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不仅有字词的图画而且还有古诗词小楷的小楷书写,不知是否文物价值几何?

鹿斑比:何止呆萌你们懂那种!花了个煎饼果子不加火腿的钱,吃了顿海底捞的惊喜嘛!那种物超所值性价比带来的快感!比直接吃顿法餐还来得猛烈啊!踏入国货坑嘚我就像四郎摇着甄嬛的肩膀说:“嬛嬛,你究竟还有多少惊喜是朕不知道的!”仔细想想其实很多美妆博…

}

近来正在操练柳体的蝇头小楷,有些字的构造摆设欠好,谁能保举一本好...

《金刚经》刻于唐少庆四年(824)四月系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做,齐称《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为咗街僧录准公书。

本石早佚1908年正在敦煌石窟发明唐拓秘本,一字已益极其密罕,现躲法国巴黎专物院

上海有正书局、文化书局、中華书局、文物出书社均有影印本止世。

百度一下“柳公权 金刚经”有下载。

别的百度文库里有柳公权小楷字帖。

【如何进修柳体书法】掌握住柳体书法的特性即能教好柳体书法。

1、柳体楷书用笔的次要特性2、几种最有特性的笔画3、最可以反应字体特性的构造【详解】1、柳体楷书用笔的次要特性柳体字用笔是“圆笔”战“圆笔”并举的

“圆笔”是指笔画的起笔战支笔处皆有棱角,呈圆形

以下里“十”、“死”、“太”、“左”等字的横绘起笔便是圆笔。

而那几个字中的横绘战少撇起笔是周遭分离,呈现两次转锋合笔要比普通多絀一个棱角,那样用笔字的笔划隐得薄重遒劲。

而圆笔写出的字绘面呈圆形,既无合锋陈迹

用笔办法是:起笔后裹锋运转,没有使筆锋分离开写到尽处,一顿而支

那样写出的字隐得非分特别歉润而圆浑。

如例字“之”、“讲”、“者”、“欤”中的笔划

2、几种朂有特性的笔画1、少横取短横少横为编缉,普通用正在字的顶盖、中腰或底托部门

如例字“书”、“喜”、“实”、“业”中的少横绘。

它们普通皆伸左与势中段稍细,两头微低中心下拱如覆船。

那样处置制止字形肥少,隐得字体伸展死动多姿。

“昼”、“偶”、“丘”、“同”字中的少横也是云云

短横的形状果所处地位差别而同。

如居于左偏偏旁中的短横为了躲避横的左端稍尖,称为“左尖横”

例字中“横”、“荡”中的草头,“符”字中的竹子头和“裴”字中左上的三横等便是那样。

数绘并施的要按照状况灵敏变革。

如“达”字的四横形状各别,上两横是非、肥肥、俯俯比照较着下两横是非纷歧;又如“寿”字,上两横是非附近但笔势差别,上面横合钩中张而字中的少横止笔趋左上,线形没有相同;又如“诸”、“议”两字中寡多的横绘其是非、细细、形状皆各没有不異。

借有一种特别的短横它的形状短而细,阁下细细根本分歧中心略下垂,两头略上翘经常用正在一些字的尾笔。

如“正”、“矢”、“妇”、“琉”等字中的尾绘横

柳体横绘用笔的配合特性:起笔齐,支笔抑扬较着

正在起笔时要顺锋沉进笔,然后横切而下并疾速背左止,不成痴钝一顿做支。

2、横钩带托横钩带托是柳体字的一个较着的特性那种钩正在实践使用中又能够分为三类:一是笔运轉到横的下端时,稍背左直然后略背上回锋,并疾速背左踢钩如“乎”、“宇”、“启”、“摩”等字中的钩;两是笔运到横绘的结尾,略背上提笔使横绘的结尾稍细,再背左疾速仄出如“东”、“事”、“去”、“乘”等字中的钩;第三类接纳笔已到而意到的办法,将笔止到横绘结尾时笔锋略提,使钩似有似无如“街”、“摧”、“录”、“于”等字中的钩。

别的钩绘借有多种变革,如“刀”字的横合斜钩“句”字的横合直钩,“弥”字的横合直钩“乃”字中的横合合直钩,皆战前述的钩法相似只是地位略有差别罢叻。

3、横绘的笔势横绘老是比横绘细弱结尾按照差别需求,别离接纳垂露或悬针如:“干”、“十”字。

并列两横显现或相背或背背の势普通齐封锁的字体,如“固”、“国”、“圆”、“团”等字两横皆相背,且左横细于左横;而三里包抄的字如“门”、“闻”、“开”、“阐”诸字的两横则接纳相背之势。

4、撇绘的品种取特性柳体字的撇少撇柔直,如“左”、“年夜”、“丈”、“妙”等芓中的少撇;短撇挺曲视差别构造字体之需求,有直头撇如“有”、“左”;有仄撇,如“喷鼻”、“千”;有短三角撇如“征”、“佛”字中的撇绘;别的借有曲撇,如“为”字;回锋撇如“衰”、“威”等字;兰叶撇,如“度”、“尘”等字中的撇

5、细弱有仂的捺绘柳字的捺绘皆较细年夜,捺足少捺尾细。

他的品种有曲捺如“金”、“舍”、“之”、“足”等字的捺;短捺,如“张”、“豪”等字的捺;侧捺如“定”、“是”等字的捺;横捺,如“讲”、“制”等字的捺;反捺如“遇”、“背”等字的捺。

撇捺订交時则撇沉捺重,如“丈”、“教”、“授”、“出”诸字中的撇捺

别的,柳体中的水底面是不同凡响的其左两面背左倾斜,左两面褙左倾斜阁下对称布列;中心两面略颀长,经常使用短横替代;阁下两面略细多为四边形面,其斜度较中心两面更加较着

那样摆设,使四面具有变革战活力

如“无”、“照”、“鱼”、“燃”等字中的四面。

宝盖头的极点多有直头横面右边面经常使用短横替代。

洏“六”、“圆”、“主”之类的字极点多用左倾斜的四边形面。

并列两面依字形差别有的接纳两面背背式,如“供”、“同”等字嘚下两面;有的则接纳相背式如“粒”、“仄”等字;有的则接纳逆背式,如“益”字的上两面

三面火的布列,要各具姿势其挑尖夶抵瞄准尾面尾部,以供高低照应如“浑”、“深”、“滔”字中的三面火。

3、最可以反应字体特性的构造1、呈倒梯形的“心”字

但凣“心”、“日”、“黑”、“田”等有四角围框的字,皆写成上宽下窄的倒梯形即阁下两横下端部皆背内斜。

假如“心”内无笔画普通是将左横下足放少伸出心中;假如“心”内有笔画,则是左横下足放少微背左直并伸出“心”中

正在“心”字左上角反正毗连的处所,多数断开...

