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传简介故居太有价值建了?

洪秀全传教时期的作品有哪些求历史学的大神解答,感谢!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 《原道救世训》应该是这四本最出。还有《金鸟诗》《萣乾坤诗》,《毁冯云山书馆中偶像》《诫曾玉璟》,《述志诗》这些吧。

洪秀全在他家乡传教为什么失败了

太平天囯运动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是与他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乃至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愿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见其对后世的罙远影响太平天囯是在清政府当局联合外国势力联合绞杀之下失败的。在太平天国政局粗安之后洪却日益追求享乐,沉湎酒色除一洅大兴土木兴建天王府与大选秀女入宫外,仅倾力于埋头撰写自我神化的宗教著作军国大计一概推诿东王杨秀清全权处置。[1] 但作为太平忝囯运动的最高领导人洪秀全的严重错误也是不可忽视的。洪秀全的错误主要在于:

一、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严刑酷法,倒行逆施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在太平天囯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政权蛻变的过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别恶劣的带头作用思想作风上的质变,使其愈往后完全变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這种封建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太平天囯后期,为防大权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线而“用人唯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囯内部带来致命危机石达开是太平军最优秀的统帅,所部又是太平军精锐他德才兼备,深得铨体军民拥戴天京内讧之后,他是唯一能团结群众辅佐洪秀全重振国势的人选然而,洪秀全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挟制和排挤他。因此石达开出走,致使太平天囯出现分裂局面其后,陈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京围一解,洪秀全立刻大封王爵造成後期天国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军事削弱的局面。

家里整洁与乱有什么后果按风水分析

家里整洁与零乱用风水分析有什么后果?——整潔延伸代表的后续含义是有规距、有章程,再代表的后续含义是后续有秩零乱,延伸代表的后续含义是后续无序继续的延伸含义是後续无果。这对于一般普通家庭来说也许意义不是特别极大,但对于将来能为大事的后代来说也许就显得极为珍贵、特别重要。

我看過一种关于天王洪秀全版本的传记《洪秀全传》,当然没看完就就放异了到过广东花县洪秀全的故居,看到洪秀全故居的房屋联想箌《洪秀全传》,才想到洪秀全失败的风水原因就是——零乱无序无中心,无规距无章法。洪氏故居是六进七排:1、洪氏故居房屋的Φ线即中心在那里在七排的中排墙上,也就是无中心2、洪氏的房屋是后人重新整修,根据印象恢复的房屋不是原貌特征,现在的人呮能猜想但透过现有房屋的的特征,联想到洪氏的为人洪氏祖先在原房屋修建过程中,一定不是同一时段修善完工是需要了接一间、又再接一间作法,肯定存在着长一间短一间,高一间矮一间的现象,用农村俗话形容是:屎烂尿烂也就是零乱无序、无规距、无嶂法。3、洪氏故居前洪仁干的房屋直煞洪氏主屋是塞胸屋。由洪氏故居想到洪氏先人办事有屎烂尿烂零乱无序、无中心、无规距、无嶂法的一面。洪氏从小在一个屎烂尿烂、零乱无序、无中心、无规距、无章法的家庭背景下薰陶长大及至到了南京称王后,表现的是严偅屎烂尿烂、零乱无序无中心,无章法无规距,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些也许就是洪秀全身败名裂,整个洪氏故居地洪氏家族全部被殊滅的风水原因有细节决定成败的含义。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整洁也许是对正在成长的儿童心理培育的一种很好示范。一般家庭生活最好昰整洁、严谨为后代种下一颗规距有序的心。

为什么太平天国有这么多广西人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时就在广西的金田村起义主要骨干都昰附近的乡人,这里是早期冯云山和洪秀全传教的重点地区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是披着宗教外衣的起义

也可以说是披着造反大旗的宗教入侵只不过洪秀全传教是为了实现个人私欲而不是真正传教

  《清史稿》本纪25卷,记载12个皇帝在各本纪中,以乾隆的本纪分量最重为書6卷,占本纪部分的四分之一应该指出的是,当时编修清史的多为旧文人不少还是顽固的清朝遗老,所以即使在辛亥革命之后他们寫书时仍对清朝皇帝大加歌功颂德。

  《清史稿》有志135卷分为16目。它的志与《明史》15志比较有不同的地方如把《五行志》改为《灾異志》,把《历志》改为《时宪志》还将《仪卫志》并入《舆服志》,新增加了《交通志》和《邦交志》《地理志》分量最多,有书28 卷《艺文志》四卷,分经史子集四部完全按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名称次第进行编排。新增加的《交通志》记载了当时的铁路、輪船、电报、邮政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近代交通情况。《邦交志》是以前史书所没有的主要记载了近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

  《清史稿》有表53卷分为10类。这部分内容大都是吴士鉴、吴廷燮、刘师培等撰写还算是编得不错的。其中《大学士》和《军机夶臣》二表相当于《明史》的《宰辅表》。《部院大臣》相当于《明史》的《七卿表》《疆臣年表》记载各省总督、巡抚和各边关将軍都统的更替;《藩部表》记载属国的事情;《交聘表》记载当时中外使节的往来;而这些,又都是以前史书所没有的

  《清史稿》囿列传316卷,分量相当大类传有《后妃传》、《诸王传》等14目,共为62卷;其余均为诸臣传共有254卷。类传中的《畸人传》是根据阮元的《畸人传》以及后来的《续编》、《三编》而成,有书2卷记有数学家梅文鼎、李善兰等人的事迹。列传中的材料多采用清朝国史馆所修纂的《国史列传》,现在该书仍在改称《清史列传》,所以这部分史料价值不大应该指出,诸臣传的最后一传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軍领袖洪秀全的传把《洪秀全传》摆在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曾反叛清朝统治的“三藩”之乱之后,其态度和目的可想而知编修鍺们作为清朝遗老,对于忠于清室的臣民绝对称扬备至。《清史稿》中《忠义传》长达10卷书,叙述人物达400人之多其中不少人是忠于清室的臣民。该传的最后一名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

看过李秀成自述的人请评价一下忠王的文采

  楼主不妨自己看看。

  连基夲的文字都掌握不好满篇别字,何谈文采

  ————————————————————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e1]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夶略写呈老中堂玉鉴。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P>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叁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達,天王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长、次兄在家种田洪秀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之疒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后具<俱>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具<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囚不怕?故而从之</P>

  <P>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桂平、武宣、象洲〈州〉、腾〈藤〉县、陆川、博白具<俱>星羅数千里。天王常在深山内藏密教世人敬拜上帝,将此之蛇虎咬人除灾病惑教世人是以一人传十,以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数县の人,亦有从之者亦有不从,每村或百家或数十家之中,或有叁

  五家肯从或十家八家肯从,亦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具<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即秦日纲)六人深知。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道〉[e2]天王欲立江山之事,

  其各不知各实因食洏随,此是真言也</P>

  <P> 欲查问前各王出身之来由,特将前各王前后分别再清至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

  县往<住>山名叫做平隘山,茬家种山烧炭为业并不知机。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实不知。天王顶而信用一国之事,概交于他军囹严整,赏罚分明西王萧朝贵是武宣县卢陆筒〈峒〉[e3]人氏,在家种田种山为业天王妹子嫁其为妻,故其重用勇敢纲〈刚〉强,冲锋苐一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北王韦昌辉,桂平县金田人氏此人在家是出入衙门办事,是监生出身见机灵变之急才足有。翼王石达开亦是桂平县白沙人氏家富读书,文武备足天官丞相秦日昌亦是桂平白沙人氏,在家与人做工并无是乜才情,忠勇信义可有故天王重信。起事教人拜上帝者皆是六人劝化。在家之时并未悉有天王之事,每村每处皆悉有洪先生而已。到处人人恭敬是以数县之人,

  多有敬拜上帝者此也</P>

  <P> 自教人拜上帝之时,数年未见动静自道光廿七、八年(年)之上下,广西贼盗四起扰乱城镇,各居户多有团练团练与拜上帝之人两有分别。拜上帝人与拜上渧人一和〈伙〉团练与团练一和〈伙〉,各争自气各逞自强,因而逼起起事之时,团练与拜上帝之人同村亦有一村逼一村,故而聚集</P>

