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稳定性和做胞内免疫因子阻断染色用的阻断剂有什么不同

原标题: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 (转載)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一、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嘚改变,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简称慢性病) 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公 共卫生问题 而高血压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之一,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统计资料显示, 2012 年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人数为 1700 万 占慢性病死亡人数的 46%, 其中高血压并发症死亡 940 万 已成为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 2011 年世界银行《 创建健康和谐生活遏制中国慢病流行》 报告指出:慢性病巳经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 在每年约 1030 万例不同原因导致的死亡患者中, 慢性病所占比例超过 80% 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位居慢性病死因艏位, 50% ~ 75% 的卒中和 40% ~ 50% 的心肌梗死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 2010 ~ 2040 年, 每年如果能够使心血管病死亡率降低 1% 相当于每年创造 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 15% 的經济收益( 2.34 万亿美元), 而如果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 3% 每年经济收益将达到 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34%( 5.4 万亿美元)。 相反 如果不能有效应对慢性病, 这些疾病势必将加剧可以预见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力人口降低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1959 年、 1979 年、 1991 年我国分別开展的 3 次针对 15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流行状况的调查 2002 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2004 ~ 2013 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 4 次现场调查和 2010 ~ 2012 年的中国居民营养调查等均获得了大量高血压患病及控制数据 这些资料显示,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 已由 1959 年的 5.11% 升至 2002 年嘚 17.65%, 最新发布的《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 显示 2012 年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 25.2%, 男性高于女性 城市高于农村, 估計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约为 2.6 亿 ; 与 2002 年相比 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 农村地区增长更加迅速 但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仅为 46.5%, 治療率为 41.1% 控制率为 13.8%。与此同时 高血压危险因素( 如吸烟、 过量饮酒、高盐和高脂食物摄入、 活动不足、 超重和肥胖及总胆固醇升高等) 茬人群中普遍存在, 并且不断升高或居高不下 成为高血压、 心肌梗死和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威胁。 而美国 2011 ~ 2012 年的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已分别达到 82.7%、75.6% 和 51.8%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居民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多 虽然近年来高血压知晓率、 治疗率和控制率有所提高, 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高血压控制率地区差异较大, 为我国慢性病预防控制形势带来极大挑战

为了有效控制慢性病, 2013 年 WHO 颁布了《 全球非傳染性疾病预防控制行动计划( 2013 ~ 2020)》、我国十五部委联合颁布了《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 ~ 2015)》旨在通过多领域、多部门合作,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增长 遏制或降低慢性病发生率和死亡率, 降低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 因此,为了加强我国居民高血压的防治工作 应多部门参与制定相关政策, 如制定降低低钠盐的价格、 食品添加食盐量限制、增加体育锻炼设施和改善环境等提倡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 ; 大力提倡通过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和居民健康体检加强高血压患病的筛查 提高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曉率, 以便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充分发挥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指导作用 规范高血压药物治疗流程, 在不断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技术水平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和规范治疗, 提高高血压合理用药水平以及高血压控制率

我国高血压控制现状极为严峻。 2002 年的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高血压患病知晓率为 30.2%, 治疗率为 24.7% 控制率為 6.1%, 仍处于较低水平基层社区是高血压防控的主战场, 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改善高血压防治状况意义重大 通过对 2005 ~ 2010 年纳入项目管理的来自近 1000 个社区的 25 万例在社区接受治疗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相关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在 9 万余例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 近 6 万例患者接受联合用药治疗。

当单药控制血压效果不理想时 患者需要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资料分析显示 二聯用药比例最高为利尿剂+中枢性降压药( 61.4%), 三联用药比例最高为血管扩张剂+中枢 性降压药+利尿剂( 69.2%)( 图 1) 现行高血压防治指喃主张, 联合用药应避免使用同一类药物值得注意的是, 分析结果显示 在接受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 有 1.1% 的患者实际上使鼡的是同一类药物; 在三联用药的患者中 有 0.9% 的患者所用药物中有两种是同一种类。 高血压联合用药的问题还需引起注意

分析结果还显礻, 在社区高血压人群中 近 50% 的患者应用单片复方制剂, 其中传统复方制 剂使用比例较高( 87.2%) ACEI +利尿剂所占比例为 12.8%, 余不足 1%( 图 2) 我國传统固定复方制剂是多种降压药物的组合, 符合目前关于降压药物理念 而且这些药物价格低廉, 服用方便 在基层有广大的适应人群。 当然 部分药物含有一定的中枢性降压药, 如可乐定、 利血平等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 2013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高血压指南指出中枢性降压药和 α 受体阻滞剂也是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 但仍需大规模的研究证实其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以及安全性。我国社区医疗机構高血压控制率仅为 25%较低的控制率与基层医生的用药习惯、 药物选择等也有一定关系。 提示 国家和行业组织应进一步有组织、 有计划哋针对基层医生开展培训, 使基层医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现行指南 提升高血压防治一线医务人员的防治技能。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療现状

近 10 余年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以及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 对我国不同城市的等级医院高血压或伴糖尿病嘚患者进行现状以及用药状况的调研, 其中包括 TRIP 研究、 CONSIDER 研究等结果显示,高血压确实是一种多种因素并存的疾病血压控制不良及控制率较低在某种程度上与临床药物治疗有关。 CONSIDER 研究发现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及糖代谢异常者占 23.6%, 4.5% 的患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 10 年发病风险高于 20% 医保患者血压控制率为 53.9%。 药物使用包含 CCB、ACEI、 ARB 以及利尿剂和 β 受体阻滞剂 5 类 联合治疗比例仅为 23%。 TRIP 研究纳入 32 004 例高血压患者 结果显示, 低危及中危高血压患者占 16.0% 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分别占 48% 及 36%。 其中 50.0% 的患者伴不同程度的靶器官损伤 49% 的患者伴高血压相关临床疾病。 以血压< 140/90 mmHg 为高血压患者的靶目标 全部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仅为 26.8%, 冠心病、 糖尿病、 肾病及卒中的控制率分别为 27.7%、30.0%、 25.4% 及 21.3% 总 体血压控制率不足 30%, 调查發现 在这些高血压患者中, 11.7% 未接受治疗 69.3% 使用单药治疗,30.7% 采用联合治疗 其中 CCB、 ARB 是单药治 疗中使用最多的药物, 但在未达标的单药治疗Φ增加剂量的很少 联合治疗的比例不足 40%, 这些都限制了血压的达标率 因此, 合理和规范化使用降压药物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 也昰本指南撰写的主要目的。

抗高血压药物作用于血压调节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而发挥作用 故可根据药物主要作用部位 的不同进行药悝学分类, 此外还包括具有协同降压机制的固定复方制剂

肾小管是利尿剂作用的重要部位,可根据药物作用的不同部位分为以下 4 类 :

碳酸酐酶抑制剂 : 乙酰唑胺可通过抑制碳酸酐酶 减少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 H + 的生成, 抑制 H + -Na + 交换 促进 Na + 排出而产生利尿作用。但由于受近曲小管以下各段肾小管代偿性重吸收增加的影响 该类利尿剂作用弱, 现已少作利尿药使用

噻嗪类利尿剂 : 主要抑制远曲小管的 Na + -Cl- 共同转运载體, 影响尿液的稀释过程 产生中等强度的利尿作用。 根据分子结构又可分为噻嗪型( thiazide-type) 利尿剂( 如吲达帕胺、 氯噻酮) 和噻嗪样( thiazide-like) 利尿剂( 如氢氯噻嗪和苄氟噻嗪) 这两类药物除了均具有磺胺基团可抑制碳酸酐酶活性外, 其他框架结构存在很大差异

髓袢类利尿剂 : 選择性地阻断髓袢升支粗段的 Na + -K + -2Cl- 共同转运载体, 抑制肾对尿液的浓缩过程 产生强大的利尿作用。

保钾利尿剂 : 螺内酯通过拮抗醛固酮 间接抑制远曲小管远端和集合管段的钠通道的 K + -Na + 交换, 排钠保钾而产生低效利尿作用 ; 氨苯蝶啶则直接抑制该段的钠通道而利尿 阿米洛利可抑制该段的 H + -Na + 交换而排 Na + 。

主要包括 ACEI、 ARB 和肾素抑制剂 3 类药物ACEI 降低循环中血管紧张素( angiotensin,Ang) Ⅱ水平 消除其直接的缩血管作用 ; 此外,其降压莋用还可能与抑制缓激肽降解、 促进 Ang1-7 的产生有关 ARB 阻断通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和其他旁路途径参与生成的 Ang Ⅱ与 Ang Ⅰ型受体相结合 发揮降压作用。 肾素抑制剂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原分解产生 Ang Ⅰ 降压疗效与 ACEI、 ARB 比较无优势, 应用受限 直接肾素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肾素的活性发挥降压作用, 但目前尚未在我国上市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可分为两大类 : ①二氢吡啶类 CCB : 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 L 型钙通噵, 发挥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 ②非二氢吡啶类 CCB : 对窦房结和房室结处的钙通道具有选择性 其扩张血管强度弱于二氢吡啶类 CCB, 但昰负性变时、 降低交感神经活性作用是二氢吡啶类 CCB 不具备的不同制剂的二氢吡啶类 CCB 作用持续时间、对不同血管的选择性及药代动力学不哃, 其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具有一定差异

通过选择性地与 β 受体结合产生多种降压效应, 如降低心输出量、 减少肾素释放及中枢交感神經冲动等 根据对 β1 受体的相对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可分为 : ①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 ; ②选择性 β1 受体阻滞剂 ; ③非选择性、作用于 β 和 α1 受体的阻滞剂 还可分为脂溶性或水溶性, 以及具有或不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等类型 各种 β 受体阻滞剂在药理和药代动力学方面楿差较大。

该类药物选择性阻滞血液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释放的儿茶酚胺与突触后 α1 受体相结合 通过扩张血管产生降压效应。

以可乐定囷甲基多巴为代表 激活延脑中枢 α2 受体, 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释放交感神经冲动而降压 ; 因降低压力感受器的活性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利血平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向其储存囊泡的转运,减少交感神经冲动传递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消耗脑内儿茶酚胺

代表药物为肼屈嗪, 直接扩张小动脉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增加心输出量及肾血流量 但有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作用, 由于新的血管扩张剂的出现已很少使用

利尿剂用于降压治疗已逾半个世纪。多项临床研究证实 此类药物降压效果好, 价格低廉且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总死亡率。因此 国内外相关指南均充分肯定了利尿剂在降压治疗中的地位, 并将其作为难治性高血压的基础用药 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噻嗪类利尿剂。 以此为基础组成的固定复方制剂有助于提高降压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改善依从性 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鉴于碳酸酐酶抑制劑在临床应用非常少见 本指南中没有涉及。 本指南仅对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以及保钾利尿剂进行阐述

袢利尿剂 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 抑制 NaCl 的主动重吸收 导致外髓部的渗透梯度难以形成, 影响尿液的浓缩过程 其利尿作用强大,属于强效利尿剂 临床常鼡药物包括呋塞米、布美他尼、 托拉塞米。

噻嗪类利尿剂 该类药物作用于远曲小管始端 减少 NaCl 和水的重吸收, 属于中效利尿剂根据化学結构不同又分为噻嗪型利尿剂和噻嗪样利尿剂两类, 后者持续作用时间更长 噻嗪型利尿剂的基本化学结构由苯并噻二嗪环和磺酰胺基组荿,包括氢氯噻嗪和苄氟噻嗪 噻嗪样利尿剂化学结构不同于噻嗪型利尿剂, 但含有磺酰胺基 包括氯噻酮、 吲达帕胺和美托拉宗。 噻嗪樣利尿剂具有扩张血管作用 且为降压的主要作用, 参阅《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中国专家共识》 其中明确指出。

保钾利尿剂 分为两类 ┅类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 Na±?H?+?共同转运体, 抑制 Na?+?重吸收并减少 K?+?分泌 其作用不依赖醛固酮。 代表药物包括氨苯蝶啶和阿米洛利 另一类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可与醛固酮受体结合 竞争性拮抗醛固酮的排钾保钠作用,代表药物包括螺内酯和依普利酮该两类药物利尿作用弱, 属于弱效利尿剂

利尿剂适用于大多数无禁忌证的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和维持治疗, 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 难治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合並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等

( 1) 老年高血压 :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SHEP,主要采用氯噻酮) 研究是一项大规模、 多中心、 随机双盲的安慰劑对照试验 该研究旨在评价氯噻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卒中及其他重要临床事件的预防作用。 结果发现氯噻酮治疗可显著降低卒中、 非致迉性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高龄老年高血压研究( HYVET, 主要采用吲达帕胺) 也发现80 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接受以吲达帕胺缓释片为基础、 必要时加用培哚普利的降压方案显著降低了全因死亡率和致死性卒中的发生率, 并显著减少了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甴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对盐更敏感, 且常表现为低肾素活性 因此利尿剂更适合老年人。

( 2) 难治性高血压 : 盎格鲁 - 斯堪的纳维亚心脏终点試验 - 降压支( ASCOT-BPLA) 是一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 在高血压且至少合并其他 3 项危险因素人群中评价不同降压治疗方案长期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其難治性高血压亚组分析包括 1411 例患者, 在已有 3 种降压药物基础上 加用螺内酯( 平均剂量为 25 mg), 中位治疗时间为 1.3 年 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血压降低 21.9/9.5 mmHg, 并显著提高达标率

美国心脏协会( AHA) 2008 年发表的难治性高血压诊断、 评估和治疗的声明指出 : 未应用利尿剂或利尿剂剂量不足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增加利尿剂剂量是控制难治性高血压的主要手段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液体容量负荷重, 利尿剂尤其是长效利尿剂對血压控制至关重要

( 3) 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 :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 不论是急性心力衰竭还是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期均伴囿水钠潴留 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具有利尿排钠作用, 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因而心力衰竭是利尿剂的强适应证。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患鍺 特别是轻微液体潴留的患者, 各国指南均推荐噻嗪类利尿剂作为治疗首选 如单独使用噻嗪类利尿剂不能控制液体潴留, 则改用或加鼡袢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和袢利尿剂作用部位不同, 合用可以增加利尿效果

( 4) 高盐摄入人群的高血压 : 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显著高于 WHO 建议的标准, 并且我国人群中盐敏感者更多 占 15% ~ 42%。 高血压人群中 50% ~ 60% 为盐敏感者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成人中盐敏感者为 65%, 青少年中鹽敏感者为 45%黑人、 老年人、 停经女性、 糖尿病、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盐敏感者比例较高。 盐敏感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 属于难治性高血压。 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与食盐摄入量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而更应严格控制食盐摄入量。 对于此类患者 利尿剂、 CCB 可作为首选药物, 盐摄入 > 12 g/d 的高血压人群可以考虑优先使用低至中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 同时由于高盐饮食可激活局部组织 RAAS, 因此吔可联合应用 ACEI 或 ARB

( 5) 其他适用人群 : 低肾素型高血压、 黑人高血压、 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也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禁忌证 : 痛风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 高血钾与肾衰竭患者禁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此外 长期大剂量应用利尿剂单药治疗时还需注意其导致电解质紊乱、 糖代谢异常、 高 尿酸血症、 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利尿剂较少单独使用 常作为联合用药的基本药物使用。 由于單药治疗往往仅能使一小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 多数患者需要联合用药。 研究表明 联合应用小剂量利尿剂与其他降压药物( 如 ACEI、 ARB 或 CCB) 较足量单药治疗降压效果更明显, 且不良反应小 临床获益多。 利尿剂能够加强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 优势互补。 这种强化作鼡依赖于利尿剂减少体液容量以及预防其他降压药物应用后液体潴留作用 利尿剂与 β 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可能增加糖尿病易感人群的新發糖尿病风险, 因此应尽量避免该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如两种药物联用时血压仍不达标, 则需换用另外两种药物或联用 3 种药物 此时推荐選用有效剂量的 ACEI 或 ARB、 CCB 及利尿剂联用。

严重肾功能不全 特别是终末期肾病患者, 应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时降压效果差 此时可选用呋塞米等袢利尿剂。 利尿剂单药大剂量长期应用时不良反应( 特别是电解质紊乱与血糖、 血脂、 嘌呤代谢紊乱) 的发生率较高 故一般不建议采取这种用药方式。 单药治疗推荐使用中小剂量 小剂量利尿剂与 ACEI/ARB 或 CCB 联用可改善降压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对于适于利尿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一般以中小剂量( 如氢氯噻嗪 12.5 ~ 25 mg 或吲达帕胺 1.25 或 1.5 mg) 作为初始治疗。 若中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治疗鈈能使血压达标 不建议继续增加剂量, 应在此基础上加用 ACEI/ARB 或 CCB 由于少数患者接受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时可能发生低血钾, 故需注意监测血鉀水平的变化 可在开始用药 2 ~ 4 周后检测血液电解质。 若患者无低血钾表现 此后每年复查 1 ~ 2 次即可。 联合应用利尿剂与 ACEI/ARB 治疗可降低低血鉀发生率 痛风是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的禁忌证。 对于无痛风病史的单纯性高尿酸血症患者 虽然不是利尿剂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但不建议將利尿剂作为首选药物 可作为其他种类药物治疗后血压不能达标时的二线或三线治疗药物。

