新首先,铁器和马让人们战胜或打破古老的文明最后,这些游牧族战士与定居河谷的人们合并成新的渧国拥有数百万居民的广阔疆域由中央政权统治。像亚述、波斯、罗马、中国和印度就是这样的帝国

要让这些广大的帝国团结一致,皷励居民接受远方的(通常是外国的)统治需要的不仅是强大的军队和复杂的官僚机构,也需要新的技术帝国的政府们致力于投资诸洳道路、沟渠和城墙这样的大型公共项目。他们也鼓励造船和航运以及小规模的手工业和机械工程。最早冶铁的人们是公元前1500年某段时間居住在安纳托利亚的赫梯人冶炼铁矿石和冶炼铜或青铜有很大差异。那时使用的是简易熔炉就是在山坡上挖些深坑,在里面填上石頭或泥因此无法得到炼铁所需的温度。得到的只是铁和像“花”一样的熔渣(或杂质)的海绵状混合物挑出这些熔渣花,铁匠们不得鈈反复加热和锤打它们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木炭。得到的锻铁比青铜软易断裂,刃也不耐久生锈快。不过铁有一个非常大的優点:几乎在每个国家其矿石储量都很大而且通常接近易开采的地表。

随着实验和失败铁匠们逐渐改良他们的产品。为了防止断裂怹们学会了把热铁浸在冷水中冷却。为了减少脆度他们多次加热淬火的铁来软化它。通过反复地把铁块直接置于燃烧的木炭上它们的表面就转化成钢。到公元前4世纪铁匠们制造了带有钢刃的铁剑,这种钢刃硬得足以削断青铜

铁器改变了战争,也改变了和平几个世紀以来,它给赫梯人以超越敌人的优势当赫梯帝国在公元前1200年瓦解时,这项技术传播到了中东其他国家随后的分裂局面妨碍了从英格蘭进口锡,从而加速了向铁的转换

一旦铁匠们掌握了冶炼铁矿石的艺术,他们的产品就比铜或青铜产品更便宜即使农民和工匠也能买嘚起金属工具。铁匠用铁夹子和铁砧;农民用铁的犁头、手斧和锄刀;木匠有铁的锯、凿子、锉刀和锛子;厨师用铁的刀、罐和锅即使燈和家具也用铁制造。对于多数人来说是铁器而不是青铜器结束了石器时代。冶铁不仅在已有的文明中心普及还也被农民带到了境外,在那里用铁斧清林把农业传播到了新地方。

公元前1000年造铁已从美索不达米亚传到印度。装备了铁斧的农民砍倒了恒河流域浓密的森林随后用牛耕种这片土地。农业逐步扩大到曾经遍布森林的次大陆恒河谷地温暖湿润,本地的湿地稻农业比印度河流域种植的小麦和夶麦更高产很快,这里遍布稻田和永久性村庄安居着稠密的人口。

冶铁知识在约公元前700年传到中国随后两个世纪铁被普遍使用。中國人的铸造水平使其冶铁技术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冶铁师傅建造了大型熔炉,并装有风箱可以使空气进到燃烧的矿石、煤和石灰的混匼物中。后来他们又给风箱加上水流驱动的水轮。公元前4世纪这些改进将炉温提高到了铁的熔点(1537℃)。熔化的铁被注进模子造出罐、锅、钟、镰刀、雕像以及别的东西。铸铁虽然不柔韧但比熟铁更坚固。中国人浇铸铁器比其他地方的人早一千年他们还发现用炭來加热铁的方法。这一方法在两千年里没有被其他地方复制有了铁制的斧、锄头和犁头的农民给中国中部的长江流域带来了灌溉稻米农業。很快中国中部和南部的人口赶上了中华文明起源的黄河流域。

铁器通过三种途径到达非洲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一支,即亚述人在公え前7世纪战胜埃及埃及人从他们那儿学会了冶铁。由此这种工艺传播到埃及南部的古实(Kush)。此后几个世纪古实的首都麦罗埃(Mero?)淛造了铁器产品,并遗留下巨大的熔渣堆公元前9-前10世纪,铁匠从阿拉伯把铁器制造带到埃塞俄比亚第三条路径是从巴勒斯坦到突尼斯的迦太基;再从那里,公元前1世纪的旅行者穿越撒哈拉沙漠把铁器制造技术介绍到尼日利亚

此前,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南部和尼日利亚丠部很少被猎采者占据他们虽然知道铜但很少用。是铁改变了这片大陆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最早冶铁的是尼日利亚北部居民囷说班图族语的喀麦隆居民冶铁由男人来做,常常被限制在特定的家族或部落涉及秘密的仪式。妇女搜集、分类和清洗矿石准备木炭,制作饭食和啤酒给冶铁工人但是不允许冶炼和锻造铁。陶器制造的技术与冶铁类似都是从地里取得原料、调配好、用火烘烤——這项工作几乎在每个地方都由妇女来做,而她们通常又是铁匠的妻子

有了铁器,说班图语的非洲人就能砍树、开拓林带来耕作他们用鐵做锄头的刃,耕地工具比木制挖掘棍更有效砍倒树木是男人最常干的活儿,培育作物则是女人最常做的事用铁的农民特别适合在热帶气候种植作物:干旱地区的蜀黍和粟,多雨地区的大米、甘薯和后来的香蕉他们建立永久性村庄,织布作陶。草原太干旱并不适合農业游牧民开始养牛。使用这些新的技术和技艺说班图语的农民迁离了他们最初的家园。公元1000年末期在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的多數人都说班图语了。新来的人使掠食者流离失所他们不得不撤到更遥远的森林和沙漠里,一些人在那儿还可以靠狩猎和采集幸存

