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会造成脑干梗塞吗手术后怎样运动好。求解

原标题:这5个常见症状别忽视鈈及时处理会致命

十一长假已经结束,从山南海北纷纷回到工作岗位上的人们心里大概都有一句话想说,那就是“不想上班!”

文艺界嘚悲伤九月几位带给我们欢笑和青春记忆的文艺工作者相继离世给了我们沉痛地一击,很多人下定决心在十一假期好好关注自己好好對待生活,好好放松放松

于是朋友圈的美景、美食、和游客照淹没了悲痛和担忧,似乎一个假期的放松足以让人精神抖擞健康前行。

嘫而回到工作岗位上的我们,又变成了原来的模样

反反复复的小病吃完药就忘到了一边

总以为一辈子很长,我们有太多的时间去经历去挥霍,健康这件事儿等忙完这段再说吧!

每当听到噩耗传来第一时间说出的话就是“好好的,怎么说病就病了”

真的很遗憾地说,疾病往往不会突如其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疾病的产生总有预兆也总能追根溯源。

这些重病的前兆极易被忽视可能危及生命

01、比洳左侧肩膀疼和牙疼有时候是心梗的表现,心脏牵扯的肩部和上颌下颌部位疼痛

02、主动脉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会造成脑干梗塞吗的起始症狀经常表现为后背撕裂性疼痛,有的人觉得背痛可能是累到了休息休息就好了,这个时候如果被忽略的话持续出血会危及生命

03、喝水嘚时候呛了一下很正常,但是如果一顿饭呛三次同时还伴有突然说话不利索,要用力才能把字说出来这时候可能是脑干梗塞。脑干梗塞是脑梗塞里最重的病症脑干梗塞在真正发生之前会发生一过性呛梗,这个时候及时治疗效果最好如果不治疗就会致命。

04、急性重症胰腺炎会危及生命但是最开始的症状和肚子疼很像,主要表现在中上腹部疼痛食欲下降,有时表现为低烧呕吐。因为胰腺脏器所处位置比较深普通人不能准确判断是肚子疼还是其他部位,就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05、颈椎病因为发病率高,尤其在上班族中最为常见所以經常被忽视但是脊髓型颈椎病需要马上处理否则会造成截瘫,甚至致命比如在走路的时候脚下有踩棉花感,或者出现四肢力量的下降这时候是脊髓的核心部位受到挤压,需要马上就医处理

如果小编说的这5条你都能记住,就可能减少相应意外发生

但是类似这些容易被忽略却隐藏着大病的症状太多,小编不能在此一一列举还需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最好能在症状发生前就get到这些医学常识

但是,每佽都去医院太麻烦了。

即使家住得再近出门再早,也总有几个人排在你前头出门晚了,可能还没排到你就没有号了

看一次医生,掛号、排队、问诊、取药一条龙下来没有两个小时完不成,如果再做个检查至少半天。

要是医院有熟人还能提高一点速度,多花点錢也能加个专家号,但不能次次如此毕竟医院不是他家开的,医生也不是只服务你一个人

如果每个家庭都有家庭医生,有属于自己嘚私人医生可以及时解答我们的健康疑虑,时刻关注我们的身体状况就能减少很多突如其来和意料之外。

私人医生在欧美等医疗体系發达地区早已成为个人健康维护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私人医生对家庭健康的早期介入是目前唯一可以有效的显著提高生命健康质量降低重大疾病发生率,减少突发恶性危害生命事件的手段

目前健康医疗市场充斥着众多由大型体检中心转型而来的健康机构,基本擺脱不开过分依赖于抽血化验和放射性检查等有创的体检手段这样将不可避免的造成检验检查带来的医源性损伤,且提供服务的体检医苼水平也满足不了用户对健康的深度需求无埃私人医生,医师团队以毕业于中国医学的黄金殿堂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為班底组成

作为中国现代西医的发祥地,北京协和医学院时至今日仍然坚持恪守全科医学的理念,每一名八年制的临床学医博士在校學习的八年期间需要完成内外妇儿神,甚至包括放射、超声、病理等辅助医疗领域的学习和实践

无埃私人医生,专注家庭健康和疾病預防为北京极高净值家庭提供专业私密的健康医疗全流程服务。以三级预防医学理念打造健康管理专属私人医生全天候提供医疗咨询、应急处置、开通绿色通道,全程专属私人医生陪医就诊为用户打开各大顶级医疗中心的知名专家资源。无埃医疗团队还将积极配合镓庭专属私人医生开展异地陪同的健康医疗保障。

生命坚强百折不挠,但也脆弱不堪一击。

越是未来可期越应该把健康当成生命的苐一要务。没有健康的身体所有的努力都是充满遗憾的,没有人愿意半途而废明天还有很多事等着你去处理,还有很多目光期待着你......

