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领袖品牌研究院的性质是什么性质

&|&&|&&|&&|&&|&&|&&|&&|&&|&&|&&|&&|&&|&
请加微信号:xiangmu114
> 内容做自己的思想领袖 全球品牌网 & 请加微信号:xiangmu114,有惊喜!    罗森维  如今的商业界充斥着由自封头衔的思想领袖和所谓的管理大师撰写的书籍,这些书热切地向我们宣布成功的秘诀,为我们指出迈向伟大企业的道路。拙著《光环效应》的主旨就是披露这些的错误思想,驳斥这些缺乏根据的论点,从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拉斯的《》,到《4+2:什么对企业真正有效》,一直到吉姆·柯林斯的超级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我的目的是帮助看清这些书的本质:不是科学,而是讲故事和假面舞会;帮助经理人分清事实和虚构,看清楚那些流行的错误观点和逻辑。  同时,我尽力向经理人推荐一些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辨析能力的思想家:例如乔治·奥威尔关于语言的使用和滥用,斯蒂芬·杰·古尔德关于机会和机率,克里斯托弗·希金斯关于简洁和思维的清晰,等等。  科学,就是相信专家是无知的  在这个对管理大师盲目信仰的时代,其中一位思想家尤其值得我们学习,这就是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费曼在物理学界以量子电动力学(QED)方面的杰出成就广受爱戴,他本人亦借此荣膺1965年物理学奖的桂冠。《费曼物理学讲义》可能是众多基本物理学原理讲义中最清晰、最流畅的,也因此受到几代年轻学子们的喜爱。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他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参加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调查委员会的工作,他在调查中发现了寒冷天气对橡皮圈的影响是导致航天飞机发生爆炸的元凶。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他还是一系列充满机智的回忆录作品的作者,其中第一部的名字是《别闹了,费曼先生》。我特别喜欢他的题为《发现的乐趣》的随笔和访谈集子。他在其中讨论了“草包族科学”——这是对伪科学的一种有趣的讽刺,那些伪科学表面上是在遵循科学的形式,但是却丝毫没有预测的能力。  在2005年,费曼的女儿米歇尔整理出版了他的书信集《不休止的鼓声》(PerfectlyReasonableDeviationsFromTheBeatenTrack)。提姆·费瑞斯(TimothyFerris)在前言中这样描写费曼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他喜欢清楚明了胜过深奥晦涩,喜欢问题胜过答案,喜欢研究的过程胜过荣誉和奖励。他曾劝一位19岁的:“别管那些权威人士说什么,要自己想一想”。有一次,一位加州理工学院的学生在一场研讨会上向著名的天文学家迈克尔·特纳请教组成宇宙的暗物质的成分。学生问特纳,他‘偏爱’的粒子是什么?费曼听了忍不住插嘴道:“你为什么要知道他偏爱什么?去想想你自己偏爱什么”!  拒绝接受简单的答案,又不肯信赖权威,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的人,要能接受自己的无知,愿意忍受一些模糊,这对费曼都构不成困扰。费曼说过:“我可以活在疑惑和不确定当中。活在一无所知的情况,远比知道答案、但答案却可能是错的,要有趣的多”。他曾经为科学下定义:科学,就是相信专家是无知的。  费瑞斯接着写道:  书架上可能排满了令人肃然起敬的哲学巨著,但内容未必有费曼这句即席、原创的名言来得深刻:“没有任何疑点的事,不可能是事实”。这句话也可以说总结了费曼对我们世界的一些主要观点。在弥漫着不确定的条件当中追求真理,研究人员应该永远抱着怀疑的态度。这就是科学的精神,也是全世界对费曼喝彩的主要原因。只要科学能继续发展茁壮,大家就永远记得费曼。  费曼代表着一种探究精神,他发现问题,持续追寻答案,不管问题把他引向何方。