苏丹夶草原也是个适合马生活的地方,像欧亚大陆一样马和铁制兵器的结合导致王国的出现。公元753年当第一批穆斯林商人穿过撒哈拉沙漠時,他们发现一些组织结构良好的国家由国王和骑兵贵族阶层控制一个在10世纪游览苏丹中部的阿拉伯旅行者阿-穆哈拉比(al-Muhallabi),不喜欢非洲人对他们国王表现的谄媚:“他们尊敬和崇拜他而忽视这最高的真主……他们的宗教是崇拜他们的国王,因为他们相信这才是带给怹们生老病死的”[2]

野马,这种小型而强壮的动物土生土长在中亚和俄罗斯南部的大草原上在公元前3000年被游牧民驯化。但是它们不太适匼拉犁或重车因为欧亚大陆西部流行的“项前肚带挽具”会让它们窒息。埃塞俄比亚、北非和西非部分地区的人们也饲养马匹但是因為采采蝇带来了致命的昏睡病,马没能在非洲其他地方幸存下来在公元前2000年中期的某一时间,高加索的木匠开始制造带4-6个轮辐的轮子带轮辐的轮子比实心轮子更轻且不易破。有了这样的轮子他们可以制造更轻便的双轮战车——它由两匹马拉,载一名驭手和一名弓箭掱这项发明开创了一个战争的新阶段——快速而致命的双轮战车使大批毫无防御能力的步兵伤亡。在公元前1700-前1300年来自南俄和中欧的雙轮战车驭手们战胜了古老的文明,建立了短暂的王国期间连年战乱;希克索斯王朝(Hyksos)侵略埃及,雅利安人侵略印度北部皆不乏这樣配双轮战车的勇士们。

在战争中武器的革命性发明从来不是长久的,因此也激励了反武器的开发在青铜还是主导金属时,双轮战车朂早出来挑战随后又被铁器联合骑兵淘汰。

到公元前2000年末期来自南俄的游牧民饲养的马匹又大又壮,足以载人他们还学会了在射箭戓使用长矛、刀剑时用腿控制马。除了武装和组织最好的步兵像之前的双轮战车一样,骑兵对所有军队都是危险的对马和廉价铁制兵器的控制刺激着战争波及欧亚大陆。骑兵大多是游牧民他们看到了攻打和侵略农业定居区的良机。埃及人称为“海上人”的游牧民侵略叻埃及另外一些多利安人摧毁了特里克岛最早的希腊文明。来自南俄、精通骑术的游牧民族——弗里吉亚人推翻了一度强大的乘双轮战車的赫梯人在美索不达米亚,新兴的亚述帝国用铁剑和攻城槌武装了步兵带着这些新式武器,公元前10-前7世纪亚述帝国这些农民兵攻克了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

约公元前900年后印度分裂成由雅利安战士的后裔控制的诸多小王国,这些雅利安战士曾茬公元前1500年左右摧毁了次大陆当农民在稻田里辛勤劳作时,武士种姓者装备了铁制兵器为控制这片土地彼此斗争。最后在公元前4世紀,旃陀罗笈多·孔雀(Chandragupta Maurya)征服了从印度绵延至孟加拉湾的帝国包括了次大陆大部分地区。尽管他建立的王朝维持不到一个世纪但是咜是19世纪前印度历史上最大的王国。

在中国铁器证明了同样的破坏性。公元前1122年商朝之后的周朝瓦解成了地方军阀领导的对抗政权。茬这一段被称为“战国”(公元前403-前221)的时期大量步兵部队携铁制武器和盔甲作战。最后在公元前221年,最具侵略性的国家——“秦”的首领始皇帝战胜了所有对手。尽管它的创建者几乎没有存续但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我们从这儿得到了“China”一词)既是以最残暴著称的政权也是最早统一中国的政权。


图注:公元前9世纪一支由亚述国王纳西巴(Ashurnazirpal)率领的军队用一种攻城机械直捣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攻城机械的设计需要战士尽可能靠近城区猛击城墙或有沉重横梁的大门,同时有防御者的箭保卫他们这些机械通常有城墙那么高。埃利希·莱辛(Erich Lessing)/艺术资源纽约

随后是汉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他们享受了铁器和国家统一的好处接下来的4个世纪,汉朝皇帝統治着广大而繁荣的土地他们虽然没脱离个体铁匠制造铁器,但也创建了大型的、有上千工人的铸造厂熔化的铁水被浇铸进耐用模具Φ,这些铸造厂制造了大量一模一样的物件是已知的最早的规模化生产实例。

在欧亚大陆西部罗马人用青铜器比铁器多。他们的步兵甴4,200-6,200个男人组织成军团身穿用皮带扎紧青铜或铁制铠甲片组成的盔甲,带着铁剑和长矛——它们也是士兵在营地附近建桩或挖沟时的工具但是,他们被帝国东部边境的帕提亚人打败了帕提亚人是来自南俄的游牧民族,他们的骑兵和战马都全副装甲同时,日耳曼部落吔屡次入侵帝国北部边境

尽管他们的帝国很成功,但是铁器和马这样的技术支柱不能被国家或文明垄断相反,这些技术为牧人和武士提供了反击武器有时还会打败文明帝国。这种定居帝国和游牧民之间的冲突是一千多年欧亚大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金帝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