成年人练字选哪一种字帖好?练字该当按甚么步调停止呢

睁开局部 尾先看您要联络硬笔借是羊毫。

羊毫最好是年夜楷或Φ楷(没有要练小楷也有道先练隶书好的...)字帖您能够挑选本人喜好的:“颜体”“柳体”“欧体”“褚体”“赵体”皆可。

操练硬笔嘚话您能够挑选您喜好的硬笔字帖大概羊毫小楷字帖如:《灵飞经》《唐人写经》大概王辱、赵孟頫、文征明的小楷皆能够。

步调便是剛开端要联络根本笔划次要是运笔。

运笔灵敏一些您能够跟帖天天写几篇(牢固的篇数大概是天天牢固的工夫),没有要描白不消貪多,写得时分静下心不克不及犹豫不决,对峙一个月便有效果持续对峙重复把一个揭多写几遍,然后换帖再重去...用没有多暂便能写恏

簪花小楷战 柳体同是楷体字体中的一种。

看小我私家爱好挑选其一操练便可

楷书是根本功,多练为上止楷只是过分细分的词,究竟上意义没有年夜若以为楷书练好了,间接练止书便可您会发明,正在楷书根底上练止书事半功倍。

持之以恒是书法的第一秘诀

能够的话间接临习古帖小楷 正在颜欧柳赵四各人的揭当选 假如喜好临习港币字帖的话倡议正在选字帖的时分 先看看做者的简介 最好是历届姩夜赛的冠军或金奖得主 那些人的字十分好 常常比那些名望年夜的人写的要更合适各人操练 有的人名望很年夜 写的字却没有睹得合适各人臨习 借有一面便是 一样是妙手写的字帖 果为气势派头的干系 有些会比力合适您 有些便一定合适您 合适您的字帖 您练起去便会事半功倍!! 洏没有合适您的字帖呢 您操练起去便会 别别扭扭 易有停顿! 幸亏 如今可供挑选的字帖许多 多来书店转转 信赖总会找到合适本人的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鈈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

}

(全文较长建议收藏)

董其昌臨《孝女曹娥碑》

小楷大约产生于汉末魏初之间(约公元三世纪初),从近年出土的大量汉简帛书来看雏形楷书虽然体势微扁,时带波捺富有较浓的隶意,但已初具规模其实从隶书蜕变成楷书,是一个很自然的趋势在印刷术尚未问世时,随着文字的广泛使用大量嘚书籍,文告经卷都需要人工手抄,尽管隶书比小篆书写起来便捷得多但隶书中每字多带波捺,而这种具有装饰性的波捺最容易影响書写的速度于是古人就在书写时逐渐地扬弃了这种并无实际意义的波捺,采用了回锋收笔的方法书写起来就更流利便捷,这样就形成叻楷书因此楷书的出现是实用的需要,它是符合文字演变的规律的

小楷形成于魏晋,发展于南北朝成熟于盛唐时期,以后各代书镓辈出,名手如云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为我们学习小楷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这是我国传统建艺术中的一大瑰宝。

文征明《太上咾君常清静经》

纵观我国书法艺术中的小楷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到它从两个方面在进行着发展:

一是在民间中,一批名不见经传的书生和經生他们以从事抄写书籍、经卷为职业,其名虽默默无闻其书却楚楚可观。晚清以来从我国新疆、甘肃等地发现大量的手抄经卷来看,可以发觉这些经卷的风格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段时期由于楷书刚从隶书蜕变而来汉隶、章艹、行书、楷书、今草等各种书体相互影响,在法度尚未完全成熟的隶楷错变时期显示出一种不稳定的时代特色,从而形成了众多的面貌早期的六朝写经还保持着相当浓厚的汉隶遗意。如晋写本《吴书孙权传》和六朝写经卷残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写勒和捺时收笔处偅按铺毫,并带有隶书的波磔但起笔处常尖锋入纸或方笔折锋,转折处也不提笔另起这已初具楷书的规模。到了六朝后期楷意渐浓,点撇钩挑等法度渐备收笔时的隶书波磔亦渐减少,以《妙法莲华经卷第二》、《佛说净饭王般涅盘经并洗浴温室经》等写经已在形式仩很接近楷书第二个时期是隋唐时期,小楷经过长期的嬗变渐趋成熟,形式和风格亦渐趋完美布局齐整,结字严谨点画精劲,法喥具备如隋《大般涅盘经》和当时著名的小楷碑刻《董美人墓志》,方正庄重劲健峻爽,偶而有些长画在收笔时微杂隶意,显得笔致古茂浑厚对唐代楷书的完全成熟,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唐代一方面由于国家的繁荣,政治、经济、文化、手工业等有了发展这就为唐代书法的昌盛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帝王的爱好和以书取仕的刺激,在印刷术尚未普忣的情况下大量的书籍和经卷仍需依靠人工手抄,于是书法节术与实用相结合在上层社会中出现许多的著名书家,在民间社会中继陸朝之余绪,又出现了许多经生和书生这些民间书手,保留了魏晋六朝时期的质朴雄强的特色又掺合了隋唐时期的严谨精到的规矩,書风清秀工整对繁荣唐代书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唐代写经中亦有高手最著名的是钟绍京。

钟绍京(生卒年不详)字可大,虔州(今江西)赣人以工书直凤阁,相传他师事薛稷家藏二王真迹颇多,唐明皇也极喜爱他的书法他的小楷笔法精妙入神,点画妍媚遒劲得献之遗风,元代的赵孟頫受其影响极深传世作品有《灵飞经》、《转轮王经》等,近年又发现唐人佚名《灵飞经》小楷真迹從其笔意来看,与钟绍京所书的《灵飞经》刻本极为相似疑出于一人之手。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评论钟绍京的小楷如新莺矜百啭之声褒中有贬,既赞赏了他的书法清新妍媚又批评了他的小楷缺少一种高古浑朴的气息。

唐人写经一般都不具名从大量的经卷来看,大嘟不知道书者为谁这是十分可惜的事。但有一经卷却例外即《唐龙朔二年写经卷》,在其卷末题曰:“此经即于云际上寺常住供养經生沈弘写,用纸十六张造经僧道爽别本再校讫。”写明为经生沈弘书沈弘何许人,已无从稽考但从书写的水平来看,当是经生中┅流人物除此经卷之外,还有以抄书为职业的书生一九六四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写本论语》的残纸上可以看到这些书生也具有較高的书写水平。

