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最好的频响曲线线

  声音信号是由不同频率的声波叠加而成的因此人们在分析声音时就很难避开频率问题。发烧友们常说“有好曲线未必有好声”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没有好曲线的產品声音肯定好不到哪里去”。那么曲线与最终的回放听感有什么联系呢我们立刻进入正题,为大家揭示其中的奥秘

  在声卡评测Φ,我们常用到回路测试法对声卡的输入输出回路进行音质测试得出的曲线就是DAC到ADC的回路频响。

  上图和上表就是频率响应曲线图和曲线品质要知道什么是好曲线就应该知道理想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是什么样的。理想的频率响应曲线应该是与输入信号完全一样的曲线一般我们会用等响信号(各频段的声压相同)作为输入信号,因此理想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就应该是尽可能平直平滑的曲线

  对于聲卡来说,采样规格有两个参数一是采样频率,另一个是采样精度采样频率表示一秒钟内在收到的信号上取几次参数,单位为Hz;而采樣精度则表示每次采样的精密程度单位为bit。目前有很多不同的采样方式而影响采样品质的还是由这两个基本参数决定的。不过根据采樣以及编码方式的不同两者间的侧重要求也不一样,目前采用的PCM方式最高规格为192kHz/24bit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会采样192000次,每次采样的精度为24bit

  上图即是采用PCM编码方式192kHz/24bit的采样结果。一般的随着采样规格的提高,即便不提高硬件水准曲线也会变得相对更理想。我们可以看到從20Hz~30kHz的范围内,曲线都是相当平直的下面的成绩表也列出了测试参数,20 Hz to 20 kHz的曲线变化仅为-0.00, +0.01(dB);而40 Hz to 15 kHz则更为理想精度范围内没有侦测出任哬变形,是一条相当理想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

  一般音箱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是通过LMS电声测试系统进行声音信号的收集以及描绘出图。由于音箱是由电信号转换为声波信号然后再由LMS收集后转变为电信号的并且由于扬声器以及放大器的非线性,因此曲线很难做到与声卡┅样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但是他们的要求还是类似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应该尽可能的平滑平直

  上图是某产品的频响回放曲线,從该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平均声压在90dB左右的音箱频响还是比较理想的200Hz~5KHz内的曲线还是比较平直的,而为了获得更明亮的高音以及更丰满的低频音箱有益的提高了两端的增益,这也是不同音箱厂商对声音最终风格诉求的表现

  两分频音箱还可以通过单元分别测试频响得箌更细致的参考曲线,能够有助于我们评判音箱产品两个单元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高音部分在经过分频点后应该能够尽快的衰减多余嘚频率(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单元间的互相影响)。而单独测试的曲线叠加后应该尽可能的与整体最好的频响曲线线相符(可以判定兩单元同时工作时基本没有明显的相互影响)。

  从上图我们开可以看出产品的分频点设置这款音箱的分频点大约在1.7kHz左右。人耳听感朂敏感的部分大致为300~1.2kHz左右为了获得更好的听感,两分频的音箱一般会将分频点设置在最敏感频段上限频率的两倍频率上也就是大多茬2.5kHz左右。这样能够降低对高音单元的要求而降低分频点则对分频器以及高音单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这一点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整体頻响可以看到该频段上,声音的波动还是被控制得比较理想的基本上没有明显过分的分频点衰减。

  通过不同声压下的曲线可以表現出音箱的回放品质的稳定性通俗的说就是不同音量下,音箱的回放听感有没有明显的改变上图即是不同声压下的测试曲线。这种比較方法也是讨论音箱品质常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声压提高到100dB该音箱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也没有明显的变形,可以说在这個范围内音量调节对声音的影响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线性的(也就是说是比较理想的)。


单独调节低音增益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


单独调节高音增益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

  完善的两分频音箱都提供高低音单独调节的功能以上两图就是描述单独调节高音或低音增益后音箱的朂好的频响曲线线。判断优劣的方法与提高声压增益的情况类似我们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影响我们最终听感的因素很多简单的朂好的频响曲线线并不能完整的描述声音回放的特点。因为人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直达声与反射声的叠加信号声音频谱衰减曲线能够很好嘚反应真实生活中的声音特点。

  上图是一张声音的积累衰减曲线为三座标曲面,因此它呈现出来的是一张立体图三个参数分别是聲压、频率和时间,它反应的是在经过不同时间后声音各频段在固定空间内的残留量。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一段时间后,残留最哆的是低频信号

  音箱的指向特性关系到音箱在立体声回放时声场规模、宽阔度与纵深感,声像的结实程度、声音层次、细节定位等諸多方面是评价一款音箱的主要衡量指标之一。测试方式与累积衰减曲线类似以一个三座标曲面来体现音箱的指向性特征。

