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明江西高考

冀中军区出干部——(续八)
罗化民()
江西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晋察冀军区教导团政委,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第26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第5团团长,日在侦察敌情时光荣牺牲,年仅28岁。
罗玉川()
原名宋洪儒。满城县宋贾村人。就读河北省立天津第一师范,
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保西满城特支书记,后在河北省安新县新安乡村师范学校,以教员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晋察冀满城县工委书记、中共晋察冀第三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冀中区第四地委书记、中共冀中区第五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冀中区第八地委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行政公署主任、冀中区党委委员、冀中支前后勤司令部政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农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中共平原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务院林业部、森林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农林部副部长兼国家林业总局局长,国务院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林业部顾问。是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罗国宾(1924—&&&
河北博野县庄火头村人,1938年9月参加八路军,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冀中区委宣传部书店工作员,冀中军区政治部总务处文书,八路军120师政治部青年训练队学员,第358旅独立4团政治处见习干事,第120师政治部民运部工作员,干事,晋绥军区政治部民运部干事,晋绥军区第2军分区清水河县武工队队长,武工大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晋绥区第5地委党训班主任秘书,绥蒙军区朔县独立营政委,山(阴)朔(县)支队政治部主任,代政委,第一野战军第8军23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华北军区绥远军区政治部青年科科长。建国后,任绥远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51年9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23兵团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回国后,任陆军第69军政治部干部处处长,解放军政治学院学员,第69军28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28师政委,第69军政治部主任,陆军第65军副政委。1983年3月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屈培雍()
河北蠡县郑村乡东河村人,1938年2月参加人民自卫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蠡县抗日救国会工作员,人民自卫军无线电训练队学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部电台报务主任,冀中军区供给部电台分队长,晋察冀军区无线电高训队学院员,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电台区队长,冀中军区司令部电台队长。荣获冀中军区颁发二等“五一奖章”。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野战军冀中(杨成武)纵队12旅司令部通信科科长,第3纵队7旅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兼电台区队长,华北军区第20兵团68军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建国后,任山西军区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华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干部科科长,副处长,北京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副处长,处长,北京军区司令部通信兵部主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二期学员,北京军区司令部通信部部长,1965年9月任军委通信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69年10月任参谋长,1975年3月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部长,1976年6月任总参谋部第4部副部长,1980年1月任部长,1982年8月任总参谋部通信部副部长,1984年10月至1985年8月任总参谋部通讯部政委,1987年7月按副兵团职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11月晋升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欧阳顺()
江西安福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军委第3局无线电中队指导员,抗日军政大学教官,冀中军区抗大第3团第1大队副大队长兼主任军事教员,第1大队大队长,师供给部副部长,炮兵学校校长,炮兵第34师副师长,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北京军区炮兵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6月晋升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周& 力()
满族,原名周凤山。河北省丰宁县人。1925年12月被东北军抓去当兵,1932年曾参加绥中抗日义勇军,1936年参加我党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同年加入东北武装同志抗日救亡先锋队。1937年10月随吕正操第691团参加八路军,193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供给部军械科科长,修理所所长,被服厂厂长,冀中军区司令部第4科科长,晋绥军区司令部第4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第4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军需处副处长,处长,兼安东办事处处长,北满财经委员会驻南满办事处主任,1946年任东北局驻朝鲜办事处副处长兼镇南浦办事处处长,1947年任齐齐哈尔铁路局材料处处长,1948年任东北铁路总局计划分配处处长,1949年任铁道部材料局处长,专员,1951年任铁道部材料局副局长,代局长,局长,1959年任国家物资部综合调度局局长,1964年任西南三线物资副总指挥,1971年起任物资总局原材料组长,非金属组长,木材组长,木材局局长,1978年任基建工程兵后勤部副部长兼装备处长、1980年任基建工程兵后勤部部长。参加了抗美援朝。1983年12月按副兵团级离职休息。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周 &光()
又名周干民。安徽省金寨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5月参加立夏节暴动,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政委、师民政治部运科科长、军政治部民运部部长。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和工作,后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警备旅兼第6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团政委,湘鄂赣军区第1军分区副政委,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鄂东军区政治部主任。1946年3月到东北工作,历任中共旅大区党委常委社会部部长,旅大行政公署公安总局局长,旅大市副市长兼公安总局局长,东北军区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吉林省长春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吉林省副省长,吉林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常委等职。曾当选为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因病于日在吉林长春逝世,享年65岁。
茹(1919一&&& )
河北任丘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中军区卫生部卫生教导总队教导员,中共冀东区第十五地委城工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唐山市委统战部部长、中共河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部长,天津市第三届、第四届、第七届政协副主席。
周& 彪()
原名周生珍。江西吉安县桐坪乡上浮源村人,1930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吉安县区少先队总队长,赣西南独立第3团排长,红4军10师30团班长、排长、宣传队分队长、队长,团俱乐部主任,中央模范团党总支书记,1933年6月任红3军团第5师14团政治处主任,1933年10月任红9军团3师7团政委,1935年7月任红32军第7团政委,红32军政治部民运部代部长,教导队政委,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巡视员,红军大学上级干部队政治科教员。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1935年9月随右路军先后编入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继续长征。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教导第2团政训处干事,临县动员委员会武装部部长,八路军129师独立4支队支队长兼政委,1939年1月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6支队兼第5军分区(后改为第10军分区)政委,1942年1月任司令员,1943年3月任冀中军区干部教导团团长兼政委,1943年10月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1944年10月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政委兼中共冀中第8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任冀中(杨成武)纵队第2支队政委、第12旅(1945年10月改)政委,1946年6月任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7旅政委、旅长,1948年2月任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第7纵队副司令员,1948年9月任冀中军区第7纵队司令员,1949年1月任华北军区第69军军长。建国后,军番号撤销后任华北军区独立205师师长,1950年5月任解放军第47军政委,1950年10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42军政委,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1952年10月任东北军区防空军政委,1957年6月至1969年9月任解放军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员,1957年5月至1959年4月任中共空军党委常委,“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1975年9月任军委空军顾问。是第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周& 黎()
曾用名周月清。四川省蓬安县石孔乡人。1933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4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红30军90师270团战士、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团政治处民运干事、第89师交通队队长。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和西路军艰苦作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保卫干事、冀中军区抗大第3团特派员、教导员。参加了百团大战、五一反“扫荡”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沈阳分区大队长、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大队长、政委、吉林军区独立第9师464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42军126师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空军工程部副部长、空军第3预校校长、第10航校校长。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校军衔,1960年6月晋升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周小舟()