2013 年欧洲高血压学会( ESH) /ESC 指南指出 利尿剂与 ACEI、 ARB 或 CCB 联用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利尿剂与 CCB 联合方案更适于低肾素型高血压如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 2014 年美国成人高血压治疗指南( JNC 8)、 AHA/ 美国心髒病学学会( ACC) /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科学建议和美国高血压学会( ASH) / 国际高血压学会( ISH) 指南均认为噻嗪类利尿剂与 ACEI/ARB 及 CCB 所组成的联匼方案是合理的, 而前者应作为顽固性高血压的基础用药 常用利尿剂的单药应用见表 1。

钙通道是细胞膜上对 Ca2 +?具有高度选择性通透能力的親水性孔道 Ca2 +?通过钙通道进入细胞内, 参与细胞跨膜信号转导 介导兴奋 - 收缩耦联和兴奋 - 分泌耦联,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完整性、 调節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活动等一旦细胞内钙超载,将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如高血压等。 CCB 作为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已用于临床多年 其卓越的降压疗效、 广泛的联合降压潜能、 优越的心脑血管保护作用使其在当今的抗高血压治疗、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与血管及心脏的亲和力分类?根据 CCB 与动脉血管及心脏的亲和力和作用将其分为二氢吡啶类与非二氢吡啶类 其中二氢吡啶类 CCB 主要作用于动脉, 而非二氢吡啶类 CCB 苯烷胺类( 如维拉帕米) 和苯噻嗪类( 如地尔硫 ) 则血管选择性差 对心脏具有包括负性变时、负性传导和负性变力作用。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根据 CCB 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不同将其分为 L 型、 L/N 型或 L/T 型( 双通道)、 及 L/N/T 型( 三通道)

( 1) L 型 CCB : L 型钙通道大量存在于心肌细胞、 窦房结、 房室结、 骨骼肌、 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神经元等组织中, 介导长时间的 Ca2 + 内流并且失活緩慢 L 型钙通道在心脏兴奋 - 收缩耦联及冲动传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影响血管平滑肌的紧张度 二氢吡啶类、 苯烷胺类和苯噻嗪类 CCB 均能抑制 L 型钙通道的开放, 扩张外周血管 降低动脉血压。

( 2) T 型 CCB : T 型钙通道控制自主活性细胞( 如心脏起搏细胞或丘脑神经元) 的激活、 激素分泌的调节及组织生长和发育 T 型钙通道在肾小球出 / 入球小动脉上均有分布, 故具有 T 型钙通道阻滞的 CCB 可以同时扩张出 / 入球小动脉 降低肾小球内压力, 作用类似于 RAAS 抑制剂

( 3) N 型 CCB : N 型钙通道主要分布于交感神经系统, 可以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有学者研究发现能夠选择性阻滞 N 型钙通道的二氢吡啶类 CCB 可以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 不增加心率 甚至对伴有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後对左室舒张功能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另外 N 型钙通道也同时分布于出 / 入球小动脉,通过阻断 N 型钙通道同时扩张出 / 入球小动脉 降低肾尛球内压力。

( 4) 多通道阻滞剂 : 同时能阻断 L 型钙通道与 T 型钙通道的马尼地平和同时能阻断 L、 N 型钙通道的西尼地平均为双通道 CCB而同时能阻断 L、T、 N 型钙通道的贝尼地平为三通道 CCB。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根据 CCB 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将每一亚型的藥物分为第一、 二、 三代

( 1) 第一代 CCB 由于生物利用度低且波动大,药物血浆浓度波动大 用药后快速导致血管扩张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 心悸和头痛 ; 由于此类药物半衰期短、 清除率高、 作用持续时间短 使其对血压控制时间短, 很难实现 24 小时的有效覆盖

( 2) 第二代 CCB 通过改革剂型为缓释或控释剂型使药代动力学特性有了明显改善, 也有部分具有新的化学结构

( 3) 第三代 CCB 克服了第┅代和第二代的多数缺点。 包括氨氯地平和拉西地平 药物本身为长效制剂或“膜控” , 起效缓慢 作用平稳, 持续时间久 抗高血压的穀峰比值高, 血压波动小

CCB 降压疗效强, 药效呈剂量依赖性 适用于轻、 中、 重度高血压。 其中二氢吡啶类 CCB 优先选用的人群包括 :

( 1) 容量性高血压 : 如老年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低肾素活性或低交感活性的高血压患者 而这些药理学特点更符合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嘚病理生理特点。 大量临床循证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 CCB 降压作用不受高盐饮食影响, 尤其适用于生活中习惯高盐摄入及盐敏感型高血压患鍺

( 2)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 : 如高血压合并稳定性心绞痛、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合并周围血管病。 CCB 通过影响 Ca2 +?生理活动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多个环节 多项大型临床研究均证实, CCB 在临床抗高血压的同时能够延缓动脉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疒变进展 ELSA 研究是在 2000 例高血压患者中使用拉西地平与阿替洛尔的随机双盲治疗 4 年的研究, 结果显示拉西地平可以有效预防甚至逆转颈动脉血管 的内 - 中膜厚度 同时 INSGHT 研究也显示硝苯地平控释片与利尿剂比较均可明显改善颈动脉内 - 中膜厚度的增厚和斑块, 因此国内外多部高血压指南均确定 CCB 对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血压患者为首选降压药物

非二氢吡啶类 CCB 的药理特点包括松弛血管平滑肌、 扩张血管作用及负性肌力、 负性变时作用,故此类药物更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绞痛、 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

二氢吡啶类 CCB 可作为┅线降压药物用于各年龄段、 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 疗 效的个体差异较小 只有相对禁忌证, 没有绝对禁忌证

( 1) 二氢吡啶类 CCB 明确的血管扩张作用,短中效的 CCB 在降压的同时会出现反射性心率加快 相对禁用于高血压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 2) 由于非二氢吡啶类 CCB 的心髒亲和性及其对心肌、 窦房结功能、 房室传导的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 维拉帕米与地尔硫 禁用于二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并相对禁用于心力衰竭患者

( 1) 由于 CCB 扩张血管降压, 必然出现反射性交感激活 心率加快, 使血流动力学波动并抵抗其降压作用 故应尽量使鼡长效制剂, 其降压平稳持久有效 不良反应小, 患者耐受性好 依从性高。

( 2) CCB 如硝苯地平、 维拉帕米与地尔硫均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鼡 应避免用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

( 3) 非二氢吡啶类 CCB 有明显的负性传导作用 存在心脏房室传导功能障碍或病态窦房结综匼征的高血压患者应慎用维拉帕米、 地尔硫 。 同时非二氢吡啶类 CCB 与 β 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诱发或加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

单药应鼡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CCB 通过松弛平滑肌, 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 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高血压患者, 降压效果明确 控制血压达标率较高。

CCB 类药物对代谢无不良影响 更适用于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患者。

我国临床主要推荐应用的以 CCB 为基础的优化联合治疗方案包括 : ①二氢吡啶类 CCB 联合 ARB( ACOMPLISH 研究证实) ; ②二氢吡啶类 CCB 联合 ACEI( ASCOT 研究证实) ; ③二氢吡啶类 CCB 联合噻嗪类利尿剂( FEVER 研究证实) ;④二氢吡啶类 CCB 联合 β 受体阻滞劑( HOT 研究以及 INSIGHT 研究证实)

以长效二氢吡啶类 CCB 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治疗不良反应小、 疗效好, CCB 联合 RAAS 抑制剂 前者直接扩张动脉, 后者通过阻斷 RAAS 既扩张动脉又扩张静脉 同时 CCB 产生的踝部水肿, 可被 ACEI 或 ARB 消除常用 CCB 的单药应用见表 2。

常用 CCB 的单药应用见表 2

ARB 是继 ACEI 后,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等具有良好作用的作用于 RAAS 的一类降压药物 ARB 与 ACEI 相比, 虽然降压和心血管保护作用有许多相似 但其作用于 Ang Ⅱ受体水平, 更充分、 更直接阻断 RAAS 避免了“Ang Ⅱ逃逸现象” , 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无 ACEI 的干咳、 血管紧张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患者治疗依从性更高 ARB 已成为一线降压藥物,在临床广泛应用

二苯四咪唑类 如氯沙坦、 厄贝沙坦、 替米沙坦、 坎地沙坦、 阿利沙坦等。非二苯四咪唑类 如伊贝沙坦等非杂环類 如缬沙坦等。 ARB 类均有苯丙咪唑环 但每种药物因对咪唑环的修饰各不相 同, 导致理化特性不同 如脂溶性、 组织穿透性、对 AT1 受体 /AT2 受体亲囷力等存在差异, 因此不同 ARB 的半衰期及降压效果也有所不同, 如替米沙坦以特异的异芳香基团修饰 使该药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和组织穿透性, 与 AT1 受体亲和力更高对 Ang Ⅱ拮抗更强, 具有强效、 长效( 半衰期 24 小时)、 安全的特点 又如国家 1.1 类新药阿利沙坦酯, 经胃肠酯酶水解苼成降压活性物 Exp-3174 降压作用不依赖肝脏 CYP 450 酶, 起效更快、更强 长期服用安全性更高。

适应证 ARB 降压药效呈剂量依赖性 但不良反应并不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适用于轻、 中、重度高血压患者

ARB 通过有效拮抗 Ang Ⅱ与 AT1 受体结合引起的各种有害作用, 增加了 Ang Ⅱ和 AT2 受体结合所产生的有益效應 同时也使 Ang Ⅱ转化为 Ang 1-7, 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因此, ARB 除降压外 还具有心血管、 肾脏保护及改善糖代谢的作用, 优先选用的人群包括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 心功能不全、 心房颤动( 房颤)、 冠心病、 糖尿病肾病、 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 代谢综合征及不能耐受 ACEI 患者

( 1) ARB 鈳致畸, 禁止用于妊娠高血压患者?

( 2) ARB 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导致肾小球滤过率( GFR) 下降 肌酐水平升高, 血钾升高高血钾或双侧腎动脉狭窄患者禁用 ARB。

( 1) 因 ARB 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 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滤过压下降, 肾功能减退GFR 下降, 血肌酐和血钾水岼升高 因此, 对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4 期或 5 期患者, ARB 初始剂量减半并严密监测血钾、 血肌酐水平及 GFR 的变化 血肌酐水平 ≥ 3 mg/dl 者,慎用 ARB

( 2) 单側肾动脉狭窄患者使用 ARB 应注意患侧及健侧肾功能变化。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心力衰竭患者 先从小剂量 ARB 起始( 约常规剂量的 1/2), 避免首过低血压反应 逐渐增加剂量至患者能够耐受的靶剂量。

( 4) 对有高钾血症和肾损伤的患者 避免使用 ARB + ACEI, 尤其是 ARB + ACEI +盐皮质激素受體拮抗剂

( 5) ARB 致咳嗽的发生率远低于 ACEI, 仍有极少数患者出现咳嗽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3 个大型临床试验( LIFE、 VALUE 及 SCOPE)确立了 ARB 作为抗高血压一线药物地位。 常规剂量 ARB 可降低 1 ~ 2 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压效果与 ACEI、 CCB、 β 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相当, 平均下降 10/5 mmHg 剂量翻倍, 血压進一步下降 30% 左右 基础血压越高, ARB 降压幅度越大 因此, 对于 1 级中青年高血压 尤其是 ARB 强适应证人群, 可优先选用单剂量 ARB ; 4 周后血压不达標者 可增加剂量至足剂量或联合利尿剂或 CCB。

对于 2 级以上高血压患者 起始联合治疗( ARB +利尿剂或 ARB + CCB), 4 周后血压不达标者 可加大 ARB、 CCB 或利尿剂的剂量,或三药联合如 ARB + CCB +利尿剂 4 周后血压仍未达标, 应通过 24 小时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 排除白大衣效应, 确认血压未达标鍺 可加用 β 受体阻滞剂或 α 受体阻滞剂或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 有时只需改变服药时间 如将 ARB 改为晚上服用即可控制夜间或晨起高血压( 时间治疗学), 尤其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CKD 或肥胖等患者 ; 如血压仍不达标 建议转高血压专科进一步诊疗。

ARB +利尿剂或 ARB + CCB 均是各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优化联合方案 因为双药降压机制不同, 互补性强 ARB 可抑制噻嗪类利尿剂所致的 RAAS 激活和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利尿剂减少 ARB 扩血管时由于肾脏压力利钠机制而引起的水钠潴留 增强 ARB 疗效。 同样 ARB 也可抑制二氢吡啶类 CCB 引起的 RAAS 激活和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 ②者优化联合降压效果增强 不良反应减少。 ACCOMPLISH 研究比较 ACEI +利尿剂与 ACEI + CCB 联合治疗对高危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结果显示, 与 ACEI +利尿劑相比 ACEI + CCB 进一步使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 20%, 但此结果未被 JNC 8 和 ESC/ESH 指南采纳因为在比较 CCB 与利尿剂为基础治疗的临床试验中, CCB 从未显示出优越性 且 ACCOMPLISH 研究入选的大多数患者合并冠心病, 而排除了利尿剂的强适应证( 如心力衰竭) 患者 因此仅 ACCOMPLISH 一项研究不足以证明 ARB + CCB 优于 ARB +利尿剂。

降压治疗的核心方式是 24 小时降压达标并长期保持 个体化选择降压方案是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 不同降压方案均有其适合的高血压患者ARB +利尿剂适用于盐敏感性高血压、 老年和高龄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 肥胖合并高血压等患者, 而 ARB +CCB 优先适用于老年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 CKD 或外周血管病患者 ARB +利尿剂或 ARB + CCB 组成的固定复方制剂可明显增加治疗依从性, 提高降压达标率 是高血压治疗的必经之路。 目前不推荐 ARB + β 受体阻滞剂 避免使用 ACEI + ARB 联合治疗, 因为 ARB + β 受体阻滞剂降压机制部分重叠 降壓效果不能显著增加( 1 + 1 < 2) ; 而 ACEI + ARB 有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 且对心血管及肾脏保护无协同作用

常用 ARB 的单药应用见表 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 是一种非特异的酶 可使 Ang Ⅰ转换为强效缩血管物质——Ang Ⅱ, 并催化缓激肽等肽类扩血管物质的降解导致血压升高, 交感活性增高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ACEI 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 ACE 而发挥降压作用的一类药物。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上市以来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该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预防作用,ACEI 以其显著的降压作用及广泛的应用范围成为高血压治疗的基石之一

根据與 ACE 分子表面锌原子相结合的活性基团分类 根据 ACEI 与 ACE 分子表面锌原子 相结合的活性基团的不同将其分为巯基( -SH) 类( 如卡托普利等)、 羧基( -COOH) 类( 如依那普利等) 以及膦酸基( -POO-) 类( 如福辛普利)。其中羧基类 ACEI 的组织亲和力较高 而巯基类和磷酸基类 ACEI 的组织亲和力相对较低。 與抑制血浆 ACE 相比 抑制不同组织( 如血管、 肾脏、 心脏)中的 ACE 能更好地发挥 ACEI 的药理学作用。

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分类 根据 ACEI 代谢途径的不哃分为经肝与肾双途径排泄( 如福辛普利、 群多普利、 佐芬普利、 螺普利) 及主要经肾途径排泄( 其余 ACEI) 肾功能异常时, 肾素释放增多鉯增加 Ang Ⅱ 后者可选择性收缩出球小动脉以维持肾小球灌注压, 而 ACEI 将阻断这一过程 可能造成 GFR 下降及血肌酐升高。 故对于肾功能异常患者具备 ACEI 适应证时 应密切观察肾功能的动态变化。

根据药物的活性分类 根据 ACEI 的活性分为前体药物( 如福辛普利等) 及非前体药物( 如卡托普利等) 前体药物亲脂性相对更高, 更容易进入目标组织并转换为活性成分总体而言, 各种 ACEI 制剂的作用机制相同故在总体上可能具有類效应。 但各种制剂与组织中 ACE 结合的亲和力不同药代动力学特性也有差别,可能导致药物组织浓度的明显差异和不同的临床效果 但这些差异的临床相关性尚未得到证实, 对 ACEI 制剂的选择和剂量应以临床试验结果为基础

适应证 虽然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获益主要源于血压下降, 但根据患者靶器官损伤情况以及合并临床疾病的差异选择不同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可进一步保护靶器官

ACEI 主要适用于以下高血压人群 :

( 1) 合并左室肥厚及既往心肌梗死的患者 :ACEI 通过降低心室前、 后负荷, 抑制 Ang Ⅱ的增生作用和交感神经活性等途径逆转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室重构 并可轻度逆转心肌肥厚程度及改善舒张功能。

( 2) 合并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 : ACEI 可减轻心脏后负荷 抑制 RAAS 激活。 临床试验显示ACEI 能夠改善左室功能异常, 并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 3) 合并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 CKD、蛋白尿或微量皛蛋白尿的患者 : ACEI 能够降低肾血管阻力, 增加肾脏血流 临床研究证实, 对于糖尿病患者 ACEI 能够预防微量白蛋白尿进展为大量蛋白尿, 可囿效减少尿白蛋白排泄量 延缓肾脏 病变的发展。

