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旅游后自杀,真心的累每天感觉很累没精神这辈子太失败了一事无成,想把国内大好河山走一遍安安静静的走。

我的图书馆
  列车正在开往纽约。在一节车厢内,坐着3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旅途漫漫,四个人凑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男人们就把内容转向了色情话题。
  年轻女孩眼珠一转,微笑着建议道:“绅士们,如果你们每人给我1美元,我就让你们看一看我的脚。”这3个男人早就被年轻女孩的美貌迷住了,听女孩这么一说,马上都从钱包里抽出了1美元。
  女孩笑着接过钱,然后把她的裤脚往上提了一点,让3个男人看了一下脚。女孩的脚很白,男人们看得眼睛都直了。看到男人们的馋相,女孩抿嘴一笑,接着说:“先生们,如果你们每人给我10美元,我就让你们看看我的大腿,”男人们顿时两眼放光,狂喜不已,迫不及待地都拿出了10美元钞票。女孩收好钱,慢慢卷起裤脚。男人们大饱眼福,都觉得这10美元花得值。
  游戏还在继续,3个男人兴奋得冒汗了,于是都把外套脱了下来。
  接下来,女孩又说,“如果你们每人能给我100美元的话,我就让你们看看我做阑尾手术的地方。”
  女孩的话一出口,男人们觉得心都要从喉咙跳出来了。他们颤抖着手,从各自的钱包里拿出了100美元。女孩把钱放进自己的钱包,然后头迅速转向窗口,用手指指着外面的刚要掠过的一栋大房子,大声说道:“先生们,快看那里。那家医院就是我两年前做阑尾手术的地方。”
人类的愚蠢历史
  在公元2世纪的亚历山大城,有一条法律禁止妇女以化妆品修饰容貌来欺骗男子使他们同他们结婚。
  16世纪,烟草被引进欧洲的时候,所有的绅士(还有一些淑女)都用烟斗抽这种植物。香烟被认为是下层人士所用。只有买不起烟斗的乞丐才抽它。
  18世纪的英国法官会用水淹的方法来检验被指控的女巫。他们推论,一个女人要证明的她的清白,所能够做的就是被水淹死。
  如今的奇异发型与18世纪的英格兰的发式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当时时尚妇女的假发可高达4英尺。发型师用鸟的标本、水果盘和船只模型来装饰那些假。为了支撑这样的发型,妇女们必须坐着睡觉。为了保持这些精美的发式,假发需要涂上猪油。由于妇女们常常连续好几个月戴假发,猪油吸引虫子和老鼠。
  最初,高跟鞋是男人们穿上用来显示权力、地位“高人一等”的。然而穿高跟鞋的男人们很快就发现,当他们每走两三步就会摔跟斗的时候,这种“高人一等”就难以维系了。所以高跟鞋被传给了女人,在女人身上高跟鞋成了个性的从属象征。在上流社会的妇女们穿上高跟鞋,表明她们非常富有而不屑于到处走动。
  1982年,一个亚利桑那州人把车开到沙漠去练习打靶。他用猎枪瞄准了一株受到法律保护的巨型仙人掌,两次扣动扳机。子弹把仙人掌劈成两半,仙人掌轰然倒地,把他死死地压在下面,结果他一命呜呼。
  在法国克莱蒙,有一个人为了清除衬衫上的一处油渍,他往洗衣机里倒了一杯汽油。当洗衣机的涡轮改变旋转方向时,一个火花引燃了汽油,炸掉了他家房子的一角,他昏倒在地,失去了知觉。
  一个巴西人的未婚妻患了一种对生命有威胁的疾病,后来得以康复。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他苦行修行,身背一个大十字架徒步穿越半个巴西。当他走上精神之旅之后,他的未婚妻却另攀高枝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
  一位经验丰富的特技跳伞运动员也是个摄影师,他用固定在头盔上的摄影机记录下同伴们在空中的精彩动作。1988年4月的一天,他的举动令同伴们惊讶不已。他跳出机舱之前,没有忘记给摄影机装上胶片并调整好摄影机,然而他却忘记了背上降落伞。
“六亲不认”的印度理工学院
  卡梅娅是一名电脑程序员,她报考了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印度理工学院虽不是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但在印度却大名鼎鼎,它的“严进严出”政策,让很多考生望而却步。
  尽管卡梅娅雄心勃勃,随后却三次名落孙山。第一次落榜是由于法语成绩差了两分;第二次报考,专业课以一分之差落选;第三次各门功课笔试都通过了,但面试表现欠佳,再次被淘汰。
  接二连三的失败,让卡梅娅非常沮丧。有段时间,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日不出。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敲开了卡梅娅的房门,说:“孩子,凭你的实力,你完全可以考取印度的其他任何一所大学,你干吗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呢?”倔犟的卡梅娅擦去眼角的泪水,对父亲语气坚定地说:“不!爸爸,我一定要考取印度理工学院,它是我的梦想,我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父亲轻轻搂了搂卡梅娅,既心疼又欣慰地说:“爸爸祝福你,相信你!”
  从此,卡梅娅更加勤奋,她辞去了工作,全身心地扑在书本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第四次考研,卡梅娅以笔试成绩第一名,面试近乎完美的表现被印度理工学院录取。按照传统,印度理工学院每年要在开学典礼上,为成绩特别优秀的入学新生颁发奖状和奖金。那天,卡梅娅幸福得像一朵盛开的花儿,她同其他一批优秀新生站在主席台上,等院长巴隆迪先生给他们一一颁奖。
  当巴隆迪院长走到卡梅娅面前时,卡梅娅轻轻地对他说:“爸爸,我终于成功了!”“孩子,爸爸为你感到无比骄傲!”巴隆迪院长紧紧拥抱了一下女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今年四月份,巴隆迪院长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的一个访谈节目中,很“动情”地跟观众说起了这件事。也许我们当中有很多人不解:作为一校之长的巴隆迪,为何不替女儿入学开方便之门?他不好替女儿的笔试成绩作假,最起码能够为女儿的面试跟导师“通融”一下。殊不知,在印度理工学院根本就不存在通融之道,它的录取从来就是六亲不认,哪怕你是校长的子女,一切仍要按照严格、公正、透明的渠道来。
  也许,正是这种“严格”,成就了印度理工学院。尽管它直到现在也只有不到六十年的办学历史,但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特别是IT技术方面的人才),是印度其他院校甚至世界上一些名校都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比尔?盖茨曾称之为“改变信息世界的大学”。
  JoeDepinto虽然贵为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7-11的总裁,却在伪装成营业员去自己门店卧底的第一天就险些因为偷懒而被开除。这样的囧事在过去半年热播的美国实境秀节目《卧底老板》(UndercoverBoss)中层出不穷。
  每一期节目,都会有一个大企业的老总假扮成新员工,化名到自己公司的基层,体验整整一周被“剥削”的感觉,周围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摄像机会全程跟踪拍摄他工作的每一分钟——表面上的理由是要拍摄一个“职场菜鸟”的求职故事。
  在卧底的一周时间里,这些“菜鸟”要放弃跑车和郊区别墅,每天睡最廉价的旅馆,穿最廉价的衣服,应付最繁重的工作。而且请务必相信,他们的体验可绝不是作秀那么简单:例如北美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WasteManagement(WM)的老大,就得亲自打扫臭气熏天的移动厕所;而以性感女郎为卖点的Hooter餐厅总裁,也不得不穿着紧身T恤到大街上推销鸡腿。节目的最后,老板们也都会向同事坦白自己的真实身份、发表感想,并根据他在这一周的见闻来改善公司的管理。
  电视机前最多的就是“饱受压迫”的工薪阶级,他们不免会对公司的规章制度发点牢骚:“一点人情味都没有,管理层忒冷酷了。有本事他们下来工作几天!”因此当老板真的“微服私访”时,最“解恨”也最欢乐的,莫过于看他们狼狈出糗的片段:7-11便利店行政总裁被门店经理无情地嘲笑只会做白日梦;而连锁餐厅WhiteCastle的董事长则在制作面包的过程中,毛手毛脚地毁掉了4800个面包。
  在美国“加班减薪不放假”的两年里,员工对企业的高管充斥着不满的情绪,几个濒临破产的投行董事瓜分高额花红的丑闻,更让老总们成了众矢之的。终于,在《卧底老板》中,老总们成了活生生的靶子,让观众一吐恶气。参加节目的ChurchillDowns赛马公司的老板说:“观众可以看到‘大老板’其实也只是个人,他并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事实上,大老板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事先就做好了出丑的准备。”
  “劳苦大众”看的是乐子,而参加节目的企业老板则希望从这样的卧底调查中,听到员工最真实的声音,观察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刷厕所的WM总裁O’Donnell表示:“我们之前会通过员工满意度问卷、焦点小组等渠道了解员工对公司的态度,但参加《卧底老板》节目是更为特别和有效的方法。”
  现场调查的结果也确实让各位总裁受益匪浅,以前,对这些高坐金銮殿的高层来说,公司的发展靠的是实实在在的业绩,靠的是银行账目上冷冰冰的数字增长。他们眼中只有成本和产出,员工不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成了达到目的的工具。但是当他们亲身在公司的最底层工作,面对被监工冷嘲热讽、因忘记打卡而白费了一整天工作、独立养活四口之家的同事,他们无疑会有所改变——
  “以前我曾做很多决定,而你们必须无条件执行,我现在将成为一个不同的管理者。因为我知道我的一些决策将会直接影响到你们,给你们带来麻烦。”O’Donnell对全体员工这样宣布。
  除此之外,高高在上的老板也确实能能过卧底发现一些先前从未想到的情况,最为尴尬的莫过于Hooter连锁餐厅的老板CobyBrooks:在他卧底当服务员的时候,竟然发现门店经理命令女下属将脸贴在桌上,羞辱性地“啄完”一盘烤豆!而另一边厢,员工还向他介绍说:“想当年,老Brooks当总裁的时候,我们多开心啊!现在一切都改变了。”听到这个评论,Brooks的脸痛苦地扭曲了。
  除了囧人囧事,这个节目其实还给每个参与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广告效应。看到这些老板在卧底后的“痛改前非”和“洗心革面”,不少消费者都表示更加愿意信任这些品牌,求职者也络绎不绝。
  而国内网友受此启发,也开始策划起中国版的《卧底老板》。在他们的策划中,以下几个角色算是重中之重:煤老板去矿井里挖两个洞;奶粉公司老板做质检员,每天喝两桶奶粉;郭大老板去深圳富士康加几天班...
