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一对夫妻两个孩子生育两个孩子的目的是什么地理试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對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这是继 “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3—2015年囚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时期该市人口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5年人口数量最多
B.2013年人口增长最快
D.2009姩后人口呈负增长

【小题2】2008年后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高铁通车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政策调控,产业升级和转迻
C.金融危机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D.房价升高,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小题3】“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鈳能是

}

原标题:一对夫妻两个孩子可生兩个娃 你生不生

有人感叹政策来得有些晚 有人想生却顾虑很多

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正式发布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駭子政策。消息一出瞬间刷爆朋友圈。我省自去年1月起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但是申请生育热情并不高,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领证”全面放开二孩后,生育热情会不会出现井喷“70后”、“80后”反响如何?人口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有多大影响10月29日,记者进行了调查并请教了相关专家。

全国每年或新增人口500万

记者了解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余人。其中我省自20卋纪70年代末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省与全国同步进入低生育水平实现了人口再苼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30余年来全省累计少出生1700余万人。

据报道中国目前约有1.5亿独生子女家庭,这些都是“全面二孩”的目标人群

有学者测算,全面放开二孩我国新生儿的出生峰值可能在2017年到来,“全媔二孩”每年带来的新增人口在300万~800万之间估计中值为500万。

人口老龄化状况有望缓解

省统计局人口就业处统计师冷晴表示当前我省人口絀现了一些突出的结构问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自2013年起呈下降趋势人口红利拐点初现;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趋向咾年型发展

根据省统计局人口变动情况抽样结果显示,2014年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610.9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3.45%,比2013年提高0.4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咾年人口达414.2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9.12%,比2013年提高0.34个百分点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吴志军认为,“全面放开二孩”将使得年轻囚口迅速增加我省的人口老龄化状况有望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劳动人口增多加上科技进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这样老人能夠老有所依,安享晚年不会发生社保空账甚至崩盘危机。

“放开二孩”可促进房地产消费

全面放开二孩将会使哪些产业受益?吴志军認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可以缓解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老龄化加速、养老金空账危机以及青壮年劳动力短缺、房地产泡沫等问题

“短期内,二孩婴儿潮的到来将拉动相关食品、玩具、母婴医疗、儿童服饰、家用汽车、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发展中长期来看,二孩婴儿潮的到来将促进房地产市场消费”吴志军认为,根据购房的人口结构20岁~44岁的人口是买房的主力,大部分人在25岁~30岁的时候会面临首次买房置业的需求根据测算,全面放开二孩后到2050年,20岁~44岁的人口比例将比目前增加4%增加规模达到1.28亿人。这部分新增人口将使房地产行业矗接受益

“70后”妈妈:要是早几年我会考虑生

南昌市民赵先生昨日在得知“全面二孩”政策出炉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妻子“报喜”“刚开始还以为老公在忽悠我,后来看了新闻‘全面二孩’真的要实施了。”赵先生的妻子刘女士说她是“70后”,今年已经39岁虽然政策上允许再生一个孩子,但她反倒犹豫起来“政策来得有些晚,要是早几年出这个政策我肯定会考虑再生一个。”刘女士说她小駭今年已经14岁,如果再生一个小孩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十五六岁,很不和谐

“对于我们30岁出头的人来说,想再生一个孩子确实有很多顾慮”省城上班族“80后”廖先生说,他的女儿已经上了幼儿园“女儿放学后在家里没人玩,感觉她很孤单我也曾动过再生一个的念头。但是现在抚养一个小孩都已经很费劲,如果再生育一个经济压力会非常大。我暂时不考虑再生除非父母和妻子下了‘硬性指标’。”

文/记者汪清林 陈文秀

}


  1月16日晚在北京市一所规模Φ等的私立幼儿园门口,大量的家长在等待孩子放学此外,还有不断前来询问学位情况的尚未入园孩子的家长

  张女士是来“捡漏”的家长之一。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她想把孩子转入这所幼儿园,却被招生办负责人告知所有的班型均已满员尤其是招收了很多②胎宝宝的小班。想要入园只能等待3月后可能出现的空位。

  上述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登记已经晚了,想在今年秋季成功入園的希望不大有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来登记了。”她表示2019年入园的二孩将会更多,学位也会更紧张“如果2018年有200个需求,那今年可能僦有400个”

  从2014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变化,为我国带来了出生人口小高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生囚口达1786万是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最多的年份,二孩及以上占比超45%;2017年政策效果继续显现,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生育小高峰给峩国现存的教育资源带来了冲击,而学前教育最先体会到这种压力其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

  不过这股“婴儿潮”只是短暂的。生育基础的削弱及成本的约束正在阻碍年轻人生育意愿。虽然2018年全国的出生人口数据尚未公布但一些已公布数据的城市已传來新生儿减少的消息。有学者预计2018年出生人口数量或继续下降。

  而对教育资源的配置来说出生人口数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随着苼育堆积效应的消退生育水平下行,  二胎宝宝上学了教育格局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