比如在《发现的乐趣》中,他对卢尔德圣母显灵奇迹的追根究底:  也许卢尔德的灵迹真的能治好人们的病。但是,如果这是真的,它就值得调查一番。治病的时候,病人应该离灵迹多近才有效?也就是说,灵迹治病的有效范围是多少?他们会不会因为不清楚,在有效范围之外还放了几排座位,或是灵迹的有效范围比人们认为的要大得多?  这是典型的费曼式思维。对什么都要提几个问题追究一番,连灵迹也不例外。其实,对灵迹如何治病兴趣最大的应该是那些相信灵迹的人。他们应该想知道:自己在摸了圣徒遗物之后,能不能再摸一下别人把“灵气”传给他/她?摸得多了圣徒遗物的灵气会不会耗完?如此等等。即使一个人相信灵迹治病的力量,他也应该把各种问题研究清楚,而不是单纯相信。  做自己的思想领袖  在进行商业管理研究时,我们也应该有这种追究的精神。很多人的文章都体现了这种精神,但也有很多自称的“严谨的科学研究”,却不过是一知半解的野狐禅。当然,这些作者自己的宣言却总是足够冠冕堂皇。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柯林斯这样宣布他的雄心壮志:不仅要揭秘几家公司的成功秘诀,还要找出“对世界上任何一个组织都永久有效的成功秘诀”。他说:  工程学的实践在不断演变,而物理学原理却相对保持不变,我想我们的工作也是对永恒规律的一种探索——卓越企业所具有的永恒物理学——不管我们周围的世界如何变化,它都保持着正确性、相关性。具体的应用确实会发生变化(如工程学),但某些关于有组织的人类行为的永恒规律(如物理学)却历久不衰。  值得讽刺的是,真正的物理学家不像那些假物理学家那样,认为宇宙的一切是清楚的、不变的、可以洞悉的。科学发现的本质是用疑问的、而不是确定的目光看待世界。万物都不是确定的。科学研究是不停地提出疑问,探究为什么事情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原因,科学研究不是单纯地接受简单化的答案。  顺便说一下,《从优秀到卓越》里的这段话是引发我写《光环效应》的原因之一。2001年末,我在洛桑国际院(IMD)教授管理课程,一位同事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柯林斯的这本书。这本书我读了不止一遍,很吃惊书中会提到“永恒的定律和永久有效的原则”,而且语气真挚,不像有丝毫讽刺的意味。碰巧,那年秋天度假时我带了一本费曼的《发现的乐趣》。很自然地,我把两本书联系起来。我想,不知道费曼会如何评价柯林斯的研究?一个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对一个管理大师的“物理学观点”会有什么反应?费曼是认为柯林斯的书论据充分、逻辑严谨呢,还是认为其观点站不住脚?有一点我是确定的:柯林斯的研究是典型的草包族科学,貌似科学却毫无科学研究的可信和严谨可言,并且缺乏前瞻性。这不仅是错的,而且是具有误导性的。柯林斯对外说写这本书进行了严谨的科学研究,他和小组成员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他的名言之一是“直面无情的事实”。但是柯林斯没有直面这一事实:他的研究依赖的是错误的数据,得出的是错误的结论,这一点我在《光环效应》的第七章里有详细论述。结果就是我称为“组织物理学的误见”——坚信世界上有绝对正确的商业运营法则,如果遵从之,就像物理是不变的、可以预期的那样,必定会带来成功。  这并不是说商业研究与科学探究相排斥。有很多优秀的、坚实的商业研究完全经得住科学的检验。我在《光环效应》第八章中提到几本这样的书。但是我们看到的这些完全称不上是科学,更像是伪科学,这很值得有头脑的多加注意。  我们不能简单地接受管理大师的宣言,借助于这个时代伟人的智慧,我们或可避走弯路。费曼提醒我们,科学是不确定和疑问,不是永久不变的定律。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专家是无知的,在(也特别是在)专家们自己不情愿承认这一点的时候更应当如此。不要被别人的偏见所左右,独立思考,不要管权威们怎么说。在当今的,四处都是自吹自擂的专家顾问和所谓的思想领袖,他们都捧出了自己的成功秘诀,人们的耳边时常萦绕着种种令人眩晕的概念和模式,这时费曼的话是让我们保持清醒的一剂良药,提醒我们要成为自己的思想领袖。 查看
所有文章相关文章·&·&·&·&·&·&·&·&·&·&·&·&
本站微信号:创业加盟项目大全