  多年前的情人节,漫天飞雪,花店的人送来两支红玫瑰,我问谁订的,对方摇头。我说:一定是你爸爸订的,怎么是两支?李一说:你一支奶奶一支呗,可能是我爸替我爷订了。我恍然大悟,和婆婆分享了玫瑰。
  过了好些天,先生从外地回家,说起玫瑰的事,他说:李一帮我订的,这小子没说吗?我说:没有,这小子藏得挺深。
  当时李一还是初中生,我本来觉得他像一碗水清澈见底,没想到他已经成为有秘密的人,接到爸爸密电,就秘密行动,从始至终不动声色。
  春节前夕,送老妈回老家过年,计算一下行程,先生生日那天我无法为他做早餐,怎么赶也得中午到家。我跟李一说:想托付你一件事。他问:什么事?我说:爸爸生日那天给爸爸做一顿早餐,一定要煮面条煮鸡蛋,可以买点挂面,也可以和面自己做。他说:行。
  怕耽误大事,据说李一早早就睡下。一觉醒来,时钟时间已是八点,匆忙起床,看见窗外万家灯火,才知道是晚上八点。第二次醒来,是凌晨四点十二分,他悄悄起来洗手和面。等奶奶六点多起床,肉卤已经打好,面条摆放整齐,只等下锅煮了。我听说了很感动,他爸爸吃了打卤面一定更感动吧。
  李一说,这个寒假他经常凌晨醒,每次看手机,都是凌晨四点十二分。他是太在意我的托付了。
  夜里梦见自己捐赠,先准备捐一个肾脏,后来索性决定把心脏、角膜和另一个肾脏也捐了,而且是“活体捐赠”。我突然意识到,捐出这些东西,我的生命也将结束,但答应别人的事情必须做到。回望世界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我割舍不下。
  我把梦讲给先生,他问:有我吧?
  我实话实说:没有。不好意思,真的没有,虽然他是这个世界我最亲近的人,我最割舍不下的却是儿子和老妈,儿子已经成年,老妈却需要我照顾。我分头找到准备接受我捐赠的人,他们都是身形单薄的男子,我恳求他们:我不在了,请一定替我照顾好我老妈。我哭了,因为我不放心,我不信任他们任何一个。
  这样的梦醒来好轻松,我不用把老妈托付给任何人,托付给自己就好了。
  李一要返校了,早晨五点多的火车,四点二十我准时起床,想为他煮点挂面和饺子。他已经起来烧水,荷包蛋都下锅了。这孩子真是不错,就是贪玩,对自己的学业用心不够。
  看着他吃早餐,总想说点什么,嘱咐一遍的事还想嘱咐第二遍、第三遍,做父母的都这样,我只是尽量避免。
  我说:我想再托付你一件事。
  他很痛快:说吧,什么事?
  我说:对我儿子负点责任。我知道,你对别人的托付特别在意,但首先你得对自己负责,这是最前面的那个数字“1”。如果你不能对自己负责,仅仅对父母和老师的托付负责,它们的意义近乎为“0”,价值不大。
  他说,知道了。
  他走了,我看着他拖着行李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下楼,关上门。
共享愤怒的女人
  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时,吵架通常成了必修课,男人爱面子,爱得体,通常希望女人将自己收拾的像春天一样明媚;但女人也有女人的自由时间,她要化妆,要花钱,要将自己收拾的像鲜花一样妩媚。男人和女人就是两条相交的线段,在某个不知名的时刻里,因为生活琐事,便会急匆匆地形成一座不爱的坐标图。
  男人和女人共同选择了愤怒,家庭里的物品习惯性地成了悲剧,摔得七零八落的,如果有孩子的话,孩子便更是无辜地要命,躲在某个角落里暗暗学习父母的品性,通常长大后会学得惟妙惟肖。
  女人觉得自己嫁错了男人,自己的脾气怪异,为何偏偏又找了个脾气比自己还猛烈的男人,性格不和的结果就两个:要么是忍受,试着改变,要么是离,天各一方,但孩子呢?
  女人试着改变自己的脾气,暗箱操作,但愤怒总得有地方宣泄,我们都不是什么圣人,女人疯狂在网上找寻属于自己的空间,一气之下,女人建立了一个叫“共享愤怒的女人”的博客,又建立了一个聊天群,女人在气愤之下,在网上发泄自己对天下所有老公的不满,这样的变化倒是令自己欣喜异常,胸口不再压抑了。
  由于女人的退缩,男人无气可撒的情况下,只好也选择了妥协。
  女人的博客经常有人光顾,女人在博客里详诉了每次吵架的经历,博友们纷纷跟贴议论,原来这世上有这么多有怒气的女人。
  女人的聊天群已经加满了人,还有人申请加入,女人不想将自己的群里变成一个出气筒,于是以群主的身份劝慰大家:以后要多讲好的,设立处地为男人着想。
  女人的群倒成了和谐的象征,大家有怨气时,便会吐出来,女人通常利用自己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便是所有的女人佩服地五体投地。
  男人终于发现了女人行动的异常,他觉得女人在外面一定有了网友,他密切地搜寻女人的电脑,女人在这个时间通常抿嘴一笑,将群撤了,将博客关了。男人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觉得女人一直在“毁尸灭迹”,他更加谨慎起来,越是如此,女人越是好笑,因为男人的异常表现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观点:他是个在乎自己的男人。
  男人终于尾随女人跋涉到一个出事地点,那里聚集着许多人,男人细寻之下,竟然全是女人,男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是女人搞的一个鬼,便扔了工作,继续自己的追踪行动。
  女人们在一起修身养性,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男人失望至极,女人则笑颜如花。
  女人这些天一直在打扮自己,精心的描写,细腻的描绘,仿佛要出席某场爱的嘉年华,男人终于控制不了了,冲过来想发脾气时,却看见女人义正辞严的脸,只好萎下身来问道:
  你要去哪里?
  女人回答:我去参加某项活动,现在不能告诉你结果,看电视吧,明天晚上黄金时段。
  女人这是在摊牌吗?还是在挑衅?
  男人于那个时段不可一世地打开电视,却是市电视台的一档子娱乐节目,今天的节目邀请了一群“共享愤怒”的女人,妻子却是首席代表,她娓娓而谈,口吐兰花,以实际案例讲述夫妻之间如何磨合感情,如何忍让对方,如何避开性格的差异?
  妻子无疑是整场活动中唯一的亮点,她的每一次停顿后,总会赢了一阵如雷般的掌声,掌声拍在男人脸上,有些疼痛。
  男人疯狂地打开了电脑,按照电视上的提示进入了女人的博客,一共有一千多篇博文,延续了三年多时间,在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女人以这样一种方式无声地原谅着男人的过失,男人突然间泪流满面。
  男人给女人送了张纸条:感谢你制止了我的愤怒,你是全天下最聪慧的妻子。
  一周以后,男人建立了一个叫“共享愤怒的男人”的博客,成立了一个专属男人的聊天群,男人以群主的名义向女人发出了邀请:共享愤怒,安享和谐。
敢于翱翔才能翱翔
  1914年7月4日,在美国西雅图市举行的国庆庆祝活动现场,出现了一架飞机,飞机在空中做着各种精彩的表演。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和呐喊——20世纪初期。飞机还是一个绝少有人接触的新鲜事物。
  飞机降落后,飞行员马罗尼便被潮水般的人群围住了。人们不但羡慕他的勇敢。更是对飞机这个能够翱翔于高空的“怪物”充满了好奇。
  这时,马罗尼笑着问周围的群众:“有谁愿意和我一起飞上天去试一试吗?”他连问3遍,无人应声——对飞机这种新鲜事物,人们好奇的同时。也对它有着无穷的恐惧:这东西飞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挨地,谁知道它会不会摔下来?
  这时,一个青年站了出来,大声对马罗尼说:“先生,我想我可以同你一起飞上天!”
  飞机在马罗尼的操纵下。稳稳地飞上了天空。然后在空中做着各种精彩的动作。那个青年尽管是生平第一次飞上天。心里有些害怕,可还是好奇地问这问那,不住地观察马罗尼驾机的每一个动作。20分钟过后,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飞机稳稳地降落下来,青年面带微笑走出机舱。他大声向周围的人们呼喊:“真的不错。可以上去试一试!”
  观众包括飞行员马罗尼都为青年的勇气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个青年从此对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他就萌生了制造飞机的念头。在好友的帮助下。他用当地廉价的木材制造新型的轻便飞机。1916年,这个青年人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浮筒式小木飞机。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青年亲自驾着自己研制的飞机进行飞行试验并一举成功!此后,这个青年在西雅图郊区正式成立了“太平洋航空产品公司”,1917年改名为“波音”公司。这个敢于挑战蓝天的青年就是“波音”公司的创始人——威廉?爱德华特?波音。90多年来,波音公司始终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和新技术的探索,从民用飞机、军用飞机到航天飞机、运栽火箭、全臻通信卫星网络、国际空间站等,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赫赫有名的B-17(绰号“空中堡垒”)、B-29轰炸机,以及冷战时期著名的B-47扣B-52(绰号“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美国空军中比较出名的KC-135空中加油机以及E-3(绰号“望楼”)预警机均是波音公司的产品,就连美国总统乘坐的专机“空军一号”也是由该公司出产的波音707以及波音747改装而成的。
  不管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不可能”,只要敢于“站出来”、敢于“站起来”,那么就会有创造奇迹的诸多“可能”!梦想翱翔、敢于翱翔的人。才能最终在万里长空纵横驰骋、自由翱翔。
  在日本,有两座寺庙,其中一个寺庙的僧人如果去菜市场买菜,一定要经过另一个寺庙。而每当此时,另一个寺庙的小和尚总要出来与之“斗法”。一天早上,又是如此。
  “你到哪里去?”小和尚问道。
  “脚到哪里,我到哪里!”买菜的小和尚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无话可说,败下阵来。
  他回来请教自己的师父。
  师父说:“明天继续问他,他如果还是这样回答,那你就问:“如果没有脚,你到哪里去?”他就一定答不出了。”
  第二天,小和尚早早地等在寺庙门前,他认为自己这次一定胜券在握,一看见昨天那个小和尚走过来,就冲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
  “风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再次语塞,只得再次回去请教师父。
  师父这次有点儿不高兴,他说:“你怎么这么笨呢?你就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来!”
  而且,师父进一步补充,“如果下一次他再随便编个名目,比如,水到哪里,我到哪里,那你就问他:“如果没有水,你到哪里去?”他一定答不出了!”
  听了师父这番话,小和尚高兴极了。
  第二天同样的场景。小和尚急不可耐地冲上前去问:“你到哪里去?”