伱的身体真的没问题吗

}

原标题:颅颈动脉夹层综述:从汾类到诊治

导读:颅颈动脉夹层是引起青中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本文对颅颈动脉夹层进行了综述,旨在对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目前的治疗策略进行复习

编译:钟珊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目前发现:随着非侵袭性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及其可操作性提高,CCD的发病率较前增加CCD可由CTA、MRI、MRA、双功能颈动脉超声及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出。静脉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IV t-PA)治疗疑诊CCD相关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耐受性更好、效果更佳一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示抗血小板治疗预防缺血性事件复发的效果等同于抗凝治疗。对于颅内动脈夹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反复引起缺血及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会造成脑干梗塞吗造成脑干压迫的患者可针对性采鼡外科手术及血管内介入治疗。

结论:对于年轻而无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卒中患者CCD是十分重要及最为常见的原因。外伤可诱发动脉夹层然而,自发性CCD常见其主要与遗传性、获得性及解剖性危险因素相关。CCD应早期诊断尽可能避免出现并发症及形成永久性残疾。

对于年輕而无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卒中患者CCD(cervico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CCD)是一个十分重要及最为常见的原因CCD可由颈部外伤引起。然而其普遍为自发出现与微小的損伤及潜在的遗传、环境等因素相关。

首先看一个病例一位29岁女性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及头痛病史突然出现左侧眶后疼痛及头痛。同時她出现左侧颈部疼痛、左侧球结膜充血、左眼闪光及左侧Horner综合征。MRI及MR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夹层(如图1)应用抗凝治疗。1天后她荇瑜伽锻炼时再次出现头痛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出现夹层,但无梗塞形成(如图2)后由于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会造成脑幹梗塞吗的扩大,她出现了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

颈内动脉夹层(ICAD)最早由Anderson和 Schechter 在1959年报道。1978年Fisher等描述了16例颈动脉及椎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直到1970年代其发病率仅基于少量的病例报道得出,但随着血管影像学检查的进步如CTA、MRI T1脂肪抑制相(FS)、MRA及DSA,近30年來其检查阳性率明显上升

CCD在总的缺血性卒中事件中占仅2%。归因于ICAD的卒中的年发病率为1.21/10万归因于椎动脉夹层(VAD)的患者发病率为1.87/10万。接菦70%的CCD患者表现为缺血性卒中而30%患者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在15-49岁人群中CCD在缺血性卒中约占15%。由于大部分研究并未涉及无症状性夾层患者目前CCD的发病率可能仍被低估。

CCD的病理生理学涉及遗传和环境因素部分遗传学异常引起的动脉壁的结构缺陷促使他们在环境因素如外伤、感染及炎症等诱因下更易出现内膜损伤。一旦血管夹层出现血液可进入假腔内,形成管壁内血肿内膜下夹层可形成腔内狭窄,而外膜下夹层可形成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会造成脑干梗塞吗颅外动脉较颅内动脉夹层发生率高。

众多危险因素参与CCD的形成大体上可將其分为遗传性、解剖性及获得性因素。遗传性危险因素包括肌纤维发育不良、马凡综合征、唐氏综合症、烟雾病等获得性因素包括钝性或穿透性颈部损伤、猛烈的咳嗽或喷嚏、运动活动比如举重、打高尔夫或乒乓球、口咽部感染、高血压、药物滥用、口服避孕药物、偏頭痛等。

1.颈内动脉夹层(ICAD)

ICAD患者可呈现出多种临床表现有时在临床上难以辨别。在少于30%夹层病例中可见到的单侧头、面或颈部疼痛、腦缺血事件和Horner综合征这典型三主征

头痛可表现为轻微的、难以描述的或类似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霹雳样头痛。眼交感神经麻痹、三叉(V)、面(VII)、舌咽(IX)、迷走神经(X)、脊副神经(XI)及舌下神经(XII)的神经病变以及脉冲式耳鸣等均有报道。视网膜缺血包括视網膜中央动脉闭塞、眼动脉闭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可发生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出现的缺血事件颅内动脉夹层较颅外动脉常见,后者更易引起血栓栓塞患者在卒中前数天可反复出现短暂的神经功能缺损。近40%患者由于床突上段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会造成脑干梗塞吗破裂而出現SAH

脑缺血患者可出现一侧半球症状或TIA。症状及体征包括构音障碍、对侧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同侧偏盲及对侧的凝视麻痹优势半浗受累患者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表现为对侧的空间忽视、失用、失认及形态综合困难

2. 椎动脉夹层(VAD)

约50%-60%VAD患者表现为后颈部疼痛及枕部头痛。其他的临床表现包括眼球运动障碍、核间性眼肌麻痹、眼震、水平性或垂直性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协作障碍和共濟失调SAH在近60%椎动脉硬膜内段受累患者中出现。大于90%缺血性夹层患者累及小脑后下动脉累及同侧供血区域的延髓、导致典型的Wallenberg综合征,其以对侧上下肢痛温觉缺失、同侧上颌(V2)及下颌(V3)区域的感觉缺失、吞咽困难、构音障碍、Horner综合征及上腭肌阵挛VAD可影响小脑、丘脑忣枕颞区域。单侧上肢力弱或疼痛可因C5-C6颈神经根缺血形成与ICAD相比,VAD的TIA发生率较低

CTA和MRA均可有效地显示出CCD,但其各有局限性CTA成像迅速,噫于对颅外及颅内血管行重建可发现假性动脉瘤、内膜内血肿信号及重度的狭窄,对于检查VAD优于MRA

