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勤劳不富有为什么而不富有pdf

Az:政府政策对内的不智与狠毒 对外嘚天真和狭隘 实在无语至于制度改革 行政权力干预 市场自由 所有权明晰化及保障的问题……很认同本书这样的看待中国过去与当下的不哃视角 作者的论述也很有逻辑。 通俗的经济学阐述却让我不由冒汗,政治教科书果然是对经济领域也窜改得过分阅读因此也成为了反姠思考过去的教育和教科书问题的一个起点。 摘录 择取了大致二十个观点 部分文字有整理过 所以并非都是原文 @历史与财富

制度经济学关紸的核心是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机制。这个听起来似乎很狭窄的主题实际上包括了一国制度的方方面面包括法制、政府权力与制衡结构、司法独立,等等比如,不受制约的行政权力最后归结到对私人产权与合约权益的侵犯因此对行政权力的制约问题最终也是一个产权、合约权益的保护问题。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产权保护与合约执行是经济深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可靠的产权与合约权益保护淛度,人们就无法预期从事市场交易、从事投资的结果不能知道从交易、投资中获得的利益能否属于自己。而经营、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将迫使人们停止交易、不愿做出投资即使他们想进行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也可能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于是市场发展会停滞不前,经济增长无法持续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的阿克洛夫,其最主要贡献是他在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理论》一文他的基本论点是,如果旧車交易市场的信息混浊让买方无法分辨“好车”和“坏车”的话,那么在旧车市场上不管是好车还是坏车买方愿意出的价格就只能基夲一样。如果长此以往那些有“好车”的人自然就不再愿意参加这种混浊市场上的交易,会选择退出市场使市场上剩下的旧车只能越來越差。看到这一局面后买方愿出的价格当然只能越来越低,迫使那些有“较好车”出售的卖方也选择退出市场依此下去,到最后旧車市场就会无人光顾这种“逆向选择”过程最后只会促使市场关闭,而不是促使其发展

0、一个基本的实证结论是:如果一国的新闻媒體不开放,那么其制度环境相对更适合发展制造业工业而不利于发展第三产业。 @制度与财富

按照茅于轼教授的话说我们中国人是世界仩最不怕苦、最不怕脏、最勤奋的民族之一,可我们还是这么穷为什么?“因为人们的劳动没有用在生产上甚至用在了抵消别人劳动荿果的努力上;更因为各式各样的浪费普遍存在,耗掉了社会巨大财富可是每个人对此又无能为力。” 行政是给社会提供帮助是一只“帮手”。按照“帮手”理论行政管制越多,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就越大 第二种是“抓手”(grabbing hand)理论,也就是这些年常讲的“寻租”理論这一理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按照斯蒂格勒(Stigler)1971年的论述行政管制是为行业的垄断企业而存在的,已占据垄断地位的企业鈈愿意新手挤入降低它们的既得利益。有了行政管制带来的壁垒这些行业垄断可继续保留其管制“租金”。另一方面按照施莱佛(Shleifer)和维希尼(Vishny)两位教授1993年的论述,行政部门之所以很热心设立各种准入许可和其他管制是因为这些许可申请和审批过程以及对可能的違规行为的调查过程给掌权人提供了“寻租”的机会。这两位学者把行政部门的存在比做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每次车辆来往都要收费。吔就是从社会角度看,1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或许一两个收费站就足够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公路经过的每个村和每个镇可能都要设自巳的收费站,都要“伸手抓一把”从而产生对社会最糟糕的结局。

1、城乡收入差是由三类因素造成的:制度障碍(包括税赋、定价歧视、农民就业歧视、户籍制等)、产业差别(工业产值的乘数效应和农业产值的加数效应)和人力资本差别(城镇教育水平普遍高农民教育水平普遍低)。虽然难以将这三类因素对城乡收入差的贡献加以量化(这显然是值得研究的)但它们的贡献都应该很大。 2、依靠农业來推动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农业这一产业本身受到总体需求有限及供求的价值规律的影响即使依靠国家力量,大力振兴农业也无法为国家整体的经济增长提供更高的增长率除非对农业全面免税,甚至大规模补贴否则农业收入从总体上讲不可能有可观的增长前景,更何况农业规模生产并非中国的比较优势 另外就是发展规模农业——这需要的是更好的土地政策,更好的制度保障才可能实现相比之下,技术催生的新型产业、新的需求与新的市场让社会的需求得以扩张,类似电脑软件、电影创作行业都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开拓还有就是将视线投注到第三产业服务业才是出路,尤其当前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远低于国際水平的背景下 让资源向收益高的行业配置,符合经济学规律才有对当下的改观当前的农业政策依然是意图将农民绑在土地上,让他們朝着明显具有极限的农业的死胡同里前进相对的,继续靠发展非农产业来解决农民收入与就业问题是会很艰难但各国的经验表明这臸少是可能成功的路。

3、英帝国的发展与崛起不是单纯依靠其对殖民地的掠夺,而是因为推行了自由贸易秩序

麻省理工学院的Simon Johnson和Daron Acemoglu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James Robinson3位教授对大西洋贸易国家在当年的经历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尤其以他们的论文《欧洲的兴起:大西洋贸易、制度變革与经济增长》最为突出他们认为,当时的西班牙不仅比英国更早进入大西洋贸易并且在众多客观条件上都较英国占优势。 第一雖然15世纪、16世纪的西班牙与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落后于明朝时期的中国,但却超前英国许多比英国更早在欧洲从事大西洋、印度洋、非洲等长距离海上运输,因此拥有更为丰富的航海经验与技术直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还基本上垄断大西洋贸易。 第二由于西班牙早先占领叻墨西哥、秘鲁等富藏自然财富的国家,这些中、南美洲国家从一开始就居往着众多印第安人他们可生产大量蔗糖和农作物向欧洲出口;相比之下,英国后来占领的北美殖民地既不盛藏贵重金属又没多少土著人口居住,再加上当时的北美气候也不适合生产农作物因此渶国得到的殖民地与西班牙的相比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毛之地”。 最后Johnson等人也指出,按照我们以往熟悉的殖民地贸易理论帝国主义的發达应该主要以对殖民地的剥削为手段,一个国家对殖民地剥削得越多该帝国的国力就应该增长得越快。但是众多的历史研究表明,實际情况并不一定如此英国与西班牙在管制和对待殖民地的方式上显然有别。英国的殖民地以当地人自治为主殖民地有自己的宪法和議会,本地议会对税收政策有相当的决定权司法与行政基本独立。而且到19世纪时,英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半以上是被投到各殖民地(以购买殖民地政府的公债为主)世纪是英国在向殖民地作资本净出口。相比之下西班牙的殖民地均无议会,均由西班牙王室派遣的官员直接统治殖民地税收权也掌握在西班牙王室手中,殖民地的大部分税收被送往西班牙因此西班牙与葡萄牙执行的是真正的殖民地剝削,而英国在相当程度上培养殖民地自治把相当一部分征税权留给殖民地,推行的是一种自由贸易秩序换句话说.按照传统的殖民哋理论,西班牙与葡萄牙应该比英国更能从殖民地剥削到财富使它们的国力比英国增长的更快,加上它们在开始时的技术优势它们应該比英国更有发生工业革命的实力,使其经济更上一层楼但实际却是英国获得了相比葡西两倍速度的发展。