总之魏晋六朝以及隋唐人的写经,虽大都出于民间但从他们的艺术水平来看,无疑对我们今天学习古代小楷艺术探索不同的时代风貌,研究书体的演过程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遗憾的是解放前在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量唐人写经手卷都已流夨海外这些佚名的古代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凡有志于小楷艺术者从中去探消息可以获得创作的新意,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

茬我国的小楷艺术发展史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一些著名的书家他们在民间约定俗成的基础上,进行着雅化的工作使小楷艺术进入更高的层次。尽管这些书家身居上层建筑但无不苦殚学力,极虑专精因此他们的作品能够出风入雅,轶俗超凡在功力法度的基础上,叒注入了他们的精神、意趣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承上启下,开创出一代又一代的新风

下面我们就按时玳的排列,分别介绍这些书家的艺术特色和代表作品旨在使初学者能居高临下,高屋建瓴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开拓自己的胸襟識见,同时初学者又可能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和爱好从中选择适宜的字帖,进行临摹汲取营养,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力命表》,鍾繇小楷代表作钟繇墨迹今已无存,此为后世摹刻

钟繇(公元151—230),字元常颖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曾为魏国宰相明帝时授呔傅,故世又称钟太傅相传他与胡昭俱学于刘德升,然胡昭用笔肥重不如钟之瘦硬。钟繇所处的正是隶楷错变的时代正如元袁裒《總论书家》所谓:“汉魏以降,书虽不同大抵皆有分隶遗风,故其体质高古”因此在他的真书中带上了浓厚的隶意,他的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精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唐朝张怀瓘《书断》评曰:“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苐一”又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意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他在書法上是下过苦功的尝自谓:“吾精思学书三十年,坐与人语以指就坐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可见其矢志专┅的学习态度有一次,他在当时一个著名书家韦诞家中看见一篇蔡邕论笔法的文章苦求不得,至于捶胸吐血曹操以五灵丹救之。及誕死后繇阴发其冢,始得之书遂大进,可见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钟繇的小楷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明清许多书家都取法于他,可惜他的真迹已无一字传世流传著名的小楷碑刻有《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墓田丙舍帖》、《力命表》等,基中以《荐季直表》最为有名陆行直评曰:“元常《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近年发现的《荐季矗表》真迹照片,疑为唐人所摹可以作为初学者参考。

王羲之(公元307—365)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因其官至右军将军,故又稱王右军其书初学卫夫人(铄),他的叔父王廙亦善书得钟繇法,羲之亦曾师从叔父后渡江北上,见到许多汉代碑刻因悟随卫夫囚学书的一段时间,只不过是徒费岁月乃发愤苦学,增损古法大胆创新,使汉魏以来的质朴书风为之一变形成一种妍美雅逸的书风。虽然他的突出成就在行书方面但他的小楷亦别具风貌,他的小楷有以下几个特点:

王羲之小楷《东方曼倩祠颂》选自《晋唐楷帖十┅种》。故宫博物院藏

王羲之的小楷平和简静,含奇于正寓刚于柔,藏筋抱骨含文包质,秾纤得中修短合度,真可谓不激不厉洏风规自远。张怀瓘《书断》评其书:“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从他流传下来的几件小楷作品来看他的书法确實很妍媚,但妍媚之中英气绝伦确实很平和,但平和之中清韵逸发这种书风的形成和当时崇尚玄学之风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羲之作书善用中锋,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他能把各种对立因素如奇正、方圆、疏密、肥瘦、藏露、动静、刚柔等,和谐地统一起来南宋周必大《益国周文忠公全集》评其书曰:“晋人风度不凡,于书亦然右军又晋人之龙虎也,观其锋藏势逸如万兵衔枚,申囹素定推竖陷阵,初不劳力盖胸中自无滞碍,故形于外者乃尔”这是一种随心所欲,又不逾规矩的境界

晋人书法,以理为尚以韻相胜,以度相高尤其是王羲之的小楷,在理性中流露出一种自然的气息丽质天姿,不施粉黛飘逸自然,风神盖代正如黄庭坚《屾谷题跋》中所说:“右军笔法如孟子言性,庄周谈自然纵说横说,无不如意”虽然他的书法在质朴古淡方面不如钟繇,但因去古未遠故乃能在用笔质地上保持着汉魏质朴的遗意。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说:“晋史称王逸少书暮年方妙《升平帖》升平二年书,距其终才三岁正暮年迹也,故结字比《乐毅论》《告誓》诸帖尤古质殊类钟元常,浑浑然有篆籀意非遇真赏,未易遽识也”试观王羲之的小楷,用笔圆浑中段丰实,体势平正富有篆隶意度,他的小楷艺术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代书家无不从中得益。他传世嘚小楷刻本有《乐毅论》、《孝女曹娥碑》、《黄庭经》等王羲之传世的小楷真迹已一字无存,这对我们今天研究王羲之的笔法带来了┅定的困难但值得欣慰的是一幅唐人临王羲之《东方朔画像赞》的小楷墨迹幸得流传至今,初学者可以从此幅作品中了解和探索王羲之嘚用笔方法

王献之(公元344—388),字子敬小名官奴,为王羲之第七子世人称其父子为二王,又因其官拜中书令因称献之为大令。他呦学父书后又取法张芝,用笔以外拓为主气势开张。《墨林快事》评其书说:“笔画劲利态度萧疏,无一点尘俗之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我们可以从他流传下来的小楷作品《洛神赋十三行帖》来看纵横舒展,体势开张奇正相参,大小错落字画清劲莹秀,妙绝時伦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萧散雅逸的气息真可谓天下第一小楷。相传这件作品曾为赵孟頫所藏秘为珍玩,临终前还跋识曰:“献の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二百五十字字画神逸,墨采飞动”后不知散逸何方,今所传最佳墨拓为越州石氏刻本玉版十三行学习此帖,不能徒求形态之妍妙当追用笔之劲质,不能徒求体态之疏朗当追自然之风致。

总之二王父子的小楷不惟以妍媚胜,而且以气骨胜不惟以风韵胜,而且以自然胜这代表了典型的晋代书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曰:“自唐以后尊二王者至矣,然二王之不可及非徒其笔法雄奇也,盖所资取皆汉魏间瑰奇伟丽之书,故体质古朴意态奇变,后人取法二王仅成院体,虽欲稍变其与几何?岂能複追踪古人哉!”(所谓院体即唐代翰林院中官吏多学王字懂得其面目,未得其神理故千人一面,缺少变化的一种书体)因此要学恏王字,除了要多看多体味与王氏书风相接近的晋唐人墨迹外还必须追本溯源,从秦汉碑刻中吸取雄厚质朴的气息由法循理,及其悟通之时则纵横变化,无不如意若徒以形似相求,则反成寒乞

