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合并上有核智能生物吗

《走进修仙》 正文 第九十八章 理论最强炼体功法
请记住我们:【】请记住我们【】
    1980年,地球的科幻作家罗伯特·佛伍德发表了一篇名为《龙蛋》的短篇科幻。这篇科幻讲述的内容如下。天龙座的一颗恒星在超星星爆发之后,产生了中子星。中子星告诉冷却,几万年时候,温度就降低到了数十万度左右仅仅数十万度而已。和中子星最初的几亿度比起来,简直就是温暖如春。
    然后,一种叫做奇拉的智慧生物出现了。
    这个设定就是故事的基础。而它来自于一个科学家的脑洞中子星上,如果存在以中子为基础的化学键,那么这种化学键说不定可以支撑起那些复杂到足以形成生命的有机大分子,也就是说,中子星上同样可以存在生命。
    对于地球人开说,这个点子确实是颇具幻想色彩。对于地球人来说,原子核之内的秘密还只能算初探,分析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早了。而且,以地球的航天科技,想要到最近的中子星都需要上万年,这个想法根本就不存在验证的可能。
    但是,对于神州所在的灵气宇宙来说……
    这种中子星生物可以肯定是存在的。
    因为在这个宇宙,所谓的“生命”,是一种比“有机物”更容易产生的玩意。
    冥古石妖的出现,就完美的证明了这一点。在地质学最开端。最遥远的冥古宙,地质未定,大气成分未定,整个神州都还是一份物质浓汤。在这个时期,整个神州别说有机物了,就连甲烷这种比较复杂的分子都不一定存在。按理说,这个时期,神州应该是没有任何活物的,但是冥古石妖就硬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
    “我的思路,到底是太过狭隘了。”王崎摇头:“这个宇宙,能够孕育生命的绝对不止行星。”
    妖皇他老人家虽然是神州长大的,但是论出身,人家确实是恒星生物无疑。
    在这个宇宙,中子星生物的存在,绝对是一种必然。
    至于探索……这个宇宙,有一群唤作“天人”的古老生物,早就将全宇宙的道路都铺好了。
    “仙路”的定义是“只会出现在有生命或者曾经有生命的星球上”。至于这个“星球”,一般人确实会默认为“行星”。可实际上,在这个宇宙,中子星白矮星甚至星际尘埃之内,都有可能诞生生命。因此,仙路是有可能在中子星附近开门的。
    而只要能够通过仙路抵达中子星,仙盟有的是利用邻里、接近中子星的手段。
    这就是神州仙道与地球的最大不同了
    而刚才霍桐青有意无意暗示王崎的,就是这个。
    提艾轻兰的论文,提生灵大分子,然后又说中子星,说中子星上的种种物性变化,其实都是在指这个。
    “看起来,我确实是需要去问一问了。”
    回到房间之后,王崎很快就对冯落衣发出询问。不多时,一份资料就发到了他面前。
    “注,此文案等级为‘绝密’,不可对暗部意外的任何人泄露分毫。暗部之内的成员,只能有条件的讨论……”王崎念着文件的红色标语,嘿嘿笑了两声。
    看起来,霍桐青这家伙还有询问王崎“权限”高低的意思。零号元素的制造、提出就涉及到了对中子组成的物质的种种研究。而这些研究,又指向了“几乎可以肯定是存在”的中子星核生物。没有权限的话,很多资料都无法开放,一些东西也无法真正的参与进去。所以,霍桐青在和王崎合作之前,必须确认一下王崎在暗部所享有的“权利”。
    “还真是挺有心。”王崎这么想着,接着阅读下面的内容。
    “‘在一次意外的经历当中,征天司三十九部七号星舰获得了一部炼体功法’……第一句就槽点满满。”王崎嘟囔着,有想起了自己取灵凰岛前,冯落衣随便丢出来的一堆真阐子都无法辨认来历的古法法器。
    那些法器,恐怕都是“在一次意外的经历当中”获得的吧?
