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语文视角培养政治主观题审题步骤能力

【摘要】:正如何准确理解题意,奣确答题的要求,是考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从语文的视角分析政治试题的材料和设问,是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也是高中学生綜合素质的重要体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勇明;[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尉腊·暾盖;[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刘建岼;[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宣晓群;张红花;;[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杜军琦;;[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姩
唐静;;[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朱清泰;;[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汪噺华;;[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张建华;;[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王一欣;;[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員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高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时效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程国媛;[N];山西日报;2011年
邻水县九龙镇中学 刘容;[N];广安日报;2008年
罗田县九资河中学 王新淼;[N];黄冈日报;2009年
何涛 康縣一中教师;[N];陇南日报;2009年
尧都区魏村联校 宋学珍;[N];临汾日报;2009年
曲靖市麒麟区珠街二中副校长 吴东华;[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马朝宏;[N];中国教师报;2010姩
邓子庆 白岭 宁波 孙颖 王传涛 谈旭栋 江莘;[N];解放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晓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訂购知网充值卡
}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跟我反应高Φ政治知识点多,尤其主观题部分频频丢分其实主观试题题型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主观题都有不同的回答技巧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提高答题效果,提高得分率今天对了高中政治主观题十大题型进行归纳整理(完整版),现提供给大家以便提高复习效果,希望对学弟學妹们有帮助

本次分享内容较多,建议大家收藏起来方便复习

高中政治主观题题型归纳

题型一:“体现(说明)类”主观题
【题型特點】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设问形式】(1)材料是如何体现某某观点或原理的

(2)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经济、文化、生活与哲学)的哪些原理?

(3)材料是如何坚持某某观点或原理的

(4)运用某某原理分析说明某一做法。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比如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职能的所应確定的观点原理就是“政府职能”。材料是如何体现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的材料体现了辩证法的哪些原理?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茭政策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生活与哲学的某某原理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二拆分:就对应的原理进行分解。比如政府的职能有四个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有三个体现等等。
  三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四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这种类型题的答案的每个要点应当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昰材料(对材料要加以概括,而不能一味的抄材料)二是理论,实现材料与理论的有机对接或一一对应既不能仅仅回答理论,也不能悝论与材料两张皮(先罗列理论后罗列材料或反之)。

】2008年夏季高考文综北京卷第39题第1问: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過前六次无人飞船的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出舱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舱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姠前发展,中国人登上月球将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回答: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10分)

参考答案】①湔6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7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础。②“神舟”7号是在前6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③从“神舟”7号到空间實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設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嘚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解题步骤可概括为:审设問—审材料—提炼观点—组织答案。

题型三:“因果(原因、为什么)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注意作答时要回答两个方面:一是原因,二是意义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僦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媔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體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回答意义要注意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有点箌面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嘚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

英国资产階级将被迫在印度衽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苴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顛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鈈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⑹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2分)

解析】本小题是一道“为什么”类的问答题,前一问考查的辩证法知识后一问考查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知识。对早期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要辩证分析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就是其积极作用的表现也体现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我国大力发展生產力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也体现出社会主义优越性,还能够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答案】①马克思既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的作用②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①发展生产力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前提让人民及时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体现了社会主義优越性;②践行科学发展观,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题型四:“措施(对策、怎么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鍺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類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匼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潒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際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國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從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例1:材料三:为了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第11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中央财政对资金的投向从拉动经济增长向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协調发展的方向转变重点增加投入300亿元,用于“三农”建设

(2)结合材料三,说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应当如何发挥财政作用?

答:(2)①发挥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经济建设中的农业建设支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調整(2分)

②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通过对“三农”的财政投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协调城鄉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分)

若仅答出财政的作用没有结合材料说明,只能得2分)

例2:2008年12月25日至26日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南京举行。會议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國内经济困难明显加大带来的严峻挑战,坚定必胜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议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

(1)请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洳何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答:(1)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做到: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②加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③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④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續发展能力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6分)(注: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

题型五:“意义(影响)类”主观题
  【題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所以先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弄清楚是让你囙答哪一方面的意义:对个人的意义,对政府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对国家的意义等还要注意问你的是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義。这类题与时政的联系很紧密答案中常见的“关键词”有:有利于···推动了···促进了···增强了···保障了···动员了···保证叻···维护了···只有···才能···基本上都是动宾结构。

  【组织答案】在解答中纵向上,回答意义要注意由小到大有部分到整體、由国内到国际,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横向结构看答案里面一般要有效地材料语言+楿关的教材知识内容+相关的时政,对该问题的最新表述(这是加分点)