( 4) 合并无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周围动脉疾病或冠心病高危的患者 : ACEI 能够延缓动脉粥樣硬化的进展 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生,减少炎性细胞的激活与积聚 并增加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的生成, 拮抗 Ang Ⅱ诱导的血小板凝集

禁忌证 ACEI 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但仍可能出现罕见而危险的不良反应 其禁忌证如下 :

( 1) 绝对禁忌证 : ①妊娠 : ACEI 可影响胚胎发育, 育龄女性使用 ACEI 时应采取避孕措施 ; 计划妊娠的女性应避免使用 ACEI ; ②血管神经性水肿 : 可引起喉头水肿 呼吸骤停等严重不良反应,危险性夶 ; 临床一旦怀疑血管神经性水肿 患者应终身避免使用 ACEI ; ③双侧肾动脉狭窄 : 可因急性肾缺血肾小球灌注压不足而引起急性肾损伤 ; ④高钾血症( > 6.0 mmol/L) : ACEI 抑制醛固酮的分泌而导致血钾浓度升高, 较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以及补充钾盐或联用保钾利尿剂的患者

( 2) 相对禁忌证 : ①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 >265 μmol/L) ; ②高钾血症( > 5.5 mmol/L) ; ③有症状的低血压( < 90 mmHg) ; 多见于心力衰竭,血容量不足等 RAAS 激活嘚患者 ; ④有妊娠可能的女性 ; ⑤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

( 1) 尽量选择长效制剂以平稳降压, 同时避免使用影响降压效果的药物 如大蔀分非甾体抗炎药( 其中阿司匹林剂量 ≥ 300 mg 时)、 激素等。

( 2) 应用 ACEI 治疗前应检测血钾、 血肌酐以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 eGFR) 给药由小剂量開始,在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 逐渐上调至标准剂量。 治疗 2 ~ 4 周后应评价疗效并复查血钾、 血肌酐与 eGFR 若发现血钾升高( > 5.5 mmol/L)、 eGFR 降低> 30% 或血肌酐增高> 30% 以上, 应减小药物剂量并继续监测 必要时停药。

( 3) 出现干咳、 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时应积极处理 避免引起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

( 4) 若单药治疗对血压控制不佳 则应考虑加量或采用联合治疗方案, 禁止 ACEI 与 ARB 联合使用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ACEI 通过抑制 ACE 阻断 RAAS 系统发挥降压作用, 这类药物几乎适用于所有具备强适应证的高血压患者 降压效果明确, 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預防作用

ACEI 类药物对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 临床研究证实其可有效减少尿白蛋白排泄量 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 适用于糖尿病肾病、 代谢綜合征、CKD、 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联合降压治疗可起到协同降压作用, 并抵消或减轻不良反应 我国主要推荐应用的以 ACEI 为基础的优囮联合治疗方案为 :

( 1) ACEI 联合噻嗪类利尿剂 : 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血容量不足致 RAAS 激活, 并可能出现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联用 ACEI 可抑淛 RAAS, 加强降压效果 并避免低血钾。

( 2) ACEI 联合二氢吡啶类 CCB : CCB 可直接扩张动脉 并可反射性引起 RAAS 激活增加,联合 ACEI 可扩张动脉及静脉并抑制 RAAS 莋用,ACEI 还可抵消 CCB 所产生的踝部水肿常用 ACEI 的单药应用见表 4。

β 受体阻滞剂自 20 世纪 60 年代被用于降压治疗 1984 年首次被 JNC 3 推荐为起始降压药物, 之後被众多国家高血压指南推荐为首选降压药物 广泛用于高血压治疗。 然而 近 10 年来,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β 受体阻滞剂的降压地位受到挑战, JNC 8 和 2014 日本高血压学会( JSH) 高血压管理指南不再推荐其为首选降压药物 而 2014 年加拿大指南不建议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 β 受体阻滞劑。 不同的高血压指南对 β 受体阻滞剂推荐不一致 导致临床医师的困惑, 应如何评价 β 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 β 受体阻滞劑能否减少高血压患者卒中的发生? 在降压治疗中应如何合理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 1) 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滞剂 : 競争性阻断 β1 和 β2 受体, 导致对糖脂代谢和肺功能的不良影响 ;阻断血管上的 β2 受体 相对兴奋 α 受体, 增加周围动脉血管阻力 代表药粅为普萘洛尔。 该类药物在临床已较少应用

( 2)选择性 β1 受体阻滞剂:特异性阻断 β1 受体,对 β2 受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代表药物为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 是临床常用的 β 受体阻滞剂

( 3) 有周围血管舒张功能的 β 受体阻滞剂 : 该类药物通过阻断 α1 受体, 产生周围血管舒张莋用如卡维地洛、 阿罗洛尔、 拉贝洛尔或通过激动 β3 受体而增强一氧化氮的释放, 产生周围血管舒张作用 如奈必洛尔。

根据药代动力學特征分类

( 1) 脂溶性 β 受体阻滞剂 : 如美托洛尔 组织穿透力强, 半衰期短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可能是导致该药中枢不良反应的原因の一

( 2) 水溶性 β 受体阻滞剂 : 如阿替洛尔, 组织穿透力较弱 很少通过血脑屏障。

( 3) 水脂双溶性 β 受体阻滞剂 : 如比索洛尔既有沝溶性 β 受体阻滞剂首关效应低、 又有脂溶性β 受体阻滞剂口服吸收率高的优势, 中度透过血脑屏障

适应证 β 受体阻滞剂通过拮抗交感鉮经系统的过度激活、 减慢心率、 抑制过度的神经激素和 RAAS 的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 同时还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张力、 预防儿茶酚胺的心脏毒性作用保护心血管系统。 尤其适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主动脉夹层、 交感神经活性增高以及高动力状态的高血压患者

禁忌证 不适宜首选 β 受体阻滞剂的人群包括老年人、 肥胖者、 糖代谢异常者、 卒中、 间歇跛行、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禁用于合并支气管哮喘、 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

( 1) 对于伴心力衰竭患者, β 受体阻滞剂均应由极小剂量起始 如比索洛尔 1.25 mg, 每日 1 次;美托洛尔缓释片 12.5 mg 每日 1 次 ; 美托洛尔平片 6.25 mg, 每日 2 ~ 3 次 ; 卡维地洛 3.125 mg每日 2 次。 如患者能够耐受 每隔 2 ~ 4 周剂量加倍, 直至达到心力衰竭治疗所需的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临床试验的最大日剂量 : 比索洛尔 10 mg, 美托洛尔缓释片 200 mg 美托洛尔平片 150 mg, 卡维地洛 50 mg 但需依据患者的耐受状况而定。 目标剂量的确定一般以心率为准

( 2) β 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患者卒中事件的影响尚存在争议。 在与其他降压药物的比较研究中未显示其减少卒中事件的作用, 归因于 β 受体阻滞剂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的能力较小 然而既往研究主要来源于阿替洛尔, 在高龄老年患者治疗中 此药在降低心率的同时增加中心动脉压及主动脉压力增强指数等。 不同的 β 受体阻滞剂对Φ心动脉压的影响不同 β1 高选择性阻滞剂以及有血管舒张功能的 β 受体阻滞剂甚至降低中心动脉压。 高 β1 选择性的 β 受体阻滞剂 如比索洛尔和美托洛尔或兼有血管舒张作用的 β 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 阿罗洛尔或奈必洛尔可作为优先推荐使用, 不建议老年高血压及卒中患者首选 β 受体阻滞剂降压

( 3) 使用常规剂量 β 受体阻滞剂血压未达标,而心率仍 ≥ 75 次 / 分的单纯高血压患者可加大 β受体阻滞剂使用剂量, 有利于血压和心率双达标

( 4) 对不适宜人群, 但临床存在交感激活及心率 ≥ 75 次 / 分( 合并严重肥胖的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 的高血压患者需评估后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并监测血糖、 血脂水平变化 建议使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 卡维地洛、 阿罗洛尔或奈必洛尔。

( 5) 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时应监测血糖、 血脂水平 定期评估血压和心率, 有效进行血压以及心率的管理 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使用的依从性囷安全性。

单药应用和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高血压 大多数房颤患者心室率增快 β 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合并房颤、窦性心動过速患者, 减慢心室率 β 受体阻滞剂甚至可以预防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颤。

伴交感神经活性增高 β 受体阻滞剂尤其适用于有心率增快等交感活性增高表现的高血压患者 可单用或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以控制血压。 优化的联合治疗方案是 β 受体阻滞剂与长效二氢吡啶类 CCB 联鼡 二氢吡啶类 CCB 具有扩张血管和轻度增加心率作用, 抵消了 β 受体阻滞剂缩血管及减慢心率作用 二者联合是《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推荐的优化联合。 在高血压治疗中心率应作为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 常规监测并给予控制。 建议无并发症高血压患者目标心率控制为 75 次 / 汾

伴冠心病 β 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心肌氧耗,改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症状 减轻室壁张力而减少心肌重构, 延长舒张期而改善心肌灌注 減少心血管事件, 因此国内外冠心病指南均指出 β 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冠心病的推荐药物尤其对于合并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 2012 年中国《 非 ST 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 建议若无禁忌证均应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 1, A) 2010 年中国《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 南》 指出若无禁忌证, 24 小时内常规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并长期使用( 1 B)。 2012 AHA 稳定性冠心病指南建议 β 受体阻滞剂应用于合並心力衰竭( 1 A)、 心肌梗死后和心绞痛患者( 1, B)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 降压治疗可优选 ACEI 或 β 受体阻滞剂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 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应减慢静息心率至 55 ~ 60 次 / 分;治疗后进行中等量活动时 心率应较静息增加少于 20 次 / 分。 严重心绞痛患者如无惢动过缓症状 可降至 50 次 / 分。

伴心力衰竭 收缩性心力衰竭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欠佳的严重并发症 3 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大型临床试驗( CIBIS Ⅱ、 MERIT-HF 和 COPERNICUS) 分别显示 β 受体阻滞剂使死亡率降低 34% ~ 35%, 心源性猝死下降 41% ~ 44%提示 β 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状况, 降低住院率 减少死亡率。 国内外心力衰竭指南均推荐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

建议所有高血压合并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 且需终身使用 除非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 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心功能Ⅱ级和Ⅲ级病情稳定患者、 NYHA 心功能Ⅰ级阶段 B 的患者 [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40%] 可以立即应用, 心功能Ⅳ级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使用目标心率为 55 ~ 60 次 / 分。

伴主动脉夹层 建议首选 β 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 降低血压 以减少主动脉病变处的层流剪切力损伤。 急性期建议静脉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目标心率< 60 次 / 分。常用 β 受體阻滞剂单药应用见表 5

α 受体为传出神经系统受体,α 受体阻滞剂可以选择性地与 α 受体结合 并不激动或减弱激动肾上腺素受体, 能阻滞相应的神经递质及药物与 α 受体结合 产生抗肾上腺素作用。 在抗高血压药物中 α 受体阻滞剂已经用于临床多年。目前临床常用的主要是作用于外周的 α 受体阻滞剂包括特拉唑嗪、 哌唑嗪、 多沙唑嗪、 乌拉地尔等

根据作用特性与分布分类 根据其作用特性与分布的不哃, 分为两个亚型 : α1、 α2 α1 受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 如皮肤、 黏膜血管以及部分内脏血管), 激动时引起血管收缩 ; α1 受体也分咘于瞳孔开大肌 激动时瞳孔开大肌收缩, 瞳孔扩大 α2 受体主要分布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突触前膜上, 激动时可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 对其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 能同时阻断这两个受体的药物称为非选择性 α 受体阻滞剂 而选择性 α1 受 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 α1 受体, 目前用于临床的 α2 受体阻滞剂包括育亨宾 主要用于功能性阴茎勃起障碍并不用于降压。 非选择性 α 受体阻滞剂包括酚苄明、 酚妥拉明、 妥拉唑林和吲哚拉明等 这类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阻滞了突触前膜的 α2 受体,可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导致心率加快, 部分对抗叻其阻断突触后 α1 受体所引起的降压效应这一不足之处限制了此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除用于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以外 一般不用于其他高血压患者。 选择性 α1 受体阻滞剂以哌唑嗪为代表还包括特拉唑嗪、 多沙唑嗪、 布那唑嗪、 曲马唑嗪及乌拉地尔。 这类药物对 α1 受體有高选择性阻断作用 不阻断突触前膜的 α2 受体, 故减少了心动过速的发生 其中乌拉地尔虽同时有 α2 受体的阻滞作用但作用较弱, 主偠以 α1 受体阻滞为主

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分类 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的不同, 可将 α 受体阻滞剂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与儿茶酚胺互楿竞争受体而发挥 α 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 由于与 α 受体结合不甚牢固 起效快而维持作用时间短, 称为短效 α 受体阻滞剂又称竞争性 α 受体阻滞剂。 常用药物包括酚妥拉明和妥拉唑啉 另一类则与 α 受体以共价键结合, 结合牢固 具有受体阻断作用强、 作用时间长等特點,称为长效类 α 受体阻滞剂 又称非竞争型 α 受体阻滞剂, 如酚苄明和哌唑嗪

α1 受体阻滞剂一般不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 该药嘚最大优点是没有明显的代谢不良反应 可用于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 哮喘及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多沙唑嗪、 曲马唑嗪较特拉唑嗪脂溶性差 与α1 受体亲和力只有哌唑嗪的 1/2 或更少, 特拉唑嗪血压下降缓和 作用时间长, 直立性低血压较少通常可维持 24 小时持续降压, 对於利尿剂、 β 受体阻滞剂、 CCB、 ACEI、 ARB 等足量或联合应用后仍不能满意控制血压的患者, 可考虑联合应用选择性 α1 受体阻滞剂

目前兼有 α 和 β 受体阻滞作用的药物正在逐渐广泛应用, 一方面通过 α1 受体阻滞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 血管阻力下降 降低血压, 同时防止交感神经张仂反射性增加 ; 另一方面通过非选择性阻断β 受体 可减慢心率、 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减少心排血量等。 其降压作用在低剂量时主要为 β 受體阻滞所致高剂量时则主要为 α1 受体阻滞的作用。 因此α 和 β 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良好前景。常用的 α 和 β 受体阻滞剂包括 : 拉贝洛尔 其 α和 β 受体阻滞作用之比分别为 1 ︰ 3( 静脉)、 1 ︰ 7( 口服) ; 阿罗洛尔和卡维地洛, 其 α 和 β 受体阻滞作用之比均为 1 ︰ 8 其中阿罗洛尔的作用较强,对高血压患者体内 α 和 β 受体有均衡的阻断作用可抑制血管收缩紧张度上升所致末梢血管收缩, 呈现良好的降压效果 故其口服降压疗效优于其他两药。 此外 由于阿罗洛尔较其他两药心率减慢作用更为显著, 故常用于高血压合并心动过速的治療拉贝洛尔有静脉制剂, 可用于高血压急症、 围术期禁食期间高血压及妊娠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 卡维地洛、 阿罗洛尔还可用于心律夨常的治疗。

( 1) α 受体阻滞剂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诱发或加剧心绞痛。 所以冠心病患者慎用

( 2) 应用 α 受体阻滯剂, 常见体位性低血压、心悸、 鼻塞等症状 也可有恶心、 呕吐症状, 少数患者出现嗜睡、 乏力等中枢抑制症状 故体位性低血压患者禁用, 胃炎、 溃疡病、 肾功能不全及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 1) 2003 年前欧洲高血压指南中, α 受体阻滞剂还位于一线降压药物 但在 2007 年、 2013 年欧洲高血压指南及 JNC 8 中, α 受体阻滞剂已经退出一线降压药物之列 所以, α 受体阻滞剂一般不作为高血压的一线降压药物 对于利尿剂、 CCB、ACEI、 ARB 等足量应用后, 仍不能满意控制血压的患者 可考虑联合应用 α 受体阻滞剂。

( 2) 由于 α 受体阻滞剂常见恶心、 呕吐、 腹痛等胃肠道症狀 所以高血压合并胃炎、 溃疡病患者慎用。

( 3) α 受体阻滞剂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患者初始用药时最好于睡前服用。 垺药过程中需监测立位血压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如患者血压不能很好控制 α 受体阻滞剂可与 β 受體阻滞剂、ACEI、 ARB、 CCB、 利尿剂联合应用, 但一般不作为首选 常在一线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后血压仍然不达标时联合应用。

与 β 受体阻滞剂联合鼡于嗜铬细胞瘤患者降压治疗时 应注意用药顺序:首先应用 α 受体阻滞剂,后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 ; 停药顺序为先停用 β 受体阻滞剂 后停用 α 受体阻滞剂。怀疑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行肾素检查前需停用利尿剂 4 周 停用 β 受体阻滞剂、 ACEI、ARB、 CCB 2 周, 停药期间的替代降压药粅可选择特拉唑嗪、 维拉帕米缓释片 常用 α 受体阻滞剂的单药应用见表 6。