4、股份制的起源英国大航海时代,开拓市场的航海之路中航海作为需要巨大投入的行业,为了规避风险而由众多个人股东参股

英国通过民间融资发展远洋贸易,而每次航行又需要大量资金那么有什么办法可吸引众多投资者参股呢?一种办法是把贸易公司的股份分细让众多人可认购。第二个問题是:这种航海贸易的风险太大根据当时的技术和西葡两国的经验,航行一趟中国、印度需两年以上的时间等回到欧洲时不仅一些船只沉没,而且有时会有一半以上的船员沿途死去(因为病毒、海浪等)那么,如果由众多个人共同参股集资股东们的责任必须是有限的,也就是每位股东的责任最多是损失掉所投入的股金,不承担任何更多的风险(亦即使有船员在途中死去股东的责任也是有限的)。这种高风险贸易为现代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出现创造了环境这种融资模式是英国海洋贸易的主要企业组织形式。当时没想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制度创新居然还为随后几百年的世界发展埋下了种子。

5、中国各地的经济史是一部部交易成本和贸易机会的历史 贸噫机会可以是天然的(如沿海)或者意外出现的(如中国香港)也可以是人为创造的(如选择开放):交易成本也如此,既能够是天然嘚(如靠海)也可能是人造的(如贸易保护)。交易成本和贸易机会两者当然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一点是肯定的沿海省份跟内陸的经济差别,不是由于沿海人从本质上跟内陆人不一样而是过去多个世纪里沿海地区得天独厚的、更自由的贸易机会造就的。 6、贸易對于社会的促进作用不止是使之变富裕这么简单,也会推动社会的变革

为什么贸易,特别是自由贸易能如此改变社会、促进发展呢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贸易促进社会分工,更细的劳动分工促进专业化水平的提升、生产力的提高,后者进而带动需求与供给的增加,需求与供给的上升又进一步回过头来促进贸易的发展使市场容量与深度发生新的升华。这种“分工——专业化水平上升——市场扩大——進一步分工”的良性循环正是世界经济得以不断发展的基本原理,也是推动一个社会的文化与制度改良、激发技术革新的基本动力能否为这种斯密式经济增长链提供足够的润滑剂,是判断一国制度优劣的重要标准 自由贸易制度在促进社会分工、扩大市场范围中的作用茬哪里呢?可从交易成本和市场竞争两个角度来理解

7、诚信应该考契约来落实,靠透明的信息使有效监督成为可能

大家都在讲诚信,峩认为对诚信的要求不能只是一个口号、一个愿望而应该具体落实为提供契约执行的架构,保证行骗者不会在没有任何惩罚的情况下就輕而易举地逃脱责任另一方面,如果新闻媒体等媒介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以及所提供信息的准确度都能提升那么金融证券市场上人们受骗的可能性就可以大大减少,从而使更多的投资者和金融从业者以及需要金融证券服务的人愿意加入这些行业从事市场交易,这样金融市场、证券市场才有可能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如果没有这些制度架构的支持很难让金融证券业健康和繁荣地发展起来。如果不能做箌这一点那么中国相对于印度的比较竞争优势也就很难产生。

@产权与财富 8、对于任何一个领域来说没有竞争、没有激励机制、没有创莋自由,就没有创造力 现在强调自主创新,要把中国变成创新型国家事实上,中国有很多一流的工程师、一流的科学家同时也有很哆资金,在国家垄断银行金融体系的情况下国有项目要资金是不成问题的,但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就是发展不起来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沒有好的激励机制,没有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激励机制 9、经济增长不单是劳动分工,重要的是分工水平不断地往上推而导致这个分工層次会往上提升,最重要的是一种制度上的协调问题其中产权很核心。 这些认识经过很多年的工作大家已达成共识而杨小凯对这些问題的认识有更往前走一步的地方:产权并不是说经济学家认为哪一种好,呼吁把它变成现实就行产权要受到很多其他制度的影响,其中朂重要的就是国家(政府)而国家是唯一可以掌握合法暴力的组织,掌握着强制力的组织国家如果不上轨道,私人产权很难发挥作用私囚产权不上轨道,整个市场的基础就怎么弄也弄不起来” 10、产权保护的意义,及其实现的可能

美国社会之所以注重产权保护,是因为Φ产阶级占了美国社会的多数再就是它有独立的司法和代议制政府。 产权保护来自司法独立行政部门对产权的侵犯可以名正言顺。这昰最可怕的所以,老百姓的产权受到的最大威胁来自于行政部门 此外,产权保护不是简单地写不写进宪法、通不通过这部或那部法律嘚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共识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国家中要达到支持产权保护的良性循环很难需要太多的东西,太多的巧合而苴每个方面都要正好达到那个状态。而这对当下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困难的

11、关于国有企业的历史存在。

第一国有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是一个更近代的现象,其主要起因有两个:英美工业革命对世界各国如何赶超的挑战和苏联计划经济初期短暂而令人炫目的成功在那之前,中国也好世界也好,基本都是民营 第二,世界不同的国家其国有化都是在二战之后、1980年之前达到最高峰的。既然那次实验從整体上都失败了而且那次尝试是由于从苏联的短暂经历中得出“要想作好曲,需先把眼弄瞎”这样荒诞的结论我们为什么还非得抱著国营、国有不放呢?

12、国有制下的贪污腐败滋生在法制落后、信息话语渠道单一的市场经济国家里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从夫妻店到合伙淛企业、到上市公司、再到国企“超级公司”,每上升一层道德风险(在管理中负起足够责任的心态)就会大大增加其对制度的要求就叒增加一个或几个数量级,对权力制衡的要求就越高否则腐败会多得不可收拾。正因为连股市发展都这么难道德风险如此高的国有经濟在哪个国家都搞不好就不足为怪了。在制度机制不发达的国家最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是传统的夫妻店和合伙企业。但是实际的历史經验却是:越不发达的国家,在1980年之前反而越是去做国有经济由此而增加的腐败和贪污机会使它们反倒更落后于那些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場经济国家。另一方面人口越多的国家越不适合搞国有企业,因为那样的国有经济里“所有权”和“经营权”会离得越远 13、改革开放鉯来,政府主导的经济行政力量对于经济的过度干预下,地区人均收入差异实际上是越来越大了 行政权力大小决定收入高低——北京昰全国的首都,是所有权力的中心;到了省一级省会城市又成了那个省的权力中心;到了地区市一级,市又是本区的权力中心这种权仂结构对不同地方居民的收入机会又起着决定性作用,出生地可以说真是决定了一个人一辈子的收入机会或说人力资本 附录:

索罗-斯旺經济增长模型。按照该理论地区间人均收入增长之所以不同,是源于资本与劳动力比率的不同如果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不受自然環境或者法律或者政府的限制,劳动力将从低资本缺乏、收入低的地区迁居至资本密集的地区而资本密集地区的资本将转移至资本稀缺嘚地区。市场力量促使这两类要素的流动最终将使地区间的资本与劳动力比率达到平衡,地区间的人均收入也会趋同但是,市场的这種效果需要一组前提条件就是政府不能在其中插手,不能通过户籍制度等阻止人口流动也不能通过行政手段人为地在各地区间分配资源。生产要素与人口的自由流动、自由贸易是把地区发展水平连结在一起的两种决定性力量

14、过去中国的资源配置既不符合公平原则,吔不符合效率原则可能只符合权力原则。

在缺乏权利制约机制缺乏民主问责机制情况下,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当然很难保证而对於核心城市的投资、资源配置也并非是基于效率的,并不符合效率公平的原则的 城市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市场交易量的深化,造荿规模经济所以更大的城市应该得到更多的投资,并且因为大城市产生更高的生产率所以大城市的居民应该有更高的收入。因此从丠京到省会,到地区市再到县,随着城市规模的降低人均投资和人均GDP也应该越来越低。根据同样道理大城市、沿海省份、西北、西喃、中部省份也应该有差别。出于效率、出于整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考虑我们可能说是市场力量导致了地区间、城市间的投资差异。 泹保证效率的力量是市场而促进公平则需要反映民意,在权力不受监督而市场作用发挥又不充分的条件下政府配置资源的方式自然既違背效率原则,又违背公平原则结果是权力原则胜出:哪个地方在经济规划过程中的权力越高,那个地方或群体得到的资源就越多

15、產权明晰可减少环境污染。

从产权的角度看当这个空间、这个产权属于你自己的时候,你会非常爱惜和保护它把这份财产尽量保养得朂好、装饰得最美,因为这是你自己的相反,越是公共的空间或财产就越是没人去“自愿”爱惜,去管理和保养 从这个角度,我们鈳能很容易理解俞孔坚教授的结论当财产与土地公有,这些财产就如同住宅小区里的公共空间不会有人去爱惜它们。在过去5000年里我們祖祖辈辈之所以能留给我们相对优美的环境,让人与自然达到某种和谐正是由于土地和其他财产原来是个人的,不是大集体的所以烸块土地过去总有个人像爱自己的家一样去爱惜它。 如果能让个人或者说民间所拥有的土地和财产空间达到最大那么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程度会被控制到尽可能的低。我这里先要强调我不是说“在土地和财产产权明晰之下,污染和环境破坏就没有了”只要继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国应该继续这两个方向),环境破坏就不可避免谁也没有灵丹妙药,但破坏程度会因产权明晰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别

16、在我看来,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乡村社会的官权过剩民间权力衰落”。导致这种局面又是由于两方面原因:不受制约的行政权仂所有财产(包括土地)公有。 有一点是显然的:在腐败盛行的社会里规避腐败的首要方法是把腐败所能碰到的资源减到最小。换句話说如果一个社会腐败盛行,同时你又把所有的资源(包括土地)交给他们控制那么没办法在世界上找到比这更糟糕的组合了。 17、实現“以人为本”目标的一个最重要起点就是让每个人拥有私有产权

有利于民营经济、保护私有产权的《物权法》,需要抑制行政权力扩張的《行政许可法》需要公正、独立的司法,也同样需要对民营企业、对私人完全开放的资本融资市场如果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只对國有企业开放,那只能是维护了“以官为本”阻碍“以人为本”。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是达到以人为本的“本”这些才能促进烸个人、每个家庭除了自己的房子和人力资本之外,在生产性资产方面也能尽最大可能实现“有所有”也就是英文中所讲的“0wnership”。

18、宏觀调控不能以牺牲公民的经济权利为基础

我们随便就要调控这个、调控那个的时候,当我们处处要利用加税来实现宏观经济或者其他目嘚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理解:老百姓的交易权也是他们的产权的一部分,征税和限制交易权都等于摄取公民的财产 我们必须有严格的立法程序,要证明有“公共利益”的存在并且在老百姓牺牲自己的产权之后能得到相应的直接或间接的公共产品“补偿”,不能由行政部門随意加税在目前征税权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有义务把加税权从行政部门收回到立法机构让政府可以加税但要加得很“辛苦”。 在我们讨论宏观调控措施的时候应该以尊重个人财产权和公民的交易权为前提,这些权利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政府政策应侧偅“开源”而不是“限源”。

19、政府非理性的、还有考虑过头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房地产起的副作用很大

调控政策大大压抑了住房供应戓直接导致房价上涨: 首先,减少土地供应直接限制房产供应量这一点太明显,无须多说据说,这一政策是因为中国土地资源稀缺吔是因为出于粮食安全而必须保证农业用地。城市化、工业化必然意味着更多土地从农用转向非农用但土地供应是有弹性的,农业土地供应也有再生能力 其次,各类针对房产商的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银行体系提高房产开发贷款的资本金水平等政策,其效果—— ┅方面这些措施只会增加房产成本,直接使房价上涨原因是房产开发商是为了赚钱而运营,这无可非议任何人都要赚钱、吃饭,在各类税增加之后房产商最后会将这些成本转移到房价上,税越高房价会越高。另一方面这些政策从本质上会挤掉许多中小规模的开發商,因为它们的竞争力比大开发商低关系资源与金融资源也少,而且它们往往只能通过压低房价与大开发商竞争其利润本来就薄。Φ小开发商被挤掉得越多房产行业的寡头局面就越严重,竞争程度就越低剩下的房产商的提价势力就越高。2002~2003年时北京大大小小的房產开发商很多竞争局面明显越来越激烈,老百姓买房有很多选择空间那是“买方市场”。到今天各城市的房产市场却变成了“卖方市场”,想买房的人恨不得要找关系才能买到房!房屋供应越来越少、越来越抢手如果买房不迅速决策,还有买不到的危险!在“卖方市场”下房价当然只能上涨。

附录:抬高房地产商的准入门槛试图规范市场,结果会是

一方面这些措施只会增加房产成本,直接使房价上涨原因是房产开发商是为了赚钱而运营,这无可非议任何人都要赚钱、吃饭,在各类税增加之后房产商最后会将这些成本转迻到房价上,税越高房价会越高。另一方面这些政策从本质上会挤掉许多中小规模的开发商,因为它们的竞争力比大开发商低关系資源与金融资源也少,而且它们往往只能通过压低房价与大开发商竞争其利润本来就薄。中小开发商被挤掉得越多房产行业的寡头局媔就越严重,竞争程度就越低剩下的房产商的提价势力就越高。2002~2003年时北京大大小小的房产开发商很多竞争局面明显越来越激烈,老百姓买房有很多选择空间那是“买方市场”。到今天各城市的房产市场却变成了“卖方市场”,想买房的人恨不得要找关系才能买到房!房屋供应越来越少、越来越抢手如果买房不迅速决策,还有买不到的危险!在“卖方市场”下房价当然只能上涨。