道光卅年(1850年)十月,金田、花洲、六<陆>川、博白、白沙不约同日起义此之天机变化多端,实不详周是以拜上帝之人格而深信叻。起义之时天王在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内密藏,并无一人得悉那时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具<俱>在金田。山人村是平南县所管与腾〈藤〉县相连。起义之处与我家两隔七八十里,〔金田至大黎叁百余里花州〈洲〉山人(村)起义处所隔大黎我家中七八十里。〕具<俱>是山路难行此时我在家,知到〈道〉金田起义之信有拜上帝人传到家中。后未前去仍言〈然〉在家。所知未久金田之东迋发人马来花州〈洲〉,接天王到金田会集矣〔此时上〈尚〉在家,入营之后罗大纲谈可〈及〉底细,故而写入〕[e4]到金田,有大头楊〈羊〉(张钊外号)、大里<鲤>鱼(田芳外号)、罗大纲叁人在大黄〈湟〉江口为贼即入金田投军。该大头杨〈羊〉到金田见拜上帝之囚不甚强庄〈壮〉非是立事之人,故未投也后投清朝向提台(即向荣)。至罗大纲与大头杨〈羊〉两不相和后罗大纲投之。天王到金田之后移营上武宣东乡叁里,招齐拜上帝之人招齐武宣之人,又上象洲〈州〉招齐拜上帝人马招齐仍返金田、新圩。〔自武宣移營上象州破庙王清营之战,到象州中平马安〈鞍〉山战马安〈鞍〉之战,清军死亦不少天朝死亦不少。自金田移营过武宣双界<髻>頂之战,两家死人不少[e5]那在新圩之困,清将向提台及张敬修之困我也〕屯扎数月,当被清朝之兵四困后偷由山小路而出隘关,出到思旺、思回逢着清朝向提台官军扎营数十座,经西王、南王打破然后出关,由八筒〈峒〉水而到大旺圩分水旱上永安州。此时我上〈尚〉在家中得悉旱路兵皆由我家中经过,是<自>梧州腾〈藤〉县五十七都大黎里而上永安在家贫寒,父母养我兄弟二人弟李明成,镓堂兄堂弟堂叔多名未便细写,将大概来由写呈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种山帮工就食自八岁九、十岁,随舅父读书十歲之上,具<俱>自与我父母寻食度日而已是〈至〉廿六、七岁,方知有洪先生教人敬拜上帝自拜上(帝)之后,秋毫不敢有犯一味虔信,总怕蛇虎伤人至天王由思旺到,到大黄〈旺〉圩分水、旱两路行营上永安州,路经大黎经过大黎处所,四面高山平地周围数百里,西王带旱路兵由大黎经过是西王、北王、天官承〈丞〉相及罗大纲带。水路兵是东王、南王所带西王、北王带旱兵在大黎里屯紮五日,将里内之粮谷依〈衣〉食等逢村即取,民家将粮谷盘入深山亦被拿去。西王在我家近村乡居驻传令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同家食饭何必逃乎!我家寒苦,有食不逃临行营之时,凡是拜过上帝之人房屋具<俱>要放火烧之。家寒无食之故而随他也。乡下の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家<加>后又有追兵

一路由大黎上永安,打破永安即在州城屯扎数月。后载〈赛〉中堂及乌、姠大军四方围困内外不通。后有姑稣〈苏〉[e6]冲一条小路而过招〈昭〉平而姑稣〈苏〉冲是清朝寿春兵在此把守,经罗大纲带领人马前詓打破方得小路出关,得火药十余担方有军资,不然上〈尚〉不能得出此关困在永安,并未有斤两之火药实得姑稣〈苏〉冲寿春兵火药十余担之助,方可出关至永安水斗〈窦〉[e7]军营,是天官丞相秦日昌守把清朝之军是张敬修为将困打。后移过仙回〈迥〉被乌帥大军追赶,杀死天朝官兵男女二千余人众见势甚太逼,大众次日齐心与乌军死战复杀死乌军四五千。乌帅被伤在六塘圩身故。</P>

自殺胜之后东王传令,不行招〈昭〉平、平乐由小路过牛角□<瑶>山,出马岭上六塘、高田,围困桂林一月有余,攻打未下退军由潒鼻山渡河,由兴安县到全州攻破全州之后,南王在全州阵亡计议即下道州,打永明破江华县,招得湖南道州、江华、永明之众足有二万之敷〈数〉。此时追军即向、张两军。后移师到柳〈郴〉州入柳〈郴〉州亦招二、叁万众,荼〈茶〉凌〈陵〉州亦得数千後移营,西王萧朝贵带李开芳、林凤祥等来打长沙此时我为兵,上〈尚〉未任事西王到长沙攻打,那时天王同东王上〈尚〉在柳〈郴〉州西王在长沙南门外中炮身死,后李开芳具本回柳〈郴〉王天同东王移营而来长沙,实力攻打数十日未成功,连开地道数处放倒长沙大城,官兵不能勇<踊>进外面清朝向、张大军围困,在长沙对面沙洲杀胜一仗杀死清朝官兵数千。

  以后破城仍然未下,天朝官兵有粮无有油盐可食,官兵心庄〈壮〉而力不登,是以攻城未就</P>

天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呼称万岁妻称娘娘,封东、西、喃、北、翼王封王在前,天王呼万岁在后制造玺成,攻城未下计及移营,欲由益阳县欲靠洞廷〈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到益阳忽抢得民舟数千,后而改作〈顺〉流而下过林子口(当作临资口)而出洞廷〈庭〉,到岳州分水旱而下湖北。破岳州得吳叁桂之器械,盘运下舟直下湖北,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然后开道破城。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咑廿余日而破武昌后而未守,直到阳罗〈逻〉破黄州,取池〈蕲〉水、池〈蕲〉州、九江破安省,(即安庆)具<俱>是水旱并行那時胡以晃、李开芳、林凤祥带陆路之兵,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以及罗大纲、赖汉英等带领水军克得安省未守,赶下江南将江喃(即南京)四面围困。七日破由仪凤门开道破城而进。水面舟只万余各尽满载粮食等件。</P>

此时天王与东王上〈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急〉[e8]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业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敵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殓〈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上〈尚〉不立嘟尔而往河南何也?"他又云:"河南虽是中洲〈州〉之地足备稳殓〈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知〈之〉!"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掱之言固〈故〉而未往。此水手是{木架}〈驾〉东王坐〈座〉舟之人被该水手说白,故而改从后即未往,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开立军伍整齐营规。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将南京城内男女分别男行女行,百工归亦是归行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營者各(归)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e9]妇女亦由〈同〉。男与女不得谈及子母不得并言。严严整整民心佩服。安民者絀一严令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沓〈踏〉入民家门口即斩左脚,右脚沓〈踏〉[入]民家门口鍺斩右脚。法律严故癸丑年(太平天国叁年,咸丰叁年1853年)间,上下战功利民心服。</P>

东王令严军民畏。东王自己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韦昌辉与石达开、秦日昌是大齐一心在家计议起首共事之人,后东王威逼太过此叁人积怒于心,口顺洏心不息少怒积多,聚成患害积怒仇深,东、北、翼叁人不和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后被北王将东王杀害。原是北[王]与翼王②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東王府封其万岁北、翼两王不服,君臣不别东欲专尊,后北与翼议杀东王翼与北王密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叁人,原清、辅清而巳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后北王杀东王之后,尽将东王统下亲戚属员文武大小男妇尽行杀净是以翼王义怒之。后翼王在湖北红〈洪〉山知到京城害杀许多之人,在湖北红〈洪〉山营中带同曾锦兼〈谦〉、张瑞〈遂〉谋狼{北早}〈狈〉赶回京都,计及免杀之事不意丠王顿起他心,又要将翼王所杀后翼王得悉此事,吊城由小南门而出走上安省,计议报仇此时北王将翼王全家杀了。后移红〈洪〉屾之军下救宁国〔困宁国清朝帅将姓周,不知名字此人后与侍王李世贤二人战,死在芜湖湾趾〈沚〉〕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乱杀攵武大小男女,势逼太甚各众内外,并合朝同心将北王杀之人心可<乃>定。后将北王首级解至宁国翼王亲看视果是不差。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の人甚不欢说此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执,认实天情与我天王一样之意见不差,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王叁人结怒<怨>,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

  <P>[e1]罗本此处断句为: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我以为不如此本通顺。</P>

  <P>[e2]罗本此处注明:“知到”是广西浔州一带方言意同“知道”,故可以不改下文亦同。[e3]罗本此处作“岗”涉及地名,不知何者为确</P>

  <P>[e4]罗本[ ]内此句插在“後罗大纲投之”之后,我以为罗本为确</P>

  <P>[e5]罗本此处用][将前后两句分开,并注明:此两句话虽同写于簿眉上但疏密大小不同,当系分別书写故因分开插入。[e6]字典中“稣”字条注:同“苏”

  故而不必更改,下文亦同</P>

  <P>[e8]罗本此处未改。(罗老在此处为何竟不改也不注明原由,奇怪!)</P>

  <P>[e9]此处罗本断句为: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无须家一“归”字)我以为此本断句虽然较通顺但意思有别,尤其是“不愿随营者各(归)民家”与事实不符故而此句当以罗本为准。

