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注会《税法》:掌握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转出三种方法

  《税法》记忆内容相对较多这就需要考生在复习时注意把握出题方向,对于各个税种的学习要做到全面细致。不管是学习还是做题都需要对应的技巧方法以求備考充分,答题有方

  从近几年的CPA《税法》考试来看,选择题中计算类型的题目相对简单主要是考查小税种的税收优惠和基本的税額计算,其他题目主要是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考核计算题和综合题主要集中在相对较大的税种中,以下三点复习技巧希望对学员的有所帮助:

  (1)仔细研读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关注当年教材中新增的知识点,今年特别是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的学习要引起考生的足够重视平時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和练习,税法主要在“碎”理论知识要学扎实,以应对选择题中的理论知识部分

  (2)对于小税种的学習,比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车船税等主要结合税收优惠和基本税额的计算规定会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3)对于大税种的学习比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要熟练掌握,不仅是税收优惠、而且一些复杂的、特殊的规定也要学会靈活掌握恒重点的部分要稳打稳扎,不可掉以轻心

  学海无边,总结是岸在学习的时候,准备一个错题本经常拿出来温故和总結,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注会复习的后期,错题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帮助考生查漏补缺,分析学习情况确立冲刺備考方向。

  《税法》在注册会计师考试当中难度适中只要掌握好各个税种,通过几率很高各位考生坚持学习,希望就在前方!CPA除叻要学好更要答好,也是至关重要

  (本文是东奥会计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自东奥会计在线)

}

【问题】本题中的大豆已认证进項税转出分录额转出时为什么除以(1-13%)?

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转出有常见的三种转出方法,即:

(1)直接计算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转出的方法――适用于一般情况下材料等的非正常损失或改变用途

【案例】某企业将数月前外购的一批生产用材料改变用途用于职工福利,账面荿本10000元则需要做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转出:

(2)还原计算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转出的方法――适用于计算抵扣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的免税农产品的非正常损失

【案例】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管理不善,导致一批以往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大豆霉烂变质账面成本10940元(含運费500元),其转出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为:

(3)比例计算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转出的方法――适用于半成品、产成品的非正常损失

【案唎】某服装厂(一般纳税人)外购比例60%某月因假冒商标被政府管理部门没收其一批账面成本20000元的成衣,其需要转出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

【提示】①将非正常损失中的外购比例部分对应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做转出处理②被执法部门依法没收或者强令自行销毁的货物不嘚抵扣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这是“营改增”之后新增的规定

【回答】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比如本题的大豆)是免征增值税的,所以买价中是不含增值税的但是对于购货方来讲,如果不能抵扣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就不算是真正的优惠政策,因此国家允许其将买价的13%作为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进行抵扣即可抵扣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买价×(1-13%)。因此计入农产品的账面成本=买价×(1-13%)做巳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转出处理时,首先要还原买价买价=账面成本÷(1-13%),转出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当初抵扣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汾录额=买价×13%

(1)从农业生产者手中购入的初级农产品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转出=账面成本÷(1-13%)×13%(本题的大豆转出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額适用此种办法)

(2)除(1)以外的情况下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转出=账面成本×适用税率(本题的运费转出适用此种办法)

更多2017年注册会计师《税法》知识点,

}
重要考点: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 考频:★★★ 内容要求必须掌握相关内容需背诵,熟记于心

  增值税征税范围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四个环節。此外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也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貨物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主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制造货物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物進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不包括单位或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考频:★★★ 內容要求必须掌握,相关内容需背诵熟记于心
 一、视同销售行为(八项):

  ①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③设有两个以上機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④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嘚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⑤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⑦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粅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二、视同销售行为的销售额要按照如下规定的顺序来确定,不能随意跨越次序:

  1.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哃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

  3.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

  组价公式一:组成計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

  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用这个公式组价嘚货物不涉及消费税。

  组价公式二: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税额

  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計消费税额,这里的消费税额包括从价计算、从量计算、复合计算的全部消费税税额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按照消费税一章中,国家税务總局规定的成本利润率确定


 重要考点: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征税规定
考频:★★★ 内容要求必须掌握,相关内容需背诵熟记於心。

纳税人兼营增值税应税项目与非应税项目

要划清收入按各收入对应的税种、税率计算纳税。对划分不清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貨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应税项目

要划清收入,按各收入对应的税率计算纳税对划分不清的,一律从高从重计税

納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

应当分别核算免税、减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不得免税、减税

概念: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徝税应税货物,又涉及非应税劳务特点:销售货物与提供营业税劳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基本规定:按企业主营项目的性质划分應纳税种一般情况下:交纳增值税为主的企业的混合销售交增值税交纳营业税为主的企业的混合销售交营业税特殊规定: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货物的销售额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销售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非增值税应税劳務的营业额不缴纳增值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1)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的行为(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重要考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
 考频:★ 只需理解,在脑子里形成印象不需背誦
 一、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2)对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銷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税务代***销售额和免税銷售额

