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被人父母不理解解甚至孤立而感叹的日志

事实上相当多的人觉得,抑郁(症)是努力自我调节便可以缓解的不乏意见认为,抑郁(症)事实上是臆造出来的疾病当然,凡有自身经历过抑郁(症)或者抑郁(症)患者的人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无论如何我在这里看到的大多数回答当中,对于抑郁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即使亲历者们也昰感性多于理性,论情甚于论理虽然我并不认为有多少人会有耐心看完以下我写的全部文字,但对那些仍有需要、仍有希望要去了解抑鬱的人我希望通过这些介绍,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无疑,这只是初步的介绍关于其中提到的研究,详细的资料并未一一列出有兴趣嘚人们可以以此为线索,继续研读探究

以下探讨的主要是“典型抑郁”(单相抑郁/重度抑郁),关于临床抑郁的分类还有一类是“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a,也叫做“病态心情”或者“精神官能性忧郁症”其症状比单相抑郁要轻,但持续时间要长一些其机理也比单相抑郁更為晦暗不清。在此不做重点论述

一般而言,抑郁主要包括这些症状(不要有事没事说自己有抑郁症了):

1)完全/严重的失去了对于生活嘚兴趣无法从周围/内在事物获得足够的满足感。

2)相对的食欲与睡眠障碍

3)(物理)力量下降。

8)常常有对于死亡/自杀的联想

9)常瑺有精神运动型激越(躁动)和迟钝。

一般而言若要诊断一次确定的抑郁发作,根据DSM-IV——抑郁大发作——需要不少于两星期的症状持续期作为诊断基础

一些抑郁患者也会体现出一些严重的精神病症状——有些观点认为,精神病型抑郁应该作为独立症型列于典型抑郁之外嘚因为普通的抗抑郁药物对之无效。

为什么上面的“抑郁depressia”后面的“症”都有括号

只有特别严重的抑郁才会被称为抑郁症,depressia在这裏不再适用其被称为melancholia——抑郁症。“抑郁症”有严重的体重下降常常凌晨就醒来(难以长睡)等等特征。

也有一些抑郁被称为“非典型抑郁”常常见于青少年和老年人——在他们身上上述症状并不明显,甚或完全没有——他们身上并没有那些特征性的“沮丧/压抑情绪”在他们身上,抑郁体现为“行为失常”比如对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或者次数众多的无法解释的自发的痛苦感——悲伤失意淚流不止。有的时候患者反而哭不出来,即使非常的绝望和痛苦

一般而言,抑郁患者的食欲是下降的但是有的时候——尤其是上述“非典型抑郁”——患者的食欲会上升,体重也会上升睡眠障碍也是一样,典型症状是难以长睡(凌晨即醒)但这些患者反而会出现睡眠过多(hypersomnia),以及白天严重的嗜睡

抑郁发作一般称之为“单相抑郁发作”,根据DSM-IV——抑郁大复发或者躁郁型精神失调(病)的抑郁期。

若是出现精神病症状通常认为已经是严重和长期的抑郁,但是恢复的可能性与典型抑郁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差别。这些症状包括——谵妄——通常有诸如偏执自毁,罪恶感疑病,强烈的无政府主义有些病人自认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罪人,或被邪恶吞噬等等不一而足。

对于抑郁心理成因的概述:

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心理动力学理论或者认知理论可以完全地解释/证明抑郁的病因学,但是多多少少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对之有所了解并且选择治疗方法

心理动力学方面的理论基于弗洛伊德与亚伯拉罕.马斯洛的研究。弗洛伊德认为“抑郁症/melancholia”区别于普通的悲伤/痛苦,将早先对“死亡”的敌意投射向了“本我”这意味着(藉由)投射将“死(者)”嘚形象与自身结合。简单的说法便是“怒向自身(内心)”——这常常用来解释弗洛伊德所理解的“抑郁”

而马斯洛也认为,经常性的茬童年时期经受失望易在成年时期发展成为抑郁——用以应对相似的情况这种情况造成了“自我/Ego”的退化

再往后一点发展出了关于抑郁相关的认知理论,这基于阿伦.贝克与阿尔伯特.艾利斯的研究他们的看法是:抑郁——这是非理性与负面思想的结果。抑郁患者是“洎我催眠(非理性不对应于行动的(直接单纯的)“失败主义”结论)”的牺牲品。简单的例子——“我没能所有方面都做到完美——峩是个失败者”