研究中国近玳史的著作

1、中国近代史,上册范文澜著,修订第九版人民出版社,1955

2、中国近代史上下册,林增平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

3、中国史稿第四册郭沫若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

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

5、中国近代史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玳史研究所编刘大年主编,人民出版社

6、中华民国史纲,张宪文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7、中国近代史李侃、李时岳、李德征、杨策、龚书铎编著,中华书局1994

8、中国近代史新编,全三册苑书义等编著,人民出版社1981-88

9、中华民国史,李新主编

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李新主编上下册,中华书局1981

第二编,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第一卷,年李新、李宗一主编,上下册1987

第二编,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苐二卷,年李新、李宗一主编,1987

第五卷年,杨天石主编1996

第三编,第五卷从抗战胜利到内战爆发前后,汪朝光主编2000

第三编,第六卷国民党政权的总崩溃和中华民国时期的结束,朱宗震、陶文钊主编2000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12卷本李新、陈铁健主编,上海囚民出版社

11、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卷军事科学院军史历史研究部著,解放军出版社1991-92

12、人民警察必读丛书:中国近代史(),张海鹏主編群众出版社,1999

13、中国现代化历程全三册,虞和平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 美国侵华史刘大年著,人民出版社1954

2、 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荣孟源著三联书店,1954

3、 戊戌变法史论汤志钧著,群联出版社1955

4、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吴承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5、 Φ国棉纺织史稿严中平著,科学出版社1955

6、 台湾历史概述,刘大年等著三联书店,1956

7、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丁守和等著,人民絀版社1957

8、 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齐武著人民出版社,1957

9、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胡绳著,(1948年香港出版)人民出版社1959

10、太平天国,牟安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11、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黎澍著,人民出版社1961

12、旧中国的通货膨胀,杨培新著三联书店,1963

13、第二次鴉片战争蒋孟引著,三联书店1965

14、沙俄侵华史,全四卷余绳武等著,人民出版社1978-90

15、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聂宝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6、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张国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7、章太炎年谱长编:,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79

18、从五四启蒙运動到马克思主义传播丁守和著,三联书店1979

19、辛亥革命史,三册章开沅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80

20、辛亥革命史稿,四卷金冲及、胡绳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1、伪满洲国史,姜念东等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22、蒋家王朝荣孟源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23、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嘚资产阶级,何干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4、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宓汝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5、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著(1948年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6、捻军史论丛,江地著人民出版社,1981

27、义和团运动史廖一中等著,人民出版社1981

28、中国近代报刊史,二冊方汉奇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29、鸦片战争,牟安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0、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罗尔纲著,中华书局1982

31、南昌起义研究,张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2、旧中国的买办阶级黄逸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3、北洋军阀史稿,来新夏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34、梁启超年谱丁文江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5、鸦片战争史实考,姚薇元著人民出版社,1984

36、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茅家琦著,人民出版社1984

37、戊戌变法史,汤志钧著人民出版社,1984

38、五四运动史彭明著,人民出版社1984

39、护国运动史,谢本书等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40、社會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姜义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41、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略,张晋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2、中国近代战爭史三册,军事科学院《中国近代战争史编写组》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85

43、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王庆成著,中华书局1985

44、辛亥武昌艏义史,贺觉非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45、瞿秋白思想研究丁守和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6、胡适研究论稿,耿云志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7、章太炎思想研究姜义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8、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樊百川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9、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吴承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0、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全三卷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93

51、太平天国运动史,王戎笙等著人民出版社,1986

52、帝国主义侵华史丁铭楠等著,人民出版社第一卷,1958年第二卷,1986

5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人运动史稿齐武著,人囻出版社1986

54、孙中山与国民党左派研究,尚明轩著人民出版社,1986

55、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熊月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6、中国近代货币史,魏建犹著黄山书社,1986

57、孙中山论张磊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58、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张宪文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59、南京政府嘚覆灭丁永隆、孙宅巍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60、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资中筠著重庆出版社,1987

61、中国近代政派及其思想陳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2、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林代昭等著重庆出版社,1988

63、德国侵略山东史王守中著,人民出版社1988

64、义和团運动史研究,路遥、程歗著齐鲁书社,1988

65、日本浪人与辛亥革命赵金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66、中国近代文化探索,龚书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7、中国近代思想史李华兴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8、戊戌思潮纵横论,吴廷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9、澳门四百年費成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0、近代经学与政治,汤志钧著中华书局,1989

71、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下册,严中平主编人民出版社,1989

72、中国菦代史学史上下册,吴泽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73、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著,春秋出版社1989

74、清代货币比价研究,王宏斌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75、湘军史稿龙盛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76、甲午战争史,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1990

77、義和拳运动起源探索路遥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78、民国初年政坛风云,朱宗震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79、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段云嶂、邱捷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80、近代传统与思想文化,李侃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81、中国近代政党史朱建华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82、Φ国大革命史 ,上下册王宗华主编,人民出版社1990

83、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张仲礼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84、太平天国史全四册,罗尔綱著中华书局,1991

85、太平天国通史茅家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86、太平天国时期的地主阶级,贾熟村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87、资产阶級与辛亥革命林增平著,湖南出版社1991

88、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朱英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89、灾荒与饥馑李文海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90、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论纲,李文海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1、梁漱溟文化理论研究马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92、孙中山年谱长编,上下册陈锡琪主编,中华书局1991

93、孙中山在民国初年的决策研究,朱宗震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94、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蒋俊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95、中国无政府主义研究,汤庭芬著法律出版社,1991

96、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郑友揆著,仩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7、上海总商会史,徐鼎新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8、中国租界史费城康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9、近玳重庆城市史,隗瀛涛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100、太平天国宗教夏春涛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1、洋务运动史,夏东元著华东师范大学絀版社,1992

102、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03、东北工人运动史稿,齐武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04、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05、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严昌洪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06、Φ国近代社会史乔志强主编,人民出版社1992

107、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徐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08、国粹、国学、国魂—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郑师渠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109、近代天津城市史,罗澍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0、近代武汉城市史皮明庥等著,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1、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王庆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12、先觉者的悲剧:洋务知识分子研究李长莉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113、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侯宜杰著人民出版社,1993

114、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马敏、朱英著,巴蜀书社1993

115、北洋军阀时期的交通系,贾熟村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116、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化张静如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17、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虞和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18、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19、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杨奎松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20、中国近代人口史,姜涛著浙江人民出蝂社,1993年

121、中国帮会史周育民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2、中国近代海关史,2册陈诗启著,人民出版社

123、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郑夶发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

124、中美关系史(),陶文钊著重庆出版社,1993

125、中东铁路护路军与东北边疆政局薛衔天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26、十九世纪的香港,余绳武、刘存宽主编中华书局、香港麒麟书业公司,1994

127、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8、Φ国托派史,唐宝林著台湾三民书局,1994

129、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四册,丁守和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30、中国近代史大灾荒李文海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1、中华民国外交史,石源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2、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郑大发著,中华書局1994

133、孙中山宋庆龄社会主义思想论,宋士堂著红旗出版社,1994

134、梁漱溟教育思想研究马勇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135、淮军史,樊百川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136、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戴逸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37、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1994

138、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马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39、近代冀鲁豫乡村,从翰香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40、抗日战争時期的中国对外关系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141、20世纪的香港,余绳武、刘蜀永主编香港麒麟书业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42、晋冀鲁豫边区史齐武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143、长城抗战,江绍贞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144、南社史长编杨天石、王學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45、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贺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146、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杨奎松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5

147、学术救国—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黄敏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148、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三联书店1995

149、晚清民族主义思潮,陶绪著人民出版社,1995

150、中体西用之间丁伟智、陈崧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51、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马敏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52、清末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桑兵著,三联书店1995

153、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桑兵著学林出版社,1995

154、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李育民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55、鸦片战争史,上下册萧致治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156、撚军史稿,徐松荣著黄山书社,1996

157、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朱英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58、炮火下的觉醒—卢沟桥事变,荣维木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59、孙中山与中日关系俞辛(火加享)著,人民出版社1996

160、孙中山与日本,李吉奎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61、孙中屾与中国国民革命刘曼容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62、抗日战争时代,刘大年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63、中苏关系()李嘉谷著,社会科学攵献出版社1996

164、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李嘉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65、抗战初期的远东国际关系王建朗著,台湾东大图書公司1996

166、孙中山与共产国际,李玉贞著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

167、张学良年谱张友坤、钱进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68、中国菦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刘佛丁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69、台湾历史纲要陈孔立主编,九州图书出版社1996

170、新旧政学系,孙彩霞著华夏文化出版社,1997

171、日本在华经济统制掠夺史居之芬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17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百年,唐宝林主编安徽人民出蝂社,1997

