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叠在一起,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吗

Hi~亲,欢迎来到题谷网,新用户注册7天内每天完成登录送积分一个,7天后赠积分33个,购买课程服务可抵相同金额现金哦~
意见详细错误描述: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当前位置:>>>
(杭州)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主讲:房玉春
给视频打分
招商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A座4层409
扫一扫有惊喜!
COPYRIGHT (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 & “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习题详情
14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3.6%
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向左匀速运动,中间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所示.现从水平方向迎面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子弹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求:(1)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瞬间木块A、B的速度vA和vB的大小;(2)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向左匀速运动,中间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所示.现从水平方向迎面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子弹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求:(1)...”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在子弹击中A瞬间,弹簧没有发生发生形变,B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对子弹和A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列方程求解.&(2)当子弹、A和B三者共速时,弹性势能最大.对三者组成的系统用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列两个方程,解方程组即可.
解:(1)在子弹打入木块A的瞬间,由于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弹簧来不及发生形变,A、B都不受弹力的作用,故vB=12v0;由于此时A不受弹力,木块A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在这极短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以子弹与A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子弹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14mv0-mov02=(14m+m)vA,解得:vA=-15v0,负号表示方向向左;(2)由于木块A、木块B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故弹簧开始被压缩,分别给A、B木块施以弹力,使得木块A加速、B变减速运动,弹簧不断被压缩,弹性势能增大,直到二者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在弹簧压缩过程木块A(包括子弹)、B与弹簧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弹簧压缩量最大时共同速度为v,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以A、B与弹簧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向左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54mvA+mvB=(54m+m)v,12o54mvA2+12&mvB2=12&(54m+m)v2+Epm,解得:v=13v0,Epm=140mv02;答:(1)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瞬间木块A、B的速度分别为15v0、12v0;(2)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40mv02.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能根据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得出临界状态所对应的临界条件:当子弹、A和B三者共速时,弹性势能最大.当弹簧恢复原长时,A速度最小,B速度最大.此题属于难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向左匀速运动,中间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所示.现从水平方向迎面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子弹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向左匀速运动,中间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所示.现从水平方向迎面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子弹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求:(1)...”主要考察你对“动量守恒定律”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动量守恒定律
与“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向左匀速运动,中间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所示.现从水平方向迎面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子弹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求:(1)...”相似的题目:
(09·天津·10) 如图所示,质量m1=0.3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L=15 m,现有质量m2=0.2 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2 m/s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取g=10 m/s2,求(1)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2)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v′0不超过多少。&&&&
探究某种笔的弹跳问题时,把笔分为轻质弹簧、内芯和外壳三部分,其中内芯和外壳质量分别为m和4m.笔的弹跳过程分为三个阶段: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图a);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至下端距桌面高度为h1时,与静止的内芯碰撞(图b);③碰后,内芯与外壳以共同的速度一起上升到外壳下端距桌面最大高度为h2处(图c).设内芯与外壳的撞击力远大于笔所受重力、不计摩擦与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外壳与内芯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2)从外壳离开桌面到碰撞前瞬间,弹簧做的功;(3)从外壳下端离开桌面到上升至h2处,笔损失的机械能.&&&&
两块高度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着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质量分别为mA=2kg,mB=0.9kg。它们的下底面光滑,但上表面粗糙。另有一质量mc=0.1kg的物体C(可视为质点)以vC=10m/s的速度恰好水平地滑到A的上表面,物体C最后停在B上,此时B、C的共同速度v=0.5m/s,求木块A的速度为多大?&&&&
“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
2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的左边固定有轻质弹簧,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B以速度v,向A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A、B始终沿同一直线运动,则A、B组成的系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3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O点的距离.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水平面上,一白球与一静止的灰球碰撞,两球质量相等.碰撞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动能约占碰撞前动能的&&&&
2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O点的距离.
