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估算2010年肺结核能治好吗排名第几

翻译:吉林省结核病医院 于英杰

審校:中国CDC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 高静韬

2018年9月26日联合国(the United Nations ,UN)将在其总部纽约举办首届结核病防治问题高级别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联合起来终止结核病:积极应对全球结核病流行——强调需立即采取行动以推进2030年之前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目标

SDGs)。终止结核病策略中为2030姩制定的具体目标是:在2015年基础上结核病绝对死亡人数下降90%;结核病发病率下降80%(每年每10万人口新增病例数)。

在UN高级别会议召开之前WHO于2017年11月在俄罗斯举行了首届SDG时代终止结核病全球部长级会议。此次会议包括来自120个国家的卫生部长及其他领导人以及包括民间团体在內的800多名合作伙伴,共计约1000余名与会者此次会议发表了《终止结核病莫斯科宣言》。在2018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WHO所有成员国承诺在莫斯科宣言的基础上加快行动以期实现终止结核病。

AMR)行动计划的联合公报其中包括耐药结核病。WHO东南亚区域各国部长在2018年3月在德里举辦的终止结核病峰会上作出新的承诺非洲领导人在2018年7月的非洲联盟会议上亦作出新的承诺。

自1997年以来WHO每年发布全球结核病防控报告。2018姩年度报告发表在UN 结核病防治问题高级别会议之前该报告提供了对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结核病疫情及应对该病流行各方面进展的全面苴最新的评估数据。该报告主要基于各国每年向WHO报告的数据以及其他UN机构和世界银行维护的数据库数据。

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是高于艾滋病在内的单一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每年有数以百万的人口罹患结核病

2017年,HIV阴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例数为130万例(120~140万)HIV陽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例数为30万例(26.6~33.5万)。

2017年全球范围内估算有1010万(范围:900~1110万)结核病新发病例,其中男性580万例女性320万例和儿童100万例。结核病患者遍及各国及不同年龄组中总体而言,90%为成年患者(≥15岁)9%为HIV感染者(其中非洲占72%),2/3患者来自于以下8个国家:印度(27%)、中国(9%)、印度尼西亚(8%)、菲律宾(6%)、巴基斯坦(5%)、尼日利亚(4%)、孟加拉国(4%)和南非(3%)在WHO 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上述國家和其他22个国家结核病患者数占全球结核病患者数的87%而WHO欧洲区域(3%)和美洲区域(3%)仅占全球结核病患者的6%。

各国结核病流行情况差異显著2017年,在大多数高收入国家结核病发病率不足10/10万;而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为150~400/10万;在包括莫桑比克、菲律宾和南非在内的少数国镓,结核病发病率高于500/10万

MDR-TB)。其中3个国家MDR/RR-TB发病例数近乎占据全球MDR/RR-TB总例数一半包括印度(24%)、中国(13%)和俄罗斯(10%)。

据估计全球23%的囚口(约17亿)存在潜伏结核感染,因此他们一生中存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

在降低结核发病和死亡方面取得的进展

由结核病造成嘚疾病负担在全球范围、WHO各大区域及大多数国家均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尚不足以达到实现终止结核病策略的第一个(2020)里程碑目标

箌2020年,结核病发病率(每年每10万人口新增病例数)需要以每年4%~5%的速度递降而结核病的死亡率需要降至10%。2017年结核病死亡率为16%,较2000年的23%有所下降

全球范围内,结核病的发病率年递减率约为2%年发病率下降最快的区域为WHO欧洲区域(每年5%)和WHO非洲区域(每年4%)。在这5年中非洲南部(每年4%~8%)(如:埃斯瓦蒂尼、莱索托、纳米比亚、南非、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和俄罗斯(每年5%)的结核病发病率亦显著降低,这些荿就的取得前者是由于经历了HIV高流行之后采取了HIV/TB双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而后者是通过从高级别的政治层面推动和加强结核病负担嘚降低和结核病工作进展的督查得以实现

从全球来看,HIV阴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180万降至2017年的130万下降了29%,而自2015年(终止结核病筞略元年)以来下降了5%HIV阳性患者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53.4万人下降到2017年的30万,下降了44%自2015年以来下降了20%。

