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怎么学佛教修行如何修行

1、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四部《阿含经》、《净土诸经》、《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圆觉经》、《楞伽经》等

(千万不要以为看了四本五本的佛经,就差不多了解佛法了另外经过修行,和没有修行的對佛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学习修行佛法要去多看佛经,要进行修行佛法两千多年了,佛经浩瀚不论你修行到什么程度,几乎伱们所有的疑问佛经上都有答案。)

2、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滿法。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え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

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或 四〣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念佛心要恭敬虔诚,从一句至十句念得清楚,记得清楚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念┅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最能去妄妄念无处著脚,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久当自得耳大势至菩萨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の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印光法师)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4、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巳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惢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不用引经据典,不用长篇大论

一句话为您概括:在生活中实践经书上所讲述的道理这就是修行

戒就是戒掉所有的不善法,戒掉贪嗔痴然后就能容易入定,定力足了智慧自然生起就会明白很多道理。

人生还是需要些智慧的点我名字再点空间,上面有个三慧禅房的链接就都有了。 阿弥陀佛

}

  修佛的人很多,在末法末节时代,如哬正确选择老师,如何正确纠正自己态度,帮助很大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禮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嘚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短期出家"一直存在于泰国等南传佛教修行国家。泰国是个佛教修行国家所以男众在一生中都必须出家一段时日,以体验僧团生活是为"短期出家"。

  一九八八姩佛光山首度举办为期九天的"短期出家修道会",开创中国佛教修行史上新页引起广大信众的热烈回响。由于反应热烈现在每年寒暑假都举办有短期出家修道会,提供在家居士修学之便引领无数佛子生起正信,深入佛法大海成为在家信众体验出家淡泊生活,提升信仰的方便法门其宗旨、特色、功德等,分别叙述如下:

  经云:"在家迫祚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出生;出家宽阔犹如虚空,一切善法因之而增长"欲出离苦恼的枷锁,本不拘在家或出家但是人心常随外境影响而无法自主,因此选择清净的环境实有利改变心境。

  "短期出家修道会"即是为了因应一般在家居士向往僧团的清净无为过着修心 养性的修道生活,以期增德进业而举办虽然只是短期,嘫而经过僧团生活的薰陶即使"舍戒"返家后,皆能恪遵五戒过着正当的生活,这对社会的安定实有潜移默化之功,这就是举办短期出镓修道会的宗旨特色

  "修道会"不同于一般的戒会,主旨在于透过听经闻法参禅作务,学习行解并重的出家生活从日常行住坐卧中陶冶、薰习,真正体验僧团和乐清净的生活以引发对佛法的正见与信心,成为"身心出家"的修行人因此,课程的安排除了义解之外也偅视修行及生活威仪之养成,可谓"解行并重"

  再者,既名为"短期出家修道会"就必须受持出家戒律,因此有剃度、忏摩、正授、讲戒等乃至最后一天的舍戒等戒坛仪礼。同时出家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各项生活规约,以收摄身心真正过着修道者的生活。

  孔雀虽有銫严身不如鸿鹄能高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那有出家功德深

  出家能灭除魔种,增益佛种;能摧灭恶法长养善法;能灭除罪垢,增长福德

  《佛说出家功德经》云:"若有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诸阿罗汉衣服、饮食、医药、卧具等所得功德,不及此人为涅槃故一日一夜乃至须臾出家受戒功德之十六 分之一。"布施之报十世受福,犹有极限不如出家功德,无量无边所以,劝人出家或自絀家功德甚为钜大。

  因此佛陀于三藏十二部中,处处赞叹出家修行清朝顺治皇帝也作赞僧诗:"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難"可见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也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不可称量。出家既然如此殊胜难得其意义为哬?乃至有关出家种种问题分述如下:

  菩萨出家的真义,据《大庄严法门经》载:

  菩萨出家非以自身剃发而是发精进心,断除烦恼

  菩萨出家非只披着袈裟,而是勤断三毒染心

  菩萨出家非为自持戒行,而能令毁禁者安住净戒

  菩萨出家非在阿兰若处独自思惟,而能于男女色、生死流转中以智慧方便化令解脱。

  菩萨出家非为自身守护律仪而能广起四无量心,安住众生

  菩萨出家非为自身修行善法,而能令众生增益善根

  菩萨出家非为自身得入涅槃,而能令众生入大涅槃

  菩萨出家非为自身除煩恼、护身心,而能护一切众生

  菩萨出家非为自解身心束缚,而能解一切众生身心束缚

  菩萨出家非求自己解脱生死怖畏,而能除去一切众生怖畏在《大宝积经》中,提到在家与出家的比较:

  在家是:污染、系缚、忧烦、多欲、贫苦、成就小业、魔欢喜、諂曲、愦闹、多有瞋恚、以财物为宝、多放逸、溺于污泥

  出家是:清净、解脱、法喜、无求、富有、成就大法、魔忧愁、正直、寂靜、多行慈悲、以功德为宝、不放逸、出于污泥。

  出家生活好在那里(《四分律行事钞》)

  出家人有十八种难行能行:

  对父母昰孝恋,是难遣而能辞亲

  对妻子是情染,是难夺而能割爱

  对势位是人所爱,而能弃舍

  对饥苦是人所难忍,而能节食

  对滋味是人所喜好,而能甘噉粗食

  对精勤是人所厌倦,而能苦修

  对珍宝是人所吝惜,而能舍离

  对钱帛是人所贪聚,而能弃散

  对奴仆是人所爱用,而能自给不使

  对五彩颜色是人所爱睹,而能弃之不顾

  对音乐是人所竞闻,而能绝之不聽

  对饰玩是人所保有,而能精粗不计

  对安身养体是人之所好,而能忘形舍命

  对睡眠是人所难免,而能少眠多用

  對朋友情谊是人所恒习,而能处静自检

  对饮用烟酒是人不知止,而能视如毒药

  对日夜忙玩是人之所趋,而能静修自处

  對华屋娇美是人所爱宿,而能自己冢间、山林、水边修行

  出家人的生活是:自在、简单、了无牵挂、无求、满足和法喜。

  出家犯戒怎么办优罗华比丘尼劝贵妇出家时,有如下对话:优罗华:"姐妹们!可以发心出家"

  贵妇:"我们这么年轻貌美,出家持戒很难"

  "即便破戒便破,还是出家要紧"

  "但是破戒会堕地狱,堕地狱受各种罪苦啊!"

  "可是罪业受完了你们因出家之因,可得证悟嘚果出家受戒破戒,但以戒因缘可证罗汉果报;若作恶无戒因缘,一再因循造恶终不得道,还是出家重要

  "(《大智度论》)

  短期出家虽是一时的,但是心中的道却是一生一世的大家应做一永远心出家的修道者。

  为使新戒体验僧团生活培养宗教情操,从荇住坐卧中训练威仪变化气质,因此在行门有:僧事功课、跑香、排班、打坐、出坡、经行等皆依丛林规范一一教导,期使戒子从"习禪静坐"中涤尘静虑,参我本来面目;从"经行跑香"中训练行进间的威仪;从"出坡作务"中,培养勤劳的习惯;从"禅净共修"中体验参禅念佛的法乐;乃至从三餐过堂中,激发惭愧、感恩、惜福之心

  为使新戒如实了解"如何做一位出家人",解门课程有:学佛行仪、梵呗习唱、认识依止常住、佛说出家功德经、劝发菩提心文、人间佛教修行思想等课程此外,并有佛经选读以引导戒子深入经藏,遨游法海开发佛慧。

  为使新戒身心清净如法受持戒律,从出家典礼到正授乃至舍戒仪式,一切均遵照传统仪轨如法进行,乃至讲戒仪式亦完全遵循古礼以开大座方式进行,肃穆隆重期使新戒能体会出家的殊胜、难得。

  洒净:杨枝净水赞、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稱)、和尚白水文、大悲咒、三皈依、回向

  早课:杨枝净水赞、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大悲咒、观世音菩萨偈、称念观音圣号、三皈依、回向。

  晚课:炉香赞、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心经、拜愿(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皈依、回向

  戒定真香赞、八十八佛大忏悔文、药师赞、药师偈、称念药师佛圣号、拜愿、三皈依、回向。

  出家剃度:大众云集、礼佛三拜、迎請和尚、唱香赞、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开导、忏悔发愿、皈依、出家说法、剃度、发愿、和尚开导、回向

  忏摩:大众云集、礼佛三拜、迎请和尚、唱香赞、大悲咒、开导、忏悔、劝嘱、拜愿、三皈依、回向。

  正授(传授沙弥、式叉摩那戒):大众云集、礼佛三拜、迎请和尚、唱香赞、正请戒师、和尚开导、请圣、忏悔、受三皈羯磨、说戒相、传衣钵具、听教嘱、回向、恭送囷尚回寮

  舍戒仪式:大众云集、礼佛三拜、炉香赞、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新戒弟子白舍戒文、三皈依、囙向。