  “我到菜市场去”去买菜的小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问话的小和尚再一次无言以对。
  这是一个讲禅的故事。
  关于禅的故事数不胜数。
  有的人说,禅是一种智慧;
  有的人说,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还有人说,禅其实什么都不是。
  迄今为止,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大家都来描述它,但没人能够定义它。
  “不可说,说了就是错;‘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只可“以心传心”。
  因为一旦定义了它,说它“是什么”,其实就已经说它“不是什么”了。
给孩子一张城市地图
  放开手吧。只是别忘了,先教会他看地图。
  早上7点35分,电视中即将开始的是专门播放大事件的“今日秀”节目。
  儿子艾斯跟在我身边,我们出现在节目中的原因是:我要把他一个人留在曼哈顿布鲁明岱尔地铁站,让他自己回家。
  在纽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孩子独自回家可以说是培养他们向“自力更生”迈出的第一步。因此,我选择在一个周末,给了艾斯一张地铁路线图、乘车卡、20美元(好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和几个硬币(在需要时打电话给我)。让艾斯一个人回家,我也忐忑不安,一边自我安慰,相信今天的纽约就像l963年时那样安全,一边跟儿子挥手告别。
  漫长的45分钟过后,艾斯回来了,比任何坐地铁的人都高兴。我把艾斯这次独自回家的经历写了下来,发表在自己工作的《纽约太阳报》上,没想到它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得到的反馈消息比急救中心的电话还多。随后福克斯新闻台、《新闻周刊》杂志、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的采访邀请接踵而至。
  我和艾斯的故事得到了无数人的关注,支持的人认为我这样做很了不起,反对的人认为儿童服务中心的人应该找上门来。我甚至接到了香港《南华早报》记者的电话,他们认为艾斯的故事对亚洲人也有启示意义,并告诉我现在中国人比以前更谨慎了,邻里间的信任程度大不如前,家长也不怎么让孩子单独外出。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艾斯的故事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是因为全世界的家长都不谋而合地为孩子紧张过度了,他们一味地认为孩子不能离开自己的保护,否则就会立刻处于危险之中。
  一位爸爸告诉我,他能“允许”12岁的女儿单独步行去同一街区的朋友家,条件是女儿到达后必须立刻打电话给他;还有家长担心孩子参加野外郊游会发生危险,就计划暗中跟随;就连我最好的朋友也得了这种“恐惧症”,一次买东西时她和孩子只分开几分钟,就紧张得不行。我的这位朋友在哈佛大学读数学专业,哪怕她能从概率和统计的角度计算出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还是不由自主地担忧。
  不能容忍孩子在自己的视线之外,哪怕只是短短的一秒,这种极端的关爱是当代父母所独有的。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媒体会时常报道绑架儿童的事件,报纸上也总出现诸如“危险的陌生人”这样令人忧心的大标题,这些源源不断的报道无形中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恐慌。尽管有调查数据表明,以儿童为目标的犯罪事件发生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不断下降,但家长们仍旧如履薄冰,担心不幸随时会降临到自己孩子身上。
  在这种强大的舆论氛围下,父母对孩子安全问题的高度担忧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如不这样则被指为不负责任。于是便出现了这种自相矛质的情况:在车祸中孩子死亡的概率是家长的40倍,但家长们依然选择开车接送孩子,仿佛车祸是可以让家长免于责任的事件。否则一旦孩子发生不幸,做父母的不仅将痛不欲生,还可能被请到镜头前,回答主持人“悲愤”的提问:“你为什么让她一个人骑踏板车去上钢琴课?”
  想起我们自己小时候在路边玩耍到街灯亮起才悻悻回家;疯狂追赶给路边树木喷洒农药的汽车;和小伙伴们跑去公园玩个痛快……从现在的孩子们身上恐怕很难捕捉到一丁点似曾相识的场景。什么才是应该留在童年里的记忆?也许艾斯自己对此事的反应最能说明问题——他不认为独自乘地铁回家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只感觉有趣而已。
  我认为父母应以一张城市地图取代自己那双放不开的手,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人生旅途中永恒的守护,而不是成长的枷锁。
糕饼中的神秘配料
  孩子问他们的父亲,是否可以去看一部他们朋友都看过的电影。在网上看了对这部电影的评论后,父亲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嗯,爸爸,为什么不可以去呢?这是一部pg-13影片(13岁以下需成人陪同观看),可是我们已经大于13岁了。”
  父亲回答道:“因为那部电影包含裸体和暴力,这是不正常和不被接受的行为。”
  “但是这部电影有两个小时,那些情节只占整部电影的两分钟时间。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主题是关于正义战胜邪恶,此外它还包含了勇气和自我牺牲的主旨。”
  “不可以去,这是我的最终答案。今晚你们可以呆在家里,邀请你们的朋友过来,一起观看我们家收藏的vcd。但是,你们不允许出去看那部电影。”
  两个孩子极不情愿地走进了客厅,猛地倒坐在沙发上。就在他们生气的时候,他们很惊讶地听见他们的父亲正在厨房做东西。不久,他们就闻到了烘烤巧克力糕饼的香味,其中一个男孩对另一名男孩说道:“爸爸一定是感到内疚,所以他试着做一些美味的巧克力糕饼给我们吃。当他把糕饼递给我们的时候,也许我们夸耀他几句,他的心会软下来,然后我们可以说服他让我们去看电影。”
  孩子们没有失望。不久,他们的父亲就拿着一盆热腾腾的巧克力糕饼出现了。他们各自拿了一块。他们的父亲说道:“在吃之前,我想要告诉你们一件事:我很爱你们。”
  孩子们心照不宣地相互瞥了一眼。父亲对他的决定开始动摇了。
  “这个糕饼大部分配料都是有机物。最好的有机面粉,最好的在农场自由放养的鸡下的蛋,最好的有机糖、香草和最好的巧克力。”
  这些糕点看上去都令人垂涎欲滴,孩子们似乎对父亲长篇累牍的介绍显得不耐烦了。
  “不过,我必须对你们坦白。我所加的一个配料是平常在糕饼中找不到的。我从我的后院得到它。但是,你们不必担心,因为跟糕饼相比,我所加的配料微不足道。所以,赶快吃吧。”
  “爸爸,在我们吃之前你不介意告诉我们里面含有什么神秘配料吧?”
  “有必要吗?我加的比例太小了,只是一茶匙的容量。你们甚至都尝不出来。”
  “好了,爸爸,就告诉我们里面的配料是什么吧。”
  “不要着急。这是有机物,跟其它配料一样。”
  “爸爸!”
  “嗯,好吧,如果你们一定坚持要我说的话。这个秘密配料是狗屎。”
  两个孩子立即丢下盆中的糕饼,惊恐地检查他们的手指。
  “爸爸。为什么你要这样做?你做那些巧克力糕饼的时候,故意让我们闻到香味,而现在你却告诉我们你加了狗屎,我们不能吃那些糕点。”
  “为什么不吃呢?跟其它的配料相比,狗屎的容量是很小的,根本不会伤害你。它跟其他配料一同烘烤了,你甚至都尝不出来。还有它跟糕点的黏度是一样的。快点吃吧。”
  “不,爸爸。决不。”他们坚定地说道。
  “这也是同样的原因,我不允许你们去看那部电影。你不能容忍在你的糕饼里的一点点狗屎,那么你为什么要容忍这部电影一点点的不道德行为呢?我们一直要求自己不受坏的东西所诱惑,那么为何要包容那些不好的东西呢?”父亲说道。
这一课,比分数更重要
  女儿拿出一双坏掉的鞋子,比了比鞋头开口的位置,想要去买鞋。这是我的家规:坏了才能买,而且要有证物。提及证据,女儿有气,说我是吝啬鬼兼守财奴。其实,我只是想给他们一份一生受用的礼物罢了。
  女儿二话不说,拿出一份打印的数据给我,是一款新上市的漂亮鞋子。她微服出巡,查过一遍,很喜欢,当晚约好同学,就去订了。这分明是先斩后奏嘛,我有些不悦,忍住气小声地问明价钱,一听之下就令我咋舌了。
  我结结巴巴起来,口中嚷着女儿告诉我的价钱,3……3000多元(新台币,下同)呀,那可是我购买鞋子的3倍预算。
  我灵光一闪,想到开体育用品店的朋友,拨了一通电话,说明来意。他说鞋子是当季新款,他愿意提供7折售价,但让我不妨等一等,因为这款鞋只有4间直营店有售,现在一律统一价,不打折。
  我把这则好消息告诉女儿,她竟不领情地摇头:“我跟小毛约好了。”
  “可以改呀,等一两天差1000元咧。”
  我的省钱攻势显然无效,她还是执意当晚成行,看来多花1000元也在所不惜。我听了更加冒火,但火苗窜了上来又被我迅速压制下去,我平心静气地问她:“真的非现在买不成?”
  她点点头。
  “抱歉,果真如此,这笔钱请你自己付。”
  “自己付?我哪有钱?”
  她也不高兴了。我说:“如果要我付钱,只有一个条件。”我边讲边打开书柜,取出我的新作品,堆了起来,用绳子绑住,系紧,交到女儿手上。
  “这是干嘛?”
  我开始捉住与她讲理的窍门了,语气平和地说:“卖掉它,这一本书定价250元,我的版税是区区少得可怜的25元,40本刚好可以筹措差价的1000元。”
  女儿走了过来,大声嚷着:“这么重,卖给谁呀?等两天就等两天啦。”
  这件事成了我的经典教养范例,我坚持价值观的培养比分数重要得多,培养价值观的好方法之一,便是教孩子懂得理清“想要”,还是“需要”。
  坏掉是关键。坏了该买,否则无鞋可穿,就是“需要”。
  有了鞋之后,还是一买再买,买了又买,流行就买,就是“想要”,它是虚荣心与欲望的表现。遇上这种情形,我不付钱,因为长久下来,孩子会以为真有“天上掉下来的礼物”;如果“想要”的非要不可时,我会请他们自己付钱。这样一来,势必得花掉他们不少积存的零用钱,他们当然舍不得,因而不买。
  我问他们:“如果爸爸常常用30万元的薪水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毫无节制,你觉得我是什么样的父亲?”
  女儿迟疑了一下,说出答案:“那叫烂爸爸,我们会饿肚子!”
  “我为了当好爸爸,所以不敢乱花钱;你是好女儿,应该也不会乱花钱吧?”
  我不知道我的说法在女儿心中烙印了什么,但这最重要的一课真的非教不可。
  我告诉女儿:“你只需要1万元的生活费,因此3万元的工作,便可以同意试一试了。但是如果花费是5万元,势必得找8万元的工作。请问3万元的工作好找?还是8万?”女儿当然明白答案了。
  人生不只收入,其实还有消费,两者相减之后得到“正”数,才是赢家,否则为五斗米折腰,可是很容易化身成为夸父的,追不上太阳,最后饥渴而死。
请受教授一拜
  读大学的时候,有一次我去大礼堂听一位著名教授开设的讲座。等我赶到大礼堂的时候,大礼堂里靠近讲台和过道两边的座位,都已经被别人占去了,而中间和后面那些出入不方便的座位,还空着。
  讲座马上要开始了,教授却站起来,径直走下讲台,来到大礼堂最后面一排的座位上,指着座位中间的一个同学说:“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讲座之前,请允许我向这位同学致敬。”说着,教授向那位同学鞠了一躬。
  大礼堂里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授缓缓地说道:“我之所以向这位同学鞠躬,是因为他选择坐里面位置的行动,让我充满敬意。”
  礼堂里变得有些骚动起来,大家低声议论。
  教授说:“我今天是第一个来大礼堂的,在你们入场的时候,我发现,许多先到的同学,一进来就抢占了靠近讲台和过道两边的座位,在他们看来,那一定是最好的位置了,好进好出,而且离讲台也近,听得也最清楚。只有这位同学来的时候,当时靠前和两边的位置还有很多,可是他却径直走到大礼堂的最后面,而且是坐在最中间。这位同学把好的位置留给了别人,自己却宁愿坐最差的位置。
  “我继续观察后发现:先前那些抢占了他们认为是好位置的同学,其实备受其苦,因为座位前排与后排之间的距离小,每一个后来者往里面进时,靠边的同学都不得不起立一次,这样才能让后来者进去。我统计了一下,在半个小时之内,那些抢占了‘好位置’的同学,竟然为他们只想着自己的行为,付出了起立十多次的代价。而那位坐在后排中间的同学,却一直安静地看着自己的书,没人打扰。”
  说到这里,教授停顿了一下,向大礼堂四周看了一遍,然后望着大家,缓缓地说:“同学们,请记住吧:当你心中只有你自己的时候,其实你把麻烦也留给了自己;当你心中想着他人的时候,其实他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方便了你……”
  台下响起了热烈掌声——为这位教授用如此独特的方法讲授人生哲理而折服。
最后的底线
  在俄罗斯,有一位美丽的妇人,她那张无可挑剔的面庞惊艳四方。但是她30多年的时光都是在西伯利亚一个小镇上度过的。终于有一天,她被获准到彼得堡与丈夫团聚,妇人的丈夫一直都在彼得堡工作。她便变卖了所有的家产来到彼得堡,可刚刚要走出车站的时候,却发现钱包被盗了,而那是她整整半生的积蓄啊!
