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武器有什么国家使用化学武器

化学武器 - 搜狗百科
可怕的化学武器
叙利亚化武危机让化学武器再次受到关注。在侵华战争中,日本在中国战场使用毒气战2000多次,造成军民十多万人死亡,几乎相当于“一战”全球毒气战的数字。
那么化学武器都有哪些种类?其杀伤力大小如何?
点击查看大图
该词条缺少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化学武器指的是利用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以造成敌人大量死亡或受伤为目的而使用的武器,是在期间逐渐发展起来的。化学武器素有“”之称,它包括装有各种的、和、布洒器、毒烟施放器以及某些二元等。战争中使用毒物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牵制和扰乱对方军事行动的统称为(CWA)或简称。装填有cwa的弹药称(chemical munitions)。其利用各种兵器,如、各型、或导弹发射架、飞机等将毒剂施放至空间或地面,造成一定的浓度或密度从而发挥其战斗作用。
含、作用时间长、危害性强
Chemical weapon
危险,国际禁用
化学武器的伤害化学武器用于战争中已有多年历史,最早记录使用毒气的战争,可以追溯到,在,雅典和之间。斯巴达军利用硫磺和松枝混合燃烧来制造毒气对雅典城内的守军进行攻击。
最早提及建议使用毒气的时代是在时期,但此作法过于残酷,并没有被接纳。
首次见证了化学武器的使用,英、德、法等国一共释放了12.4万吨。法军在战争中率先使用。德军则于1915年1月在俄国边境的波兰小镇Bolimów使用含有溴代(xylyl bromide)的炮弹攻击. 而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化学武器则是在日,在第二次伊普尔之役(Second Battle of Ypres) 德国用氯气攻击法国,加拿大和联军.之后两军相互使用及研发新型的毒气,其中以、、氯气为主,估计至少有50965吨用于战争中。 根据官方公布数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化学武器战剂而造成的非致命性伤亡约1176500人、而至少有85000人死亡,在德国作家的小说一书中也有其惨况的叙述。尽管第171条及国联于日的一项决议要求日军停止使用化学武器,仍然在二战中大量使用了毒气。为防西方国家报复,日本并未对西方国家使用,而是仅仅针对了被日本军看作“劣等民族”的中国人。化学武器的使用均需亲自下达指令,如中天皇曾多次允许使用毒气。前,在使用了化学武器,在期间,日本对中国使用了化学武器。期间,苏联和美国都在研制和贮存化学武器。美国从未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而一份解密的CIA文件则宣称苏联在入侵并占领阿富汗期间使用了它们。埃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个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国家。埃及于1963年卷入了也门的内战。埃及军队向躲藏在山洞中的敌军投放了硫芥炸弹。
日,在仁爱乡的部落马赫坡社发生了以等原住民为首的武装抗日起义,由于日本军警不谙山地战而死伤惨重,枪械也被夺去。后来下令派遣军机空投,造成原住民死伤惨重。
在的时,率领的国军第12兵团为了打破和解放军交战的僵局,曾授意下属军长发射,一度使攻击的解放军伤亡惨重。为此,解放军在广播及的战犯通告中皆为此提出抗议。攻击襄阳与樊城的时候,襄樊守将曾调动,以弹炮轰击来犯的解放军。包括1983年签订后,并不属于。黄磷弹在1980年后才通过《联合国常规公约》列为违禁武器,不允许对“平民”或在“平民区”使用,广义上并不属于化学武器。
战争中使用的化学武器美军在丛林密布的越南受到有着良好伪装的游击队大规模偷袭,加上越共游击队对擅长使用隐蔽性极佳的地道与陷阱以牵制美军,致使美军死伤惨重。而美国方面则下令在“牧工行动”中用飞机散布,以强烈毒性让树木枯萎,企图让越共失去丛林的掩护。越战战后,越南有数以千计的落叶剂受害者,症状包含呼吸道与皮肤的病变,以及,而受害的越南民众到目前为止正在寻求美国的赔偿。
在1980年到1988年的期间,至少对伊朗发动过200余次化学武器袭击,其中既包括、等,也有以为主的。这些化学武器造成大约十万名中毒,其中约一万人在没有接受任何治疗以前就已经死亡。在后来的中,美军鉴于两伊战争时伊拉克滥用化武的教训,下令前线作战人员一律配备生化防护装与防毒面具,尤其是正面迎战伊拉克飞毛腿导弹的连队。