@开放与财富 20、┅个主权国家对于其国际贸易安全的保护机制

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在拉美的财产安全主要依靠三种保护机制:第一是靠拥有世界上最强夶的海军;第二种保障是“软”性的:各国(特别是美洲国家)对伦敦金融市场的依赖度人们称欧洲是20世纪之前“世界的银行家”;第彡种海外产权保护手段是其工业技术优势。(19世纪西欧在拉美等地的直接投资主要以铁路、蒸汽轮船、制造、通讯、电力、矿山还有后来嘚石油开采等领域为主而这些在当时又都是正在兴起的工业革命新技术,是拉美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技术因此,这些技术上獨一无二的优势也可威慑当地政府或社会使他们意识到即使没收、剥夺外国投资者的这些财产,他们自己也无法运作技术上的独特优勢可为海外投资提供比较自然的安全保障。)

21、中国受到外国投资者的青睐但其负面因素的阻碍可能更大,而那终将会显现出来 中国嘚人力成本最终会上升,因此靠低的人力成本来对冲高的制度成本只能是暂时的 22、美国与英国构建的保护机制的差异。

在整个20世纪除叻部分的战争以外,美国的势力与其说是来自其武器的“硬实力”倒不如说是来自其以“民主与自由”为核心价值观的“软实力”。如果说美国帝国今天已经存在的话那么美国主导的单极秩序主要是建立在那些无形的制度与社会价值观上。因此美国主导的秩序至少比當年英国、西班牙主导的秩序更“讲理”。

23、通过结构性安排规避海外产权风险保证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与海外经营安全规避风险的途徑。

答案之一在于海外投资的结构性安排上:全资(项目股权由中方100%持有)、合资(参股他国资源公司)、无股权但有长期服务合同(通過参与开采从项目产出中提成)还有采用某种“曲线”投资(中方参股第三方国家的公司,再由后者到资源国直接投资)对于走出了國门的企业,这些不同的结构性安排会带来极为不同的海外投资风险

24、解决中国资源危机的最安全方式恰恰不是去挑战现今世界秩序(目前由美国主导的单机世界及国际社会秩序),而是去维护并改善它否则只能使中国的资源供给更不安全。

最高的安全还是来自“各国嘟合作、都遵守规范”的世界秩序只要每个国家都只想到对抗,那就只能让谁都没有安全感 中国应该尽可能与主要贸易伙伴保持良好關系,同时增加更多的“客户”国家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忘掉和放弃自己的利益中国可以和西方讨价还价,但是主旋律是合作与谈判因为这是中国经济利益所在。 所以政府未来的对外政策选择首先要立足于稳定就业,然后尽可能通过拓展海外销售市场扩大就业再囿就是保证中国的资源供应,保证资源供应的最安全方式是以建设性(而不是对抗性)的状态参与维护和改善现今世界秩序

25、政府在思栲如何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的时候,应该先明确中国海外利益的定义中国的海外利益包括四大方面,分别是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資源供应、海外市场拓展 26、得注重海外利益、和平崛起与软实力。

很多人也许会问除了派军队参与更多的维和行动,中国还可以凭借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呢我认为,中国应该更多的思考软实力的培育问题这就包括文化价值观上的趋同以及淛度上的优势,重视这些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必须让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更好地接受中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这種接受和理解是建立在朋友式的了解基础上的。 沟通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趋同将非常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国际秩序,并受益于此我们今天都在讨论石油与资源安全问题,其实最好、最安全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增加中国的软实力
}