    “这一次意外的经理,到底是杀人夺宝还是强买强卖啊……”王崎感叹:“真羡慕啊……要是我也能经历‘一次意外的经历’就好了。”
    ……
    在一次意外的经历当中,征天司三十九部七号星舰获得了一部炼体功法。这部功法来自于一个奇特的生灵。该生灵个体身高大约在三丈上下,可身体却散发出能够明显感觉到的引力,举手投足都有打碎山岳的力量。
    按照与之接触的征天使的估算,该生灵个体肉身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已经大于第七周期元素物质的密度。他们断言,这个生灵个体体内必然存在某种神异的极致,可以打碎原子壳层,并将这种能力永久固化在身上。另外,这个生灵个体在元磁法术上有不俗的造诣,仅仅是释放元磁之力,就可以抹平山脉。
    后,我们从该生灵处获得一炼体功法。竟征天使判断,该生灵魂魄在总体结构上与人族高度类似,因此人族可以直接读取功法的真意传承。
    透过真意传承的解析,仙盟进一步确认了以下事实。
    首先,该生灵个体并非是天然强大,其身上的异样并非是天神而成。该生灵个体亦属于碳基生灵,与神州生灵相若,这也解释了其魂魄的一致性与神州生灵如此高的原因。该生灵奇特的肉身,是通过某种修法后天获得的性状。
    其次,该生灵个体具备……
    ……
    短短千百个字,王崎却感受得到其中的惊心动魄。
    在讲究务实的仙盟里,报告多是使用平直的语言完成的。所谓的“打碎山岳”或者“抹平山脉”,恐怕都不是形容词。
    他无法想象,先把梦究竟与那个神秘的“生灵个体”发生了怎样的战斗。
    而这篇报告后面,还附带了一个炼体功法的部分总纲与简介。
    报告还指出,这一篇炼体功法是已知领域最强大的炼体功法,触及了已知理论的极限。
    王崎仔细看了看这篇功法。它的原理非常的简单粗暴,就是将自己肉身的原子逐步替换成中子态原子核,利用元磁法力控制简并电子气代替神经,将血脉写入肉身之中,而不在意血脉根的形式储存。
    要做到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
    艾轻兰就曾经对王崎讲解过,血脉灵犀是储存在血脉遗传物质中的。而这些灵犀,就是通过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展现的也就是王崎理论当中的“扭结”。
    “扭结”的形状,就是血脉的语言。生灵是通过这种手段延续自身血脉、使亲代成为亲代的。
    而“扭结”的具体形状,是由构成分子链的原子性质决定的。而决定原子性质的,又是原子外壳核外电子。
    中子态物质根本就没有核外电子。用这种没有核外电子、几乎不与其他原子产生相互作用的微观粒子代替一个有特殊性质的原子,就好比在打结的时候将身子往错误的方向扭动,最后扭力会使绳结完全变形。
    这简直不可思议。
    可若是不这样做,不讲血脉灵犀以另一种形式保存在肉身的物质当中,那这篇炼体功法就相当于是将肉身炼成中子态物质的傀儡,而失去了其作为“肉身”的许多功能,也失去了“生命体”带来的种种好处,浭会使得魂魄与肉身的交互出现问题。
    它偏偏就做到了。
    “现有理论框架完全无法容纳啊……”王崎楞了两秒,然后两眼放光。
    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或许和生灵、和凝聚态都有关的研究方向。
    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之下,他甚至想要在自己身上“试一试”这个炼体功法。可很快他就发现,这根本就不可能。
    和“打碎原子壳层”的力量比起来,他的修为实在是太低了。
    原子内部的力量,实际上高得可怕。想要将一个夸克拉出质子,就需要几十万牛顿的力。几十万牛顿,听上去或许没什么,大型机械也能办到,但是具体到一个质子……不好意思,没那可能。
    王崎现在既没有那个操作精度,也没有长期维持中子态物质的力量。
    他计算了一下,发现这篇功法想要大成的话,神州的灵气全加一块都不够。
    “切,仙人功法……”(。)
    [三七中文 m.37zw.]想阅读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点击,想获得,请点击,请记住我们【】地球生命演化人类需要46亿年,生命只需不到一秒
恒星是一颗颗炽热的“太阳”,人们一向认为那里是不可能拥有生命的。
然而,不久前这种传统的想法遭到了挑战!发起挑战的是一种叫宇宙核生命 的理论,是由一位法国天文学家弗朗克o德拉克提出的。他认为,在各种恒星里中 子星不像普通恒星那样是炽热的大气球,而是由致密的中子熔体组成。它的表面 也不像太阳那样包围着弥漫的气体,却具有由铁原子核组成的类似固体的外壳。 这种铁核外壳有时候会破裂,内部会有一些中子流溢出表面,形成几毫米高的 “高山”。
你也许会想,几毫米多么微不足道啊,称得上高山吗?是的,地球上的几毫米 是微不足道,可中子星非常致密,中子星上的几毫米,就好比地球上上万米高的 “山脉”了。除了出现“高山”之外,中子星喷溢出来的流体,还可能形成蒸汽云,上 升到距中子星表面15米高的地方,这便是中子星的大气层。
弗朗克o德拉克认为,在这样的条件下,核生命便有可能诞生了。在核力的支 配下,使一些基本粒子产生新的组合,当它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并渐渐地自成一 体时,便形成为生命,甚至演化成为一种能够繁殖的、有智慧的、能与周围环境发 生有组织有关系的智能生命。不过弗朗克推测,它们的身高不会超过千万亿分之 一厘米,是通常的显微镜都无法观察到的。它们的存活时间,若以我们的标准看, 也是非常短的,只有千万亿分之一秒。如果说从地球形成到人类出现用了 46亿 年的话,在中子星上出现有智慧生命的时间只需万分之一秒,他还认为核生命可 以用Y射线代替无线电进行通信呢!