化学武器对于很多来说,是很理想的选择因为费用便宜,容易取得及易于运输。在原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一个熟练的化学家可轻易的合成大多数的。仅管如此,有一些政治评论家质疑将化学和作为方式的实用性,因为和相比,这些武器难以有效使用,但这类武器可有效地造成大众恐慌。较为被大众所知悉的毒气是发生在1995年于日本爆发的。2002年伊斯兰武装份子发动了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事件,由于在歌剧院内部署了炸弹,俄军在攻坚时投掷了化学气体,虽歼灭了恐怖分子但也造成多名人质死亡。叙利亚可能早在1973年便获得了首批化学武器,并于2012年公开承认拥有化学武器。至70年代由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期间,美国在越南南部以及老挝、柬埔寨的300万亩土地上喷洒了上万吨的化学毒剂——橙色落叶剂、500磅的二氧岂以及CS、DM和CN毒气,致使有200万越南人深受其害(报道说,至少有300万人受害)。
与比较,其特点有:
可怕的化学武器化学武器主要靠cwa的毒性发挥战斗作用。多属剧毒或超毒性毒物。其杀伤力远远大于常规武器。据Ⅰ战场对比统计,的杀伤效果为高爆炸药的2~3倍。近代化学武器的发展,已使毒剂的毒性比wwⅠ所用毒剂的毒性高达数十乃至数百倍,因此在条件下可造成大批同类中毒伤员。
主要靠或弹片直接杀伤人员。化学武器则可能通过的吸入、接触、误食等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员中毒。
只是在爆炸瞬间或弹片(丸)飞行时引起伤害。化学武器的杀伤作用不会在毒剂施放后立即停止。其持续时间取决于cwa的特性、袭击方式和规模以及、地形等条件。
后的毒剂蒸气或(初生云)随风传播和扩散,使得毒剂的效力远远超过释放点。故其杀伤范围较常规武器大许多倍。染毒渗入要塞、堑壕、坑道、建筑物、甚至装甲车辆、飞机和舰舱内,从而发挥其杀伤作用。换言之,对于常规武器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域和目标,使用化学武器显然更为有效。化学武器的这种扩散“搜索”能力,不需高度精确的施放手段。因此对确切方位不能肯定的小目标的袭击,使用化学武器比使用常规武器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化学是利用的毒害作用杀伤、疲惫敌,迟滞、困扰其的各种、器材之总称,它包括:
化学武器狭义的化学武器是指各种和布洒器。是指内主要装填(或前体)的弹药。主要有、化学航弹、化学手榴弹、、、化学和的化学弹头等。由两种以上可以生成的无毒或低毒的构成的武器称为。分装在弹体中由隔膜隔开的容器内,在投射过程中隔膜破裂,上述物质依靠旋转或搅拌混合而迅速生成。(化学武器毒气种类:、、、、氯气)。化学武器按毒剂分散方式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爆炸分散型:借炸药爆炸使毒剂成气雾状或液滴状分散。主要有化学炮弹、航弹、火箭弹、地雷等。2.热分散型:借烟火剂、的产生的热源或高速热气流使毒剂蒸发、升华、形成毒烟(气溶胶)、毒雾。主要有装填固体毒剂的、炮弹及装填液体毒剂的毒雾航弹等。3.布洒型:利用高压气流将内的固体粉末毒剂、低液态毒剂喷出,使空气、地面和武器装备染毒。主要有毒烟罐、气溶胶发生器、、航空布洒器和喷洒型弹药等。化学武器按装备对象可分为化学武器,、化学武器和航空化学武器等三类。他们分别适用于小规模、近距离攻击或设置化学障碍;快速实施突袭;集中的化学袭击和化学纵深攻击;以及灵活实施远距离、大纵深、大规模的化学袭击。
又称或“三防”装备,是用于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侦检、防护、洗消、急救的各种器材、装备之总称1.侦察器材通常由报警、侦毒、化验器材和毒剂等组成。2.防护器材分为个人和集体防护器材。前者指用于个人防止毒剂、灰尘和生物战剂伤害的器材,包括、、防毒斗蓬、、防毒靴套等。集体防护器材包括永备工事、的集防装置、野战掩蔽部、过滤等。3.包括个人洗消设备、小(大)型洗消设备、核上的等4.急救器材包括、、一氯胺的乙醇溶液、等。
可怕的化学武器又称、、,是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畜的物质。它是化学武器的基础,对化学武器的性能和使用方式起着决定作用。外军装备的主要有6类14种。按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把化学武器分为六类:、、、、、。