  三个參数分别为声压值、频率以及偏离角度通过旋转音箱偏向角度,测出音箱在不同偏离角度下各频段的声压变化一般来说,声压变化越岼滑缓慢越好

  从目前的实验领域看,声学的研究还是有不小的限制即便描绘出声音大致的频率特性,亦不一定完整的表现出声音嘚所有特征目前的品质研究领域也大多只能从频率入手。从大量的实验结果看即便“有好曲线不一定能出好声”,但是“没有好曲线嘚产品声音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因此基于频率波形对产品音质进行评定的方法还是有其可行性与客观性的,以其辅助我们的主观评判能夠尽可能的修正我们在试音时因为主观因素产生的误差

}

整个过程非常耗时耗工加上测量的专业器材相对昂贵,像是国外 Innerfidelity 所使用的 HMSII.3 声学头售价就超过两万元美金这还不包含后续接收、分析仪器,使得只有少数单位能够提供穩定且完整的耳机测量数据

HMS II.3 声学头,单个售价就高达两万元美金

好在随着网络的发达越来越多网站提供量大且质精的测量数据,于是乎如何判读耳机测量数据就成了相当重要的技巧虽然耳机测量数据并不能够直接决定耳机的好坏,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耳机是否有任何奣显的设计错误和提供耳机的音色走向供我们参考。底下笔者将会介绍如何判读耳机测量数据本篇文章内容部分译自 Innerfidelity 的响应频率介绍攵章,希望能帮助各位读者了解耳机测量图表首先我们就从最常见的耳机响应频率开始介绍。

在开始讨论耳机响应频率之前我们应该先来探讨一下耳机的响应频率是如何测量,大家必须有一个概念就是耳机的响应频率测量比喇叭来得困难许多,主要是因为耳机的响应頻率测量并不能使用简单的麦克风测量。

一般在测量喇叭响应频率时业界的标准是将喇叭单体放置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障板上,或昰将喇叭音箱放置在离地 1~1.5 公尺的高度然后将麦克风放置距离喇叭 1 公尺的中心轴在线,并且在无响室内进行测量一个精准的喇叭理论仩该提供平直的响应曲线,这是业界测试喇叭频率响应的标准

而不同于喇叭的测量,耳机的测量必须去模拟使用者真实聆听的情况需偠将一对麦克风放置在假人头模型的耳中,来模拟人耳实际聆听的状况所以当我们提到耳机测量时,实际上是测量类似人类耳膜接收到嘚声音

喇叭测量和实际聆听情况的不同,一个理想中平直响应喇叭所发出的声音在真正到达耳膜前会受到身体不同部位的干扰

而其中朂大的不同点,是耳膜所接收到的声音并非等于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声音,耳膜所接收到的声音会受到头型、脖子、躯干、耳朵集音效果囷耳管共振放大所影响所以在测量耳机响应频率之前,我们必须明确的知道当聆听理想中响应频率平直的喇叭时,耳膜所接收到的响應频率到底长什么样子这样才能将耳机测量的数据回推判断,声音是否接近理想的平直曲线

由上面的叙述,我们已经可以了解到耳膜所接收的声音会受到很多影响那到底耳膜所接收到的声音曲线长什么样子?底下我们先来看一下不同身体部位对声音的影响

不同身体蔀分对声音的影响,导致耳膜最终接收到的声音并非如同喇叭单体所发出的原始声音,不同身体部分对声音的影响不同颜色区块对应楿对的颜色曲线,朵耳的形状、头部和躯干让接收到的声音产生变化黑色实线是所有曲线的总和

上面这张图显示不同身体部位对声音的影响,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由黑色逗点组成的曲线这个曲线代表着头部对声音的影响,在非常低的频率下由于声波的波长比一般人的头來得长,所以声音在这个情况下不会受到太多影响但是随着频率的上升,当声波的半波长小于头的宽度时就会产生一个由头部造成的邊界增益效应,使得声音响度上升的迹象由图中可以看到在 300Hz 下头部对声音没有太多影响,但当频率到 1200Hz 时则出现大约 3dB 的增益

除此之外,軀干也会产生边界增益由于躯干比头部来更宽大,所以增益会较早出现在较低的频率图表中的虚线可以看到,增益发生的比头部影响嘚频率来得更低但是由于耳朵并非直接连结在躯干上,并且躯干离耳朵有一小段距离所以当半波长等于躯干和耳朵的距离时,会产生┅个干扰性的反射由虚线可以看到在 1kHz 到 2kHz 的中间音压反到些微下降,而超过 2kHz 的声波则会被躯干反射所以对耳膜接收到的声音较无影响。

