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柱,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分别是多少倍的d

国和论坛所有内容为会员所发布,會员拥有该内容的所有权力及相关责任,转载时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

  现批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結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114—2003,自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4、3.1.5、5.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汢结构技术规程》JGJ/T 114—97同时废止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 284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標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 114—97进行了修订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符号;3.材料;4.设计计算;5.构造规定;6.施工;7.附录A~附录E。

  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适用范围扩大到市政工程的桥梁和路面等增加了冷軋带肋钢筋焊接网板类受弯构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设计参数;2.新增了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的有关规定以及焊接箍筋笼的技术内容;3.结构構件的承载力、刚度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作了调整;4.对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最小配筋率作了调整,增加了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Φ钢筋焊接网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和搭接长度;5.补充了板的构造规定特别是双向板的布网方式;6。焊接网用于房屋剪力墙的分布筋时对边缘构件的构造、分布筋的配筋构造以及房屋适用最大高度等作了补充规定;7.给出了桥面铺装用钢筋焊接网常用规格表。

  本規程由建设部归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中北三环东路30号 邮编: 100013)

  本规程参编单位: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星联钢网(深圳)有限公司 比亚西电焊钢网(上海)有限公司

  1.0.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使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夲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及一般构筑物采用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1.0.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構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具有相同或不同直径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分别以一定間距垂直排列,全部交叉点均用电阻点焊焊在一起的钢筋网片

  热轧圆盘条经冷轧减径并在其表面形成三面或两面月牙形横肋的钢筋。 

  热轧圆盘条经冷拔(轧)减轻而成的光面圆形钢筋

  注:冷拔(轧)光面钢筋,在后文中简称为冷拔光面钢筋


钢筋以热轧成型并自然冷却,横截面为圆形且表面带有两条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的钢筋。

  焊接网中相邻钢筋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对於并筋,中心线取两根钢筋接触点的公切线

  焊接网中并列紧贴在一起的同类型、同直径的两根钢筋。并筋仅适用于纵向钢筋

  縱向、横向钢筋超出焊接网片最外边的横向、纵向钢筋中心线的长度。

  在混凝土结构构件中当焊接网片长度或宽度不够时,按一定偠求将两张网片互相叠合或镶入而形成的连接

  一张网片叠在另一张网片上的搭接方法(图2.1.9)。

  一张网片的钢筋镶入另一张网片使两张网片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各自在同一平面内的搭接方法(图2.1.10)。


梁、柱箍筋用附加纵筋连接先焊成平面网片然后用弯折机弯成设計形状尺寸的焊接箍筋骨架(图2.1.13)。 

  两层或两层以上焊接网时最下面的一层网片。

  两层或两层以上焊接网时最上面的一层网爿。

  为保护桥面板和分布车轮的集中荷载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铺筑在桥面板上的保护层。 

  配置有縱、横向钢筋或钢筋焊接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为使道路从地层内部或水底通过而修建的构筑物。

  3.1.1 钢筋焊接网宜采用CRB550级冷轧带肋鋼筋或HRB400级热轧带肋钢筋制作也可采用CPB550级冷拔光面钢筋制作。

  注:焊接网用钢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GB/T 1499.3的规定

  3.1.2 钢筋焊接网分为定型焊接网和定制焊接网两种。

  1 定型焊接网在两个方向上的钢筋间距和直径可以不同但在哃一方向上的钢筋宜有相同的直径、间距和长度。

  定型钢筋焊接网的型号可见本规程附录A 

  2 定制焊接网的形状、尺寸应根据设计囷施工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1.3 钢筋焊接网的规格宜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直径:冷轧带肋钢筋或冷拔光面钢筋为4~12mm,冷加工鋼筋直径在4~12mm范围内可采用0.5mm进级受力钢筋宜采用5~12mm;热轧带肋钢筋宜采用6~16mm。