弗朗克的意见,大胆而显得有些荒诞,但却大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不久前, 美国纽约大学的科学家们也提出,除了这种建立在核力基础上的核生命以外,宇 宙中也许还有建立在引力基础上的“引力生命”。
探索更多新奇关注微信公众号“探索最新奇”(tszxq007)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 >>
射电脉冲星与中子星
普通天文学张立云 理学院 回顾? 星等? 恒星距离? 光谱型 恒星视星等肉眼 中型望远镜 大型望远镜 空间望远镜 绝对星等? 视星等不是恒星真实发光能力 ? 把恒星移到10秒差距(32.6光年)处 再比较它们的亮度(目视星等) 其目视星等叫做绝对星等 ? m表示目视星等 ? M表示恒星的绝对星等, ? r表示恒星的距离(以秒差距) 天体距离的测量(小结) 天体距离的测量(小结)小结:天体距离测定的方法 方法 三角视差法 分光视差、威尔逊 ―巴普法 主序重迭,天琴 RR 造父变星、新星 星系亮度 超新星 星系红移 测量天体 太阳系及邻近恒星 银河星团及较远恒 星 球状星团 邻近星系 遥远星系 遥远星系 遥远星系? 300Kpc ? 10Mpc距离尺度? 100pc? 30Kpcz ? 0 .1z ?1宇宙学距离 光谱型 不同光谱型的恒星特征? O型:HeII的吸收线(或者发射线)是主要 的。连续谱峰值在紫外,对应温度大于 25000K,恒星呈蓝白色。 ? B型:HeI线为主。出现HI线,并逐步变强。 恒星呈蓝白色,对应连续谱温度为K。 ? A型:HI线强度达到最大值,并逐渐减弱。 恒星呈白色,对应连续谱温度为K。 不同光谱型的恒星特征? F型:CaII线为主,出现中性金属线。恒星呈黄 白色,对应连续谱温度为K。 ? G型:CaII线达到最大值,中性金属线(如FeI 、TiI)变强。连续谱峰值移入可见光范围,对 应温度为K,恒星呈黄色。 ? K型:中性金属线为主,逐步出现简单分子谱 线。对应连续谱温度为K,恒星呈橙 色。 ? M型:几乎只有中性金属线和分子谱带,特别 是TiO的吸收线迅速变强。对应连续谱温度小 于3500K,恒星呈红色。 射电脉冲星与中子星1,中子的发现和中子星的预言 2,贝尔和休伊什发现脉冲星 3,“ 小绿人”和地外文明 4,脉冲星就是中子星 5,中子星形成理论 6,休伊什获1974年诺贝尔奖 7,引力波的预言 8,射电脉冲双星的发现 9,引力辐射的验证 10,毫秒脉冲星的发现 脉冲星三大发现? 1967年贝尔和休伊什发现 脉冲星 ? 1974年赫尔斯和泰勒发现 脉冲星双星系统 ?1982年贝克和库尔卡尼发现 毫秒脉冲星 1,中子的发现和 中子星的预言 中子的发现直到1930年,物理学家还不知道原子核中 有中子存在。 中子发现的意义远远超出原子物理学的范 围,很快就向天体物理学提出挑战:在宇宙 中有没有“ 完全由中子组成的恒星?”一个 在物理学实验室中微观世界实验的进展,马 上向宏观世界的恒星世界提出挑战。 中子星的预言:1932年,发现中子后就预言 中子星的存在; 1939年, 提出中子星的结构 1934年,提出超新星爆发可以产 生中子星 1967年,指出蟹状星云中有一颗 自转的磁中子星 中子星的光度特别小光度是和恒星的表面积成正比,天狼 星伴星的表面积比天狼星小1万倍,半 径约为7000千米。中子星的半径10千米, 光度小多少? 答案是几十亿倍。 中子星在哪里呢?天文学家处于一问三不知的窘境,一 是不知道中子星的辐射主要在射电波段; 二是不知道中子星的辐射是脉冲形式; 三是不知道中子星自转得是如此之快。 这不是天文学家的过错,天文学研究的 魅力所在,就是它常常出人意料。 1054超新星遗迹---蟹状星云(Crab)及其脉冲星(PSR0531) 蟹状星云能源之谜蟹状星云:射电、光学、X和γ射线辐 射。把蟹状星云所有频率上的辐射加起 来,相当于十万个太阳的辐射。一团稀薄 的气体,其能量来自何方? 光学观测发现蟹状星云在膨胀,每年大 约0.2角秒左右,而且膨胀速度在加快。星 云膨胀加速度的能量由谁来提供?同步辐 射:高能带电粒子+磁场,高能电子来自 何方?磁场是怎样形成的? 脉冲星 帕齐尼预言(1967年发现脉冲星之前) 蟹状星云中的一颗中子星,每秒 自转多次,具有很强的磁场,提供 蟹状星云所需的能量。 休伊什观测蟹状星云1965年他用行星际闪烁方法测出了 蟹状星云中存在一个致密成分,其角 径只有约0.2角秒,亮温度达到1014K。 当时他就指出这个致密成分可能是 1054年超新星爆发的遗留物。可惜, 他并没有认识到这个致密源就是中子 星。 2,贝尔和休伊什 发现脉冲星 休伊什 英国天文学 家 发现脉冲星 证认为中子 星 获1974年 诺贝尔奖贝尔和休伊什 发现脉冲星 休伊什生平休伊什日出生,中学毕业 后进了剑桥大学,学了一年参军。战争期 间,他参与机载反雷达设备的研究,指导 空军人员使用雷达干扰设备。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休伊什回 到剑桥继续学习,1948年毕业后被推荐进 入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1952年获博士学 位后,在卡文迪什实验室成为赖尔的助手。 乔丝林? 贝尔乔丝林? 贝尔小姐是休伊什的博士 生,当时24岁。 贝尔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物理学 学士以后就想攻读天文学博士学位。 她首选的是焦德尔班克天文台,可是 由于工作人员把她的申请丢失,她才 到了剑桥大学。