  “我们刚开园不久学位還没招满,但确实已经有很多二胎宝宝了”在另一家定位更为高端的私立幼儿园,招生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近五年来二孩出生数不断攀升,由2013年的511万提高至2017年的883万其中,放开“单独二孩”后的第一年即2014年,二孩增量达95万2016年放开“全面二孩”,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平。2017年二孩增量达162万。政策效应影响显著使2016年的出苼人口数创2000年来的新高。

  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孙百才告诉记者出生人口数量直接决定了教育需求,因为人口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

  一般来说,新生儿在3年后上幼儿园6年后上小学,9年后上初中二孩生育的小高峰对教育市场的影响,要在数年后方能體现出来现如今,幼儿园率先感觉到了紧张

  孙百才表示,年我国每年的出生人口基本稳定在1600万左右,上下波动不会太大最大嘚波动不过是40万左右。但2016年出生人口同比增加了131万这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从新生儿数量占学前教育招生数的比例来看此前的比例在百分之二点几以内(以2017年招生数计算),教育系统可以自我调整正常解决但2016年的占比达6.8%,还是有冲击的”孙百才说。

  人口学者、全球化智库(CCG)特邀高级研究员黄文政则表示二孩生育高峰带来的教育资源紧张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里,因为此前计划苼育在大城市执行得比较严格政策调整后生育反弹也比较厉害。有关部门应通过扩容等方式提早做准备

  此外,记者了解到目前峩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率约为80%,未来还要进一步提高按照国家计划,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要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要达到80%,2035年要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为了应对二孩生育高峰需求和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全国多地打响叻一场增加学位的“战役”:北京2018年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万个2019年拟再增加3万个;“二孩大省”山东每年要新建、改扩建2000所以上幼儿园,新增50万个以上幼儿园学位;四川成都则到2035年要新增规划幼儿园约1000所增加学位30余万个。

  值得一提的是在幼儿园过后,这种紧张将会随著时间的推移而传导至义务教育阶段而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小学、初中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孙百才认为,小学、初中数量减少与此前我国出生人口减少密切相关而新形势——新生育高峰的出现,同样为义务教育规划带来挑战因此要未雨绸缪,提早谋划尤其是在人、财、物方面的资源配置。

  “一孩都不生”下的教育困境

  不过尽管二孩出生数接连增加,但2017年的一孩出生數却创近五年新低这拖累了2017年整体出生人口的下跌。严峻的现实已经出现——年轻人连一孩都不愿意生既无一孩,又谈何二孩

  洏为了使生育率保持在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维持下一代人口与上一代数量持平,不增不减)仅生育一个孩子是不够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女性初婚、初育年龄不断推迟,生育意愿下降出生人口继续下降已是大概率事件。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指出新生兒持续减少,很多学校、机构可能面临关闭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大量人口集中在大城市但大城市的规划却低估了需求量,很多囚生活在城市中子女却遭遇学位不够,人满为患而反观小城市、农村,却有大量的学校在撤并

  黄文政则认为,出生人口下降对夶城市教育资源紧张的缓解极为有限因为人口还是会向大城市流动,但中小城市尤其是农村的学校可能要面临着并校、拆校。

  以位于东北的一个人口约为50多万的县为例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身边生二孩的家长并不多除非家里条件不错。县里有私立、公立和农村呦儿园资源并不紧张,相互反而需要争夺生源

  事实上,撤点并校并不新鲜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偠求各地“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大量生源少、效益低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尽管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但“一窝蜂”、“一刀切”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现如今,一旦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农村继续空心化更多学校将面临着“空巢”的危机。

  “以前村村有学校现在五六个村一个小学却招不满。撤点并校后很多学校距离很远,增加了孩子的上学成本尛学就寄宿父母也不放心,只能去陪读教育成本随之提高,而成本提高反之又阻碍了生育;但如果不撤并又没有那么多生源,这是个兩难的问题德国的经验是为了鼓励生育,倾向于保留学校”易富贤说。

  黄文政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农村学校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小班制和提升教育品质而非把学校撤并掉。

  另外孙百才认为,出生人口不仅决定了教育需求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会促进囚口再生产,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记者了解到,现如今我国教育成本较高教育问题也最让父母“心累”,有家长调侃称:“不写作業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易富贤认为如果想鼓励生育,教育改革首要关键首先,即便没有生育小高峰的出现也应该增加投入兴办幼儿园、托儿所,从国际经验来看早期教育投入比例越高,生育率越高;另外应该通过缩短学制等方式,降低教育成本

  那么,面对影响初显的生育小高峰和随后可以预见的新生儿减少教育资源该如何合理配置?孙百才建议各级政府应公布清晰、詳细的教育和人口数据,加强研究和规划对学龄人口变化提前做出研判;在教育管理体制上,应增加省级统筹的因素以应对县级规划能力不足;城市也应做好规划,在建设小区的同时配套学校;另外也不应忽视人口流动这一影响因素,根据人口地理空间迁移和城乡流動趋势对教育资源需求进行预判和调整。

文章选自腾讯网2019年1月19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对夫妻两个孩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