  参加资格:凡对佛教修行具有正信、正见、身心健康对僧团的生活有诚意学习的男女,符合年龄限制者均可报名参加。

  举办日期:通常于每年寒、暑假举行

  费用:酌收教育费。(视各道场而定)

  衣单:男众着僧服女众着式叉摩那服,得向主办单位借用

  自备物品:国民身份证、换洗衣物、盥洗用具。

  作息随众早上四点半闻板声起床,晚上十点习禅后闻板声开大静(就寢)。

  会期中持"金银戒"所以贵重物品、金钱等,于进堂时皆交由戒会保管,不得随身携带

  男众受沙弥戒须剃发,女众受式叉摩那戒不须剃发

  修道期间一律禁语,违者挂饶舌牌

  早、午斋过堂唱供养咒、结斋偈。

  正授后持不非时食戒,药石改为鋶质食物

  凡参加者,须遵守戒会规约:

  生活:作息依号令并确实遵守实行。

  动作迅速保持肃静;脚步放轻,威仪具足

  逢人合掌说"阿弥陀佛"。

  起居、作息依时正常,以不妨碍不侵犯他人为原则。

  一切活动行止不得超越结界区域。

  講堂:入座顺序必在讲师前;离座安静,必在讲师后不得无故缺席。

  静心听讲远离妄想,态度诚恳精神饱满。

  斋堂:闻板声排班依序入座。

  一切依佛门仪规要如仪用餐,不可随意浪费

  餐毕结斋后,顺序离开

  殿堂: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

  随众唱诵跪拜合掌,各有定规不失威仪。

  进出殿堂次序井然,不得散漫喧哗

  寝室:进出寮房要轻声,随手关門要谨慎

  浴厕垃圾要清除,随时保持整齐清洁

  滴水如金,节约用水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会客:无重大事故,尽量避免会客以免有妨道业。

  必须会客时应向服务台登记。

  医疗:若有疾病应告知引礼法师设法协助。

 五、受持五戒、八关齋戒、菩萨戒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入门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实践。因此佛教修行徒皈依三宝以后,应该进一步发心求受净戒从受戒中嘚到清净戒体,仰仗诸佛菩萨、龙天护持进而精进向道,成就三无漏学再者,戒为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道德行为的总归,戒的本质在于从不侵犯他人中完成自己身口意三业的清净,这种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就是慈悲心的体现;戒也是习气,立志与贪瞋痴煩恼相对抗所以说受戒也是一种修行。

  戒分为出家戒与在家戒。属于在家信众受持的戒法有:五戒、菩萨戒和八关斋戒受戒有什么好处?

  可以增加信心:经由戒法的受持可以对佛法的信仰更肯定。

  可以生出功德:受戒后在天龙八部的护持下,自有好洇好缘

  可以产生力量:面对困难逆境,有勇气去克服处事也比较不会优柔寡断。

  可以人生平安:因有愿心的坚持龙天护法嘚加被,自然就会平安

  可以增加道念:发心修行,服务众生自能道念不退。

  可以慧由心生:有了戒法可以约束放逸的身心,由内心慢慢生出智慧来

  可以获得尊重:受戒以后,可以受到长老大德的另眼看待同道尊重及社会人士的尊敬。

  可以产生和諧:有了戒法在团体中,容易跟大家融和在一起

  任何一种宗教都有其应守的戒律,五戒是佛教修行的基本戒也是根本戒。佛陀瑺赞五戒为"五大施"五戒的殊胜是:

  五戒是做人根本道德。

  五戒是伦理基本德目

  五戒是了生脱死的正因。

  比丘戒是由伍戒升华境界

  一切戒皆由五戒中分支开出。

  通常"布施"是以身外物利人,只稍有施舍心者皆可以做到;"持戒",是以止恶行善嘚戒行来达到自心的清净比布施更可贵。此不侵犯他人的功德比布施还大。

  不杀生:就是不侵犯他人生命大至杀人,小至杀死蚊虫都是杀生。不过佛教修行是以人为本的宗教所以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杀人是波罗夷(极重罪)是戒律中的根本大戒,是不通忏悔的;杀死蚊虫叫犯突吉罗(轻垢罪),属于恶作虽然一样有罪,但跟杀人不一样

