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台没电了,红军电台怎么充电

回望红军电台长征波澜壮阔的军倳史总结红军电台以弱胜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牢牢掌握了“制信息权”才能创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战例。请看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的报道:

万里征程红军电台如何掌握“制信息权”

——红军电台长征时期无线电通信保障揭秘

漫漫长征路,中国工农红军电囼历经大小近600场战火的洗礼成功粉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以军事上的胜利完成凤凰涅槃

回望红军电台长征波澜壮阔的军事史,总结紅军电台以弱胜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牢牢掌握了“制信息权”,才能创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战例

刘伯承指出:“没有通信联络,就谈不上军队指挥”周恩来则形象地比喻:“中央委员加电台,等于党中央”毛泽东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主要靠文武两条线指挥革命斗争,武的一条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长征的血火硝烟已经远去但红军电台无线电波飞越萬水千山建立的传奇功勋,则与青山同在

空中桥梁:从“一部半电台”起家的“千里眼、顺风耳”

红军电台长征中使用过的电台。资料照片

红军电台长征胜利抵达陕北后毛泽东在《通信战士》杂志创刊一周年之际,为通信兵题词高度赞誉通信兵:“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殊不知在长征途中屡建奇功的红军电台“千里眼、顺风耳”,却是从“一部半电台”起家的时间还得追溯到红军电台“反围剿”时期。1930年12月30日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斗中,红军电台全歼国民党军第18师的两个旅活捉师长张辉瓒,并缴获1部15瓦电台遺憾的是,发报机被红军电台战士砸坏只剩下收报机,只算得“半部电台”

1931年1月3日,红军电台在东韶追击国民党谭道源残部的过程中意外缴获敌军一部完整电台。通过这两次缴获红军电台已经有了“一部半电台”的器材装备。1931年1月6日在江西宁都一座农家小院里,紅军电台第一个无线电训练班开课起初学员只有12人,由从国民党军投诚过来的王诤、刘寅等同志负责授课训练班的教学都是利用战斗間隙进行的,一个电码联系器成了主要教具每名学员的左手大拇指也成了自备的手键,用以练习发报训练电池都是前方电话队用了送箌后方的废品,学员们把锌皮捅上几个洞放在粗毛竹筒里,用盐水浸泡就有了电而且还能用很长时间,被大家称作“麻子牌”电池

紅军电台无线电分队使用过的发电机。资料照片

1934年8月为适应战略转移的需要,红军电台通信学校整编为通信教导大队长征期间,通信敎导大队以“红星第三大队”为代号在行军途中坚持办学。

在翻越老山界的行军途中袁以辉等学员练习收发报,用蜂鸣器的发声在地仩划着阿拉伯数字当周恩来和朱德来到他们身边时也浑然不觉。朱德感慨地说:“好啊有这股子劲就好办,什么技术也能攻下来!”

經过数期无线电训练班的培训长征期间,红军电台无线通信已初具规模:报务、机务人员达200余人拥有17个无线电分队和17部电台,初步形荿三大主力部队相互联通、重点方向可以保障的基本态势

红色电波的无形激荡,为红军电台长征胜利奠定了不可或缺的“信息优势”

1934姩12月1日,红一方面军突破湘江遭受严重损失,由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此时,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不顾时局变化仍然坚持向湘西轉移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蒋介石判断出了红军电台动向集结重兵于黔阳、洪江地区,布下“大口袋”企图在此聚歼红一方面軍。

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转移的主张,得到中央多数领导同志赞同关键时刻,红色电波架起空中桥梁中革軍委通过三局无线电分队向各军团发出作战部署电报。随后红一方面军连续击败黔军王家烈、侯之担的堵截部队并迅速突破乌江,于1935年1朤7日占领遵义规避了一场灭顶之灾。

遵义会议期间红军电台无线电队遭遇血火考验。在这段特殊日子里敌人不断派飞机来轰炸。在這种情况下红军电台电台人员没有一次停止工作,没有一人去躲避轰炸

一天,第1分队报务员尤静轩、见习报务员袁以辉正在离党中央开会的地点只有100多米的地方值班发报。敌机突然俯冲下来一颗炸弹投在了电台的隔壁房子里,接着又是一阵扫射隔壁房子墙倒屋塌,电台所在屋子里尘土飞扬看不清人。但他俩不顾个人安危一面用身体护住电台,一面继续拍发电报直到将电报发完。

长征期间┅部电台就是一个指挥中枢。红二军团曾在突围中丢失电台无法与中央取得联系,饱尝信息闭塞之苦贺龙曾经痛心疾首地说:“我宁願损失一个团,也不再损失一部电台”

红军电台浸泡废电池用过的盐水罐。资料照片

}

扫一扫 下载喜马拉雅手机APP

1.您可通過官方App在

‘帮助与反馈’中留言(推荐)

}

红军电台无线电事业经历了一个從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发展过程1930年12月,项英来到中央苏区并带来一部15瓦的电台,因功率低无法与外部联系。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红军电台在江西龙冈消灭敌两个旅,缴获一架15瓦的“收报机”(发报机坏了只能收不能发),接着在宁都东韶歼灭潭道源52师一个旅又缴获一架15瓦“收发机”。在第二次反“围剿”中红军电台缴获国民党公秉藩师一台100瓦的大功率电台。毛泽东、朱德立即决定建立紅军电台无线电台无线电台成立后,红军电台在江西宁都办了一期无线电训练班接着红军电台总部移师宁都青塘,毛泽东在青塘无线電训练班讲课内容是如何做好党支部工作和无线电通信的作用。

1931年5月毛泽东、朱德在电台中截获情报:国民党军正向东固地区进犯。毛泽东、朱德下达命令提出做好敌向我进攻的准备工作。毛泽东、朱德当即决定:红军电台主力立刻从国民党郭华宗师和蔡廷锴师之间嘚空隙中隐蔽西进16日拂晓,毛泽东率领着警卫排和电台登上白云山指挥所指挥第二次反“围剿”战斗。5月31日红军电台在福建建宁取嘚大捷,当晚毛泽东、朱德在建宁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五次会议,决定红军电台总指挥部、总政治部设在建宁还决定利用先後缴获了敌军十多部电台以及原有的电台为基础,在建宁成立红军电台无线电通讯总队直属红一方面军总部指挥。

红军电台无线通讯总隊下设五个分队,队址设在建宁县城北部溪口大桥西桥头的青云阁同时在建宁溪口杨家屋开办第二期无线电训练班。其间在建宁红軍电台总部无线电台收到了江西兴国总后办事处发来的电报。这是红军电台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异地远距离无线电通讯结束了红军电台没囿无线电通讯的历史。

此后红军电台又在东固成立了“红军电台无线电教导团”,团长王诤电台工作人员分两路,一路跟红军电台总蔀一路留在后方苏区跟随中央局。此前苏区中央局总部的电台与上海中共中央失去了联系,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央局电台在山沟的一個小祠堂工作时,刘寅值班和中共中央取得了联系。之后中央局电台每天收发中共中央的电报,并及时向前线总指挥部通报敌情为湔线作战提供信息。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电台无线电通讯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无线电设备进一步得到充实1931年9月,红军电台無线电总队迁驻瑞金在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期间,设立了专台为大会播发新闻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电台在建宁设立的无线电训練班培养出一大批学员。特别是红军电台总部二局日夜监听、截获、破译敌方电讯破译敌密码众多。毛泽东曾为侦察电台工作人员题詞:“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军电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