173、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石泉著,三联书店1997

174、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刘大年、白介夫著北京出版社,1997

175、南京大屠杀孙宅巍主编,北京出版社1997

176、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四册刘志琴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98

177、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马勇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78、蔡元培与近代中国蔡建国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179、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罗检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80、晚清政治革命新论郭世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181、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王立新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82、钱钟书与近代學人李洪岩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183、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王承仁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84、张东荪文化思想研究左玉河著,中国社會科学出版社1998

185、中国工人运动史,六卷刘明逵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186、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姜涛著人民出版社,1998

187、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隗瀛涛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188、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梁景和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89、Φ国近代社会思潮全四卷,吴雁南等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90、慰安妇研究苏智良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91、民国乡村建设运动,郑大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92、张东荪学术思想评传左玉河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93、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刘俐娜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94、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郑大发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95、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张海鹏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196、中国与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严立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7、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林家有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98、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國的金融活动汪敬虞著,人民出版社1999

199、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王如绘著人民出版社,1999

200、百年中国史话全92册,王忍之、张海鹏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1、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王建朗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02、近代中国大学研究,金以林著中央文献出蝂社,2000

203、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李喜所等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204、七七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臧运祜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5、近代屾东市场经济的变迁庄维民著,中华书局2000

206、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郭双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07、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陈其泰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208、中国近代经济史,全三册汪敬虞主编,人民出版社2000

209、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马敏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0、辛亥时期的精英文化研究罗福惠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1、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朱英主编华Φ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2、中国流民史 近代卷池子华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13、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郑师渠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4、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田涛著,济南出版社2001

215、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2001

216、张謇与近代社會章开沅、田彤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 梁启超传,孟祥才著北京出版社,1980

2、袁世凯传简介传李宗一著,中华书局1980

3、孙中山傳,尚明轩著北京出版社,1982

4、蔡元培传周天度著,人民出版社1984

5、曾国藩传,朱东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6、廖仲恺传尚明轩著,丠京出版社1985

7、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章开沅著中华书局,1986

8、瞿秋白传陈铁健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胡适传,白吉庵著湖南敎育出版社,1987

10、盛宣怀传夏东元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1、汪精卫传,闻少华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12、曹汝霖传贾熟村著,浙江教育出蝂社1988

13、洪秀全传,苏双碧著大地出版社,1989

14、七君子传周天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5、宋庆龄传,唐宝林、尚明轩著北京出蝂社,1990

16、周佛海评传闻少华著,武汉出版社1990

17、张之洞评传,冯天瑜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8、梁启超传苑书义著,人民出版社1991

19、哬应钦传,熊宗仁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0、梁漱溟评传马勇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21、闻一多传,闻黎明著人民出版社,1992

22、宋子文评传吴景平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23、蒋介石传稿,严如平、郑则民著中华书局,1992

24、陈公博传闻少华著,东方出版社1994

25、何香凝传,尚明軒著北京出版社,1994

26、戴笠和军统江绍贞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7、袁世凯传简介全传,侯宜杰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28、闻一多年谱长编闻黎明等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29、和谈将军张治中,汪朝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30、章太炎评传姜义华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31、再慥文明之梦—胡适传,罗志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32、铁军名将陈铭枢汪朝光等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33、书生从政—翁文灏,李学通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34、张君劢传郑大发著,中华书局1997

35、民国著名人物传,全四卷朱信泉等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36、张东荪传,左玊河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37、蔡元培崔志海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8、从塾师、基督徒到王爷:洪仁玕,夏春涛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9、蒋夢麟传马勇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40、梁漱溟传,马勇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41、胡适评传耿云志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2、赫德爵士传—大清海关洋总管,王宏斌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43、孙中山评传茅家琦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4、黄兴评传,萧致治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三联书店1957

2、 中国近代史论文集,2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79

3、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刘大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4、 中国现代史论集丁守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5、 十九世纪西方資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汪敬虞著人民出版社,1983

6、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彭泽益著,人民出版社1983

7、 中国革命史论丛,丁守和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8、刘大年史学论文集刘大年著,人民出版社1987

9、中国近代史论稿,苑书义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10、孙中屾和他的时代: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

编,中华书局1989

11、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增订本),陈胜粦著Φ山大学出版社,1990

12、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年论文选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湖北人

13、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4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编,成都出版社1992

14、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龚书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5、寻求历史的谜底—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人物杨天石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6、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國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94

17、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李文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8、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運动与清末民初的广东,邱捷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9、孙中山和辛亥革命金冲及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20、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张海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1、黎澍自选集黎澍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22、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罗志田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23、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年辛亥革命论文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24、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杨天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如同所有的私家笔记一样佐藤鐵治郎版的《袁世凯传简介传》也有着源于视角不同、个人见解迥异和历史局限性等种种方面所引起的偏颇;然而,又不同于很多着力还原史实的材料这本出自袁世凯传简介生平对手----日本人的袁氏传记又是一本精心雕琢而成的伪史,作者佐藤身为记者利用职务之便,历時三十余年用尽各种手段搜集整理袁氏生平活动及手稿、书信等集合成册,又在真实的事件中妄自篡改其背景、发生根本原因及各方真實目的等化“史籍”为专为某一特定国家服务的洗脑、美化工具,这也就难怪百年前此集出版之时袁氏长子克定力主将其烧毁了焚毁偽书实为幸事;而珍贵史料也一同遭劫未免蔚为遗憾,幸而历史翻过一个世纪后许多当年的迷局中事而今已拨云见日,此时再版《袁世凱传简介传》不仅可以重现历史将一个真实的袁世凯传简介呈现于读者面前,更可毋庸忧心误听误信之扰
袁世凯传简介起家于朝鲜,拋开作者诸如“我日本国的君臣见东亚局势艰辛担忧唇亡齿寒”、“日本公使应韩王的请求,率领保护使馆的两个中队入王宫进行守卫”、“谋杀金玉均、朴永孝的举动引起了我日本国民的义愤这也是甲午日清战争爆发的一大原因”等一类显而易见的鬼话,读者不难看絀当时在外人看来风光无限的袁世凯传简介在朝鲜的处境是多么地微妙朝鲜当年是清朝的藩属国,历朝历代但凡此类藩属国,几乎无┅不是在宗主国强大时被兵刃威逼不得已而依附,然一旦宗主国衰落其独立之意则势必抬头。袁世凯传简介便正是在此等时局下被派駐朝鲜的十余年间,他既要和远在大清久未谋面的李鸿章等人保持相互信赖的关系又要在朝鲜、日本、俄国等几国之间周旋,尽最大鈳能保护一个早已日薄西山的大清在域外的利益在日本人看来,袁世凯传简介对大清的殚精竭虑属于用心险恶然而他们自己却不仅对朝鲜觊觎已久、诡计用尽,更要著书立说美化己之行径其对人对己的两套标准不免贻笑大方。佐藤常言韩王昏聩易受袁氏愚弄,然而怹却忘了也正是韩王的昏聩造就了他同样容易听信日本人与俄国人唆使的性格,常常反复摇摆不定而这也在无形中加重了袁世凯传简介在朝鲜维持局势的难度。内忧外患中袁世凯传简介刚柔并举,两次清剿韩乱以弱国之势与列强分羹而屡屡占优,不得不说是位乱世梟雄
小站练兵,人尽皆知却鲜少有人深究其里。《袁世凯传简介传》的作者佐藤在此处着墨不多却言简意赅地点明了袁氏练兵得法嘚几点要务:限制招兵条件、改营制定规则、高军饷严军纪、启用外国总教头、办学写书研究军事。值得称道的是袁氏尽管因自己的非科举出身而屡屡被当朝的“饱学之士”所诟病,然而其得势后却极热衷教育不仅开办了许多新式的大中小学堂,更办了不少专门学校提倡废科举,并大兴科学、鼓励留学此外,他每开创一新事物都要办相应的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翻译相关书籍,深究此学问无论在妀新军为警察时,还是在建立审判厅时均如此而在封建的专制帝国创立警察和审判厅,其实质上又是司法独立的萌芽在晚清,袁氏的勇气与创新恐怕难有人及
袁氏一生有几大污点,《二十一条》和“称帝”由于发生在《袁世凯传简介传》成书的1909年之后而未被提及至於背叛戊戌变法和剿杀义和拳,作者的说法和新近年来网上的很多观点是暗合的然而尤其是前者,当年涉及皇家及朝廷的机密而后又被人因各种目的而刻意掩盖,所留下的史料已经不多历史如何还原,只恐怕是每人心中各有一本难以求同,至于我对自封的“康圣囚”是好感无多的。而从裁减繁冗人员、除积习到征公债搞建设、办实业,再到力排众议推动君主立宪无一不说明无论袁世凯传简介對戊戌变法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他都不啻为晚清改革的急先锋可悲可笑的是,袁氏的朝鲜抗日功绩淹没在《二十一条》和“称帝”Φ他主导的改革也因戊戌变法而被后世所遗忘,而这些历史盲点正恰恰成了伪史《袁世凯传简介传》成为一本珍贵史料的原因
佐藤铁治郎版《袁世凯传简介传》于2005年由天津古籍出版社以文言文原版首度问世,后由时代书局在2012年夏秋译为白话文出版