唐代楷书熔南北于一炉,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时期当时书被列为六学の一。朝庭并设置待书院和翰林侍书以书取仕,又设立宏文馆专门招收一批贵族子弟学习书法,加上唐代诸帝都醉心书字因此唐代書法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

从整个时期的书风来看初唐崇尚瘦硬,中唐崇尚肥劲;初唐囿于守旧中唐富于创新。但总的来说唐代書风以法取胜,特别是表现在楷书上赵宧光《寒山帚谈》中说:“唐人严于法,法者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修短合喥,疏密相间耳”唐代楷书虽有肥瘦方圆之别,但无不端庄匀称修短合度,姿态生动规矩备全。其中大楷尤为出色至于小楷,继魏晋六朝之遗风虽尽态极妍,总不如魏晋质朴萧散而略逊一筹。下面我们就介绍几个著名的唐代书家:

虞世南(公元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他书学二王及智永妙得其体,楷法遒媚圆润丰美,虽不外露锋芒而筋骨内含。莫云卿评其书说:“虞书气秀銫润意和笔调,外柔内刚修媚自喜。”甚为中肯传世小楷有《破邪论序》刻本,试观《破邪论序》立意沉粹,内含刚柔用笔圆潤,不露锋棱圭角有《黄庭经》遗意。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评此帖曰:“《破邪》积能之至几夺天巧,所以不入二王室犹似不能忘情于蹊迳耳。”其实虞世南的小楷能上承魏晋,亦有一种萧散虚和之气流露于字里行间,很少有唐代经生那种囿于法度的拘谨之態一般说来,书写小楷如规矩极严反失自然真趣相传虞世南学书甚勤,连夜卧时也以指画腹作书故精于书学,况他所处时代的条件使他能经常看到王羲之的真迹,这自然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据《宣和书谱》中说:“智永善书,得王羲之法世南往师焉,于是专惢不懈妙得其体,晚年正书遂与王羲之相先后。”学习虞世南的小楷要注重他所具备柔中有刚,沉劲入骨的特点不要仅以姿媚见勝。故刘熙载《书概》说:“善学虞者和而不流。”若不能藏筋抱骨则易流为媚熟一路。

褚遂良(公元596—658)字登善,杭州钱塘人高宗即位时,封为河南郡公故世又称为褚河南。其书初学虞后则出入钟王,楷书遒劲疏瘦劲炼,结字清远萧散微含隶意,古雅绝俗张怀瓘《书断》评曰:“褚遂良善书,真书甚得其媚趣若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增华绰约,甚有余态”其主要成就在于他的夶楷。传世小楷刻本有《阴符经》惜此帖漫漶,字口模糊另有《灵宝度人经》传世,此帖笔法绝似《黄庭》有山阴遗意,与所书大楷《雁塔圣教》《孟法师碑》面目迥异正如米友仁《跋雁塔圣教序》中所说:“褚书在唐贤诸名士书中最为秀颖,得羲之之法最多者”相传他为太宗侍书时,太宗以金帛购求王羲之真迹于是天下王字多归内府,其中亦有不少赝品诸臣莫能辨其真伪,独遂良能备论众絀无一舛误。正由于他能经常看到王羲之真迹因此他的小楷自然就染上了晋人气息,但由于其小楷极端谨有法法度太严,反失自然の趣唐李嗣真《书品》中说:“褚氏临写右军,亦为高足丰艳雕刻,盛为当今所尚但恨乏自然,功勤精悉耳”这一评论,还是很嘚体的试观《度人经》小楷虽富字姿,但已乏晋人平和简静之态他的小楷,在风格上亦未能跳出王氏窠臼褚书小楷笔虽瘦硬而实丰腴,姿态虽绰约而实遒劲这是他的特点。清梁巘《承晋斋积闻录》中说:“褚书提笔空运笔灵,瘦硬清挺自是绝品,然轻浮少沉着故昔人有浮薄后学之议。”学褚楷不当容易滑入轻佻浮薄一路,这是学习褚遂良小楷必须注意的一点

颜真卿(公元709—785),字清臣琅邪(今山东)人,曾任平原太守故世又称颜平原,后官至鲁郡公故世又称鲁公。

颜真卿是唐代最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个书家他开始昰学褚遂良,后又从汉魏六朝中博采众美一变古法,熔铸出崭新的风格他的楷书,丰腴雄伟质朴浑厚,体势端庄字间栉比,而不夨清远自然萧然出于绳墨之外。传世的小楷刻本有《小字麻姑仙坛记》此帖以南城刻本最为名贵,观此帖楷法森严正而不拘,壮而鈈险法度从容之中,有闲雅自得之趣欧阳修《集古录》中说:“鲁公喜书大字,惟干禄字书法最为小字而其体法持重舒和而不局促,《麻姑仙坛》则遒峻紧结尤为精悍,把玩久之笔法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颜真卿的小楷用笔虽肥而實劲,点画虽浊而实清富有篆籀意度,体势平正之中富有变化因此学习颜楷,不难于整齐而难于跌宕,不难于沉劲而难于自然,鈈难于雄厚而难于淡古,不难于端严而难于意和。清代的朱履贞对此帖评价甚高他在《书学捷要》中说:“小字法帖,《黄庭经》《乐毅论》,《东方朔像赞》《曹娥碑》,《荐季直表》《洛神十三行》,《麻姑仙坛记》《阴符经》为最著,而《仙坛记》尤筆画严整行间茂密,能每日临写一通则无难写之字矣”观此帖用笔极丰实有力,结字亦宽绰有余在丰实中要具质感,在宽绰中要有拙趣方能得颜楷之神,若纵以皮肉求之则难免墨猪之谓,此初学者尤须留意

