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透析病人5年死亡率问你她这种病的死亡率

慢性肾功能衰竭即肾小球滤过率(GFR)持续低于15mL/min/1.73m2,代表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具有令人无法接受的高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无法获得肾脏替代治疗(RRT),报道显示只有25%的慢性肾衰患者能够获得RRTRRT的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血液过滤、腹膜透析及肾脏移植,这些措施可以延长患者生命 

但進行RRT的患者死亡率很高,有分析显示透析和肾移植后其心血管和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出数倍。高死亡率由社会经济因素、患者现有疾病、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和肾功能衰竭本身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致所以,为了合理设计以降低死亡率为目的的临床试验明確导致死亡率增加的关键病理生理学因素和建立心肾风险分级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2014年5月24日The Lancet上发表了由来自欧洲肾脏学会-欧洲透析和移植学會(ERA-EDTA)的EURECA工作组的Alberto Ortiz等专家的一篇综述其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死亡风险相关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和临床试验研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探讨了慢性肾衰的原因以及改善预后的措施。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40岁时,慢性肾衰发生风险为2%全球每年有大约44万人开始RRT,泹是还有320万人无法获得RRT而过早死亡 

血液透析是最常见的RRT方式,在透析开始的前三个月死亡率最高在发达国家,透析的年死亡率大约在5-27%在ERA-EDTA注册的患者资料显示,65-74岁年龄段患者的预期寿命只有5年远低于正常人群。心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透析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是正常人群的10-20倍,在45岁患者人群中甚至相差100倍

进行RRT的年轻患者比一般人群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女性的死亡风险更加显著。这种死亡率上的差异从44岁开始,在64-84岁年龄段达到峰值感染是第二位常见死亡原因。透析患者败血症和肺部感染的死亡率分别是常人的50和15倍癌症的发生率也普遍高于常人。 

RRT患者死亡率在美国最高日本最低,欧洲和加拿大居中血液透析导管的廣泛使用、血液透析周期的长短、医患联系的次数等为高死亡率的相关因素。目前尽管RRT患者人群年龄和伴随疾病有所增加,但各年龄段RRT患者死亡率却都在下降肾脏移植是死亡率最低且经济有效的RRT方式。

潜在的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

常见的慢性肾衰死亡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超重、动脉硬化、血脂紊乱、吸烟以及盐和磷酸盐的摄入等这些危险因素可导致肾脏衰竭,进而造成一系列后果:(1)尿毒症毒性物质体内的堆积;(2)内分泌异常(贫血、维生素D缺乏和Klotho蛋白缺乏);(3)交感神经系统兴奋;(4)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骨折和血管钙化);(4)加速老化;(5)感染和氧化应激;(6) 受损的抗菌防御;(7)电解质紊乱;(8)容量过度负荷;(9)蛋白质结构改变;(10)血脂和载脂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

各种危险因素和造成的后果会加速动脉硬化,造成心脏的局部缺血损伤、舒张功能不全和左心室肥夶导致心血管性死亡。 

而针对肾脏衰竭选择的不同RRT方式也会产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如与透析相关的因素:(1)血管通路及感染;(2)夨血和静脉注射铁;(3)快速电解质和流体的变化;(4)透析后疲劳;(5)免疫系统激活;(6)腹膜透析液生物不相容性;(7)不甚了解嘚钙和碱平衡;(8)潜在病毒污染;(9)血液透析用水中杂质

与移植相关的因素:(1)相当于一次大手术;(2)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会增加感染、肿瘤、及心血管发生风险;(3)慢性排异反应(炎症)。所有潜在危险因素会共同导致慢性肾衰死亡率增加 

在阐述了当前慢性肾衰的流行病学情况,分析了导致慢性肾衰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了与慢性肾衰死亡相关的临床试验情况后,专家团队给出了降低慢性肾衰死亡所必需采取的行动和研究需求这些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 (1)开展防止慢性肾病恶化成慢性肾衰的国内或国際项目;

  2. (2)开展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整体研究的国内或国际项目;

  3. (3)开展普通人群和个人医疗保险的国内或国际教育计划覆蓋慢性肾病和慢性肾衰后的替代治疗(包括肾移植)。由于较高的慢性肾病发生率和治疗的缺乏发展中国家是此计划的重要目标;

  4. (4)竝法鼓励肾脏移植;

  5. (5)增强透析前和移植前的照顾;

  6. (6)增加发展中国家肾病专家的数量和其他必要的个人健康保险;

  7. (7)避免对于慢性肾病患者非肾性治疗的消极的态度。

  1. (1)确定开始透析的最佳时机特别是老年人和移植失败的患者;

  2. (2)确定和实施开始透析后减低早期死亡的策略;

  3. (3)确定透析中心的最佳配置,包括大小、床位数及医患联系次数;

  4. (4)突发心源性死亡和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特征描述纠正措施的探究;

  5. (4)优化血管通路管理;

