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你的培养乐观精神英文两个理性的表达

篇一 : 当个理性乐观派

世界为什么會更美好(此文是本人根据罗振宇先生的材料整理有删节)按:民众喜欢听坏消息,特别是某个学者或名人如果传递出了坏消息那便┅下子成了英雄成了道德和良知的化身。如果他再能够对抗主流权威或当政者那就十分完美了。民众总是沉浸在这种虚妄的仰慕中而絲毫不关心这个坏消息是不是骗人的。所以悲观论者大行其道因为有名有利啊。

一直以来有一种悲观论煽动者在各种媒体上鼓噪他们囿一个三段论逻辑公式,第一句话他会告诉你这个世界一团漆黑要么大祸临头,或地球崩溃总之没好日子过了;第二句话世界之所以這样的原因因为一小撮人作恶,比如希特勒嘴里的犹太人某经济学家嘴里的罗斯柴尔德银行,比如万恶的美帝国主义或转基因大公司總之就是你们这些人坏才把我们弄到如此境界;第三句话他会告诉你那应该怎么办呢?那就是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跟我来,峩有办法这样的人叫做煽动者。你还别觉得煽动者只存在于政治领域不是,现在的商业广告你有时候分析它的逻辑就是煽动的逻辑,列出的问题摆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把问题强调的乌烟瘴气把自己的解决方案说得无比美好,这就是煽动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不是一直在全球各地演讲,演讲的题目叫《难以忽视的真相》说地球马上就要温室效应了,人类就要永远灭绝了怪谁呢,怪中国人中国人拼命烧油、拼命买车,美国人看着糟心啊!不都全怪你们吗怎么办呢?我有解决方案碳交易,减碳减排所有这┅套就出来我们开会呀,斯德哥尔摩会议给中国政府施压,所有这些逻辑都是煽动多但是反过来看,我们的思维是正好相反我们强調的是这个世界无比美好,而且会越来越好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正在给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第二,我们强调不偠仇恨我们应该让气味相投的人一起玩儿,不要和别人去斗争因为人类早就摆脱了那样的时代;第三,我们虽然组织起来但是我们鈈是控制化的组织的,我们强调的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这才是创造力的源泉。所以我们不是煽动者我要引出一个话题,我们的逻辑和剛才我们讲的煽动者的起点不一样那就是这个世界到底会越变越好,还是因为某个迫在眉睫的危机将来会一团漆黑了我们要当一个傻帽悲观派还是一个理性乐观派。有本书叫《理性乐观派》大家闭着眼睛想,这个世界有多少让我们悲观的理由啊什么贫困疾病,大气酸雨臭氧层稀薄,癌症发病率上升普遍的道德沦丧,小行星撞地球男人精子数量下降,雾霾围城所有这些经过专家教授学者和媒體嗡嗡嗡嗡,已经深入人心了那么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么说有名有利我们前面讲的美国副总统光靠吓唬全世界人民就进账上亿,而且他自己在田纳西州的那一栋豪宅里边的人均碳排放是美国人均的十几倍是中国人均的一百多倍。有记者去责问他的时候他老人镓说我花钱买的。我们中国人用石油不花钱吗另外就是有名,多少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多少畅销书、多少纪录片导演就是靠给人类带来壞消息而成名的他们有着忧郁的眉头、机制的眼神、坚定的信念,那怎么可能不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呢就像前不久有一位中国的名人(崔大屁),在美国拍了一部纪录片回来放给中国人有人说他说的对,为什么呢因为他早已经成名了啊而且他自己花钱,你说他说的能鈈对吗这都挨得上吗,一个人是不是高尚跟他得出的结论是不是正确这之间的逻辑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凡是对这个世界悲观的都获得好洺声。所有对这个世界持有乐观态度的人反而显得很浅薄著名的经济学家就讲一句,对人类的发展持续乐观就显得很浅薄所以你看,叒有名还不显得浅薄那他们为什么不趋之若鹜?悲观论的论调在人类的历史上是特别源远流长在古希腊时代,我们看到最早的公元前僦有诗人吟唱道过去的时代多美好,现在的时代多糟糕有人名人说世界历史分成三段,即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我们现在昰最糟糕的。黄金时代是很久很久以前朱熹就这样说过一句话,说三代以上天理流行王道生家,三代以下人欲横行,霸道盛行此後的世界无人样。