原名周怀求,字元诚。湖南省湘潭县人。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与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是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北平临时市委宣传部部长。同年11月底调到中共中央北方局联络部工作。1936年8月,任军委主席毛泽东的秘书。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秋调任中共冀中区党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1943年底随区党委转至北岳区,任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冀中委员会委员兼第六地委书记、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政委。后任中共易县县委书记兼县支队政委、冀晋区第一地委书记兼第1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北平市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中共北岳区党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中共北岳区第五地委书记兼第5军分区政委,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南下工作团副书记兼宣传部部长,中共湖南省委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兼省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中共湘西区党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兼省政府财经委员会主任。1953年后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兼任湖南省政府副省长、湖南省政协主席,并兼湖南省军区政委、中共中南军区党委常务委员等职务。1958年,被补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59年秋,在庐山会议上被错误地定为“反党集团”成员,受到撤销职务处分,任湖南浏阳县大瑶公社任党委副书记。1962年6月,调任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多次批斗,因病于日在广东广州逝世。1979年2月,中共中央撤销了对他的错误处分,5月为他公开平反昭雪。
周化民()
曾用名周庭壁、周昶。河北任丘县人。北平大学法商学院肄业。1938年4月参加冀中人民自卫军。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团政治处主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干事,冀中区行署第三专署、第十专署、第十一专署秘书主任,冀中行署贸易管理局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经济委员会委员,冀中财经办事处秘书长,冀中行署工商厅厅长,太原市工商局局长。建国后,历任山西省政府委员兼商业厅厅长、省贸易公司经理。1952年11月后,任国务院对外贸易部中国五金进口公司经理、对外贸易部进口局局长、部长助理。1964年5月,任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粉碎“四人帮”后任对国务院外贸易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对外贸易部、对外经济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顾问、顾问组组长。1996年2月离职休息。是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第三届会长。第六届和第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周云涛(1926一&&&
原名郭振兴。河北高阳县人。1939年在冀中军区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陆军第69军207师副政委,中共山西阳泉市委书记、阳泉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兼晋中军分区副政委,北京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大队政委,1981年任陆军第69军政治部主任,1983年3月至1985年7月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
周长善(1922一&&&
原名周世才。河北宁晋县周村人,1939年6月参加八路军,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2军分区17团战士、收发,晋察冀军区炮兵营学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炮兵营战士,延安炮兵学校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第2团司令部参谋,东北民主联军炮兵2团副连长,连长,教导队队长,东北野战军炮兵2团司令部参谋,股长,炮兵纵队第2团副营长,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炮兵1师2团营长。建国后,任第四野战军暨中南军区炮兵司令部侦察股股长,志愿军炮兵司令部侦察股股长,炮兵指挥所侦察科副科长,西海岸防御指挥所炮兵科科长,宣化炮兵学院炮兵系侦察教研室主任教员,副主任,主任,训练部副部长,部长,炮兵学院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周礼谦(1927一&&&
河北深泽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晋察冀边区冀中第八中学教育干事,晋(县)深(泽)(无)极县公安科干部,冀中行政公署公安局秘书。建国后,历任河北省定县专署公安处副科长,河北省公安厅处长、副厅长、河北省出版局副局长,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河北省委常委,河北省公安厅厅长,国务院公安部咨询委员会。
周哲明(9194一&&&
原名周俊,别名周奇,曾用名周哲民。吉林省通榆县人。1917年,随父移居吉林省瞻榆县(现通榆县)团结乡建设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开始秘密从事抗日活动。1936年1月到北平,9月参加吕正操为团长的东北军647团,参加了党领导的“东北抗日先锋队”,1937年10月改编为抗日自卫军,
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
1939年任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22团参谋。1939至1942年任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参谋、二股股长。1943年任冀中军区锦热边远征工作队指导员。1944年任冀热辽军区司令部联络科副科长。1945年任冀热辽军区司令部二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7月任热中军分区参谋长。1948年3月任冀察热辽军区前方司令部二科科长。1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部二科科长。建国后,1950年任广西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处长。1952年任中南军区司令部情报处处长。1955年8月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普通班学习。1956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外军教授会副主任。1958年入军事学院高级系四期学习。1962年任军事学院外军教研室主任。1966年任中共南京农机分院党委书记。1967年恢复军事学院原职。1970年调到广州军区。1971年任湘黔枝柳铁路会战总指政治部副主任。1975年任广东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81年任广东省军区顾问(正军级)。1984年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周致远()
山东吴棣县人,1932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河南洛阳,郑州,焦作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太行军区赵谭支队政治部股长,教导员,新编第3旅1团司令部教育股股长,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秘书科副科长,陆军中学党总支书记,军区直属队后勤部政委,冀鲁豫军区独立团政委,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军政干校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第11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8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第7纵队21旅政治部主任,1949年5月任华北军区政治部秘书处副秘书长。建国后,1951年任华北军区政治部秘书处秘书长,1953年5月任华北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1955年4月任北京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1959年6月任陆军第63军政治部副主任。196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任国家地质部张家口地质机械公司党委书记兼经理,中共地质部纪检组副组长,1982年按副部级待遇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周树芳(1916一&&&
河北省饶阳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任中共冀中交河县委书记,游击大队政委,创建扩展青县,交河,建国三县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2月奉调到朝阳,任中共朝北县委书记,
1947年6月任中共朝阳县委书记(对外称朝阳县工作团政委)。1948年3月调中共热辽地委民运部部长。东北全境解放后,随军南下,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组织部部长,后又任柳州市水泥厂党委书记。
周续辉(?—1945)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生年不详。河北省安平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发展地方党组织的工作。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安平县抗日救国会改为“动员委员会”,负责民运部工作。4月任河北安平县工人抗日救国会主任。1939年1月至12月任河北武强县人民抗日救国会主任。同年春至1942年初任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工人抗日救国会主任。1942年后到延安,进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8月任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病故。
国经汉(1921一&
河北省安新县王家寨村人。1937年9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游击军独立第1团连指导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第30大队连指导员,第30大队政治处教育干事,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第1大队学员,冀中军区炮兵营党总支书记,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教导队政治教员,第9军分区第42地区队党的分支书记,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上高科学员,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学员,八路军炮兵学校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吉辽军区警卫团政治处主任,炮兵团参谋长,团长兼炮兵主任,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部炮兵主任,第四野战军炮兵第43团团长,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炮兵第46团团长。建国后,任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炮兵主任,陆军第64军190师副师长兼炮兵司令员,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装甲兵系学员,军委装甲兵司令部炮兵处处长,1965年任广州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湖南省军区顾问。参加过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1955年9月授予上校军衔,1963年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波(1924一&&& )
原名董志学。河北雄县开口村人,1939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5军分区第3大队政治处宣传员,第4大队政治处青年干事,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第29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第10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青年干事,冀中军区教导团学员,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干事,第10军分区公布训练队指导员,第10军分区四联县第66大队副政委,冀中军区第76团政治处党总支书记,荣获冀中军区颁发二等“五一奬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2野战军冀中纵队第2旅76团政治处党总支书记,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19团营副教导员,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6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员,华北军区