然而,CTA存在电离辐射及因应用碘造影劑可造成造影剂肾病对碘过敏患者可用组胺和激素进行预处理,或者改行MRA检查联合应用MRA与MRI对于诊断缺血性疾病更具优势,而轴位T1 FS成像鈳更好检查出管壁内血肿而且,MRA可很好区分内膜内血栓和管壁内血肿对于管壁内血肿信号的分辨率较CTA高。

钆造影剂过敏的概率与碘过敏相比微不足道在严重肾功能损害及肾清除率低的透析患者,钆增强可加重肾性纤维化MRI及MRA对于颅内有磁性动脉夹或线圈、金属蛋白物質如子弹或弹片、静脉内金属滤器、肺动脉导管、暂时性静脉金属管道、主动脉内气囊泵、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性心电复率器、心脏起搏器、耳蜗移植及神经刺激术等为禁忌。

2. 颈部MRI 轴位T1脂肪抑制序列

轴位颈部MRI 2D-T1脂肪抑制(FS)成像可对管腔内血肿及血管周围脂肪进行区分在過去数年,为提高颈动脉及椎动脉的可视性开展了新的成像序列,如应用不同的角度演变(SPACE)序列可对颈部血管系统进行多维的及曲面嘚重建3D-T1-FS SPACE成像能很好地行脂肪抑制并清晰显示CCD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管壁内血肿。

3. 双功能超声检查法

双功能颈部超声检查法可直接显示CCD的征象洳狭窄、闭塞及管壁内血肿及管内双腔直接征象包括血管搏动增强或减弱,并行的或逆向血流信号增强或减弱然而,该方法提供的信息局限且与操作者的技术相关。其缺点包括夹层及动脉粥样硬化区分困难对于颅内循环检查窗的可靠性差,对于轻度狭窄的CCD敏感性低

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由于其可对腔内异常显示清晰, DSA仍为颈部血管成像的金标准DSA可精确显示假性动脉瘤、内膜内血肿、血管狭窄及雙腔形成。局限性在于其为侵袭性操作需专业介入技术、其对管腔内血肿不敏感、应用碘造影剂,且花费较高而近年来,考虑到非侵襲性检查方法如CTA、MRI/MRA等检查在CCD中应用提高及广泛DSA的应用较前减少,仅在非侵袭性检查方法仍不能诊断及需要行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中应用

靜脉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IV t-PA)治疗CCD相关的急性卒中并无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考虑到可进一步促使夹层或临床转归恶化其应用被进一步关注。2011年一篇Meta分析总结了180例CCD急性卒中患者其中67%接受IV t-PA治疗,而33%接受血管内溶栓治疗其在颅内出血、死亡率或临床转归方面较普通卒中接受再灌注治疗患者无显著性差异。

对于预防症状性或无症状性CCD继发的缺血性卒中最佳的抗血栓治疗策略一直存在争议历史上,許多医师采用经验治疗方法临时应用普通肝素及随后用华法林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6月。2015年研究报道发现症状性颈动脉或椎动脉夹层患者茬症状出现后7d内随机应用抗凝治疗或抗血小板治疗其3月内卒中发生率或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总体的卒中发生率低(抗血小板治疗组3例抗凝治疗组1例),在两组患者中均无死亡发生抗凝治疗组中,1例患者出现非致命性SAH

颅内动脉夹层的治疗更具挑战性,因为目前缺乏關于SAH的随机对照实验数据由于近40%再出血发生在最初数天,因而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可作为SAH患者的选择出现缺血性症状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可能获益血管内治疗如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可考虑应用于已行抗血小板治疗但仍反复出现缺血性症状、抗血小板治疗存在禁忌戓因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出现症状的患者,尽管目前仍无I级证据支持该治疗方法而且,无确切证据支持急性血管内治疗可获益

目前的疒例报道中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及反复发生缺血性卒中少见。夹层支架治疗的长期并发症并不清楚其他长期的预防治疗夹层复发导致卒中嘚措施包括血压管理及适时停用避孕药物等。

外伤、结缔组织病、抗凝治疗及年轻等因素均与假性动脉瘤形成相关外科手术及血管内治療已被提议作为其治疗选择。血流转向支架的开展可有效治疗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但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需在支架后应用数月,其可增加絀血风险数种外科及血管内技术科应用于治疗颅内假性动脉瘤,尤其推荐于脑干受压或反复出血等情形

血管完全再通一般出现在6月内。总的血管再通率为55%-78%血管再通时间决定了抗血小板治疗时间。

CCD患者一般具有好的临床转归3月后改良Rank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为70-90%。自发性ICAD血管再通及临床表现轻微的卒中患者预后较好然而,多发血管夹层、后循环受累、完全性闭塞、高龄等因素提示预后较差如保守治疗,菦60%SAH患者出现致命性结局而积极干预的死亡率低(近20%)。CCD后缺血性卒中在最初3月内的再发的概率为1-2%CCD家族史、多发血管夹层及肌纤维发育鈈良为CCD复发的危险因素。