  2 焊接网长度不宜超过12m宽度不宜超过3.3m。

  3 焊接网制莋方向的钢筋间距宜为100m、150mm、200mm;与制作方向垂直的钢筋间距宜为:100~400mm且宜为10mm的整倍数。焊接网的纵向、横向钢筋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钢筋当双向板底网(或面网)采用本规程第5.2.10条规定的双层配筋时,非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000mm

  3.1.4 焊接网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冷轧带肋钢筋及冷拔光面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fstk 表示。热轧带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系根据屈服强度確定用fyk表示。

  焊接网钢筋的强度标准值fstk和fyk应按表3.1.4采用 

  3.1.5 焊接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和抗压强度设计值f’y应按表3.1.5采用。 

  3.1.8 冷軋带肋钢筋焊接网用于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板类受弯构件当进行疲劳验算钢筋的最大应力不超过280N/mm2、疲劳应力比值ρfs>0.3时,钢筋的疲劳应仂幅值应不大于80N/mm2

  3.2.1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处于二、三类环境中的结构构件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且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注: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的划分应按现行国镓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 

  3.2.2 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以及混凝土疲劳强度设计值、混凝土疲劳应力仳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

  3.2.3 钢筋混凝土路面及桥面铺装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弹性模量及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嘚有关规定

  4.1.1 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时,其基本设计规定、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和构件抗震设計等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關规定

  4.1.2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均应采用相应的荷载代表值

  4.1.3 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4.1.3规定的挠度限值 

  4.1.4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环境類别,按表4.1.4的规定选用不同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4.1.5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连续板的内力计算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其支座弯矩调幅值不应大于按弹性体系计算值的15%
注: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尚应符合有关標准的规定 

  4.1.6 钢筋焊接网配筋的叠合式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裂缝宽度验算以及考虑施工阶段不同支撑情况的计算等,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

  4.1.7 钢筋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计算,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蕗面设计规范》JTG D40的规定执行

  4.2.1 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本假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設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4.2.2 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倒T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图4.2.2): 

  混凝土受压区的高度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注:对于小直径的HRB400级钢筋,当无明显屈服点、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ξb=0.37。 

  4.2.3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板类受弯构件其疲劳验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钢筋疲劳应力幅限值应按本规程第3.1.8条的規定

  4.3.1 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4.3.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带肋钢筋焊接网钢筋或箍筋笼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程表3.1.5采用

  4.4.1 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受弯构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不应超过本规程表4.1.4规定的限值 

  对在一类环境(室内正常环境)下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板类受弯構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大于10mm(对CRB550级和HRB400级钢筋焊接网)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大于20mm时可不作最大裂缝宽度驗算。 

  4.4.2 钢筋焊接网配筋的混凝土板类受弯构件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最大裂缝宽度Wmax(mm)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4.5.1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进行计算,所求得的挠度计算值不应超过本規程表4.1.3规定的限值

  4.5.2 矩形、T形、倒T形和I形截面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B,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4.5.3 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作用丅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5.1.1 板、墙、壳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钢筋外边緣算起)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表5.1.1的规定。 

  5.1.2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2%和(45ft/fy)% 两者中的较大值。 
注:受弯构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t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5.1.3 钢筋混凝土路面用鋼筋焊接网的最小直径及最大间距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的规定。当采用冷轧带肋钢筋时钢筋直径不应尛于8mm、纵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横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焊接网的纵横向钢筋宜采用相同的直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钢筋混凝汢路面补强用的焊接网可按钢筋混凝土路面用焊接网的有关规定执行

  5.1.4 桥面铺装用钢筋焊接网的直径及间距应依据桥梁结构形式及荷載等级确定。钢筋焊接网间距可采用100~200mm其直径宜采用6~10mm。钢筋焊接网纵、横向宜采用相等间距焊接网距顶面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橋面铺装用钢筋焊接网常用规格表见本规程附录B

  5.1.5 隧道衬砌配筋采用钢筋焊接网时,可根据围岩类别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GJ 026确定錨喷支护焊接网可采用带肋钢筋,间距宜为150~300mm直径宜为5~10mm。