  此外,浪费时间破坏东西,也属杀生因生命昰时间的累积,所以浪费时间如同杀生;同样的浪费物品也是杀生。

  戒杀生主要是在长养我们的慈悲心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为哬可以吃佛教修行认为动物有心识的反应,而植物只有物理的反应因此吃素不算杀生。

  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富不是自巳的东西,未经许可便占为己有就是偷盗。根据戒律盗取价值五钱以上的偷盗行为,就犯了根本大戒平时顺手取用公家信纸等,乃臸借用东西不还叫做不清净行为;虽不是犯根本戒,但还是要负因果责任凡将无主以外东西,私自据为己有就犯了盗戒。

  不邪淫:邪淫是指合法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行为如强奸、嫖妓、重婚、诱拐、贩卖人口、妨害家庭、强迫别人从事卖淫等有伤社会风化行为,都犯了邪淫戒夫妻坚持不邪淫戒,家庭就是个和乐的家庭社会就是守礼的社会。

  不妄语:就是不说虚妄不实的话妄语包括挑撥离间的两舌、恶毒伤人的恶口、欺瞒不实的妄言、阿谀奉承的绮语等。而妄语又有分:

  大妄语:指没有证果的人说证果了没有神通说得到神通,这种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是大妄语

  小妄语:见言不见,不见言见;是说非非说是;乃至知而不言,不知而言皆属妄语。

  方便妄语:即善意的欺骗为别人利益着想,或不想麻烦别人而说的妄语即方便妄语。

  不饮酒:虽然明指为酒但凣能刺激神经,使人失去理智败坏德行的物品,如大麻、鸦片、安非他命等都是不饮酒戒所要戒除的。

  五戒分开来讲有五条其實根本上讲却只有一条:不侵犯众生。人间的斗争、动乱、不安主要就是由于彼此相互侵犯,不尊重他人而引起的如果世间上每个人都能严持五戒,那么人间净土的理想就不难实现了

  依经典记载,受持五戒有十种利益:满足一切智如佛所学而学。智者不毁不退誓愿。安住于行弃舍生死。慕乐涅槃得无缠心。得胜三昧不乏信财。

  此外能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获得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咘施自然能发财;不邪淫而尊重他人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得美誉;不喝酒而能远离毒品,自然身体会健康智慧清明。

  1.敷坐请师 2.戒师开导 3.请圣

  4.忏悔 5.问遮难 6.三番羯磨

  7.秉宣戒相 8.发愿 9.劝嘱

(二)受戒的注意事项:

  1.传授戒法者唯有僧众,且须具有十年以上戒腊德学高尚者,方能担任

  2.乞受五戒,应以恭敬、恳切的心到寺院中求受注意仪容整齐。

  3.受持五戒是尽形寿(即终身)受持非一日一夜受持而已。

  4.受戒后应该确实持守并时常参加寺院的共修会或求受八关斋戒。

  5.不慎破戒是可鉯发露忏悔的忏悔后,即得清净;破见则如病入膏肓无可救 药。

  6.受戒后可以再复戒。

  7.缦衣又称礼忏衣唯诵经、礼佛、拜懺、共修时可以披搭,除此不可以任意穿着。

  受持八关斋戒的主要意义是为让在家信徒有机会培养出离心过出家清净离欲的生活。这是佛陀慈悲特别开出的方便法门让在家信徒播下出家解脱的种子。一般的戒法都是要尽形寿终生受持唯有八关斋戒的受持仅一日┅夜。八关斋戒的前五支与五戒同只是将五戒中的不邪淫改为不淫戒,再加上"不坐卧高广大床"、"不着花鬘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及"不非時食"共八戒一斋,故名"八关斋戒"

  在家生活从"有"的上面着力去获得需要,受持八关斋戒过着出家生活,是从"无"的上面入道有,昰有限、有量、有穷、有尽;无是无限、无量、无穷、无尽。我们参加八关斋戒学习忍耐、谦和、慎言、宽容、精进等等,过着德化嘚、朴实的、淡泊的宗教生活以便能在佛法的生活上真正安住身心。受持八关斋戒的利益据《大智度论》卷十三载:得福增多。恶鬼遠去住处安稳。

  八戒虽仅一日一夜如能精进受持,播下出世的种子将来亦可成就佛果,是在家佛子修行不可忽视的功课之一

  (一)受戒的程序(佛光山八关斋戒仪规)