?对于出现SAH、颈部疼痛、颅神经病变或Horner综合征的年轻患者不管先前有无颈部外伤史,应考虑CCD的可能应尽早对其进行检查,以避免并发症及残疾等可能

?目前非侵袭性的影像诊断措施的进步使得很多情形下避免采用DSA。

?一旦确诊夹层的病因学包括潜在的遗传性、代谢性或解剖性危险因素应进行个体化评估,包括明显的或轻微的外伤病史药物史或家族史,体格检查等

?在CCD病凊允许情况下,急性期可采取IV t-PA治疗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3-6月对于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效果等同于抗凝治疗。

(本网站所有的内容凡注明來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

近期Stroke杂志刊登了一份美国心脏协會/美国卒中协会对保健专业人员的科学声明阐述了颈动脉夹层与颈部推拿的关系。

颈动脉夹层(CD)是中青年脑卒中患者重要的病因虽嘫只占全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2%,但在<45岁的患者中占8%~25%每年颈内动脉(ICA)夹层的发病率为2.5~3/10万患者;而椎动脉(VA)夹层的发病率为1~1.5/10万患者;甴于无症状性CD未能被诊断,因此上述数据仍为低估

颈部动脉夹层与缺血性卒中患者研究(CADISP)是一项国际性的、关注青年CD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风险因素和短期结局的研究,结果发现CD 更常见于男性( 56.7%VS 43.3%P<0.001),且男性患者的年龄大于女性患者(46.4 VS 41.0 岁 P<0.001)。

自发性C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相关的风险因子见表1。约有50%自发性CD的患者有皮肤胶原前卫和弹性纤维超微结构的异常但这些患者之前未被诊断为结缔组织病,提示细胞外机制的生物合成存在分子缺损

表1. CD的相关因素

超微结构性结缔组织异常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

血管赘生(环、纽结),尤其为双侧

季节的变化也可影响发病率秋冬的CD发病率高于春夏,提示CD可能为感染的增加或季节相关血压改变的结果一項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的升高与动脉夹层显著先关,但在大动脉脑卒中患者中未发现该相关CADISP研究表明,与缺血性脑卒中相比高胆固醇血症、肥胖和体质指数的增加与CD的相关性更小。

动脉夹层可为自发性或创伤性而创伤的程度不但可为重度(如高冲量的车祸伤),亦可为輕度(如咳嗽、打喷嚏、举重物、练习高尔夫、网球或瑜伽)这令自发性和创伤性之间的区分较难。尽管存在回忆偏移和难以定义创伤性活动这些混杂因素机械力对CD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的钝性伤或穿透性伤均可导致创伤性CD;颈部钝性创伤的患者,CD的发病率約为1%~2%;且外力越大(如同时伴有大的胸部创伤、严重的面部骨折、颅底骨折或创伤性脑损伤)则发病的风险越高。

颈部过伸、旋转或侧傾、多种体育活动、甩鞭样损伤、牵伸和颈部突发性移动、剧烈呕吐或咳嗽等小型创伤也可引起CD发生率约为12%~34%;但在个体身上,CD与这些细微的颈部创伤之间的关系常难以确定一些研究显示,颈部手法治疗(CMT)常与CD的发生有关

本声明的撰写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國整脊协会组成。

CMT指任何保健从业者提供的颈椎手法治疗包括整脊治疗师做的颈部矫正。脊柱手法治疗指对脊柱采用高速或低速的、小幅度的顿推(thrust)在北美主要由整脊治疗师完成,但亦可由整骨医师、物理治疗师完成

CMT对颈痛的疗效不明。最近一项Cochrane的系统评价只纳叺了一些低质量的临床试验,发现颈部手法治疗的效果与关节松动术(不含顿推)相当

三、CD和CMT之间的关系

目前关于CMT和CD之间的关系,尚存爭议大部分讨论CMT与VAD/椎基底节动脉卒中的文献为病例报道、调查或专家意见。考虑到CD的发病率相当低因此CMT是否可引起CD的最佳研究设计应為病例对照研究,目前已经6项此类研究

一项小型的德国回顾性研究比较了47名年龄<60岁的CD患者和47名年龄匹配的、其它原因所致脑卒中的对照組,虽然CD所致脑卒中组接受颈部手法治疗的频率为对照组的2倍但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四项大型的病例对照研究确定年轻患者(<45岁)CMT和VAD/椎基底动脉卒中之间存在相关比值比分别为3 ~ 12,5.56.6和3.6~ 11.9。

总之一些病例对照研究提示CMT与CD相关,但这些研究没有特异性区分CMT是否包含了顿推手法(含有顿推手法常见于整脊治疗中)虽然缺乏前瞻性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但目前的证据提示CD尤其是VAD,为CMT严重的并发症

尽管這些研究提示了相关关系,但难以确定为因果关系由于VAD患者常有颈痛,很可能是患者由于颈痛而寻求CMTVAD未自发性,CMT与VAD/椎基底节动脉卒中の间的相关性并非因果关系而CMT可能加剧了症状或VAD,增加了卒中的风险因此,一旦微创伤(包括CMT)后出现颈痛或头痛伴局灶性神经系統症状,则需要立即评估CD引起脑卒中的可能性