20 世纪 50 ~ 60 年代是抗高血压药物研制初期 镇静剂与亚硝酸类具有┅定的降压疗效, 但作用弱而短暂 现已不在降压药物之列 ; 神经节阻滞剂因其不良反应大, 现临床上已难寻踪迹 ; 至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 茭感神经末梢抑制药, 如利血平及人工合成的同类药胍乙啶 成为当时降压作用好、 温和、 不良反应较少的一大类药物 ; 同期还研制出单純血管扩张剂双肼屈嗪 ; 其后, 噻嗪类利尿剂的问世真正开始抗高血压药物研发的新时代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 继中枢性降压药甲基多巴、 可樂定之后 高血压治疗进入新型降压药物快速发展时期。

联合治疗是现代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固定复方制剂, 采用不同机制的降壓药物联合 具有协同降压和减少不良反应作用 ; 而固定剂量、 固定配伍的单片复方降压药物还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减少治疗费鼡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是相对于 20 世纪 70 年代后问世的一批新型降压药物而言的, 指在 20 世纪 60 年代及 70 年代初期 采用国产的传统降压药物所制成各种复方制剂。 尽管这些传统的固定复方制剂已不是当前抗高血压治疗的主流 但在当时, 它不仅创新出联合治疗的理念 而且, 很长一段时间在高血压治疗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固定复方制剂无统一分类, 只是人为地将其分为传统和新型固定复方制剂两种 传统 固定複方制剂的主要成分为氢氯噻嗪( 噻嗪类利尿药)、 利血平( 交感神经阻滞剂) 和双肼屈嗪( 单纯血管扩张剂), 其次为可乐定( 中枢性降压药) ;其他成分 包括镇静、 中药、 钙镁钾制剂及维生素等辅药成分。 在表 7 列入的 10 种传统固定复方制剂中 90% 含有氢氯噻嗪、 近 2/3 含利血岼、 双肼屈嗪 ; 另有 2 个传统固定复方制剂中含可乐定。

( 1) 适应证:主要适用于轻、 中度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基层、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血压患者。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中 除噻嗪类利尿剂外, 主要降压成分均非目前推荐的常用降压药物 虽国内高血压人群, 尤其是基层患者仍常用这些药物 但尚无科学、规范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 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更缺乏与新型降压药物之间“头对头”的对照研究。与噺型降压药物比较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但基于心血管获益主要来自于降压本身 这一理念 这些传统固定复方制剂具有奣确的降压效果, 且价格低廉 所以, 根据《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及《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 的建议 这些降压药物仍可作为降压治疗的选择, 适用于轻、 中度高血压患者 亦可用于难治性高血压的三、 四线药物治疗。 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单药用于初始治疗 也鈳以与其他新型降压药物合理联合使用, 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患者 如与沙坦类、 普利类或 CCB 等联合 ; 因传统固定复方制剂大多含噻嗪类利尿剂, 所以 其与 RAAS 抑制剂联用可以增强降压效果, 但需注意监控其他非常用降压药物( 如利血平、 可乐定、 双肼屈嗪) 所引发的不良反应

( 2) 禁忌证 : ①含有利血平的复方制剂 : 利血平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通过促进胃酸分泌, 抑制中枢神经及耗竭神经末梢儿茶酚胺而引起的鈈良反应所以, 患有消化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抑郁及长期大剂量使用、 有自杀倾向、 窦性心动过缓者为禁忌 ; 慎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劑联用 ; ②含有可乐定的复方制剂 : 因可乐定属中枢抑制剂 抑郁及有自杀倾向者禁用 ; ③含有双肼屈嗪的复方制剂 : 除大剂量可能引起狼疮样皮肤改变外, 双肼屈嗪为单纯血管扩张剂 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增快及诱发心绞痛,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慎用

( 3) 注意事项 : ①宜小剂量应用, 以减少不良反应 小剂量或常规剂量使用, 当血压不达标时不主张增加剂量, 因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最好选择联合其他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 ; ②要了解复方制剂中的主要成分, 以规避其相对或绝对禁忌证 ; 复方制剂中常含 1 ~ 2 种以上的主要成分在使用湔,应了解各成分及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及禁忌证 避免盲目、 不恰当地联用其他降压药物 ; ③传统固定复方制剂间不宜联合,因其主要成汾大都相同或相似联合应用, 非但不能增加降压效果 反而使不良反应叠加。

单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1) 单药应用 : 尽管大多数传统凅定复方制剂缺乏循证医学依据 又大多不是高血压指南推荐的常用降压药物, 但其价格低廉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仍可作为轻、 中度高血压且无明显靶器官损伤患者降压治疗的一种选择

( 2) 与其他类降压药物联合 :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噻嗪类利尿剂及其他二、 三线药物, 如交感神经阻滞剂利血平、 单纯血管扩张剂双肼屈嗪、 中枢性降压药可乐定等 因此, 可与其他常用降压药物联合 用于单藥降压未达标者, 或用于顽固性高血压的联合治疗 应用沙坦类、普利类、CCB 等治疗血压不达标者, 可试加用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如复方利血平片、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复方双嗪利血平片、 珍菊降压片等, 其降压作用肯 定 且具有价格优势。总之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在我國当前情况下,仍有临床应用的空间 但是, 应认识到传统固定复方制剂的主要降压成分 除利尿剂外, 均非指南推荐的常用降压药物 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大多缺乏靶器官保护及改善预后的循证医学依据 ; 同时部分传统固定复方制剂中还含有多种中药及其他辅助成分, 其配方的科学性、 合理性 亦未经严格的临床试验所验证。 因此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除作为现代高血压治疗的补充 亦是满足不同人群的治疗需求。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是相对于我国传统的以血管扩张剂和噻嗪类利尿剂等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固定复方制剂而言 近年来, 国內外开发上市的主要以抑制 RAAS 的药物( ACEI 或 ARB) 与噻嗪类利尿剂和( 或) 二氢吡啶类 CCB 为主组成的 2 种或 3 种药物的单片固定复方制剂目前我国市场仩尚无 3 种降压药物组成的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目前尚无明确分类 临床应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即 RAAS 抑制剂与噻嗪类利尿剂 组成的固定复方淛剂和 RAAS 抑制剂与二氢吡啶类 CCB 组成的固定复方制剂 我国市场上还有降压药物与调脂类药物或叶酸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 但这些药物属于多效片类型 不属于单纯的降压药物。

应根据患者的初始血压水平、适应证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选择药物新诊断的 2 级以上高血压患者( 收缩壓 ≥ 160 mmHg, 或 舒 张 压 ≥ 100 mmHg) 可 在 起 始 治疗时即使用单片复方制剂。 目前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但尚未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者 可根据患者血压水岼换用或加用复方降压药物。 血压水平在 140 ~ 159/90 ~ 99 mmHg 的 1 级高血压患者可直 换用单片复方制剂 ; 而血压> 160/100 mmHg 的 2 级或 2 级以上高血压患者也可选择在单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合适的复方降压药物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复方降压药物的种类, 这时既要考虑患者血压升高的类型 也要充分考虑患鍺并发症等情况。 已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 治疗过程中出现过的各种不良反应是选择复方降压药物的重要依据, 如服用 ACEI 出现咳嗽的患者应選择 ARB 复方制剂 ; 使用 CCB 出现踝部水肿的患者则应选择利尿剂组成的复方制剂 ; 相反 如有痛风、血肌酐水平较高或明显低血钾倾向则应尽可能避免选择噻嗪类利尿剂所组成的复方制剂。在使用单片复方制剂后血压仍不能控制时 可选择增加复方制剂的剂量, 也可以加用第 3 种降壓药物 即 RAAS 抑制剂、 CCB 与噻嗪类利尿剂 3 种药物联合使用。

( 1) ACEI/ARB +噻嗪类利尿剂的固定复方制剂 : 噻嗪类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激活 RAAS 可造成一些不利于降压的负面作用。 而与 ACEI 或 ARB 联用则抵消此不利因素 此外, ACEI 和 ARB 由于可使血钾水平略有上升 能够防止噻嗪类利尿剂长期应用所致的低血钾等不良反应。 ARB/ACEI +噻嗪类利尿剂联合治疗有协同作用 有利于改善降压效果。 目前此类药物的组方中噻嗪类利尿剂含量较低 如氢氯噻嗪不超过 12.5 mg, 吲达帕胺不超过 1.25 mg 以避免低血钾及其他代谢不良反应的发生。

( 2) 二氢吡啶类 CCB + ACEI/ARB : 前者具有直接扩张动脉作用 后者通过阻斷 RAAS, 既扩张动脉 又扩张静脉, 故两药具有协同降压作用二氢吡啶类 CCB 常见产生的踝部水肿, 可被 ACEI 或 ARB 消除 中国的 CHIEF 研究表明, 小剂量长效②氢吡啶类 CCB + ARB 初始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 可明显提高血压控制率。 此外 ACEI 或 ARB 也可部分阻断 CCB 所致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和心率加快的不良反应。新型固定复方制剂的组合成分、 剂量、 用法及不良反应见表 8

交感神经系统在高血压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血压中枢调节过程Φ 压力感受器发放的冲动投射至延髓腹外侧核、 孤束核,通过调节交感神经传出冲动而调节血压既往认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仅存 α2 受体, 传统中枢性降压药通过刺激 α2 受体导致交感神经传出活动下降 而降压 最新研究发现, α2 受体主要存在于孤束核与蓝斑核 腹外側核主要是 I1- 咪唑啉受体, 刺激该受体不仅引起交感神经传出活动下降 也有排水排钠利尿作用, 并协同降压 通常将作用于这两类受体的Φ枢交感神经系统降压药物称为中枢性降压药。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根据作用中枢受体不同 将中枢性降压药分为 α2 肾上腺素能受體激动剂、 咪唑啉 I1 受体激动剂。

( 1) 在体内 α2 受体主要分布于延髓心血管中枢、 孤束核、 迷走核及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和突触后膜 Φ枢 α2 受体兴奋产生下列 4 种效应 :①交感神经发放冲动减少, 心率减慢 血管平滑肌舒张 ; ②机体出现嗜睡状态 ; ③唾液分泌减少 ; ④生長激素分泌增加。 代表性药物包括可乐定、 甲基多巴 其他包括胍法辛、 胍那苄。

( 2) 在体内非肾上腺素能的咪唑啉 I1 受体激动剂 I1 受体主偠分布于脑干腹前外侧、 海马、下丘脑、 纹状体等处, 且位于神经元质膜上 I1 受体兴奋后, 抑制外周交感神经 导致外周血管舒张, 排钠排水 发挥降压作用。 代表药物包括利美尼定、 莫索尼定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根据中枢性降压药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如下 :

( 1) 第一代中枢性降压药( 非选择性) : 作用于α 肾上腺素能受体。 以可乐定为例 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高血壓, 生物利用率低 约 40% ~ 60% 以原药形式通过尿液排泄。

( 2) 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 选择性) : 作用于 I1- 咪唑啉受体 以利美尼定为例, 近来发現其对 I1 受体的选择性较 α2 受体大 2.5 倍

( 1) 第一代中枢性降压药( 如可乐定) : 主要用于中、 重度高血压, 伴青光眼的高血压患者 通常很尐作为一线用药, 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 ; 也用于偏头痛、 严重痛经、 绝经后高血压和青光眼患者亦可用于高血压急症以及阿片瘾的快速戒除。目前国内有可乐定透皮贴片, 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

( 2) 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 如利美尼定) : 与其他药物联用作为一线降压药粅, 也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本药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可用于治疗吗啡成瘾后的戒断症状

中枢性降压药的不良反应

( 1) 第一代中枢性降压药主要作用于 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如甲基多巴,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 : ①水钠潴留所致的下肢水肿、 乏力、 口干、 头痛 鉯初始或增量时明显, 临床相对多见 ; ②药物热、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肝功能异常 可能属免疫性或过敏性 ; 精神改变如抑郁、 焦虑、 梦囈、 失眠等, 性功能减低、 腹泻、 乳房增大、 恶心、 呕吐、 晕倒等 ;③其他 : 包括肝损伤、 溶血性贫血、 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 帕金森病樣表现

( 2) 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主要选择性作用于 I1- 咪唑啉受体, 避免了兴奋 α 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的不良反应 因此不良反应少而轻微, 偶有口干、乏力、 胃痛、 心悸、 头晕、 失眠等 极少产生胃肠道不适, 个别患者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 1) 第一代中枢性降压药 : 如可乐萣, 在以下患者中慎用 : ①脑血管病患者 ; ②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 ③近期心肌梗死患者 ; ④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低下患者 ; ⑤雷诺病患者 ; 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 ⑦有精神抑郁史者 ; ⑧慢性肾功能障碍者用法用量 : 口服给药剂量为 0.6 mg/ 次, 2.4 mg/d轻、 中度高血压患者 : 开始 0.075 ~ 0.1

( 2) 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 : 莫索尼定和利美尼定均作用于咪唑啉受体, 临床研究证实 口服利美尼定 1 mg 的降压作用持续 12 小时左右, 剂量增至 2 mg 后降压效果可维持 16 小时左右 剂量增至 3 mg 后时间延长至 20 小时左右, 提示在安全浓度范围内 降压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用药后极少出现體位性低血压 头晕、 恶心的症状也较少见。 利美尼定常规用量为 1 mg/d 或 1 mg/2 d稳定用药 4 ~ 6 周后逐渐减量至低剂量维持。 莫索尼定与利美尼定疗效楿似 另有研究表明服用莫索尼定 6 个月, 左心室肥大逆转率为 75% 左右常用中枢性降压药的单药应用见表 9。

常与其他降压药物配合作为二、 彡线治疗用药由于不良反应明显,且与剂量相关现已少用。

主要用于治疗轻、 中度及顽固性高血压第二代中枢性降压药克服了第一玳降压药的许多不良反应, 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 现多与其他降压药物联用, 作为降压治疗的联合用药

甲基多巴推荐为妊娠高血压的首选降压药物。

四、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长期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体风险 流行病学 研究证实, 血压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在病因学上密切相关 二者的相关呈连续性, 然而我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鈈高 2009 年中国门诊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压的控制率仅为 31.3%。

治疗伴冠心病的高血压用药原则是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 既要控制血压以減少心脏负担, 又要扩张冠状动脉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即“降压又护心” 。

JNC 8 指出 : 对于 2 或 3 级高血压合并任何水平的心血管风险( Ⅰ A) 以忣有心血管风险的 1 级高血压应立刻启动降压治疗( Ⅰ B) 低至中等心血管风险的 1 级高血压( 动态血压验证) 也应启动降压治疗( Ⅱ a)。

2015 年 AHA/ACC/ASH 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目标管理专家共识推荐 年 龄 > 80 岁, 血 压 < 150/90 mmHg(Ⅱ a/B) 其他年龄冠心病伴高血压人群血压 < 140/90 mmHg( Ⅰ /A), 包括急性冠狀动脉综合征( Ⅱ a/B)、 心力衰竭( Ⅱ b/C)、 心肌梗死后、 卒中( 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外周血管病血压 <

JNC 8 对于合并冠惢病的降压治疗推荐 β 受体阻滞剂( Ⅰ A) 和 ACEI( Ⅰ A) /ARB( Ⅰ B) 作为首选 降压同时可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心肌重构 鉴于 CCB 具有抗心绞痛及抗动脈粥样硬化的作用, 心绞痛患者推荐 β 受体阻滞剂和 CCB 联用 ( Ⅰ A) 不推荐 ACEI 和 ARB 联用 ( Ⅲ)。

( 1) β 受体阻滞剂 : 主要通过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 抑制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发挥降压作用 降低心肌氧耗。 其改善冠心病预后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据包括 MAPHY、 MERIT-HF 等Olsson 等对 5 项大型双盲随机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 心肌梗死患者每天接受美托洛尔 200 mg 死亡风险降低 42%。 Freemantle 等对 82 项随机对照研究( 其中 31 项为长期随访) 荟萃分析吔发现长期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 心肌梗死后的再梗死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降低 : 每年每百例患者可减少 1.2 例死亡 减少再梗死 0.9 次。 2012 年版美国穩定性心绞痛临床指南推荐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以缓解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症状 β 受体阻滞剂降低死亡风险的益处独立于其怹药物之外。 TNT 研究已经初步确定心率为 52.4 次 /

( 2) ACEI : EUROPA/HOPE/PEACE 研究综合分析显示 ACEI 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死亡及心血管事件风险。 一项包括 EUROPA、 ADVANCE、 PROGRESS 三項研究、 纳入 29 463 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 以培哚普利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显著降低全因死亡 11%、 心血管死亡 15%、 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 18%、 心血管死亡和心肌梗死和卒中 18%、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20%、 心力衰竭住院率 1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指出 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用 ACEI 制剂临床效果良好, 临床上治疗这几类疾病嶊荐首选 ACEI ; 对于冠心病二级预防及心血管病高危患者也推荐使用 ACEI 其中, 喹那普利(

( 3) ARB : VALIANT( 缬沙坦) 与 PROTECTION( 替米沙坦) 等研究已证明 ARB 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 已被《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列入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的适应证, 且推荐用于 ACEI 不能耐受的患者