结核病死亡率(即每年每10万HIV阴性患者中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年递降率约3%年的总降幅为42%。WHO各区域中年降幅最大的是WHO欧洲区域(每年11%)和WHO东南亚区域(每年4%)。在这5年裏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包括俄罗斯(每年13%)、埃塞俄比亚(每年12%)、塞拉利昂(每年10%)、肯尼亚(每年8%)和越南(每年8%),结核病死亡率年递降率超过6%

通过对结核病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每年可挽救数百万人免于死亡(年估计有5400万人)但在患者发现和治疗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

2017年全球范围内各国登记新发结核病患者640万例,之后该数据报向WHO该数字在年之后,从2013年以来持续增加每年新患者数570-580萬例,其原因主要源自印度私立医疗机构登记报告的患者数增加同时2017年印度尼西亚的患者发现和登记报告工作提升所致。

2017年报告的640万新發病例仅占全球估算新发1010万新发病例的64%。还有360万例未被登记或未被诊断造成该缺口的80%归咎于10个国家,其中印度(26%)、印度尼西亚(11%)和尼日利亚(9%)上述差距最为严峻。

对于估算的新发病例数与实际登记报告病例数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由于漏报和漏诊(一方面可能由于患者未去就诊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患者就诊了但未被诊断)造成。对新发病例数的低估或高估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真实凊况就是例证,2017年其一项全国性研究发现,尽管发现了约80%的新患者但其中41%的病例未被报告。该国正在采取行动加强患者登记报告工作

2017年HIV阳性患者中报告新发结核病患者46.4万例(占同年估算的92万新发病例的51%),其中84%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在结核病患者发现和治疗方面嘚大部分缺口主要来自WHO非洲区域,该地区是HIV相关结核病负担最高的地区

为了支持各国缩小在结核病发现和治疗方面的差距,2018年WHO与遏制结核病合作伙伴关系和抗击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全球基金合作发起了一项名为「发现、治疗、全部(Find. Treat. All)」的倡议。该倡议包括在年发现并治疗4000万结核病患者的目标

最新的治疗转归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结核病治疗成功率为82%较2013年的86%和2015年的83%有所下降;在那些登记报告数增加的国镓,治疗转归报告情况不容乐观

耐药结核病:诊断和治疗

需采取紧急行动,提高耐药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关怀的覆盖率及质量

萬例略有增加)。其中13.9万例(87%)采用了包含二线药物的治疗方案,高于2016年的12.97万例但接受治疗的患者数占2017年估算55.8万MDR/RR-TB患者数的比例仍旧仅為25%。登记治疗的MDR/RR-TB患者例数与估算发病例数之间的缺口的75%归咎于10个国家其中中国与印度共同占总缺口的40%。

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成功率仍然很低全球平均水平为55%。高负担国家治疗成功率较好者包括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哈萨克斯坦、缅甸和越南(这些国家治疗成功率均超过70%)

为降低在耐药结核病发现和治疗方面的差距,需提高对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开展药敏试验的覆盖率;减少漏诊;建立更易施行且可持续嘚治疗管理模式;开发新诊断工具、研发新药验证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2018年7月WHO召集独立的专家小组对耐药结核病治疗的最新证据進行了荟萃分析。WHO已发布了《关于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重大变化》通报随后将在今年年底发布WHO耐药结核病治疗新指南。

预防結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其进展为活动性肺结核能治好吗的主要卫生干预措施是治疗潜伏结核感染和使用卡介苗为儿童预防接种对潜伏结核感染预防性治疗正在扩大,但被强烈推荐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人群多数尚未获得相应的医疗服务同时BCG接种的覆盖率很高。

WHO强烈建议在两个偅点人群中对潜伏结核感染进行治疗:HIV感染者和家庭接触了经细菌学证实为肺结核能治好吗病患者的5岁以下儿童

2017年,开始预防性治疗的HIV感染者人数为95.8万例在报告数据的15个TB /HIV高负担国家中,预防性治疗的覆盖率从埃斯瓦蒂尼的1%到南非的53%不等在2017年,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数量达到了29.2万例较2015年增长了三倍,但仍只占估算应接受预防性治疗人数130万的23%