CMT和CD的相关性还提示应加强对CMT从业者诊断CD的教育;应告知创伤后有颈痛而无神经症状的患者,接受CMT潜在的风险与受益

四、颈椎的生物力学与CMT

颈椎由7个椎体组成,可分为寰椎、枢椎、C2~C3的根部和C3~C7的柱部4个解剖节段颈椎的运动,包括屈曲、伸展、旋转和侧屈依赖于关节面的方向,受颈椎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的限制在寰枕关节,由于容纳枕骨髁的上关节窝的形状呮能进行点头运动(屈/伸)。

在寰枢关节由于寰椎可与枢椎的齿突形成车轴关节,因此寰枢关节可做轴向旋转两侧的运动范围可达50°。而寰枢关节的外侧,为双面凹形,可互相滑动,在旋转时引起小幅度的侧屈和伸展。

C2~C7关节软骨的特殊形状,导致旋转时总伴有侧屈侧屈时也会伴有旋转。

VA穿过C1~C6的横突孔穿过C7偶见,可分为椎前段(V1)、颈段(V2)、寰椎段(V3)和颅内段(V4)四段

V1段起自锁骨下动脉至C6或C5椎體的横突孔;V2段为在C6~C2横突孔中的穿行支;V3段位于C2和枕下三角之间,被寰枕筋膜覆盖水平行走于寰椎后弓上方的椎动脉沟内,与旋转最常發生的寰枢关节(C1~C2)相邻因此最易受到损伤;V4穿过硬脑膜进入枕骨大孔,在脑桥延髓水平与对侧的椎动脉合成基底动脉

在高速、小幅喥的手法治疗时,活体的颈椎平均受力为100 ~150 而尸体颈椎的受力峰值更高,为200~ 273 N因此在回顾评价尸体血管受牵伸的生物力学文献时,需要考慮到这与活体的差异此外,所有的研究均显示颈椎手法治疗的受力小于胸椎和腰椎的手法治疗。

研究者尝试量化手法治疗时VA所吸收的應力一项研究将超声发射晶体植入尸体VA来测量血管受到的牵伸,发现在手法治疗时血管的长度被拉长了6%;在被动运动范围内运动时和完荿足以引起椎基底动脉缺血的颈部伸展和旋转时牵伸拉长接近12%,高于手法治疗时变形

很多调查头部旋转时动脉血流变化的研究显示,掱法治疗可对VA产生一过性压迫一则采用血管造影技术的病例报道显示,疑似椎基底节动脉缺血的患者头部旋转时对侧VA的C1~C2段血流部分阻塞;但另一项采用多普勒超声的研究显示,头部旋转、模仿手法治疗的姿势和进行非顿推治疗时VA血流无显著性差异。采用犬类模型的研究表明颈椎手法治疗前后,VA的损伤无明显改变

目前缺少手法治疗时测量VA血流的技术手段,生物力学的证据尚不足以确定脊柱手法治疗與CD的因果关系

如前所述,VA的V3段最易在CMT时受损但VA的任何节段均可受CMT的累及。据估计50%的全颈旋转发生在寰枢关节,该水平的VA受到比下段頸部更高的弯曲力颈部的旋转和伸展令VA易于产生夹层。受到牵伸后的VA管腔狭窄更易产生动脉内血栓。

高位颈椎骨质增生病变或其它解剖结构的异常增加了头部伸展和旋转时VA受损的可能性。此外VA的C1~C2段受头斜肌和横突间肌的覆盖,在旋转时肌肉可能进一步压迫动脉增叻动脉受损和继发血栓的风险。

VA夹层可向吻侧累及V4段和基底动脉单独的V4段损伤可为硬脑膜下血管的扭转,此段的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会造荿脑干梗塞吗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ICA也可能在颈部手法治疗时受损。

五、动脉夹层的位置与CMT

CMT时ICA受到的牵伸低于日常生活活动时的水平ICA活动度更大,因此CMT后继发夹层的可能性低于VA典型的ICA夹层起于分支吻侧的数厘米,延伸至岩骨段CD均可发生于ICA和VA的颅内段和颅外段,但ICA夹層延伸至颅内段的可能性小于VA夹层原因可能为VA通过较大的枕骨大孔,而ICA在岩骨段行走受到解剖限制当颈部运动时,ICA可受到上位颈椎棘突或岩骨的压迫

一般而言,ICA夹层的发生率高于VA夹层两者之一约为2:1。但最近一项芬兰的单中心研究显示ICA夹层与VA夹层的发生率无差异。泹是与CMT相关的动脉夹层主要发生在VA。事实上早期的研究提示ICA夹层与CMT的相关性较小或不存在。

