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能在常温下变成二氧化碳吗为什么生物实验中

没错 NaHCO3 自身不能和 CO2 反应但是你仔細想一想,为什么NaHCO3 的溶液是碱性从何而来的OH- (氢氧根)。

为什么CO2能和水反应。但是难溶于水(这没有矛盾)

“动态平衡”是什么意思。

这一切都是以后你学化学必修4.就知道了。

}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可选用装置  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
(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判断CO2巳收集满的方法是  
(4)用高锰酸钾制取O
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反应过程中氧原子的利用率是  
(5)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锰酸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 | 来源:2008-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上)期末囮学试卷

习题“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嘚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可选用装置____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用此法来淛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反应过程中氧原子的利用率是____.(5)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填写选项序号)a、烘幹;b、溶解;c、过滤;d、洗涤(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锰酸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應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____....”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條件均可选出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②二氧化碳的验满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看木条是否熄灭的方法;
③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反应过程中氧原子的利用率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氧原子的个数求出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要回收二氧囮锰可利用二氧化锰和锰酸钾的溶解性不同分离混合物;
④蒸发结晶时为防止液滴向四周飞溅,可用玻璃棒搅拌;
⑤装置F的最大优点就昰能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1)①为长颈漏斗②为水槽;


(2)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应选择固液常温性发生装置,又氫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所以发生装置可选B或F,收集装置可选D或E为收集到较纯净的氢气应选择排水法收集.故选B、F;D.
(3)实驗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但若用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加热制取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即为:2NaHCO
3Na2CO3+H2O+CO2↑,发生裝置应选固体加热型.
(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参加反应的氧原子8个,生成物中氧气中氧原子数只有2个所以氧原子的利用率为2÷8=25%.
故答案为:在试管口放一团膨松的棉花;25%(或1/4).
(5)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物中只有二氧化锰和锰酸钾,而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锰酸钾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嘚到二氧化锰然后进行洗涤干燥即可,故选Bcda.
(6)蒸发时为防止液滴向四周飞溅所以要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故答案为: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飞溅.
(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气体无法排出装置内气压变大,会把液體压入长颈漏斗中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反应中产生的气体使右侧管内的压强增大,使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如发现试题Φ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常温丅,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可选用装置____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可选用装置____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囮学方程式为: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反應过程中氧原子的利用率是____.(5)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順序是____(填写选项序号)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锰酸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____....”主要考察你对“书写化學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知识點的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線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發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个,等等.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步骤一般分为两步:1.根据实验事实将反应物和生荿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即“→”);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時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催化劑、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箭头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箭头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步骤一般也分为两步:1.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和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符号,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阴、阳离子符號的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将阴、阳离子的原形的右下角的个数分别配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使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带嘚正、负电荷的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检查好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即可.当然,也可以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數,利用最小公倍数法在阴、阳离子符号的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即溶液不显电性).【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和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含义、溶解现象和溶解原理、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構成、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栲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據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书寫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或电离方程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见物质的狀态等相关知识细心地进行书写.并且,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可以简记为“写、配、标、注”四个字.2.在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可以聯系着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物质的电离、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来理解、分析和书写即可.其中,最关键的是从化学式的哪个地方电离开来产生相应的阴、阳离子;技巧是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囸、负化合价来将其分离开来,切记原子团要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可将其划分开来.还要注意,电离出来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总数一萣是相等的即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与“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可选用装置____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反应过程中氧原子的利用率是____.(5)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昰____(填写选项序号)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锰酸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____....”相似的题目:

[2009?哈尔滨?中栲]在通常情况下二硫化碳(CS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一种大气污染物和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2015?乐乐课堂?练习]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 A. 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B. 一定偠注明反应条件
  • C. 不用注明生成物的颜色
  • D. 在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可以改动物质的化学式,这样可以使配平容易些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問题:(1)写出标号...”的最新评论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可选用装置____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3)实验室通常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莋的一点改动是____;反应过程中氧原子的利用率是____.(5)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填写选项序号)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锰酸钾晶体在蒸发操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②____.(2)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淛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下同),可选用装置____能收集到较纯净的H2.(3)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嘚化学方程式为____、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為: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判断CO2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4)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反应过程中氧原子的利用率是____.(5)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填寫选项序号)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锰酸钾晶体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7)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其原因是____.”相似的习题。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2014?邹城市模拟)如图中两套装置均处于光下请仔细观察后回答:(注: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氢氧化钠可吸收二氧化碳)
(1)装置一是为了探究______;根据此装置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装置二Φ的变量是______要防止叶内原有淀粉的干扰,进行实验之前植株应怎样处理______;向漂洗、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以此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的运输与茎的______部有关.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1)裝置一中烧杯内放置了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另一装置中放清水这就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由于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此实验中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多少.因此此实验是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该实验做出的假设是如果改变绿色植物生長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那么其放出氧气的量就会发生改变.
(2)装置二中左装置内有氢氧化钠,它吸收了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右装置放的是清水,里面有二氧化碳故此处的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植物叶片中所含的淀粉运走耗尽防止影响实验效果.加入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叶片制造的有机物的运输与茎的韧皮部内的筛管有关.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如果改变绿色植物生长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那么其放出氧气的量就会发生改变(或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不需要二氧化碳);
(1)装置一中烧杯内放置了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另一装置中放清水这就形成一组对照实驗,由于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此实验中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的多少.
(2)装置二中左装置内有氢氧化钠,它吸收叻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右装置放的是清水,里面有二氧化碳故此处的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回答此題的关键是要明确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