  她一下子懵了,险些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击垮!怎么向丈夫交代这件事啊,因为她早就和丈夫计划好,要用这笔钱在彼得堡开个美容店。她急得想哭出来,连车站的门都不敢迈出了。怎么办?泪水就要夺眶而出的一刹那,她忽然想到,我哭完了又能怎么样?事已至此,哭泣已无济于事,那样只会让自己美丽的脸迅速衰老,而钱毕竟是身外之物,还可以再挣回来的。她想透了这一点,便微笑着朝来迎接她的丈夫从容地走过去。
  事实正是这样,妇人丢了一笔巨款,由于采取了非常及时的心理转化措施,她保住了一张美丽的脸,以后在彼得堡,她靠借款开了一家美容店,而她那张美丽的脸成了最好的美容广告,人们都认为,一个拥有如此美丽脸庞的女人,她的美容技艺也肯定是高超的。这使得美容店生意兴隆,财源滚滚而来。
  的确,在她看来,一张因遭受打击而突然衰老的脸是永远无法修复的。所以它比金钱重要。
  拥有一颗完整的心灵也是如此,它比一张美丽的脸要重要的多。这是我们在处于困境时最后的底线。
险路上的生机
  有一只掉队的灰色阿尔卑斯小野山羊被一只贪婪狡黠的黄色野山狐盯上了。此时,小野山羊从妈妈那儿学来的攀爬本领派上了用场,就见它步覆稳健,闪转腾挪,展示出极好的平衡能力,迅速灵巧地从一块岩石跳到另一块岩石,紧接着再到下一块岩石。但,那只野山狐也不是吃素的,它平时似乎也习惯了这种在陡崖峭壁间的追逐游戏,跟在后边紧追不舍,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于是,一前一后、一灰一黄两个身影,在岩壁上,在乱石堆中,急速地奔腾着,跳跃着,甚至有几次,野山狐的尖嘴巴几乎都要够到小野山羊的尾巴梢儿了,让人不觉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似乎等待小野山羊的命运必然是,难逃狸的尖牙——
  突然,这只阿尔卑斯小野山羊毅然选择了一条“绝路”,跃上了一段几乎是垂直的绝壁,稍不留神便会摔得粉身碎骨。绝壁上偶尔会在某个位置探出一小块尖石,形成极其危险也极其难得的一个点,犹如汪洋大涨中的漂泊者犯然遇上的一座救命小岛,小野山羊抓住了这个点,极其小心地把四只蹄子全拢到这一点上,然后再寻找下一个点,毫无犹豫地跃过去,最终,这只小野山羊成功逃生,而那只野山狐只有“望羊兴叹”的份儿。
  你易,敌手也易;你难,敌手或许更难。想要摆脱、战胜敌手,你须有勇气先将自己置于险地,走一条让对手望而生畏的险路,那样你才能得以绝处逢生,领先于敌手。
总统的生发剂
  1861年1月,刚当上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的亚伯拉罕?林肯,决心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解放那里的所有黑人。为此,他还着手亲自起草一份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
  但林肯此举却遭到了来自南方大种植园主们和地主阶级的强烈反对,一开始,他们纷纷或亲自或派代表来到白宫总统办公室面见林肯,试图阻止林肯颁发这个宣言,这让林肯的日常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干扰和影响。
  但好在,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沟通和说服,不少反对者最终都说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叫基特曼的顽固者,他依然坚持每周都要来找林肯好几次。
  刚开始,每次林肯都热情地接待他,并对他好言相劝,希望他不要再来干扰自己的工作,但是却发现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这个家伙依旧经常来骚扰纠缠,硬赶又不行,这让林肯和他的秘书头痛不已。
  这天,赖在总统办公室里的基特曼,无意中摘下了头上的帽子,挠了一下头,随即又迅速地戴上。眼快的林肯趁机发现他原来竟然是一个秃顶,林肯心中暗喜,他灵机一动地想到一个将基特曼彻底打发走的办法。
  第二天,林肯便让秘书去市场上帮自己买一瓶生发剂,满脸疑惑的秘书将生发剂买回来后,问林肯:“总统阁下,请问在报销发票上,如何填写这瓶生发剂的用处?正如您所知道的那样,国会对白宫的财务审查一向都是很严格的。”
  “用于解放南方黑人奴隶事业!”林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秘书被这句话弄得更加迷惑了,“不久后你自然就会明白了。”林肯补充说道。
  两天后,基特曼又和往常一样来到林肯的面前,正当他想开口对着总统大谈他的那套反对理论时,林肯突然从口袋里掏出那瓶生发剂:“这是我送您的一份礼物,我想您一定很需要它!希望您每天都能拿着它对着头顶喷几次,等您长出满头乌黑的头发时再来找我,我保证那时我一定会全听您的。”
  基特曼被林肯的这件异样礼物彻底搞懵了,只好被动生硬地接过生发剂,然后说了声谢谢后,匆匆离开了。此后,他果真就再也没来骚扰过林肯了。
  秘书这才恍然大悟,佩服了林肯的细致观察力和别出心裁的拒人法。不伤和气而又能让对方自动放弃的拒绝法,是一种大智慧。
囚犯的权利
  松下幸之助在创业初期的时候,一直有一个问题很困惑:在多次和对方谈生意的时候,松下幸之助总希望能够缩短与对方沟通的时间提高效率,因此松下幸之助总是抱着最大的诚意去和对方谈生意,但是最后却因为双方存在不同的意见,谈不到一块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生意也往往泡汤了。
  在松下幸之助二十三岁的时候,有人给松下幸之助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一个故事让松下幸之助从中领悟到了做生意的真谛。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困犯被监狱单独监禁,有一天他非常想抽香烟。他看到门廊外那个孤独的卫兵正在美滋滋地吸烟。这个困犯想要一支香烟,于是他开始敲门。
  卫兵慢慢悠悠地走了过来:“你想做什么?”
  囚犯说道:“我想要吸一支烟,就是你吸的那种。”
  卫兵嘲弄地笑了笑说道:“就你也想吸烟,你别做梦了。”这个卫兵嘲弄地笑了笑走开了。
  可是这个囚犯却并不因此而放弃,于是他又开始敲门,士兵走了回来呵斥道:“你究竟做什么?”
  囚犯说道:“请你在一分钟内把你的烟递给我一支,否则我就用头撞墙,直到弄得自己血肉模糊,要是监狱调查起来,我就说是你干的。当然,他们决对不会相信,但是想一想你必定卷入这一宗事件,我相信这将对你的晋升也是一个小小的障碍。而你反过来想一想,所有这些都是只是因为你拒绝给我一支劣质的香烟。就一支烟,我保证不再给你添麻烦了。”
  这个士兵想了想,从门上的小窗里给囚犯塞给了一支香烟,而且为了防止囚犯用火点燃其它东西,这个士兵还替囚犯点燃了香烟。
  可以想象的的是这个囚犯从此过上了天天有香烟抽的日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囚犯看穿了士兵的立场和禁忌,因此他很容易地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松下幸之助听朋友讲完这个故事立马想到了自己:如果我能像这个囚犯一样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不就可以知道他想什么了吗?以前的好多生意之所以谈判失败不就是因为自己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才失败的吗?