随着非侵入性影像应用的增多仅有轻微臨床症状的患者也可被确诊为CD。多数患者至少有2种症状但一些CD患者也可无症状。

典型 的ICA患者表现为一侧头、面或颈部疼痛伴部分Horner症,數小时或十天后出现脑或视网膜缺血疼痛、Horner综合征和缺血的三联征可见于1/3的患者。

疼痛常为CD的起始表现1/4的患者疼痛位于上颈部的前外側,持续性的颈痛若伴有局部压痛则与颈动脉痛类似。约1/2的患者出现单侧面部、牙齿或眼眶疼痛约10%的患者可只有颅外疼痛,但2/3的患者還伴有同侧头痛头痛最常见于额颞叶区,偶见半侧头痛或枕骨区头痛逐渐加重,但亦可出现类似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雷击样头痛

头晕嘚严重程度各异。常见的描述为持续、稳定的疼痛但也可为搏动性或持续的锐痛。在有偏头痛病史的患者中约1/4认为头痛类似于偏头痛。疼痛起始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平均时间为9天(1~90天)。

Horner综合征常为认为是ICA夹层的表现但其只见于不到1/2的患者。由于面部汗腺受颅外動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的支配因此患者无面部无汗的表现。眼交感神经麻痹伴重度的眼眶疼痛可类似于雷击样疼痛

颅神经麻痹可见于12%嘚ICA夹层患者。低位颅神经常受累及尤其是舌下神经,但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累及也见报道约10%的患者表现有味觉受损(味觉障碍)。低位颅神经功能障碍联合Horner综合征的出现常被误诊为脑干梗塞。1/4的患者可有搏动性耳鸣

大脑或视网膜缺血症状可见于50%~95%的ICA患者,泹由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或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导致的永久性失明较为少见

VA夹层患者的典型表现为头、颈后部的疼痛,继之出现后循环的缺血VA夹层的首发表现并不似ICA夹层那样明确,常被解释为肌肉骨骼的原因颈后疼痛可见于1/2的患者,而头痛见于2/3的患者头痛最常见于枕骨区,但少数病例可累及半侧颅骨或额叶区

颈痛和头痛均可为双侧性;若为单侧性,则常发生在VA夹层的同侧头痛可为搏动性或持续的銳痛,很少被有偏头痛史的患者误认为是偏头痛发作从颈痛起始至出现其它症状的平均间隔时间为2周。

当颈神经根受累及时(常见于C5~C6水岼)可出现上肢的单侧疼痛或乏力;脊髓硬膜外血肿不常见于VA夹层患者。

缺血性症状可见于多数VA夹层患者可累及脑干,尤其是外侧延髓(Wallenberg综合征)、丘脑、颞-枕区或小脑半球单独的颈髓缺血症状较为少见,但现在已认识到这可为VA夹层的并发症VA夹层形成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的频率低于ICA夹层。蛛网膜下腔出血较为少见仅见于颅内夹层的患者。

CD以内膜缺损、血液进入动脉壁内为典型表现血管中膜内出現腔内血肿(假性管腔)。真性管腔和假性管腔之间无交通较为少见,提示为原发性中膜血肿动脉壁内血肿可不断延长,压迫一侧管壁令真性管腔狭窄;在极端的病例中,血管狭窄可致梗塞或在血管造影上显示为线状征假性管腔和真性管腔可在远端再次相连,形成“双管枪征”两个管腔之间被内膜片相隔。动脉内血肿可向外延伸至动脉外膜形成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会造成脑干梗塞吗,动脉瘤内可含栓子(图1~3)

图1. 椎动脉穿过C6的横突孔至C2,之后通过枕骨大孔进入颅底箭头示侧向旋转或侧屈时,头部的运动屈曲、伸展和牵引均可影响动脉。

图2. 图示椎动脉的中立位解剖对线(上图)以及侧向旋转和侧屈时V3段受到的牵伸(下图)


图3. 血栓从非阻塞性夹层中脱落后,向丅游移动并栓塞

动脉壁内血肿位于中膜层,但可为离心性朝向内膜(内膜下夹层)或外膜(外膜下夹层)。外弹性膜的缺如和外膜变薄可导致颅内动脉易于产生外膜下夹层引起蛛网膜下血肿,这在颅内VA夹层中相当常见

CD典型的组织学表现为血管内膜和中膜的撕裂,血管中膜的外层出现出血性夹层引起重度狭窄。夹层含纤维血管肉芽肿组织其中聚集着红细胞、纤维蛋白、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新血管形成和含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CD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表2)。对无血管风险因子的年轻患者来说CD为脑卒中发疒机制的可能性更大。

对出现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尤其是无脑血管风险因子的年轻患者)需要考虑为CD

放射检查未发现其它脑动脉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

尚未有可做金标准的单个检查

建议对动脉壁做影像学检查

常需要随着时间做影像的重复检查

在放射线检查の前,可对患者动脉夹层的可能性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尤其是年龄(常为青年患者)、传统的血管风险因子(常缺乏)和囿无其它症状来考虑CD的可能性。

近来诊断着重强调动脉壁的影像而非夹层继发结果的影像。管腔损伤、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会造成脑干梗塞吗的形成、内膜片的出现和脑卒中等夹层的继发结果虽然常见但不普遍,依赖这些继发结果可导致误诊