2兵团6纵队政治部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华北军区第20兵团68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建国后,1951年6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8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干部科科长,荣获出现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任陆军第68军政治部干部处处长,陆军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师副政委、师政委,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研究部研究员,校务部政委,研究部副政委(副军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金& 城()
原名靳子涛。河北饶阳县东里满乡西里满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党支部书记、中共天津市河东区委书记、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中共河北第三监狱支部书记。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冀中第三地委军事部部长,中共冀中第七地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冀中区第七地委书记兼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政委、中共冀中第八地委书记兼第8军分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冀中区党委委员、副书记兼冀中军区副政委,
1948年3月被派到平、津、保三角地带的十分区,组成前敌指挥部,任书记。建国后,历任华北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长治地委副书记,国务院水产部部长助理、副部长。1958年干部轮流下放到河南省,任郑州市副市长,中共郑州市委委员。因病于日在河南郑州逝世,享年69岁。
金& 涛()
原名王敬陶,河南南阳市卧龙区蒲山乡大陈庄人。1937年10月参加南阳平津流亡同学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第3军分区政委王平同志秘书,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政治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1野战军冀中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华北军区第3纵队8旅政治部副主任,华北军区第20兵团63军188师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华北军区军官学校第2分校政治部主任,第31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秘书处秘书长,1964年12月任陆军第24军政治部主任,1965年11月任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1979年4月任总参谋部办公厅副主任(主持工作),1982年任办公厅顾问(副兵团级),兼《当代中国》军事工作卷编委会副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金孟加()
曾用名孟加、金丽生。浙江吴兴县人,1936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独立旅政治部巡视员,中共冀中区党委秘书,深泽县青救会主任,冀中军区司令部情报处战略侦察参谋,中共冀西第一地委宣传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察哈尔省怀安县委宣传部部长,天镇、阳原、怀安工委书记兼西进支队政委,察南地委党校副校长、地委秘书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嘉兴地委秘书长、市委书记、中共吴兴县委书记,中共嘉兴地委城市工作委员会书记、统战部部长、专署副专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浙江农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院长,浙江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省农业厅副厅长、厅长、党组书记,省革委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农办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书记。1983年12月离职休养。1985年1月享受副省长级医疗、住房待遇,2011年6月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因病于于日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99岁。&&
林& 千()
原名史炳正,又名史秉正,曾用名史存真、史林千。满族,辽宁凤城县红旗镇新力村史家堡人,1929年入东北讲武堂炮兵科学习,1935年任西北剿匪司令部情报处参谋时受地下党影响,接受进步思想,1936年开始为党工作,1937年4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任炮兵连长,参加著名的台儿庄战役,率部坚守阵地,全连阵亡,身负重伤只身幸免。伤愈后奉命护送张学思同志赴延安,参加八路军,任抗日军政大学东北干部队区队长,1940年10月随东干队赴晋察冀军区,任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参谋、股长、副科长。1943年7月受中共北方局社会部派遣潜入东北执行特殊任务,因身份暴露,返回根据地,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定(兴)易(县)涞(水)地区武装部部长,1945年2月任晋察冀军区炮兵干部训练队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后历任晋察冀军区炮兵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炮兵旅第2团团长,炮兵第2旅司令部副参谋长兼炮兵教导团团长,1949年4月任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机动炮兵团团长,1949年5月任命为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副参谋长,未到职。建国后,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林千作为炮兵方队阅兵指挥,率6个炮兵方队经过天安门接受检阅。1950年1月任炮兵第41团团长。1951年5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炮兵第7师副师长,1951年12月回国后,历任华北军区炮兵师第14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炮兵第9师副师长,炮兵第12师副师长,1954年8月任炮兵第12师师长。1955年2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炮兵系学习,
1957年任宣化炮兵学院地炮系主任,1959年3月任重庆炮兵学校校长,1963年2月任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80年12月任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
1983年4月任北京军区炮兵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2年7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林& 冰(1924一&&
河北河间县林家万村人。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第1游击大队战士,八路军第120师政治部青年干事训练班学员,第120师野战医院政治处青年干事,第120师卫生部政治处宣传队长,抗日军政大学7分校学员、分校政治部宣传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3旅9团连指导员,西北野战军3纵队独3旅9团营教导员,第一野战军第3军8师24团营教导员。建国后,任空军第2航校学员,空军司令部训练部干部教育科科长、军校部计划处处长,空军第4航校政委,空军第10军政治部主任、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为空军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林& 彤(1907一& ? )
河北安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中区安平县议会议长,冀中区安国县县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昌(平)宛(城)县县长、涞(源)涿(鹿)县县长。建国后,历任中共北京市西四区委书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代理院长、院长,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第一书记、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第一书记,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北京市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林& 洁()
原名安洁人。河北定县(今定州市)来合庄村人,1932年参加抗日救国军,193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2月参加八路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东北为苏联远东司令部做情报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人民自卫军政治部锄奸部干事,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部锄奸部干事,河北抗战学院特派员,冀中军区政治部锄奸部第1科科长,第2科科长,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供给处政委兼情报总站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兼任华兴公司经理,冀中华东总店经理,晋察冀边区贸易公司内贸工作负责人,华北煤铁公司北平分公司经理,建国后,任政务院贸易部处长,中国煤建总公司处长,1952年6月任河北军区后勤部政委,1953年11月任华北军区后勤部油料部副部长,1955年4月任北京军区后勤部油料部副部长,1961年3月任北京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1970年6月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顾问。1981年4月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2年11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林& 铁()
原名刘树德。四川万县人,1925年先后入北京,,法政大学学习。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法政大学党支部组织委员,代支部书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赴法国学习。任中共留法委员会委员,训练部部长,书记。1932年1月赴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因抵制,被下放劳动。1933年秋东方大学学习。任中共东方大学中国支部支部书记。1935年冬回国。任第53军中共工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秋任中共省委委员,军事部长。1938年春任八路军邓宋支队政治部主任。6月任中共北岳区党委委员兼民运部部长,组织部部长,中共北岳区党校校长。中共北方分局组织部副部长,代理部长。1944年秋任中共冀中区党委书记兼冀中军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冀中区党委书记兼冀中军区政委,1949年8月任河北省委书记兼河北省军区政委。建国后,1950年11月至1955年1月兼河北省政协主席。1952年11月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河北省军区政委。1956年7月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省长兼省军区第一政委。1958年5月至1966年8月任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1960年9月兼华北局第三书记。“”中受迫害。被免除党内外一切职务。拨乱反正后,任中共顾问。是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因病于日在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林& 彬()