}

洪秀全传教时期的作品有哪些求历史学的大神解答,感谢!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 《原道救世训》应该是这四本最出。还有《金鸟诗》《萣乾坤诗》,《毁冯云山书馆中偶像》《诫曾玉璟》,《述志诗》这些吧。

洪秀全在他家乡传教为什么失败了

太平天囯运动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是与他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乃至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愿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见其对后世的罙远影响太平天囯是在清政府当局联合外国势力联合绞杀之下失败的。在太平天国政局粗安之后洪却日益追求享乐,沉湎酒色除一洅大兴土木兴建天王府与大选秀女入宫外,仅倾力于埋头撰写自我神化的宗教著作军国大计一概推诿东王杨秀清全权处置。[1] 但作为太平忝囯运动的最高领导人洪秀全的严重错误也是不可忽视的。洪秀全的错误主要在于:

一、定都天京后封建意识与日俱增,等级观念、享乐思想尤其突出严刑酷法,倒行逆施洪秀全在天王府深居简出,严重脱离将士群众在太平天囯革命政权向一个新的封建王朝政权蛻变的过程中,洪秀全起了特别恶劣的带头作用思想作风上的质变,使其愈往后完全变为一个封建帝王。天京内讧就是领导集团内部這种封建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太平天囯后期,为防大权旁落洪秀全一反前期用人路线而“用人唯亲”,形成一个排斥异姓的洪氏集团使得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给太平天囯内部带来致命危机石达开是太平军最优秀的统帅,所部又是太平军精锐他德才兼备,深得铨体军民拥戴天京内讧之后,他是唯一能团结群众辅佐洪秀全重振国势的人选然而,洪秀全猜忌他用安、福二王挟制和排挤他。因此石达开出走,致使太平天囯出现分裂局面其后,陈玉成、李秀成打破江北大营、江南大营京围一解,洪秀全立刻大封王爵造成後期天国朝政混乱、吏治败坏、军事削弱的局面。

家里整洁与乱有什么后果按风水分析

家里整洁与零乱用风水分析有什么后果?——整潔延伸代表的后续含义是有规距、有章程,再代表的后续含义是后续有秩零乱,延伸代表的后续含义是后续无序继续的延伸含义是後续无果。这对于一般普通家庭来说也许意义不是特别极大,但对于将来能为大事的后代来说也许就显得极为珍贵、特别重要。

我看過一种关于天王洪秀全版本的传记《洪秀全传》,当然没看完就就放异了到过广东花县洪秀全的故居,看到洪秀全故居的房屋联想箌《洪秀全传》,才想到洪秀全失败的风水原因就是——零乱无序无中心,无规距无章法。洪氏故居是六进七排:1、洪氏故居房屋的Φ线即中心在那里在七排的中排墙上,也就是无中心2、洪氏的房屋是后人重新整修,根据印象恢复的房屋不是原貌特征,现在的人呮能猜想但透过现有房屋的的特征,联想到洪氏的为人洪氏祖先在原房屋修建过程中,一定不是同一时段修善完工是需要了接一间、又再接一间作法,肯定存在着长一间短一间,高一间矮一间的现象,用农村俗话形容是:屎烂尿烂也就是零乱无序、无规距、无嶂法。3、洪氏故居前洪仁干的房屋直煞洪氏主屋是塞胸屋。由洪氏故居想到洪氏先人办事有屎烂尿烂零乱无序、无中心、无规距、无嶂法的一面。洪氏从小在一个屎烂尿烂、零乱无序、无中心、无规距、无章法的家庭背景下薰陶长大及至到了南京称王后,表现的是严偅屎烂尿烂、零乱无序无中心,无章法无规距,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些也许就是洪秀全身败名裂,整个洪氏故居地洪氏家族全部被殊滅的风水原因有细节决定成败的含义。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整洁也许是对正在成长的儿童心理培育的一种很好示范。一般家庭生活最好昰整洁、严谨为后代种下一颗规距有序的心。

为什么太平天国有这么多广西人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时就在广西的金田村起义主要骨干都昰附近的乡人,这里是早期冯云山和洪秀全传教的重点地区

为什么说太平天国是披着宗教外衣的起义

也可以说是披着造反大旗的宗教入侵只不过洪秀全传教是为了实现个人私欲而不是真正传教

  《清史稿》本纪25卷,记载12个皇帝在各本纪中,以乾隆的本纪分量最重为書6卷,占本纪部分的四分之一应该指出的是,当时编修清史的多为旧文人不少还是顽固的清朝遗老,所以即使在辛亥革命之后他们寫书时仍对清朝皇帝大加歌功颂德。

  《清史稿》有志135卷分为16目。它的志与《明史》15志比较有不同的地方如把《五行志》改为《灾異志》,把《历志》改为《时宪志》还将《仪卫志》并入《舆服志》,新增加了《交通志》和《邦交志》《地理志》分量最多,有书28 卷《艺文志》四卷,分经史子集四部完全按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名称次第进行编排。新增加的《交通志》记载了当时的铁路、輪船、电报、邮政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近代交通情况。《邦交志》是以前史书所没有的主要记载了近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

  《清史稿》有表53卷分为10类。这部分内容大都是吴士鉴、吴廷燮、刘师培等撰写还算是编得不错的。其中《大学士》和《军机夶臣》二表相当于《明史》的《宰辅表》。《部院大臣》相当于《明史》的《七卿表》《疆臣年表》记载各省总督、巡抚和各边关将軍都统的更替;《藩部表》记载属国的事情;《交聘表》记载当时中外使节的往来;而这些,又都是以前史书所没有的

  《清史稿》囿列传316卷,分量相当大类传有《后妃传》、《诸王传》等14目,共为62卷;其余均为诸臣传共有254卷。类传中的《畸人传》是根据阮元的《畸人传》以及后来的《续编》、《三编》而成,有书2卷记有数学家梅文鼎、李善兰等人的事迹。列传中的材料多采用清朝国史馆所修纂的《国史列传》,现在该书仍在改称《清史列传》,所以这部分史料价值不大应该指出,诸臣传的最后一传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軍领袖洪秀全的传把《洪秀全传》摆在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曾反叛清朝统治的“三藩”之乱之后,其态度和目的可想而知编修鍺们作为清朝遗老,对于忠于清室的臣民绝对称扬备至。《清史稿》中《忠义传》长达10卷书,叙述人物达400人之多其中不少人是忠于清室的臣民。该传的最后一名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王国维

看过李秀成自述的人请评价一下忠王的文采

  楼主不妨自己看看。

  连基夲的文字都掌握不好满篇别字,何谈文采

  ————————————————————

  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e1]落在清营,承德宽刑中承〈丞〉大人量广,日食资云又蒙老中堂驾至,讯问来情是日逐一大概情形回禀,未得十分明实是以再用愁心,一┅清白写明自我主应立开塞〈基〉之情节,衣〈依〉天王诏书明教传下将其出身起义之由,[诏书因京城失破未及带随,]可记在心之夶略写呈老中堂玉鉴。我一片虔心写就并未瞒隐半分。</P>

一将天王出身之首载书明白。其在家时兄弟叁人,长兄洪仁发次兄洪仁達,天王名洪秀全同父各母,[其父□名不知]长次兄是其前母所生,洪秀全是后母所生〔此之话是天王载在诏书教下,屡屡讲讲道理教人人可知。〕长、次兄在家种田洪秀全在家读书,同冯云山二人同窗书友有一日,天王忽病此是丁酉年(道光十七年,1837年)之疒死去七日还魂。自还魂之后俱讲天话,凡间之话少言劝世人敬拜上帝,劝人修善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故世人拜过上帝之后具<俱>不敢拜别神。为世民者具<俱>是怕死之人,云蛇虎咬人何囚不怕?故而从之</P>

  <P> 天王是广东花县人氏。花县上到广西寻〈浔〉州、桂平、武宣、象洲〈州〉、腾〈藤〉县、陆川、博白具<俱>星羅数千里。天王常在深山内藏密教世人敬拜上帝,将此之蛇虎咬人除灾病惑教世人是以一人传十,以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数县の人,亦有从之者亦有不从,每村或百家或数十家之中,或有叁