关注创业,关注项目,每日精选各领域有趣文章。(微信扫描如上二维码,或者直接添加微信号:xiangmu114)
加入全球品牌网项目库
&|&&|&&|&&|&&|&&|&&|&&|&&|&&|&&|&&|&&|&&|&&|&&|&&|&&|&&|&&|&&|&&|&&|&&|&&|&&|&&|&&|&&|&&|&
&|&&|&&|&&|&&|&&|&&|&&|&&|&&|&&|&&|&&|&&|&&|&&|&&|&&|&&|&&|&&|&&|&&|&&|&&|&&|&&|&&|&&|&&|&&|&&|&&|&&|&
&|&&|&&|&&|&&|&&|&&|&
&|&&|&&|&&|&&|&&|&&|&&|&&|&&|&&|&&|&&|&&|&&|&&|&&|&&|&&|&&|&&|&&|&&|&&|&&|&&|&&|&&|&&|&&|&&|&&|&&|&
&|&&|&&|&&|&&|&&|&&|&&|&&|&&|&&|&
&|&&|&&|&&|&&|&&|&&|&&|&&|&&|&&|&&|&&|&&|&
&|&&|&&|&&|&&|&&|&&|&&|&&|&&|&&|&
&|&&|&&|&&|&&|&&|&&|&
&|&&|&&|&&|&
&|&&|&&|&&|&&|&&|&
&|&&|&&|&&|&&|&&|&&|&&|&&|&&|&&|&&|&&|&&|&&|&&|&&|&&|&&|&
&|&&|&&|&&|&&|&&|&&|&&|&&|&&|&&|&&|&&|&&|&&|&&|&&|&&|&&|&&|&&|&&|&&|&&|&&|&&|&&|&&|&&|&&|&&|&
微信扫描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xiangmu114(中国大陆以外地区)
发展存储系统:降低成本和复杂性
管理扩展:根据变化做出调整和响应
优化数据管理:降低风险,增强控制
长期以来,NetApp 创始人和技术领导人一直在探索管理企业数据的负担,并为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不断演进提供模型。
要规划一个存储环境,使它能够有效地满足访问、安全、法规遵从、成本控制和更改等方面的要求,IT 架构师必须担当多种角色。他们需要是律师、保安、财务总监、外交官、技术专家和预言家。为了缓解此不合理的期望,CIO 求助于他们的存储供应商。
在 NetApp,创新始于想象而成于实用。作为网络存储系统、存储和数据管理以及扩展技术的领先创新者,NetApp 致力于简化企业数据管理的复杂世界,帮助 IT 机构降低成本和复杂性,降低风险,同时加强控制,并且迅速适应变化。
为了探究存储、数据和信息管理方面的趋势,并明确、集中地将这些新想法融入到未来的 NetApp 产品中,我们的高级技术组 (ATG) 应运而生。联系电话:800 820 0 397888
【】&&&&【】&&&&
网友评论 已有[0]人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请输入验证码: <font color="#FF
?&<font color=#-11)
?&<font color=#-11)
?&<font color=#-11)
?&<font color=#-11)
?&<font color=#-10)
?&<font color=#-10)
?&<font color=#-10)
?&<font color=#-9)
?&<font color=#-9)
?&<font color=#-9)
?&<font color=#-9)
?&<font color=#-9)
?&<font color=#-8)
?&<font color=#-8)
?&<font color=#-8)
?&<font color=#-8)
?&<font color=#-27)
?&<font color=#-21)
?&<font color=#-13)
?&<font color=#-16)
?&<font color=#-11)
?&<font color=#-3)
?&<font color=#-21)
?&<font color=#-11)
?&<font color=#-6)
?&<font color=#-6)
?&<font color=#-25)
?&<font color=#-24)
?&<font color=#-3)
?&<font color=#-29)
Copyright(C)