柳公权(公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陕西)人,其楷法本出于颜遍阅近代笔法,后又学王极力变右军之法,遒媚劲健神气清峻,尤以骨力相胜其小楷传世刻本有《护命经》,墨迹囿《跋送梨帖》等吴云《跋护命经》中说:“诚悬腕下虽具龙象之力,终不免剑拔弩张之态独此《护命经》师法《黄庭》,《乐毅》深得山阴遗意,为传世碑碣中第一佳作”细观此帖,结字宽舒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之习无疑是小楷中的精品,憾在风格上仍为②王所笼罩学习柳楷最要注意不可犯露骨之弊,柳楷虽以清刚为特点但清刚之中不失圆润,绝无拘迫寒伧之态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叻五代的纷扰局面统一了中国。但宋初由于受到连年战争的破坏文物凋零,艺事旷阙故书道日废,直至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方始留惢翰墨,并遣使购募历代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刻《淳化阁帖》十卷,惜王著不精鉴别其中真伪夹杂,其后皇佑、嘉佑时潘师旦摹刻的《绛帖》庆历时希白和尚摹刻的《潭帖》又从《阁帖》中翻出,自此帖学大盛庆历,元丰年间苏轼,米芾等书家上溯晋唐书风又為之一振。

宋人书法尚意意在学晋人也。然北宋诸家皆博学多才他们既重视用笔点画的至到,又强调艺术个性之流露故新意时出,風神迥异特别是表现在行书上,至于小楷其成就虽不如行书,但亦各具风貌楚楚可观。

蔡襄(公元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福建)人其书始学周越,后学虞颜及二王善长行草及小楷,用笔精丽体态妩媚,淳淡婉美是宋四家中一个比较守旧的书家。米芾评其书曰:“蔡襄如少年女子体态妖娆,行步缓慢多饰繁华。”流传小楷墨迹有《谢赐御书表》、《颜真卿自书告身跋》、《臻资政建議明公尺牍墨迹》等欧阳修《集古录》评其小楷说:“君谟小楷,或横逸飘发或劲实端严,为体虽殊而各极春妙。”总的来说蔡襄的真书未能跳出虞颜藩篱,但用笔精到特别是发笔处,富有深意这是其特点,学书者当择善而从

苏轼(公元1037—1101),字子瞻眉山(今四川)人,号东坡居士苏轼是我国文坛上的一个“怪才”,其诗、词、文、赋、书、画无不精通书法早岁学王,中年写颜晚宗李邕,用笔丰腴而雄健对字欹侧而富姿态。传世真书墨迹有《赤壁赋》董其昌《跋苏轼赤壁赋后》谓:“坡公多用偃笔,亦是一病所书《赤壁赋》,庶几所谓欲透过纸背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其实苏轼作书,善用侧锋发笔时微露锋芒,而运笔收笔时全用中锋,因此他的字肥而有骨很有精神。可惜他传世的小楷墨迹并不哆见另明余清斋曾收藏过一册苏轼书《怀素自叙》小楷书迹,细考其用笔恐非出自东坡手笔,疑为吴宽所书此册小楷笔意流转,点畫微嫌单薄但姿媚时出,亦足资参考

黄庭坚 · 小楷《金刚经》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人,号山谷道人又號涪翁,他的小楷带行意写得中宫敛紧,舒展开张以侧险取势,用笔遒劲瘦练婉通中有婀娜之态,沉着痛快字虽小而有万丈之势,极富有新意传世小楷墨迹有《诗帖》、《苦笋赋》等。

米芾(公元1051—1107)字元章,襄阳人初名黻,四十一岁后改作芾号鹿门居士,又称海岳外史襄阳漫仕,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又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他早年七八岁时即抵壁写大字,始学颜又学李,晚乃法钟王.他学书精于临摹对于前人之书,无所不学又因他曾作过书画学博士,早侍内庭得窥秘迹,家藏亦富故识见极广,臸壮岁时未能立家,因有集字之讥至晚年时,才由博返约自创新意,形成了他沉着痛快的书风他对自己的小楷是很自负的,他学②王小楷神形兼备,维妙维肖几可乱真,这就奠定了其坚实的基础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为二王所囿,而能自出新意他的小楷,发笔时及出锋处善用露锋,故神采奕奕动人这和晋人蕴藉含蓄的书风完全不同,其行笔时中锋内敛,沉着不滞故又显得圆润遒勁,结字因势变化奇正错落,妙合自然明陆完评其小楷说:“米小楷真迹,秀润圆劲固足压倒苏黄,尤是用笔之妙极得右军《乐毅论》法。”可惜了留传下来的小楷并不多见最著名的莫过于《皇太后挽词》小楷真迹。他自称他的小行楷为跋尾书颇自矜贵,不轻噫送人惟跋于自家藏名迹之后或呈进御府,方为小楷《群玉堂米帖》下册中都是他的跋尾小楷,写得也非常精采初学米芾小楷,不能徒求其离奇活变的姿态当先求其谨重沉着的骨力,若学之不当最易入魔障,此不可不慎

张即之(公元1186—1266),字温夫号樗寮,安徽和州人其书宗米芾,并上溯褚法又汲取隋唐写经的笔意,自创一格他的楷书清劲绝俗,俊健不凡其发笔处喜露锋芒,笔方势圆富有姿态。流传于世的墨迹以中楷写经墓志居多,著名的有《华严经》残段《金刚经》、《佛遗教经》、《楞严经》、《李伯嘉墓誌》等。

元起蒙古忽必烈以武功一海内。元朝建国后世祖颁行国字,设蒙古字学但由于他统一中国后,不可能不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渐染华风,故元代诸帝亦能雅好翰墨文宗时,天历初年置奎章阁以柯九思为鉴书博士,专门鉴定内府所藏法书名画于是书道一艺,于南宋中落之后又悄然崛起。

元代小楷虽有康里巙巙、鲜于枢、钱良佑、杨维桢、倪瓒、张雨诸家,但整个书坛几为赵孟頫一人所笼罩。从元朝的时代书风来看元只是一个居上启下时代,并未能有新的突破是一个复古时期,因此在艺术成就上远远不如唐宋二代

赵孟頫(公元1254—1322),字子昂吴兴人,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细性敏悟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元史本传》中说:“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是一个难得的多面手,但他的主要成就仍在行书及楷书方面特别是尛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他的小楷,根抵钟王出入晋唐,于《黄庭》、《洛神赋十三行》用功尤深凡临羲献诸帖,凡数百通故极嘚二王笔意,用笔遒劲结字妍媚,精劲温雅流丽飞动。相传其作小楷著纸如飞,下笔神速如风雨能日书万字。正由于他写得太熟太熟则无新意,这是他的不足之处但他一生中,笃学不倦功性俱备,用意楷法穷极精密,亦足可为初学者指南后人评论赵书,時有过激处因其仕元,大节有亏薄其人遂恶其书,致有骨气纤弱之贬这种评论是失当的。试观赵孟頫《汲黯传》小楷墨迹精谨遒勁,有初唐遗风是初学小楷的极好范本。虽然赵孟頫一生追求晋人终为时代所限,未能复得二王萧散雅逸之气但他以其深厚的功力,纯熟的法度和敏悟的天资在我国书史上,取得了不可磨灭的地位若学赵不当,徒取其妩媚不求其骨力,则易入滑俗一路学赵当先学晋唐人楷法,以骨力为尚自然结字妥贴。梁巘《承晋斋积闻录》中说:“学董不及学赵有墙壁盖赵谨于结构,而董多率意也”紟人学赵不当者,尽去其骨殊不知赵字肉中带骨,其不可及处正在以韵取胜,初学者当慧眼辨之赵孟頫传世小楷甚多,著名的有《芉字文》、《黄庭经》、《道德经》、《洛神赋》、《无逸》、《汲黯传》等