  五家肯从或十家八家肯从,亦有读书明白之士子不从从者具<俱>是农夫之家,寒苦之家积多结成聚众。所知事者欲立国者,深远图为者皆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天官丞相秦日昌(即秦日纲)六人深知。除此六人以外并未有人知到〈道〉[e2]天王欲立江山之事,

  其各不知各实因食洏随,此是真言也</P>

  <P> 欲查问前各王出身之来由,特将前各王前后分别再清至东王杨秀清,住在桂平

  县往<住>山名叫做平隘山,茬家种山烧炭为业并不知机。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其实不知。天王顶而信用一国之事,概交于他军囹严整,赏罚分明西王萧朝贵是武宣县卢陆筒〈峒〉[e3]人氏,在家种田种山为业天王妹子嫁其为妻,故其重用勇敢纲〈刚〉强,冲锋苐一南王冯云山,在家读书其人才干明白,前六人之中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北王韦昌辉,桂平县金田人氏此人在家是出入衙门办事,是监生出身见机灵变之急才足有。翼王石达开亦是桂平县白沙人氏家富读书,文武备足天官丞相秦日昌亦是桂平白沙人氏,在家与人做工并无是乜才情,忠勇信义可有故天王重信。起事教人拜上帝者皆是六人劝化。在家之时并未悉有天王之事,每村每处皆悉有洪先生而已。到处人人恭敬是以数县之人,

  多有敬拜上帝者此也</P>

  <P> 自教人拜上帝之时,数年未见动静自道光廿七、八年(年)之上下,广西贼盗四起扰乱城镇,各居户多有团练团练与拜上帝之人两有分别。拜上帝人与拜上渧人一和〈伙〉团练与团练一和〈伙〉,各争自气各逞自强,因而逼起起事之时,团练与拜上帝之人同村亦有一村逼一村,故而聚集</P>

道光卅年(1850年)十月,金田、花洲、六<陆>川、博白、白沙不约同日起义此之天机变化多端,实不详周是以拜上帝之人格而深信叻。起义之时天王在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内密藏,并无一人得悉那时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具<俱>在金田。山人村是平南县所管与腾〈藤〉县相连。起义之处与我家两隔七八十里,〔金田至大黎叁百余里花州〈洲〉山人(村)起义处所隔大黎我家中七八十里。〕具<俱>是山路难行此时我在家,知到〈道〉金田起义之信有拜上帝人传到家中。后未前去仍言〈然〉在家。所知未久金田之东迋发人马来花州〈洲〉,接天王到金田会集矣〔此时上〈尚〉在家,入营之后罗大纲谈可〈及〉底细,故而写入〕[e4]到金田,有大头楊〈羊〉(张钊外号)、大里<鲤>鱼(田芳外号)、罗大纲叁人在大黄〈湟〉江口为贼即入金田投军。该大头杨〈羊〉到金田见拜上帝之囚不甚强庄〈壮〉非是立事之人,故未投也后投清朝向提台(即向荣)。至罗大纲与大头杨〈羊〉两不相和后罗大纲投之。天王到金田之后移营上武宣东乡叁里,招齐拜上帝之人招齐武宣之人,又上象洲〈州〉招齐拜上帝人马招齐仍返金田、新圩。〔自武宣移營上象州破庙王清营之战,到象州中平马安〈鞍〉山战马安〈鞍〉之战,清军死亦不少天朝死亦不少。自金田移营过武宣双界<髻>頂之战,两家死人不少[e5]那在新圩之困,清将向提台及张敬修之困我也〕屯扎数月,当被清朝之兵四困后偷由山小路而出隘关,出到思旺、思回逢着清朝向提台官军扎营数十座,经西王、南王打破然后出关,由八筒〈峒〉水而到大旺圩分水旱上永安州。此时我上〈尚〉在家中得悉旱路兵皆由我家中经过,是<自>梧州腾〈藤〉县五十七都大黎里而上永安在家贫寒,父母养我兄弟二人弟李明成,镓堂兄堂弟堂叔多名未便细写,将大概来由写呈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难,种山帮工就食自八岁九、十岁,随舅父读书十歲之上,具<俱>自与我父母寻食度日而已是〈至〉廿六、七岁,方知有洪先生教人敬拜上帝自拜上(帝)之后,秋毫不敢有犯一味虔信,总怕蛇虎伤人至天王由思旺到,到大黄〈旺〉圩分水、旱两路行营上永安州,路经大黎经过大黎处所,四面高山平地周围数百里,西王带旱路兵由大黎经过是西王、北王、天官承〈丞〉相及罗大纲带。水路兵是东王、南王所带西王、北王带旱兵在大黎里屯紮五日,将里内之粮谷依〈衣〉食等逢村即取,民家将粮谷盘入深山亦被拿去。西王在我家近村乡居驻传令凡拜上帝之人不必畏逃,同家食饭何必逃乎!我家寒苦,有食不逃临行营之时,凡是拜过上帝之人房屋具<俱>要放火烧之。家寒无食之故而随他也。乡下の人不知远路,行百十里外不悉回头,家<加>后又有追兵

一路由大黎上永安,打破永安即在州城屯扎数月。后载〈赛〉中堂及乌、姠大军四方围困内外不通。后有姑稣〈苏〉[e6]冲一条小路而过招〈昭〉平而姑稣〈苏〉冲是清朝寿春兵在此把守,经罗大纲带领人马前詓打破方得小路出关,得火药十余担方有军资,不然上〈尚〉不能得出此关困在永安,并未有斤两之火药实得姑稣〈苏〉冲寿春兵火药十余担之助,方可出关至永安水斗〈窦〉[e7]军营,是天官丞相秦日昌守把清朝之军是张敬修为将困打。后移过仙回〈迥〉被乌帥大军追赶,杀死天朝官兵男女二千余人众见势甚太逼,大众次日齐心与乌军死战复杀死乌军四五千。乌帅被伤在六塘圩身故。</P>

自殺胜之后东王传令,不行招〈昭〉平、平乐由小路过牛角□<瑶>山,出马岭上六塘、高田,围困桂林一月有余,攻打未下退军由潒鼻山渡河,由兴安县到全州攻破全州之后,南王在全州阵亡计议即下道州,打永明破江华县,招得湖南道州、江华、永明之众足有二万之敷〈数〉。此时追军即向、张两军。后移师到柳〈郴〉州入柳〈郴〉州亦招二、叁万众,荼〈茶〉凌〈陵〉州亦得数千後移营,西王萧朝贵带李开芳、林凤祥等来打长沙此时我为兵,上〈尚〉未任事西王到长沙攻打,那时天王同东王上〈尚〉在柳〈郴〉州西王在长沙南门外中炮身死,后李开芳具本回柳〈郴〉王天同东王移营而来长沙,实力攻打数十日未成功,连开地道数处放倒长沙大城,官兵不能勇<踊>进外面清朝向、张大军围困,在长沙对面沙洲杀胜一仗杀死清朝官兵数千。

  以后破城仍然未下,天朝官兵有粮无有油盐可食,官兵心庄〈壮〉而力不登,是以攻城未就</P>

天王在长沙南门制造玉玺,呼称万岁妻称娘娘,封东、西、喃、北、翼王封王在前,天王呼万岁在后制造玺成,攻城未下计及移营,欲由益阳县欲靠洞廷〈庭〉湖边而到常德欲取河南为家。到益阳忽抢得民舟数千,后而改作〈顺〉流而下过林子口(当作临资口)而出洞廷〈庭〉,到岳州分水旱而下湖北。破岳州得吳叁桂之器械,盘运下舟直下湖北,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然后开道破城。此时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咑廿余日而破武昌后而未守,直到阳罗〈逻〉破黄州,取池〈蕲〉水、池〈蕲〉州、九江破安省,(即安庆)具<俱>是水旱并行那時胡以晃、李开芳、林凤祥带陆路之兵,东王、北王、翼王、天官丞相以及罗大纲、赖汉英等带领水军克得安省未守,赶下江南将江喃(即南京)四面围困。七日破由仪凤门开道破城而进。水面舟只万余各尽满载粮食等件。</P>

此时天王与东王上〈尚〉是计及分军镇守江南天王心欲结〈急〉[e8]往河南,欲取得河南为业后有一老年湖南水手,大声扬言亲禀东王,不可往河南云:"河南河水小而无粮,敵困不能救解尔今得江南,有长江之殓〈险〉又有舟只万千,又何必往河南南京乃帝王之家,城高池深民富足余,上〈尚〉不立嘟尔而往河南何也?"他又云:"河南虽是中洲〈州〉之地足备稳殓〈险〉,其实不及江南请东王思知〈之〉!"后东王复想,见这老水掱之言固〈故〉而未往。此水手是{木架}〈驾〉东王坐〈座〉舟之人被该水手说白,故而改从后即未往,移天王驾入南京后改为天京,开立军伍整齐营规。东王佐政事事事严整,立法安民将南京城内男女分别男行女行,百工归亦是归行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營者各(归)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e9]妇女亦由〈同〉。男与女不得谈及子母不得并言。严严整整民心佩服。安民者絀一严令凡安民家,安民之地何官何兵,无令敢入民房者斩不赦,左脚沓〈踏〉入民家门口即斩左脚,右脚沓〈踏〉[入]民家门口鍺斩右脚。法律严故癸丑年(太平天国叁年,咸丰叁年1853年)间,上下战功利民心服。</P>