3如图所示,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块相同的木板B和C.重物A(视为质点)位于B的右端,A、B、C的质量相等.现A和B以同一速度滑向静止的C,B与C发生正碰.碰后B和C粘在一起运动,A在C上滑行,A与C有摩擦力.已知A滑到C的右端而未掉下.试问:从B、C发生正碰到A刚移动到C右端期间,C所走过的距离是C板长度的多少倍?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向左匀速运动,中间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所示.现从水平方向迎面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子弹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求:(1)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瞬间木块A、B的速度vA和vB的大小;(2)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向左匀速运动,中间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所示.现从水平方向迎面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子弹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求:(1)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瞬间木块A、B的速度vA和vB的大小;(2)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相似的习题。& 如图,将同一个木块先后放在甲、乙两个水平地面上,乙地面比甲地
本题难度:0.48&&题型:选择题
如图,将同一个木块先后放在甲、乙两个水平地面上,乙地面比甲地面粗糙,在拉力的作用下,均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两次做的功的关系:W甲=W乙B、在甲地面拉力的功率大C、物体在两个地面的动能大小难以比较D、在乙地面上的木块的重力做功较多
来源: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新区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 【考点】功的大小比较;功率大小的比较;动能大小的比较.
(2015秋o常熟市月考)由于怕饭菜太烫,来不及冷却而影响小明的早餐,妈妈总是很早就起床了为了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小明就想找到一种让物体快速冷却的方法.为此小明进行如下探究:小明注意到妈妈是把饭菜放在空气中冷却的,而厨房中适合用来冷却的另一种物质就是水.水和空气哪个的导热性能好呢?为此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表:时间/min051015202530354045甲的示数/℃80655342343333333333乙的示数/℃80706153464035333333(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空气环境的温度约为&&&&℃,对甲、乙两个瓶中的牛奶,小明要控制它们哪些量相同?&&&&(至少填一个)(2)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正确结论是什么?&&&&.(3)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的.(4)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可以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①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一匙冷牛奶;②先将一匙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结合本次探究,你认为方法&&&&的冷却效果更好.
[提出问题]水和空气哪种物质的导热性能好?[猜想与假设]小明进行可如下的猜想:猜想一:水的导热性能好猜想二:空气的导热性能好[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表:时间/min024681012141618甲的示数/℃70605347423937353433乙的示数/℃70666158555250484644[实验结论](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评估与交流](2)对甲、乙两个牛奶瓶中的牛奶,除了要控制它们的初温相同外,还要控制它们的&&&&相同.(3)热牛奶放在水中温度下降时通过&&&&方式来&&&&(选填“增加”或“减少”)内能(4)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的.[实验拓展](5)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下列两种冷却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是&&&&.A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分钟,然后加适量冷牛奶B先将适量的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
(2015秋o余杭区期末)用图甲的实验装置能完成: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2“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装置中采用图乙的打点计时器,它是&&&&(填:电火花、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需要用&&&&(填:直流、交流)电源;(2)必须平衡摩擦力的是&&&&(填:实验1、实验2、都需要);(3)小丽用同一个打点计时器先后三次测量小车拉动纸带的运动速度,得到了①、②、③三条纸带,如图丙所示.若每次车子都是自右向左运动,三段纸带的长度都相同,且所用的电源频率不变.则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哪项?&&&&A.纸带①打点均匀,表示车子的运动是匀速的,加速度是零B.纸带①、纸带②显示这两次车子的平均速度相同C.三条纸带都表明小车是做匀速运动(4)小明想用砂桶及砂的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小明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a.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b.使砂桶及砂的总质量&&&&(填:等于、远小于、远大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细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砂桶及砂的重力.(5)小明某次打出的纸带如图丁所示,已知O、A、B、C、D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纸带求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小车的加速度a=&&&&.