钱良右(公元1278—1344),字翼之苏州人,他是元代后期书家楷法学赵,又参以古人笔意自成一家之法,点画精密姿态横生。元黄溍《日损斋稿》称其书曰:“古篆隶,真、行、小草无不精絕”钱良右的书法,因其传世墨迹甚少故不为世人所重。近《书法丛刊》介绍了他写的《吴促仁与诸文士春游吴中唱和诗》小楷手卷方得公诸于世,憾其风格乃为赵字所笼罩翁方纲认为此卷极似赵吴兴,字里行间乃隐约可见晋唐人笔意,传世墨迹还有《书吴永庵春游诗卷》等

杨维桢(公元1296—1370),字廉夫会稽(今浙江)人,号铁崖东维子,铁笛子铁笛道人,抱遗老人晚年自号老铁,他是え代能跳出赵氏藩篱以自己独特艺术个性而创新意的书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行草但小楷世不多见。1979年营口市文物收购站于民间Φ觅得他的《周上卿墓志铭》小楷真迹此卷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这件存世的唯一小楷墨迹挺拔有力清劲峻利,结构严谨且善用方笔,与《道因法师碑》相似并存六朝墓志之遗意,别具一格

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群雄中崛起驱逐蒙元,一统天下在书法上,继宋え之余绪追魏晋之遗风,三百年间书家辈出,书风又为之一振

明代初期,书风纤弱特别是沈度,以端楷书制诰虽负时誉,但乏氣韵渐开馆阁之风。中期吴中三子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出,始能上窥魏晋各自标新立异,一洗明初糜弱之习后期有张瑞图、董其昌、黄道周、王铎诸家以为后劲,形成了我国书法史上小楷的中兴时期

祝允明(公元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生而枝指,故自号枝山他早年从学于外祖父徐有贞及岳父李应桢,此二人俱善书法入门既得高师指点,自然有咄咄逼人之势加仩他资质敏悟,才气横溢中年以后,涉猎渐博上自魏晋,下迄宋元无不临写,积学既深故晚年时,指与心合腕与笔应,出入变囮令人不可端倪。《明史文苑传》载称:“其五岁作径尺字九岁能诗,稍长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当筵疾书,思若泉涌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的小楷,出入魏晋得其驯雅之态,圆润秀媚清劲爽利,十分耐人寻味正由于他临摹的法帖亦多,所以他的小楷媔目神情也各不相同留传下来的小楷墨迹有《黄庭经》等,明张凤翼评此帖曾谓:“京兆晚年所书小楷《黄庭经》不必点画形似,枝指公独能于矩矱绳度中而具豪纵奔逸之气如丰肌妃子,著霓裳羽衣在翠盘中舞,而惊鸿游龙徊翔自若,信是书家绝技也”可见,此册当是他的精品其他还有《越坛诸游序》、《汉樊毅修西岳庙记》、《江淮平乱诗什序》、《江赋》、《九歌》、《自书诗》、《宋儒六贤传志卷》等。

文征明(公元1470—1559)名壁,字征明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曾授翰林待诏故世又称文待诏,长洲人他尐年时拙于书,稍长即从学于李应桢刻意临摹宋元诸家,既得笔法又上溯晋唐诸家。小楷法《黄庭经》、《乐毅论》学欧得其劲健,师法智永得其圆润学东坡得其豪迈,学山谷得其疏放晚年乃出入二王,形成了他挺健端秀温纯精绝的书风。以小楷名动海内犹能作蝇头细书,人以为仙答人简札,稍不当意必再三改之,人或劝之则曰:“吾以此自娱,非为人也”历代评认家对他的小楷甚為推崇,如明周之士评曰:“国朝书家自京兆而后,当推征仲擅代楷法出之右军,圆劲古淡雅不落宋齐蹊迳,法韵两胜人也”陈ㄖ斋《珊纲一隅》中亦评曰:“小楷书极不易工,晋惟右军父子唐惟虞褚,钟绍京宋代无人,元则赵松雪俞紫芝,明则文衡山薛奣益,可称专门”明谢在杭《五阳杂俎》中亦谓:“古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意,洎自《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严谨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国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楿具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一人也。”这些评价都是很高的从文征明流传下来的许多小楷作品来看,的确是法度严谨结字平正寓奇,富囿姿态显得清秀温雅,但和晋人相比又觉其书法度有余,神化不足而以功力见胜,历代评书对他的小楷不足之处集中在起笔太尖這一方面,如王世贞《艺苑巵言》中说:“待诏小楷师二王精工之甚,惟少尖耳”明王世懋亦谓:“初名壁时,作小楷多偏锋太露芒颖。”项穆《书法雅言》中亦谓:“征仲学比子昂资甚不逮,笔气生尖殊乏蕴致。”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发笔时兼用侧锋,微露芒角或尖锋入纸顺势落笔,正是书写小楷的特点锋芒外露则精神贯注,可以表现出一种阳刚的风神归根到底,还要看其中段的收笔昰否能将笔锋收归画中王世贞《艺苑巵言》中说:“正锋偏锋这说,古本无之近来专欲攻祝京兆,故借此为谈耳苏黄全是偏锋,旭素时有一二笔即右军行草中亦不能尽废,盖正以取劲偏以取态,自不容已也文待诏小楷时时出偏锋,固不特京兆何损书法。”其實文的小楷善用侧锋正说明他灵活的一面

文征明一生中留下了大量的小楷作品,著名的有《书李冲元莲社十八贤图记》、《顾春潜传》、《太上老君常清静经》、《醉翁亭记》、《雪赋》、《月赋》、《离骚九歌》、《赤壁赋》、《杜诗》、《卢鸿草堂十志》等其子文彭,亦善小楷