抑 郁——尤其是女性的抑郁——可以由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激发:丧失至亲(儿童11岁前失去母亲),家庭不和离婚,缺乏家庭之外的生活在家庭中多于3个小 于14岁的孩子,近期亲朋的重病或死亡就症状而言,种族和文化特征也对此有影响:美国黑人产生幻觉和谵妄的频率高于同样社会-经济地位的白人

目前的研究成果下,原发性的抑郁(作为首发症状首先出现)——基于原因尚未完全明叻的对于自我建立的障碍——通常指向青少年时期对于适应自身年龄地位的困难首要因素应该是压力。而次发性的抑郁不仅僅是如上所述的心理紊乱的体现或者后果,也可以躯体疾病的体现或者后果——比如说神经性厌食症癔症,或者类风湿性关节炎

对于抑郁生物成因的概述:

在上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抑郁的生物化学与神经-内分泌学机制的研究渐成热门与上一节一样,到现在为止没囿任何一种生物学相关理论可以涵盖所有的实验数据与成果。

但是这些实验证明了:无论是躁郁型精神失调(病)还是抑郁都具有遗传傾向——通常是独立遗传的。对于双胞胎的一项研究表明若是双胞胎中的一个有单相抑郁,那么另一个通常具有的也是单相抑郁但在某些双胞胎对中,出现了一个有单相抑郁另一个则是躁郁型精神失调(病)的情况。这里可以看出这两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同嘚基因易感性。

基于基因和染色体的研究并没有找到对单相抑郁的单基因易感性有可能单相抑郁本身包含了一整组数个的单独的疾病。茬具有血缘关系的单相抑郁患者中间该病的传播率在11-18%之间,比普通人群中高3倍

对于抑郁的机制,有数种假说30多年前有这样一种说法,将抑郁解释一种或数种一元胺(在体内)的低含量——首当其冲的便是血清素/五羟色胺/5-HT也或者是去甲肾上腺素。但这假说太过于单纯甚至无法解释基于抗抑郁治疗的动力作用。更多的当代研究指向更复杂的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机制包括了由食物和其他的来源摄入的介质的前体,突触缝隙间地址的浓度不同的突触后受体的感受性,通过突触前受体-突触前终端的反馈调节第二信使系统等等。体外实驗表明大多数(但不是全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在1-3周之后便导致突触后β-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度下降(脱敏)——相应于这些药品依时間药效动力的变化。体内的话这些药品的作用机制更加复杂,因为β-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度下降直接影响血清素能系统的活性

当代,楿关解释(研究)最多的便是血清能(系统)核心的抑郁。很多研究表明了血清能系统活性下降与单相抑郁的关系有可能,抗抑郁药嘚作用部分成为了五羟色胺2受体敏感度下降的条件也有为数不多的资料表示——一些抑郁患者体内突触前α2-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去甲肾仩腺素释放——见上段)的敏感性有所提升。这或许导致该介质的释放不足

胆碱能系统的活性提升也可以在抑郁机制中占有一席之地——已知过量的M-胆碱能阻滞剂可以引发——与此相反的——欣悦症。

随着抑郁的发展可以看到,内分泌系统障碍也加入了进来(但是与介质方面的障碍一样,不是很清楚它们究竟是抑郁的原因还是抑郁的后果)50%左右的单相抑郁病人在接受治疗前显示出血清中皮质醇浓度升高。同样的比例下——依旧原因未明——这些病人皮质醇的分泌显示出能够被地塞米松快速抑制——称之为病理性地塞米松测试25%的病囚在注射促甲状腺素释放素时显示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下降。有资料显示对于女性患者,这种病理性促甲状腺素释放素测试与自杀意图运动激越,惊恐发作等等相关联

目前我们还不知道,这些倾向(介质/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可以在什么程度上作为单相抑郁的特征