原名熊宗存,河南商城县吴家店区斑竹园乡(现属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1师排长,第30军89师265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特派员。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8兵站3分站教导员,绥德兵站办事处政委,军委经济建设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5师41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中共嘉(鲁)蒲(圻)临(湘)县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21团团长兼政委,华北军区第6纵队18旅副旅长,华北军区第15纵队43旅旅长,第18兵团第62军184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野战军62军184师师长兼西康军区西昌军分区司令员,解放军第二坦克学校校长,中央军委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1969年12月至1982年9月任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师第六届、第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林子元(1909一&&&
湖北龙山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警备旅1团2营营长,1942年任冀中军区警备旅第1团副团长,1943年1月任第1团团长,1943年11月任八路军第120师曁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第1支队支队长,1945年任吕梁军区第8军分区文交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月任吕梁军区第8军分区第50团团长,
1949年6月任晋中军区交城军分区副司令员。建国后,任山西军区汾阳军分区副司令员,榆次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任山西省军区雁北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林里青()
原名董国均。河北蠡县荆邱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蠡县新世纪剧社负责人,剧社上调冀中区后,任蠡县抗日政府教育科科长,1941年2月任代理县长,10月任蠡县县长。日在南玉田村堡垒户家隐蔽,被日伪军包围,转移至地洞坚持战斗,剩下最后一发子弹自尽殉国,年仅27岁。
林金亮()
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发坑村人。1911年9月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当过泥瓦匠,曾在乡村诊所学过中医,1930年初随诊所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才溪庄背庙红军医院护理员,1932年调瑞金中央苏维埃红军医院,作为院长傅连暲的助手。此后,历任连长、主治军医、医务科长、医务主任等职,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巡视团主任,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院长,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医务主任等职,参加了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尤其是作为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亲自培养的主要助手,参加了创建晋察冀军区战地医院和伤员救护工作,享有“华北第一刀”的称号。在白求恩病重时,主持了抢救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河北军区卫生部部长等职。新中国诞生后,历任河北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军委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心血库主任,军委青岛第一疗养院院长,济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9月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5年离职休息,因病于日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72岁。
林润田()
河北深县(今深州市)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深县公安局局长,中共深县县委社会部部长,冀中区第十一专署公安处处长、冀中区第六专署专员,中共地委城工部部长,石家庄市政府秘书长,中共石家庄市第3区区委书记兼区长、中共石家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中共绥远省绥南地委书记、绥南军分区政委,绥中地委书记等职。建国后,历任绥远省农业厅副厅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组织部处长,中共石家庄地委书记,石家庄军分区政委,中共定县地委书记,定县军分区政委,河北省民政厅厅长,省华侨委员会主任,省劳动局局长,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因病于日在河北石家庄逝世,享年69岁。
范& 瑾(1919年一2009)
原名许勉文,又名范元贞,女。浙江绍兴人,。南京中央大学肄业。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是南京地下妇女救国联合会成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四期五队区队长、救亡室主任、校本部秘书处秘书,八路军总政治部前线记者团第一组团员,冀中导报编委会主任和社长,兼任新华社冀中分社社长,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及中共北方局中原分局宣传部宣传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财经办事处主任秘书,晋察冀日报社编委、采访通讯部主任,中共华北局办公所秘书。1948年11月至1952年9月,历任天津日报社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52年9月至1966年任北京日报社社长,其间,1952年兼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55年任市委常委,1964年任北京市副市长。改革开放以后,历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主席,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曾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任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妇联第三届委员会执委。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范化民 (1920一&&&
曾用名范文江。河北定县(今定州市)韩家庄村人。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任中共定县韩家庄村支部书记,中共定县县委训练班学员,中共冀中区委党校学员,中共晋察冀分局党校学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政治部锄奸部第1科科员、第3科科员,锄奸部部员,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科长,冀察热辽军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军法处副处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第21兵团政治保卫部部长,中南军区工程部队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央公安学院第5系学员兼辅导员、班主任,铁道兵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海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海军政治部副主任兼保卫部部长,海军政治部巡视员。是中共第十次、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为海军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范保顺()& &
曾用名范秋官。湖北省天门县聂范村人。1932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鄂西红3军第8师24团战士,红3军第8师便衣队班长、分队长,指导员,红2军团4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第12团党总支书记。参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715团1连指导员,2营教导员,第120师教导队区队长,冀中军区独立第5支队2大队政委,120师385旅独立第4团副政委,1941年1月任大青山骑兵支队第1团政委,1942年7月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1月参加南下支队,任中共湖北省天(门)京(山)潜(江)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44团政委,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19团政委,副旅长,旅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20兵团68军202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建国后,
1951年6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8军204师政委。1955年任陆军第68军202师政委,1956年2月任第68军政治部主任。1957年10月入政治学院学习。1959年6月任第67军副政委。1978年5月离休,1982年5月享受正军职待遇,1985年2月享受副兵团职待遇。1980年当选为山东省第五届政协常委。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
1957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8月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青岛逝世,享年75岁。
范俊秋(1925一&&&
河北蠡县桑园村人,1939年6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教导大队学员,班长,文书,冀中军区抗大第3团
3大队学员,副班长,冀中军区司令部机要科见习译电员,译电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冀中军区司令部机要科组长,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司令部机要股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野战军冀中(杨成武)纵队第13旅司令部机要股组长,冀中军区司令部机要处组长,冀中军区司令部机要科副股长,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司令部机要科副科长,晋察冀军区第6纵队17旅司令部教员科副科长,中共中央机要处干事,教育训练班分队长,中共中央机要处股长,总参谋部作战部航空局股长。建国后,任空军司令部机要训练队都在,空军司令部机要处秘书科副科长,空军第2航空学校学员,志愿军空军中朝联合司令部后勤分部机要科科长,军委空军工程部秘书科科长,空军军事订货部办公室副主任,空军驻北京飞机工厂军事总代表,空军工程订货部处长,副部长,空军后勤部航空器材部副部长,空军航空工程部订货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范普权()
原名范则博。河北(今山东)庆云县常家镇板营村人,1927年考入河北省立第9师范学校,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校学生自治会主席,领导学潮,被开除。1933年到天津市从事工会工作,任天津市赤色工会工委会委员。党组织被破坏后,到南皮县从事秘密工作。1934年回家乡当小学教师,发展党组织。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任中共庆云县委书记,率领本县抗日武装参加中共鲁北特工委组织的第31支队,任政训处处长,1938年任支队政治部主任。后历任中共冀南区二地委宣传部长、冀南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39年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2年到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河北军区政治部民运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任河北省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1951年1月任河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1年3月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政治部民运部部长,1954年任宣传部部长。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4月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群工部部长,1963年任北京卫戍区副政委。1967年任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1968年2月任山西省军区副政委(因病未到任)。副兵团级离休干部。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斌(1921—&&& )