神经性毒剂为有机磷酸酯类衍生物,分为G类和V类神经毒。G类神经毒是指甲氟膦酸烷酯或二烷膦酸烷酯类毒剂。主要代表物有、、,V类神经毒是指S-二烷氨基乙基甲基硫代膦酸烷酯类毒剂,主要代表物有:维埃克斯(VX)、塔崩(Tabum)二甲胺基氰膦酸乙酯、沙林(Sarin)、梭曼(Soman)甲氟膦酸特己酯、维埃克斯(VX)S-(2-二氨乙基)-甲基硫代膦酸乙酯
糜烂性毒剂的主要代表物是、和。
是一类暂时使人的思维和运动机能发生障碍从而丧失战斗力的。其中主要代表物是1962年美国研制的(BZ)。毕兹(-3-酯),该为无嗅、白色或淡黄色结晶。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战争使用状态为烟状。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中毒。中毒症状有:瞳孔散大、头痛幻觉、思维减慢、反应呆痴等。
是一类刺激眼睛和的毒剂。按分为催泪性和两类。主要有、。喷嚏性毒剂主要有。
是指损害,引起性肺气的而造成窒息的一类毒剂。其代表物有、氯气、、等。
是一类破坏人体组织细胞氧化功能,引起组织急性缺氧的,主要代表物有、等。
化学武器标志化学武器虽然大,破坏力强,但由于使用时受气候、地形、战情等的影响使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同和一样,化学武器也是可以防护的。其主要有:探测通报、破坏摧毁、防护、消毒、急救。探测通报采用各种现代化的探测手段,弄清敌方的情况,了解气象、地形等,并及时通报。破坏摧毁采用各种手段,破坏敌方的化学武器和设施等。防护根据的作用特点和中毒途径,防护的基本原理是设法把人体与毒剂隔绝。同时保证人员能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如构筑化学工事、器材防护(戴、穿)等。防毒面具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两种,主要由、、等组成。内装有滤烟层和活性炭。滤烟层由纸浆、棉花、毛绒、等纤维物质制成,能阻挡毒烟、雾,放射性灰尘等毒剂。活性炭经、、等化学物质浸渍过,不仅具有强吸附毒气分子的作用,而且有,使毒气分子与空气及化合物中的氧发生·转化为无毒物质。隔绝式防毒面具中,有一种化学生氧式防毒面具。它主要由,生氧罐,呼吸等组成。使用时,人员呼出的气体经呼进入生氧罐,其中的被吸收,则与罐中的和反应,释放出的氧气沿吸进入。消毒主要是对和染毒的人、水、粮食、环境等进行消毒处理。急救针对不同类型毒剂的中毒者及中毒情况,采用相应的急救药品和器材进行现场救护,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全球毒剂数量《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或称《》、《化武公约》)于日在巴黎的一个仪式上开放签署——两天之内即有130个国家签署了。《公约》于1997年4月生效,当时有87个——触发《公约》生效的180天倒计时的先决条件是至少要有65个国家批准《公约》,这一条件是在1996年11月实现的。到2003年7月,《化武公约》已有153个缔约国,并且有了一个羽翼丰满的履约组织——(禁化武组织)。曾经就《公约》进行了将近20年的谈判。当时各国参加谈判是为了谋求达成一项,禁止化学武器并确保在全球范围内销除化学武器。这一目标的确已经达到了。《公约》的独特性在于它是第一部禁止一整类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并规定对销毁这类武器进行国际核查的多边条约。而且,它是第一部完全在多边框架内谈成的裁军条约,从而提高了透明度并能平等地适用于所有缔约国。《公约》在谈判中还有世界各地化学工业的积极参与,确保了工业界与《化武公约》的工业核查制度不断保持合作。《公约》规定了要对工业设施进行视察,以确保的使用完全是为了《公约》不加禁止的目的。这部条约的产生是国际社会的胜利,它将对世界范围内化学武器的销毁进行核查并且确保化学武器及其制作中所用的有毒化学品不再扩散。《公约》还鼓励在缔约国之间进行和平利用化学的国际合作,规定了对受到化学武器威胁或攻击的缔约国提供援助和保护。