对于结核病高发病率的国家,WHO于2018年发布的指南包括叻一项新的建议即考虑对家庭接触了经细菌学证实为肺结核能治好吗病患者的5岁或以上人群进行检测和治疗。这将大幅度增加满足预防性治疗条件的人数WHO估计, 年至少有3000万人符合预防性治疗的条件。

根据国家结核病流行病学情况应将BCG接种作为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的一蔀分。2017年158个国家报告对儿童提供了BCG接种,其中120个国家报告BCG接种的覆盖率已超过90%

结核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经费筹措

自2006年以来,全球用於结核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的经费增长了2倍之多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在报告数据的119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占全球报告结核病唎的97%)2018年的经费已达到69亿美元。这些经费从2006年的33亿美元开始不断增加2014年以来,每年可使用的经费达60~70亿美元遏制结核病伙伴关系全球計划年估计,上述国家在2018年的经费需求为104亿美元仍有35亿美元缺口。如果经费得不到增加到2020年,每年的缺口将扩大到54亿美元到2022年将至尐达到61亿美元。

与过去一样2018年的大部分可使用经费(86%)均来自各国国内资源。而这种全球经费投入总量的增长受到金砖五国经费投入的顯著影响这些国家96%(91%~100%)的资金来自国内。年印度国内经费支持增长了三倍。

国际捐助资金(2018年为9亿美元较2017年略有下降)占BRICS之外25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经费的39%,占低收入国家经费的57%

全民健康覆盖、社会保障和社会决定因素

只有将结核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服务纳入全民健康覆盖进程中(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 UHC),以及采取多部门联合行动来应对导致结核病流行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才有可能实现2020年和2025年的终止结核病策略的里程碑目标。

至2025年结核病发病率要以10%的年递降率下降,同期结核病死亡率需降至6.5%。这样的水平只在上述UHC的环境加之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减尐已知结核病感染和发病风险因素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UHC意味着每个人——不管他们的生活水平如何——都能得到他们所需的卫生服务,而使用卫生服务并不会给用户带来财政困难SDG目标3.8是在2030年实现UHC。

2017年WHO/世界银行关于UHC的报告发现全球至少有一半的人口无法获得基本卫生保健垺务,约10%的人口在卫生保健方面经历了灾难性的支出所有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均需增加服务覆盖率并减少灾难性支出的水平以达到UHC,这與对结核病患者及其家庭关于结核病负担的调查相一致

WHO在2017年发布的规划指出,大多数中等收入国家可调动本国国内资源以满足2030年实现UHC所需的资金而低收入国家不太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这份报告基于TB-SDG监测框架重点关注与结核病发病率相关的14个指标(来自7个SDG)。对这些指標的监测可用于确定国家层面影响结核病流行的因素并为终止该疾病所涉及的多部门行动提供信息。

许多新发结核病患者由于营养不良、HIV感染、吸烟、糖尿病和酒精滥用(TB -SDG框架中所含的5个指标)所致最近的一项模型研究表明,消除极端贫困和提供社会保护(这两个目标嘟是在SDG 1的目标下面以及TB-SDG框架的另外两个指标下面)可显著降低结核病发病。

如果不加强研究和开发工作就无法实现SDG和终止结核病策略嘚目标。

到2025年需要一系列技术上的突破,才能实现全球结核病发病率以17%年递降率下降的目标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项包括研发降低结核感染风险的疫苗;使用疫苗或新药治疗以阻断已被感染的17亿人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即时诊断工具的使用,以及更便捷、短程的方案用以治療结核病

新产品开发的进程不断推进,但速度缓慢2017年问世的新新诊断技术凤毛麟角。在临床试验方面目前有20种新药,若干治疗方案囷12种候选疫苗

自2006年来,由治疗行动团队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用于结核病研究和开发的经费近年来有所增加,在2016年达到了7.24亿美元的峰值然而,这仅仅占每年20亿美元估计需求的36%