原名纪秉义。河北无极县人,1939年6月参加八路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2军分区第23大队营部文书,冀中军区第22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部秘书,冀中军区教导团学员,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部作战股参谋,队务股副股长,冀中军区政治部秘书。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政治部秘书科副科长,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员,河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建国后,任华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党务科副科长,华北军区干部部挡案科科长,军衔科科长,北京军区政治部党委秘书,北京军区政治部政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秘书处副秘书长,北京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副主任。1981年2月按副军级待遇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苗汝鹍(1921一&&&
河北献县谭家庄村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民先北平中学组长,干事,分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任献县学生联合会宣传部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津南自卫军游击1支队连指导员,河北抗战学员学员,抗日军政大学庆阳分校代理区队长,东北干部训练队班长,八路军第120师359旅政治部秘书,绥德地区财经委员会秘书,第120师359旅司令部作战科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359旅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科长,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28师83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47军139师416团副团长。建国后,任第416团团长,志愿军第47军140师副师长,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战争经验研究科科长,防化学兵处副处长,处长。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任军委防化学兵部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司令部副参谋长,总参谋部防化部部长,防化学院院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4年3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苗树森()
河北省霸县(今霸州市)人,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战士、班长、排长,八路军第120师连指导员,左云县、右玉县县长兼游击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5军分区武委会主任、支队政委,晋绥野战军团政委等职。建国后,任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师副政委、建筑工程第2师政委,建筑工程部第二工程局党委书记,中共包头市委书记处书记、华北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西北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兼局长,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建筑工程部副部长兼西安指挥部指挥,国家建委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岳洪池(1925一&&&
河北安平县角邱镇角北村人,1938年7月正在河北博野县四存中学读书,虚报年龄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军政干校学员,冀中军区政治部“火线剧社”宣传员,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学员,1944年11月入延安炮兵学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炮兵连副连长,第4纵队10师炮兵连连长,师司令部炮兵室参谋,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炮兵营副营长,第四野战军第41军司令部参谋。建国后,历任炮兵团副团长、团长、副师长,广州军区某炮兵师师长,1977年3月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1978年12月任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部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庞大川()
河北任丘辛中驿乡刘庄村人。1934年参加高蠡暴动,负责情报联络工作,暴动失败后背井离乡。1937年下半年接到地下党通知,返回家乡,参加河北游击军,任冀中人民自卫军游击第1师教导营营长。1938年2月初,任2团团长,8月所部改编为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团任团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冀中军区第16团团长,1941年春,到抗日军政大学2分校上干科一队学习。1942年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教导大队大队长,1943年春任晋察冀军区联络处秘书,1944年12月任冀中军区司令部情报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军政干校校务部部长,
1946年任冀中军区兵站部部长,1948年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参谋长,1949年2月任河北军区定县军分区参谋长。建国后,任定县军分区副司令员,1952年6月任定县军分区司令员,1954年6月任河北省通县军分区司令员,1958年4月任河北省军区保定军分区司令员。1960年5月离职休养。副军级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8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庞殿贤()
河北省清苑县人。193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中任文书、政治教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团政委、师干部部部长;建国后,任志愿军第36军106师政治部副主任,1951年12月至1954年4月在华北军区建筑工程第1师任政治部主任兼干部部部长、副政委;1954年4月转业到地方工作,至1958年8月在华北建筑第一直属公司、华北大同建筑总公司、华北太原建筑工程局任党委副书记;1958年8月至1983年5月在山西省轻工业厅、省建筑工程局、省轻工业局任副厅长、副主任、副局长;1983年5月离休。1992年4月经省委同意,庞殿贤同志享受副省级住房、医疗待遇。因病于日在山西太原逝世,享年91岁。
和振刚()&
河北省蠡县小陈村人,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供给部被服厂工人、副排长、排长、副指导员,供给部制鞋厂副厂长、厂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供给部被装厂厂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供给部军实科副科长、科长,西北野战军第6纵队教导旅47团供给处主任,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6军16师供给部副部长。建国后,任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6军16师后勤部政委,空军临潼场站站长,空军副师长,解放军后勤学院学员,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副军职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空军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陕西西安逝世,享年89岁。
苑化冰()
曾用名苑旷云。河北大成县人,
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乡武委会主任,八路军排长、副连长、连指导员、团部作战参谋、营教导员、营长、团政治处副主任,军分区地方工作团团长、县游击大队大队长、政委,冀南军区第7军分区基干团副政委、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吉北军区独立3师9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29师团政委、团长、第29师司令部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47军140师参谋长、第139师副师长。建国后,兼湘西军区沅陵军分区第一副司令员。1951年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39师副师长、第一副师长。回国后,任陆军第47军139师师长、第140师师长,陆军第4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960年11月至1969年9月任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副部长。1969年10月至1970年4月任总后勤部装备部副部长。1970年4月至1973年7月任总后勤部装备部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55岁。
苑世仁(1921一&& )
河北邢台县张尔庄村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先遣支队班长特务员,冀中军区第5军分区特务连文书,副指导员,抗日军政大学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辽宁军区独立旅营教导员,辽南军区第2军分区侦察科科长,辽宁军区营口保安团团长,辽南军区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科长,辽南独立师1团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13师37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42军124师370团参谋长。建国后,任第370团副团长,志愿军第42军124师370团团长,第42军124师司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学员,陆军第42军125师参谋长,第125师师长,第42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第42军副军长,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苑国辉()
河北清苑县人。原名苑文翰。1945年10月在冀中军区参加八路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战士,冀中军区军区第7纵队19旅测绘员、华北军区独立第206师618团见习参谋。建国后,1950年入空军第1航空学校、第5航空学校学习,1951年毕业,任空军飞行中队飞行员、中队长。1952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航空兵第12师34团领航主任、飞行大队长。曾击落敌F-86型飞机2架。后任空军军航空兵16师46团副团长、团长、副师长。1961年空军学院毕业,任空军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1969年3月任空军第2军副军长。1977年12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1981年4月任福州军区空军参谋长、军区空军党委常委。1983年5月任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军区空军党委常委。1984年12月任南京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军区空军党委常委。1986年10月任中共南京军区空军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书记、军区空军党委常委。1990年6月至1994年12月任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兼军区空军纪委书记、军区空军党委常委。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欧阳顺()
江西安福县人,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军委第3局无线电中队指导员,抗日军政大学教官,冀中军区抗大第3团第1大队副大队长兼主任军事教员,第1大队大队长,师供给部副部长,炮兵学校校长,炮兵第34师副师长,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北京军区炮兵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11月晋升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卓& 雄()