  从此以后松下幸之助和对方谈生意的时候,都会事先调查好对方的所有资料,了解到对方的需求,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果然当松下幸之助站在对方的角度谈判的时候,好多生意都很快就谈成了。
  有的时候之所以对方不赞同我们自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想问题,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或许问题会很快迎刃而解。
像红杉一样生活
  高露露是一所知名大学外语系的高材生,毕业后在一家外贸公司实习,职位是业务助理。
  高露露专业知识过硬,能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人又长得漂亮。所以一到公司,能干的高露露便深得部门经理器重,外出谈生意时部不忘带上她。高露露也不负重望,进公司不久便帮经理谈成了几单生意,为公司带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老总听说后,也非常欣赏高露露。于是,在经理的建议下,公司提前为她转正。而老总也总不忘在大会小会上表扬高露露,并号召部门所有人向她学习。
  高露露的职场之路顺风顺水,做为新人的她便有了轻飘飘的感觉。她总觉得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业务水平高,又是老总和经理眼中的红人,便对部门里其他人有了不屑一顾的感觉。高露露所在的公司从事的是化工产品销售行业,有着许多专业术语。部门里年岁大一些的同事有时看不太懂便来找高露露帮忙翻译。刚开始高露露还有求必应,但慢慢便厌烦起来,态度也就生硬了。一天,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同事又拿着一份产品介绍单来找高露露,碰上高露露心情不好,情绪突然一下就爆发了:“看不懂资料,你不能查字典啊!”那女同事的脸“腾”地一下便红了。话一出,高露露立刻便后悔了。虽说她向那位女同事道了歉,那位女同事也嘴里说道“没事儿,没事儿”,可高露露却明显感觉到了她与周围同事之间产生了一道深深的隔阂。
  一年之后,公司又来了一名叫陈静的女孩子。凭心而论,陈静的业务水平没有高露露那样高。但她在业务上非常用心,不但上班时努力工作,每天下班后,都呆在公司研读资料、研究产品。周末的时候,陈静还会跑去当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尽快熟悉工作。所以陈静从一个不被人注目的新人慢慢成长了起来。此外,陈静还有一个特别大的优点,那就是热情友善,和公司其他人相处特别融洽。部门里无论是谁,不论是公事还是个人私事,只要一声招呼,陈静便乐呵呵地帮忙完成……
  三年后,经理被调到了外地一家分公司任副总。面对着部门经理这个空缺,高露露认为,不论是凭资历还是工作能力,以及对公司的贡献,自己当然是经理的不二人选。但万万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部门经理的职位最后却落在了陈静身上。
  面对一脸怒气跑来的高露露,老总示意让她先平静一下。然后说,你是我非常器重的一个员工。本来我有意让你接替部门经理这个职位。但在最后民意测评阶段,部门所有人却都一致推荐陈静。一个老员工还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那年,她老公患了严重的肺病,无暇顾及家中的孩子。于是,陈静便自告奋勇地担当起了临时妈妈的责任,照顾孩子生活起居、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陈静举动让公司所有的人都非常感动。他们认为陈静虽业务上不如你,但她肯学习,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在陈静的领导下,他们能更和谐相处、更好地完成公司交代的任务……
  从老总屋里出来后,高露露若有所思。
  美国加州有一种红杉树。高度大约是90公尺,相当于于30层楼以上,是世上现存的最高大的树木。但令人奇怪的是,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而已。理论上,根扎得不够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将它连根拔起。但红杉又如何能长得如此高大,且屹立不倒呢?人们发现,红杉必定是一大片在一起生长,并没有独立长大的红杉。这一大片红杉彼此的根紧密相连,一株接着一株,结成一大片。自然界中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几千株根部紧密连结、占地超过上千公顷的红杉林……
  一个人的成功不能只靠自己的强大。一个领导者,不仅要业务水平比较优秀,更要学会与人合作,要不然,不可能把领导当好。职场上,一些业务能力非常强的人往往只能当“骨干”,但是,就是不能当领导。就是因为这些人人缘差,不懂与人合作,在为人处世方面太欠缺,因此,往往失去了职场升迁的机会。
  像红杉一样活着,学会借力与合作,你将会成为职场中的一颗雄伟巨木。
别轻信第一印象
  蒋介石用人看重印象。徐向前在黄埔军校读书的时候,有一次校长蒋介石找到他办公室谈话。徐向前生性腼腆,不爱说话,蒋介石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有更多的话,再加上一口难懂的山西口音,使蒋介石听起来很费劲,又见徐向前的背不直,人长得也不太“威武”。蒋介石见了之后,颇感失望,没有说几句话,就让他走了。待徐向前离开办公室后,蒋介石对属下连声说:“此人不可用也。”
  后来蒋介石对徐向前都是视而不见,更别提照顾、提拔他了,这让徐向前也很莫名其妙,不知道在哪里得罪了这位校长。而后来,这位不被蒋介石重视的徐向前,在以武装反抗这位叛变了革命的校长的斗争中,展示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创建了鄂豫皖根据地,随后又创建了川陕根据地,把昔日的校长指挥的国民党军队打得惨败。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对蒋家军作战,更是摧枯拉朽,成为新中国的十大元帅之一,这是蒋介石开始所想不到的。
  蒋介石惯用第一印象识人术识别、选用人才,选拔到了他自己所需要的人才。然而,这种识别选拔人才的方式过于片面,难免错失良才。蒋介石与徐向前第一见面时,对他的性格、口音与形貌感觉极为糟糕,这里面固然有徐向前自己的原因,但蒋介石的过于依赖第一印象,也直接导致了后来他对徐向前的忽视与错失。
  在人与人的交际中,初次见面时对方的仪表、风度所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形成彼此日后交往时的基础。第一印象可说是“先入为主”的了,但是,我们不可以迷信第一印象,因为依据其固然可以了解一个人,但却是不全面而有失公允的。仅凭主观的第一印象来判断一个人,会让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难免出现识人方面的错误。
高原的石头
  在偏僻的南方小镇,他突然觉得全身无力,心口憋闷得厉害。此时已是夜晚,他躺在小镇简陋的旅馆里,浑身大汗淋漓。他应该尽快去看医生,可这里离最近的乡镇医院也有五十里地,离县医院要走一百二十里地,路是翻山越岭的路,夜晚几乎无法行车。他大口喘息着,一动不能动。同事们都急坏了,唯恐他出现意外。
  他努力而喃喃地说:“石头,石头,要是有一块高原的石头就好了。”
  他22岁时去过青藏高原,在那些缺医少药的边塞,人们病了,常常会把一块石头抱在肚子上,据说那里的石头对许多疾病都有疗效。石头的神奇作用,被那里的人们广泛认识。
  那一年,他也病过一次,在无医无药的情况下,用的就是石头,很管用的。可自从离开了高原,他也就远离了这种神奇的石头。只是眼下,在这个偏僻的小镇,实在太像荒凉的高原边塞了,在这毫无办法的要命关口,让他自然而然地想起了那里的石头。
  不过,这里是南方,怎么会有高原的石头。他开始感觉空气稀薄,呼吸更加困难,大家已经把门窗全都打开,可他还是喘得厉害。
  “我要死了吗?”他喃喃地说,脸色苍白,神情绝望。
  旅馆里的服务员也闻讯跑来,同样急得一头汗水,如此闭塞的地方,谁也拿不出办法。服务员问清了他的情况,突然眼睛一亮,像是想起来什么说:你们等一下,我马上就来。服务员跑出去,一会儿工夫便抱着一块石头跑了进来:原来楼上住的团队就是从高原来的旅行团,他们自然也用石头治病,并随身带着几块神奇的石头,真是无巧不成书。服务员把石头递给了痛苦中的他。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想不到在这里竟然会遇到他的老乡,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属于不幸中的万幸。
  接过石头的那一瞬间,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他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紧紧地抱着石头不放。石头的作用果然神奇,他渐渐开始好了起来,可以喘上气来了,一会儿工夫,他便觉得空气有了流动,胸口有了舒畅,也不大口地喘了。一小时后,他完全好了。
  大家让他躺着不要动,再好好恢复一下。这一夜,他抱着石头睡得很香很甜。次日早上,他的精神是那么饱满,他真的是好了。大家也跟着谢天谢地。他去还石头,并要向高原的朋友表示感激。可是,那支旅行团已经提前离开了旅馆。服务员说,他们留下了话儿:石头就送给你了。
  他很感激,带着这块神奇的石头,旅行一路,一路不但没病,反而心情格外地愉快。他对大家说:你们看,高原的石头有多管用,他的神奇力量真能赛过万能的良药。同事们都点头。说他精神难得地好。他说,就是因为这块神奇的石头。其实他不知道,这是服务员和大家集中生智,临时想出来的一个办法。这块石头并非来自高原,而就是旅馆门外的石头。
  有很多时候,我们的疾病或是身体的不适,并非属于实质性的,而是由于我们的压力与内心的纠结,造成了我们精神上的紧张和焦虑。这种紧张和焦虑,会在不知不觉,没有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发作,让我们的身体出现各种征兆。许多看似身体上的不适,其实都是假象,都是因为精神被深深困顿的结果。
  尤其是长期精神负担过重的人,和那些内心常常伴随着焦虑与恐惧的人。于此,我们只能缓解精神的压力,让内心保持平静和放松。当那些说不明,道不清的内在障碍被清除掉时,这种紧张和焦虑带给我们的不适就会被驱散。我们就可以重回健康,精神抖擞地去生活。
  也许,让我们更多地去舒缓我们的内心,抚慰它,照顾它,调解它,如此,我就不再需要任何方式的石头。
大雪封不住有希望的心
  有一年冬天,我和表弟徒步去离村几十里外的荒野中抓兔子。在白茫茫的雪野中走了许久,也不见那一行令我们欣喜的印迹。中午的时候,起了暴风雪,漫天的狂风,无边的大雪,甸子上的积雪被风吹得像波涛一样滚动,我和表弟躲在树下,满心的恐慌。
  过了近两个小时,风停了,雪也小了,我和表弟忙着往回赶。可走了好一会儿,发现周围仍是无边的雪原,雪虽然没有刚才下得大,可我们的足迹还是很快被湮灭。我们心里一惊,知道是迷了路。本来在冬天很少能在野外迷路,至少有来时的脚印能引领我们回家。可是现在,周围除了雪还是雪,没有路。那些站着的身影,是荒甸上稀稀疏疏的树。
  每走到一棵树下,表弟便爬上树去向远处张望,可是这么大的暴风雪过后,很难见到村庄的影子,仿佛大地上的印迹都被大雪所埋没。就这样一路走着,心里焦急万分,如果不能找到村庄,到天黑下来,等着我们的就是黑暗与寒冷,无疑是死路一条。我们一边走一边纳闷,平时没觉得甸子这么大,怎么周围的村庄一个都看不见呢?我们本想朝着一个方向走,可是满天风雪,根本无从辨别方向,只好向认为着的某个方向不停地走。
  当表弟再一次爬上一棵树时,他大声喊道:“哥,前边的雪地上有个黑点!”我们精神一振,奋力迈着疲惫的双腿向前方走去。有的地方雪极深,一脚踩下去能没掉整条腿,这让我们提心吊胆,怕掉进一些被雪填平的深坑里,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表弟一次次地上树,我们离着那个黑点也越来越近,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终于走到了那个黑点所处的位置,却原来是一口极深的水井。表弟失望至极,我心里忽然一动,说:“既然这里有井,附近一定有村子!”表弟闻言又来了精神,飞快地爬上一棵最高的树,观望良久,忽然大喊:“哥,我看见那边有一缕缕的烟,可能是个村子!”我们立刻向那边出发。当时已是傍晚,表弟看到的烟定是村庄的炊烟。又走了近一个小时,一个村子出现在视野里。天已擦黑,那一刻,我们都躺到在雪地上,大口地喘着气,放下了心中的巨石。
  到了那个村子,我们在老乡家休息了一会儿,便抄近路回到了家,才几里路的距离。想起来真是后怕,如果没有那眼水井,我们也许真的会把命丢在无边的雪野之上。当然内心也很震惊,那么猛烈的暴风雪,竟然封不住一个小小的井口!
  许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回想往事,心中忽然就多了一份感悟。如果把人心当成一眼水井,那么就算生命中的风雪再大,也无法锁住心里的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能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
“最差”人选
  在多年的职业演说生涯中,我经常现场邀请一些台下听众作为嘉宾主持,我不想让哪位听众因为没有事先准备而尴尬,所以总是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多数表现得不是很自然,但有时也会成为节目中的“亮点”。
  几年前的一次,我在准备一期谈话节目时找到策划人,让他给我推荐一些听众,我要预先和他们沟通一下。我已经物色好了一个女孩,想让她上台,但策划人不同意。
  “她身体不行,再说,她也不像以前那么机灵了。”策划人说。
  机灵?这能说明什么?身体上的障碍能让人脑子变笨吗?我认识这个女孩,不久前和她聊过,她谈起了因伤痛而遇到的麻烦,不过那次见面谈的时间不长。
  策划人告诉我,他会提供一些更合适的人选。我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听他的,走平稳的老路,要么按自己的更富有挑战性的想法去做。
  演讲那天我特意去得很早,以便能见到那个女孩。她没什么变化,只是手里多了根拐杖。她坐在听众席上,很吃力地探过身和我握手。
  “你看起来状态不错!”我对她说。
  “您也是!”她回答。我们彼此都希望能再多交流一些。
  别忘了——如果需要的话,您可以叫我上台!”她说。
  看到她的自信,我知道自己没有选错人,对她也更有信心了。
  时间过得很快,节目过半后,我邀请了两位听众上台,每次叫到一个人的名字时,我都看一眼那个女孩,从她的脸上能看到参与的热情。
  我回想起自己上学时,在体育馆里和同学们站成一排,等待被选入体育队。领队的目光每扫过我一次,我的心都会狂跳起来。但通常我都是被挑剩下的最后几个人之一,我们几个或被认为缺少运动天赋,或在学校里是无名之辈,或者只因衣着寒酸而遭到冷落。因为总是选不上,我在很长时间内都非常苦闷。
  现在我有机会挑选别人了,在台下坐着的听众不乏才华横溢、口若悬河者,他们常常是主持人眼中的最佳人选,邀请他们被视为理所当然。然而,我关注的恰恰是那些“最差”人选,今天我决定给这个女孩一次上台施展才华的机会。
  当我叫到她的名字时,她的脸上泛起了光华,好像忘记了“残疾”给她带来的不便。她在台上坐好后,我向听众们讲述了她克服病痛、坚强面对生活的故事。
  然后,我就邀请她一起主持下面的节目,她表现得棒极了。听众们欢笑着,为她的翩翩风度热烈鼓掌,她也越发自信,这期节目办得极为成功。
  后来,我又见到了那个节目策划人,当我提起了这个女孩的出色表现,他微笑着说:“她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别的节目大多早已被人们遗忘,只有那期节目让人记忆犹新。你没选错人,要是早些用她就好了。”
  其实,我早就发现,有些时候,表现最出色的常常是那些——“最差”人选!