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如图,将同一个木块先后放在甲、乙两个水平地面上,乙地面比甲地面粗糙,在拉力的作用下,均匀速直线运动相同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拉力两次做的功的关系:W甲=W乙在甲地面拉力的功率大物体在两个地面的动能大小难以比较在乙地面上的木块的重力做功较多”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1)根据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可判断两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判断两次拉力的大小在拉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相同利用W=Fs判断拉力两次做的功的关系(2)根据P=Wt分析判断功率大小(3)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据此分析物体在两个地面的动能大小(4)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同一个木块对地面的压力相等乙地面比甲地面粗糙所以以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f乙>f甲木块均匀速运动F=f所以F乙>F甲木块运动的距离相同根据W=Fs可知拉力两次做的功的关系为W甲<W乙故A错误B、拉力两次做的功的关系为W甲<W乙根据P=Wt可知相同时间内在甲地面的功率小于在乙地面的功率但是时间大小未知无法比较功率大小故B错误C、同一个木块质量相等但物体在两个地面的速度大小无法判断故难以比较物体在两个地面的动能大小.故C正确D、木块在甲、乙两个地面上均未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可知在甲、乙两个地面上木块的重力做功均为0J.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功的大小比较;功率大小的比较;动能大小的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如图,将同一个木块先后放在甲、乙两个水平地面上,乙地面比甲地”主要考察你对
“” “” “”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功的大小比较
功是一个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功有正负之分,正功大于负功,在动能定理中,要用正功和负功的代数和相加的.因此,比较两个功的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在初中不需要这样理解.功的计算:物体在力与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W=FS各量单位功W:J(焦耳),力F:N(牛顿);移动距离S:m(米),由功的原理可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注意: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②公式中的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力对应.③功的单位“焦”(1牛o米=1焦).
名师视频同步辅导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 【答案带解析】(12分)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向左匀速运动,...
(12分)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在光滑水平面上均以速度v0/2向左匀速运动,中间用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所示。现从水平方向迎面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子弹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求:(1)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瞬间木块A、B的速度vA和vB的大小。 (2)在子弹击中木块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vB=v0/2 vA=v0/5 mv02
试题分析:(1)在子弹打入木块A的瞬间,由于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弹簧来不及发生形变,A、B都不受弹力的作用,故vB=v0/2 ; (2分)
由于此时A不受弹力,木块A和子弹构成的系统在这极短过程中不受外力作用,系统动量守恒:
mv0/2 — mv0/4 = (m/4+m) vA,(2分)
解得vA=v0/5 (2分)
...
考点分析:
考点1:功和机械能
考点2:机械能守恒
考点3:机械能及其守恒条件
考点4:动量守恒定律
考点5:碰撞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如图所示,小物块A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时与另一小物块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以速度v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5.0m,s=0.9m,A、B质量相等且m=0.10kg,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45,桌面高h=0.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B一起平抛的初速度v;
 (2)小物块A的初速度v0。  
(10分)如右图所示,长=0.2 m的细线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0.5kg的小球,悬点O距地面的高度H=0.35m,开始时将小球提到O点而静止,然后让它自由下落,当小球到达使细线被拉直的位置时,刚好把细线拉断,再经过t=0.1 s落到地面,如果不考虑细线的形变,g=10 m/s2,试求:(1)细线拉断前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2)假设细线由拉直到断裂所经历的时间为,试确定细线的平均张力大小. 
(8分)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t、通过位移L后,动量为p、动能为Ek ,则:(1)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求经过时间2t后物体的动能;(2)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求通过位移2L后物体的动量。 
阴极射线是从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发出的高速运动的粒子流,这些微观粒子是
_____.若在如图所示的阴极射线管中部加上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场,阴极射线将_____(填“向上”、“向下”、“向里”或“向外”)偏转。 
如图所示是使用光电管的原理图,当频率为v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⑴当变阻器的滑动端P向
滑动时(填“左”或“右”),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将会增大。(2)当电流表电流刚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3)如果不改变入射光的频率,而增加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__________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题型:计算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