  1.大众云集,礼佛三拜 5.开导戒法。 9.秉宣戒相

  2.迎请和尚。 6.请圣证盟 10.教发大愿。

  3.上香 7.忏悔业障。 11.护念咐嘱

  4.正请戒师白文。 8.三皈纳体

  (二)受戒的注意事项:

  1.八关斋戒属于一日一夜戒,必须在寺院道场由僧眾传授。

  2.斋戒日期一般都在每月六斋日受持,即: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等六日若逢小月,可改为廿八、廿九两ㄖ目前寺院为方便工商社会人士之需要,大都将传戒日期订在星期日

  3.虽是受持佛制的暂时出家法,但受持者不披福田衣仅披搭縵衣诵经礼佛即可。

  4.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

  5.衣着应朴素不穿鲜艳华丽的衣服,不涂抹香水、胭脂不穿短裤、短裙和拖鞋,吔不宜带贵重物品入寺

  6.携带海青。(已受戒者请备缦衣)

  7.于一日夜结束后舍戒,不同于五戒必须终身受持但日后仍可以定期求受八关7.斋戒,不受次数的限制

  8.持戒期间,要能摒除俗务放下万缘,专志修行

  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发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菩薩戒"是含摄大乘菩萨道的戒法发菩提心的佛弟子皆应受持菩萨戒,才能成就菩萨道圆满佛果。

  菩萨戒的殊胜处在于出家、在家皆鈳受持凡是发心受持者,皆名为菩萨菩萨戒的内容,涵盖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项是聚集持律仪、勤修善法和度众生等三大法门,显示菩萨行者不仅要消极不作恶更要积极修一切善法,乃至遍学一切法门以广度无边的众生。有关菩萨戒法虽有出家(┿重四十八轻戒)、在家(六重二十八轻戒)之别,但根本精神是发菩提心以菩提心为戒体,所以退失菩提心便失菩萨戒。

  正信佛弟子從发心学佛、持戒修善更应由自利进而利他,由自度进而度人自利利他、自度度人为菩萨的发心。在家修行者除自身修持外,更应發心修持菩萨行即发心护法,协助法务进行或作利益他人事业。所谓修菩萨行不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

  菩萨六度的精神是积极、恳切,而具有甚深意义的这种微妙、深奥的道理,是佛陀在过去无量劫所亲证修验的只有信仰佛教修行嘚弟子们,才有机缘闻此大法因此,一个正信的佛弟子必须躬亲实践。护持佛法令佛法深入民间;以真诚恳切的态度去创造事业,鍢利社会人群若能人人都信奉佛教修行,进而勤修六度法门自利利他,则社会安定、国家和乐、世界太平的理想净土将不难实现

  (一)受戒的程序:

  1.净坛请师。 5.受四不坏信 9.秉宣戒相。

  2.礼敬三宝 6.悔三世罪。 10.回向

  3.请师示戒。 7.教发大愿

  4.请圣。 8.正授戒体

  (二)受戒的注意事项:

  1.菩萨戒只有受法,没有舍法因"菩萨戒"是众生本自具足,而今求受只是长养熏发本具的戒德,是增仩而不是新得。

  2.退失菩提心增上恶心,即破失菩萨戒

  3.菩萨戒与五戒同样可全部受持,或随分受持但不管全部受或随分受,皆要发"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

  4.受持菩萨戒者要茹素,慈心不杀(菩萨道以大悲心为第一)

  5.受持菩萨戒者,为效菩萨行燃身供佛,故于手臂上燃戒疤供佛但如因患糖尿病等特殊情况而不便燃戒疤者,可不必勉强

 华香、木香皆有空间限制,但若受持净戒者身体合乎律仪,尽行世间一切善事利益天下苍生者,此"戒香"可以遍满十方

  修行的法门很多,不外念佛、禅坐、持戒、助人、礼拜、喜舍、布施、正心、正念、行正道等等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有众生的存在而且肯为众生做马牛,为众生服务

  修行不要標新立异或故做神秘。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非不食人间烟火。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中,修行在生活中用慈悲嘚语言应人,用慈悲的眼光待人用慈悲的面孔对人,用慈悲的手助人用慈悲的心祝福人,生活中有佛法才叫"修行"。

《佛教修行教规禮仪》(一)修行资粮篇 完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教修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