生命不能复制
  楼是八层高的小楼,他与同学合租的房间在第六层。
  一日傍晚,他们出去吃饭回来,将钥匙插入锁眼却怎么也打不开了。很显然的是,锁确实已被旋转开,可里面似乎又被插上了——门后有一根手动横插。
  他们惊出了一身冷汗,以为被贼光顾了。
  透过针孔大的门隙望进去,里面空无一人,只有灯还亮着——这是他们的惯例,每次出去都不记得将灯关闭。由于惧怕贼躲在门后死角,他们擂门高喊,说只要里面的人将门打开,他们绝对将其放走不会有丝毫为难。
  但一切照常,一点反应都没有。
  看来,屋里确实没有人,门后的横插也只是关门时受到震荡而自己绊住了插孔。
  他们找来螺丝刀,从门缝里往一旁撬,仍无济于事。
  最后,他找来几根绳子,拉着同事上到楼顶,手指着下面六楼的阳台说:“你身材瘦小,我用绳子束住你的腰,将你坠到六楼阳台,你进屋将门打开吧!”
  同事惊惧地摇了摇头。
  他不屑地说:“如果你害怕,那我下去,你拉绳子!”
  同事仍是一个劲儿摇头,并千方百计阻挠他下去,还拨了110求助。
  在等警察到来的时间里,他们再次回到屋门口,将钥匙不抱希望地插入锁眼,一边拧锁一边晃着屋门。
  门,竟然开了。
  他们欣喜地跑进去,将屋里检查一番:一切都是原样,就连墙角的那台落地扇也还在不知疲倦地晃着脑袋。看来,贼确实没光顾过。
  警察就是这个时候进来的,问明白是他们报的警后,仔细地在屋内和阳台检查了一番后离去了。
  警察走后,他开始讥笑起同事来,说这么点小事还劳师动众惊动警察,如果用绳子下去的话早就打开了。
  同事并不搭话,他说的多了,同事才慢腾腾地说:“给你讲个故事吧!在我的老家,有一家人住在三楼。一次,他们的钥匙锁在了屋里,便也想到这个办法从四楼的窗口下去。其实这种办法根本就不用想,他们的邻居已经用好几次了。那次,他们和邻居一起用绳子拴住了取钥匙的女主人的腰,为了保险他们还特意找了根看上去挺粗壮的绳子。然而当那女主人眼看着到自家阳台就要进去时,绳子却突然断了。虽然在坠下去的时候,侥幸被一楼窗口的雨棚挡了一下。但还是摔断了脊椎和大腿。”
  同事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那个女主人就是我的嫂子!也就是在那次事发后,我才明白看似粗壮的绳子,有时也不可信,而生命永不能复制。”
狙击手的仁慈心
  狙击手是异常寂寞的人,由于任务和身份高度机密,他将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即使对最亲密的人也很少提及自己的具体身份。
  他要经历枯燥的训练和残酷的选拔,执行任务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必须枪枪命中靶心。
   狙击手出场,就意味着杀人。
  他是不受干扰的,风力、气压、地球引力,对他都没有作用;开枪的瞬间,突然响起鞭炮声,或有领导在耳边大喊大叫,有人从身旁跑过,有车从旁边飞驰而过……他一概充耳不闻。
  任务完成,警察、家属、媒体聚拢之前,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起身、收枪、转身,快速离场,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他是神枪手,他是英雄,但周围没人知道。
  他是杀手,但他非常仁慈,这也并不为人知。
  有位狙击手曾遇到这样的情况。
  农家小院的一间屋子,门窗都被硬纸板覆盖,窗户上仅留二指宽的缝隙,劫匪的尖刀一直抵住女人质的脖子。情况紧急,指挥部已经下达了择机击毙劫匪的命令。
  就在将要扣动扳机的一刹那,现场发出凄厉的哭喊声:别开枪!那是我爸爸!是我妈妈!
  原来这对男女冤家是离婚的前夫妇,小女孩正是他俩的孩子。
  指挥部调整了方案,最后没有流血,平安解救人质。狙击手说,那天他心情格外的好,因为自己扣动扳机的时候慢了半拍,奇迹出现了。
  其实他每次都在等待奇迹,每次都希望自己的神功,最好不要派上用场。
晚上8点至10点之间
  台湾商界奇才陈茂榜15岁时,由于负担家计被迫辍学到当时台湾的第二大书店——文明堂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要工作12个小时。他白天在书店工作,晚上住在店里。日子一久,他渐渐养成了每天晚上至少要读两小时书的习惯。他说:“初进文明堂时,我只有小学毕业程度,8年后离开时,我的知识水平已经不亚于大学生了。”在世界各地演讲时,陈茂榜总不忘对听众说:“记住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至10点之间。”
  加拿大临床医学家威廉奥斯勒,就是利用业余时间做出成就的典范。奥斯勒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现称血小板)。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读书,奥斯勒给自己制定了一条规则:每晚睡觉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就是清晨两三点钟,他也一定要读15分钟的书再睡觉。这个习惯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界。一共读了1098本书。
  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这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产生在业余时间,你如何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将最终决定你的一生怎样度过。
一个“品牌”的诞生
  麦克的创意工作室开办了半年多,正经的生意没几个,可净来一些莫名其妙的业务,这不,刚一上班,一个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的乞丐就堵上门来,要求帮他策划策划。
  乞丐说:“麦克先生您好,我以前是个老板,但做生意赔了,房子也抵押了,老婆也跑了,干老板多年,除了有点脾气,什么本事也没有,现在只好以乞讨为生,不过现在乞讨这个行业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我想让您帮我出出主意,提高一下我的乞讨业绩。”
  麦克觉得好笑:“你都混成叫花子了,还讲究什么业绩!”
  乞丐说:“人即使再落魄,也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吧?”
  麦克被那乞丐的话逗乐了,说:“那好吧,就冲你这精神,我也接你这活了。”
  乞丐很高兴,说:“我现在没钱付给您咨询费,等我挣了钱,我再给您,您看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麦克思考了一下,说:“你看,你要在乞讨业有所建树,就得先有个品牌。”
  麦克为那乞丐想了个名字,叫“上帝的儿子”,然后又问他有没有固定的乞讨场所。
  乞丐说:“我一般在圣都广场乞讨,那儿人多。”
  麦克接着说:“你呢,以后每天就在圣都广场守着,手里拿个碗,碗里先放上点零钱,在你前面立个牌子,上面写上‘上帝的儿子’,这样你就和其他乞讨人员不一样了,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
  麦克喝了口水,又侃侃而谈起来:“有了自己的品牌,这还不够,你必须在乞讨方式上和竞争者区别开来,你必须差异化经营,让别人觉得你有个性,有特色,就是和别人不同,你的不同在于——以后不管什么人给你钱,你只许收人家五美分。你还像过去一样,面对熙熙攘攘的人流,拿个碗,伸向人群,嘴里做着广告:‘行行好吧,行行好!’我估计大多数人连看你一眼都不看,躲着就过去了。你别泄气,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奢望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你的客户,记住了,我们只为一部分人服务,要找到我们的目标客户群。”
  乞丐听了麦克的话,有点不明白:“那样,我岂不是要得更少了?不行不行!”
  麦克语重心长地说:“你要想在乞讨业有所突破,必须按我的话去做,刚开始是有点损失,但你和其他乞讨的人不同了。你想想,如果有人给你一美元,当你把钱找给人家的时候,那人是什么感觉?估计那人会站在那儿愣了:怎么回事?要钱的还带找钱的?你相信不相信,回家他就会把这事宣扬出去。那个给你两美分的家伙就更惊诧了,估计当时他就得跟你翻脸——‘什么?你有没有搞错,你这里还设最低消费?我问问你,你还是叫花子吗?’回去,他也要为你宣传宣传的。这些人都免费为你宣传,免费为你做口碑广告。你想想,你的知名度提高了,无形资产就增加了,现在这个年代,是‘注意力经济’年代,你只要聚集了人气,就不愁不来钱。”
  乞丐听了非常兴奋:“真的?那我就试试。”
  过了两个星期,麦克来到圣都广场找那乞丐。一进广场,老远就看到在广场一角围了一群人,挤进去一看,中间果真是那人。在他面前,立着一个牌子,上书:“著名职业乞讨师——上帝的儿子”,旁边还放着一个无家可归人员登记证,那乞丐正忙着收钱、找钱。
  人群中有位中年妇女说:“嘿,我们家先生回来跟我一说,我还不相信,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叫花子?只收五美分,多了还不要?到这儿来一看,还真是,你看人家这个乞讨,还真够职业。”
  旁边一个小伙子气不过了:“我倒是不相信了,有人会见钱不眼开的。”
  说着,小伙子走上前去,拿出一张100美元的大票来,递给那乞丐:“看你挺辛苦的,别找了。”
  那乞丐连忙把他拉住,一边数出一堆毛票塞到他的手里,一边说:“谢谢您的好意,您也不容易啊,我就收您五美分,多了不收,欢迎您下次再来。”
  围观的人看到这场景,竟然鼓起掌来。
  麦克看到这里,觉得很满意,也没和“上帝的儿子”打招呼,便从人群中钻了出来。
  过了两三天,一个雨天,那乞丐来了,他一进门就对着麦克连声道谢:“麦克先生,多谢您的策划,我现在的乞讨事业蒸蒸日上,要不是下雨,我都抽不出空过来看您。您说也怪了,那几个和我一同在圣都广场乞讨的,长得比我惨,可他们一天却要不来几个钱。”
  麦克摆出一副学者姿态:“这你就不懂了,麦当劳的老板曾经说过,不要以为麦当劳是经营快餐的,其实麦当劳是经营房地产的,通过做餐饮,把一个个好地方都给占了。你也一样,不要以为你是经营乞讨业的,你是经营娱乐业的,你在乞讨的同时,给大家带来新奇,带来快乐。”
  乞丐听了非常兴奋:“真的?没想到我的工作这么崇高,好,我回去继续搞我的眼球经济、娱乐产业。”
  过了几天,麦克在当地的一个地方性小报上看到了一篇报道,题目是《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叫花子》,麦克看完之后,心想,这个“上帝的儿子”现在已经出名了,我应该找他收点策划费。
  第二天,麦克就来到圣都广场找乞丐,一进广场,老远就看到广场一角围了很多人,比上回人更多了。麦克挤进去一看,虽然地上放的牌子还是“上帝的儿子”,可人已经换了一个。
  麦克走上前去问那人:“上帝的儿子呢?”