原名卓才廉,曾用名张英。江西泰和县老营盘村人,1927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共赣西南特委掌握的地方武装第9纵队政治部宣传队宣传员,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2团宣传员,红军独立第4团政治部宣传员,中共赣西南特委机要秘书,红军学校学员,毕业后任红军第6军第3纵队第9支队支队长,红1军团3军第9师第9团团长,中央国家保卫局教导队队长,中央保卫局执行科科长兼管特务大队大队长,1934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长征。长征途中,曾任红九军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后进红军大学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红四方面军国家保卫局任执行科科长兼管特务连,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6月任红二方面军红32军保卫局局长。10月后调任红军教导师特派员。不久调保安的中央保卫处工作。1937年1月先期前往延安为党中央勘察地形,选择驻地,布置警卫。随后入抗日红军大学政治班学习,后调到第七大队学习军事。毕业后,组建湘赣支队任政治部主任,准备开赴国民党统治区开辟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0月任八路军第一二〇师锄奸委员会副主任兼锄奸部部长,12月被党组织秘密派往山西工人武装自卫总队,担任工卫总队党团军事委员,1938年3月公开担任工卫总队军事教官。1939年夏调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锄奸部部长。1940年至1941年11月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
1941年11月至1943年8月任主任。1944年春赴延安,进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1月至1946年1月任中共辽宁省分委员会委员。1945年12月至1946年4月任中共辽宁省第一地委(辽南地委)书记。1946年1月至4月兼任辽宁军区第1军分区政委。1月至12月任中共辽东省委委员、社会部部长。1946年6月至1947年8月任中共合江省委委员,合江省军区政治部主任。1947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第3师政委。同年9月至1948年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0纵队第29师政委。1948年5月至1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政治部主任。1948年11月至1949年3月任第四野战军第40军政治部主任。1948年12月至1949年4月任第12兵团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3月至4月任第四野战军第40军政治部主任,4月至6月任第40军政委。建国后,1950年初任政务院公安部治安行政局局长兼管边防保卫局工作。1955年4月至1963年10月任国务院地质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3年兼任地质部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1969年11月至1975年11月任福建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0年4月任中共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员。1971年4月至1975年11月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71年7月至1975年7月任福州军区副政委。1978年5月至1982年3月任国务院民政部副部长。1983年离职休息,享受正部级待遇。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赵& 江()
原名王肇江。河北安国县西伯章村人。1939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年龄小候补期为3年,1943年8月转为正式党员)。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安国县大队宣传员,冀中第9地委组织部勤务员,学员,安国县大队战士、区小队指导员、副政委、大队组织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第9军分区79团1连指导员,冀中军区独立9旅27团1营副教导员,华北军区第7纵队19旅57团1营教导员。建国后,任第66军197师591团政治处宣传股股长,51年4月入朝,任志愿军第66军197师政治部民联科科长,1952年4月任师干部科科长,1955年6月任197师炮兵团政委,1964年1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966年3月任炮兵第5师政委,1975年9月任北京军区炮兵副政委,1978年2月任北京军区步兵学校副政委,1979年4月任陆军第66军副政委,1981年12月陆军任66军政委,1985年7月因整编免职,1987年8月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天津逝世,享年67岁。
赵& 伟()
曾用名赵万尚、赵巍、赵松茂。河北省饶阳县小堤村人。193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7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参加饶阳县人民自卫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连指导员、团党总支副书记兼团直属队分支书记、特务营教导员、分总支书记,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支队党总支书记兼干部轮训队指导员,莘县独立营教导员,莘县独立团副政委,第129师新编第8旅第22团第3营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第5旅第13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副主任、主任,第二野战军第10军第30师第88团政治处主任。建国后,任第10军第30师第88团政委兼中共四川省犍为县委书记,1952年调入海军工作,历任海军炮兵预科学校政治部主任,海军青岛基地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海军威海水警区政委,海军烟台基地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纪委书记、政委,海军北海舰队专职纪委副书记,1987年4月离休。1955年被9月授予海军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山东青岛逝世,享年91岁。
& 19171988
19378193833194265014950149198861271
赵& 钧()
河北省安新县小北冯村人。原名赵呈勋,曾用名张兴、赵君、赵亚夫等。1938年春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心村党支部书记。1938年10月,参加了冀中四地委党训班的培训,此后,在中共肃宁县四区委、一区委、二区委先后担任保卫委员、文建会主任、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书记。1945年9月起,他先后担任天津地下军支队政委、地下区委书记。1947年5月作为静海县委城工部长,
1948年9月担任华北局城工部特派员、天津地下区委书记。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共天津市四区和六区区委宣传部长,河西区委书记处书记,河西区委副书记兼区长,天津市根治海河指挥部副书记、副指挥,书记、指挥。"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1970年10月起,先后担任塘沽区革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区革委会主任。1977年12月起,先后任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82年3月任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1983年8月任天津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是党的第十、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病于日在天津逝世,终年82岁.
进(1920一&&& )
原名张法申,曾用名赵尚志。河北省曲阳县七里庄人。1933年在学校秘密加入共产主义少年先锋队。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曲阳县区委组织干事,区委书记,中共易县县委组织部部长。1940年6月随晋察冀中央局的七大代表赴延安。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张家口市委研究室主任,聂荣臻同志秘书,中共冀中区肃宁县县委书记,冀中区民兵师政委,
1949年春随中共冀中区委、冀西区委和察哈尔省委共同组织的干部队南下。1949年3月至1950年5月任中共皖南区无为地委宣传部长。1950年6月至1951年12月任中共皖南区委党校副校长。1952年1月任中共华东局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1953年至1954年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干部处处长。1955年1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处副处长。1958年9月至1966年6月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处处长兼中宣部机关党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3年恢复工作。同年至1978年任冶金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党委书记、革命委员会第一副主任。1979年至1982年任林业部办公厅主任。1983年至1985年任林业部人事司司长。1985年离职休息。
河北新城县人,1938年3月参加人民自卫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学员,抗日军政大学第1大队政治干事,总政治部锄奸部3科科员,党支部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军法处审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区独立第10旅政治部保卫科科长,东北民主联军冀东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华北军区独立第201师602团政委。建国后,1951年6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7军200师干部部长,志愿军干部部办公室主任兼第5处处长,1955年6月,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哲学系学习。毕业后,任志愿军军事法院院长,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任沈阳军区军事法院副院长、院长,1964年9月任旅大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1980年任旅大警备区政治部顾问。1981年6月按正军职待遇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辽宁大连逝世,享年72岁。
赵& 奇()
原名田瑞来,河北省安平县刘口屯村人。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冀中区省安平县第三区委执行委员、宣传委员、教育干事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调干队副队长,中共辽北省双辽县委秘书、组织部副部长,中共辽吉地区第二地委秘书主任,中共双辽县委组织部部长、县委书记等职。建国后,历任中共锦县委员会书记,中共辽西、辽宁省委农工部处长,中共辽宁省委农工部副部长,中共锦州地委书记,辽宁省革委会农业组副组长、农业办公室主任等职。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12月,任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12月,任辽宁省副省长兼农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1983年4月任辽宁省政府顾问。1993年12月离职休息。因病于日在辽宁沈阳逝世,享年87岁。
赵& 昭()
河北安国县人。原名赵松,曾用名赵明发。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河间县抗日政府财政科科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河间游击大队班长、排长、指导员,青县独立大队教导员、副政委、政委。1941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冀中第3团学习,后留校任教,又继续入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5大队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16军分区、第14军分区团政委、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冀东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冀察热辽军区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四野战军第48军143师政治部副主任、第48军政治部直属工作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任志愿军航空兵师政治部主任。回国后,任空军航空兵师副政委、政委。1962年解放军政治学院毕业。任军委空军政治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军委空军政治部秘书长、军委空军后勤部政委。1987年1月至1989年9月任南京军区空军政委、军区空军党委书记。是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空军大校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199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赵& 洪 (年)