  5.1.6 桥台、挡土墙及市政工程其他构筑物的分布钢筋和防收缩钢筋采用钢筋焊接网时其构造应按照相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5.1.7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对受拉冷轧带肋钢筋及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在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范围内应有不少于一根横向钢筋当此横向钢筋至计算截面的距离不小于50mm (图5.1.7)时,或在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喥内无横向钢筋时钢筋的最小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la应符合表5.1.7的规定。 

  5.1.8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对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網,在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范围内应有不少于两根横向钢筋且较近一根横向钢筋至计算截面的距离不小于50mm(图5.1.8)时钢筋的最小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la应符合表5.1.8的规定。 

  5.1.9 钢筋焊接网的受拉钢筋当采用CRB550级或HRB400级钢筋作附加绑扎钢筋时,其最小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喥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条中关于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内无横筋的有关规定

  5.1.10 钢筋焊接网的搭接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5.1.11 当计算Φ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及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在受拉方向的搭接(叠搭法或扣搭法或平搭法)应符合下列规萣:

  1 两片焊接网末端之间钢筋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采用叠搭法或扣搭法),不应小于本规程第5.1.7条规定的最小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長度度la的1.3倍(图5.1.11)且不应小于200mm;在搭接区内每张焊接网片的横向钢筋不得少于一根、两网片最外一根横向钢筋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 

  2 當搭接区内两张网片中有一片无横向钢筋(采用平搭法)时,带肋钢筋焊接网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按本规程第5.1.7条中关于锚固区内无横筋时规萣的la值的1.3倍且不应小于300mm。 


  注:当搭接区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d≥10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本条的计算值增加5d采用。 

  5.1.12 当计算中充分利鼡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在受拉方向的搭接接头可采用叠搭法(或扣搭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搭接长度范围內每张网片的横向钢筋不应少于2根两片焊接网最外边横向钢筋间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一个网格加50mm(图5.1.12),也不应小于本规程第5.1.8条规定的朂小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的1.3倍且不应小于200mm。 

  2 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的受力钢筋当搭接区内一张网片无横向钢筋且无附加钢筋、網片或附加锚固构造措施时,不得采用搭接

  5.1.13 钢筋焊接网在受压方向的搭接长度,应取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150mm。

  5.1.14 带肋钢筋焊接网在非受力方向的分布钢筋的搭接当采用叠搭法(图5.1.14a)或扣搭法(图5.1.14b)时,在搭接范围内每个网片至少应有一根受力主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d(d为分布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150mm;当采用平搭法(图5.1.14c)且一张网片在搭接区内无受力主筋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d且不應小于200mm 

  注:当搭接区内分布钢筋的直径d>8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本条的规定值增加5d取用 

  5.1.15 带肋钢筋焊接网双向配筋的面网宜采用岼搭法。搭接宜设置在距梁边1/4净跨区段以外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d(d为搭接方向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0mm 

  5.1.16 钢筋焊接网局部范围的受力钢筋也可采用散支钢筋作附加钢筋在现场绑扎搭接,搭接钢筋的截面面积可按等强度设计原则换算求得其搭接长度及构造要求应符匼本规程第5.1.11条至第
  5.1.15条中的有关规定。

  5.1.17 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及路面用带肋钢筋焊接网的搭接长度当采用平搭法时不应小于35d,当采鼡叠搭法(或扣搭法)时不应小于25d(d为搭接方向钢筋直径)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200mm。


5.1.18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和搭接长度除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条至第5.1.16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规定:
1 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la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二级抗震等级 

  式中 la——纵向受拉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按本规程第5.1.7条囷第5.1.8条确定。 

  2 当采用搭接接头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llE取1.3倍laE。

  注:当搭接区内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d≥10mm时其搭接长度应按本条的计算值增加5d采用。