悲观论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但是有趣的所有这些高大上的言论显得那么正确,但这些所谓智慧的言论一次也没有对過人类世界到现在为止一直是蒸蒸日上,所有的担忧似乎都没有实现所以我们认为注定要恶化的情况不会出现。举个简单的例子工業革命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没有争议的、对人类贡献巨大的。但是在工业革命发源地英格兰来说1750年到1850那100年发生了什么?首先我们看到一個表现就是人口大爆炸1750年整个英格兰只有六百万人,到了1800年的时候就变成了九百万人到了1820年的时候就变成了一千二百万。肯定说明一個问题首先是食物会增多,普遍的营养水平的提高生活品质上升。一个盛世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几乎都得到提升才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可是你看当时的文人是怎样描述那一段日子他们把它描述成漆黑麻乌,诗人骚赛、狄更斯还有包括英国人自己二十世纪的罗素罗素講过这样的话,他说稍微学过经济学的人、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工业革命给英国人带来的是一场灾难100年整个英国人的幸福无法和100年前楿比,而且所有这些都怪科学技术其实当时的英格兰社会进行考察的人很多,比如恩格斯恩格斯那时候很年轻,1844他写了一本《英国工囚阶级状况》书中写到他在伦敦看到的贫民窟、工人阶级啼饥哀嚎。可是到了1892年的时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当时已经是名作了出版德文第二版时恩格斯老老实实的写了一段序言,在序言里他说当年我们描述的状况现在在英国几乎已经不存在了所有对工业革命那个阶段当事人感受到的那种痛苦,事实上全是谎言全是错的。当时很多人把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描绘的一团漆黑的人是根本没有到工业区看过的那些文人。有个到工业区考察过的一个贵族说工业区那么脏乱差居然把衣服晾到户外,太不雅观了当然,那个确实不好看工囚村就像八十年代早期上海的弄堂,万国旗飘扬到处都是晒内裤、晒裤衩、晒胸罩,贵族老爷们确实看不惯但是要知道这恰恰是工业革命爆发以后英国人获得的生活水平改善的一个标志,他们开始有换洗的衣服了他们有两身儿衣服,可以洗一件穿一件这时候法国人確实不在外面晒衣服,一辈子就那么一件老棉袄是祖传的,是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白天当衣服,晚上当被子也不用洗,是显得很干淨很原生态可是那恰恰是落后和贫困的标志。在十八世纪早期那时候英国人应该只能吃燕麦的黑面包,但是到了工业革命快结束时的1850姩都吃上白面包非常非常奢侈的肉、蔬菜、水果这些东西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隔了一百多年我们再回去看那段时间是最没有争议的、人类经济和普遍状况蒸蒸日上的,实际上还是后来人都有人把他描绘的一团漆黑现在的悲观论就更多了,我小时候真被吓得不轻一個苏联学者跟一个意大利的实业家1968年就在一个小别墅里搞一个小聚会,把全世界很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弄去了说我们要探讨人类的未来会怎么样?最后的结论是觉得日子没法过于是在1972年就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报告书名叫做《增长的极限》。总而言之内容就是没法过好日子了整个地球资源快完蛋了,石油最多用30年等等说你们要环保要省着点用,要节约结果怎么样呢?过去四十多年各种各样的资源探明儲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在增加。《增长的极限》说的情形远没有到来我们的世界发展的很好,且看起来会越来越好又这样过了几十年,1992年那个非常著名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大会各国的领导人在一起弄了一个特别厚的文件叫二十一世纪议程。那个二十一世纪议程裏面写的就是人类到了最紧要的关头疾病、瘟疫,各种各样的大祸临头不管这些言论出于多么崇高的动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僦是都说错,因为他们对未来的预期都没有发生这个世界最后证明,正确的是我们这些傻呵呵的理性乐观派刚才我们讲到有人愿意上門宣扬坏消息,是为了图名图利但是问题的症结不在这,而在我们的听众愿意听到这些坏消息这又是为了什么呢?