山东省武城县(今属河北省故城县)赵家行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并人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10月,任中共冀中肃宁县委军事部长,县、军分区游击大队政委。1943年进入延安中共中央党校第二部学习。1945年秋由延安奔赴东北。1946年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嫩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地委委员,旋因负伤转到地方工作。同年7月,任中共嫩江省第一地委委员龙东县委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嫩江军区龙东县大队政委。1948年5月,调任中共嫩江省委秘书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总工会组织部部长,哈尔滨亚麻厂厂长,中共松江省委工业部副部长等职。1961年调任中共山东省委工业部副部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因病于日在山东济南逝世,享年68岁。
赵& 萍()
原名潘书海。河北赵县四德村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共冀中区赵县县委秘书、中共赵县县委组织部部长、1945年3月任中共赵县县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贸易公司监委书记、中共晋县县委书记、中共冀中区第十一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任中共沧州地委常委、沧州专员公署专员中共沧州地委第一副书记,1952年起历任本溪工业工程公司副经理、经理,北满钢厂厂长,北满钢铁建设公司副经理、第四冶金建设公司副经理、第七冶金建设公司经理,太原钢铁厂厂长,北满钢厂党委书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冶金部机关党委书记、直工部部长,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钢铁学院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冶金工业部办公厅主任,老干部局局长。因病于199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博(1921一&&& )
原名赵万铭。河北深县北赵家庄村人,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抗战学院学员、班长、区队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深县区自卫大队指导员,第1军分区游击总队班长、分队长、中队指导员,司令部参谋、秘书,深县游击大队自卫,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游击总队司令部秘书,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作战科干事,第2团政治处干事,警备旅司令部指导员,晋绥军区第17团营副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野战军独立第3旅17团营教导员,第17团政治处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军政干部学校上级干部大队指导员、政治处主任。建国后,任第二野战军暨西南军区川西军区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师副代表,西南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组织部部长,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航空兵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师政委,成都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空军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斌(1920一&&& )
原名袁庆豹。河北宁晋县清善头村人,193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宁晋县村抗日自卫队队长,农会武装部部长,宁晋县农村干部训练班学员,宁晋县政府行政科科员,宁晋县东南区政府助理员兼游击中队书记,区长兼游击中队长,中共宁晋县委秘书,宁晋县第六区区长,第三区自卫大队长、武工队队长,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统战军第2大队指导员,第40地区队3大队指导员。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五一奬章”。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72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23团营教导员,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6旅17团营教导员,华北军区第20兵团67军200师599团政治处副主任。建国后,任华北军区第20兵团67军200师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第200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51年6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7军200师599团政委,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任政治学院学员,西藏军区江孜军分区副政委,日喀则军分区政委,河北省军区张家口军分区政委。副军职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赵子辉()
原名赵清河。河北束鹿县(今辛集市)人,1938年4月参加人民自卫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人民自卫军看护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3军分区卫生处调剂员,1939年入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第二期军医班,转高级班第一期学习四年,毕业后任冀中军区卫生部医务科科员,冀中军区手术队军医,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卫生处医务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医务科科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卫生部医政科科长,华北野战军第3纵队7旅卫生处处长,华北军区19兵团第63军187师卫生处处长,第63军野战医院院长。建国后,任陆军第63军后勤部副参谋长,后勤部副部长,华北军区北戴河疗养院院长,解放军第262医院院长,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院长,天津警备区后勤部部长,北京军区军医学校校长。副军职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61年晋升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天津逝世,享年92岁。
赵斗生()
原名赵振亚。河北定县寨里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定县人民抗日自慰总队干事,定南县翟城区抗日自卫队队长,1941年春任新乐县抗日政府民政科科长,1942年“五一”大扫荡中,原县长王黎叛变投敌,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召集聚拢被打散的干部和县大队战士,保存了革命力量。1943年6月任安平县抗日政府县长,1943年8月参加专署会议,行至深县刁马庄村被日军包围,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仍击毙五名日军,最后壮烈牺牲,年仅22岁。
赵文普()
河北省深县人。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营教导员、政治部直属队总支书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组织股股长、代理政治部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回民支队副政委。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军区政治部干部科长,西满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中共西满分局干部科科长等职。1946年调到铁路工作后,历任齐齐哈尔铁路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铁道部锦州铁路管理局局长兼党组书记,北京铁路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恢复工作后,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专家组组长,北京铁路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国务院铁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等职。因病于日在天津逝世,享年65岁。
赵文烈(1911一&& )
河北无极县史村人,1937年10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游击军第2总队分队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22团排长,第7分区教导队分队长,第7分区独立连连长,冀中军区警备旅警卫连长,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第3团副中队长,民干队队长,抗日军政大学第6分校副队长,代理队长,抗日军政大学总校中队长兼军事教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政大学吉辽分校军教科长,训练处长,大队长,东北军政大学第2团2营营长,三合区工作队队长兼区长。建国后,任中南军区军政大学湖南分校1总队2大队大队长,中南军区第3分校校务处副处长,第23步兵学校校务部部长,第4政治干部学校物资保障部部长,解放军政治学校校务部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1年3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赵仁虎()
河北省宁晋县大侯家庄村人,
1943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宁晋县大队战士、班长、排长、副中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11军分区82团连长、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17旅49团副营长、第20兵团68军203师607团营长。建国后,任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7团营长,副团长、团长。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任济南军区守备地2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青岛警备区副司令员(副军职)等职。1982年2月离职休养。是第一届至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8年晋升中校军衔,1961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山东青岛逝世,享年84岁。
赵正洪()
湖北黄梅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4军第10师29团政治处宣传队队长,红30军第88师263团连长、连指导员,第88师师部通信队队长,第88师268团营教导员、营长。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和红军西路军艰苦征战。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23团政委,1944年任冀中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8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6年9月任第3纵队9师政委,1946年10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安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辽东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第6军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副主任,全国体育总会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赵占魁(1920一&&&
河北安平县刘家屯村人,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2军分区安平县村抗日自卫队队长,区抗日自卫队长,安平县大队中队指导员,安平县特务大队教导员,安平县大队党总支书记,副大队长,副政委,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44地区队政治处主任,第31地区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82团团长,冀中军区第7纵队20旅60团团长,河北军区警卫团团长。建国后,任华北军区战车第1师机械化团团长,师司令部副参谋长,志愿军装甲兵指挥所副参谋长,解放军坦克第3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东北军区装甲兵司令部副参谋长,沈阳军区装甲兵参谋长,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11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赵东波()