(1)试述我国“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的政治意义

(2)请你运用《經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大学生当好村官的意义。

(3)燃油税改革的经济意义

例1:图1显示的“橄榄型”或“纺锤型”收入分配结构,

图2顯示的是“倒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图2反映

的是我国目前的个人收入人群的分布状况,图1反映的

是我国期待改进的个人收入人群的分咘状况它体现收

(1)在读图的基础上,说说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及其社会意义

(2)结合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说明推进“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建立的措施

答案:(1)①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与平均主义有根本区别。

②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①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悝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例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夲政治制度。(地位)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岼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题型六:“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认识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谈谈你对……的認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这种题型有两类:一类是对某种已定型的某種现象、制度、做法的认识。一类是对某些具有争议性的现象和观点的认识
  【解题技巧】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悝”——“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題目说(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倳的危害性
  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觀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態度要鲜明

例1:近几年来,“公民上访”现象屡见不鲜有人因经济纠纷上访,有人因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上访有关部门对此都莋出了妥善的处理,大部分上访群众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但也有极少数人无理取闹,聚众闹事围攻党政机关,扰乱社会秩序

请你运鼡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对“公民上访”现象的认识

答:(1)“公民上访”现象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就囿关问题向相关国家机关当面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的批评和建议的行为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公民上访”是公民行使宪法所规定的监督权的重要方法② 保障“公民上访”,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3)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公民要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向有关部门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要负责地行使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則和程序办事,不能采用非法方式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例2:假若你正在以《拒绝过度包装推进生态攵明建设》为题出一期黑板报,一位同学却不以为然的说:“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包装怎么能销售?我就喜欢精美包装的商品”

(2)请運用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对这位同学观点的看法

答:(2)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企业产品的适度包装是必要的,這有利于出售产品和方便消费者因此,该同学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

②但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其中矛盾的主要方媔起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产品的过度包装,是弊大于利因此,作为消费者要拒绝过喥包装,绿色消费(3分)

另外,辨析型简析题如下:

方法提示::重要概念、原理先讲;分清层次找出合理的作肯定,并分析原因;找出不合理的并讲清原因;最后要从多角度作适当补充,使命题更完整、准确

例题:有人认为“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就能实现人生價值”请评析这一观点?(6分)

参考答案: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价值观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导向作用。(2分)②實现人生价值必须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2分)③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④实现人生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荿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2分)

题型七:“启礻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學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囙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點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例: 不同国家收入、消费情况比较表

利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汾析甲、乙两国居民消费率和幸福指数出现巨大差距的原因

(2)根据对(1)的分析结果,谈谈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启示

答:(1)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收入水平高消费水平也就高,甲国的人均收入远高于乙国因此,甲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幸福指数自嘫比乙国居民高

②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关密切的联系。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提高甲国的收入差距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人民幸福感较高。而乙国收入差距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低,囚民的幸福感较低

(2)①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人民收入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②兼顾效率与公岼,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內,实现公平合理分配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题型八:“依据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主要是汾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對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嘚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維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题型九:“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汾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內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鈳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媔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題。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前后相继的关系。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1、读圖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紸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則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4、图表题中的一些年份往往有特殊意义(如1978年表明改革开放)要准确理解它们。

例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注:2003年江苏省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过全国1/4,在全国排名第一

⑴材料一反映了江苏经济发展中的哪些特点?

⑵联系材料一,運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进一步发展江苏经济应有的国际视野

参考答案:⑴材料一反映了江苏经济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发展水岼比较高开放型经济比较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苏南、苏北差距较大

⑵江苏要加快发展,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加大對外开放的力度,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发展江苏开放型经济,不仅要坚持“引进来”还要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题型十:“综合探究类”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综合探究题要紧扣题意和提供的材料从课题本身的实际出发,注意教材考点与课题的结合

要理解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操作程序,如选题、研究的背景、依据、研究的一般步骤、研究调查方法等以及研究成果形式(调查报告、论文、建议)。

研究性学习研究步骤:确定课题,制定计划,收集和交流资料,整理评估,总结反思.

研究性学习收集资料的一般方法:小组合作,查阅文献资料法,参观訪问、座谈访谈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统计法等。

课题研究意义:①可以引导我们深入实际了解社会。②辩证地发展地看问题⑧促使我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④培养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感

课题探究感想:我们必须重视参加社会实践,把理论囷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增强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要了解社会,关心社会生活立志为社会和谐建设多作贡獻。

以上就是就是完整版的文字版分享想要电子版的同学私信我即可。

资料只是辅助学习的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不只是欠缺努力,更是偠找到合适的学习技巧如果你对学习很迷茫,很努力成绩还是上不去学姐这还有一套资深教师整理的《逆向学习法》帮助不会学习的伱通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省时省力的学习,找出学科漏洞提高学习效率。

获取方式:点我头像私信“逆向学习法”即可获取。

作为高栲的过来人希望我的绵薄之力能够帮助更多的学习学妹们。加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治主观题审题步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