美国的化学武器《化学武器公约》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禁化武组织成员国长期不懈的辛勤努力。每一国家在成为《公约》缔约国之后,必须采取各种内部措施,以便遵守《公约》,并使核查机制得以顺利运转。鉴于《公约》的复杂性,这项任务并不简单。这些内部措施包括筹备和开展化学武器库的销毁,调查和管理化学工业,以及修改若干国内立法和行政条例。缔约国在《化学武器公约》生效时必须履行的第一项义务是设立其国家主管部门,作为本国与禁化武组织和其他缔约国进行有效联络的中心,并将此通知禁化武组织。国家主管部门的主要任务包括协调向本组织提交宣布,以及监督本国在附表化学品方面的贸易,并监管任何化学武器销毁方案。国家主管部门的另一项责任是与本国政府的其他部门或立法机构合作,起草和实施适当的履约立法,将《化学武器公约》及其禁止条款/各项义务写入本国法律。早期的一项主要义务是缔约国按规定最晚在《公约》对本国生效后30天提交初始宣布。其他按规定要在30天内提交的各项通知有:关于入境点、非定班常设外交放行号码的通知,以及发放两年多次入境签证。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便利视察的开展。宣布用于宣布一缔约国在开展的任何化学武器方案,并宣布在其领土上是否存在任何和/或遗留的化学武器,以及它是否曾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遗留过化学武器。所有此类化学武器的销毁必须在《公约》生效后10年内即2007年以前结束。一缔约国宣布的任何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必须在《公约》对该缔约国生效后90天内关闭,这些设施的销毁也必须在2007年以前结束。这类前生产设施在关闭后必须加以销毁或改装用于和平目的。《公约》规定有可能将化学武器库存的最后销毁期限一次性延长五年,至2012年。有关延期的请求必须向执行理事会提出,并由缔约国大会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并经其他成员国核准,化武生产设施可以改装用于和平目的。
可怕的化学武器销毁化学武器是《公约》规定的最重要的义务。这也是《公约》实施中花费最大的一个方面。大部分销毁费用是由于在最新技术上的投资,这种投资的目的是确保在弹药运输和销毁的各个阶段以及在的去除和销毁时把对人类和环境构成的危险控制在最低水平。因此,销毁必须在高度专门化的设施内进行。销毁化学毒剂在技术上有两种主要作法:一种是将毒剂直接焚烧,另一种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进行中和。为了发展其他方法也一直在进行研究。每一缔约国可以自行决定采用哪一种销毁方法,但是必须达到严格的,销毁必须是彻底和不可逆转的,而且设施的设计应该能够允许进行充分的核查。有必要继续为化学武器的非军事化和销毁继续探索可替代技术,以便发展各种既具有费用效益又是在环境上负责任的工艺。可怕的化学武器各缔约国在本国境内对工业领域附表化学品的使用进行管理,并帮助工业界做好准备接受例常的禁化武组织视察。这些视察是为了核实附表化学品和“特定品”只用于和平目的。根据《公约》的规定,附表1化学品的转让在成员国之间受到严格控制—只用于研究、医疗、制药或防化目的,而且数量极为有限—而且对非缔约国的转让受到禁止。禁止向非缔约国转让附表2化学品的类似规定于2000年4月生效。附表2化学品在缔约国之间的是允许的。附表3化学品既可以转让给缔约国也可以转让给非缔约国;但是,身为非缔约国的接受国必须提供一份最终用户证书,保证有关化学品只用于和平目的。《公约》预见到在《公约》生效五年以后,缔约国可能会考虑在附表3化学品向非缔约国转让方面采取其他措施。
核查是技术秘书处在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及其《核查附件》授权技术秘书处不仅要核查化学武器和化学武器生产设施的销毁,而且要核实附表化学品只用于和平目的。禁化武组织视察局由技术秘书处内一批经过专门训练的视察员组成,负责开展对军事和工业现场的视察。禁化武组织视察小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核查活动,在一些情况下是持续性的。核查工作以客观和透明的方式开展;所有受到同等对待,而且对缔约国的国家安全给予充分尊重。
禁化武组织的使命是使世界上不再有武器。至日,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联合起来的已经有包括亚洲成员国在内的161个国家。《化学武器公约》(《化武公约》)是这一崇高理想的具体体现。自1997年4月生效以来,近四分之一已宣布的化学武器和近三分之二的生产能力已被销毁。但是,化学裁军在全球的实现仍然面对着艰巨的挑战。威胁是现实的。化学武器容易生产和储存,其所造成的危险任何人都不能幸免,特别是在冲突地区,如果落在手中更是尤其危险。这项工作不是靠一部分人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整个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行动。