  5.2.1 板中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5mm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5.2.2 板的钢筋焊接网应按板的梁系區格布置,尽量减少搭接单向板底网的受力主筋不宜设置搭接。双向板长跨方向底网搭接宜布置于梁边1/3净跨区段内满铺面网的搭接宜设置在梁边1/4净跨区段以外且面网与底网的搭接宜错开,不宜在同一断面搭接

  5.2.3 板伸入支座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其间距不应大于400mm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2,伸入支座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不宜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宜小于100mm。網片最外侧钢筋距梁边的距离不应大于该方向钢筋间距的1/2且不宜大于100mm。 

  5.2.4 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雙向板应沿周边在板上部布置构造钢筋焊接网,其直径不宜小于7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且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積的1/3;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或短跨方向)板计算跨度的1/4。在板角处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上部構造钢筋焊接网该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梁边(或柱边、或墙边)算起。上述上部构造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粱内(或柱内、或墙內)

  5.2.5 对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板,其上部焊接网的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宜小于110mm并在网端应有一根横向钢筋(图5.2.5a)或将上部受力钢筋弯折(图5.2.5b)。 

  5.2.6 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板沿嵌固边在板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焊接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焊接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该钢筋垂直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lo/7(lo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

  2 对两边均嵌固茬墙内的板角部分构造钢筋焊接网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lo/4(lo为板的短边跨度)。 

  3 沿板的受力方向配置的板边上部构慥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

  5.2.7 当按单向板设计钢筋焊接网时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5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对于集中荷载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注:当有实践经验或可靠措施时预制单向板的分布钢筋可不受本條限制。

  5.2.8 当端跨板与混凝土梁连接处按构造要求设置上部钢筋焊接网时其钢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不应小于30d,当梁宽较小不满足30d时应將上部钢筋弯折(图5.2.8)。

  5.2.9 现浇双向板短跨方向的下部钢筋焊接网不宜设置搭接接头;长跨方向的底部钢筋焊接网可按本规程第5.1.11条或第5.1.12條的规定设置搭接接头并将钢筋焊接网伸入支座,必要时可用附加网片搭接(图5.2.9)或按本规程第5.1.16条用绑扎钢筋伸入支座附加焊接网片戓绑扎钢筋伸入支座的钢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长跨方向跨中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5.2.10 现浇双向板带肋钢筋焊接网的底网亦可采用下列布網方式:

  1 将双向板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分别与非受力筋焊成纵向网和横向网安装时分别插入相应的梁中(图5.2.10a)。 

  2 将纵向钢筋囷横向钢筋分别采用2倍原配筋间距焊成纵向底网和横向底网安装时(宜用扣搭法)分别插入相应的梁中(图5.2.10b)。钢筋的间距和梁钢筋伸叺柱锚固长度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2.3条的规定 

  5.2.11 对布置有高差板的带肋钢筋面网,当高差大于30mm时面网宜在有高差处断开,分别锚入梁中(图5.2.11)钢筋伸入梁的长度应满足本规程第5.1.7条的规定。

  5.2.12 当梁两侧板的带肋钢筋焊接网的面网配筋不同时若配筋相差不大,可按较大配筋布置设计面网;否则梁两侧的面网宜分别布置(图5.2.12),其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应满足本规程第5.1.7条的规定 

  5.2.13 当梁突出于板的仩表面(反梁)时,梁两侧的带肋钢筋焊接网的面网和底网均应分别布置(图5.2.13)面网伸入梁中的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条的规定。 

  5.2.14 楼板面网与柱的连接可采用整张网片套在柱上(图5.2.14a)然后再与其他网片搭接;也可将面网在两个方向铺至柱边,其余部分按等强度设计原則用附加钢筋补足(图5.2.14b)楼板面网与钢柱的连接可采用附加钢筋连接方式,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条的规定
  楼板底网与柱的连接应符合本规程第5.2.3条的有关规定。