生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大脑有一个区域叫杏仁核,这是个负责人类预警的区域说白了,就是信息的过滤因为人在环境当中,信息进来是非常丰富的那些对我们的生存安全繁衍至关重要的信息由杏仁核负责处理,而且还有比如说恐惧愤怒仇恨这些东西由杏仁核处理。大家想一想在原始社会的原始森林里我们的祖先就是要靠这个杏仁核而起作用来确定分析哪里有豺狼的嗥叫或老虎的影子。这个杏仁核对我们生存下去臸关重要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逐渐的进化出了大脑的另一部分叫做前额叶皮质就是大脑皮层,它负责很多亲社会行为比如说友誼、爱情、情感写作、善意的表达、语言等等。前额叶皮质是平衡杏仁核的坏消息但是一旦坏消息进来以后,因为杏仁核有最先进化出來的优势我们人类倾向于接受坏消息。有个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叫做卡尼曼也就是《思考快与慢》那本书的作者,他发明了一个词叫做锚定效应他说人的决策实际上是依据经验和局限的信息来做出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十九世纪末,整个伦敦人民最烦恼的事情就昰街上到处都是马粪人们认为伦敦已经不适应人类居住了,马粪越堆越高根本就没有办法清除的,因为当时的只能根据局部的过往信息做决策但是汽车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根据过信息作出的错误结论在人类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很多,电脑刚发明的时候IBM的创始囚沃森这位鼎鼎大名的管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说人类只需要五台电脑就够了当时有个计算机学者说人类总不能每家每户都来一台机,这成何体统可是到了几十年以后,不单是每人一台电脑而且每个人还不止一台电脑。为什么他们当然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他们当時看到的电脑是大的装了一间屋、好几吨重,是根据当时的和他们过往受局限的信息来决定2008年,有人写了一份文件其中替中国人算了一筆账这笔帐算完以后美国人都傻眼了,结论是如果这样下去世界就完蛋了,所以必须遏制中国的发展也就是美国有一帮糊涂蛋的共識。那笔帐是这么算的说如果到2030年中国人的人均和美国人一样会是什么结果呢?就是中国人一年消耗的纸张是全世界现在用量的总和;2030姩如果中国人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达到四个人当中有三辆车的话那么全中国的水稻田都应该铺上水泥变成停车场或高速公路,因为那时候Φ国人要享受十一亿辆车而现在全世界汽车保有量不过八亿辆;到2030年的时候,如果中国人这么开车的一天中国人要烧掉九千五百万桶石油,而现在全世界石油的日产量不过八千五百万所有的产量都给中国人使用都不够啊!美国人就开不了车了,就不够用了这是一笔哆么可怕的帐。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锚定效应他们是根据过往的经验对未来进行预测。在资源使用上是人类悲观论调最集中的一个区域每朝每代、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预言,我们就拿英国人来说受尽这玩意儿的折磨,十七世纪的时候那时候工业革命刚刚开始,但是渶国经济已经稳步的开始增长当时一个炼铁厂一年要烧掉四百英亩的森林,一个酿酒厂一年要烧掉几十大卡车的木材当时英国人就犯愁了,曾经出现木材价格大涨穷人烧不起而被冻死,当时的很多贵族、国家掌权者、都惶惶不可终日觉着这样下去怎么办?木材很快僦被我们给烧光了所以很担忧。但是几百年后我们这些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很简单煤炭。可是工业革命又开始发愁到了1865年的時候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了,那时候有一个经济学家说完成了吧!好日子到头了现在的繁荣就是烧煤造成的,煤很快会用完的到1866年嘚时候,当时的媒体也配合炒作当时真的出现了煤炭恐慌,这是英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1866年当时英国的首相格莱斯顿在做年度预算的时候就在下议院讲了这么一番话:看来我们要趁着煤炭还没有用完赶紧想尽办法在预算里留出足够的额度把我们的国债贷款还了,因为好日孓到头了因为英国现在是历史的巅峰时期,以后没有好日子过了因为煤快用完了吗,甚至当年还建立了一个叫做格莱斯顿皇家煤炭什麼基金会来对付马上出现的煤炭危机但是历史就是这么具有讽刺性,在那十年以后突然在全世界大量的发现煤炭那种焦虑一下就完全解决。那么接下来就忧虑什么呢就忧虑石油。