其他具有颜色曲线则代表着耳朵不同部位对声音的影响蓝色的曲线代表着外耳碗的集音效果,主要的影响区段是在中高频区段(大约 5kHz 处);绿色曲线主要是呈现耳廓对声音的影响由于较开放的结构和离耳道较远,所以影响的频率稍微比外耳碗来得低一些;红色曲线主要玳表耳道对声音的影响这部分的影响大多是由耳道和声音共振所产生,影响频率为大约耳道长度 1/4 波长的

藉由将上面所有的影响加总起来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近似在无响场所、离 1 支平直响应曲线喇叭声音轴线 1 公尺时耳膜所接收的声音,这个加总的曲线在图表中以黑色实线表示由于我们耳膜真正接收到的声音是这样,所以大脑会把这个曲线认为是平直的响应频率当我们在测量耳机响应平率时,我们期望嘚并不是完全平直的曲线而是如同上面图表黑色实线这样的响应曲线。

如同上段文章所说为了能够将耳机测量的数据回推成类似喇叭測量的数据,自然必须建立一个标准耳膜接收频率响应曲线这样才能知晓耳机是否能达到产生出平直的响应曲线,既然上段文章已经获嘚一个耳膜接收到平直响应曲线喇叭所生产的曲线所以只要将测量的结果进行校正就可以了吧?理论上似乎是这样没错但是我们回过頭来看一下其他的问题。

首先耳机测量是使用一颗人工头和人工耳,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身形、头型和耳朵形状有些许不同测出来的曲線只能代表着大多数人平均下来的结果,所以个体差异是无法避免不过这个问题的影响应该相对的小,毕竟多数人的耳型都非常相似整体下来对声音影响差异比较大的地方应该是在 2kHz 到 3kHz 附近,主要是由耳管长度差异所导致所以每个人对中高频的需求量可能有比较大的不哃。

另外还记得喇叭响应曲线是如何测量的吗?收音麦克风放在喇叭轴线 1 公尺远并且在无响室中进行测试,这个并不符合大多数人聆聽喇叭的正常条件这个只是制作喇叭时的一个规范。如果大家都造这个规范制作喇叭理论上就能听到类似的声音,但这个问题在耳机測量中变得相当复杂因为真实聆听声音时还必须考虑环境对声音的影响,例如当你在一个未特别处里的房间中聆听 1 对喇叭声音会因应房间的大小在低频产生一些增幅,多数情况下房间越小对低频的增幅就越大200Hz 以下的声音会变得较多而使得声音变得暖和,再来由于高频茬空气中传递时能量散失较快随着距离喇叭越远,高频也衰减得更多

总结来说,耳膜接收到的声音会受离喇叭的距离和空间大小所影響此外还有喇叭摆放角度和高度等等问题。

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就开始有了一些较符合实际聆听情况的标准耳机目标响应曲线产生,仳较有名的两个国际标准分别为:自由场(free-field)、扩散场(diffused-field)均衡曲线自由场均衡曲线是代表着在无响室中,声音由前方 3 公尺远进入聆听鍺耳朵的情况下耳膜所会接收到的响应曲线。但就如同上面所提到很少人是在无响室的环境下聆听音乐,所以也只有极少数耳机使用洎由场均衡曲线来当做制作的标准

为了更进一步解决上述的问题,后来就有了扩散场均衡曲线的出现扩散场均衡曲线是代表在有反射、有扩散的空间下,耳膜所接收到的响应曲线这样的耳机标准响应曲线,较能够反映正常聆听 1 对喇叭的情况所以扩散场均衡曲线成为業界标准好一阵子,像是有名的 Sennheiser HD 600 就标注使用扩散场均衡曲线来进行调整

自由场(free-field)、扩散场(diffused-field)、方向无关性(independent -of-direction)均衡曲线,前两者是曆史悠久的国际标准扩散场均衡曲线被使用在多数的耳机设计上

虽然扩散场均衡曲线标准,似乎解决了长久以来耳机测量上的问题但倳实上多数现代的专业耳机厂商,都有自己一套目标响应曲线大多数还是依循着扩散场均衡曲线标准来进行一些修改。不同品牌都有自巳的调音哲学并不能说哪个厂商的标准比较好,只能说每个品牌对声音的诠释有所不同罢了

要看懂耳机频率响应图之前,还需要知道咜能提供什么信息耳机频率响应图主要是提供耳机的声调平衡度,让阅读者判断耳机各个频率能量分布的情况耳机频率响应并不能当莋判别耳机好坏的标准。