由国家履行工作办公室(简称国家禁化武办)编撰的《中国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报告(2013)》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部长任编委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外交部副部长、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任编委会副主任。、外交部处理日遗化武问题办公室、国防部处理日遗化武办公室、各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禁化武履约)主管部门、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负责人担任编委会成员。全书共20.6万字。  《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以来,中国认真履行各项义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与中国履约实际基本适应的履约体系。随着履约成果的不断显现,特别是2013年叙利亚化武危机和获得,社会对履约工作关注度大为提高。为促进履约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增加履约工作透明度,满足社会各界了解、交流履约工作情况的需要,经批准,国家禁化武办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决定从在禁化武履约史上有着特殊重要意义的2013年开始编制禁化武履约,并公开发行。  本书力求全面反映中国履约工作情况,客观展示中国履约成就,记录履约重大事件,收录履约重要文献资料,为各级履约主管部门和履约企业学习交流履约经验和做法搭建一个新的平台,为增进社会公众了解关注禁化武履约工作提供一个新的窗口,从而更好地树立中国负责任大国良好的履约形象,进一步激发全国履约工作人员做好履约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化学武器指的是利用具有的物质以造成敌人大量死亡或受伤为目的而使用的武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逐渐发展起来的。
化学武器用于战争中已有多年历史,最早记录使用毒气的战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29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和斯巴达之间。 斯巴达军利用和松枝混合燃烧来制造毒气对雅典城内的守军进行攻击。
最早提及建议使用毒气的时代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但此作法过于残酷,并没有被接纳。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军在战争中率先使用催泪瓦斯。
德军则于1915年1月在俄国边境的波兰小镇Bolimów 使用含有溴代(xylyl bromide)的砲弹攻击. 而第一次大规模的使用化学武器则是在日,在第二次伊普尔之役(Second Battle of Ypres) 德国用攻击法国,加拿大和阿尔及利亚联军.之后两军相互使用及研发新型的毒气,其中以、、氯气为主,估计至少有50965吨用于战争中。 根据官方公布数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化学武器战剂而造成的非致命性伤亡约1176500人、而至少有85000人死亡,在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一书中也有其惨况的叙述。
日,在今日台湾南投县仁爱乡的赛德克族部落马赫坡社发生了以莫那鲁道等原住民为首的武装抗日起义,由于日本军警不谙山地战而死伤惨重,枪械也被夺去。后来台湾总督府下令派遣军机空投毒气弹,造成原住民死伤惨重。
日军在中国战场大量使用化学武器
毒气的化学结构,1938年在德国发现。
尽管凡尔赛条约第171条及国联于日的一项决议要求日军停止使用化学武器,日本军仍然在二战中大量使用了毒气。为防西方国家报复,日本并未对西方国家使用,而是仅仅针对了被日本军看作“劣等民族”的中国人。化学武器的使用均需日本天皇亲自下达指令,如武汉会战中天皇曾多次允许使用毒气。