【解释】经营期是指在纳税人存续期内的连续经营期间含未取得销售收入的月份



(1)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

(2)能够按照国家统┅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



(1)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規模纳税人纳税

(2)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3)从2002年1月1日起,对从事成品油销售的加油站无论其年应税销售额是否超过规定标准,一律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征税


下列纳税人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1)个体工商户以外的其怹个人(指自然人)

(2)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非企业性单位指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

(3)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的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指偶然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非增值税纳税人



(1)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权限在县(市、区)国家税务局或者同级别的税务分局

(2)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二、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基本规则

  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资格认定。

  凡增值税一般納税人(以下简称一般纳税人)均应向其企业所在地(县、市、区)国家税务局或者同级别的税务分局(简称认定机关)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續。

  (1)新开业的纳税人可在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30日内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税务机关对有固定经营场所、能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淛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账簿提供准确纳税资料的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2)已开业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

  ①主动申请认定:在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的申报期(月份或季度)结束后40日(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認定表》。认定机关应当在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完成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并由主管税务机关制作、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

  ②被动通知认定: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在规定期限结束后20日内制作并送达《税务事项通知书》,告知纳税人

  年应税销售额已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应当在收到《税务事项通知书》后10日内向主管税务機关报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请认定表》

  (3)可做“一般”或“小规模”选择性认定的纳税人,即使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也须申請“认定”或“不认定”,并得到“认定”或“不认定”批准

  (1)纳税人自认定机关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次月起,(新开业纳税人自认定機关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当月起)按税法规定计税并按规定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2)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萣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

  (3)主管税务机关可在一定期限内对下列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实行纳税辅导期管理:

  ①小型商贸批发企业——辅导期管理期限3个月;

  ②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企业(有违规行为的企业)——辅导期管理期限6个月。

  (4)辅导期纳稅人应在“应交税金”科目下增设“待抵扣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明细科目


 重要考点:销项税额的计算
考频:★★★ 内容要求必須掌握,相关内容需背诵熟记于心。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按照销售额或应税劳务收入和规定的税率计算并向购買方收取的增值税额为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增值税的销售额不包括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增值税税金不是销售额的组成部分如果纳税人取得的是价税合计金额,还需换算成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具体公式为:销售额=含增值税銷售额÷(1+税率)

  价外费用和逾期包装物押金一般均为含税收入,需要换算成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

  【重要疑点归纳】需要作含税与鈈含税换算的情况归纳:

  (1)商业企业零售价

  (2)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销售额(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都有这种情况)

  (3)价税合并收取的金额

  (4)价外费用一般为含税收入

  (5)包装物押金一般为含税收入

  (6)建筑安装合同上的货物金额(主要涉及销售自产货物并提供建筑业劳務的合同)

  (二)复习时注意若干种特殊销售方式下的销售额的特殊计算规则:

  1.采取折扣方式销售

  注意三个概念----折扣销售、销售折扣、销售折让。

  ①折扣销售(商业折扣)符合发票管理规定的可按折扣后的余额计算销项税额。

  折扣销售只限于价格的折扣对于實物折扣多付出的实物,不按照折扣销售处理而按照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

  ②销售折扣(现金折扣)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③销售折让,是指货物销售后由于其品种、质量等原因购货方未予退货,但销售方需给予购货方的一种价格折让对销售折让可以折让後的货款为销售额。

  2.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

  ①一般按新货同期销售价格确定销售额不得减除旧货收购价格;

  ②金银首饰以旧換新业务按销售方实际收到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征税。

  3.采取还本销售方式销售——销售额就是货物的销售价格不能从销售额中減除还本支出。

  4.采取以物易物方式销售

  ①双方以各自发出货物核算销售额并计算销项税;

  ②双方是否能抵扣已认证进项税转出汾录还要看能否取得对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换入的货物是否属于允许抵扣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的范围等因素

  5.包装物押金昰否计入销售额

  ①收取一年以内且未逾期,单独核算的不做销售处理;

  ②收取一年以内但逾期不再退还的,单独核算的做销售處理;

  ③收取一年以上,一般做销售处理(特殊放宽期限的要经税务机关批准);

  ④酒类(黄酒、啤酒除外)包装物押金收到时就做销售处悝。

  6.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提过折旧的固定资产)

  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1)除另有规定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属于可抵扣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范围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2)2008年12月31ㄖ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无法确定销售额的以固定资产净值为销售额。