中国生物器材网 电话:021-让自己的音乐爆发,马条等了十年。
马条生于新疆克拉玛依,一座以石油著称的城市。年轻的马条就在油田里干活,直到有一天他觉得该换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去活着,就背起了吉他,上路了。刚出了新专辑《你找错了地方》的马条毫不掩饰自己对“成名”这件事的渴望。事实上,他早就该成名了:1999年,他签约华纳唱片录制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傻女孩》。他说因为一起打架事件,这张专辑胎死腹中,失去了出版的机会。
直到2007年,马条签约了十三月唱片,第一张专辑才得以面世。虽然成名路是坎坷的,但没有人会忽视马条的才气。第二张专辑《你找错了地方》里有对城市生活和精英阶层的批判,也有怅然若失和深情款款,在音乐上又给民谣多了更广阔的外延。有人说马条是“一头误入城市的狼”,但在他的音乐里显然有比狼性更多的细腻和智慧。
【个性张扬】 要像狼,不能像羊
新京报:我觉得你的新专辑《你找错了地方》里好多歌词都有一种中产阶级的趣味,比如对城市的批判;还有情歌里挺细腻的东西。但别人评价你会用“狼性”二字去形容,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
马条:这个我倒不觉得,我觉得我的人和我的歌是一样的。你听我的歌就能知道这个人心里在想什么,这个人性格怎么样,这个人的为人处事,这个人的审美都在我的音乐里。你说狼性,我觉得狼性不是打架生事和野蛮,狼性就是像姜文《让子弹飞》里那样的,睿智、聪明,而且善良,存在着打抱不平的成分。我昨天写了一个《让子弹飞》的影评,写的让一个个体强大的子弹慢慢飞吧,去把我们中国人身上这种麻木不仁、无信仰、盲从等等这些缺点全部给它一一击破吧。
新京报:感觉你的《阳光下的向日葵》里也是对普罗大众的一种隐喻。
马条:对,其实《阳光下的向日葵》和《让子弹飞》里的精神挺像的。芒克(诗人,《阳光下的向日葵》词作者)这个人是这样的:我不管你怎么样,我就是那棵向日葵,不管你怎么着我,你无法抑制我的生长欲望,对自由的渴望,我就往上走,我不管你把我怎么着。他这种精神太好了,我觉得每一个国人,他们个体强大之后,这个民族国家才可能强大。
新京报:所以你对中国人性格中这种谨小慎微的东西是很反感的?
马条:特别讨厌,瞻前顾后,麻木不仁。
【时不我待】我想做思想领袖
新京报:听说你特别早的时候录过一张现在没有出过的专辑?
马条:对,那张唱片录了11首歌,叫《傻女孩》。里边有《爱情调侃的方式》《傻女孩》《高手》《拼凑的日子》好歌太多了,而且很超前。
新京报:你说超前是指什么?
马条:如果说你现在听唐朝的第一张专辑还很棒的话,那你一定会喜欢我那张专辑。我那时候那个水准和唐朝那张差不多的。
新京报:你是说音乐上还是?
马条:音乐上,个人意识思想上,表现方式上都是那样的,色彩上都是那样的,挺颓废的。
新京报:听你说,感觉那时候的歌反映一种年轻人的状态,现在我听这张专辑是会有一些中年危机在,比如《奔四》,是你生活中很切实的感觉吗?
马条:对。现在年纪大了嘛,想法确实也不一样了,好多东西那个韧劲已经磨没了。以前看见街上有不公平的事会管,现在懒得管了。这个状态其实是不对的,但是没有办法,被社会磨得平平的,磨得圆圆的。
新京报:你现在没有成家,你的中年危机和别人肯定还是不一样。
马条:我的中年危机就是我思想上的这种倒退。
新京报:你自己顺其自然还是希望自己会有一些改善?
马条:还是希望能改善的,因为人不可能脱离这些东西,包括我做音乐。我跟你说句实话,我不想成名那是吹牛,肯定想成名,但是这个成名我现在越来越渴望,因为我们这样的人成名了会对大众,会对一些人的思想起到一个救赎的作用。
新京报:你对成为思想领袖这件事有特别的渴望吧?
马条:对。退一步讲,我渴望引领这些人,渴望领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变得更牛一点。
新京报:那你现在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呢?
马条: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把音乐做好,然后慢慢地让更多更多的人去接受我。这样的话我觉得那些接受我的人,他们就慢慢地也会提高自己。
【功名利禄】再不出来没天道
新京报:你对现在很流行的“前摇滚歌手”怎么看?譬如许巍和汪峰?