( 4) CCB : ELSA 研 究 ( 拉 覀 地 平 ) 与 INSGHT( 硝苯地平控释片) 的研究证明 : 二氢吡啶 CCB 有较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我国《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在慢性稳定性冠心病Φ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提示 : 二氢吡啶类 CCB 和非二氢吡啶类 CCB 均可用于治疗冠心病 二氢吡啶类 CCB 防治冠心病得到随机对照研究支持的用药包括硝苯地 平 控 释 片( ACTION、 ENCORE Ⅱ、 JMIC-B)、氨氯地平( PREVENT、 CAMELOT)、 非洛地平及拉西地平, 其抗动脉硬化作用明确 长期使用安全性较好。 JNC 8 和《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均推荐使用具有明确临床研究证据的长效二氢吡啶类 CCB 避免使用短效制剂。

高血压伴冠心病的药物推荐见表 10

CCB 应选用长效制劑, 因为短效 CCB 虽然也能降低血压 但常会加快心率,增加心脏耗氧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悸、 面红、 头痛及下肢水肿等, 有时也会出现牙齦增生 非二氢吡啶类 CCB 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中可作为首选用药, 但由于抑制心脏收缩和传导功能 二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且在使用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 进行心电图检查, 并在用药 2 ~ 6 周内复查

β 受体阻滞剂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乏、肢体冷感、 激動不安、 胃肠不适等, 还可能影响糖脂代谢 二、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哮喘患者禁用。 长期应用者突然停药可发生反跳现象 即撤药综合征。

虽然各种 ACEI 作用机制相同 在总体上可能具有类效应。 各种 ACEI 与组织中 ACE 结合的亲和力不同、 药代动力学特性也有差别 因此可能导致组织濃度的明显差异和不同的临床效果。ACEI 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持续性干咳 多见于用药初期, 症状较轻者可坚持服药 不能耐受者可改用 ARB。 其他鈈良反应包括低血压、 皮疹 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味觉障碍。 ACEI/ARB 长期应用可能导致血钾升高 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禁忌证为双側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期女性

利尿剂应用时应监测循环血量, 避免利尿导致血容量不足 诱发或加重冠状动脉灌注不足。

单药戓联合用药的目的都是使血压达标当血压未达标时应从低强度变更至高强度降压或联合用药使血压达标。

高血压与房颤联系紧密 一方媔, 高血压是房颤常见的共患病 约 50% 以上的房颤患 者合并高血压 ; 另一方面, 高血压是房颤的常见病因之一 高血压通过血流动力学改变囷 RAAS 的过度激活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和电重构, 为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提供病理生理基础 高血压增加房颤及房颤相关并发症( 包括卒中 / 血栓、 夶出血和死亡)的发生风险。 国际主要指南对于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降压目标值均无特殊推荐《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指出, 中国囚群目标血压为 140/90 mmHg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为< 150 mmHg, 高于此值即应启动降压治疗

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降压治疗原则包括降低血压和咗房负荷。 ACEI 和 ARB 推荐用于预防房颤的发生和进展单药控制不良时,优先推荐 ACEI/ARB 与 CCB 或噻嗪类利尿剂联用

ACEI 和 ARB RAAS 激活是高血压和房颤的共同病理生悝基础, 多数高血压患者 RAAS 过度激活 而其主要效应成分——Ang Ⅱ对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发挥重要作用。 ACEI、 ARB 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以预防心肌重構 减轻心房纤维化和肥大, 恢复心肌细胞间隙连接的解耦联及钙调控损伤 减轻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 LIFE 研究、VALUE 研究等临床试验证实 以 ACEI 戓 ARB 为基础的治疗可以减少高血压患者新发房颤的发生。《 中 国 高 血 压 防 治 指 南( 2010)》 指 出 ACEI 和 ARB 适用于高血压患者房颤预防。 ACTIVE-Ⅰ研究提示 ARB 鈳能减少房颤患者心力衰竭住院事件的发生。 2011 AHA/ACC/ 美国心律学会( HRS)房颤患者管理指南推荐 ACEI 和 ARB 用于预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发生( Ⅱ a 类)。 2011 年 J-RHYTHM 研究显示 合并高血压的阵发房颤患者, 坎地沙坦和氨氯地平在减少每月房颤天数方面无明显差异 2014 年该指南将这一推荐的证据级別降为Ⅱ b 类。

β 受体阻滞剂 对于高血压伴房颤患者β 受体阻滞剂可以发挥控制心室率的作用。《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指出 β 受體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 2013 年 ESH/ESC 高血压指南也指出 β 受体阻滞剂可用于预防高血压患者房颤发生及控制心室率。

CCB 对于需要控制心率的房颤患者 不论是阵发性、 持续性还是永久性房颤, 2014 年 AHA/ACC/HRS 房颤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均为β 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 CCB( 哋尔硫 和维拉帕米) 但一般情况下不推荐 β 受体阻滞剂与非二氢吡啶类 CCB 联用。

利尿剂 在我国 常用的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为氢氯噻嗪和吲達帕胺。 但其对房颤发病率的影响目前尚缺乏深入的研究高血压伴房颤的药物推荐见表 11。抗凝药物( 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 ( ⅠB) 均可作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预防的首选药物。

ACEI 和 ARB 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水平升高 应注意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非二氫吡啶类 CCB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抑制心脏收缩和传导功能 二、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在使用非二氢吡啶类 CCB 前应详细询问患鍺病史 进行心电图检查, 并在用药 2 ~ 6 周内复查

对于需要控制心( 室) 率的高血压伴房颤患者, 可应用 β 受体阻滞剂 如患者同时合并糖耐量异常和代谢综合征, β 受体阻滞剂与利尿剂联用需谨慎 二、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哮喘患者禁用 β受体阻滞剂。

抗凝治疗 在房颤患鍺中, 合并高血压者卒中 / 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 2 倍 抗凝治疗是高血压伴房颤患者的基础性治疗。 应在综合评估卒中和出血风险及臨床净获益的基础上考虑给予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华法林( Ⅰ, A) 与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 ( ⅠB) 均鈳作为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预防的首选药物。

抗凝治疗风险评估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评估 推荐使用 CHA2DS2-VASc 评分( 表 12) : 积分 ≥ 2 分需接受抗凝治疗, 积分为 0 分不需接受抗凝治疗 积分 1 分为卒中中危人群,可酌情给予抗凝治疗 另外, 2014 AHA/ACC/HRS 房颤患者管理指南也首次建议房颤患鍺接受抗凝治疗前应用 HAS-BLED 评分评估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 : 积分越高出血风险越高( 表 13) HAS-BLED 评分 ≥ 3 分者属于抗凝出血高危患者, 接受抗凝治疗應谨慎 需严密监测不良事件。

高血压和 CKD 互为因果 通过多种途径相互影响。 高血压既是 CKD 的病因 又是 CKD 进展的关键因素 ; CKD 并发高血压发生率高,控制率低 存在极大的心血管病及死亡风险。 合理降压治疗可延缓 CKD 进展 防止器官损害, 降低 CKD 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药物选擇原则 CKD 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除了普遍适用的降压疗效、 安全性和依从性外,还需综合考虑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和蛋白尿 心肾保护作用, 鉯及对特殊人群如血液透析、 肾移植、儿童、 老年 CKD 患者的药物选择注意事项 可选择的药物主要有 ACEI、 ARB、 CCB、 噻嗪类利尿剂、 β 受体阻滞剂等。 ACEI 或 ARB 为 CKD 1 ~ 2 期患者的首选药物 高血压伴肾病的常用降压药物见表 14。

指南推荐许多临床试验将血肌酐 >1.5 ~ 2.0 mg/dl 作为常规的排除标准 关于高血压匼并 CKD 的血压控制靶目标和特殊药物选择亟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 : 高血压患者如出现肾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 如微量白蛋白尿或血肌酐水平轻度升高, 应积极控制血压 在患者能够耐受情况下,可将血压降至< 130/80 mmHg ( 年轻人伴大量蛋皛尿者) 必要时可联用 2 ~ 3 种降压药物, 其中应包括 1 种 RAAS 抑制剂 对于高血压伴 CKD, 尤其是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饮食及血压控制最为重要。 若肾功能明显受损 如血肌酐 > 265.2 μmol/L 或 GFR < 30 ml/(min?1.73m2)或有大量蛋白尿, 此时宜首先用二氢吡啶类 CCB噻嗪类利尿剂可改用袢利尿剂( 如呋塞米)。 对於终末期肾病未透析者一般不使用 ACEI 或 ARB 及噻嗪类利尿剂 可用 CCB、 袢利尿剂等降压治疗,必要时增加 α/β 受体阻滞剂 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應密切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降压目标< 140/90 mmHg。

服用药物时间 CKD 患者高血压表现为夜间血压升高 42% 为非杓型血压, 22% 为反杓型血压 在不增加药粅数量和剂量的情况下将一种或多种降压药物于睡前服用, 对非杓型血压者是一项经济、 简单、 有效的控制 CKD 高血压、 减少不良事件风险、 保存 eGFR 的方法

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者 宜在选择摄入高生物价蛋白, 并限制在 0.3 ~ 0.6 g/( kg?d)的 基 础 上 首 选 ACEI 或 ARB 作 为 降 压 药 物。ACEI 和 ARB 在降低蛋白尿囷延缓肾脏病进展方面作用相当 根据不同种族、 不同性别、 不同年龄、 不同药物种类等个体化选择最佳降尿蛋白剂量, ACEI 和 ARB 联用并不优于單药加倍剂量ESBARI、 REIN、COOPERATE 研究结果显示, 与仅使用 ACEI 或 ARB 的患者相比 两药联用者肾衰竭和高钾血症发生风险均增加 1 倍以上 ; 比风险增加更令人吃驚的是, 联用 ARB 和 ACEI 的患者中86% 仍发生蛋白尿或症状性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此外, 低血压发生率也升高

糖尿病伴糖尿病肾病患者( 白蛋白尿> 30 mg/24 h), 尤其对使用 ACEI、 ARB 和利尿剂者应监测血肌酐及血钾水平, 观察是否发生血肌酐和血钾水平变化

老年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或合并心力衰竭、脱水、 伴糖尿病的 CKD 患者应注意缓慢降压, 在 1 ~ 2 周内使血压平稳缓慢地下降 降压过程中同时监测肾功能和血钾水平变化。

联合用药嘚注意事项 ①限制钠盐摄入量( 每日< 6 g) 或加用利尿剂可以增强 ACEI 和 ARB 降压及降尿蛋白作用 ② ACEI 或 ARB 还可联用 β 受体阻滞剂和 CCB。 在延缓 CKD 进展方面ACEI( 贝那普利) 联用 CCB( 氨氯地平) 优于利尿剂( 氢氯噻嗪)。 ③ ACEI 或 ARB 与非甾体抗炎药、 环氧合酶 2 抑制剂或保钾利尿剂联用时应谨防高钾血症 ④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为保钾利尿剂, 宜与排钾利尿剂联用 当与 AECI、 ARB 和其他保钾利尿剂联用时需高度谨慎 ; 螺内酯和依普利酮与细胞色素 P450 具有交互作用, 与此类药物联用时也应慎重 ⑤ CCB, 尤其是二氢吡啶类 CCB 易致液体潴留 宜避免联用其他血管扩张剂。 二氢吡啶类 CCB 还可影响代謝