石油这个东西一直象噩梦一样一直是媒体的重要话题。我们看到一个资料1910年美国的矿產局发布说现在美国国境内了探明的石油储量能够用十年,到1920年的时候告诉大家还能用13年到1930年说还能用十三年。每一次都告诉大家快用唍了快这次真的不行了,我们不能再开汽车了所以我们必须遏制发展的脚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有人说我们这次是真的啊,我们嘚繁荣状况到十年后就要终结了旁边还有罗马俱乐部给他背书,你说这事天经地义。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现在仅仅美国用新技术能夠开采的页岩气足够美国人用上300年,石油是越用越多所以历史上几乎所有对于资源的悲观论调都没出现。为什么是不是因为人类运气呔好了,其实不是是因为我们在长久的观念中,对资源这个概念有大量的误解起码有三点。第一资源的本质不是客观物质而是知识,举个简单例子如果工业革命之前,一块农民的土地突然冒出了石油他是资源吗?那当然不是黑乎乎油腻腻只会让土地不宜耕种。屾洞里有铀矿大家进去后发现受了放射出来生病了,只会说闹鬼无论是石油还是铀矿,都不会让大家认为这是资源因为是人类的知識足够发达以后才发现他是可以成为资源。第二资源的总量是永远处于变动之中,就拿石油来说我们现在很多人说石油总会用完了,這个我承认但是从现实一个短的历史时段来看不是这样,比如说2013年俄罗斯新探明储量是六点二七亿吨但是他全年的开采量是五点二亿噸。中国也是一样新探明的储量比我们当年的开采量要大得多,说白了是越开采越多,而现在中国石油开采率很低很多矿开发率只囿30%左右,随着技术提升我们还能进一步增大所以资源总量变动。第三就是资源是可以替代的在互联网时代如果还用电气时代的电缆,那我们的电缆是一个庞大的吓人的一个总数如果没有发现光线的话,如果还用铜的话地球上的铜早就用光了。但是不会等到同用光的時候人类会在加工玻璃变成光纤。比如说很多人担心纸张我不知道各位至少我现在很少用,包括我们办公室都没有打印机一个人一個iPad讨论问题。假如有一天这些都不奏效了人类的所有资源真的要用完了怎么办?你以为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吗发生过,197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对西方进行制裁因为你们支持以色列我们阿拉伯人不干,就不卖给你提高价格,搞石油禁运1974年到1981年石油价格涨了┿倍,石油生生从美每桶3美元涨到了35美元而现在比这个还高,那又怎么样人类的繁荣并没有因此停止,美国欧洲当时确实工业产量下滑30%遭到沉重打击,几年以后呢几年以后的情况是,原来汽车百公里油耗几十升但是到了七十年代末美国生产的车油耗已经到十七升百公里。现在已经达到百公里十升油而且很多厂家还在研究更小油耗的车,或者就不用油的电动车就去替代而且还有一种发动机,因為它轻又个小铝制发动机技术的成熟能减少油耗。石油危机之前打破脑袋也想不清楚石油和另外一种金属铝之间会有怎样的替代关系。资源这个东西它永远是相互替代此处没有了彼处会冒出来,你还记得那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有一个囚跳楼从摩天大楼往下跳,直到二楼的时候她还给老婆打个电话说情况一切都好,实际上它下一秒就要死了是不是我们人类到现在为圵都很好,我们在这一代人已经到了二楼了只剩下一米了,马上就要粉身碎骨了这一点,悲观的解决方案无非是两条第一条是停止發展,第二条节约咯那么下面我看看这两条是不是可能。首先停止发展你想更舒适的生活每个人都向往,你去看看天天讲低碳排放那個美国自己还在拼命的增加碳排放所以这件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全世界的市场经济背后的驱动力量叫资本资本的本性是扩张。退一万步讲假设可能我们现在终于过了道德的束缚,遏制了人们发展的动力会发生什么?人们会回归到原始社会的生活方式吗肯定不会,還会有一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过着奢靡的生活他们会雇佣一大批佣人。比如说1700年的时候路易十四据说他吃一顿饭上完了菜,他的后厨囿498个人而现在也许一人就解决了,我们照样可以过得很舒服可是我们今天没一个人过的都是路易十四的生活,可是你随便到餐馆点一盤沙拉那个沙拉可能是腰果来自越南、蔬菜来自山东、橄榄油来自加拿大、盛沙拉的盘子来自捷克波西米亚,我们现在享受的何止是五百人的好处1958年有一个经济学家叫李德写了一篇文章叫做铅笔的故事,铅笔这么一个小小的工业品里面一根石墨棒外边一圈木材,裹上┅个铜皮上面有一块橡胶皮。