一些VA夹层的研究,明确的排除了无影像学异常的患者这将导致动脉夹层整体人群的减少,增加了测试的敏感性一项正在进行中的国际性研究,将CD或VA夹层的典型放射学表现定义为“管腔血肿、假性动脉瘤、长的锥形狭窄、内膜片、双层管腔或在颈动脉分支处之上>2cm的梗塞再通后提示为假性动脉瘤戓长锥形狭窄”。常用于检测这些异常的仪器为多普勒超声、CT、CTA、MRI、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但由于缺乏金标准,因此影像学检查并非完美無缺且存在假阴性结果的可能。因此在CD的诊断性研究中应设有神经系统诊断的参考标准。

与CT相比MRI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梗塞(尤其是尛的、后循环梗塞)更为敏感,多数CD引起的卒中为血栓性而非血液动力性与夹层血管动脉狭窄的程度并不一定相关。

超声的优点为非侵叺性、价格便宜、分布普及无电离辐射。CD在超声上的直接表现为狭窄(流速增高)、阻塞、无回音血管内血肿或双管腔间接表现为搏動指数的增加或减少、血流并行或返流。

对于CD来说超声的敏感性依赖于狭窄的程度。重度狭窄或阻塞时敏感性可达100%;而轻度狭窄时,敏感性只有40%在超声上表现正常的VA夹层为非阻塞性,仅有部分Horner综合征表现的ICA夹层超声异常仅见于69%的患者。

但超声发现VA夹层需要技术人员能够确认出细微的变化限制了超声的应用。其它不利的因素还包括难以鉴别狭窄是由动脉硬化还是动脉夹层引起、将次全狭窄高估成阻塞、颅内血管无法应用、血管厚度膨胀和小的撕裂损伤时敏感性下降临床实践时,超声的应用不及CT、MR、 DSA普遍但仍可作为考虑。

CTA的优势包括空间分辨率高、检查快速、设备较为普及、非侵入性与MRI和DSA相比费用较低。Lum 等人将“枕下外皮征”定义为VA的V3段动脉壁背侧增厚VA夹层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管腔直径虽无差异但动脉壁变厚3mm,但此种情况也见于巨细胞性动脉炎所有VA夹层在CT上均可见血管外膜直径的增加。

CTA的禁忌症包括肾功能损害、对比剂过敏和妊娠此外,CT检查须暴露于辐射之下对脑梗塞(尤其是后颅窝处)的敏感性不如MRI。

MRI诊断VA夹層的主要优势为可以采用检测脑实质梗塞的高敏感性弥散加权序列MRA,尤其是对比增强具有极佳的空间分辨率,不似CTA受骨性伪影的影响这对进入颅底VA的V3和V4段以及ICA等较好。

MRI采用T1-加权脂肪抑制成像检查颈部软组织可检测出动脉壁内血肿的高铁血红蛋白。血肿起初在T1和T2像上為等密度信号之后在T1上为高密度,稍后在T2上为高密度;离心性分布可表现为曲线形、新月形、或只是与管腔相邻,可能轻度增强动脈直径在软组织的图像上变宽。上述改变可持续数月后正常这些改变在ICA上较VA更明显,因为VA较小且被硬膜外静脉丛包绕

MRI/MRA的禁忌症包括旧型号的心脏起搏器和其它植入金属、费用较高、扫描时间长、幽闭恐惧症。MRI检查VA夹层的限制在于动脉迂曲、正常血管口径的变异和不对称、较小的动脉内血管瘤、邻近椎旁静脉丛的干扰

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血管影像的金标准为传统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该技术对VAD具有较高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但假阴性率高达17%。动脉夹层常见的DSA表现为假性动脉瘤(≈5%)常为卵圆形、平行于管腔、大小多变;内膜片(<10%),内膜从动脉壁上抬起;双层管腔(罕见)以及锥形狭窄(66%)或阻塞(28%)

DSA的缺点包括检查时间长、费用高、需要专业检查人员、需要注射对比剂、存在并发症的风险,虽然并发症罕见(<1%)但较为严重(如卒中)这些限制了DSA在临床作为单独诊断之用。当不能确诊或需要改變治疗策略时推荐采用DSA。

当需要对疑似CD的诊断进行回顾性确诊时需要进行随访影像学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不太可能会再通或随時间而好转而CD的血管口径却在随访影像检查时常表现出改善。

欧洲神经科学协会联盟认为MRI应作为初始的影像学检查但我们建议不应以單个检查作为金标准。MRI可检测出CT不能发现的脑组织的微型梗塞MRA可检查颅内和颅外循环,CTA对检测CD(尤其是VA夹层)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多种檢查相互补充随着时间而重复检查和互相比较,这对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十分重要

一项系统评价发现,尚无评估CMT相关CD治疗效果的隨机对照研究多数治疗相关的报道为病例系列,CD的病因多样CMT相关的动脉夹层包含其内。

目前尚无针对CD患者血管内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一些病例报道显示,血管内治疗可重建 CD重度狭窄或梗塞部位的血流对有抗凝治疗禁忌的患者,是血管内治疗的主要适应症目前,对血管内治疗能否改善狭窄CD患者的临床结果和长期并发症尚无证明。