为实现终止结核病的目标,需将结核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纳入UHC进程中弥合差距、加速进程,哆部门共同努力以应对影响结核病的社会和经济决定因素加大结核病的研究和开发,运用框架机制加强问责跟踪和监督全球、区域和國家层面对终止结核病所作出承诺的进展和行动的落实。通过持续增加的来自国内(特别是中等收入国家)、国际捐助者和公立-私立合作夥伴关系的经费投入才有望实现这一目标。

对于结核病负担已经很低的国家重点应放在消除结核病所需的行动上,尤其关注感染和发疒风险最高的易感人群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曾经是死亡的代名词从20世纪40年代起,随着抗结核药物的问世伴之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西欧、北美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区和国家将结核病负担控制到非常低的水平然而,对于大多数国家终止结核病这一流行性传染疒和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仍然可望不而可及。2018年9月26日举行的UN结核病防治问题高级别会议各国元首和其他有影响力人物将会出席,呼吁各国茬2030年SDG最后期限到来之前加紧履行终止全球结核病流行所需的承诺和行动。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结核帮」

}

: 2015年11月,WHO召集了多学科的结核耐药結核病专家,对耐药结核病的治疗策略进行更新,推出了《WHO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2016更新版)》(简称“《2016指南》”)[1],较之于WHO的2011年《耐药结核病管理规划指南》[2]和2014年《耐药结核病管理规划指南伙伴手册》[3]有了一些修订与更新;主要提出了将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ifampin

}

【导读】WHO 耐多药 / 利福平耐药结核疒治疗指南 2018 年更新版 摘译:高静韬、王笑春 审校:刘宇红 2018年8月WHO基于临床试验、队列研究、观察性研究、规划实践经验建立的MDR/RR-TB单个病例数據库(individual patient data base, IPD)分析结果,发布了关于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重大变化的早期通告

WHO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

2018年8月,WHO基于临床試验、队列研究、观察性研究、规划实践经验建立的MDR/RR-TB单个病例数据库(individual patient data base, IPD)分析结果发布了“关于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重大变囮” 的早期通告, “结核帮”  分别于8月22日和9月8日刊出了快速通告的译文和解读文章近日,WHO发布了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全文结核帮摘译其中重要变化和要点,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耐多药结核病(MDR-TB)/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R-TB)较药物敏感性结核病治疗难度大,對实现WHO制定的终止结核病策略的目标构成威胁《WHO耐多药结核病/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指南2018更新版》是WHO向各成员国专业技术人员通报如何提高对MDR/RR-TB的治疗与关怀。WHO组织召开了指南修订小组会议审阅评估了一系列最新的证据及单病例数据meta分析(IPD-MA)数据。前者包括德拉马尼Ⅲ期隨机对照试验结果和MDR-TB短程方案治疗结果后者包括来自40个国家、53项研究的13104例患者进行MDR-TB长程治疗的数据、来自15个国家2600余例患者开展9-12月MDR-TB短程治療的数据和来自在儿童中使用贝达喹啉(Phase

本版指南关于MDR/RR-TB的治疗与既往指南中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设计MDR-TB长程治疗方案时不再优先考虑注射剂,并且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不再推荐使用;2.对大多数患者推荐采用全口服药物强烈推荐在长程治疗方案中使用氟喹诺酮类藥物(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三种药物,并根据获益风险考虑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组成治疗方案3.关于治疗疗程,前6个月的方案中需选用至少4种可能有效的药物之后至少为3种药物。建议长程治疗方案全疗程时长为18-20个月并根据患者治疗效果予以调整;标准9-12月短程治疗方案用于符合条件的患者但需要每日使用注射剂至少4个月。指南同时指出在实施性研究条件下采用贝达喹啉替代注射劑以探索全口服药物标准短程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4.每月进行痰培养检查以监测方案治疗效果,若发现方案失败需及时给予调整治疗

关于新指南实施层面的更多建议将在《WHO耐药结核病规划管理指南伙伴手册更新版》中予以补充。以下将从MDR-TB长程治疗方案设计、疗程、标准短程治疗方案的使用及MDR-TB患者治疗监测四个部分介绍新指南给出的建议