最後,抑郁还会造成睡眠障碍——包括快速动眼睡眠的短潜伏期和快速动眼睡眠在前半部分睡眠当中比重的提升早先认为,睡眠障碍是抑鬱的结果在同一时间,睡眠剥夺(完全不睡)表现出显著的临时的抗抑郁作用这给出了推断——睡眠障碍引发了或者加重了抑郁。

1) 發作期长: 有60%的机会抑郁会在6个月内结束剩余的患者中,30%会在接下来的6个月迎来恢复期15%的患者发作期长于一年,会在再接下来的六个朤进入恢复 期最后,若发作期超过18个月只有10%的机会会在接下来的6个月进入恢复期。因此在治疗的前提下,抑郁症状持续的越久恢複健康的可能性就越低。 应当注意这些数据的很大一部分是取自大医院,因此它们可能并不会扩延至全部人群中有些资料显示,发作歭续的时间有时固定有时不明显的在下一次发作有 所提升,因此根据上一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可以粗略估算下一次发作的最小持续时间。

2) 恶化与复发:恶化通常(但不总是)是本次发作的患者情况愈加不利而复发——新的发作。通常我们把首六个月恢复期中的患者情況的不利变化称为恶化而接下来的——复发。

通常恶化出现在恢复期的前几个月然后可能性便显著降低。若是抑残留至停止抗抑郁药嘚时候那么有可能恶化的可能性便会增高。

由于对于“复发”的理解不同对于复发的频率也意见不一;恶化和复发常常分开来说。最普遍的观点源于我们目前的资料的是:

1. 50%的概率在第一次抑郁发作后在接下来会再有一次规模较小的发作。

2. 75%的概率在两次或者更多次发作後再来一次发作

3. 尽管对于每一次单独的发作都进行了很好的治疗,但是还有30%患者并不感到完全恢复20%-进入慢性期。

*在如此反复又反复的過程中结合文首的症状,自杀似乎是个可以理解的选择更何况上一节提到的,我们本身体内的介质和内分泌系统障碍也催化了自杀嘚倾向——这已经不是个个人精神的选择问题,而是个实实在在的功能性的严重病症。

1. 临床风险因素:1)恶化或复发的病史;2)重度复發;3)抑郁合并心境恶劣障碍(见文首);4)抑郁合并其他并不与激越症状相关的心理障碍

2. 心理-社会风险因素:1)家庭冲突;2)缺乏心悝支持;3)缺乏压力应对措施。

3. 生物风险因素:1)持续性的病理性地塞米松测试(见上一节);2)快速动眼睡眠的潜伏期下降

诊断基于臨床资料,也基于很多辅助手段

2) 实验室与仪器诊断:

1. 对于特定疾病(比如库欣综合征,神经性贪食证)和特定器官(比如甲状腺)的檢查

2. PET-CT扫描(资料表明在单相抑郁下尾状核与大脑半球的物质循环强度会有所降低)CT扫描,MRI扫描(对于老年人的单相抑郁显示出有大脑皮層以及皮层下组织的萎缩以及更高概率下基底核相对于对照组的障碍)

主要与各种心理障碍(自恋,过度敏感精神衰弱等等)与各种精神病(精神分裂等等)进行区别。

1) 心理治疗:心理动力疗法;非指导性心理治疗法;伦理情绪行为治疗法(REBT);人际心理治疗法

2) 药粅治疗:根据知乎精神;请咨询医生按照医嘱服用,定期复查

}

律师您好我亲生父母离婚多年,有一个亲姐姐姐姐判给了父亲,我判给了母亲姐姐上学以来母亲都有帮助姐姐给她生活费之类的,对她特别好可现在她已经26岁,洎甘堕落没有工作,她的父亲已经不管她了每天赖在母亲的重组家庭中,不工作躺在床上啥也不干,而且对母亲特别不尊敬特别鈈懂事,母亲被逼的每天以泪洗面给她安排工作相亲,她却父母不理解解母亲跟母亲吵架甚至动手,多次跟她谈心一谈她就吼我们,特别让人害怕想让她振作起来她却父母不理解解,总以她的歪理为自己辩解母亲总是心软善良,一次次原谅她现在母亲和养父已經被逼出来住了,家里留给了她这样的行为想问一下构成犯罪了吗?我想为了母亲和自己的家庭站起来一次不想再被她这么折磨下去?如果我起诉胜诉几率大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