休伊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 行星际闪烁研究星星为什么向我们眨眼?地球大气对流 层中空气密度的不规则变化和扰动对光波 的影响。 地球的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作用也会产 生闪烁。太阳系行星际空间充满着由太阳 风所带来的密度不均匀的等离子体,它们 也会使射电波发生闪烁。 行星际闪烁的特点行星际介质对射电波所产生的闪烁 现象是快速的,在秒的数量级。只有 角径很小的射电源通过行星际空间才 有闪烁现象。 类星体1963年,20世纪60年代四大发现之 一。它们具有像恒星那样小的角径 (小于1角秒),但不是恒星。有很 大的红移,类星体是迄今为止天文学 家所知道的距离最遥远、能量最大的 天体。 剑桥大学的闪烁望远镜1965年,决定采用行星际闪烁技术大规 模地确认类星体。研制专门用于行星际闪 烁的大型射电望远镜。 天线面积:长470米宽45米宽的矩形天线 阵,由16排,每排128个振子天线共2048个 振子组成。固定不动。 3.7米的波长: 闪烁比较强; 望远镜造价低,制造容易。 时间分辨率达到0.1秒。 繁重的观测和资料处理任务贝尔负责观测,每周重复巡视一次, 每天记录纸有七八米。6个月的观测取 得5.6千米的记录纸的原始资料。区分 闪烁源和干扰成为每天必做的工作。 在观测程序上,每隔一周重复观测一 次,这样才能把干扰识别出来。 贝尔发现不寻常“ 闪烁源”67年8月,贝尔注意到一个发生在深 夜的“ 闪烁源”。夜晚太阳风很弱,强 闪烁源是不会发生在夜晚的。 在排除了人为干扰和确认这个信号 遵守恒星时以后,休伊什认为可能是 一颗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射电耀星。 5. 射电脉冲星 (radio pulsars)(1) 发现1967年剑桥大学穆拉德射电天文台研究生Jocelyn Bell 利 用A. Hewish领导研制的射电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射电脉 冲星PSR 1919+21, 脉冲周期P=1.3373 sec。 日发现脉冲星的纪录 确认是来自太阳系外 的信号对这个信号的监测发现,它遵 守恒星时,而不是太阳时。 贝尔再立功她又从过去多达5000米记录纸所记 录下的资料中,又找到3个脉冲星。 其中一颗名叫PSR0950+08的脉冲周 期仅0.25秒。作为脉冲星的最先发现 者,贝尔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确认发现脉冲星休伊什利用精确的时标,在改正地球轨 道运动的影响之后,惊讶地发现脉冲周期 可以精确到千万分之一秒。测出的周期是 1.3372795秒。 终于确认脉冲信号是来自一种新型的天 体DD脉冲星的辐射。当时取名为CP1919, CP为剑桥大学,1919是脉冲星的赤经。 3,“ 小绿人” 和地外文明 “ 小绿人”11月28日,贝尔成功地记录到这个信号 的脉冲周期约为1.33秒。任何已知天体的 辐射都不会是这样的短周期脉冲。这个脉 冲信号强弱变化,很像电报。 休伊什提出可能是在太阳系外围绕恒星 作轨道运动的行星上的“ 小绿人”发出的信 号。曾给新发现的脉冲星取名为:小绿人1、2、3、4号 贝尔女士在回顾脉冲星 的发现时说:“ 当我在搞一项新技术以取 得博士学位,可一帮傻呼呼的 小绿人却选择了我的天线和我 的频率来同我们通讯” 检验如果是来自太阳系外行星上的人为 信号,这个脉冲信号中必然附加了行 星轨道运动所产生的多普勒位移。他 们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没有测出这种 位移,从而否定了小绿人的看法。 地外文明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地外文明是人们长期 以来津津乐道 的话题,大量的有关外星人的科幻电 影和小说,把地外文明炒得沸沸扬扬。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是一个严肃 的科学问题、哲学问题,一个需要思 考和探索的问题。 地外文明社会知多少?太阳系的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在宇 宙空间有多少像太阳一样的单个恒星 的行星系统?有多少像地球一样,有 水,空气和适当的温度的行星? 天文学家曾给出多个可能存在的文 明社会的数学公式。 阿西莫夫计算结果银河系中拥有文明社会的 数目为53万个平均100万个恒星中不到 2个 阿西莫夫公式N=A×B×C×D×E×F×G×H×L×MN:可能存在的文明社会的数目 A:银河系中的恒星数 A=3×1011个 B:拥有行星系统的恒星百分比 C:和太阳差不多的恒星百分比 D:适合生物生存条件的恒星的百分比 E:有类似地球的行星的百分比 L:可居住的天体中具有46亿年的历史 M:文明社会的寿命 星际有机分子的存在天文发现星际空间存在大量的有机 分子,如氢、氧、碳、氮、硫、硅等。 