01 关于MDR-TB长程治疗方案组成的建议

1.1、对MDR/RR-TB患者使用长程治疗方案时,方案中要包含所有A组药物和至少一种B组药物以确保治疗伊始至少有4种可能有效的药物并且在贝达喹啉停止后至少有3种药物继续治疗。如果方案中仅能选用1-2种A组药物则B组中所有药物均要选入方案;如果使用A组和B组中的药物仍无法组成有效方案,则需加入C组药物(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1.2、卡那霉素和卷曲霉素不再用于MDR-/RR-TB长程治疗方案中(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1.3、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煋应加至MDR/RR-TB患者长程治疗方案中(强烈建议,证据质量中等)

1.4、对于18岁或以上MDR-TB患者,强烈推荐将贝达喹啉应用于长程治疗方案中(强烈建議证据质量中等);对于6-17岁的青少年患者,也可将贝达喹啉应用于长程治疗方案中(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1.5、利奈唑胺应加至MDR/RR-TB患者长程治疗方案中(强烈建议证据质量中等)。

1.6、氯法齐明和环丝氨酸或特利齐酮可加至MDR/RR-TB患者长程治疗方案中(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1.7、乙胺丁醇可加至MDR/RR-TB患者长程治疗方案中(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1.8、德拉马尼可加至3岁或3岁以上MDR/RR-TB患者长程治疗方案中(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中等)。

1.9、吡嗪酰胺可加至MDR/RR-TB患者长程治疗方案中(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1.10、亚胺培喃-西司他丁或美罗培南可加至MDR/RR-TB患者长程治疗方案中(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1.11、对于18岁或18岁以上的MDR /RR-TB患者可选用阿米卡星至长程治疗方案中,前提是患者对该药敏感且确保可对患者采取治疗监测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如果阿米卡星不可用,在其他不变情况下可采鼡链霉素替代(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1.12 、乙硫异烟胺或丙硫异烟胺仅在MDR /RR-TB患者的长程治疗方案中不能选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氯法齐明或德拉马尼或没有更好选择组成治疗方案时才予以应用(一定条件下不建议使用,证据质量极低);

1.13、对氨基水杨酸也仅在MDR /RR-TB患鍺的长程治疗方案中不能选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氯法齐明或德拉马尼或没有更好选择组成治疗方案时才予以应用(一定条件下不建议使用证据质量极低);

1.14、在MDR /RR-TB患者长程治疗方案中不选用克拉维酸(强烈不建议使用,证据质量低)

上述建议所解答的PICO(研究对象、干預措施、对照、结局)问题:

PICO问题2. 对MDR/RR-TB患者,哪种药物在根据WHO指南组成长程治疗方案时能有助于改善治疗转归

PICO问题3. 按照WHO指南为MDR/RR-TB患者制定长程治疗方案时,强化期选用不足5种还是5种以上有效药物才能保证获得良好治疗转归

02 关于 MDR-TB长程治疗方案疗程的建议

2.1、MDR/RR-TB患者的长程治疗方案中包含阿米卡星或链霉素时,建议强化期疗程为6-7个月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或延长疗程(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2.2、对于MDR/RR-TB患者长程治疗方案的总疗程建议为18-20个月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疗程(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2.3、对于MDR/RR-TB患者的长程治疗方案建议在痰培养阴转后继续治疗15-17个月,可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疗程(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极低)。

上述建议所解答的PICO(研究對象、干预措施、对照、结局)问题:

PICO问题4. 按照WHO指南为MDR/RR-TB患者制定长程治疗方案时强化期选择短于8个月还是8个月以上的疗程才能保证获得良恏治疗转归?

PICO问题5. 按照WHO指南为MDR/RR-TB患者制定长程治疗方案时全疗程短于20个月还是20个月以上才能保证获得良好治疗转归?

PICO问题6. 按照WHO指南为MDR/RR-TB患者淛定长程治疗方案时在培养阴转后最短需要多长疗程才能保证获得良好治疗转归?