马条:拿许巍来说吧。许巍倒也没有说刻意地迎合市场,他是一个非常努力,非常勤奋的人,他不停地一张一张地做,他没有理由不出来。汪峰也是。除了勤奋,他们出道也早,必然会有一个突破口,就能出来。我坚信我马条做第五张唱片的时候,我要是再不出来的话,那就没有天道了。
新京报:你所谓的“出来”是怎么样?
马条:所谓出来就是被更多的人接受嘛。我特别坚信还是有一帮有审美、有良心的人在听我们的东西,只不过这个受众的面有点窄,随着我们一张一张地往下做,这个面慢慢就会扩大,自然就出来了。
新京报:说到汪峰,《飞得更高》肯定不是他自己最喜欢的,但是确实受众面是最广的,你觉得这种情况对于已经“出来”的歌手来说是一种无奈吗?
马条:我觉得汪峰挺善良的,他照顾到了那些在工地上打工的人,一些生活无聊的保安,他觉得应该为这些人写一首歌,所以他写了《飞得更高》。
新京报:那你会不会写这样的歌?
马条:我不会这样的,我不会照顾这些人。我觉得我的东西是艺术品,我只照顾那些懂艺术的人,尖端的,我不会去照顾那些百无聊赖的人,没事把我的东西听一下扔掉,扔到一边也不去思考,这种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我觉得他们听马条的东西,应该是听完以后会去思考,去自省,去反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做到他说的这个东西?”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有一个社会责任感在里面。
新京报:其实我觉得你的音乐里有一些特别具有流行性的元素,比如上一张专辑的《封锁线》《寂寞有多长》,还有这张专辑里的《奔四》,都是那种特别细腻的情歌。
马条:是,其实它就是特别好的流行歌。这张唱片我可以这么说,这是流行音乐这么多年来最好的一张唱片,它就是流行音乐,但是它是最牛的那种流行音乐,因为它里边很有艺术家的个性,非常强烈的个人符号在里边。我不知道它未来一两年内会不会真的流行起来,不好说。但是我目前对它的期望是非常大的,我希望它能够流行起来。
【庸常生活】养孩子要有勇气
新京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年没有从克拉玛依出来,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马条:我想过,如果当年没出来,我现在是当地一个天天想着跟领导拉关系的人。特别可怕,然后工作,然后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这一套,肯定是这样的。
新京报:你现在对于“务实”和“务虚”的看法和年轻的时候有没有不一样?
马条:我现在还是这样,你看我住的房子,我自己买的房子很小,我开的车也很小,我觉得我已经很不错了,我活得已经很好了。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成家生孩子,过普通人的生活?
马条:这个我倒没有想过,我觉得成家生孩子不普通。你要敢成家敢生孩子,要有很大很大的勇气才行。
新京报:你跟别人想得刚好相反。
马条:我不敢去轻易结婚生孩子。你知道我们不会像那种农村的一些人一样,他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结婚生孩子,繁衍他的下一代。我们是对一个生命极其尊重的,如果我不能给予他特别特别好的环境和状态的话,我绝对不会要孩子。而且我想如果我有孩子的话,我绝对不会送到学校让他读书,我就自己养,他绝对是一个特别棒的孩子。我把他所有的潜能都开发出来,我不会把他扔到大街上,以后跟这些人一样,走到街上麻木不仁,整个就是芸芸众生。
新京报:会不会觉得像左小祖咒那样的状态也挺好的?老婆孩子挺幸福,自己照样搞艺术。
马条:不一定。我觉得如果我没有下一代的话也没有关系。我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受苦的。喜悦是短暂的,受苦是终生的,痛苦是永恒的。所以我认为如果很多人要一个孩子只是为了自己的快乐,或者想防老,这种思想是不对的,挺自私的。我家养了一只猫,这个猫不是我情愿要养,是我女朋友要养的。我看着没办法,把猫阉了。那个猫一辈子就在屋里待着,门都不敢出去。这其实是对生命的不尊重,这是不对的。我明知道但是我没办法。
新京报:“快乐是驿站,痛苦是永恒”,你所指的是谁的处境?
马条:全人类的。孩子这件事,由女人来决定吧,因为我们男人不具备这个功能。女人具备,那女人自己来决定。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用户名   密码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莞北航研究院性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