前4种元素是组成生命单元的细胞的蛋 白质和DNA的最基本的元素。 DNA是细胞核中的一种复杂的分子, 储存了生命个体过程的信息。发生着 孕育生命进化的过程。 关于飞碟飞碟是人们发现的一些在空中飞行的形似 碟子一样的不明飞行物。 人们坚信,在宇宙中,一定会有类似人的 或更高级的生物。 既然地球人能发射飞行探测器去探索其他 星球,为什么别的星球上的宇宙人就不能向 我们地球发射飞船呢? UFO? UFO全称为不明飞行物,也称飞碟( 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简称UFO)是 指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 明性质,但又漂浮、飞行在空中的物体 。 民意测验1977年美国曾进行民意测验,约一 千五百万人说,他们看到过飞碟。 查明许多不明飞行物为气象气球、 陨星、及某些气象现象。有些飞碟现 象是由空气电离后放电造成的。 还有一些飞碟现象还没有一个理想 的解释。 飞碟是外星人乘坐的飞船吗??最近的恒星的行星如果有智能生物,要 到地球来拜访,飞碟的速度能接近光速吗? 即使如此,也要经过4.3~100年才能到达。 ?天文学家探测过太阳系中的行星和近处 的恒星(100PC)没有发现那里有文明社会 存在。 外星人到过地球吗?不少报道说,有人看见了乘飞碟来地球 的外星人。却总是躲着藏着,不愿和人类 打交道。 如果飞碟真是外星人乘坐的飞船,其科 技水平远远超过我们地球社会,比我们 强得多,不会怕我们。来地球的首要目的 应该是和人类交流,不可能总是回避和人 类见面、交谈? UFO与可能存在的地外文明无关?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一个专门调查小组 提交了一份总结报告,证明在12000例UFO 事件中,没有一例能被证明是与“外星人” 有关的现象; 英国的有关部门曾对1631件 UFO案例进行调查,其中能证明与飞机有关 的750件,与人造卫星或其它习行器碎片有 关的203件,与气球有关的108件,与行星等 已知天体有关的170件,是大气现象或其它 现象的121件, 其余的是少数证据不足、无 法落实的或待进一步查明的案例。 射电天文的发展使我们有 可能检测和接收“ 外星人” 发来的电讯。人们企图检测 到外星人发来的电报的愿望 更加迫切了。 星际通讯搜寻外星人拍来的电波信号? 1960年开始搜寻地外文明的奥兹玛计划。 使用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的25米的射电望 远镜,在21厘米波段,对两颗最可能存在 智能生物的恒星系统作了监测,没有检测 到外星人发来的信号。 进一步的实验?第二期奥兹玛计划,对660颗较近的类太 阳恒星进行监测,也没有得到结果。 ?改用阿雷西博直径为305米的射电望远镜。 它能接受到距离我们几百光年到3万光年的 无线电信号。对100光年以内的800-1000颗 类太阳恒星进行监测,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4,脉冲星就是 中子星 脉冲星的观测特性脉动的射电辐射而得名。周期很短 1.5毫秒~8.5秒, 十分稳定,可以和地 球上的原子钟比美。 脉冲星周期随时间十分缓慢地增加, 变化率非常之小:10-13~10-20秒/ 秒 周期缓慢的变化周期变化最快的脉冲星需要经过10 年的时间,其周期才增加1毫秒。变化 最慢的脉冲星则需要年才增加1毫秒。 除了脉冲星周期缓慢增加的变化外, 还有周期噪音和周期突然变短两种形 式的变化。 脉冲星的周期是怎么来的?脉冲星的周期为什么这么短?这么稳 定?还要缓慢地变长? 天文上周期性现象是常见的,但都没 有这样短。三种可能性,来自白矮星或 中子星的: 1,双星的轨道运动周期 2,径向脉动周期 3,自转 确认为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前2种都不可能,因为不能解释周期 缓慢地增加的现象。 中子星的自转可能到达这样短的周 期,而白矮星则只能达到秒的数量级。 但是,为什么辐射是周期性的脉冲? 仍待解决。 自转中子星在赤道上的线速度不能太大,如果 离心力大于引力,赤道上的物质就要 脱离这个天体而导致崩溃。 白矮星的半径比中子星约大600倍, 因此所能达到的自转角速度要比中子 星的小很多。所以只有中子星的自转 能解释观测到的脉冲星周期现象。 脉冲星是高速自转的磁中子星1968年2月,《自然》期刊论文: 脉冲星是一种极为奇异的天体射电源, 它在太阳系之外,发射短暂而极有规律 的无线电脉冲;它是某种密度非常大的 星体,很可能就是中子星。 休伊什根据中子星径向振荡理论来解 释辐射的脉冲性质却是不正确的。 中子星(脉冲星)性质概要质量 ~ (0.2-2.5)Msun ?半径 ~ (10-20) km ?自转周期 P ~ 1.5 ms C8s (己发现的范围) ?表面磁场: 大多数脉冲星:
Gauss?磁星 (?)
