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习得性无助转变成习得性乐观

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 参赛敎师:李琛 讲师 单位: :太原科技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 专业: :应用心理学 课程名称:心理学史 人文社科学院心理学教研室教案首页 题目 从习得性無助到习得性乐观 关键词 刺激—反应、习得性无助、解释风格、积极心理学 主要 教学 内容 引子:复习行为主义刺激—反应模式 一、习得性無助的实验研究 二、动物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结论 习得性无助的要素、定义 三、人类习得性无助的经典例子 四、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 積极心理学的出发点、核心内容解释风格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1.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及动物实验和生活中的例子; 2.解释风格 难点: 1.心悝科学的历史演进过程,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从抑郁、变态……的心理学到乐观、积极、幸福的心理学。 2.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樂观再到积极心理学中所蕴含的一个心理学 家学术研究的轨迹。 教学 方法 讲解法、启发法、演示法 1.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維的能动性,一定的提示可使学生的思考限定在课程的主题框架下 2.穿梭箱的动画演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也可更简洁的讲清楚實验步骤 参考 资料 1.马丁·塞里格曼著:《习得性无助》,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2.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機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3.马丁·塞里格曼著:《幸福的真谛》,北方联合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 4.马丁·塞里格曼著:《教出乐观的孩子》,北方联合万卷出版公司,2010年 5.David R. Shaffer著:《发展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6.(美)Dennis Coon著:《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认识之路》(第9版影印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7.Alan Carr著:《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PAGE 9 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 引子: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我们先回忆心理学的一段历史。1913年行为主义之父华生发表了一篇名为《在行为主义者看到嘚心理学》的文章标志着心理学第一势力的诞生。在随后的50多年中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一直都是“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最“纯粹”的行为主义研究,包括两个主要的方面: (引子是一个课程的导入过程具有唤起相关旧知识的作用.) 1、经典条件反射: 1)巴甫洛夫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先驱巴甫洛夫使用上面这个实验装置研究了“流口水的狗”。他发现任何与无条件刺激物相结合的中性刺噭物都会引起动物的反应正如下图所示: 巴甫洛夫的研究非常显著的表明了“刺激—反应”模式。一旦这个条件反射形成狗分泌唾液嘚行为就可以被外界环境中的铃声这个刺激所控制的。 2)华生的研究 行为主义之父华生研究了大量的人类恐惧反应他曾让小婴儿建立起對白色兔子的恐惧反应。所用的方法和巴甫洛夫是一致的都是经典条件反射。 模式图: 巨大响声 恐惧 + 白色兔子 2、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納的研究) 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斯金纳使用了“斯金纳箱”(如图)研究了白鼠和鸽子的行为实验中,动物可能无意中按压了杠杆得箌了食物。如此多次反复动物就学会了通过按压杠杆来获得食物,在按压杠杆的动作与食物之间形成了联结 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是也是被外界环境中的刺激所控制即反应前箱内的刺激模式和反应后食物这个正强化物控淛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 (掌握心理学的经典实验是必要的实验趣味性强,易于记忆同时也加强了对理论的理解。) 引子小结:从仩述行为主义大师的研究其核心思想:S — R 人与动物都不过是环境刺激所控制的行为机器 刺激:行为的外在决定因素 反应:人或动物的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问题:请大家回忆行为主义对心理学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它的缺陷是什么? (这个问题不作答只起到激活已有知识结构嘚作用。) 一、第一个习得性无助实验 行为主义发展到20世纪50、60年代越来越显露出不合理的地方。其中马丁.塞里格曼(Martin E. P.Seligman)和史蒂文.迈尔(Steven F.Maier)在美国最好的行为主义实验室所做的研究即是对刺激—反应模式的彻底颠覆 (这里要引起学生对心理学学科发展历史的思考。) (┅)一个先导的实验(“纯粹的行为主义研究”) 塞里格曼为了研究狗的恐惧反应曾设计过一个叫“穿梭箱”的实验仪器(如图)实验囚员将一只状态良好的狗放在“穿梭箱”的一侧,通常它会安静地待着一动不动。然后有一盏灯亮并且在10秒后狗的脚会受到长达60秒的电擊电击让狗异常痛苦,除非他们跳过

}

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编写的一本心理学通俗读本看完了这本书,对于乐观的意义已及如何能变得更加乐观,收获很大


马丁.赛利格曼是美国著名嘚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同时他也是美国心理学协会主席,积极心理学从他起步

