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量的测定书上的实验需要的仪器药品有哪些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
||暂无简介
总评分4.2|
浏览量8257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 【答案带解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氧气来粗略测定其体积分数的.课本中...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探究,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消耗氧气来粗略测定其体积分数的.课本中是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来进行的实验探究(如图1).提出问题:能用燃烧硫磺(单质硫)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吗?猜想与假设1:甲同学认为不能.假设用硫燃烧,燃烧后的产物为______,是气态物质,不适宜用该实验方法测定.猜想与假设2:乙同学认为能.假设用硫燃烧,根据现有化学知识,只要消耗硫燃烧后的产物就同样能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与实验:将原装置改为如图2的实验装置,烧杯和滴管中的液体为______.当硫磺燃烧至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挤压滴管,滴入几滴液体,此时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吸入集气瓶中,流入液体的体积大约在集气瓶的橡皮筋处.液体流入集气瓶中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结论:______.评价与反思:①燃烧红磷与②燃烧硫磺两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最好选用(选填方法代号)______的方法;原因是______.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分析:选择的物质能够消耗氧气,但不能产生新的气体;若用硫粉替代红磷进行实验,由于硫燃烧后的产物二氧化硫是一种气体(尽管能消耗氧气,但却会产生等体积的二氧化硫气体),会使水不能进入集气瓶;要使实验成功,应在烧杯和滴管中应加入能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而将其吸收的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与假设1: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设计与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
考点分析:
考点1: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知识点的认识】该探究是为了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并且是测定其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最早是二百多年前,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1/5的结论.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里氧气大约占其体积的21%. 【命题方向】近几年来,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围绕教材中的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中氧气的方法,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而进行的.考查的内容常常有以下七点: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 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 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等等. 中考的考试重点是其中的第2、3、4、5四个考点;题型主要是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当然有时还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解题方法点拨】在解答这类题时,一般是不考虑空气中氧气和氮气之外的其它成分.要理解该实验探究的原理如图所示, 即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里的氧气后,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当打开弹簧夹时,在瓶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水就会被压入瓶中,使液面大约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样通过有形的水柱体的体积来暗示无形的氧气在瓶内空气里的体积,从而推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含量.解答每个考点的方法点拨如下:1.仪器和药品的选用要注意两点:(1)仪器选用要恰当,填写其名称时不可有错别字;特别是燃烧匙中的匙经常被写错.(2)药品选用时,要所选的药品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并且还不能有气体生成.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及其原因,要注意以下四点:(1)操作要规范、准确;例如,引燃红磷后一定要迅速地把塞子塞紧;否则,燃烧匙进入装置过程中装置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还有可能会使白烟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等等.(2)顺序要正确;例如,实验前在集气瓶中先装入少量水,然后将余下部分再划分为五等分,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大,引起实验误差;再如,实验时一定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引起实验误差或者造成实验失败;又如,实验时还要先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否则,红磷燃烧时有部分空气从导管口逸出,引起实验误差偏大或者造成实验失败;还有,要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否则,可能使氮气仍然处于膨胀状态,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等等.(3)实验时引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瓶中,以防生成的白烟过多地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4)红磷和烧杯中的水一定要足量,否则会使实验结果偏小,引起实验误差. 3.实验现象及其分析,需要抓住两点:(1)红磷燃烧的现象--发出黄白色火焰,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放出热量;这说明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其实生成的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的小颗粒.(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倒吸进入集气瓶中;且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4.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要弄清两点:(1)瓶内液面上升至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也就说明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2)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装置漏气;②红磷的量不足;③没待装置冷却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判定了(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⑥烧杯中的水可能不足以注满原来瓶内气体体积的1/5.当然,装置漏气还有可能会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时溢出,从而引起误差偏大;还有,集气瓶装水前,就将其划分为了五等分;这样实验前装的水会增加用来暗示氧气体积的水柱体的体积,从而引起误差偏大.5.反推剩余气体(即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由空气的成分可知,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该实验可以推断归纳出氮气的性质有: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不支持燃烧,氮气难溶于水,常温下氮气是无色气体等等.进而推断出氮气的用途有:氮气常用作保护气,食品包装时充氮可以防腐等等. 6.空气的污染,由于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扩散到空气中,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从而造成空气污染.7.实验后瓶内液体的酸碱性,由于红磷熄灭后不长时间,白烟也就逐渐消失,溶解于瓶内水中,生成了磷酸,导致瓶内液体显酸性;如果滴入石蕊试液会变成红色.
相关试题推荐
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仪器(选择仪器时,填仪器代号).(1)若用排水法收集较多氧气时,最好选用的仪器有:______;(2)若用C、E、F组合成制气装置,你可以用它制得的气体有(知道的都写)______;(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2H2O+O2↑
初中化学中的常见四种物质:A、B、C、D,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D是单质,A为固体,B、C、D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1)自然界有多种A,其中一种可导电的A名称为&&& ;D的化学式为&&& ;(2)①、②、③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3)C溶于水,部分与水发生反应,证明C与水发生了反应的方法是:&&& ,&&& .(4)按下列要求写出得到C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可自定):分解反应的方法得到C:&&& ;复分解反应的方法得到C:&&& ;由B还原氧化铜得到C:&&& .
漂白粉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工业制漂白粉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Cl2+2Ca(OH)2=Ca(ClO)2+X+2H2O.(1)物质X的化学式为&&& ;(2)石灰乳在空气中长期存放易变质发硬,写出石灰乳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领域.(1)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则铝原子的中子数为&&& ;(2)氮化铝陶瓷属于(选填序号)&&& ;①有机合成材料&&&&②金属材料&&&&③无机非金属材料(3)工业上制氮化铝,是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物X;通过净化、液化空气,控温蒸发得到N2;X与N2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AlN和CO.氧化物X的化学式为&&& ,制AlN的化学方程为&&& .
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作答:(1)t2℃时,A、B两物质溶解度大小比较,A&&& B(选填“<”、“>”、“=”);(2)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由t2℃降低温度到t1℃时,析出溶质较多的是&&& ;(3)t2℃时,100g&A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向其中加入100g水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题型:解答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选择仪器时为什么要用两只规格相同的具支试管和橡皮塞?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要用两只规格相同的具支试管和橡皮塞--进行对比,便于得出结论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防止实验中燃烧时放出的热使气体膨胀后,将橡皮塞冲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对比,对照
你问的是鲁教版初中化学的内容吧?小气球在这里的起的是作用,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气体会进入气球。这个实验很难做,不知鲁教版编书的人谁?简单问题复杂化!纯粹吃饱了撑的晃!
扫描下载二维码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有哪些?
淡然的草J336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常用仪器及药品:集气瓶、燃烧匙、橡胶 塞、弹簧夹、乳胶管、玻璃导管、烧杯、红磷.(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④红磷燃烧停止,瓶内温度降低,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3)实现现象:①黄焰,白烟,放热;②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注意(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若测得水面上升大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弹簧夹没夹紧 ②燃烧着的红磷深入瓶中速度过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实验课本上有,变化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扫描下载二维码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探究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探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7|
上传日期: 09:52:4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探究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磷测定氧气含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