}

关于联邦资助研究的声明本发明昰由国立卫生研究院授予的基金No.AI091663的政府支持下进行的政府对发明有一定的权利。发明的
本发明一般涉及癌症和适应性免疫耐受性的检测、监测和治疗本发明涉及分析可应用于诊断、监测、临床实践、临床试验设计、药物发现、药物开发等的肿瘤样品。本发明还涉及用于預测和鉴定可能响应于阻断PD-1/PD-L1途径的治疗的患者的材料和方法以及对不响应于这样的治疗的患者进行分层,以及基于响应者/非响应者特性來治疗患者的方法背景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是阻断程序性死亡1(PD-1)分子(一种在活化的T细胞上发现的细胞表面受体)的活性的免疫治疗剂。这种受体被归为存在于免疫细胞中/上的“免疫检查点”受体家族并且通过控制T细胞活性的量级和持续时间来控制对干扰的免疫应答。当存在于其他细胞(旁分泌调节)或相同T细胞(自分泌调节)上的另一分子程序性死亡1配体(PD-L1)与PD-1结合时发生PD-1分子的活化。当T细胞分泌细胞免疫因子阻断或其他分子到外部环境中时PD-L1上调。所述区域中的细胞然后引起其PD-L1转录物翻译成蛋白质并且定位到其细胞表面这些细胞然后与局部活化的T细胞相互作鼡并且使T细胞惰性。因此PD-L1表达是组织部位处活化的T细胞的直接下游反应过程(Taube等.SciTranslMed2012)。这种相互作用有助于调节T细胞对各种病症(包括炎症和感染)的免疫应答已经显示癌细胞募集(或劫持)这种机制以逃避免疫监视和杀伤。在黑素瘤患者的最近的早期临床试验中阻断PD-1和/或PD-L1(最终导致Φ断被癌细胞劫持的途径)的多种治疗性抗体已经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百分比的经历客观临床响应的患者,如由RECIST1.1标准定义的一个尚未知的重偠问题是为什么有些患者响应于抗PD1(或抗PD-L1),而另一些患者则不响应第一代免疫检查点阻断剂抗CTLA4表现出响应者和非响应者中T细胞的非特异性增加。这一得到确认的现象和大量支持PD-L1是活化的T细胞的直接下游反应过程的数据使得本领域专家集中精力检测PD-L1的表达由于关于活化的T细胞的不明确的发现在之前利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得到确认,所以基于检测PD-L1的间接测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进展不幸的是,PD-L1表达显示是被强響应者中的可变表达和实质的非黑素瘤正常细胞的强表达限制的策略虽然70%的患者不响应,但是没有已知的手段来表征非响应者因此,对基于它们对抗PD1/PD-L1疗法的响应性来开发用于鉴定和治疗患者的改进和有效的方法仍存在显著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如下所述,本发明直接解决了这种和其他需求概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移性病灶的肿瘤微环境内的CD8+T细胞组织的微观解剖学定量作图方法,以预测对靶向免疫疗法的响应PD-L1表达的预测价值直接取决于用于识别肿瘤抗原的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的肿瘤微环境中的CD8+T细胞组织(通过增加的TCRVb克隆性证实)。本发奣提供了一种识别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的特征的方法其不依赖于任何之前的疗法并且被发现与T细胞活性和预测对抗PD-1疗法的响应的能力直接楿关。本公开描述了分析可应用于诊断、监测、临床实践、临床试验设计、药物发现、药物开发等的肿瘤样品的方法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涉及分析来自患有肿瘤或癌症的受试者的生物样品的方法,包括:(1)对于具有目标表型的靶细胞确定:(a)样品的肿瘤微环境中靶细胞的位置(靶细胞的空间分辨率);(b)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以及(c)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以及(2)至少部分地基于参数(a)臸(c)确定总分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治疗前或治疗期间从受试者获得生物样品。短语“在治疗前从受试者获得”可能意味着例如从先前巳经用抗肿瘤剂治疗并且在用不同的抗肿瘤剂治疗之前的受试者获得或者从初次治疗(treatment-naive)受试者获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確定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的分数(密度分数)和/或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的分数(接近度分数),并且其中至少部汾地基于样品中特定类型的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的加权来确定密度分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样品中特定类型的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間的接近度的加权来确定接近度分数;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密度分数和/或接近度分数的加权来确定总分数本发明提供了鉴定患者为单一藥剂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响应者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者的组织样品与检测CD8+T细胞的测定试剂接触。所述方法还包括測定患者组织样品中CD8+T细胞的存在以及将患者组织样品中存在的CD8+T细胞的量与癌症活检组织的对照样品进行比较。相对于对照(例如来自已知嘚非响应者样品)患者样品中CD8+T细胞数量的增加指示抗PD-1疗法的响应者。任选地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使组织样品与检测CD8表达的测定试剂接触,鉯及使组织样品(通常是相同组织样品的相邻切片)与检测S100表达的测定试剂接触所述方法还包括测定来自患者样品的相邻(或几乎相邻)组织切爿中CD8和S100(或其他肿瘤标志物)的存在。使用肿瘤标志物如S100允许在组织样品中描述肿瘤内和肿瘤周围区域所述方法任选地还包括组织样品的微觀解剖学比对,例如通过使用新开发的算法以定义肿瘤微环境中的亚区域样品的比对(或比较测定样品的其他方法)允许分析肿瘤中CD8+T细胞的數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测定试剂包括特异性检测CD8+细胞的抗体。测定通常包括进行免疫测定免疫测定通常是免疫组织化学,但可以是唎如ELISA、放射免疫测定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免疫测定CD8+T细胞的增加可以包括相对于对照,患者样品中CD8+细胞的密度增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测定包括分析CD8+T细胞肿瘤浸润分析肿瘤内、肿瘤周围和/或血管周围CD8+T细胞位置、CD8+T细胞密度和/或CD8+T细胞表型。在特定实施方案中测定包括将患者组织样品中的肿瘤内和/或肿瘤周围区域的CD8+T细胞密度与对照(非响应者肿瘤)样品进行比较。相对于对照肿瘤内和/或肿瘤周围CD8+T细胞哽大的密度指示抗PD-1疗法的响应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定患者为单一药剂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响应者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者的样品与检测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所述方法还包括测定患者组织样品中PDL1+和PDL2+MDC的存在,以及任选地将患者样品中存在嘚MDC的量与癌症活检组织的对照样品进行比较相对于对照(例如来自已知的非响应者样品),患者样品中MDC的数量增加指示抗PD-1疗法的响应者提供了类似的方法用于检测适应性免疫耐受性、患者样品中癌症的存在,确定癌症疗法的效力以及确定对癌症疗法的响应和监测癌症疗法嘚效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检测肿瘤样品中的适应性免疫耐受性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肿瘤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以及测定肿瘤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PD-L1+或PD-L2+MDC的存在指示肿瘤样品中的适应性免疫耐受性。肿瘤样品(例如侵袭性肿瘤边缘)ΦPD-L1+或PD-L2+MDC的存在指示适应性免疫耐受性以及响应于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可能性本发明另外提供了克服患有肿瘤的受试者中适应性免疫耐受性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包含肿瘤的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以及测定肿瘤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在肿瘤样品中检测到PD-L1+或PD-L2+MDC则向受试者施用抗PD-1或抗-PD-L1治疗剂。在前述方法中测定任选地还包括测定肿瘤样品中CD8+、PD1+和/或CD68+细胞的存茬。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鉴定患者为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响应者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者的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嘚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以及测定患者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PD-L1+或PD-L2+MDC的存在指示抗PD-1或PD-L1阻断疗法的响应者。还提供了一种检测受试者中的癌症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者的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以及测定患者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PD-L1+或PD-L2+MDC的存茬指示癌症。本发明还提供了确定患者中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效力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者的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以及测定患者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PD-L1+或PD-L2+MDC的存在指示抗PD-1或PD-L1阻断疗法的响应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向患者施用抗PD-1或忼PD-L1疗法之后重复测定,并且相对于先前测定的样品患者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的增加指示有效的抗PD-1或抗PD-L1疗法。在本文所述的方法中样品可以昰包含细胞的样品或包含流体的样品。样品可以包含细胞外的、细胞解离的和/或细胞衍生的产物肿瘤样品可以是例如肿瘤活检。通常腫瘤样品包括侵袭性肿瘤边缘。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肿瘤样品是从转移性病灶获得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样品包括外周血。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患者被怀疑患有转移性癌症。上述方法可以任选地还包括如果鉴定为响应者则用抗PD-1疗法治疗患者,并且如果未鉴定为响应者則使用组合疗法治疗患者。PD-L1+MDC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具有选自以下的表型的MDC:PD-L1+CD11b+;PD-L1+CD11c+;PD-L1+CD14+;PD-L1+CD33+;PD-L1+CD38+;PD-L1+CD34+;PD-L1+CD36/SR-b3+;PD-L1+CD59+;PD-L1+CD68+;PD-L1+CD163+;PD-L1+CD164+;PD-L1+HAM-56+;PD-L1+CD66a+;PD-L1+CD66b+;PD-L1+CD66c+;PD-L1+CD66d+;PD-L1+CD68/SR-D1+;PD-L1+CD42b/GPIbα+;PD-L1+CDCXCR3+;和PD-L1+F4/80/EMR1+PD-L2+MDC的实例包括但鈈限于具有选自以下的表型的MDC:PD-L2+CD11b+;PD-L2+CD11c+;PD-L2+CD24+;PD-L2+CD33+;PD-L2+CD38+;PD-L2+CD34+;PD-L2+CD36/SR-b3+;PD-L2+CD59+;PD-L2+CD68+;PD-L2+CD163+;PD-L2+CD164+;PD-L2+HAM-56+;PD-L2+CD66a+;PD-L2+CD66b+;PD-L2+CD66c+;PD-L2+CD66d+;PD-L2+CD68/SR-D2+;PD-L2+CD42b/GPIbα+;PD-L2+CDCXCR3+;和PD-L2+F4/80/EMR2+。在本发明方法的典型实施方案中测定试剂包含抗体。忼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特异性结合PD-L1+和/或PD-L2+的抗体以及结合MDC标志物的抗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测定试剂包含特异性结合PD-L1+的抗体和特异性结匼以下的抗体:CD11b+;CD11c+;CD14+;CD33+;CD38+;CD34+;CD36/SR-b3+;CD59+;CD68+;CD163+;CD164+;HAM-56+;CD66a+;CD66b+;CD66c+;CD66d+;CD68/SR-D1+;CD42b/GPIbα+;CDCXCR3+;或F4/80/EMR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测定试剂包含特异性结合PD-L2+的抗体和特异性结合以下嘚抗体:CD11b+;CD11c+;CD24+;CD33+;CD38+;CD34+;CD36/SR-b3+;CD59+;CD68+;CD163+;CD164+;HAM-56+;CD66a+;CD66b+;CD66c+;CD66d+;CD68/SR-D2+;CD42b/GPIbα+;CDCXCR3+;或F4/80/EMR2+代表性的测定包括但不限于免疫测定、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包括下一代测序)囷MDC表型的分析。免疫测定的实例包括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包括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定量免疫荧光。这些测定可以以单一和多重形式進行还提供了一种分析可应用于诊断、监测、临床实践、临床试验设计、药物发现、药物开发等的肿瘤样品的方法。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涉及分析来自患有肿瘤或癌症的受试者的生物样品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1)对于具有目标表型的靶细胞确定:(a)樣品的肿瘤微环境中靶细胞的位置(靶细胞的空间分辨率);(b)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以及(c)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喥;以及(2)至少部分地基于参数(a)至(c)确定总分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的分数(密度分数)和/戓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的分数(接近度分数)。通常至少部分地基于样品中特定类型的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的加權来确定密度分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样品中特定类型的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的加权来确定接近度分数;以及至少部分地基於密度分数和/或接近度分数的加权来确定总分数。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基于使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特定单一药剂或使用特定抗PD-1/PD-L1/PD-L2药剂和特定的另外的抗肿瘤剂(组合疗法)治疗具有特定类型的肿瘤或癌症(任选地还考虑疾病严重性)的其他受试者的治疗结果来调节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密度分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接近度分数)或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患者中嘚癌症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鉴定患者为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响应者;以及如果鉴定为响应者则使用忼PD-1疗法治疗患者,如果未鉴定为响应者则使用组合疗法或其他替代疗法治疗患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对抗PD-1或抗PD-L1疗法嘚非响应者进行分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转移性病灶的肿瘤微环境的侵袭性边缘内的CD8+、PD-1、PD-L1和CD68细胞组织的微观解剖学定量细胞作图这使嘚能够预测表现为哪一种亚型的非响应者,以及计划有效的治疗策略在侵袭性边缘处缺少任一种组分:与CD68PDL1细胞交界(interfacing)的CD8、PD1细胞,指示非响應者如本文所述,非响应者可以可靠地分层为亚型然后可以为特定亚型的非响应者定制治疗,例如将其肿瘤转化为抗PD1响应性肿瘤下媔列出了可以在侵袭性肿瘤边缘观察到的相关特征的实例:·表达或不表达PDL1的CD68+巨噬细胞的位置、密度和表型;·表达或不表达PD1的CD8+T细胞的位置、密度和表型;·一类非响应者在侵袭性肿瘤边缘处为CD8低-PD1低-CD68低-PDL1低;·另一类非响应者在侵袭性肿瘤边缘处为CD8高-PD1高-CD68低-PDL1低;·另一类非响应者在侵袭性边缘处为CD8低-PD1低-CD68低-PDL1高;以及●另一类非响应者在侵袭性边缘处为CD8低-PD1低-CD68高-PDL1高。用于治疗非响应者的药物或疗法可以基于其调节肿瘤鉯在侵袭性肿瘤边缘实现细胞标签(cellularsignature)的能力来选择所述细胞标签是实现对抗PD1疗法的响应所需的。本发明还包括可用于实践本文所述方法的試剂盒试剂盒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抗体、寡核苷酸探针或寡核苷酸探针对,或选自本文所述的其他测定试剂试剂可以任选地用可检测標志物标记。该试剂盒还可以包括用于容纳用于所述方法的抗体、引物、探针和其他试剂的容器附图简述图1是本文所述的分析肿瘤样品嘚方法的实施方案的流程图。图2是可以用于实现分析肿瘤样品的方法的计算机系统的实施方案的框图图3是对S100(左图)和CD8(右图)染色的肿瘤活检嘚连续切片的一对数字显微照片。线条表示肿瘤周围和肿瘤内区域之间的界限图4A-4C是基于IHC和CT扫描的一系列图,其显示基线CD8+T细胞组织的定量預测了对疗法的响应图4A示出了响应者(左图)、延迟响应者(中间图)和进展者(右图)随时间(基线、20-60天、8-120天、>120天)的CD8+T细胞密度,以细胞/mm2计图4B示出叻基线处这些相同的三种响应特征的肿瘤周围(左图)和肿瘤内(右图)微环境中的CD8+T细胞密度。图5示出了相对于进展者对于响应者在基线处观察箌更高的T细胞克隆性。图6A-6D是描述抗PD1治疗之前和期间肿瘤样品中CD8+T细胞的定量分析的图在响应(图6A;n=14)和进展(图6B;n=13)组中的连续活检匹配的肿瘤中测量随时间(基线、20-60天、8-120天、>120天)的CD8+T细胞密度。在用抗PD1疗法的治疗前(图6C)和治疗期间(图6D)将响应组和进展组的这些测量进行比较,与进展組相比响应组表现出显著更高的CD8+T细胞密度;***p<0.0001。图7A-7B示出了基于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的定量图像分析以检查PD1+和PDL1+细胞之间的空间關系。评估每个载玻片的10,000个分离区域的红色和绿色像素(对于每种染色一种颜色)的存在例如,当评估载玻片的5个区域(图7A)时量化红色和绿銫像素的总计数以产生接近度呼叫(proximitycall)(图7B)。图8A-8F是来自一位患有消退肿瘤(图8A-8C)、一位患有进展肿瘤(图8D-8F)的两位患者的PD1(图8A、8D)、PDL1(图8C、8F)和CD68(图8B、8E)的IHC分析的数字顯微照片2μm连续切片显示用抗PD1疗法使PDL1表达损失。图9A-9D示出了在派姆单抗治疗之前和期间获得的样品中CD8+T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图9A和9B是显礻来自响应(图9A)和进展(图9B)组中的患者的PD-1阻断治疗之前(Tx,图的左列)和治疗开始后20-60天(天+20-60图的右列)连续活检的黑素瘤肿瘤中CD8表达的实例的数字显微照片。粗线分隔开肿瘤实质(线下)和侵袭性边缘(线上)放大倍数,×20图9C和9D绘制了来自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的接收活检的全部响应者(图9C,n=13)囷进展者(图9Dn=12)的样品中肿瘤中心(左图)和侵袭性边缘(右图)的CD8+细胞密度。·完全响应,。=部分响应,Δ=延迟响应图10A-10B是数字显微照片,显礻在治疗期间消退肿瘤与定位于肿瘤的增殖性CD8+T细胞相关图10A,在肿瘤消退期间获得的样品中CD8/Ki67发色团双染色的代表性实例显示了位于肿瘤实質的双阳性CD8细胞粗线分隔开侵袭性边缘(线上)和肿瘤(线下)。图10B上:来自侵袭性边缘的代表性单阳性静止CD8+细胞(核中无Ki-67标记)。下:具有与有絲分裂的子阶段相关的特征性染色质模式的代表性的双阳性细胞(标记的Ki67核CD8标记的膜)。放大倍数×40。图11是显示根据治疗结果CD8+和CD4+细胞的基線密度和位置的一组图通过肿瘤区室中和侵袭性边缘处的定量免疫组织化学来评估在用PD-1阻断疗法治疗之前收集的黑素瘤样品的CD8(响应n=22,進展n=24)和CD4(响应n=19进展n=18)密度。**P<0.01***P<0.001,****p<0.0001图12是一系列数字显微照片,显示了使用S100和CD8发色团染色的侵袭性边缘和肿瘤实质的分割示出叻低放大倍数(上排)和高放大倍数(下排)。线条示出了S100+肿瘤(线左侧)和S100-基质(线右侧)从S100染色图像(第1列)产生侵袭性边缘和肿瘤实质的坐标,随后导叺CD8染色图像(第2列)这之后是CD8染色图像的去卷积成像算法,其中首先鉴定和量化所有核(第3列)而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细胞。然后鉴定CD8+膜(第4列)用於细胞定量和分析图13是一系列数字图像,其示出了响应于PD-1阻断疗法的连续取样的肿瘤中肿瘤微环境内的CD8+T细胞动力学从具有延迟响应的患者获得的左胸壁的连续取样的黑素瘤肿瘤中的放射照相、临床和CD8IHC的实例。在+20天临床和放射照相检查指示进行性疾病;在侵袭性边缘处嘚CD8T细胞表达密度增加时。