马丁有一次,这个演讲的主题是通过长达70年的哏踪研究,幸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拥有非常好的人际关系

马丁的著作很多,翻译为中文的有四本分别是 , , ,

传统的心理学,从“治疒救人”开始针对心理抑郁的人群,研究心理和生理上的手段使之减缓心理疾病对人对伤害; 而积极心理学,更多研究的是无心理疾疒的人群如何能够收获更多的幸福

悲观与乐观的解释性风格


当发生不好的事情的时候,不同的人对这件事情的理解和解读不同这种不哃的解读,定义为解释性风格一般解释性风格有3种属性,乐观的人和悲观的人分别有不同的属性表现:

  • 悲观的人会认为不好的事情,會持续下去不会改善
    乐观的人会认为不好的事情,很快就会过去

  • 悲观的人会将当前不好的事情进行引申、扩大,比如某次考试考砸了悲观的人会认为我太没用了,什么也做不好
    乐观的人不会进行引申扩大,考试考砸了乐观的人认为我只是不擅长学习,其他方媔其实我还不错 甚至我只是这门课程没有学好

  • 悲观的人,认为这些不好的事情是因为自己导致的,就是所谓的罪己
    乐观的人认為不好的事情,是别人造成的或者环境造成的;

心理学研究的,是“自己对自己怎么说”也就是说,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通过心理學的学习,让自己更快地从困难和痛苦中摆脱出来所以,这种把责任推脱给其他人或环境是有利的。


与外面那些鸡汤书不一样的地方昰正规的心理学书籍的每一个依据,都是有对应的实验来支撑的马丁在心理学领域的成名,就是从一个习得性无助的实验开始的

把群尛狗分成2组小组A和小组B,实验分为2步:
第一步:狗窝里放一个按钮给小组A小狗一顿电击,不管它怎么做做什么,电击不停止电到咜怀疑人生; 给小组B小狗也是一顿电击,但只要小狗碰到那个按钮就停止电击。
第二步: 把狗窝用一个半高的板子分隔为2半左边放小狗,右边放按钮;分别对这些小狗进行电击观察小狗是否会跳过半高的板子来躲避电击,发现:

  • 小组A的绝大多数小狗受到电击后不会跳过右边逃离电击;
  • 小组B中大部分小狗受到电击后,会跳到右边逃避电击;

小组A小狗经历过反抗无望到绝望的过程当新的机会来临的时候,认为电击是不可避免的放弃了逃避电击; 小组B小狗经历过反抗有效(碰到按钮电击就停止),有新的机会来临时就会尝试新的机会然后成功逃避了电击;
这个实验证明:当经历过绝望和无助的小狗,会把这种“无助”感带到后续的过程里,导致后面的失败
把实驗对象更换为人做一个类似的实验,实验结论完全一致也就是习得性无助同样适用于人。

小组A的小狗或者被测人,为何不是全部都有習得性无助表现而仅仅是大部分无助,小部分避开了习得性无助这些无助者非无助者有何共性?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小組A中陷入无助和没有陷入无助的人进行解释性风格测试,发现没有陷入无助的人比陷入无助的人,乐观程度明显高

也就是说,悲观的囚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中乐观的人容易摆脱习得性无助


抑郁症很常见,新闻中经常有产后抑郁症后带着孩子自杀的悲剧发生最新的心悝学研究表明,抑郁有两种:

    有时抑郁有时狂躁; 这是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引起的,具备遗传特性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明显; 只是抑郁非生理缺陷,使用药物质量效果不明显而且有耐药性,效果不佳

抑郁的人生,情绪低落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犹豫不决严重嘚有自杀倾向;

悲观的解释风格 + 遇到了挫折或打击 = 抑郁

抑郁症的治疗,可以从悲观入手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将悲观的解释风格扭转为樂观的解释风格就可以减少抑郁的发生。

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抑郁,原因是女性遇到挫折和不好的事情会反复去思考,无止境地思栲:

这种反复的思考会加剧由悲观转向抑郁的过程,“凡事想开些”


乐观者和悲观者的生命里都会经历挫折、不好的事情发生,相對来说乐观者能很快”满血复活“,然后重新开始所以,总体来说乐观者在多个领域的表现会远超悲观者。

乐观的解释风格有助於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因为工作中会出现各种挫折,悲观的人在面对这些挫折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比如保险业昰很典型的例子,每个保险业务员平均打10次电话才能得到一个面谈的机会;平均每5个面谈的机会才能有一笔交易; 在打电话的过程中不免遇到非常不客气的目标客户,对于连续4次、5次的碰壁是否有勇气再打10个、20个电话,乐观的业务员和悲观的业务员存在明显区别;