  那人边找钱边回答:“您问我们老板啊?您去百货大楼门口找他吧。”
  麦克问:“他去那儿干吗?”
  那人说:“他说要在百货大楼门口开个分店,我是他雇来的,在这儿看着老店。”
藏在碗底的爱
  把人和人连在一起的不仅仅是血缘,还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相互扶助的情义。就如同奶奶和那个小土匪之间的故事...
  奶奶年轻时,长得粗,大脚板,大脸盘,大嗓门子,走路一阵风,根本不像个女人样儿。但奶奶当时这个长相,在土匪横行的长白山腹地涝七山一带,跟别的大姑娘小媳妇比,反倒是安全了。她三十岁就死了丈夫,一个人带着儿子和婆婆一起,住在涝七山下的一个小山村里。
  一个秋天的早晨,一家人还在睡觉,门就被人踹开了,进来一帮手持长枪的土匪,有二十几人。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胖男人,他用水烟袋磕着奶奶的脑门,翻着个白眼,说他是涝七山上的大当家的,路过这里,让奶奶赶紧起来给他们这帮人做饭吃。
  奶奶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涝七山上的土匪下山了,眼前这个大当家的,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白眼雕”。奶奶吓坏了,忙赔着笑脸,手忙脚乱地下了地,将孩子和婆婆弄到另外一间屋子里,把热呼呼的炕头让了出来。“白眼雕”往炕头上一坐,“咕噜”了两口水烟袋,吩咐奶奶马上做饭,并让一个叫小黄毛的小土匪,给奶奶打下手。
  土匪们不知从哪儿抢来了两桶鸡蛋,“白眼雕”吩咐都炒上。小黄毛边和奶奶一起敲着鸡蛋,边告诉奶奶,他们这帮人,好久没吃顿饱饭了,更别说鸡蛋了。奶奶细细打量小黄毛,瘦瘦的,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一头黄色的毛发,乱蓬蓬的,但那双黑黑的大眼睛里,却透着机灵。奶奶觉得这个小土匪不是很凶,就问他家是哪里的?小黄毛摇摇头说自己从小爹娘就死了,早就没有家了。
  奶奶把大半桶搅好的鸡蛋倒进锅里炒,小黄毛蹲在灶前烧火。因为鸡蛋太多,奶奶使足了力气,快速地翻炒着,突然,咔嚓一声,锅铲的头和把之间断开了,奶奶猛觉得手中一轻,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糟糕,头儿掉了...
  奶奶的话还没有说完,一只干瘦的手一下子捂住了她的嘴。扭头一看,是小黄毛。他脸色苍白,一边把手收回来,一边惊恐地四下张望。接着他迅速抓起断开的铲头和铲把,抬手扔进了旁边的猪食缸里,就手拿起缸里一个用来搅猪食的破锅铲,也不管干净埋汰,就塞到了半锅鸡蛋下面,示意奶奶继续炒蛋。也就在这时,他们身后传来“白眼雕”的声音:“小黄毛,刚才她说什么掉了?”
  奶奶和小黄毛回头一看,见“白眼雕”从里间屋里走了出来,一双往外鼓的蛤蟆眼,流露出凶狠的目光。小黄毛慌忙起身,结结巴巴地解释说:“大,大当家,什么也没掉,只是这、这锅太小,她说别把鸡蛋炒掉了...
  “哦!”“白眼雕”半信半疑地朝锅里看了一眼,见奶奶正两手握铲,用力翻炒着鸡蛋,点了点头,说了句“快点炒”,便又回了里间屋。
  “好险呀!”小黄毛擦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告诉奶奶说,如果让大当家的看到铲头掉了,非杀了奶奶不可,他们大当家最忌讳的就是人家说“头儿掉了”。他们这次下山,是去和大青山上的土匪开战,在这个节骨眼上,铲头儿掉了,在他们看来,预示着他们这次会出师不利,是不祥之兆呀!
  奶奶听了,倒吸了一口冷气。她感激地看着小黄毛,小声说:“孩子,你心眼这么好,为什么要当土匪呀?”小黄毛眼圈有些发红,叹了口气,说他也是被逼无奈,为了有口饭吃。
  饭做好了,土匪们一个个甩开腮帮子,狼吞虎咽,正吃着,从外面飞奔进来一个土匪,一进门就急急地喊道:“大、大当家的,夫人她肚子疼、疼得厉害,她说是要、要生小当家的了...
  “白眼雕”一听,脸上顿显喜色,他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略一思索,把小黄毛喊到了跟前,指着在一旁忙碌的奶奶,说道:“你马上带这个女人上山,伺候夫人生崽,告诉夫人,我晚上回去。”
  奶奶一听,土匪要带她上山,吓坏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哀求说,她家老的老,小的小,她实在走不开,求大爷高抬贵手,千万放过她吧...
  见奶奶不去,“白眼雕”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他蛤蟆眼一瞪,眼露凶光,刚想发威,小黄毛忙抢前一步,一把抓住奶奶的胳膊,冲她使了个眼色,对“白眼雕”说:“大当家的,我这就带她走,夫人那里,你放心好了!”说完,也不管奶奶乐不乐意,扯着奶奶就往外拽。
  直到走到院子里,小黄毛才松开了奶奶的胳膊,告诉她,“白眼雕”从来说一不二,心狠手辣,如她再哀求下去,“白眼雕”会杀她全家的。眼下,她得赶紧跟自己进山,如果夫人有个三长两短,“白眼雕”也会迁怒于她,那后果不堪设想。
  奶奶心里虽然有一百个不愿意,但也只好跟着小黄毛上山了。上山路上,小黄毛告诉奶奶,“白眼雕”这个夫人,是从山下抢的农家女子,心眼还不坏,让奶奶过后求求夫人,让夫人在“白眼雕”面前给说几句好话,“白眼雕”也许会放奶奶下山的...
  奶奶听小黄毛这么一说,心里稍稍平静了些,她觉得小黄毛虽然是个土匪,但心眼还挺好,便打心底感激小黄毛。
  奶奶随着小黄毛进了土匪的老巢,七拐八绕地来到“白眼雕”住的山洞,在松明油灯光里,见一个女人正在板铺上痛苦地呻吟,几个小土匪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奶奶近前一看,是孩子快生了,她忙吩咐烧开水,准备接生,她虽然不懂医术,但眼下,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还好,生产过程还算顺利,听到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奶奶长舒了一口气。
  傍晚,“白眼雕”回来了,虽然丢盔弃甲地损失了几个弟兄,但看到夫人给自己生的儿子,还是笑得合不拢嘴。
  小黄毛忙凑上去说多亏了奶奶,要不然,夫人可就危险了。“白眼雕”挺高兴,就把一对抢来的银镯子赏给了奶奶和小黄毛每人一只。
  就这样,奶奶在山上呆了十多天,可心里一直惦记着家里的老小,因为小黄毛和夫人不停为奶奶说好话,“白眼雕”终于同意奶奶下山了,并派小黄毛送奶奶下去。小黄毛见“白眼雕”心情不错,就试探着说:“大当家的,刚才弟兄们打的那只野猪,正在外面架着大锅要煮肉,你看是不是让她吃了野猪肉再下山?”“白眼雕”瞪了小黄毛一眼,有点不耐烦地挥挥手,说:“这点小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小黄毛拉着奶奶,来到煮肉的大锅旁边,非让她等肉熟了吃了肉再走,说他们也快一年没吃着点肉了。奶奶见小黄毛瞅着煮肉锅直流口水,也觉得让小黄毛吃了肉再下山才好,等小黄毛送她回来,这肉恐怕早被吃没了。见奶奶同意了,小黄毛让奶奶先等着,说他去多找点儿干柴,让肉快点煮熟。
  奶奶虽然归心似箭,但野猪肉的香味实在太诱人了。奶奶眼巴巴地等着,就在这时,突然,南面枪声响起,紧接着有人喊道:“不好,有部队打过来了...
...”随着喊声,土匪营顿时乱了,一个个什么也顾不得了,随着“白眼雕”往北面窜去...
  奶奶傻愣愣地呆住了,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这时,小黄毛跑了回来,到了大锅前,瞅了瞅锅里的野猪肉,咽了下口水。枪声、喊杀声越来越近,小黄毛把一个纸包交到奶奶手里,说了几句话,一弯腰钻进了山林中。
  很快,一支剿匪的队伍冲了过来。他们找到了奶奶,问明了情况,没有为难她,放她下了山,临走时还特意让奶奶带上了块野猪肉。
  一晃,几年过去了,奶奶再也没有见到小黄毛。直到解放军大规模的剿匪开始。那日,一场激战后,“白眼雕”被剿灭。解放军战士押着一群俘虏来到了村子里,将他们反锁在奶奶家的柴房里。一个解放军战士拿来了一些玉米面,让奶奶帮着煮熟,给这些俘虏吃。
  奶奶拎着一桶煮好的玉米粥来到柴房门前,一碗碗往里面递。这帮土匪看样子也是饿坏了,一个个把手伸得老长,等轮到最后一个土匪时,奶奶一眼就瞅见那土匪干瘦的胳膊上戴了一个银镯子。她不由得一愣,从柴门缝里打量这个土匪,天哪!真的是小黄毛。只是他比以前长高了,也长大了。
  “小黄毛,是你!”奶奶惊喜地叫道。听奶奶叫他,小黄毛先是一愣,随即也认出了奶奶,眼里顿时露出一丝惊喜,但很快就黯淡了下来,他怯怯地看了奶奶一眼,不安地低下了头。
  奶奶看了看自己端在手里的饭碗,略一思索,扭身回了自己的屋里,很快,奶奶又走了出来,把一碗玉米粥递给小黄毛,关切地说:“饿坏了,快吃吧!”
  奶奶分完了饭,刚想拎桶离开,突然,柴房里传出了喊叫声和厮打声。奶奶回头一看,几个土匪把小黄毛压在了身下,你争我夺地抢着什么。直到负责看押的战士打开柴门,端枪冲了进去,土匪们才住了手。
  众人一看,土匪们争夺的是一块野猪肉,说是藏在小黄毛碗底的。部队干部问奶奶这是怎么回事。奶奶点头说是她放进小黄毛碗里的,接着对众人讲了几年前的往事...