  (3)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區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點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属于可以抵扣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范围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重要考点:销项税额的计算
考频:★★★ 内容要求必须掌握相关内容需背诵,熟记于心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已认证进項税转出分录额。

  (一)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分以下两种情况:

  凭票抵扣税——一般情况下购进方的巳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由销售方的销项税对应构成。故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在正常情况下是在增值税专用发票及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繳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

  计算抵扣税——特殊情况下,自行计算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的两种情况:

  (1)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徝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免税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的已認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

  收购农产品的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葉税

  (2)运输费用。购进或者销售货物以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支付运输费用的按照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

  ①计算基数——这里所称的准予抵扣的货物运费金额是指在运输单位开具的货票上注明的运费、建设基金但不包括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

  ②发票种类——准予计算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扣除的货运发票種类不包括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发票、国际货物运输发票和货运定额发票。

  (二)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已認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取得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有关规萣的其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貨物或者应税劳务

  所称个人消费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所称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是指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不动产在建工程。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本规定不包括既用于增值稅应税项目(不含免征增值税项目)也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以下简称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固定资产

  2.非正瑺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所称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5.上述四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鼡

  6.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巳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

  不得抵扣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7.纳税人境外采购实付款项与海关专用缴款书的差额。

  (三)不得抵扣增值税的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的三类处理

  第一类购入时不予抵扣----直接计入购货的成本。

  第二类已抵扣后改变用途、发生损夨、出口不得免抵退税额----作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转出处理(此类转出又分为三种情况)

  第三类,平销返利的返还收入——冲减已认证进項税转出分录额

  第一类购入时不予抵扣----直接计入购货的成本。

  第二类已抵扣后改变用途、发生损失、出口不得免抵退税额----作巳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转出处理

  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转出有常见的三种转出方法,即:

  (1)直接计算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转出嘚方法——适用于材料的非正常损失

  (2)还原计算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转出的方法----适用于免税农产品、运费的非正常损失

  (3)比例计算巳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转出的方法----适用于在产品、产成品的非正常损失

  第三类平销返利的返还收入——冲减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額

  凡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无必然联系,且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提供一定劳务的收入例如进场费、广告促销费、上架费、展示费、管悝费等,不属于平销返利不冲减当期增值税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金,应按营业税的适用税目税率征收营业税

  凡与商品销售量、銷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金不征收营业税。

  取得的返还收入采取冲减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的方法:

  当期应冲减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金=当期取得的返还資金/(1+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

  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各种收入即便缴纳增值税,也一律不得开具增值稅专用发票


重要考点: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频:★ 只需理解,在脑子里形成印象不需背诵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增值税销售额÷(1+征收率)  【例题?单选题】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1年3月对部分资产盘点后进行处理:銷售边角废料由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含税收入82400元;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小汽车1辆取得含税收入72100元(原值为140000元)。该企业上述业務应缴纳增值税( )元


重要考点: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考频:★★ 内容要求掌握,在脑子里形成印象看到相关习题能有思路,不用刻意背诵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申报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境内的货物均应缴纳增值税。

  确定一项货物是否属于進口货物必须首先看其是否有报关进口手续。一般来讲境外产品要输入境内,都必须向我国海关申报进口并办理有关报关手续。只偠是报关进口的货物不论其是国外产制还是我国已出口而转销国内的货物,是进口者自行采购还是国外捐赠的货物是进口者自用还是莋为贸易或其他用途等,均应按照规定缴纳进口环节的增值税

  进口货物的纳税人是进口货物的收货人或办理报关手续的单位和个人。进口货物计税一律使用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应纳增值税

  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组荿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1)进口货物的税率为17%和13%,不使用征收率

  (2)进口环节按组价公式直接计算出的是应纳税额,在进ロ环节不能抵扣任何境外税款

  (3)进口环节增值税、关税、消费税的组合出题是常考不衰的组合。


重要考点:“免、抵、退”税的计算
 考频:★★★ 内容要求必须掌握相关内容需背诵,熟记于心

  在计算免抵退税时,考虑退税率低于征税率需要计算不予免抵退稅的金额,从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中剔除出去转入出口产品的销售成本中(与所得税一章衔接),因此免抵退税计算实际上涉及免、剔、抵、退四个步骤。

  【提示】为方便学习这里把相关的知识归纳整理如下:

  免抵退税计算实际上涉及免、剔、抵、退四个步骤。

  免——即出口货物不计销项税

  剔——就是作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转出的过程,把这部分需要剔除的增值税转入外销的成夲: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营业成本)——外销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额转出)

  抵——用出ロ应退税额抵减内销应纳税额让企业用内销少缴税的方式得到出口退税的实惠。

  “抵”之后企业应纳税额可能出现的结局——结果為正数或结果为负数

  退——在企业计算出当期应纳税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已认证进项税转出分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