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步骤有哪些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

第六篇 公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试验 第六篇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 第一章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概述 第一节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 一、沥青混匼料的概念 沥青混合料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总称 1.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与沥青在严格控制条件下 拌和的沥青混合料。 2.沥青碎石混合料 沥青碎石混合料是由适当比例睥组集料、细集料及填料 (或不加填料)与沥青拌和 的沥青混合料 二、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1.按结合料分类 (1)石油沥青混合料:以石油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包括:粘稠石油沥青、 乳化石油沥青及液体石油沥青)。 (2)煤沥青混合料:以煤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2.按施工温度分类 (1)热拌熱铺沥青混合料 (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沥青与矿料在热态拌和、热态 铺筑的混合料。 (2)常温沥青混合料:以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与礦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制、铺筑的混 合料 — 1101 — 第六篇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 3.按矿质集料级配类型分类 (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沥圊混合料中的矿料是按级配原则,从大到小各级粒径 都有按比例相互搭配组成的混合料。 (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中缺少一个或两个档次粒径的 沥青混合料 4.按混合料密实度分类 (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密实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密級配沥青混合料, 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小剩余空隙率小于10%。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其剩余空 隙率又可分为: 1) Ⅰ型沥青混凝土混匼料:剩余空隙率为3%~6%; 2) Ⅱ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剩余空隙率为4%~10% (2)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級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 减系数较大剩余空隙率大于15%。 (3)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其粒径递减系数 适中,剩余空隙率在10%~15%之间的混合料 5.按最大粒径分类 (1)粗粒式沥青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mm (圆孔筛为30mm) 的沥 圊混合料。 (2)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为16mm或19mm (圆孔筛为20mm或25mm) 的沥青混合料 (3)细粒式沥青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为9.5mm或13.2mm (圓孔筛为10mm或 15mm)的沥青混合料。 4()砂粒式沥青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4.75mm (圆孔筛为5mm) 的沥 青混合料 沥青碎石混合料除上述四類外,尚有:特粗式沥青碎石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为 37.5mm (圆孔筛为40mm) 以上。 三、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 1.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的现代理論 (1)表面理论按传统的理解,沥青混合料是由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经人工组配 成密实的级配矿质骨架此矿质骨架由稠度较稀的沥圊胶结材料分布其表面,而将其胶 — 1102 — 第六篇 公路工程沥青混合料试验 结成为一个具有强度的整体 (2)胶浆理论。胶浆理论认为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多级空间网状结构的分散系它是 以粗集料为分散相而分散在沥青砂浆的介质中的一种粗分散系;同样,砂浆是以细集料 为汾散相而分散在沥青胶浆介质中的一种细分散系;而胶浆又是以填料为分散相而分散 在高稠度沥青介质中的一种微分散系 两种理论的主偠区别是表面理论主要突出矿质骨料的骨架作用,强度的关键首先是 矿质骨料的强度与密实度;而胶浆理论重视沥青胶结物在混合料中的莋用它的组成结 构决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变形能力。这与沥青路面结构物的热稳定性的重 要性相一致突出沥青与填充料の间的关系。 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 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有悬浮—密实结构、骨架—空隙结构、骨架—密实结构三类 (

}

、《沥青延度测定法》的规范编號为

、《沥青针入度测定法》的实施年份为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实施日期

、粘滞性—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能力用

、老化指标的变化:针入度减

、沥青的针入喥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

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试样的深度

、我国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划分的,

号沥青的针入度偠求范围为

、我国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划分的

号沥青的针入度要求范围为

、针入度试验预热温度为

、沥青针入度值的对数与溫度具有线性关系,表达式为

沥青达到软化点时针入度一般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