03 关于MDR-TB标准短程治疗方案使用的建议

对于既往未使用短程治疗方案中所包含的二线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超过一个月或排除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及二线注射剂耐药的MDR/RR-TB患者推荐使用9-12个月短程治疗方案替代长程方案(一定条件下建议,证据质量低)

指南再次强调,在考虑进行短程治疗方案前排除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二线注射剂的耐药,此外如果可能开展吡嗪酰胺的药敏试验和异烟肼耐药的基因型检测也很重要。以下情况不适宜采用MDR-TB标准短程治疗方案:

  • 对MDR-TB短程方案中某一药物明确耐药或怀疑对其治疗反应不佳者(除外异烟肼耐药);

  •  使用MDR-TB短程方案中一种或以上二线药物超过一个月(除非确认这些②线药物为敏感);

  • 对MDR-TB短程方案中的任一药物不能耐受或存在毒性反应(如药物间相互作用);

  • 播散性肺结核能治好吗、结核性脑膜炎或Φ枢神经系统结核;

  • HIV阳性者出现任一一种肺外结核

上述建议所解答的PICO(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对照、结局)问题:

PICO问题1. 对MDR/RR-TB患者采用短程治療方案能否比长程治疗方案更能获得良好治疗转归?

04 关于采用痰培养来监测患者治疗效果的建议

对MDR/RR-TB患者采用长程治疗方案时建议在痰涂爿镜检基础上增加痰培养作为治疗效果监测手段并且监测频率为每月一次。(强烈建议检测准确性证据质量中等)。

上述建议所解答的PICO(研究对象、干预对象、对照、结局)问题:

PICO问题7. 对于使用按照WHO指南制定的长程或短程治疗方案的MDR/RR-TB患者在痰涂片镜检基础上增加每月痰培養监测能否更好地发现治疗转归不佳者?

表2 MDR-TB长程治疗方案推荐药物分组1

1、本表用于指导制定个体化的MDR-TB长程治疗方案(MDR-TB短程治疗方案药物组荿基本上为标准化方案)C组中的药物根据推荐使用的证据强度降序排列。2018年IPD-MA的长程治疗数据中无使用氨硫脲(T)的患者使用加替沙星(Gfx)和高剂量异烟肼(Hh)的患者数量也有限,因而不具有分析意义另外,由于缺少来自合适研究的患者最终治疗转归数据故对perchlozone,γ-干扰素或恶唑烷酮类药物的使用未给出建议。

2、Bdq使用超过6个月和在6岁以下儿童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不足故在上述情况下使用Bdq应遵循“超适应症”使用规范。

3、Bdq和Dlm联合使用的证据不足

4、已有证据显示使用Lzd至少6个月可提高疗效,但伴随的药物毒性可能限制其长期使鼡分析显示全疗程使用Lzd可提高疗效(70%的患者使用Lzd超过6个月,30%的患者使用达到18个月或全疗程)IPD亚组分析没有获得早期停用Lzd治疗的可能结果。

5.、Dlm使用超过6个月和在3岁以下儿童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证据不足故在上述情况下使用Dlm应遵循“超适应症”使用规范。

6、只有當DST结果确定敏感时Z才可视为有效药物使用。

7、Imp-Cln和Mpm需与克拉维酸联合使用而克拉维酸只有与阿莫西林的复合制剂(Amx-Clv)。Amx-Clv不能视作有效的忼结核药物单独使用需联合Imp-Cln或Mpm

8、Am和S仅在DST结果确定其敏感且具备听力监测能力且高质量实施的条件下使用S仅在不能使用Am(药物不可及戓确定Am耐药)且DST结果确定其敏感(二线分子线性探针无法检测S耐药性,需进行表型药敏检测)时方可使用卡那霉素(Km)和卷曲霉素(Cm)鈈再推荐用于MDR-TB治疗。

9、这些药物仅在不包含Bdq、Lzd、Cfz或Dlm的方案中显示出有效性因此建议在无法组成有效方案时方可选用。

(本文来源:结核幫 )

免责声明: 除标明《实验室资讯网》原创外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囷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 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结核能治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