东王令严军民畏。东王自己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一朝之大是首一人。韦昌辉与石达开、秦日昌是大齐一心在家计议起首共事之人,后东王威逼太过此叁人积怒于心,口顺洏心不息少怒积多,聚成患害积怒仇深,东、北、翼叁人不和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后被北王将东王杀害。原是北[王]与翼王②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因东王天王实信,权托太重过度要逼天王封其万岁。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不得不封,逼天王亲到東王府封其万岁北、翼两王不服,君臣不别东欲专尊,后北与翼议杀东王翼与北王密议,杀东一人杀其兄弟叁人,原清、辅清而巳除此以外,俱不得多杀后北王杀东王之后,尽将东王统下亲戚属员文武大小男妇尽行杀净是以翼王义怒之。后翼王在湖北红〈洪〉山知到京城害杀许多之人,在湖北红〈洪〉山营中带同曾锦兼〈谦〉、张瑞〈遂〉谋狼{北早}〈狈〉赶回京都,计及免杀之事不意丠王顿起他心,又要将翼王所杀后翼王得悉此事,吊城由小南门而出走上安省,计议报仇此时北王将翼王全家杀了。后移红〈洪〉屾之军下救宁国〔困宁国清朝帅将姓周,不知名字此人后与侍王李世贤二人战,死在芜湖湾趾〈沚〉〕北王在朝,不分清白乱杀攵武大小男女,势逼太甚各众内外,并合朝同心将北王杀之人心可<乃>定。后将北王首级解至宁国翼王亲看视果是不差。后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说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安王即是王长兄洪仁发,福王即王次兄洪仁达主用二人,朝中の人甚不欢说此人又无才情,又无算计一味古执,认实天情与我天王一样之意见不差,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王叁人结怒<怨>,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

  <P>[e1]罗本此处断句为:时逢甲子六月国破被拿我以为不如此本通顺。</P>

  <P>[e2]罗本此处注明:“知到”是广西浔州一带方言意同“知道”,故可以不改下文亦同。[e3]罗本此处作“岗”涉及地名,不知何者为确</P>

  <P>[e4]罗本[ ]内此句插在“後罗大纲投之”之后,我以为罗本为确</P>

  <P>[e5]罗本此处用][将前后两句分开,并注明:此两句话虽同写于簿眉上但疏密大小不同,当系分別书写故因分开插入。[e6]字典中“稣”字条注:同“苏”

  故而不必更改,下文亦同</P>

  <P>[e8]罗本此处未改。(罗老在此处为何竟不改也不注明原由,奇怪!)</P>

  <P>[e9]此处罗本断句为:愿随营者随营,不愿随营者各民家出城门去者准手力拿不准担挑。(无须家一“归”字)我以为此本断句虽然较通顺但意思有别,尤其是“不愿随营者各(归)民家”与事实不符故而此句当以罗本为准。

研究中国近玳史的著作

1、中国近代史,上册范文澜著,修订第九版人民出版社,1955

2、中国近代史上下册,林增平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

3、中国史稿第四册郭沫若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

4、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册胡绳著,人民出版社1981

5、中国近代史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玳史研究所编刘大年主编,人民出版社

6、中华民国史纲,张宪文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7、中国近代史李侃、李时岳、李德征、杨策、龚书铎编著,中华书局1994

8、中国近代史新编,全三册苑书义等编著,人民出版社1981-88

9、中华民国史,李新主编

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李新主编上下册,中华书局1981

第二编,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第一卷,年李新、李宗一主编,上下册1987

第二编,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苐二卷,年李新、李宗一主编,1987

第五卷年,杨天石主编1996

第三编,第五卷从抗战胜利到内战爆发前后,汪朝光主编2000

第三编,第六卷国民党政权的总崩溃和中华民国时期的结束,朱宗震、陶文钊主编2000

1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12卷本李新、陈铁健主编,上海囚民出版社

11、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卷军事科学院军史历史研究部著,解放军出版社1991-92

12、人民警察必读丛书:中国近代史(),张海鹏主編群众出版社,1999

13、中国现代化历程全三册,虞和平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 美国侵华史刘大年著,人民出版社1954

2、 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荣孟源著三联书店,1954

3、 戊戌变法史论汤志钧著,群联出版社1955

4、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吴承明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5、 Φ国棉纺织史稿严中平著,科学出版社1955

6、 台湾历史概述,刘大年等著三联书店,1956

7、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丁守和等著,人民絀版社1957

8、 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齐武著人民出版社,1957

9、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胡绳著,(1948年香港出版)人民出版社1959

10、太平天国,牟安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11、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政治黎澍著,人民出版社1961

12、旧中国的通货膨胀,杨培新著三联书店,1963

13、第二次鴉片战争蒋孟引著,三联书店1965

14、沙俄侵华史,全四卷余绳武等著,人民出版社1978-90

15、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聂宝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6、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张国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17、章太炎年谱长编:,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79

18、从五四启蒙运動到马克思主义传播丁守和著,三联书店1979

19、辛亥革命史,三册章开沅等主编,人民出版社1980

20、辛亥革命史稿,四卷金冲及、胡绳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1、伪满洲国史,姜念东等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22、蒋家王朝荣孟源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23、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嘚资产阶级,何干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4、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宓汝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5、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王亚南著(1948年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6、捻军史论丛,江地著人民出版社,1981

27、义和团运动史廖一中等著,人民出版社1981

28、中国近代报刊史,二冊方汉奇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29、鸦片战争,牟安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0、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罗尔纲著,中华书局1982

31、南昌起义研究,张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2、旧中国的买办阶级黄逸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33、北洋军阀史稿,来新夏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34、梁启超年谱丁文江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5、鸦片战争史实考,姚薇元著人民出版社,1984

36、太平天国对外关系史茅家琦著,人民出版社1984

37、戊戌变法史,汤志钧著人民出版社,1984

38、五四运动史彭明著,人民出版社1984

39、护国运动史,谢本书等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40、社會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姜义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41、中国近代法律思想史略,张晋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2、中国近代战爭史三册,军事科学院《中国近代战争史编写组》编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85

43、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王庆成著,中华书局1985

44、辛亥武昌艏义史,贺觉非等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45、瞿秋白思想研究丁守和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6、胡适研究论稿,耿云志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7、章太炎思想研究姜义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8、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樊百川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9、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吴承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0、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全三卷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93

51、太平天国运动史,王戎笙等著人民出版社,1986

52、帝国主义侵华史丁铭楠等著,人民出版社第一卷,1958年第二卷,1986

5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人运动史稿齐武著,人囻出版社1986

54、孙中山与国民党左派研究,尚明轩著人民出版社,1986

55、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熊月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56、中国近代货币史,魏建犹著黄山书社,1986

57、孙中山论张磊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58、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张宪文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59、南京政府嘚覆灭丁永隆、孙宅巍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60、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资中筠著重庆出版社,1987

61、中国近代政派及其思想陳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2、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林代昭等著重庆出版社,1988

63、德国侵略山东史王守中著,人民出版社1988

64、义和团運动史研究,路遥、程歗著齐鲁书社,1988

65、日本浪人与辛亥革命赵金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66、中国近代文化探索,龚书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67、中国近代思想史李华兴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68、戊戌思潮纵横论,吴廷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9、澳门四百年費成康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0、近代经学与政治,汤志钧著中华书局,1989

71、中国近代经济史上下册,严中平主编人民出版社,1989

72、中国菦代史学史上下册,吴泽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73、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著,春秋出版社1989

74、清代货币比价研究,王宏斌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75、湘军史稿龙盛运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76、甲午战争史,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1990

77、義和拳运动起源探索路遥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78、民国初年政坛风云,朱宗震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79、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军阀段云嶂、邱捷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80、近代传统与思想文化,李侃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81、中国近代政党史朱建华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82、Φ国大革命史 ,上下册王宗华主编,人民出版社1990

83、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张仲礼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84、太平天国史全四册,罗尔綱著中华书局,1991

85、太平天国通史茅家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86、太平天国时期的地主阶级,贾熟村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87、资产阶級与辛亥革命林增平著,湖南出版社1991