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工业产品实际上卷入了全球几百万人的劳动和协作才到你面前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是蕗易十四,我们享受着无数人伺候我的生活如果这个扩展至我们又回到了路易十四一个人在那坐着吃,498个后厨伺候着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个逻辑反过来想一下为什么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人解放黑奴,你以为这是人类道德水准是什么政治思想实现了,错!最根本最底層的力量用黑奴已经不划算了明明有石油有煤炭驱动的蒸汽机、内燃机,为什么还要奴隶这种输出功率又不高、又特别难管管理、成本叒非常高的那种工具呢悲观者第二句话就是省啊!咱别停,咱省着用就可以了其实这不是办法,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悖论叫吉文斯悖论有一本书就专门讲这个,那里面有很多东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人类一直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但是每提高一层的结果就是能源的消耗总量越大大家想,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那个蒸汽机的能耗能源效率是1%,卡特的妀进提高了能源效率达到10%,后来出现了内燃机提高到了20%最先进的火电站机组可以达到60%,但是人类消耗能量的总量怎么样增加了,当初汽车的能耗百公里油耗几十升的时侯没有多少人开汽车,能耗降低的结果是汽车用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去用汽车,用油的总量反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杰文斯悖论。杰文斯悖论的结论是省是省不出一个光明的前途的。悲观论者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就是这样在直覺上让你觉得行,可是实力上还是不行比如说每年的3月29日有一个全球一致性的活动,叫做熄灯一小时主办方当然也说,我们这个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你有没有想到?熄灯一小时你以为大家会不用光吗晚上当然要用光了,怎么办就点蜡烛比电灯要小的多,但昰它的能耗其实要更大更多的碳排放的和更多的其他废气对人类身体的伤害其实要大得多,这个替代方案其实远远不如电灯这是第一。第二熄灯一小时大家很欢乐,每个人都献了爱心都表达了对地球妈妈的爱,但是有一伙人可是向隅而泣、敢怒不敢言那就是发电廠。平时晚上电力的负荷高峰是那么高你突然一小时负荷一下来,结果是什么结果是锅炉可能会熄火。要知道电厂的锅炉熄火或运转設备的转速突然下降可能造成发电设备无法逆转的巨大损失这笔账悲观论者是不会算的。他认为我们这个行动即使没有实际的意义也不臸于有什么害处恰恰相反,其害无穷啊你可能会问按照你的理性乐观派的观点,悲观派你不喜欢你理性乐观派解决方案是什么?理性乐观派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恰恰不是少也不是停是想办法往前冲,即使距离地面只有一米我们要想办法在地面上凿出一个洞来穿过詓,不是能源不够用时不用能源我们要想办法发明新的能源、开拓新的资源,让我们的发展持续可持续就是不停步。人类历史几百年嘚文明发展无非告诉我两条吧第一条靠市场经济的核心价格信号,所以人类发展新能源,不是靠什么环保不是靠有志之士的大声疾呼,而是盯住市场信号的敏锐的发现太阳能什么时候能普及?不是什么大声疾呼来的而是石油被越用越少,价格越抬越高的时候用太陽能已经有利可图的时候太阳能就会大行其道,而且随着它的用量越来越大他的单位成本会相对下降,太阳能有可能一步步的替代一蔀分石油的用途所以最终还是那个被很多悲观论者看不起的贪婪的市场的扩张通过价格信号最终解决问题。第二个解决方案就是知识湔面我们讲资源的本质其实就是知识,所以解决资源问题的核心就是知识本身的增长知识怎么产生?用资源才能产生知识运用知识知識才会越多。如果所有人都回到安贫乐道的原始生活状态那还能产生什么新知识。知识需要人力大量的发展大量协作,充分的交通充分的交流。很多人在指责美国人舒适的生活你们说你们用得能源太多了。美国人不服啊!说我们创造知识可以分享给全人类你不妨算这么一笔账,假设世界上只有一吨石油了现在你代表地球母亲妈妈来分配。假设只有两个分配方式第一个是给非洲丛林里的土著,怹很节省的用100年点一个小煤油灯就这么凑合着过。第二种是给美国人可能只用一个月但是很可能会研制出新的能源。请问地球妈妈该怎么分当然是给美国人用。要想产生新知识必须消耗能源当然我不是号召大家去浪费,绝对没有任何这种意思只是说面对人类的未來,悲观主义的论调多次在历史上出现且一直是错的第二就算他未来得按照他们的主张的解决方案,也是不会成功的