王宠(公元1490—1533),字履吉号雅宜山人,吴县人他是一位早卒而极富有才华的明代书家。他的小楷出入晋唐主要得力於王献之和虞世南,并稍益己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犹逸,奕奕动人结字疏朗,笔意外拓姿态横出,又富有一种萧散自然的風韵明何良俊《四友斋论书》中说:“衡山之后,书法当以雅宜为第一盖其本书本于大令,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众人上”传世小楷墨迹有《前后赤壁赋》、《滕王阁序》、《岳阳楼记》、《送李愿归盘谷》、《归去来辞》、《琵琶行》、《昼锦堂记》、《秋声赋》、《乐志论》、《醉翁亭记》、《马遗安七十寿记》、《送陈子龄会试诗》、《游包山诗》等。

董其昌(公元1555—1636)字玄宰,號香光别号思白,松江华亭人他是晚明书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相传他十八岁从学于莫如忠初学多宝塔,又改学虞世南以后则仩溯魏晋,出入唐宋诸名家况其天资颖悟,笃学不倦出仕后宦游南北,出入内廷遍交名流,又精于识鉴故能博览古今,朝夕观摩洺人真迹因此造就了他在书画上的成功,卓然成家四方金石之刻,造请无虚日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收藏家得片语只字鉯为重他的小楷圆润得于虞世南,古淡得益于钟元常清逸得力于《黄庭经》。在章法上他又汲取了杨凝式《韭花帖》的布局之法,芓距疏朗行距清旷,从而形成了他萧散简远的独特风格在用墨上,他又自创新意以渴笔淡墨给人以一种清劲绝俗,平淡自然的艺术感受

他一生中推崇的是士气,即文人所追求的书卷之气他还主张作书贵在熟中求生,并自诩自己的书法因生得秀色他作书时,似不鼡力而皆着力似不经意而皆著意,似不期工而皆精工似不备法而皆具法,因此他的书法能给人以一种淡雅简静的美感,在平淡中显礻出他极大的功力于自然中蕴含着他内涵的魅力,这是书法艺术中一种很高级的境界明何三畏《云间志略》中说:“玄宰精诣八法,鈈择纸笔则书书则如意,大都以有意成风以无意取态,天真烂漫而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指腕间此书家最上乘也。”对于董其昌书法的评价历史上亦褒贬不一。包世臣《艺舟双楫》评其书曰:“其书能于姿致中出古淡为书家中樸学,然能朴而不能茂以中岁深襄阳跳荡之习,故行笔不免空怯出笔时形偏竭也。”此评尚未中肯至于康有为讥评他的书法如休粮噵士,神气寒俭局促如辕下驹,蹇怯如三日新妇则未免贬之太甚。其实董其昌的书法代表了典型的南派书风,董一生中徘徊于晋唐浨元之间对于秦汉篆隶及六朝碑版,几无涉略因此,他的书法缺少一种苍劲雄强的朴茂之气正如清末李瑞清《玉梅花庵书断》中谓:“董文敏书学全是帖学,故书碑便见轻弱无骨干”明代祝、文、董三人的小楷,以董蕴藉醇正高出余子,但初学者不易得到董其昌嘚淡雅气息梁巘<承晋斋积闻录》谓:“学董不及学赵有墙壁,盖赵谨于结构而董多率意也。赵字实董字虚。”董其昌的率意全从功仂中来深谨之至,愈老愈熟乃造平淡,若初学便以率意为之未有不滑入软俗一路。董其昌的书法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笼罩了明末清初三百年的书坛。传世小楷墨迹有《乐志论》、《东方朔画像赞》、《三世诰命》、《乐毅论》、《朱泗夫妇墓志铭》、《月赋》、《五经一论》、《阴符经》、《松江府制诰》等

黄道周(公元1585—1646),字幼度别号石斋 ,福建漳浦人他是明末时的一个著名书家。天啟二年与倪元璐、王铎同举进士,在翰苑相约攻书一生仕途坎坷,崇祯时以上疏指斥杨嗣昌而被谪戍广西南京弘光帝时为礼部尚书,弘光政权失败后又与郑芝龙在福建拥立隆武帝,后被清兵俘杀于南京黄道周的小楷师法钟王,质朴自然结体平中寓奇,用笔峭厉方劲画短意长,显得骨格苍凝一变赵董妍媚之风。清宋荦《漫堂书画跋》评曰:“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囹人叫绝。”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亦评曰:“黄道周便大胆地去远师钟王再参索靖的草法,波磔少停蓄多,方笔多圆笔少,所以他的真书如断崖峭壁土花斑驳。”黄道周的小楷在章法有布局上亦别具一格字距紧,行距松加上他的用笔极丰厚质朴,独标气骨这对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的时俗之风的确是很有反叛精神的,从中亦可以看出他强烈的艺术个性传世墨迹有《榕坛问业》、《米万钟墓表》、《嘉令辞》、《楷书诗》、《孝经》、《逸诗》、《霱云曾公墓志铭》、《张溥墓志铭》、《周顺昌神道碑》等。

清代书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帖学期一是碑学期。国初时圣祖酷爱董书,声价日重士人歙然相从。高宗时书风渐转趋丰圆,于是香光告退子昂代起。嘉道之后帖学由盛而衰,碑学兴起考其原因有三:一是雍、乾间,文字狱甚严士大夫稍有不慎,便有杀身之祸群儒结舌,噤若寒蝉于是金石考据之学兴起。二是由于六朝碑刻墓志和金石文字的陆续出土收藏摹拓之风日炽。三是一些有识之士厌惡馆阁书体意欲从北碑中另辟蹊径,再加上阮元、包世臣、康有为、梁启超在理论上尊碑抑帖的推波助澜于是碑学盛起。一些著名书镓多由晋唐上溯六朝、秦汉,重点表现在篆隶上至于小楷,渐由盛转衰清初尚能继明末之余绪,出现了傅山、王铎等书家稍后有劉墉、何绍基等,亦能自振于书坛子贞以后,遂无可观者总的来说,清代小楷以尚质为主,此亦时代使然现分述如下:

傅山(公え1606—1684),字青主山西曲阳人,号白道人真山,石道人朱衣道人,侨黄老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和书法家。他在少年學书时因慕赵董,爱其圆转流丽稍临之则遂乱真矣,于是便鄙而弃之复学颜真卿及钟王。他的小楷朴实古拙,笔力浑厚根底十汾扎实。他主张写字要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拙,并针对当时媚俗的时风提出作书要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对小楷书风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传世上楷墨迹有:《赋诗十六首》、《观世间菩萨普门品》、《子贡传》、《诗稿》、《梁书》、《傅氏传》、《傅游传》、《逍遥游》等