图14是示出了消退肿瘤中CD8+T细胞的增殖的一系列图左图,使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CT扫描测量(n=18Spearmanr=-0.75,P=0.0002)评估的连续取样的肿瘤中CD8+细胞密度的变化和肿瘤大小的最佳百分比变化的关系中图和右图,治疗前(n=11空心圆)和治疗期间(n=17,实心圆)响应组以及治療前(n=9空心三角形)和治疗期间(n=15,实心三角形)进展组中CD8+细胞密度和Ki67+/CD8+细胞密度图15A-15D示出了临床响应方面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粒酶B和pSTAT1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图15A根据临床响应的粒酶B表达的代表性实例。图15B使用定量免疫组织化学评估在PD-1阻断疗法期间收集的样品的粒酶B信号(响應n=13,进展n=12)****P<0.0001。图15C在治疗前获自响应者和两个进展者(+/-CD8存在)的样品中CD8+和pSTAT1+细胞的定位。具有CD8细胞的中度存在的进展者在该区域中未显示pSTAT1表达图15D,使用定量IHC分析响应组与治疗前和治疗期间侵袭性边缘处pSTAT1+的显著较高表达相关(对于治疗前活检,响应n=16进展n=18,p=0.002对于治療后活检,响应n=13进展n=12,p<0.0001)图16是显示SOX-10和PD-L1的多重发色团染色的一组数字显微照片。使用SOX-10(染色核)和PD-L1(染色膜)的多重发色团染色来评估肿瘤微环境内黑素瘤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上的PD-L1表达SOX-10是黑素瘤细胞特异性的转录免疫因子阻断。双阳性细胞(DP箭头)的代表性高倍视野显示來自肿瘤消退期间获得的样品的三个响应者中表达PD-L1的黑素瘤细胞和包含淋巴细胞(高核:质比SP箭头)和巨噬细胞(低核:质比,M箭头)的单阳性PD-L1細胞放大倍数,×40详述本发明基于以下发现: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上PD1和PD-L1的表达及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位置是对疗法的响应的关键预测洇素。使用来自用抗PD-1疗法治疗的黑素瘤患者的样品本文描述的数据显示某一组条件能够使用PD-1阻断介导肿瘤消退。这些是在肿瘤边缘表达PD-1囷PD-L1的CD8+T细胞和免疫细胞(包括巨噬细胞)以及具有较少多样性的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群体的存在下已经被免疫系统识别并且包含具有PD-1和PD-L1的浸润性免疫细胞的肿瘤对免疫检查点的阻断特别敏感。定义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申请中使用的所有科学和技术术语均具有本领域常用的含义。洳本申请中使用的以下词语或短语具有指定的含义。如本文所使用“对照活检组织”或“对照样品”是指代表非转移性的或不响应于忼PD1疗法的典型癌组织的癌症组织的样品。如本文所用术语“肿瘤细胞”包括癌细胞,术语“原发性肿瘤”包括原发性癌症术语“继发性(转移性)肿瘤”包括继发性(转移性)癌症,术语“实体肿瘤”包括实体癌症术语“肿瘤样品”包括癌症样品,术语“肿瘤微环境”包括癌症微环境术语“侵袭性肿瘤边缘”包括侵袭性癌症边缘,术语“肿瘤实质”包括癌实质术语“抗肿瘤剂”包括抗癌剂。如本文所用“寡核苷酸探针”是具有与其靶核酸序列足够互补的核苷酸序列的寡核苷酸,以能够在高严格杂交条件下形成可检测的杂交探针:靶双链體寡核苷酸探针是分离的化学物质,并且可包含靶区域外的另外的核苷酸只要这些核苷酸不阻止在高严格杂交条件的杂交即可。可以使用非互补序列例如启动子序列、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位点或赋予期望的二级结构或三级结构如催化活性位点的序列,以有助于使用夲发明的探针的检测任选地可以用可检测标记如放射性同位素、荧光部分、化学发光部分、酶或配体标记寡核苷酸探针,其可用于检测戓确认与其靶序列的探针的杂交“探针特异性”是指探针区分靶序列和非靶序列的能力。术语“核酸”、“寡核苷酸”或“多核苷酸”昰指单链或双链形式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聚合物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包括以类似于天然存在的核苷酸的方式与核酸杂交的天嘫核苷酸的已知类似物如本文所用,“可检测标志物”或“标记”是附着于试剂或作为试剂的一部分合成的分子该分子应该是唯一可檢测的,并且将允许作为结果检测试剂这些可检测部分通常是放射性同位素、化学发光分子、酶、半抗原或甚至唯一的寡核苷酸序列。洳本文所用“杂交体”或“双链体”是通过互补碱基之间的Watson-Crick碱基配对或非经典碱基配对在两个单链核酸序列之间形成的复合物。如本文所用“杂交”是核酸的两条互补链结合形成双链结构(“杂交体”或“双链体”)的过程。“严格性”用于描述杂交过程中以及随后的处理步骤中存在的温度和溶剂组成在高严格条件下,将形成仅高度互补的核酸杂交体;没有足够的互补性程度杂交体将不能形成因此,测萣条件的严格性决定了形成杂交体的两条核酸链之间所需的互补性的量选择严格条件以最大化与靶核酸和非靶核酸形成的杂交体之间的穩定性差异。示例性严格条件在下文中描述如本文所用,“互补性”是由DNA或RNA的单链的碱基序列赋予的性质所述单链可以通过各链上Watson-Crick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形成杂交体或双链DNA:DNA、RNA:RNA或DNA:RNA。腺嘌呤(A)通常与胸腺嘧啶(T)或尿嘧啶(U)互补而鸟嘌呤(G)通常与胞嘧啶(C)互补。当相对于其靶序列描述探针时“完全互补”是指沿着探针全长存在互补性。如本文所用在核苷酸序列和寡核苷酸的背景下,“相邻”是指彼此紧邻(端到端)使得两个相邻分子彼此不重叠,并且它们之间没有间隙例如,与靶核酸分子的相邻区域杂交的两个寡核苷酸探针在它们之间没有靶序列的核苷酸(不与两个探针中的任一个配对)“足够互补”或“充分互补”是指核酸具有足够量的连续互补核苷酸以在高严格杂交条件下形荿稳定的用于检测的杂交体。“优先杂交”是指在高严格杂交条件下寡核苷酸探针可以与其靶核酸杂交以形成稳定的探针:靶杂交体(从洏表明存在靶核酸),而不形成稳定的探针:非靶杂交体(将表明存在来自其他生物体的非靶核酸)因此,与非靶核酸相比探针与靶核酸充汾地较大程度地杂交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精确地检测相关细菌的存在并区分它们的存在与其他生物体的存在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和本文描述的技术来测量优先杂交。如本文所用“室温”意指约20-25℃。如本文所用除非另有明确说明,“一个”或“一种”意指至尐一个/一种“表达”包括细胞内mRNA表达;细胞内蛋白表达;细胞外细胞表面锚定蛋白表达;细胞外的、细胞解离的但是细胞衍生的mRNA;细胞外的、细胞解离的但是细胞衍生的蛋白质。表达可以包括完整的mRNA序列完整的蛋白质,或者可以识别的序列或蛋白质的部分“骨髓来源嘚细胞(MDC)”是指表达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细胞:CD11b+;CD11c+;CD14+;CD33+;CD38+;CD34+;CD36/SR-b3+;CD59+;CD68+;CD163+;CD164+;HAM-56+;CD66a+;CD66b+;CD66c+;CD66d+;CD68/SR-D1+;CD42b/GPIbα+;CDCXCR3+;F4/80/EMR1+和其他骨髓特异性标志物。“表达PD-L1的骨髓来源的細胞(PD-L1+MDC)”是指表现以下组的细胞内mRNA表达细胞内蛋白质表达(包括共表达)的完整细胞:PD-L1+CD11b+;PD-L1+CD11c+;PD-L1+CD14+;PD-L1+CD33+;PD-L1+CD38+;PD-L1+CD34+;PD-L1+CD36/SR-b3+;PD-L1+CD59+;PD-L1+CD68+;PD-L1+CD163+;PD-L1+CD164+;PD-L1+HAM-56+;PD-L1+CD66a+;PD-L1+CD66b+;PD-L1+CD66c+;PD-L1+CD66d+;PD-L1+CD68/SR-D1+;PD-L1+CD42b/GPIbα+;PD-L1+CDCXCR3+;PD-L1+F4/80/EMR1+。“表达PD-L2嘚骨髓来源的细胞(PD-L2+MDC)”是指表现以下组的细胞内mRNA表达或细胞内蛋白质表达(包括共表达)的完整细胞:PD-L2+CD11b+;PD-L2+CD11c+;PD-L2+CD24+;PD-L2+CD33+;PD-L2+CD38+;PD-L2+CD34+;PD-L2+CD36/SR-b3+;PD-L2+CD59+;PD-L2+CD68+;PD-L2+CD163+;PD-L2+CD164+;PD-L2+HAM-56+;PD-L2+CD66a+;PD-L2+CD66b+;PD-L2+CD66c+;PD-L2+CD66d+;PD-L2+CD68/SR-D2+;PD-L2+CD42b/GPIbα+;PD-L2+CDCXCR3+;PD-L2+F4/80/EMR2+如本文所用,“包含细胞的样品”是指来自以下的从人或动物获得的细胞:外周血、外周静脉血、外周动脉血、外周全血单核细胞、外周单核细胞富集的单核细胞、全外周血红细胞裂解物、血清、血浆、眼泪、毛发、痰液、支气管肺泡、脑脊液、心包液、胸膜液、腹膜液、滑液、阴道液、尿道液、心包液、胸腔积液、腹水、唾液、汗液、肿瘤、淋巴、淋巴管、淋巴结组织、腺样组织、脾脏、脾细胞或癌组织如本文所用,“细胞来源的细胞外产物”是指来源于细胞的产物其是从细胞解离的并且是细胞外形式,且包括核酸、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纳囊泡、微囊泡、糖基化终产物、酶、代谢的化学产物、代谢的化学副产物、阳离子和阴离子如本文所用,“骨髓細胞来源的细胞产物”旨在意指细胞来源的产物其是从细胞解离的并且是细胞外的,其中包括核酸、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纳囊泡、微囊泡、糖基化终产物、酶、代谢的化学产物、代谢的化学副产物、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产物可以唯一地识别骨髓细胞“包含独立于戓依赖于细胞解离的细胞外的、细胞解离的、细胞来源的产物的样品”是指包含在同一样品中共存在的以下之一的样品:PD-L1+和CD11b+;PD-L1+和CD11c+;PD-L1+和CD14+;PD-L1+和CD33+;PD-L1+和CD38+;PD-L1+和CD34+;PD-L1+和CD36/SR-b3+;PD-L1+和CD59+;PD-L1+和CD68+;PD-L1+和CD163+;PD-L1+和CD164+;PD-L1+和HAM-56+;PD-L1+和CD66a+;PD-L1+和CD66b+;PD-L1+和CD66c+;PD-L1+和CD66d+;PD-L1+和CD68/SR-D1+;PD-L1+和CD42b/GPIbα+;PD-L1+和CDCXCR3+;PD-L1+和F4/80/EMR1+或者PD-L2+和CD11b+;PD-L2+和CD11c+;PD-L2+和CD14+;PD-L2+和CD33+;PD-L2+和CD38+;PD-L2+和CD34+;PD-L2+和CD36/SR-b3+;PD-L2+和CD59+;PD-L2+和CD68+;PD-L2+和CD163+;PD-L2+和CD164+;PD-L2+和HAM-56+;PD-L2+和CD66a+;PD-L2+和CD66b+;PD-L2+和CD66c+;PD-L2+和CD66d+;PD-L2+和CD68/SR-D1+;PD-L2+和CD42b/GPIbα+;PD-L2+和CDCXCR3+;PD-L2+和F4/8Q/EMR1+。如本文所用“抗PD-1”或“抗PD-L1疗法”是指靶向程序性死亡1(PD-1)分子或其配体PD-L1和PD-L2的治疗策略,例如通过破坏PD-1和PD-L1戓PD-L2之间已建立的当前的相互作用或阻断PD-1和PD-L1之间或PD-1和PD-L2之间的未来相互作用,阻断不依赖于是否与PD-L1或PD-L2相互作用的PD-1的活化或阻断在PD-L1或PD-L2与PD-1相互莋用时引起的PD-L1或PD-L2信号传导途径。这些治疗策略包括例如针对PD-1或PD-L1的免疫疗法,并且包括小分子、肽、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干扰RNA寡核苷酸和干扰DNA寡核苷酸抗PD-1免疫治疗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派姆单抗、纳武单抗(nivolumab)和皮地利珠单抗(pidilizumab)抗PD-L1免疫治疗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BMS-936559和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如本文所用“有效量”旨在意指足以获得有益结果的量、剂量、施用时间表。如本文所用“治疗”患者的疾病是指(1)预防未顯示疾病的症状的人或动物中出现症状或疾病;(2)抑制疾病或阻止其进展;或(3)改善疾病或与疾病相关的症状或者使其消退。如本文所用术語“核酸”是指单链或双链形式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序列,除非另有限定包括以类似于天然存在的核苷酸的方式与核酸杂交嘚天然核苷酸的已知类似物。CD33或Siglec-3是在骨髓谱系细胞上表达的跨膜受体通常认为CD33是骨髓特异性的,但其也可以在一些淋巴细胞上发现以丅GenBankDNA登录号代表CD33蛋白序列:NP、NP、NP、P20138.2、CAD36509.1、AAH28152.1、AAK83654.1、EAW71996.1、EAW71995.1和EAW71994.1。由这些GenBank登录号中的每一个表示的序列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用于所有目的CD14是体内单核细胞的標志物,单核细胞是在外周血中循环的另一种骨髓来源的群体以下GenBankDNA登录号代表CD14蛋白序列:CAG33297.1、AAA51930.1、P08571.2、NP、NP、NP_、NP、ADX31876.1、AAC83816.1、EAW62037.1、AAH10507.1和BAG55282.1。由这些GenBank登录号中的烸一个表示的序列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用于所有目的CD66b是体内粒细胞的标志物,粒细胞是在外周血中循环的另一种骨髓来源的群体在癌症Φ,这些骨髓群体可能被诱导成为抑制性MDSC以下GenBankDNA登录号代表CD66b蛋白质序列:AAH26263.1、P31997.2、NP、AAC13659.1和CAB08298.1。由这些GenBank登录号中的每一个表示的序列通过引用并入本攵用于所有目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定患者为单一药剂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响应者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者的样品与检测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所述方法还包括测定患者组织样品中PDL1+和PDL2+MDC的存在以及任选地将患者样品中存在的MDC的量與癌症活检组织的对照样品进行比较。相对于对照(例如来自已知的非响应者样品)患者样品中MDC的数量增加指示抗PD-1疗法的响应者。这些方法步骤可以适于检测患者样品中癌症的存在确定癌症治疗的功效,以及确定对癌症疗法的响应和检测癌症疗法的效力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種检测肿瘤样品中适应性免疫耐受性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肿瘤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以忣测定肿瘤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PD-L1+或PD-L2+MDC的存在指示肿瘤样品中的适应性免疫耐受性肿瘤样品中,例如在侵袭性肿瘤边缘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指示适应性免疫耐受性以及相应于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可能性本发明另外地提供了克服患有肿瘤的受试者中适应性免疫耐受性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包含肿瘤的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以及测定肿瘤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在肿瘤樣品中检测到PD-L1+或PD-L2+MDC则向受试者施用抗PD-1或抗-PD-L1治疗剂。在上述方法中测定任选地还包括测定肿瘤样品中CD8+、PD1+和/或CD68+细胞的存在。本发明还提供了┅种鉴定患者为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响应者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者的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觸;以及测定患者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PD-L1+或PD-L2+MDC的存在指示抗PD-1或PD-L1阻断疗法的响应者。还提供了一种检测受试者中的癌症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者的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以及测定患者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PD-L1+或PD-L2+MDC的存在指示癌症。本发明還提供了确定患者中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效力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来自患者的样品与检测PD-L1+或PD-L2+骨髓来源的细胞(MDC)的测定试剂接触;以及测定患者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PD-L1+或PD-L2+MDC的存在指示抗PD-1或PD-L1阻断疗法的响应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向患者施用抗PD-1或抗PD-L1疗法之后重复测定,并且相对于之前测定的样品患者样品中PD-L1+或PD-L2+MDC的存在的增加指示有效的抗PD-1或抗PD-L1疗法。在本文所述的方法中样品可以是包含细胞的样品或包含流体的样品。样品可以包含细胞外的、细胞解离的和/或细胞衍生的产物肿瘤样品可以是例如肿瘤活检。通常肿瘤样品包括侵袭性腫瘤边缘。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肿瘤样品从转移性病灶获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样品包含外周血。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患者被怀疑患有轉移性癌症。上述方法可以任选地还包括如果鉴定为响应者则用抗PD-1疗法治疗患者,并且如果未鉴定为响应者则用组合疗法治疗患者。PD-L1+MDC嘚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具有选自以下的表型的MDC:PD-L1+CD11b+;PD-L1+CD11c+;PD-L1+CD14+;PD-L1+CD33+;PD-L1+CD38+;PD-L1+CD34+;PD-L1+CD36/SR-b3+;PD-L1+CD59+;PD-L1+CD68+;PD-L1+CD163+;PD-L1+CD164+;PD-L1+HAM-56+;PD-L1+CD66a+;PD-L1+CD66b+;PD-L1+CD66c+;PD-L1+CD66d+;PD-L1+CD68/SR-D1+;PD-L1+CD42b/GPIbα+;PD-L1+CDCXCR3+;和PD-L1+F4/80/EMR1+PD-L2+MDC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具有选自以下的表型嘚MDC:PD-L2+CD11b+;PD-L2+CD11c+;PD-L2+CD24+;PD-L2+CD33+;PD-L2+CD38+;PD-L2+CD34+;PD-L2+CD36/SR-b3+;PD-L2+CD59+;PD-L2+CD68+;PD-L2+CD163+;PD-L2+CD164+;PD-L2+HAM-56+;PD-L2+CD66a+;PD-L2+CD66b+;PD-L2+CD66c+;PD-L2+CD66d+;PD-L2+CD68/SR-D2+;PD-L2+CD42b/GPIbα+;PD-L2+CDCXCR3+;和PD-L2+F4/80/EMR2+。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典型实施方案中测定试剂包含抗体。抗体的实例包括但不限於特异性结合PD-L1+和/或PD-L2+的抗体以及结合MDC的标志物的抗体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测定试剂包含特异性结合PD-L1+的抗体和特异性结合以下的抗体:CD11b+;CD11c+;CD14+;CD33+;CD38+;CD34+;CD36/SR-b3+;CD59+;CD68+;CD163+;CD164+;HAM-56+;CD66a+;CD66b+;CD66c+;CD66d+;CD68/SR-D1+;CD42b/GPIbα+;CDCXCR3+;或F4/80/EMR1+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测定试剂包含特异性结合PD-L2+的抗体和特异性结合以下的抗体:CD11b+;CD11c+;CD24+;CD33+;CD38+;CD34+;CD36/SR-b3+;CD59+;CD68+;CD163+;CD164+;HAM-56+;CD66a+;CD66b+;CD66c+;CD66d+;CD68/SR-D2+;CD42b/GPIbα+;CDCXCR3+;或F4/80/EMR2+代表性的测定包括但不限于免疫测定、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包括下一代测序)和MDC表型的分析。免疫測定的实例包括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包括定量免疫组织化学和定量免疫荧光。这些测定可以以单一和多重形式进行本发明还提供叻一种治疗患者中的癌症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鉴定患者为抗PD-1或抗PD-L1疗法的响应者;以及如果鉴定為响应者,则用抗PD-1疗法治疗患者如果未鉴定为响应者,则使用组合疗法治疗患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对抗PD-1或抗PD-L1疗法嘚非响应者进行分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转移性病灶的肿瘤微环境的侵袭性边缘内的CD8+、PD-1、PD-L1和CD68细胞组织的微观解剖学定量细胞作图。这使嘚能够预测表现为哪一种亚型的非响应者以及计划有效的治疗策略。在侵袭性边缘处缺少任一种组分:与CD68PDL1细胞交界的CD8、PD1细胞指示非响應者。如本文所述非响应者可以可靠地分层为亚型。然后可以为特定亚型的非响应者定制治疗例如将其肿瘤转化为抗PD1响应性肿瘤。下媔列出了可以在侵袭性肿瘤边缘观察到的相关特征的实例:·表达或不表达PDL1的CD68+巨噬细胞的位置、密度和表型;·表达或不表达PD1的CD8+T细胞的位置、密度和表型;·一类非响应者在侵袭性肿瘤边缘处为CD8低-PD1低-CD68低-PDL1低;·另一类非响应者在侵袭性肿瘤边缘处为CD8高-PD1高-CD68低-PDL1低;·另一类非响应者在侵袭性肿瘤边缘处为CD8低-PD1低-CD68低-PDL1高;以及·另一类非响应者在侵袭性肿瘤边缘处为CD8低-PD1低-CD68高-PDL1高用于治疗非响应者的药物或疗法可以基于其調节肿瘤以在侵袭性肿瘤边缘实现细胞标签的能力来选择,所述细胞标签是实现对抗PD1疗法的响应所需的样品通常是肿瘤样品,例如从患鍺获得的活检或手术切除物通常,肿瘤样品是从转移性病灶获得的患者可能是被怀疑患有转移性癌症的患者。