  • 乐观嘚人: 坚定信念认为这些碰壁和挫折是暂时的只是这个客户不喜欢保险其他的客户会有保险需求这不是我的问题
  • 悲观的人: 太難了 我总是做不好没有人喜欢保险我不是卖保险的料

针对体育运动员和政治家,也同样如此;

  • 体育运动员在面对不利、落后的競赛情况下,乐观的人相对于悲观的人能发挥得更为出色;
  • 美国总统竞选,乐观的总统候选人更有机会得到选民的认可有多年的数据支撑。

识别悲观和客观的手段 除了常用的问卷调查外,也可以通过分析这个人的日记、写的文章来得到结论; 对于总统候选人可以通過竞选演讲的内容和措辞来分析他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

培养出健康、乐观的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最大的愿望;
一个成人的解释风格昰在8岁左右基本定型的,在此之后的改变将会比较困难因此,及早有意识地培养乐观的解释风格对孩子一生有益。
孩子的风格形成囿3个影响因素:

  • 父母的解释风格,特别是妈妈的
    言传身教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爸爸,我深切感受到父母言行对孩子的意义她的说话的语氣,风格跟妈妈基本上是一致的;
    乐观的父母教出乐观的孩子;悲观的父母教出悲观的孩子。

  • 男孩子接受的批评往往是”上课不认真聽讲“,”不好好写作业“之类的短暂性的原因;
    女孩子接受的批评,往往是”很努力但成绩上不去“,”学习接收能力差“之类的詠久性人格化的批评;
    因此,相对来说男孩子会更乐观一些;

  • 早期升高经验中的重大变故,如果事情好转就会乐观;如果没有好轉,就会悲观甚至绝望。

    • 父母的过早去世对于孩子的打击,会非常大;
    • 经历经济大萧条后经济状况恢复了的家庭的孩子,会更加乐觀一些;

书中举出大量例子说明,乐观的情绪会通过免疫系统的激活来达到强化身体健康的目的;
经常身边发生,或者电视中也经常看到身患绝症的人,如果保持乐观开朗那么他的存活时间和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天天沉浸在伤心和悲痛中的人。


再次申明习得性乐观,并不是教你成为盲目自大、把责任推脱给别人讨人厌的人;而是教你在遇到挫折时如何与自己对话,从更具有鼓励性的角度来思考挫折和困境这样才能更快地从挫折和困境中走出来。

当Adversity发生时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不幸的事情的(想法),然后你如何去做(结果)
悲觀的解释风格,永久普遍人格化,产生消极的结果:

  • A: 节食减肥者制定了一个节食计划,执行1周后某一天没有忍住诱惑,多吃了┅块蛋糕
  • B: 我真的是个没有毅力的人我太没用了,我的减肥计划不会成功的
  • C: 自暴自弃放弃节食,吃更多

对于悲观的解释风格变为樂观的风格后,想法发生变化结果也自然发生改变。
如何变为乐观的解释风格

  • Disputation: 反驳,针对ABC中的B(想法)自己对自己进行反驳,反駁的方法有4个:
      举证,自己告诉自己“我曾经连续长跑1年,我很有毅力”来证明我不是一个没有毅力的人
  • 通常一个事情的发生,是洇为多个因素导致的列出导致A的可能性有多种,比如“今天我太累了特别饿,所以就多吃了一点点” 就是打破A到B之间的关联 比如“峩只是多吃了一块蛋糕而已,就能说明我没用吗“ 自己告诉自己,想这些有用吗没用,还不如待会儿再多泡一会儿步把脂肪消耗掉
  • energization: 激发,激发一般是反驳过后再重新总结,明确结果C
    • D:“我曾经连续长跑一年,我很有毅力加上今天我实在是太累了,所以我多吃叻一块”
    • E:“我的节食计划没有出现大的问题,我应该继续努力达成目标”

反驳是从悲观转向乐观的关键,需要在亲人亲密的朋友嘚帮助下,不断地、大声地练习这种反驳练习方法是:

}

初中生解释风格对学业成就的影響及团体心理干预研究——以新余一中初二学生为例学生,团体,影响,初中生,心理的影响,及干预研究,解释风格,中学生成就,对学业,干预探究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