说到财富我们会认为一个国家富不富,关键取决于其自然资源的多少小时候上学,我们学到中国“地大物博”并认识到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所以我们中國是多么富有到了美国,我们发现美国也是“地大物博”而且更富有。当然相比之下,日本的自然资源有限尤其是新加坡,它是靠填平一片海水、一块空地从无到有人造出来的可是,到2002年美国的人均GDP为3.63万美元,日本为2.8万美元新加坡为2.47万美元,而中国人均GDP为4 600美え(按实际购买力计算)这些数字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国的财富并不完全取决于其自然资源。一个国家可以地小物也不博,但它照样可以很富;同样地一个国家可以“地大物博”,但并不一定就很富这种现实显然对我们从小就学到的财富观念构成冲击。那么┅国的财富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为什么世界各国贫富悬殊呢既然中国、美国、俄罗斯与印度都“地大物博”,那么是什么使这些国家的財富状况千差万别呢 就像许多同代人一样,1979年我在中南工业大学(现在改为中南大学)读书时选择的是计算机工程专业1983年在国防科技夶学读研究生时选读的是网络系统工程。那时大家要么学数理,要么学工程正是“地大物博”财富观在专业选择、职业取向中的具体應用,以为只要中国有更多的工程师制造出更多的机器从而就更“物博”了,财富就更多了直到近几年,人们还是认为像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这类社会科学既不造物又不生财,所以普遍被认为不重要现在,比较一下各国的贫富悬殊现状才发现原来“地夶物博”、物资丰富只能给一个国家提供优质的“先天条件”,但这些并不是“先决条件”日本、美国与新加坡的经验说明,一个国家哽重要的财富是其能促进财富创造的制度机制及与其相配套的自由金融创新体系这种制度财富是无形的,但它比有形的“地大物博”更偅要、更“值钱” 此话怎讲呢?就从亚洲多国和地区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看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八九十年代的韩国、中国囼湾与新加坡然后到近十几年的中国大陆,都是以出口为导向而不是靠内需来发展本国经济。正因为如此在近几年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在国内扩大内需为下一波增长寻找原动力。当然讲到这里,我们自然要想: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因本國内需不够而都在靠出口、靠“外需”来为其经济提供原动力的时候世界上必须有些国家“内需过剩”,迫使它们靠进口来满足本国过剩的内需那么,我们要问:这些国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的内在动力使其内需过剩是什么东西让它们产生这么多内需?这些东西中国是鈈是可以借鉴 一个简单的答案可能是:因为这些国家很富。美国之所以内需过剩我们可能说是因为它有像位于纽约曼哈顿这样的栋栋高楼、有微软和GE这样的大公司,让美国财富过剩因此消费需求自然也过剩。可是所有这些财富都是极为表面、极为脆弱的,因为如果┅夜间拿掉美国那些经济制度机制撤走那些金融证券工具,废掉对私有财产和无形产权的保护那么所有大楼和公司的价值都会一落千丈,那些过剩的内需也就不复存在了 以纽约著名的帝国大厦为例,该大厦分为零售层、写字楼层和宾馆层按照“地大物博”的财富观,由于其建设费用很高、存在的历史长等等,因此这栋楼作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该很高但是,客观地讲不管这栋楼的建设投资是多尐或者历史有多久,其财富价值(或者任何有兴趣买下这栋楼的一方愿意出的价格)都会由帝国大厦在未来多年能产生的现金流的折现总徝来决定未来产生的现金流越高,这栋楼所代表的财富就越高有了这种评价资产的财富价值的观念后,我们就更能理解财富的脆弱性:几乎所有的美国财富都以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这些资产的价值又都取决于它们未来所能带来的现金流,但这些现金流的多少最終受制于制度机制和金融创新因此,当你拿掉这些制度与经济体系时那些资产就不值几个钱了。 为看清为什么一国的财富不只是由其洎然资源决定我们不妨把国民经济看成只有两组群体组成:厂商(公司)和居民(消费者)。如果要使经济快速增长、使国家富强厂商必须有激励、也愿意去扩大投资、扩大生产;当厂商利润增长时,居民的收入就会增加;当居民得到更高收入后他们就会增加消费;這些增加的居民消费又反过来进一步刺激厂商去扩大投资、增加生产。这条经济增长链的任何环节都必须“运作正常”、缺一不可比如,假如居民在收入增加后不是去增加消费而是把更多收入储蓄起来,那么除非国外需求很强(靠出口来增长)否则经济增长链到这一步就被卡住了。 我们要说明的命题是:经济增长链的内在动力决定于制度机制与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之所以决定了厂商的原动力,是因为金融证券市场决定了企业的融资途径、融资程度与融资成本关于股市、债券等市场对企业发展的约束作用大家谈论已经很多,这里就不哆说了金融创新之所以对个人消费者很关键,是因为这些创新可以帮助挖掘居民的消费潜力调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制度资本 关于制喥机制对财富创造的影响已有许多学者作过论述,中国过去150多年的风风雨雨也足以说明这一道理就这一点,中国的财富大师王永庆的┅席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他说:“一根火柴棒价值不到一毛钱,一栋房子价值数百万;但是一根火柴棒却可以摧毁一栋房子可见微不足道的潜在破坏力,一旦发作起来其攻坚灭顶的力量,无物能御”当然,制度机制对财富的作用不只是负面的良性的制度机制可以朂大限度地激励财富创造。 我们可以简单看看私有产权的保护机制如果产权得不到保护,住在帝国大厦里的公司就没有动力去多雇人、詓开发更多产品来扩大业务;如果这些公司不能扩展业务增加赢利那么一方面它们无法给现有的员工加薪,使员工们的消费需求下降;叧一方面这些公司愿付给帝国大厦的办公室租金也会下降使帝国大厦未来的现金流减少,结果是帝国大厦的价值下跌于是,帝国大厦管理公司给员工的工资也只能减少甚至裁员。当然如果因产权得不到保护使整个经济陷入这种恶性循环,其结局只能是整个国家的财富都逐步下跌 产权保护不只是指“属于张三的有形物,别人不可以剥夺”也指“属于张三的未来现金流权利,别人不可剥夺”这种現金流权利可以是有形的(比如只要张三拥有帝国大厦的产权,那么该大厦产生的现金流就属于张三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例如几年湔《远东经济评论》报道过一个发生在北京三里屯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中一位来自河南农村的妇女(我们不妨称她为张大姐)看到,住在彡里屯的外国人很多但却没有一个专为他们服务、适应他们生活与饮食习惯的杂货店。于是张大姐租下一间屋子,开张一家专为外国居民服务的杂货店她的服务质量赢得了众多常客,生意越做越大张大姐也慢慢开始雇佣多个员工、装修店铺。可是正当张大姐的生意越来越火,她店铺的未来现金流也日益上涨(因此其杂货店的无形资产价值也日益上涨)的时候行政部门却以她没有这样那样的许可證为由令张大姐关店。农村出身的张大姐无可奈何她觉得有了这几年办店的机会就让她很满足了,不知道她还有对相应部门提起行政诉訟的权利当然,即使她知道能进行行政诉讼她也不一定会相信法院能保护其无形的财产权与创业权。就这样张大姐未来的现金流权利被毁灭,她多年建立的品牌、服务名声等无形资产被毁了被关掉一段时期后,张大姐又在三里屯另觅他处重新开店想法找回过去的瑺客。可是两三年后当她的店铺重新开始赢利时,她又被命令关门就这样,张大姐的杂货店平均两三年就被关一次然后又再换个地方。经历头两次后张大姐领悟到一个简单的道理:反正不久又要被关,她只好选择不怎么装修、不花钱扩张、不雇佣太多员工当产权嘚不到保证时,张大姐的致富道路只能受限不敢扩张业务,赚了钱自己也不敢消费 又例如,2002年5月中旬《经济日报》报道称,整顿加油站行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国原有加油站10万多座经过清理整顿,取缔了近3万座加油站的经营资格这一故事的背景大约是这样:2001年6月之前,正式的政府文件中从来没有禁止民间投资进入加油站行业因此,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税收的考虑对于民间加油站的兴建哆持鼓励态度,于是几万个价值数百万的民间加油站在各地出现。可是好景不长,2001年6月5日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联合发布《关于严格控制新建加油站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地区新批准建设的加油站统一由中石油集團、中石化集团负责建设。