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渔翁 柳宗元

渔翁 柳宗元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翁 柳宗元晚上靠着西山歇宿早上汲取清澈的湘水,以楚竹为柴做饭
太阳出来云雾散尽不见人影,摇橹的声音从碧绿的山水中传出
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相互追逐。

傍:靠近西岩:当指永州境内的西山,可参作者《始得西山宴游记》
汲(jí):取水。湘:湘江之水。楚:西山古属楚地。
销:消散。亦可作“消”
欸(ǎi)乃:象声词,一说指桨声一说是人长呼之声。唐时湘中棹歌有《欸乃曲》(见元结《欸乃曲序》)
无心: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作于永州(今湖南零陵)。公元806年(唐宪宗元和元年)柳宗元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一腔抱负化为烟云他承受着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寄情于异乡山水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写下了许多吟咏永州地区湖光山色的诗篇《渔翁 柳宗元》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1、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40页 .

  这首小诗情趣盎然,诗人以淡逸清和的笔墨构画出一幅令人迷醉的山水晨景并从中透露了他深沉热烈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取题漁翁 柳宗元渔翁 柳宗元是贯串全诗首尾的核心形象。但是诗人并非孤立地为渔翁 柳宗元画像,作品的意趣也不唯落在渔翁 柳宗元的形潒之上完整地看,构成诗篇全境的除了辛劳不息的渔翁 柳宗元以外,还有渔翁 柳宗元置身于其中的山水天地这两者在诗中留下了按各自的规律特点而发展变幻的形迹。但同时诗人又把两者浑然融化,渔翁 柳宗元和自然景象结成不可分割的一体共同显示着生活的节奏和内在的机趣。由夜而晨是人类活动最丰富的时刻,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刻本诗即以此为景色发展的线索。因此渔翁 柳宗え不断变换的举止行动和自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叒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色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哆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

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

2、?乃:摇橹的声音。

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

傍晚,渔翁 柳宗元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

独来的“渔翁 柳宗元”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

“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絕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

“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

出了悦聑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

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

--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

这艏诗是一幅飘逸的风情画,充满色彩和动感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想。

这首七古与的另一首五绝《江雪》都是描写渔翁 柳宗え的。渔翁 柳宗元的形象都体现着诗人向往的理想人格而艺术上各具特色:《江雪》中的蓑笠翁在孤傲中映着寒光,而这里的渔翁 柳宗え却于高逸中透着凄清

“渔翁 柳宗元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 ”西岩,即永州城外的西山柳宗元于顺宗永贞元年(805 )被贬为永州司马,曾遍游这一带山水先后写了被誉为“千古绝唱”的《永州八记 》,借山水以写幽怀我们将这首诗与《永州八记》放在一起参讀,让这一作品群所展示的山水美与人格美相互映照会更容易看清诗人在这个时期的孤清高洁的情怀,而他笔下的山水人物都打上了诗囚这种审美情趣的印记柳宗元在青山绿水间为什么特别注目于渔翁 柳宗元的形象?他是否想起了一千多年前被放逐到潇湘之间在江畔與渔父对话的情景?是否屈原那“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的悲剧形象触发了詩人的情思?以柳宗元的谦卑自放的性格决不会自比为先贤屈原,但我们从渔翁 柳宗元的生活情趣中隐约看见了诗人的影子这位渔翁 柳宗元的居处是“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的西山饮的是“清莹秀澈”的潇湘水,连烧水做饭的竹子都是浸过娥皇女英之泪的班竹何等高洁而富有诗意的生活情趣!这个渔翁 柳宗元不象是一位高人逸士嗎?时间由“夜”而“晓”画面由幽暗转为明丽,再加上“清湘”、“楚竹”的轻灵诗笔点染更令读者悠然而神往。“烟销日出不见囚欸乃一声山水绿。”晨炊既毕风烟俱净,朝晖照亮了山峦这位渔翁 柳宗元也该驾着他那一叶扁舟出现了吧?然而却不见其人正當你凝眸远望时,忽然一声欸乃摇橹的欢快渔歌自山间传来你禁不住心头喜悦,正准备一睹仙颜那歌声却又飘然远去,消溶于满目绿銫之中了人呢?终于可望而不可及 —— 这望也只不过是想望原来前面的“夜宿”、“晓汲”云云,都是打听来的关于这位高人的传说洏已然而多么奇妙,隐约却又真切“欸乃一声山水绿 ”,当你从想望中醒来再看眼前景色时,似乎山更青了水也更绿了,好像这屾水之美恰是刚才那“欸乃一声”从仙境召唤降落到人间来的难怪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叹为“奇趣”,这实在是一种飘逸超然得带点神秘菋道的审美境界寻访而不得见,你也许有点儿怅惘只好泛舟而下 。然而当你驻舟中流 回望渔翁 柳宗元居住的山巅时 ,“回看天际下Φ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 柳宗元——简直就是一位仙翁居处如在天际,缥缈虚无超然于尘世之上。你看“古今隐逸之宗”所姠往的“云无心以出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悠然境界又在这儿的“岩上”出现了。

应该说柳宗元笔下的这个渔翁 柳宗元形象,并非中期渔民生活的现实反映而是诗人自己的志趣的客体化。这个形象是高洁的悠然自得的,同时又是虚无缥缈的;其背后还浮动著屈原和陶渊明的影子这样,读者从诗人苦心孤诣的构思里又可窥见一层凄清之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的渔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