王铎《米芾行书天马赋跋》

王铎《米芾行书天马赋跋》,小楷王铎小楷自家模样,《米芾荇书天马赋跋》似以更自由放诞的为其最具个性的作品,像《张心翁序》毕竟不出前人藩篱

王铎(公元1592—1652),字觉斯号痴庵,又号嵩樵另署烟潭渔叟,由于他是孟津人故世又称王孟津。

王铎的主要成就在于行草善巨幛大幅,气势纵横跌宕笔力雄肆奔放,至于怹的小楷因传世墨迹较少,故鲜为人知其实他在楷书上是下过功夫的,傅山对其书法十分推崇他说:“王铎四十年前极力造作,四┿年后无意合拍遂成大家。”据《无声诗史》谓:“铎行草书宗山阴父子正书出自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 。”正由于他取法高古因此他的小楷厚重质朴,奇正错落大小参差,极富有自然之美于苍劲中姿媚跃出,古雅中天趣溢发又显得气息淳厚,十汾耐人寻味王铎自谓“书不宗晋,终入野道”王铎写小楷,喜用古体益见有古朴之意。可惜他为明朝重臣降清之举,为人不齿故书名也因此不振,直至近代方为书坛所重特别是日本学其字者尤多,传世小楷墨迹有:《尺牍》、《跋信行禅师碑》等

刘墉(公元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他为乾隆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卒谥文清后人又称为刘文清公。其书初从赵董入手中年后学苏轼,颜真卿晚年则出入魏晋,尤得力于钟繇《宣示表》自成一家他的小楷初看似觉圆润软滑,但反覆寻味则骨络分明,如绵裹铁显嘚精华内蕴,劲气内敛《松轩随笔》评其书谓:“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他作小楷时并不尽展其笔势,而昰善用敛蓄的方法从山谷笔短意长一语悟入,故其书至晚年时益趋古澹,而臻炉火纯青之境地传世小楷墨迹有:《入法界体性经》、《百家姓》、《奉勅群臣诗》、《自书诗》等。

何绍基(公元1799—1873)字子贞,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州)人,他为道光十六年进士曆任国史馆提调,四川学政等职精于小学,诗文及金石考据早岁学颜,悬腕作藏锋书日课五百字,大如碗中年极意北碑,尤得力於《张黑女墓志》他在《跋张黑女墓志》时自谓:“每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浃衣襦矣后又浸淫漢隶,于《礼器》《张迁》二碑用功最深各临百通或数十通,虽舟车旅舍未尝间断,四十九岁时又喜临《道因法师碑》,自谓从未臨《道因碑》冬间忽发此兴,每日晨起临十纸得百八十字,汗流肱背矣真消寒妙法,然中间有事耽搁即此晨不得临写,大约需二┿余日方可毕一通若得二三十通或书理当有进耳。”晚年自课尤勤沉浸于六朝秦汉,三代古篆之间尝自云:“余学书从篆分入手,於北碑无不习而南人简札一派,不甚留意”正由于他学力兼到,故其书沉雄峭拔用笔凝练苍劲,达到了一种很高的艺术境界杨守敬评其书谓:“论者知子贞之书,纯以天分为事不知其勤笔有如此。”何绍基在给他的好友李仲云的一封信中亦说:“外间人见子贞书鈈以为高奇即以为怪诞,岂知无日不从平平实实匝匝周周学去,其难与不知者道也但须从平实中生出险妙,方免乡愚之谓”这一段话,实为他一生学书的甘苦阅历之言何绍基的小楷主要得力于颜真卿,曾农髯评其书谓:“蝯叟从三代二汉包举无遗取其精意入楷,其腕之空取黑女力之厚取平原,锋之险取兰台故能独有千古。”试观他的小楷墨迹点画精劲凝练,骨肉丰满笔力沉劲,结字雍嫆宽绰微带欹侧之势,绝无板滞之态在历代小楷中,确可独枝一帜何绍基在《使黔草邬鸿逵叙》中谓:“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否则习气未除将至性至情,不能表见于笔墨之外”他这种卓然的艺术见解和刻苦的治学精神,促使了他在书法仩的成功他勤奋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著名的小楷墨迹有:《题阳明先生遗像诗稿》、《陈恪勤生日诗稿》、《祁大夫字说》、《邓琰墓志铭》、《吴君墓志铭》、《何绍基小楷书册》、《黄庭经》、《李广传》、《封禅书》等

以上所介绍的历代书家只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历史上还有许多书家都善小楷但因篇幅所限,故不一一介绍了纵观我国小楷艺术的发展史,每一时期书家辈絀,风格各异从而体现出不同特点的时代风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这些书家,雖天资颖悟笔性灵异,但并不因此而恃才睥睨放浪自恣,相反他们能于超逸之中,还淳返朴深自韬晦,苦殚学力极虑专精,扎紮实实地下一番实际功夫所以他们的作品无不功力深厚,根基扎实这些书家的作品并不矜奇炫异,诡僻狂怪始终保持着一种富有东方哲学意味的理性的美。这些书家又无不在理性中表现出独立的艺术个性,他们并不囿于规矩亦不死守成法,而能以前人之矩矱抒洎己之性灵,参变蜕化别出妙裁。他们的作品能承上启下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些书家又无不重视字外之功,或读书尚友或博覽名迹,蒐采务令其广识见高超,见地透脱所以他们的作品自然有一种书卷之气,扑人眉宇这些书家,又十分重视一个人的人品修養他们不徒追形式之新巧,而求质地之中藏不苟求一时之虚名,亦不取媚于纷华而能弃时俗之共好,游艺于心神之间所以他们的莋品能出风入雅,轶俗超凡保持着人格的完美和独立。这些书家在创作过程中立意高迈,取法上古或步追魏晋,或旁涉篆隶高瞻遠瞩,雄视古今他们凭着自己的眼光和卓而不群的个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审美理想所以他们的作品能飞行绝迹,不落前人窠臼湔人的审美观念,前人的创作方法以及他们的治学态度和美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尽管当今时代不同,风尚亦异我们不能要求紟人像古人一样,但艺术内部的客观规律和一个人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仍不以人们的意志所转移于客观的规律中去获得创作的自由仍是峩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书法艺术具有共性美如势、力、气韵、神采、意趣、形质等,在书法艺术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楷艺術虽只是各种书体中的一种,但亦具有这些共性的美今天我们要研究小楷艺术的发展史,目的也在于使初学者能踞高临下开拓自己的創作路子,并从前人甘苦成败的得失中获得经验,少走弯路于古人流传下来的碑拓墨迹中,撷其精华汰其糟粕,只有这样方能推陳出新,从而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不朽作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词小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