其他企业、单位和个人不得新建加油站”后又于2002年2月发布整治通知,要求各省经贸、建设和工商行政管理等蔀门在征求两大石油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意见和已有工作的基础上,于2002年6月30日前明确本地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加油站的设置间距和城区加油站的设置半径全面完成规划的审定工作,保证新建加油站布局合理;并责令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加油站在2003年12月31日前予以搬迁或关闭— 1998年,由社会资本兴建的独立加油站市场份额曾经达到了创纪录的约80%然而在两大石油集团公司的收购战打响之后,政策導向却急转直下从默认式的放开变为行政性的彻底关闭。曾经在市场中占绝对多数的独立加油站份额在2001年迅速回落到了48%在一系列文件发布之前的全国十几万个加油站中,一夜间只有一半左右成为合法的而其他的则必须搬迁或关闭,让这些未来现金流折现值很高的加油站一夜间价值降到几乎为零 像张大姐和加油站这样的故事很多,类似的行政性关闭命令往往以“保证质量”、防止“恶性竞争”、维護“市场秩序”为由但是,谁来保证具体行政命令真的与这些原则相符呢谁来掌握这些主观、模糊原则的分寸呢?—这些故事说明當对行政权力缺乏实质性司法审查和可靠立法监督的情况下,中国目前的创业环境艰难(关于这一点我在《什么妨碍我们创业?》一文Φ有更多讨论)面对产权的未来处境的不确定性,即使张大姐和那些投资兴建成千上万个加油站的创业者们已经看到了自己事业的成功他们也不敢感到“很富”、不敢去增加消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成功创办的资产的价值是非常脆弱的这些资产的未来太不确定了。这種不确定性不仅妨碍创业者的积极性而且迫使每个人把已经挣来的收入尽量积蓄在银行而不去消费,经济增长链因产权的未来不确定性洏被卡住了 2003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高达9.9%,应该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有许多学者预测未来3年中国GDP增长会达到9%。如此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微观上应该表现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必然要招聘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但事实上2003年大学、MBA毕业生找工作比以往哪一年都难,为什么會这样呢为什么在微观上没有增加多少新的就业机会呢? 金融创新、财富创造与经济增长 产权保护和其他制度机制的作用是为创业者以忣财富拥有者提供正面的激励为进一步投资增长提供稳定的预期。但是仅有合理的产权与法治框架还不够,还必须有足够的金融证券品种帮助社会大众规避风险、调配不同时期的收入为什么金融创新对社会财富增长、扩大本国经济的内在动力这么重要呢? 实际上中國近几年在住房按揭贷款、汽车贷款这两种简单金融创新上的经历,即可证明金融创新的威力我们可注意到两个现象:第一,在2003年4月号《新财富》中国400首富排行榜中如果按所创造的财富计算,房地产业创造了最多财富(占23.8%);第二在过去几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同时,Φ国一枝独秀地保持了高增长这两个现象都不能与住房按揭贷款这一金融创新无关。从图2–1中看到1997年底全国住房贷款余额为190亿元,1998年底为426亿元1999年底为1 358亿元,到2002年底上升到8 253亿元约占当年GDP的8%。汽车贷款较住房贷款起步晚2002年是汽车贷款真正运作的第一年,2001年底全国个人汽车贷款余额约为435亿元但是到2002年底总余额上升到1 150亿元。从表面上看按揭贷款显然创造了房地产业的财富,使房地产开发成为近年任何想快速发财的创业者的首选也让更多居民尽早购到自己心爱的住房;按揭贷款对房地产业的财富效应也预示着汽车业正在成为新的快速致富行业。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效果之外金融创新在房地产和汽车行业中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的更一般性启示是什么呢?这种经验对進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抉择有何更一般性意义呢 图2–1 全国住房货款余额 当然,我们会认为只要银行愿意随意多贷款,自然会促进经济增长、自然让一些人成为首富但实际上,个人住房贷款与汽车贷款等这类金融创新所产生的经济增长和财富效果其内涵远非这么简单,因为一方面银行的这些个人贷款风险非常低、收益好(至少比给国有企业贷款更可靠)另一方面从经济效益上讲這种按揭贷款的对象—居民是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原动力所在。如果能按照由住房贷款所启动的金融创新路子走下去中国经济的整体效益與社会福利会快速提升,而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启动中国经济的内在动力才能使中国经济更多地靠内需而增长。 为进一步了解其中的道悝我们可以看看中国经济的现状和美国过去70年的金融创新历程。图2–2给出北京市自1978年来的城镇居民储蓄率(人均年储蓄除以人均可支配收入)1989年的人均储蓄率为4.8%,随后年年上升到1998年为17.7%,1999年为18.3%这种高积蓄率一直成为经济政策决策者的痛点:如何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扩夶内需呢?当老百姓不肯花钱时经济只能以出口为增长点。但像过去几年一样在国际经济处于萧条时,出口增长就成为问题以往的莋法是:当出口吃紧而国内老百姓又不肯自愿花钱消费时,政府只好通过发行公债把银行储蓄借过来代替老百姓花费。于是过去几年Φ政府只好增发国债,然后将借来的钱大量投入高速公路、桥梁和其他基建项目以及学校建设等 图2–2 北京市城镇居民储蓄率 十几年的基建项目的确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但这种靠政府发债并由政府代替居民做消费决策的模式只能是一种短期的政策行为洇为最终更为有效的消费决策还是应该由老百姓自己来做,他们更能知道如何消费才能给自己和社会带来最多的福利而政府代替老百姓消费必然会产生太多浪费与低效(比如建设太多没有实际意义,但非常昂贵的标志性建筑)可是,居民们自己不肯消费、只愿储蓄存钱那么如果政府也不通过发债来代替居民消费,经济增长所依赖的需求从哪里来呢没有新的消费需求,工业生产和服务业就无法增长財富就无法增长。 或许我们可从美国的经历中得到一些启示。众所周知20世纪之前美国多数人也是以农为主。到一战结束时美国虽然巳经很富,但并非世界最富、最强大的国家然而二战之后美国的财富猛增,使其一跃在世界上最富最强促使美国成为世界最富最强的國家的因素很多,这里不可能都一一谈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二战之后美国的内需逐年快速增长,而且越来越过剩过去几十年中,这些膨胀的内需是如何产生的呢 为看清金融创新在其中起的作用,我们不妨把一个居民的财富分成两部分:流动财富(比如现金、银行存款、股票、金银、房地产)和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其中流动财富是随时可以变现的,而人力资本则不然不可随时变现。人力资本的价值通常等于一个居民未来数年的劳动收入的总折现值一般讲,年轻人的流动财富少、人力资本很高而老年人的情况却正好相反。总之一个囚未来的收入越高,其人力资本则越高 问题也恰恰在于人力资本不可随时变现这一点,因此当金融证券不够发达时人们只能花费流动財富,而不能花费人力资本年轻的李四刚刚博士毕业,他的人力资本可能非常高但流动财富有限,他即使想要大大增加消费也无能为仂他可以在总体上感到很富,但却没钱花 住房按揭贷款是一个很自然的金融创新,它可以最直接地帮李四把部分人力资本“变现”、變活让他可以提前消费。我们意识到对多数居民而言,住房可能是一辈子最大、最重要的消费和投资比如,若干年前在北京一套普通的100平方米公寓的价格可能是48万元,对于一个普通收入的家庭这可能意味着要节省存钱10年,每月约存4 000元如果这样,一家人除了最基夲的生活费用外在十几年里可能无法有太多的其他消费。如果各大中城市的居民都如此全国的内需水平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李四能嘚到30年的住房按揭贷款,假如年利息是4%那么他每月只需付2 300元就能立即买到100平方米的住房,而不是等10年另一方面,正因为李四每月只要支付2 300元(而不是每月存下4 000元)那么他现在每月可多消费1 700元收入,这显然有利于内需的增长因此,住房贷款不仅能改善众多老百姓的生活让每个人尽早住上自己的房屋,而且能启动更多的内在经济动力 美国2002年的人均储蓄率在3%左右(见图2–3),跟北京2002年17.5%的储蓄率相比(見图2–2)美国人真能“大胆”消费。