在国共内战的时,率领的国军第12兵团为了打破和解放军交战的僵局,曾授意下属军长杨伯涛发射瓦斯弹,一度使攻击尖古堆的解放军伤亡惨重。为此,解放军在广播及毛泽东的战犯通告中皆为此提出抗议。中原野战军攻击襄阳与樊城的时候,襄樊守将康泽曾调动化学炮弹,以轰击来犯的解放军。
包括1983年《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签订后,催泪弹并不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黄磷弹在1980年后才通过《联合国常规武器公约》列为违禁武器,不允许对“平民”或在“平民区”使用,广义上并不属于化学武器。
美军在丛林密布的越南受到有着良好伪装的越共游击队大规模偷袭,加上越共游击队对擅长使用隐蔽性极佳的地道与陷阱以牵制美军,致使美军死伤惨重。而美国方面则下令在“”中用飞机散布,以强烈毒性让树木枯萎,企图让越共失去丛林的掩护。
越战战后,越南有数以千计的落叶剂受害者,症状包含与的病变,以及,而受害的越南民众到目前为止正在寻求美国的赔偿。
美军生化演习
在1980年到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至少对伊朗发动过200余次化学武器袭击,其中既包括、等,也有以芥子气为主的。这些化学武器造成大约十万名伊朗人,其中约一万人在没有接受任何治疗以前就已经死亡。
在后来的波斯湾战争中,美军鉴于两伊战争时伊拉克滥用化武的教训,下令前线作战人员一律配备防护装与防毒面具,尤其是正面迎战伊拉克飞毛腿飞弹的爱国者飞弹连队。
对于很多恐怖组织来说,化学武器是很理想的选择因为费用便宜,容易取得及易于运输。在原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一个熟练的化学家可轻易的合成大多数的化学毒剂。仅管如此,有一些政治评论家质疑将化学和作为恐怖袭击方式的实用性,因为和爆炸物相比,这些武器难以有效使用,但这类武器可有效地造成大众恐慌。
较为被大众所知悉的毒气恐怖活动是发生在1995年于日本爆发的。2002年车臣伊斯兰武装份子发动了莫斯科歌剧院胁持事件,由于恐怖分子在歌剧院内部署了炸弹,俄军阿尔法小组在时投掷了化学气体,虽歼灭了恐怖分子但也造成多名人质死亡。
化学武器战剂可以根据何种方式影响人体大致分成几类
化学剂名称
途径及持久性
(tabun) (GA)
(Sarin) (GB)
(Soman) (GD)
(Cyclosarin) (GF)
(Novichok)
抑制酶作用,阻止
乙酰胆碱 在的分解释放而引发 和 一样作用(导致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而引起肌肉)
视野模糊/眼前昏暗
恶心、呕吐、腹泻
四肢麻痺/肌肉震颤
蒸气:数秒到几分钟;
皮肤接触:2到18小时
VX 较为维持而其他战剂较不持久;都具吸入及接触毒性
砷化合物:造成,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氯化氰/氢氰酸:阻断,导致细胞无法利用氧气。 迫使细胞进行,产生过多而造成。
皮肤、手指甲和嘴唇可能是粉红色或樱桃色
非持久性且为吸入毒性
糜烂性毒剂
(Phosgene oxime) (CX)
( ·  ·  · )
(Nitrogen mustard ) (, , )
战剂为损害皮肤和,造成和。
严重的皮肤,眼睛和粘膜疼痛及红肿
皮肤红斑与产生水泡,愈合慢,并可能成为感染
结膜充血,角膜浮肿及溃疡
轻度引发呼吸道损害
芥子气:蒸气:4到6小时,经眼睛或肺部会更快;皮肤接触:2到48小时
路易斯毒气:即时
持续性且为接触毒性
类似糜烂性毒剂的机制,但较多作用于,进而导致;痊愈者往往会有慢性呼吸困难。
呼吸道的刺激
眼睛及皮肤得烧灼感
即时到3小时
非持久性且为吸入毒性
催泪性:造成严重眼睛刺痛及暂时性失明。
催吐性:造成恶心和持续呕吐。
或:刺激眼睛造成不适
DM,DA,DC:引发呕吐
非持久性且为吸入毒性
暂使人的思维和运动机能发生障碍从而丧失战斗力
引起般抑制,并造成与神经性毒气不同的问题。
引发明显情绪变化、幻觉等精神障碍
(步伐不稳)
瞳孔放大(散瞳)
吸入:30分钟到20小时;
皮肤:皮肤接触到BZ后36小时以上,期限通常是72到96个小时。
可持久性的存在于水中及固体表面;具接触性毒性
生物,例如:
藉水解rRNA抑制
潜伏期4到8小时,之后有类似感冒的症状
18到24小时后:
吸入:、、、
饮食:胃肠道出血呕吐和流血腹泻,最终肝脏和肾脏衰竭。
4到24 小时
可经由或吸入及饮食;在自然环境中会快速降解
(基于Hew Strachan的著书中4频道档案文件)
Simon Wessely. . guardian.co.uk.