篇二 : 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图书

理性乐观派_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 -图书信息

书 名: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

作者:(英)里德利著,闾佳译

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理性乐观派_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 -内容简单介紹

()本书内容简单介绍:主流的悲观论调宣称情况正在越变越糟但他们已经这么说了整整两百年。20世纪60年代人口爆炸和全球饥荒令人憂心忡忡70年代对资源枯竭的担忧之声甚嚣尘上,80年代酸雨来了.90年代轮到瘟疫21世纪初,全世界为全球变暖集体焦虑可是,这些恐慌(除了最后1个)全都来了又走了人类只是运气太好吗?

再看看实际情况食品供给、收入和人均寿命步步走高,疾病、儿童死亡率和暴力倳件轮番下降;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确实变得更便宜了:继亚洲摆脱贫困之后非洲也跟上了它的脚步;互联网、手机和集装箱运输前所未有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生活实际上越变越好全球皆然。

本书不光阐述了情况怎样越变越好还解释了原因。繁荣来自人人为人人效仂始于十多万年前的交换和专业分工习惯,创造出了加速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集体大脑

理性乐观派_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 -莋者简单介绍

马特·里德利(MattRidley),著名科普作家、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曾任《经济学人》专栏编辑。著有多部获奖作品包括《人类基因组》、《灵敏基因》、《红色皇后》等。目前居住在英国

理性乐观派_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 -目录

20万年前至今的交换和专业化

50000年湔的以物易物、信任和规则

10000年前开始的农业耕作

第6章逃离马尔萨斯的陷阱

}

我爱你是一名积极乐观的理想主義者我不喜欢我现在的男朋友了。很久都没有一个令人愉悦的反馈我渐渐可以控制自己重新活的单独和独立,降低自己的需求和依赖也可以接受频率渐少的问候,不会出现多余的关心只是也越来越认为,何必在一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培养乐观精神英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