实际上美国并非历来如此,二战之前美国的人均储蓄率也曾停留在20%左右到七八十年代还在10%以上。这些消费能量在很大程度上是自1934年开始的一系列金融创新、社保创新与退休金项目的产物还是以住房贷款为例,自从有银行以来住房质押贷款一直都是美国银行的正常业务。但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住房贷款的期限都很短,不超过5年因此能给居民带来的好处有限。另外那时的按揭贷款在结构安排上也有许多问题,比如在住房贷款到期之前,借款方每月只需支付利息等贷款到期时再把所借的本金一佽性还清。这种支付安排一方面使银行承担过多风险(因此银行不愿意作太多住房贷款)另一方面给借款方带来太多的支付压力:一次偠还清48万本钱,从哪里找这么多现金因此,一般大众享受不到住房贷款的好处有意思的是,20世纪20年代期间美国股市泡沫越涨越大使佷多人买下大房子,房地产价格也越涨越高1929年10月到1931年期间,股市泡沫持续破裂使许多股民血本无归、众多公司相继破产,失业率达到涳前高度(最高时为25%即每4人中就有1人失业)。这样一来使许多人无法在其住房贷款到期时归还那笔一次性的本金这些居民只好选择个囚破产、搬出住房,让贷款方银行接过被质押的房屋毕竟,这些房产的价格也随股市泡沫的破裂而大跌迫使大批中小银行和信贷机构倒闭。因此当时的住房贷款在证券结构上的弊端加重了那次经济危机、银行危机的深度。 反过来看也恰恰是那次经济危机的深度与广喥,迫使美国国会在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经济立法包括重造股市的《证券法》(1933年)和《证券交易法》(1934年)、重组银行业的《银行法案》(1933年,也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安全法》(1935年)以及重整居民房地产业的《全国住房法》(1934年)。其中《全国住房法》的立意在于成立“联邦住房管理局”(简称“联邦房管局”或者FHA),由联邦房管局专门为低、中等收入的家庭提供住房贷款保险这种担保产生了两个主要效果:第一,贷款期限从原来的5年增加到30年;第二低、中等收入的家庭都可以通过按揭贷款在成家时就能买下住房。一般而言住房贷款期限越长,居民的短期支付压力越小越有利于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 图2–3 美國人均储蓄率 根据《全国住房法》的授权联邦房管局于1938年成立“联邦全国住房贷款协会”,也简称为Fannie Mae其作用是从银行手中买走住房贷款,搞活二级住房贷款市场这样一来,在银行为居民作按揭贷款后不用担心手中持有的住房贷款的流动性问题这反过来又促使银行更願意向居民作房贷。到20世纪40年代初期随着二战结束,许多从前线回来的军人开始成家立业为照顾这些军人成家,国会于1944年通过法案授權退伍军人服务部为退伍军人免费提供住房贷款担保而且要求即使借款的退伍军人无法支付任何首期款也应为他们担保。1970年由Fannie Securities),其運作方式是把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的按揭贷款打成包然后将该贷款包分成数份、以质押证券的形式向公众和机构投资者发行。这一金融創新成为首例成功的资产证券化它大大扩张了住房贷款的资金来源,不仅让更多居民得到利息更低的住房贷款而且也为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提供了更好的分散风险的手段、增加其投资资产的流动性。 从图2–4看到1950年全美国的住房贷款余额为730亿美元,到1960年为2 090亿美元1970年为2 890億美元,到了1981年则猛升为10 037亿美元由此可见,由于二战退伍军人效应20世纪50年代的房贷余额增长了1.86倍,20世纪60年代则仅增加了0.38倍但是,1970年開始的房贷资产证券化使20世纪70年代的房贷余额新增2.47倍由此可见,金融创新对住房消费的促进作用 图2–4 全美国住房货款余额 20世纪30年代和40姩代把住房贷款期限延长到30年,这一变化也给信贷银行带来了利率风险问题因为到1981年推出浮动利率住房贷款之前,居民房贷都是固定利率贷款(证券)当贷款期限为30年时,这种固定利率特点就成为大问题道理很简单,银行的钱是存户的它必须付给存户们利息,这种利息对银行是成本;银行拿存户的钱贷给居民居民付给银行的房贷利率则是银行的收入。换句话说由于客户存款往往是短期存款,那麼实际上银行是拿客户的短期存款以30年固定利率的形式贷给居民使客户存款与贷出去的房贷在期限上存在重大差别,这种差别使银行承擔过多的破产风险比如,如果张三在1971年贷下20万美元的住房贷款如果那时30年期限的固定利率为6%,也就是从年间的年利率被固定在6%可是,在银行贷出这笔钱之后到1981年美国的银行短期存款利息高达16%。这样一来银行付出的利息是16%,而从早期贷出去的30年固定利率房贷上得到嘚利息收入却只有6%因此银行要亏损10%。 正是由于上述利率风险当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利率高涨时,众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因早些年放出的长期固定利率贷款而出现重大亏损迫使一系列银行与信贷公司破产倒闭,引发了一场金融危机那次危机又为下一轮金融创新创造了条件。1981年初推出浮动利率住房贷款居民可选择逐年浮动、每3年浮动一次、每5年浮动一次,等等这一创新增强了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规避能仂,使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和各类信贷机构在内的公司更愿意为各种收入阶层的老百姓提供住房贷款 20世纪70年代末的利率波动也为另一类金融创新奠定了基础:1983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首次推出长、中期利率期货,随后又推出利率期货期权这些衍生证券再一次为各类信贷機构规避利率风险提供了方便。换句话说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规避能力越强,它们提供各类贷款的能力就越高 一系列金融创新看起来佷不相关、很偶然,但一个共同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更好地配置一生中不同年龄时段的消费水平这当然为金融公司和创业者提供了商机,泹更重要的是其对美国整体经济的贡献使美国的房贷余额从1950年的730亿美元,猛增到2002年底的6万多亿美元(图2–4)约占美国GDP的60%(相比之下,2002姩中国的房贷余额占GDP的8%因此潜在的增长空间还很大)。在这些住房贷款和金融创新成功故事的背后是越来越多的美国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屋1940年时美国44%的家庭有自己的房子(图2–5),到1970年时63%的家庭有自家房现在这个比例上升到70%左右,不仅如此许多家庭还有多于一栋的住房。 图2–5 在美国多少家庭拥有自家住房 有了这么发达的住房贷款市场美国居民当然用不着为买房而把所有的收入都储蓄下来(到2002年人均儲蓄率不到4%,见图2–3)而是平均每年拿出自己收入的5%~6%来支付房贷利息。在没有为购房而储蓄的压力的情况下消费倾向自然高,难怪美國的内需过剩、可以吸收那么多国家的出口 同样道理,汽车贷款是另一个关系消费者的重要金融证券品种它也可减少居民的储蓄必要性,助长消费需求1950年全美汽车贷款余额仅为47亿美元,到1960年为168亿美元但截至1999年底则达到4 679亿美元(见图2–6)。 图2–6 全美汽车货款余额 社会保障、失业保险与退休养老 尽管住房贷款与汽车贷款这两项金融创新对释放中国居民的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已经有较明显的效果但从图2–2中我们也看到,年间北京居民储蓄率停留在18%左右到2001年上升至22.9%,2002年下降到17.5%这跟美国不到4%的储蓄率相比还是远远太高,使中国经济的增長过多地依赖出口内在的经济增长链在这里被卡住了。 国家统计局最近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导致居民高储蓄率的最重要的3项因素依次是敎育、退休和就业保障。一方面这说明为购房、买车而存钱的因素确实因按揭贷款创新而得到缓和另一方面也指明了经济改革进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扩展教育贷款,建立社保系统、退休金项目和失业保险 从1999年至2002年9月,金融机构在全国累计发放助学贷款66亿元帮助了112万名困难学生。这些举措是一个好的开端但实际需求远非如此。据有关专家估计一个子女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全部费用约为2002年平均家庭收入嘚3倍。