出自A+医学百科 “化学武器”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化学武器”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化学武器使用案例_百度知道化学武器发展趋势
1989年初,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禁止化学武器的国际会议上,145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一致通过了《最后宣言》,“决心通过全面消除化学武器来防止使用这类武器;承诺不使用,并谴责使用这类武器”,但一年之后,伊拉克总统对以色列的化学警告,又为“宣言”披上了一层阴影。据美国国防部统计,目前世界上拥有化学武器的国家已迅速增至16个,另有资料表明已达20一30个,有专家估计到下世纪初拥有化学武器的国家和地区将达到50个。同时,作为化学武器大国的苏联和美国,也不可能在完全销毁化学武器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拒绝接受苏联关于苏、美两国同时10。“·〔,地销毁双方现有化学武器的建议,日,虽然美、苏双方达成了销毁80%现有化学武器的协议,但由于化学武器在战争史上所起过的特殊作用,和在“二战”后得到的迅速发展,笔者认为在下世纪初之前一段时期内,化学武器不可能彻底消除,相反,化学武器在质量上将发生重大变革,...&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本论文着重研究了化学战剂的发展趋势和防护技术,对我军的防化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分为五章:第一章,对化学武器的发展历史及其危害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化武公约的形成、台军的化学战能力及我国政府在化学武器上的立场。第二章,阐述了化学战剂的种类和制备方法,详细地介绍了毒剂的毒理。第三章,介绍了化学武器的发展趋势,包括新概念化学武器、毒素战剂和二元化学武器。通过对蓖麻毒素的毒性进行图解,分析了二元化学武器的优缺点。第四章,比较了各种化学毒剂的检测和防护方法,包括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化方法。指出了它们的局限性,即检测速度慢、灵敏度低、缺少专一性、操作复杂和携带不方便等缺陷。第五章,结论:(1)加强我军防化装备信息化建设;(2)提高官兵的防化能力;(3)加强外军研究;(4)加强化武研究。&
(本文共88页)
权威出处:
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以其巨大破坏能力,将人类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推向极致。冷战期间,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主要集中在两大阵营的范围之内,基于对立的两大阵营固有的遏制力,扩散的范围和路径均相对狭窄。但是,冷战结束后,随着对立的双边主义演化成单极主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反却出现了扩散范围、扩散路径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为了控制扩散的蔓延,冷战期间的国际军控领域曾以“大国均势”的理论模型构筑起传统的防扩散机制,两个超级大国和两大军事阵营在尖锐的对抗中逐步建立起了一种核威慑和核恐怖的平衡,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维护了世界武器战略的稳定。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恐怖主义所追求的最大化杀伤效果与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巨大杀伤能力相互交集,恐怖组织控制或渗透的一系列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甚至跨国公司和自然人,都参与到了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技术、零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交易之中。这一现象致使恐怖组织与恐怖武器结合的...&
(本文共165页)
权威出处:
多年来,学者对国家建立、实施出口管制制度并在出口管制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原因或动机一直争论不休。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国家主要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私人贸易出口进行管制,以维护本国的安全和竞争上的经济优势。在出口管制中,国家追求的安全利益与私人追求的贸易利益之间存在冲突,因而政府会针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策略以平衡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强化某些具有军事用途和战略意义物项的出口管制,同时放松某些偏向民用物项的出口管制成为各国出口管制制度的发展趋势。在出口管制的多边协调方面,国际社会先后签订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细菌(生物)及毒素武器的发展、生产和储存以及销毁这类武器的条约》和《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销毁此种武器的公约》来控制核武器、生物武器及化学武器等杀伤性武器的使用和扩散。这些国际条约的缔约国有义务采取措施控制核武器、生物武器及化学武器等杀伤性武器等敏感物项及相关技术的出口。同时为弥补国际条约的不足...&
(本文共166页)
权威出处:
化学战剂属于毒性最大的有毒化学品.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使用过的化学战剂达二十余种.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估计,美国在40年前生产和储存的化学战剂约有4万吨,苏联的储存量为4.5万吨,而近40年来生产和储存的化学战剂尚无法估计. 化学战剂按其毒性分类,可分为神经性毒刊(沙林、梭曼、vX),、糜烂性毒剂(芥r气、路易氏剂)、全身中毒性毒剂(氢氰酸、氯化氰)、精神失能性毒剂( Bz)、窒息性毒剂(CS、CR、苯氯乙酮、亚当氏剂)和刺激性毒剂(光气、双光气)等。 化学战剂对环境能造成严重污染.化学战剂施放扩散后能直接伤害人和动物、植物。因其毒性很大,极小剂量就能使人畜致死.如早期化学战中使用过的光气,其lm讯的吸入半致死浓度(LC。。)为39/1才,神经性毒剂梭曼更甚,其LC。。为。.0459/m3〔‘,.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中泄漏的异氰酸甲酚的致死浓度为39/m“,造成了五万多人死伤,二十多万人的健康受到不同...&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J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先发动了化学战,英、法、美、俄军队等国也相继大量生产和使用化学武器。法国在战争期间共生产化学毒剂13种,计49296吨,俄国使用了4700吨毒剂,美国曾将500万发毒剂炮弹运往英、法,战争结束时仍有400余万枚毒剂炮弹的贮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战进行的是一场化学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同盟国加紧化学武器的生产和备战,人们“谈毒色变,),化学战犹如弦上之箭,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但是,化学战终究没有发生,同盟国诸国准备的50万吨毒剂最后也不得不销毁。为什么这种有效的大规模杀伤武器没有使用于战争,同盟国大力准备的化学战始终没有爆发呢?其中原因很复杂,在战争的不同时期,对同盟国的不同国家来说,存在着多种军事障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战争初期发动化学战的能力不足。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段时期内,化学战政策经历过四次曲折的变化。年华盛顿会议期间,陆军部曾下令禁止进攻性...&
(本文共3页)
权威出处:
前 .日‘~ 蔺 伊拉克焊然出兵侵占科 威特,引起了一场震惊世界 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 多国部队,拥有高技术装备 的绝对优势,发誓要对伊拉 克进行严厉的制裁;而伊拉 克自恃占天时地利之优,是 第三世界国家中拥有化学武 器大国,有六年两伊化学战 的经验,以化学武器作杀手 铜,扬言如果遭到进攻,将 使用化学武器使美军“横尸 遍野”。与此同时,美国公 众要求美军摧毁伊拉克的化 学武器、’生物武器和核武 器。其间,伊拉克总统萨达 姆·侯赛因曾下令其部队在 必要时使用化学武器,美国 国防部长切尼亦重申快不首先使用化学武器,而保留同类报复的权利,但他誉告说,如果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美国的回击将是绝对不可抵御的,而且也是毁灭性的。因此,海湾战争中是否会发生大规模化学战一直是人们曾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双方化学战实力作以扼要剖析。一、伊拉克的化学战能力 伊拉克当局一直将化学武器视为“穷国的原子弹”,并作为一种主要的战略威慑手段,多年来...&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武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