河北高阳县人,1939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侦查员、武委会主任、冀中军区高阳县区小队队长、高阳县独立营1连副连长、连长、侦察参谋、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1955年9月入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历任陆军第65军193师578团团长,第195师参谋长、副师长、工程兵建筑第51师副师长、高等军事学院学员、工程兵建筑地53师副师长、工程兵第7支队支队长,1969年2月任第二炮兵第55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河北保定逝世,享年78岁。
赵东寰()
辽宁省法库县人,1926年考入东北军学兵队,1928年12月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学堂第十期学习。1930年9月毕业后任东北军见习准尉。后历任东北军连长、副营长。1937年10月随吕正操参加抗日自卫军,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中人民自卫军参谋处处长、第3团团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北上挺进支队司令员、冀中军区警备旅2团团长、八路军第3纵队南下支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9军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辽西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辽吉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骑兵支队司令员、东北军区独立第10师师长、第四野战军第38军151师师长、第42军副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南军区司令部军训处处长、人民武装部第一副部长、华南军政干校校长、高级工兵学校校长、军委军事建筑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部副参谋长、特种工程指挥部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1962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赵巨明(1919一&&&
原名路庆玺、路蔚云。河北宁晋县东汪村人,1938年8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抗战学院第一期学员、第8大队助理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武强县游击大队指导员、大队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游击总队政治部作战科科长,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赴东北干部第2团政委,东北民主联军前总直属队政治处主任,龙江军区北安医院政委,海伦医院政委,西满军区卫生部政治处主任,第四野战军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建国后,任第四野战军暨中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南军区军械部政治部主任,郑州炮兵学校政治部主任,西安炮兵学校政委,国防部第6研究院第5研究所政委,第6研究院风洞指挥部政委,国防科委试验基地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赵安然()
河北高阳县博士庄村人。1938年3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战士,晋察冀军区独立第1旅司令部战士,特务团政治处班长,司务长,营党支部书记,第35团副指导员、建屏支队连指导员,第4军分区独立团营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支队政委、独立第2旅司令部作教科副科长,华北野战军第1纵队2旅5团营长,第66军197师589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历任志愿军第66军197师589团副团长,解放军军事学院教员,陆军第63军政治部副主任、第6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法教授会教员、第2战役战术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教育长、训练部部长。军事学教授。离休(正兵团职)。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赵纪峰(1924一&&&
河北安国县南仕庄村人,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部无线电中队勤务员、班长。报务训练队学员,冀中军区司令部无线电分队见习报务员、报务员。报务主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无线电队分队电台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无锡东站科学性教员,主任教员,学员队队长,解放军电讯工程学校中队长、班主任。建国后,任东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集中电台台长,总台长,军邮科科长,东北军区司令部通信枢纽部第一副主任兼参谋长,解放军通信学院学员,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部通信处处长,沈阳军区司令部通信部训练科科长,沈阳军区司令部通信部副部长、部长,旅大警备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5月晋升中校军衔,1964年5月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赵亚平()
河北安国县东伏落村人,1931年考入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校方开除,1932年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3年被反动当局逮捕,在狱中顽强斗争,表现了革命者的高尚气节,后经保释出狱。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博野县抗日动员会妇女部部长,1938年5月冀中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当选为冀中区妇救会主任。华北联合大学研究员,1941年调晋察冀日报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市妇联主任,察哈尔干部学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河北省妇联副主任,全国妇联妇女干部学校教务长,副校长,国家林业部教育司司长,国家林业总局政治部副主任、顾问。1982年10月离职休息。
赵如章(1923一&&&
河北献县人,1938年在冀中军区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曾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县大队政委、营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团政治处主任、绥远军区第36军108师324团政委,华北军区第23兵团教导队政委。建国后,曾任志愿军第23兵团后勤部政委,陆军第69军后勤部政委,华北军区后勤部兽医处政委,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部青年部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完1班)学员,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第8局副局长、局长,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部副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3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赵均一()
河北省深县(今深州市)人。1935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负责组织地方抗日游击队,同年12月接受改编为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连指导员、营教导员,第16团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警备旅第1团政委,晋冀军区第8军分区1支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河北军区供给部主任、副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四野战军补训第5师副政委,军区军事俱乐部主任。1955年6月任中央国防体育俱乐部主任。1955年9月任中央国防体育协会副主任。1982年7月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91年被国家体委授予“体育工作贡献章”。因病于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赵克勋()
原名赵殿杰。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人。1937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第4团政治处宣传员、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学员、晋察冀军区第2军分区特务营连指导员、第2军分区4团3营副教导员、五台县大队大队长兼政委、副支队长、寿东支队支队长、五台支队支队长,任晋察冀军区党校二大队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分区独立支队政委、热河分区骑兵团政委。1947年9月,任冀热辽军区骑兵师政治部主任。1949年8月任第四野战军骑兵5师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52年任东北军区公安干部管理部副部长。1955年11月任沈阳军区干部部直属干部处处长。1959年2月任沈阳军区司令部政治处副主任。同年5月任沈阳军分区副政委。1963年10月任军分区第二政委。1982年8月,按副军职待遇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辽宁沈阳逝世,享年82岁。
赵宏博()
河北定县(今定州市)李亲顾村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定县战地动员委员会宣传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随营学校学员,冀中军区除奸训练班学员,冀中军区政治部除奸部干事,冀南军区政治部除奸部干事,冀南军区直属队特派员,骑兵营特派员,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27团特派员,第5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科长,兼冀南行署第五专员公署公安科副科长、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2纵队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第2纵队兼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独立第2团政委,独立第5旅15团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29旅87团政委,桐柏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第二野战军第58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河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建国后,任海军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军事学院海军系高级班学员,海军护卫舰第6支队政委,潜水艇学校政委,国防部第7研究院副政委,海军北海舰队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海军学院副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2年11月晋升海军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日在山东青岛逝世,享年78岁。
赵茂勋()
河北深泽县人,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区深泽县青年救国会干事、深泽县东区青年救国会主任,深(泽)(无)极县公安局秘书、股长,冀中行署公安局工作组组长、训练班班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区迁青平联合县、冀东行署公安科科员,河北省冀东区公安局科长,河北省冀东第十五区专署公安处处长,南下工作队队员,广西省南宁专署公安处处长、南宁专署检查署署长,广西省公安厅、民政厅副厅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自治区科委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监委专职常委、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委会政工组副组长兼组织小组组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校长、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3年4月离职休养,2004年1月中央批准享受自治区政府主席级医疗待遇。因病于日21时37分在广西南宁逝世,享年93岁。
赵承金()
满族。辽宁海城市牛庄镇人。1917年参加东北军,历任营长、副团长。1931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1937年2月在吕正操的影响下,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于同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西高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