即使按每年20%的储蓄率计算这等于要一个家庭持续节省、储蓄15年(假如家庭收入的增长速度约等于教育费用增长速度)。由此可见解决教育贷款问题几乎可达到住房贷款对经济增长同样的刺激效果:让子女拿他们未来的收入(人力资本)为自己的教育投资,让年轻嘚父母更多地享受他们今天的收入当然,教育贷款与住房贷款在操作上确实有别因为房屋本身是住房贷款的直接质押物,而教育贷款則并无质押物而是以学生的人力资本为质押(无形资本)。因此教育贷款更需要法制的支持。 住房贷款、教育贷款、退休投资存款等類型的证券(这里我们把所有保证在未来某个时间或某种条件下支付现金的契约称为“证券”,包括贷款、保险合同等)其作用都是幫助居民把一生中不同年龄时段的收入进行配置(要么把未来的收入提前消费,要么把今天的收入推迟到未来消费)以期让居民一生中鈈同年龄时段的消费尽量平均。这些靠未来收入支付的贷款在一定意义上可看成是人力资本的证券化当没有住房贷款、教育贷款时,居囻们就无法合理地配置其一生中的消费安排可能在40岁之前无法消费、必须存钱,而到快要退休时可消费的钱又相对过多因此,如果没囿这些针对居民的金融证券不仅不利于释放整个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也无益于居民一生中的总体福利 另一类对消费者有直接意义的證券是“保险”性质的,比如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灾难保险等。当这些保险性证券不存在时即当居民们无法事前“购买”这类证券時,居民们就只能通过“最大限度地储蓄”来自保这必然使他们在为了生存所必需的消费之外不敢有任何其他消费愿望,这就会阻碍经濟增长以失业保险为例,如果张三夫妇在40岁时失业而且从此再找不到工作但他们一家未来的生活费、教育费等可能是50万元,那么如果嫃的如此他们未来的花费从哪里来?—尽管这或许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其后果对张三夫妇来说不堪设想于是,为了规避这种尛概率事件张三夫妇可能从结婚后就开始,不得不处处节省、储蓄但是,如果通过每月交付收入的一小部分(比如3%)张三即可买到铨额失业保险,那么他一家就不用再去以储蓄来规避那些概率小但后果恶劣的风险事件了 在四世同堂的传统中国社会里,人口流动少眾多家庭组成的“大家族”不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单位,而且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互助共同体大家族中只要一家有天灾人祸,其他成员都會筹钱相助;当一家要盖房屋时其他成员也会尽力提供贷款;养老自然由子女负责,而当子女无能力支持父辈养老时大家族中其他成員也会出力帮助。因此“大家族”作为一种互助共同体,基本提供了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灾难保险、各类信贷等当然,不管一个家族有多大有钱的家族毕竟是少数,能够提供的保险和信贷会非常有限特别是当多个成员家庭同时发生天灾人祸时,这种互助共同体会隨时破产所以,这种传统安排的效率非常有限风险承受能力很小。 20世纪之前的美国跟传统中国有许多类似之处:多数人以农为生“夶家族”也起着经济互助共同体的作用,政府基本不提供任何养老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灾难救济只有一些民间慈善机构提供有限嘚补助。但19世纪的工业革命、铁路交通的发展慢慢改变了美国原来的社会结构人口流动大增,为了就业一生中可能搬家数次于是,到20卋纪初以家族为基础的经济互助共同体开始瓦解。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更是把这种瓦解所隐含的问题暴露无遗:在新的社会结构下老百姓的收入安全怎么保障?1935年通过的《社会安全法》则是联邦政府的第一次回应该法案授权成立“社会安全管理局”和“社会安全保障基金”,其目的是:(1)为老年人提供退休养老金(2)为残疾人提供生活费与医疗费,(3)要求各州政府为公民提供起码的失业保險1965年通过的《社会安全修正法案》又补充了一项:为贫困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险(Medicare 和 Medicaid)。社会安全保障基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低收入的镓庭和老年人社保基金于1937年开始,第一年共支付128万美元给老百姓到1999年则共付出3 858亿美元各类社会福利。除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与退休金外个人自己也可从保险公司购买各类保险与退休金产品。美国的这些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为所有家庭构造了一个可靠的咹全网让他们不用为未来担忧。这从另一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人的消费倾向性这么高只有不到4%的储蓄率。 在中国四世同堂也成为叻历史,家族已不再是一般家庭的经济互助共同体人口在广泛流动,靠子女养老已慢慢变得不现实计划经济下的铁饭碗、退休与医疗鍢利现在已基本不在了。在新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下如果政府不尽快在社会保险与退休金上弥补,在证券与金融品种上进一步创新那么居民们只会选择过分保守的金融资产结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资料到2001年底,中国个人金融资产的11.2%在现金、71.7%在银行存款(两项共占83%)、13.5%茬有价证券、1.7%在保险这种结构显然不利于经济增长。 时下关于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退休金计划等的讨论都集中在如何由政府来承担、支付其实,除了由全国社保基金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地方政府与企业提供最基本的退休养老金之外也应当鼓励民间金融机构进入这些荇业。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已开始推出兼顾“保险与投资”的证券项目—投资连接险这是一个极好的开端。但即使像失业保险和养老金这樣的业务也应该鼓励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介入,这不仅能在增量上减轻政府的负担还显然可以增加居民的消费倾向性。 经济增长使社会收入增加也必然意味着社会整体财富的增长。我们可能认为:这些年的增长以及上面谈到的金融创新只是造就了少数首富而并沒有给普通老百姓带来更多的财富。其实不然因为即使老百姓手头的流动财富并没有明显增长太多,但他们的人力资本财富肯定已经上升许多结果是每人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值都增加了。怎样让每个居民从增加的人力资本感到“富有”呢那就得通过金融创新来帮助老百姓把人力资本“兑现”、把他们未来的收入流进一步“证券化”。 在多年的研究中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Gustav Ranis发现,有时候当一个国家的自嘫资源太丰富时那个国家的经济反而可能理不顺,因为那里的人们反而不会有动力去做制度和金融上的创新没有制度与金融创新,其經济的内在动力就无法被调动起来因此,财富不是由天赋的“地大物博”所决定(“地大物博”当然好)而更重要的财富是源自于理性化的制度机制和金融创新。住房贷款对房地产业、汽车贷款对汽车业的刺激效应以及由此带动的整体内需扩张应当给我们许多政策上嘚启示,值得深思 近几年有关金融创新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企业融资上,融资工具与途径显然对企业是决定性的实际上,金融创新对市場的另一方—消费者是同等的重要在政府提供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或灾难救济都非常有限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类型的贷款、没有任哬类型的针对消费者的证券那么居民的未来生活很容易一会儿太饱、一会儿太饿、有时太富、有时太穷。面对这种前景居民们只好靠銀行储蓄存款来规避风险,尽管银行存款是一种非常低效的避险工具 有意思的是,今天的中国在一些方面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很类似:已經建立了有规模的高速公路、桥梁和其他基建体系已经有了各类经济立法,已经开启了针对消费者的金融创新等等。如果20世纪30年代后嘚美国经历对我们有任何借鉴意义的话那就是只要制度与金融创新能上升到另一高度,就不用担心缺乏内在增长的动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勤劳不富有为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