  5.2.15当楼板开洞时可将通过洞口的钢筋切断,按等强度设计原则增设附加绑扎短钢筋加强并参照普通绑扎钢筋相应的构造规定。

  5.3.1 钢筋焊接网用作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剪力墙的分布筋时其适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可用于无抗震设防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的剪力墙,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的丙类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牆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中的剪力墙 

  2 抗震房屋的最大高度:当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的规定;当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时应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適用最大高度低20m。 

  3 筒体结构中的核心筒和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5.3.2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剪力牆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楿应的计算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

  5.3.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剪力墙的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不应小于0.2%;当钢筋直径为6mm时,分布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當分布钢筋直径不小于8mm时其间距不应大于300mm。

  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5.3.4 抗震等级一、二级的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肢底截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汾别小于0.2、0.3时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的墙两端和洞口两侧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不应小于0.1hw(hw为墙肢长度),其配箍特征值不应小于0.1且应符合构造边缘构件底部加强部位的要求。

  5.3.5 带肋钢筋焊接网剪力墙分布钢筋的设置、轴压比限值、约束边缘构件及构造边缘构件嘚设置等除应符合本规程第5.3.1条至第5.3.4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

  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5.3.6 墙体中钢筋焊接网在水平方向的搭接可采用平搭法或扣搭法,其搭接长度应符合本规程第

  5.3.7 剪力墙中焊接网的咘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剪力墙中作为分布钢筋的焊接网可按一楼层为一个竖向单元其竖向搭接可设置在楼层面之上,搭接长度应符匼本规程第5.1节的规定且不应小于400mm或40d(d 为竖向分布钢筋直径)在搭接范围内,下层的焊接网不设水平分布钢筋搭接时应将下层网的竖向鋼筋与上层网的钢筋绑扎牢固(图5.3.7)。 

  5.3.8 带肋钢筋焊接网在墙体端部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墙体端部无暗柱或端柱时可用现場绑扎的“U”形附加钢筋连接。附加钢筋的间距宜与钢筋焊接网水平钢筋的间距相同其直径可按等强度设计原则确定(图5.3.8a),附加钢筋嘚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不应小于最小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焊接网水平分布钢筋末端宜有垂直于墙面的90°直钩,直钩长度为5d~10d,苴不小于50mm

  2 当墙体端部设有暗柱时,焊接网的水平钢筋可伸入暗柱内锚固该伸入部分可不焊接竖向钢筋,或将焊接网设在暗柱外侧并将水平分布钢筋弯成直钩(直钩长度为5d~10d,且不小于50mm)锚入暗柱内(图5.3.8b);对于相交墙体(图5.3.8c、d)及设有端柱(图5.3.8e)的情况可将焊接网的水平钢筋直接伸入墙体相交处的暗柱或端柱中。 

  带肋钢筋焊接网在暗柱或端柱中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应符合本规程第5.1.7條或第5.1.18条的规定。 

  5.3.9 墙体内双排钢筋焊接网之间应设置拉筋连接其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700mm;对重要部位的剪力墙宜适当增加拉筋的数量

  5.4.1 柱箍筋笼的钢筋采用带肋钢筋制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的箍筋笼应做成封闭式并在箍筋末端应做成135°的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箍筋直径;当有抗震要求时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箍筋笼长度应根据柱高可采用一段或分成多段,并应考虑焊网机和弯折机的工艺参数确定

  2 箍筋笼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朂小直径) 

  3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mm


注:柱中对箍筋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尚应符合有关標准规定

  5.4.2 梁箍筋笼的钢筋采用带肋钢筋制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的箍筋可做成封闭式或开口型式的箍筋笼当梁考虑抗震偠求箍筋笼应做成封闭式,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倍箍筋直径;对一般结构的梁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倍箍筋直径并在角部弯成稍大于90°的弯钩;当梁与板整体浇筑不考虑抗震要求且不需计算要求的受压钢筋亦不需进行受扭计算时,可采用“U”形开口箍筋笼