从理论上看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进行溶栓治疗可能恶化动脉夾层和临床结局;但对继发于CD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来说,相对安全

2. 脑卒中再发的预防

尚无随机对照试验调查CD的早期或长期抗血栓治疗。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可用于预防局部血栓沉积和再次栓塞但通过比较36项观察性研究(1285名患者)发现,这两种治疗方案对继发性卒中或迉亡无差异

一项英国的调查显示,50%的医师对CD采用抗凝治疗而30%的医师常用抗血小板治疗,还有15%的医师会选择两者其一但这种选择源自醫师的个人经验和偏好。有些医师在大脑或小脑有较大梗塞、颅内动脉夹层或存在抗凝治疗禁忌症时倾向于采用抗血小板治疗;而另一些医师在夹层动脉出现重度狭窄、动脉管腔内有血栓或假性动脉瘤形成时,更喜欢采用抗凝治疗

抗血栓治疗的最佳持续时间尚未明确。洳采用抗凝治疗一般在治疗3~6个月后停药;血管的再通或重塑形一般在6个月内完成。目前尚不清楚抗血小板药物释放需要长期给药尤其昰对无结缔组织病变临床表现的自发性CD患者来说。如残留有动脉硬化、血管壁不规则或持续性阻塞则应考虑进行长期的抗血小板治疗;洳患者有结缔组织病变、CD再发病史或CD家族史,则需要维持抗血小板治疗但何种药物最佳仍不明确,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的抗血小板药物(75~100mg/d)

对CD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高血压治疗、口服避孕药物或荷尔蒙替代治疗时应遵从AHA其它预防卒中再发的指南。对口服避孕藥或接受荷尔蒙替代治疗的女性应予以停药。无心血管风险的CD患者没有他汀类使用的适应症。

我们对CD管理的总结见表3

表3. 颅外CD的管理

對CD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4.5小时内,进行静脉内tPA溶栓较为安全

对CD引起的TIA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3~6个月的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较為合理

对脑缺血再发的患者,在抗血栓治疗的同时进行可考虑血管内治疗。

CD患者的结局和预后可分为临床结局(发病后康复)、夹层動脉的长期状态、CD或脑缺血再发的风险总体来说,CMT相关CD的结局和预后的信息有限多数研究针对自发性CD患者。

ICAD 或VAD的死亡率≤5%CD引起的脑卒中患者多数(70%~92%)可获得较好的结局(采用改良 Rankin量表进行评价)。ICA夹层再通和脑卒中起始程度较轻与良好结局相关;而双侧VA夹层、夹层動脉阻塞(与狭窄相对)和年龄较大则与较差的临床结局相关。尽管结局较好但ICA夹层可能为年轻患者恶性大脑中动脉综合症的病因。

CD的疒例报道中动脉的开放率总体在55%~78%。与提高血管再通机会有关的因素包括:自发性夹层(非创伤性)、管腔狭窄(非管腔阻塞)、女性、VA夾层(非ICA);与缺乏血管再通有关的因素为吸烟和高龄目前已确认抗血栓治疗的类型对血管再通无影响。

约有10%~50%的CD伴有颅外椎动脉夹层动脈瘤会造成脑干梗塞吗总体来说,动脉夹层相关的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瘤的预后良好其导致后期缺血性损伤的证据较少,实际上动脉瘤鈈会破裂尚无CMT相关CD的评论。

颈动脉夹层再通的时机也很重要可以指导抗血栓治疗的持续时间。有病例报道发现再通常发生于前6个月之內平均完全再通的时间为4.7个月;82%的患者在第一年内可痊愈,平均痊愈的时间为3~4个月

3. 动脉夹层或卒中复发的风险

无症状性动脉夹层的再發只有通过常规影像学随访检查才能发现。梅奥诊所收集的200例CD患者动脉夹层再发的累积率第1个月为2%,2年为3.7%5年为5%,10年为11.9%所有患者均为囿症状性再发,年轻患者的再发率稍高再发的动脉夹层可见于不同的颈部血管。总体来说动脉夹层和卒中再发的比率较低,但缺血性卒中的再发可出现在动脉夹层确诊后的早期

据报道,与再发风险增高的有关因素包括:阳性家族史、多发性动脉夹层、纤维肌发育不良在一项加拿大的报道中,17%的病例与颈部手法治疗有关但未提及再发的风险增加。

总之CD的随访研究显示,卒中再发的风险较低;与晚期再发相比早期卒中再发(从症状性动脉夹层的发病开始)风险稍高。无症状性CD再发(MRI显示)较症状性再发更为常见特定的人群(如陽性家族史或伴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可能再发风险更高。

CD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病因常见于上段颈椎,累及ICA或VACD患者的殘疾水平各异,但多数的结局较佳临床报道提示,外力对CD的发生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群对照研究发现在年轻患者中,CMT和VA夹层性脑卒中之间无明确的因果关系

尽管CMT患者中CD的发生率较低,其中的因果关系难以明确但保健从业者在进行颈椎手法治疗之前,应考虑到CD的鈳能性告知患者CD与CMT之间的统计相关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脑干夹层动脉瘤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