Gauss?表面温度:105-106K― 非脉冲(软)x射线热辐射?脉冲星同超新星遗迹成协(?) 发现10个?脉冲星的空间运动速度: 高速运动。大多数: V ~ (200 C500)km/ 5个: V &1000km/s 中子星表面大气的标高与大气层厚度? p = p0 exp{-h/h0}, h0 = kT/mg表面重力加速度: g = GM/R2 ~ 1014 cm/s2 表面温度 T ~ 106K, R ~ 10 km M ~ Msun =2 ×1033 克 对氢原子 mH=1.67×10-24 克 ? h0 ~ 1 cm ? 推论:中子星大气层厚度 ~ 10 cm 为什么中子星的辐射 是周期脉冲信号自转周期可以达到毫秒~秒,但辐 射和自转有什么关系? 中子星有很强的偶极磁场,辐射只 能从磁极区出来,就像灯塔一样只射出 两束光。自转一次,脉冲星的辐射扫过 观测者一次,形成一个脉冲。 证认脉冲星是中子星的两位功臣帕齐尼在1967年脉冲星发现前的论文: “ 在蟹状星云中存在一个由中子组成的恒星, 它每秒自转多次,有很强的磁场,它的磁偶 极辐射不断地给蟹状星云提供能量”。 托马斯? 歌尔德1968年的论文和帕齐尼的 差不多,但是在脉冲星发现之后做的,对观 测特征解释得更清楚一些。 灯塔 脉冲星磁极冠模型中子星具有非常强的磁场,在磁极冠区,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发出曲率辐射,形 成一个方向性很强的辐射锥,就像灯塔发 出的两束光一样。辐射锥的中心是磁轴。 一般地,磁轴和中子星自转轴不重合,所 以当辐射锥和中子星一起转动扫过地球上 的射电望远镜时,我们就接收到一个脉冲。 脉 冲 星 的 磁 层 辐射束开放磁力线Br=c/?光速园柱面封闭磁层中子星 M = 1.4 MSun R= 10 km B = 10 8 to 10 13 Gauss 脉 冲 星 辐 射 原 理 图 5,中子星形成 理论 2. 中子星的形成 中子星的形成三步曲中学基础知识:原子核,α衰变、 β衰变、天然放射现象、同位素以及 核能等。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 子星形成的机理。 β衰变和逆β衰变β衰变:一个孤立的中子衰变为一个 质子和一个电子及并发射一个反中微子 的过程。 逆β衰变:一个接近光速的电子和一 个质子相碰便形成一个中子和一个中微 子。 第一步:中子化过程中子化过程:一个高能电子打入原子 核,和其中的质子相碰,产生逆β衰 变反应。核反应后,核子数不变,少 了一个质子,多了一个中子,同时发 射一个中微子。这个元素变为另一种 元素。 中子化过程条件密度大于106克/厘米3 时,核外电 子的能量大,可打进原子核,原子核 中的中子数越来越多,质子数越来越 少,形成了很多富中子核,这就是中 子化过程。 第二步: 自由中子发射过程α衰变:一个原子核放出由两个质子和两 个中子组成的氦核,原子核衰变为另一种 元素的过程。 自由中子发射:当原子核中的中子越来越 多,中子的能量大到一定程度时,中子就 有可能跑出原子核。条件:密度达到或超过4 x1011克/厘米3。 第三步: 原子核破裂形成中子流体当密度超过1014克/厘米3以后,原子 核便完全离解,其中的质子和电子相 碰变为中子,成为中子的海洋。但是 中子星内还存在着很少量的质子和电 子。 简并中子气中子星壳层以下的中子流体是简并的, 中子填满了所有的能量状态,大部分中子 处于很高的能态,形成了极其巨大的简并 中子气压。由于中子流体的密度已超过 1014克/厘米3,致使简并中子气所形成的 压力远远超过简并电子气,成为可以抗衡 引起星体坍缩的引力,形成稳定的中子星。 中子星结构 中子星的质量上限坍缩后所形成的致密星的质量如果 大于2个太阳质量时,中子气简并压 力也无法抗衡引力,星体便只能一直 收缩下去,形成黑洞。 极端物理条件超高密:每立方厘米约有一亿吨重; 超高温:几亿度以上; 超强磁场:108~1014高斯; 超强辐射;尔格/秒; 超流、超导; 超强引力; 6,休伊什获1974 年诺贝尔奖和为 贝尔说公道话 休伊什获1974年诺贝尔奖休伊什由于和贝尔一起发现了脉冲 星,并把它证认为30多年前物理学家 预言的中子星,震惊了科学界,获得 了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休 伊什教授获奖是当之无愧的。 因错”立功帕尔默辩解说,“要不是我把她 的申请信丢了,那脉冲星到现在还 没有发现呢! 乔斯林? 贝尔如果不是参与当时最 高水平的行星际闪烁的观测研究的 实践,也是无缘发现脉冲星的。 为乔丝琳? 贝尔说公道话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授予休伊什一人,完 全忽视了贝尔的贡献是不公正的。曼彻斯特和J.泰勒在专著“ 脉冲星”的第 一页写道: 献给乔丝琳?贝尔博士,没有她有洞察力 的、百折不挠的努力,我们现在可能无法分 享到研究脉冲星的这份快乐。 国际天文学会脉冲星会议 为乔丝琳?贝尔正名在论文集的第一页发表乔丝琳?贝尔 博士和休伊什教授在会议期间的合影, 并冠以“ 脉冲星发现者乔丝琳?贝尔 博士和休伊什教授的再次会见”的文字 说明。 