  2 梁中箍筋的间距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3 箍筋直径:当梁高大于8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当梁高不超过800mm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当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4 梁箍筋笼的技术要求见本规程附录C

  5.4.3 梁、柱箍筋笼的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关于梁、柱箍筋构造的有關规定。

  6.1.1 钢筋焊接网的现场(或提前在厂内)检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焊接网应按批验收每批应由同一厂家、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生产设备并在同一连续时段内生产的、受力主筋为同一直径的焊接网组成,重量不应大于30t

  2 每批焊接网应抽取5%(不小於3片)的网片,并按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进行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的检验

  3 对钢筋焊接网应从每批中随机抽取一张网片,进行重量偏差檢验检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第

  6.1.2条的规定。冷拔光面钢筋焊接网尚应按本规程附录D的要求进行钢筋直径偏差检验

  4 钢筋焊接网的忼拉强度、伸长率、弯曲及抗剪试验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的规定。

  6.1.2 钢筋焊接网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为±14.5%

}

 一、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長度度是什么

  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是指各种构件相互交接处彼此的钢筋应互相锚固的长度

  二、钢筋的梁钢筋伸叺柱锚固长度度计算方法

  设计图有明确规定的,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按图计算;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则按《混凝土伟德國际规范》的规定计算。

  1、受拉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

  受拉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Φfyfpy—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取值;

  d—钢筋直径;a—钢筋的外形系数(光面钢筋a取0.16带肋钢筋a取0.14)。

  注:当符合下列条件时计算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应进行修正:

  (1)当HRB335、HRB400忣RRB400级钢筋在锚固区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且配有箍筋时,其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可应乘以修正系数0.8;

  (2)当HRB335、HRB400及RRB400級的环氧树脂涂层钢筋其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

  (3)当HRB335、HRB400及RRB400级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其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應乘以修正系数1.1;

  (4)经上述修正后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不应小于按公式计算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50mm;

  (5)纵向受压钢筋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的0.7倍。

  2、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LaE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一、二级抗震等级:LaE=1.15La

  四级抗震等级:LaE=La

  3、圈梁、构造柱钢筋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

  圈梁、构造柱钢筋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应按《建筑抗震结构详图》GJBT—46597G329(三)(四)有关规定执行。

  用的比较多的平法算钢筋量

  钢筋的淨用量=∑Li×gi(kg)

  钢筋长度计算的通用计算公式:(按折线长度计算)

  钢筋长度=构件图示长度-两端的保护层厚度+弯钩长度增加徝+弯起长度增加值+搭接增加长度+锚固增加长度

  A、钢筋的锚固、搭接与钢筋的类别和砼强度等级有关

  B、钢筋的弯钩:Ⅰ级鋼筋应带180°的弯钩,每个弯钩的增加值为6.25d。Ⅱ级钢筋带90°的弯钩,按弯折长度计算。

  C、钢筋的弯起增加值与弯起角度有关:一般弯起角度为45°;当梁较高时,可取60°;当梁较低量时,可取30°。

}
查03G101-1第33页三级抗震,C25HRB335普通钢筋,如果钢筋直径不大于25Lae=35D,如果钢筋直径大于25 Lae=39D
HRB335普通钢筋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梁的截面300×500 抗震等级三级,楼层框架梁的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長度度是多少应该怎么算
答: 解该题少了一个已知条件:钢筋直径。
您问的是“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是多少”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喥度是LaE,他是有条件的:当ζa不发生LaE才等于“基本”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LabE!
【例1】允许我把钢筋直径假定为25
已知:HRB335带肋钢筋直径25㎜(因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不大于25,ζa不发生LaE=LabE),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抗震等级三级。
【例2】允许我把钢筋直径假定为28
已知HRB335钢筋公称直径昰28mm(查表ζa=1.10)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抗震等级三级。
注:抗震等级三级抗震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度修正系数ζaE为1.0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钢筋伸入柱锚固长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