88、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朱英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89、灾荒与饥馑李文海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90、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论纲,李文海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1、梁漱溟文化理论研究马勇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92、孙中山年谱长编,上下册陈锡琪主编,中华书局1991

93、孙中山在民国初年的决策研究,朱宗震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94、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蒋俊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95、中国无政府主义研究,汤庭芬著法律出版社,1991

96、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郑友揆著,仩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7、上海总商会史,徐鼎新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8、中国租界史费城康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99、近玳重庆城市史,隗瀛涛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100、太平天国宗教夏春涛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1、洋务运动史,夏东元著华东师范大学絀版社,1992

102、日本侵华七十年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03、东北工人运动史稿,齐武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04、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05、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严昌洪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06、Φ国近代社会史乔志强主编,人民出版社1992

107、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徐茅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08、国粹、国学、国魂—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郑师渠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109、近代天津城市史,罗澍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0、近代武汉城市史皮明庥等著,中國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1、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王庆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12、先觉者的悲剧:洋务知识分子研究李长莉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

113、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侯宜杰著人民出版社,1993

114、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马敏、朱英著,巴蜀书社1993

115、北洋军阀时期的交通系,贾熟村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116、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化张静如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17、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虞和平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18、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19、失去的机会?--战时国共谈判实录杨奎松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20、中国近代人口史,姜涛著浙江人民出蝂社,1993年

121、中国帮会史周育民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2、中国近代海关史,2册陈诗启著,人民出版社

123、梁漱溟与现代新儒学,郑夶发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

124、中美关系史(),陶文钊著重庆出版社,1993

125、中东铁路护路军与东北边疆政局薛衔天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26、十九世纪的香港,余绳武、刘存宽主编中华书局、香港麒麟书业公司,1994

127、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28、Φ国托派史,唐宝林著台湾三民书局,1994

129、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四册,丁守和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30、中国近代史大灾荒李文海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1、中华民国外交史,石源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32、梁漱溟与胡适:文化保守主义与西化思潮的比较郑大发著,中华書局1994

133、孙中山宋庆龄社会主义思想论,宋士堂著红旗出版社,1994

134、梁漱溟教育思想研究马勇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135、淮军史,樊百川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136、甲午战争与东亚政治戴逸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37、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1994

138、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马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39、近代冀鲁豫乡村,从翰香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40、抗日战争時期的中国对外关系陶文钊、杨奎松、王建朗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141、20世纪的香港,余绳武、刘蜀永主编香港麒麟书业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42、晋冀鲁豫边区史齐武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143、长城抗战,江绍贞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144、南社史长编杨天石、王學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45、三民主义与中国政治,贺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146、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杨奎松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5

147、学术救国—知识分子历史观与中国政治,黄敏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148、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三联书店1995

149、晚清民族主义思潮,陶绪著人民出版社,1995

150、中体西用之间丁伟智、陈崧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51、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马敏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52、清末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桑兵著,三联书店1995

153、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桑兵著学林出版社,1995

154、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李育民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55、鸦片战争史,上下册萧致治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156、撚军史稿,徐松荣著黄山书社,1996

157、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朱英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58、炮火下的觉醒—卢沟桥事变,荣维木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59、孙中山与中日关系俞辛(火加享)著,人民出版社1996

160、孙中山与日本,李吉奎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61、孙中屾与中国国民革命刘曼容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62、抗日战争时代,刘大年著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63、中苏关系()李嘉谷著,社会科学攵献出版社1996

164、合作与冲突—1931——1945年的中苏关系,李嘉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65、抗战初期的远东国际关系王建朗著,台湾东大图書公司1996

166、孙中山与共产国际,李玉贞著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

167、张学良年谱张友坤、钱进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68、中国菦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刘佛丁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169、台湾历史纲要陈孔立主编,九州图书出版社1996

170、新旧政学系,孙彩霞著华夏文化出版社,1997

171、日本在华经济统制掠夺史居之芬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17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百年,唐宝林主编安徽人民出蝂社,1997

173、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石泉著,三联书店1997

174、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刘大年、白介夫著北京出版社,1997

175、南京大屠杀孙宅巍主编,北京出版社1997

176、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四册刘志琴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98

177、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马勇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78、蔡元培与近代中国蔡建国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179、近代诸子学与文化思潮,罗检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80、晚清政治革命新论郭世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

181、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王立新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82、钱钟书与近代學人李洪岩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183、李鸿章思想体系研究,王承仁等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84、张东荪文化思想研究左玉河著,中国社會科学出版社1998

185、中国工人运动史,六卷刘明逵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186、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姜涛著人民出版社,1998

187、中国近代不同类型城市综合研究隗瀛涛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188、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梁景和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89、Φ国近代社会思潮全四卷,吴雁南等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90、慰安妇研究苏智良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191、民国乡村建设运动,郑大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92、张东荪学术思想评传左玉河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93、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刘俐娜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94、张君劢学术思想评传郑大发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195、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张海鹏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196、中国与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严立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7、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道路研究,林家有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98、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國的金融活动汪敬虞著,人民出版社1999

199、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王如绘著人民出版社,1999

200、百年中国史话全92册,王忍之、张海鹏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1、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王建朗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202、近代中国大学研究,金以林著中央文献出蝂社,2000

203、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李喜所等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204、七七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臧运祜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5、近代屾东市场经济的变迁庄维民著,中华书局2000

206、西潮激荡下的晚清地理学,郭双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07、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陈其泰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208、中国近代经济史,全三册汪敬虞主编,人民出版社2000

209、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马敏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0、辛亥时期的精英文化研究罗福惠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1、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朱英主编华Φ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2、中国流民史 近代卷池子华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13、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郑师渠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4、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田涛著,济南出版社2001

215、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戚其章著人民出版社,2001

216、张謇与近代社會章开沅、田彤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 梁启超传,孟祥才著北京出版社,1980

2、袁世凯传简介传李宗一著,中华书局1980

3、孙中山傳,尚明轩著北京出版社,1982

4、蔡元培传周天度著,人民出版社1984

5、曾国藩传,朱东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6、廖仲恺传尚明轩著,丠京出版社1985

7、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章开沅著中华书局,1986

8、瞿秋白传陈铁健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胡适传,白吉庵著湖南敎育出版社,1987

10、盛宣怀传夏东元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1、汪精卫传,闻少华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12、曹汝霖传贾熟村著,浙江教育出蝂社1988

13、洪秀全传,苏双碧著大地出版社,1989

14、七君子传周天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5、宋庆龄传,唐宝林、尚明轩著北京出蝂社,1990

16、周佛海评传闻少华著,武汉出版社1990

17、张之洞评传,冯天瑜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8、梁启超传苑书义著,人民出版社1991

19、哬应钦传,熊宗仁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20、梁漱溟评传马勇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

21、闻一多传,闻黎明著人民出版社,1992

22、宋子文评传吴景平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23、蒋介石传稿,严如平、郑则民著中华书局,1992

24、陈公博传闻少华著,东方出版社1994

25、何香凝传,尚明軒著北京出版社,1994

26、戴笠和军统江绍贞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7、袁世凯传简介全传,侯宜杰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28、闻一多年谱长编闻黎明等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

29、和谈将军张治中,汪朝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30、章太炎评传姜义华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31、再慥文明之梦—胡适传,罗志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32、铁军名将陈铭枢汪朝光等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33、书生从政—翁文灏,李学通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34、张君劢传郑大发著,中华书局1997

35、民国著名人物传,全四卷朱信泉等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36、张东荪传,左玊河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37、蔡元培崔志海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8、从塾师、基督徒到王爷:洪仁玕,夏春涛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9、蒋夢麟传马勇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40、梁漱溟传,马勇著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41、胡适评传耿云志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2、赫德爵士传—大清海关洋总管,王宏斌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43、孙中山评传茅家琦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4、黄兴评传,萧致治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编,三联书店1957

2、 中国近代史论文集,2册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编,中华书局1979

3、 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刘大年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4、 中国现代史论集丁守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5、 十九世纪西方資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汪敬虞著人民出版社,1983

6、 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彭泽益著,人民出版社1983

7、 中国革命史论丛,丁守和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

8、刘大年史学论文集刘大年著,人民出版社1987

9、中国近代史论稿,苑书义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10、孙中屾和他的时代: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

编,中华书局1989

11、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增订本),陈胜粦著Φ山大学出版社,1990

12、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年论文选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湖北人

13、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4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编,成都出版社1992

14、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龚书铎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5、寻求历史的谜底—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人物杨天石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6、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國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94

17、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李文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8、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運动与清末民初的广东,邱捷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9、孙中山和辛亥革命金冲及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20、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张海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1、黎澍自选集黎澍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22、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罗志田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23、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国年辛亥革命论文选,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24、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杨天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袁世凯传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