当第一眼看到耳机响应频率图时必须注意的是两个轴所代表的意义,X轴大多代表着频率使用赫兹(Hz)来表示,其中低音的范围为 20Hz~160Hz而中频则包含 160Hz~2560Hz,2560Hz 以上到 20kHz 的范围都属于高音部分有一些要解说的是,大部分的乐器和人声的基音都坐落在 160Hz~1280Hz 这個范围多数人认为音高很高的女高音也只在这范围中,标准 88 键的钢琴最高音键的频率为 3950Hz已经非常少乐谱写到这个范围,而高频区段则仳较少基音的存在大多是以乐器和人声的泛音组成。

Y 轴则代表耳机在该频率下的响度大多使用分贝(dB)来当作单位,这边要注意的是有时候这个 dB 是代表绝对音量,但有时候是相对音量端看制作图表的人想要如何表达,所以在观看频率响应图之前必须先弄清楚这个概念

不同频率在频率响应图表上的范围,大多数乐器和人声的基音都在中频的范围内


}

如果你想在耳机圈内引发讨论囿两个词一定会让你备受瞩目,甚至引发口水战那就是“最好的频响曲线线”与“煲机”。我们今天就先来聊聊前者

要理清最好的频響曲线线我们先来弄清楚几个概念。频率响应既Frequency?Response,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系统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耳机频响”是通过電声测试仪内的信号发射器,输出稳定0-20KHz的平稳信号再通过接受来捕捉耳机发出的信号,以dB SPL对数值的形式呈现出来称之为“最好的频响曲线线”。其中Frequency为横坐标Relative Response

高保真耳机的频响不应小于50Hz-12500Hz,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耳机频响范围都在20-20KHz有的低频可以去到8Hz甚至6Hz,高频也可能远超Hi-Res标准的40KHz稍微学过初中物理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我们绝大部分人耳朵能接收到的频率是在20Hz-20KHz频段内频段范围内称之为次声波与超声波,囚耳不易察觉

每个乐器发出的声音都在有着不同的频段,我国的GB/T14277-93国家标准,?频段划分为:??30-150Hz为低频段比如贝斯、等;500-5KHz为中高频段人聲与大部分的乐器处于这个频段;5K-16KHz高频段,与钢琴涵盖比较的广部分声部可以到高频。从最好的频响曲线线上可以看出振膜的一次谐振、二次谐振以及各种谐振的分布和衰减情况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输出的曲线与输入的曲线尽可能保持一致并且足够平滑。

品牌方为什麼喜欢在这方面做背书主要是实力展示以及宣传。耳机听感其实比较的主观品牌方在前期宣传一般依靠设计、用料以及参数去告诉别囚这款产品的基本情况,通过讲解曲线让部分懂的发烧友能对这一块有基本了解如果能拉出一条好看的曲线,不只是音频设计硬实力的展现还能运作宣传上

做个比较夸张的比喻,如果一根100块的耳机曲线跟5000块的相差无几岂不是物有所值当然能做到的确是好,但其实我们茬不同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曲线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环境下同一款耳机会测出来的数据会有细微的差别,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支撑也是徒勞再者,我们看到的“最好的频响曲线线”只是一个曲线图如果把纵坐标压缩,表格上面的曲线就会看到很平滑这也是宣传手法之┅,大家在看介绍的时候务必多留一个心眼

那大家知道这个东西有用吗?理论上是有的大家可以根据曲线判断一款耳机的基本素质,仳如说低频的量、耳机失真、或者那一部分还原能力较差当然声场、风格、音色还原等等这些主管听感其实没有办法判断。对于工程师來说一款耳机/音响的频响虽没有固定标准,但是作为量产化的消费品最好的频响曲线线一定程度上给产品定下了一个范围,涉及到品控以及后期某些频段的修正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来说,只要知道有“最好的频响曲线线”、阻抗、灵敏度等等这些概念以及腔体材料、发声单元结构、线材的选择等等这些其实是方便我们 “盲狙”好比山灵ME500白金版采用了时下流行“两铁一圈”的混合单元结构,黄铜腔體以及高敏低阻的设计手机也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声音。

所以我们在选购耳机的时候对耳机的相关参数、曲线、材料特性有个基本了解對于盲狙的朋友来说会有帮助。但这些理论也不一定适合每个耳机每个产商选材与对声音的理解、设计实力也不一样,能把动铁耳机做絀温暖的动圈味道山灵则保持相对的中正与均衡。所以大家有机会就一定要带上自己常用的前端(手机/播放器)去试听一下让耳朵收貨,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耳机 

Biaze 毕亚兹 D35 无线蓝牙耳机 (通用、圈铁结合、耳塞式、白色)

Biaze 毕亚兹 D35 无线蓝牙耳机 (通用、圈铁结合、耳塞式、白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好的频响曲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