  当奶奶说起这块野猪肉的来历时,奶奶说道:那天,土匪们逃命的时候,小黄毛把一个纸包塞给了她,说这是“白眼雕”临逃跑时给他的一包毒药,让他撒到肉锅里。这药是慢性的,三日后发作。一想到要毒死很多人,小黄毛有些不忍心,所以他把药交给了奶奶,让奶奶帮他丢得远远的,不要再害人了。下山后,奶奶总也忘不了小黄毛瞅着野猪肉流口水的样子,她把带回来的那块肉做成了肉干,一直给小黄毛留着。
  听了奶奶的讲述,部队干部把小黄毛放了出来。一出柴门,小黄毛一下子跪在了奶奶面前,捧着那块野猪肉干,流着泪叫道:“妈,你就是我亲妈!”奶奶爱怜地扶起小黄毛,一下子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
  后来,小黄毛改邪归正,参加了解放军,屡立战功,再后来,全国解放了,他参加了抗美援朝,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临死前,他把手上的镯子撸了下来,让战友日后交给他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奶奶。奶奶的这副镯子我见过,一家人都知道,那是奶奶的宝贝。奶奶一直不相信小黄毛死了,她说,等胜利了,小黄毛会回来看她的,她要等! 
  正值数九寒冬,外面正下着大雪,我走下末班车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这段时间,我们这个城市里到处流传着一个关于夜间杀手的故事,这人专门在夜间袭击单身女人,劫色劫财最后将女的一刀毙命。
  我住的小区为了加强管理,把边门全部上锁,我只能绕上一大圈去走正门,再走上十几分钟,然后进入小区深处,实际上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危险指数。
  小区里静悄悄的,许多人家的窗帘都有遮光布,路灯也大都损坏了,平日看着很美的假山亭子都变得阴森森的,我就像掉进了一个深不可测的黑暗陷阱。
  我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六楼中间的窗口,黑洞洞的,可是我却能猜到—我的前夫杨晓一定是在喝闷酒。我们是两个月前离婚的,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房子,我就住在原来做客厅的南屋,他还算有点男子汉风度,选择了窗子上满是霜花的北屋。
  走过假山亭子,突然,我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我的心猛地一阵抽搐,我希望这声音是自己神经过于敏感而形成的错觉,可是那声音明明在,而且在渐渐逼向我。我加快了脚步,第一次痛恨自己喜欢穿高跟鞋,但我还有一根救命稻草,那就是希望追过来的人是杨晓,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很多次我下夜班回家都遇到他夹着酒瓶子往家走。
  脚步声终于靠近了我,紧接着,一个陌生男人阴冷的声音响了起来:“别动!”
  与此同时,我的整个身体被男人粗野的手钳制住了,我的血好像全涌到了头上,刚想尖叫,又马上噤声,脖子上的冰冷提示我:生命握在别人的手里!
  那人拖着我向假山后面走,我蹬着双脚想阻止他,可是力气太小,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报上看到的可怕一幕在我的眼前晃动,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绝望。
  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个男人的声音在我耳边惊天动地地响了起来:“好你个韩苏,我现在才明白你为啥要离婚,你个贱货!”
  说话的是杨晓,是他!拉我的那个男人听到杨晓的声音就停了下来,我乘机向那边看去,见来人果真是杨晓,看样子他已经大醉了,手里挥着酒瓶子正冲我们大喊大叫。
  嗨,这个笨男人,他竟然误会我和别的男人在幽会!但尽管这样,我还是应该抓住这个最后逃生的机会。狡猾的劫匪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压低声音对我说:“让他快走!”我感觉到脖子上的刀加了力气,一股暖暖的液体流向我的颈窝—那是血!
  我突然明白过来:这时候如果让杨晓留下可能会送了他的命,还是让他走吧,于是我就冲着他说:“杨晓,不是你想的那样,你走吧!”
  杨晓不听我的辩解,又往前跨了一大步,开始叫骂,他粗犷的声音在夜里传出很远,劫匪已经对他不耐烦了,便再次威逼我:“快点让他滚!”
  我含着眼泪说着:“杨晓,你回家去,我会给你解释清楚的。”这时我想到的不再是自己要面临什么样的境地,而是想到要保护这个男人,毕竟我深爱过他。
  刹那间,我突然觉得身体失去了平衡,倒在地上,当我爬起来时,杨晓已经和劫匪厮打到一起。后来小区的许多居民回忆起那个夜晚,都说,一个女人绝望的号哭把他们震撼了。
  杨晓被刺了十几刀,好在都没有伤在要害部位,我在医院护理他一个月。来探望他的人川流不息,我们尽量掩饰着,装作还没有离婚的样子,像夫妻一样地迎来送往。
  一个月后是我接杨晓出院的,这时已经快到春节了,稀稀落落的鞭炮声时时响起,一路上,杨晓却始终一言不发。
  走进家门,杨晓首先看到的是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客厅,我平时支在那里的临时小床已经不见了,杨晓的脸抽搐一下,因为我早就说过,找到房子就会离开,他估计我已经找到了房子,于是神色黯然地走向北屋。
  杨晓推开房门,立刻呆住了—玻璃窗上贴着鲜红的“喜”字,他吃惊地回过头来看着我,我若无其事地笑了笑,说:“以后我下夜班快到家的时候打电话给你,不用你天天守在窗前等着接我了。”
  以前,杨晓天天守在窗前等我,即使是办了离婚手续后也是这样,这个秘密是我在那个刻骨铭心的夜里发现的:那天夜里,我将杨晓送往医院后又返回了家,因为要取一些急用的东西。我走进了那间阴寒逼人的北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布满厚厚霜花的窗子上,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却只有薄薄的霜,几乎是明净的,像开了一个小窗子。我凑了上去,呵气融化霜花,用手一抹,眼前豁然开朗,视线正落在路对面的公交站。我的眼睛突然湿润了,我明白了:无数个夜晚,杨晓关了灯,静静地守在这里,看着我下车,然后就拎起早就准备好的酒瓶子跑下楼,装出买酒的样子,一路走来,与我“巧遇”...
  我们太年轻了,两颗心都那么骄傲,用自尊心做借口把自己层层包裹起来,让对方都看不到真情,只有开启了这样一扇小小的心窗后才知道,原来我们爱得这样的深...
  张莉生性多疑,总觉得丈夫变了心,丈夫被她闹得烦了,也逐渐对她冷淡起来。
  一天下午,张莉突然看到网上在出售一种叫“爱情魔汤”的药剂,只剩最后一瓶了。这种药剂有神奇的作用,随便是哪两个人,只要一起喝完爱情魔汤,他们之间就会不可遏制地产生爱情,永不变心!张莉心想:这倒可一劳永逸地拴住丈夫的心,便立刻买了下来。
  等拿到爱情魔汤后,张莉赶紧找出丈夫平时喝的红酒,瓶里剩下的红酒不多了,她小心翼翼地把爱情魔汤倒进酒瓶,摇晃均匀,然后她把酒瓶重新放入酒柜中,丈夫下班回来总要喝点红酒,这是他的习惯。
  刚做完这一切,丈夫就回来了,张莉热情洋溢地迎上前说:“亲爱的,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丈夫看了张莉一眼,淡淡地说:“什么日子?我不知道,你直接说出来好了,我还有事呢,等一会儿我还有应酬。”
  丈夫放下公文包,径直去酒柜,取出那瓶装有爱情魔汤的红酒。张莉见状,生怕丈夫把红酒全喝了,她赶紧走到丈夫面前,夺过他手中的酒瓶,故作娇态:“今天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你应该和我好好喝一杯才对嘛!”
  丈夫拍着脑门说:“十周年了?哎哟,瞧我这记性!可是我今晚真的有应酬呀,你怎么不早点和我说呢!”张莉把酒瓶放在桌子上,堆起笑脸说:“耽误不了你的应酬,我只不过想和你喝杯酒纪念一下,然后你走你的。现在,我先去洗个澡。”
  “那好吧,我等你。”说着,丈夫坐到沙发上看电视去了。张莉边洗澡,边想着等一下要和丈夫一起喝下爱情魔汤,心里充满了幸福感。
  洗过澡,张莉穿上一件低胸的晚礼服,并稍稍修饰了一下,当她款款出现在丈夫面前时,丈夫眼睛一亮,他伸手搂住了张莉:“呀,今天还讲起情调来了?”
  张莉顺势依偎在丈夫怀里,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嘛!”她的眼扫过桌子,只见桌上放着一瓶未开封的红酒,而刚才的那瓶酒却不见了。张莉像弹簧一样猛地跳了起来:“刚才那小半瓶红酒呢?”丈夫说:“哦,刚才我忍不住先喝了一杯,发现味道不对劲,反正只剩一点点了,我就把它扔了。”
  张莉差点晕了过去:“什么?扔了?扔哪了?”丈夫吃惊地望着张莉:“扔到门前的垃圾桶里了。你紧张什么?一点变质的酒,有什么可惜的?今天我们应该……”
  张莉什么也顾不上了,她连忙打开门冲到垃圾桶边,却见里面空空如也,显然刚才被人清理过,她急不可耐地沿着小路寻找着清洁工。这时,一位老人拖着垃圾车刚好出现在张莉前面,张莉赶忙追上去,边翻着垃圾边问:“喂,师傅!你看见一个酒瓶了吗?装着一点红酒的酒瓶?”
  “装着红酒的酒瓶?”师傅停下来,想了一下,“被一个乞丐拿走了。”
  张莉简直要疯了:“什么?乞丐?在哪里?”
  老人往大马路方向努努嘴,说:“往那边去了。”
  张莉猛追过去,到了马路边,果然看到一个又老又脏的女乞丐,背对着大街,坐在一棵大树下,仰头舔着瓶口。
  “喂……”张莉上气不接下气地走到乞丐身后,一把抢过酒瓶,可是,酒瓶已是空的了。女乞丐咧着只剩几颗牙的嘴冲着张莉傻笑,嘴里嘟哝着:“我这辈子都没喝过这么好的东西……”张莉差点气疯了,本来应该是她和丈夫一起喝的爱情魔汤,现在却被这个女乞丐喝光了!
  这时,张莉的丈夫追了过来:“老婆—”可是当丈夫看到张莉身边的女乞丐时,眼神突然定住了,他和女乞丐四目相对,深情款款,张莉知道,一种叫“爱情”的东西在丈夫和女乞丐之间不可遏制地产生了...
  马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数千年来,它与人类同生死,共患难,成为人们最忠诚的朋友……
  李强是个哑巴青年,但是哑巴咋啦?他还是跟着一群人到外省打工去了。一年下来,他的勤恳有了收获,四千元钱装在包里,捂着抱着就要回家过年了,李强有个老娘,他想着老娘就高兴异常,是啊,要见到娘了呀!
  李强先搭车到省城的火车站,进火车站时却出了件大事:在拥挤的人群中,他的包被人抢了,劫匪一溜烟地跑了,不见踪影,李强追了一阵,到头来还是只能瘫坐在地上大哭一场。周围的人看着问呢,他只能“呀呀”地不知所云,然后就是哭,人们帮不了忙,只好散开走了。
  李强哭罢,心想,还得回家呀!他摸摸衣兜,只有一百元钱,可回家的路费就得两百元,他心灰意冷地在大街上走着。
  突然,李强发现前面围了一大群的人,原来有个江湖棋手在摆残局赌钱,来者出十元,摊主出二十元,谁赢谁拿钱。李强下意识捏捏仅有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辈子不可能去打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