在1980年 国际天文学会 脉冲星会议上 贝尔和休伊什 同被誉为“ 脉冲星 发现者” 7,引力波的预言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 三大预言:1,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的弯曲; 2,水星近日点的运动规律; 3,引力场中的光谱红移现象。 这三个预言都先后得到了证实。 广义相对论的又一预言引力辐射? 任何具有质量的物体作加速运动都应 该产生引力辐射。 ? 在地球上不可能作实验:质量太小 ? 科学家寄希望于探测来自宇宙空间 的引力辐射。 经历半个世纪也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 辐射引力波源:1,超新星爆发、致密天体形成的突 发事件引发的引力波,其特点是强度 大、频带宽,但时间短暂。 2,各种双星、具有较大椭率的转动星 可以发射引力波,引力波的频率稳定, 但强度小; 3,无规背景辐射的引力波; 引力波探测器:引力波的作用是使物体发生扭曲和 变形,因此所有引力波天线常常是一 根棒,借助测量这个天线极小的扭曲 和变形来确定是否接收到引力波。 8,射电脉冲双星 的发现 泰勒 美国天 文学家 赫尔斯 美国天 文学家 发现脉冲双星 共获1993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 J.泰勒在1967年发现脉冲星的时候,还是 一位博士研究生。1968年获得博士学 位后,和哈佛大学的同事合作,继贝 尔发现4颗脉冲星之后发现第五颗射 电脉冲星。他的名言: “ 有可能产生重大意义的研究, 再困难也得试一试”。 J.泰勒在北大天文系做报告 1973年J.泰勒教授新的 巡天观测计划: 发现短周期、远距离的脉 冲星。 赫尔斯1973年在麻省大学学习的赫尔斯是 J.泰勒教授的研究生。他选择泰勒的 脉冲星巡天课题作为博士论文。 他认为,这个课题体现了射电天文 学、物理学和电子计算机科学三个学 科完美的结合。 脉冲星观测发现较多的 射电望远镜:1,澳大利亚Parkes的直径64米直径射电 望远镜占第一位,发现一半以上; 2,Arecibo射电望远镜发现100颗左右; 3,英国焦德尔班克的76米直径射电望远 镜发现大约100;, 4,美国格林班克的直径92米射电望远镜 发现近100个; 澳大利亚Parkes64米射电望远镜 ? ? ? ú Arecibo 305? ×? ? ? ? ? ? ? ? ? ? ? ? ? ú Jodrell Bank 76× ? ? ? ? ? ? ? ? ? ? ? 在星际介质中不同频率 的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不同脉冲星发出的同一个脉冲到达射电 望远镜时,高频和低频成分有时间差, 导致接收到的脉冲变宽了,脉冲能量 分散,脉冲轮廓变形,甚至会将脉冲 平滑掉。 消色散接收机消色散的办法是把接收机总通频带 分成许多窄带,每一个窄带的带宽小 于可允许的带宽上限。计算出各窄带 之间的相对时间差,消色散就是把各 个频率通道的结果补偿各自对第一个 通道的时间延迟后再加起来。 赫尔斯旗开得胜赫尔斯独自观测和处理资料,发现 40颗新脉冲星,可以说取得了空前的 好成果。这次巡天的成功率比以前的 高出4倍。在当时脉冲星仅有100颗的 情况下,一下子增加了40颗,对脉冲 星的观测研究有巨大的促进。 赫尔斯说:“ 我们的巡天发现了40颗脉冲星, 其中一颗调皮捣蛋,它的周期老 变,弄得我寝食不安。”这就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脉冲 双星。 发现“ 怪星”有一个周期仅0.059秒的脉冲星 PSR1913+16很怪癖。这颗星的周 期只有59毫秒,但两次时隔仅两天 的观测,周期值的差别竟达27微秒 之多。 赫尔斯以为是设备出了问题,或 观测程序或处理方法有错。但怎么 查也找不到毛病。 原来是双星周期测不准的原因是这颗脉冲星是 在双星系统中。轨道周期很短,所以 短期中对测量到脉冲星周期产生周期 性影响。后来赫尔斯悟出了这个原因。 测出了双星的轨道周期。
好运气!现在至少已发现50颗射电脉冲双星。 其中只有5个双中子星系统。然而,第 一个发现的就是双中子星系统。其轨 道椭率很大,是用来检验引力辐射的 最好的实验室。 好运气只能属于在脉冲星巡天观测中 辛勤耕耘并决心攀登科学高峰的人们。 9,引力辐射的 验证 理想的引力实验室在天文学中,双星系统很平常,已 知的恒星有近一半属于双星系统,可 谓千千万万。既使对中子星来说,所 有伴有X射线辐射的中子星都是双星 系统的成员,也司空见惯。但是在射 电脉冲星的世界里却比较少见。 困难和成功第一个难点是,理论计算的轨道周 期的变化非常微小,要求观测测量极 端的精密。 第二个难点是,为了发现轨道周期 的变化必须要进行长期的观测。 J.泰勒教授奋斗了近20年。用世界 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进行上千次的观 测,观测值和理论预期值的误差仅为 0.4%。