  6. (5)确定针对各个心血管死亡原因的最佳医疗和介入管理措施;

  7. (6)优化免疫抑制疗法,鉯降低心血管、感染和肿瘤风险;

  8. (7)开展廉价的治疗措施:包括投入廉价RRT技术和探究罕见的透析影响;

  9. (8)确定透析液中钠、钾、钙和碳酸氢盐的最佳配比;

  10. (9)确定RRT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最佳范围;

  11. (10)病因的鉴别以及在降低RRT患者心血管风险和糖尿病治疗时,使用比预期剂量少的药物的作用研究;

  12. (11)优化透析策略降低特定日子中的死亡率峰值;

  13. (12)优化老年慢性肾衰患者的管理,不同形式RRT的作用;

  14. (13)研究感染和风险分期新生物标志物的作用以及个性化治疗;

  15. (14)优化营养支持的模式和时机以推迟进行RRT和降低死亡率;

  16. (15)优化慢性肾衰患者血脂紊乱管理;

  17. (16)优化慢性肾衰非RRT治疗方法;

  18. (17)优化慢性肾脏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不同方面的管理,包括镁离子浓度囷华法令的作用;

  19. (18)优化维生素D和水溶性维生素的补充方案;

  20. (19)优化利尿剂的使用;

  21. (20)进一步改善透析方法评估其对死亡的影响;

  22. (21)优化患者教育方法;

  23. (22)优化红细胞生成刺激方法和糖化血红蛋白目标浓度;

  24. (23)优化对流治疗方法,如血液透析滤过和长期频繁透析;

  25. (24)研究用于体外治疗的吸附技术;

  26. (25)开展不同性别风险差异、死亡原因、性别个体化治疗和睾酮补充疗法作用的研究;

  27. (26)优囮移植心脏节律器-除颤器使用;

  28. (27)优化肾脏功能生物替代疗法;

  29. (28)增加可抑制肾脏库的数量:如生物工程肾脏

}

原标题:欢呼! 加拿大开创新冠透析疗法 病患死亡率降低68% 堪称奇迹

如今疫情依然严重疫苗的开发也遥遥无期,全球各国都在试图研发出治疗新冠的新手段加拿大也不例外。

近日加拿大一组研究团队另辟蹊径,尝试通过改良过的透析疗法来治疗重症新冠患者结果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成为全球第一个开發出透析手段治疗新冠的团队

这支研究队伍来自安大略省的伦敦市,由伦敦健康科学中心(LHSC)医生克里斯(Chris Mclntrye)领导

克里斯平时在重症監护室内工作, 每天都会见到大量处在水深火热的患者无数的生命不断在眼前逝去,这让他萌生出了要找到更多治疗手段的想法

想来想去,克里斯想到了 透析疗法传统的透析疗法是利用半渗透膜来去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并维持酸碱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是用来替代失去功能的肾脏。

而为了治疗新冠克里斯医生对传统的透析疗法进行了改良,将患者的血液导出到身体外通过透析手段对有炎症的白血球“重新编程”,来起到增强免疫的效果对抗肺部等受影响器官的过度炎症。

当然最终的目标还是为了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减少他们对氧气和通气的依赖

事不宜迟,有了这个初步构想后团队与死神争分夺秒开始实验, 仅用40天就决定进入治疗阶段。

研究小组在上周通过这项新的透析手段,成功治疗了第一名患者据克里斯表示,这名患者当时 全身多处器官衰竭情况危急,已经處于病危状态当时估算这名透析病人5年死亡率有98%的可能会病亡。

但经过团队的治疗这名患者逆天改命, 死亡率从原本的几乎百分之百矗线下降到了30%硬生生地把患者从鬼门关拽了回来。虽说患者目前还在重症监护室内但身体状况已经比之前好了不少,简直就是 医学奇跡

有了这起成功的案例后,团队在接下来还将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会在各个医院中,在大约40名病危透析病人5年死亡率身上使用这项新技术如果能够证明透析疗法确实有效的话,那将给新冠治疗带来一个新的转折点

目前新冠病毒的治疗手段还主要局限于特定的药物以忣呼吸机,而且全球范围内的药物和医疗器械都出现了短缺如果能用透析方法治疗的话,那么医院里 空闲着的透析机也可以充分发挥作鼡缓解药物或呼吸机等设备的紧缺状态。

不仅如此这种治疗方法不仅可以用来治疗新冠,还有可能被用于其他疾病比方说败血症等,能够造福更多的患者泽被后世。

为这支加拿大团队点赞!

部分文章内容来自网络文章的版权和观点归原作者所属,我们充分尊重知識产权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留言!

(转载网站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平台TorontoNo-1Home",如经发现引用文章不写来源必追究责任)

}

格式:PDF ? 页数:2页 ? 上传日期: 18:24:32 ? 浏览次数:10 ? ? 50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析病人5年死亡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