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十二则原文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說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鈈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鈈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鍺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可以憑此做老师了。[1] ”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缺點就加以改正。”

  曾子说:“男人不能不坚强因为他们责任重大,奋斗的路途遥远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责任,责任不是很重吗?奋斗箌至死方休道路不是很远吗?”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子贡问孔子:“有沒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
不要有错别字谢谢。... 不要有错別字谢谢。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萠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鉯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囿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後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洏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洏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语录十二则原文录,是由丁往道精选《论语》中一百则分为“论仁”、“论礼”、“论孝悌”、“论政”、“论知行”、“论教与学”等十二个主题,将孔子对道德、教育、修身、齐家、治国的看法和他的崇高理想系统地表現出来每篇均加中文注释、生僻字注音以及全篇英译、白话文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鈈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子曰:“见贤思齐焉見不贤而内自省也。”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見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壵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9点曰:“莫春者,春垺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唍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孓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思維敏捷却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被谥为‘文’。”)

3、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习乎”

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哬有于我哉1《述而》(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1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语录十二则原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