终于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 奋斗20载,验证引力波根据广义相对论,可以计算出双中 子星系统有很强的引力辐射。引力辐 射将会导致双星系统轨道运动周期变 短。如果我们能够测量出脉冲双星轨 道周期的变化,便能间接地确认引力 辐射的存在。 脉冲星 PSR1913+16 轨道周期变化 和理论计算值 的比较。 符合得非常 好! 特殊的引力实验室这个特殊的脉冲双星系统的重要性在于 它是双中子星系统,两颗子星间没有物质 交流。它的轨道周期很短,仅7.75小时, 两颗子星相距很近,轨道椭率很大,达到 0.617。导致脉冲星具有非常高的轨道运动 速度,可达光速的十分之一。根据广义相 对论理论推算出这个双星轨道周期的变化 率为 ? 2.6 ?10?12 秒/秒。 赫尔斯和泰勒获 1993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1993年赫尔斯和泰勒因发现射电脉 冲双星共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物理学 奖,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他们发现的脉冲双星系统成为验证 引力辐射存在的空间实验室。经过近 2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以无可争辩的 观测事实,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开 辟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领域。 10,毫秒脉冲星 的发现 毫秒脉冲星1982年贝克教授和库尔卡 尼博士发现的毫秒脉冲星 PSR再一次轰动 了全世界。 艰难的发现过程毫秒脉冲星的发现是天文学家有计 划、有目标的观测研究结果。有好几 个课题组,经历了好几年,从失败到 成功。 休伊什教授未获成功脉冲星的发现者休伊什教授也进行 了努力。目的是要测出到这个射电源 辐射中的周期结构。但都无功而返, 一无所获。 他在北京天文台做报告时谈到,当 时他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他采用的 时间分辨率已是3毫秒。 泰勒和赫尔斯的巡天未发现这个源处在1974年泰勒和赫尔斯的 高灵敏度巡天的天区中,然而并没有 发现脉冲星这个脉冲星。 那时的巡天对周期小于60毫秒的脉 冲星是不敏感的。 贝克教授和库尔卡尼博士他们坚信,这个射电源就是脉冲星。 他们定出周密的计划,采用世界上最 大的射电望远镜,研制消色散能力很 强的接收机,特别是使接收系统对非 常短的周期灵敏,采用0.5毫秒的时间 常数。获得成功 宇宙中的旋转冠军新发现的毫秒脉冲星PSR 周期最短 只有1.6毫秒 自转每秒600次! 又一次出人意料! 毫秒脉冲星是新的一类脉冲星毫秒脉冲星 1.6-30毫秒(周期短) 108~1010(年龄老) 108~1010 G(磁场弱) 正常脉冲星 33毫秒-8.5秒 103~107
G正常脉冲星的周期越短,年龄约小,磁场越强。而毫秒脉冲星则相反。 毫秒脉冲星的贡献之一新的一类脉冲星? ? ? 再加速脉冲星 由X射线双星演化而来 有2/3以上的毫秒脉冲星是在球 状星团中发现 ? 双星的比例大 2/3是双星 毫秒脉冲星的贡献之二发现毫秒脉冲星的行星系统毫秒脉冲星PSR1257+12 (P=6.2ms) 有两个行星 其一,公转周期66.6天 3.4个地球质量 其二,公转周期为98.2天 2.8个地球质量 毫秒脉冲星的贡献之三可能成为新的标准时间系统? 毫秒脉冲星的周期特别稳定 脉冲星PSR 1937+21五年中周期的 随机起伏只有0.3微秒 长期稳定性好于原子钟 ? 可能由多颗毫秒脉冲星组成新的标准钟 脉冲星众多桂冠头衔? ? ? ? ? ? ? ? ? 最典型的全波段恒星 射电、光学、X射线、g 射线 星际空间的探测器 最典型的致密星 磁场最强的恒星 宇宙中旋转冠军 挂在天上的最精确时钟 最成功的引力实验室 理想的高能粒子加速器: 射电脉冲星 正常 射电脉冲星 ?周期:十几毫秒到几秒。 集中在:0.1 s-1 s Crab 脉冲星(PSR B0531): P = 0.0334s Vela 脉冲星(PSR B0833): P = 0.0893s ?自转逐渐(稳定地)变慢(周期, Spin down) ?原因: (主要原因)旋转的脉冲星 辐射消耗转动能或周围吸积的 旋转物质同磁层相互作用脉冲 星旋转角动量减少 ? 周期增长率典型值: ? dP/dt ~10-15ss-1 ?Millisecond 脉冲星 (在密近双星系统中或位 于球状星团内物质密集区 内) P ~ 几毫秒 它们不是年轻脉冲星,而 是一种再生(或再加速, Recycle)脉冲星 :通过吸积 它周围旋转物质而使脉冲 星本身转动加快 ― 螺旋 桨机制 周期变率典型值:dP/dt ~ 10-20 ss-1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子星撞击地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