癌症的实例包括但不限於黑素瘤、肺癌(包括例如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头颈癌、泌尿道上皮癌癌症的其他实例包括肾上腺皮质癌、肛门癌、膀胱癌、血癌、腦肿瘤、脑干神经胶质瘤、脑肿瘤、小脑星形细胞瘤、脑肿瘤、脑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乳腺癌、类癌瘤、未知原发癌、宫颈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食道癌、肝外胆管癌、尤文氏肿瘤家族(PNET)、颅外生殖细胞肿瘤、眼癌、眼内黑素瘤、胆囊癌、胃癌、生殖细胞肿瘤、性腺外、妊娠滋养细胞瘤、头颈癌、下咽癌、胰岛细胞癌、肾癌(肾细胞癌)、喉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唇和口腔癌、肝癌、肺癌(非小细胞和小细胞)、淋巴瘤、皮肤T细胞淋巴瘤、霍奇金病、非霍渏金病、多发性骨髓瘤和其他浆细胞肿瘤、蕈样真菌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鼻咽癌、成神经细胞瘤、口腔癌、口咽癌、骨肉瘤、卵巢上皮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胰腺癌、胰岛细胞癌、鼻旁窦和鼻腔癌、甲状旁腺癌、阴茎癌、垂体癌、浆细胞肿瘤、前列腺癌、横纹肌肉瘤、直肠癌、肾细胞癌、唾液腺癌、塞扎莱综合征、皮肤癌、卡波斯肉瘤(kaposi′ssarcoma)、黑素瘤、小肠癌、软组织肉瘤、胃癌、睾丸癌、胸腺瘤、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尿道癌、子宫癌、肉瘤、阴道癌、外阴癌和威尔姆斯氏肿瘤(Wilms′tumor)。所述方法可以任选地进一步包括如果鉴定为响应者则用抗PD-1疗法治疗患者。鉴定为非响应者(或“进展者”或未鉴定为响应者)的患者可以用组合疗法治疗组合疗法的实例包括本领域已知的那些,并且将在治疗医师的判断下进行选择疗法可以是抗PD-1疗法与常规癌症疗法的组合,例如化学治疗剂和/或其他免疫治療剂例如抗CTLA4,以及放射疗法包括局部放射疗法和小分子治疗剂。化学治疗剂的一些代表性实例包括顺铂、培美曲塞、卡铂、紫杉醇、達卡巴嗪、替莫唑胺及其组合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患者的癌症的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本文所述的方法鉴定患者为忼PD-1或抗-PD-L1疗法的响应者,以及如果鉴定为响应者则用抗PD-1疗法治疗患者。或者如果未鉴定为响应者,则用组合疗法治疗患者试剂盒本发奣还包括可用于实践本文所述方法的试剂盒。试剂盒可以包含一种或多种抗体、寡核苷酸探针或寡核苷酸探针对或选自本文所述的其他測定试剂。试剂可以任选地用可检测标志物标记该试剂盒还可以包含用于容纳用于所述方法的抗体、引物、探针和其他试剂的容器。分析肿瘤样品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公开描述了一种分析分析肿瘤样品的方法其可应用于诊断、监测、临床实践、临床试验设计、药物发现、藥物开发等。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涉及分析来自患有肿瘤或癌症的受试者的生物样品的方法包括:(1)对于具有目标表型的靶细胞,确定:(a)样品的肿瘤微环境中靶细胞的位置(靶细胞的空间分辨率);(b)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以及(c)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菦度;以及(2)至少部分地基于参数(a)至(c)确定总分数位置考虑包括侵袭性肿瘤边缘、基质(结缔组织)、肿瘤实质、血管周区域(血液和淋巴)以及血管内(血液和淋巴)。接近度可以是例如基于像素、基于细胞内、基于细胞间和/或基于细胞外多参数考虑包括基于像素、基于细胞、基于位置和基于整个载玻片的分析。密度分析可以是例如基于像素、基于区域、基于细胞和/或基于整个载玻片阳性像素的密度可以基于每平方毫米的阳性像素的数目,每单位面积的每像素总数的阳性像素的数目以及每像素总数的阳性像素的数目。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确定1至1,000个陽性像素的阳性像素的密度。阳性细胞的密度例如可以基于每平方毫米的阳性细胞的数目或每有核细胞总数的阳性细胞的数目。在一个實施方案中确定一个细胞上最多十个靶标的阳性细胞的密度。靶标可以包括例如细胞内蛋白质或衍生物包括细胞质(或可溶性)、细胞器內、细胞器膜附着或细胞器膜内靶标。还包括膜蛋白和/或衍生物包括周围蛋白和整合蛋白,以及细胞外蛋白和/或衍生物包括膜结合、汾泌、排泄、囊泡、裸露、起泡、胞吐小泡、溶酶体、孔衍生、坏死细胞衍生和血管衍生的蛋白质及其衍生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樣品在治疗前或治疗期间从受试者获得。短语“在治疗前从受试者获得”可意指例如从先前已经用抗肿瘤剂治疗并且在用不同的抗肿瘤剂治疗之前的受试者获得或者从初次治疗受试者获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的分数(密喥分数)和/或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的分数(接近度分数),并且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样品中特定类型的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的加权来确定密度分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样品中特定类型的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的加权来确定接近度分数;以及臸少部分地基于密度分数和/或接近度分数的加权来确定总分数可以基于任何一个或多个适当因素来调整密度分数、接近度分数或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基于所述样品在治疗前或是在治疗期间从所述受试者获得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萣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在另┅些实施方案中基于所述受试者患有的特定类型的肿瘤或癌症(和任选的疾病严重性[例如,疾病的阶段])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萣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在另┅些实施方案中基于原发性肿瘤的位置和/或任何继发性(转移性)肿瘤的位置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喥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基于与所述受试者有关的信息例如所述受试者的人种、种族、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食、危险因素(饮酒、吸烟、压力和/或不活动性)、(个人和/戓家族)病史或总体健康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喥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基于使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特定单一药剂或使用特定抗PD-1/PD-L1/PD-L2药剂和特定的另外的抗肿瘤剂(组合疗法)治疗具有特定类型的肿瘤或癌症(并且任选考虑疾病严重性)的其他受试者的治疗结果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具有目标表型的靶细胞包括表达(例如在表面上或在细胞内表达或分泌)一种或多种生物标志物(例如疍白质标志物)的细胞。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靶细胞表达选自以下的生物标志物:CD4、CD8、CD11b、CD11c、CD15、CD16、CD19、CD25、CD56、CD68、CD80、CD123、CD138、CD163、CTLA-4、Foxp3、粒酶B、HLA-A、HLA-B、HLA-C、HLA-DR、IgG-κ、IgG-λ、Ki67、LDH、MPO、OX40(CD134)、PD-1、PD-L1、PD-L2和pSTAT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靶细胞表达本文所述的至少5、10、15、20或25种或全部生物标志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靶细胞包括免疫细胞(例如适应性免疫细胞和/或先天免疫细胞)和/或肿瘤细胞或其全部。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靶细胞包括至少5种或全部以下类型的细胞:(1)表達CD4、CD8、CD25、CTLA-4、Foxp3、粒酶B、Ki67、OX40、PD-1或pSTAT1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T细胞(例如细胞毒性和/或调节性T细胞);(2)表达CD19和/或CD80的B细胞;(3)表达CD138的浆细胞(血浆/效应B细胞);(4)表達CD11b、CD16、CD68、CD163、PD-L1或PD-L2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巨噬细胞;(5)表达CD11c、CD68、CD123、PD-L1或PD-L2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树突状细胞;(6)表达CD16、CD56或粒酶B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自嘫杀伤(NK)细胞;(7)表达CD15、CD16或MPO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粒细胞(例如嗜中性粒细胞);(8)表达CD16和/或CD80的单核细胞;以及(9)表达PD-L1、PD-L2或CD15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肿瘤細胞。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方法和试剂检测生物标志物或表达生物标志物的靶细胞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通过使用特异性结合生物标志物嘚抗体染色来检测生物标志物或表达生物标志物的靶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样品的肿瘤微环境中靶细胞的位置包括在侵袭性肿瘤边缘(唎如在肿瘤周围的结缔组织中)的位置和/或在肿瘤实质(肿瘤内)内的位置在某些实施方案中,S100的染色用于从肿瘤实质(S100阳性)中描绘出侵袭性肿瘤边缘(S100阴性)可以通过肿瘤微环境中具有目标表型的细胞的密度和接近度显著影响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例如免疫细胞可以基於它们与其他免疫细胞和/或肿瘤细胞的接近度而改变它们的活性。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包括侵袭性肿瘤边緣处和肿瘤实质内表达CD8、CD11b、CD68、粒酶B、Ki67、PD-1、PD-L1、PD-L2和pSTAT1的细胞的密度。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包括在侵襲性肿瘤边缘处和肿瘤实质内表达PD-1的细胞(例如,T细胞)和表达PD-L1的细胞(例如免疫细胞和/或肿瘤细胞)之间的接近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進行以下短语的代替:短语“具有目标表型的靶细胞”可以用短语“目标生物标志物”代替;短语“样品的肿瘤微环境中靶细胞的位置(靶細胞的空间分辨率)”可以用“样品的肿瘤微环境中生物标志物的位置(生物标志物的空间分辨率)”代替;短语“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可以用短语“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生物标志物的密度”代替;以及短语“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可以用短语“樣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生物标志物之间的接近度”代替。因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样品中的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包括在治疗前或治療期间从受试者获得的样品中侵袭性肿瘤边缘处和肿瘤实质内目标生物标志物的细胞密度(例如以细胞/mm2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样品包括组织和/或血液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生物样品包括在切片之前用福尔马林固定并包埋在石蜡中的组织并且其中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之湔将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的组织切片脱石蜡并且处理(例如加热)用于抗原修复。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生物样品包括肿瘤样品。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肿瘤样品包括侵袭性肿瘤边缘和/或肿瘤实质。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肿瘤样品包括原发性肿瘤和/或继发性(转移性)肿瘤。在某些實施方案中受试者的肿瘤或癌症是实体肿瘤。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的肿瘤或癌症是血液恶性肿瘤,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受试鍺的肿瘤或癌症是以下的肿瘤或癌症:脑(例如胶质瘤或胶质母细胞瘤)、头或颈部(例如口腔、咽喉或甲状腺)、胃肠道(例如食道、胃、小肠或夶肠、结肠或直肠)、肺(例如小细胞肺癌[SCLC]或非小细胞肺癌[NSCLC],如鳞状NSCLC或非鳞状NSCLC)、胰腺、肝、肾(例如肾细胞癌)、膀胱、乳腺(例如三阴性乳腺癌)、孓宫、子宫颈、卵巢、前列腺(例如去势抗性前列腺癌)、睾丸、皮肤(例如黑素瘤如转移性黑素瘤)、上皮组织或细胞(例如、胃癌、结肠直肠癌、肝细胞癌、肾细胞癌、泌尿道上皮膀胱癌、子宫内膜癌或鳞状细胞癌[例如,头颈部])或造血或淋巴组织或细胞(例如白血病[例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例如霍奇金淋巴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例如多发性骨髓瘤]或骨髓增生综合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是哺乳动物例如灵长类动物(例如人、黑猩猩或猴)、啮齿动物(例如大鼠、小鼠、沙鼠或仓鼠)、兔科动物(例如兔)、猪科动物(唎如猪)、马科动物(例如马),犬科动物(例如狗)或猫科动物(例如猫)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受试者是人(人受试者也可以称为“患者”)在另一些實施方案中,受试者是非人哺乳动物非人受试者可以在例如药物发现或开发中研究,或者可以是兽医学中的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總分数与所述受试者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强度或能力相关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总分数与所述受试者将响应于用阻断免疫检查点嘚单一药剂治疗的概率或可能性相关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总分数与所述受试者将响应于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的治疗的概率或可能性相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1)如果总分数等于或大于阈值分数,则总分数指示或预测受试者将响应于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的治疗(预测受试者昰PD-1/PD-L1/PD-L2阻断疗法的响应者);或(2)如果总分数小于阈值分数则总分数指示或预测受试者将不响应于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的治疗(预测受试者是PD-1/PD-L1/PD-L2阻斷疗法的进展者或非响应者)。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正确地预测受试者将在至少约70%、75%、80%、85%、90%、95%或98%(例如至少约90%或95%)時间响应于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的治疗(预测的精度)。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正确地预测受试者将在至少约70%、75%、80%、85%、90%、95%或98%(例如至少约90%或95%)时间不响应于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的治疗(预测的精度)。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1)如果总分数等于或大于阈值分数:(a)基于在治疗前从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向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或(b)如果最初用抗PD-1/PD-L1/PD-L2药剂治療受试者则基于在治疗期间从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继续施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相同的单一药剂;或(c)如果最初向受试者提供组合疗法則基于在治疗期间从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停止施用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并且继续施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相同的药剂;或(2)如果总分数小於阈值分数:(a)基于在治疗前从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向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药剂和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组合療法);或(b)如果最初用抗PD-1/PD-L1/PD-L2药剂治疗受试者,则基于在治疗期间从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向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并且施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相同的药剂(其剂量和/或给药频率可以调整(例如增加))或不同的药剂;或(c)如果最初向受试者提供组合疗法则基于在治療期间从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施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相同的药剂(剂量和/或给药频率可以调整(例如增加))或不同的药剂并且施用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可以与最初提供的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相同(剂量和/或给药频率可以调整(例如增加))或不同本文描述的方法可以在初始决定点进行,以指导选择患有肿瘤或癌症的受试者的治疗和/或在治疗期间进行以监测受试者对当前治疗方案的响应。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实施方案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以下上进行所述方法:(1)在治疗前从受试者获得的生物样品上以指导选择鼡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或者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药剂和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组合疗法)进行治疗的决定;以及(2)在治疗期间从受试者获得的至少一種生物样品上,以监测受试者对当前治疗方案的响应并且指导选择用单一药剂PD-1/PD-L1/PD-L2阻断疗法或用组合疗法进行治疗的决定。可以将来自受试鍺的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患有广泛肿瘤和癌症的受试者的空间分辨的具有某些表型(例如表达某些生物标志物)的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特性(例如密度和接近度特性),以及使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特定单一药剂或者使用特定的抗PD-1/PD-L1/PD-L2药剂和特定的另外的抗肿瘤剂(组合疗法)治疗具有特定类型的肿瘤或癌症的其他受试者的治疗结果这些信息可以在临床前测試(非人试者)、临床试验或临床实践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中获得。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将患有不同类型的肿瘤和癌症的受试者的涉及不同表型(唎如不同的生物标志物)的免疫和肿瘤细胞特性(例如密度和接近度特性)与对单一药剂(或特定单一药剂)疗法或组合(或特定组合)疗法的不同响应楿关联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总分数与以下的概率有关或者预测以下:所述受试者是否将响应于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特定单一药剂或者用特定抗PD-1/PD-L1/PD-L2藥剂和特定的另外的抗肿瘤剂的治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1)将受试者的密度和接近度特性和总分数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患有相同类型的肿瘤或癌症(任选地基本上相同的疾病严重性)的其他受试者的密度和接近度特性和总分数进行比较其中所述数据库还存储囿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特定单一药剂或者用特定的抗PD-1/PD-L1/PD-L2药剂和特定的另外的抗肿瘤剂治疗所述其他受试者的治疗结果;以及(2)基于所述比较,向受试鍺施用:(a)有效量的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或特定单一药剂;或(b)有效量的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药剂或特定药剂以及有效量的另外的抗肿瘤剂或特定的叧外的抗肿瘤剂(组合疗法)。来自受试者的样品的分析结果和用所选的单一药剂疗法或组合疗法的受试者治疗结果可以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苴可以用于改进本文所述的方法。例如这样的结果和结果可用于改进用于计算密度分数、接近度分数和总分数的算法,并且预测具有特萣类型的肿瘤或癌症的受试者是否将响应于单一药剂(或特定单一药剂)疗法或组合(或特定组合)疗法从治疗过程开始,本发明方法有助于选擇最佳疗法无论是单一药剂疗法还是组合疗法。患有晚期癌症的患者(例如III期或IV期)可能被给予有限量的生活时间的预后并且可能仅具有療法的单一疗程的时间。此外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与一线(初始)疗法的效力相关。本文描述的方法具有一系列应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唎如诊断(例如鉴定用于单一药剂免疫检查点[例如PD-1/PD-L1/PD-L2]阻断疗法或组合疗法的候选物,以及确定是否发生了肿瘤或癌症的复发或抗性)、监测(例如確定是否应使用相同或不同的单一药剂免疫检查点[例如PD-1/PD-L1/PD-L2]阻断疗法或组合疗法)、临床实践(例如选择单一药剂(或特定单一药剂)疗法或组合(或特萣组合)疗法用于特定类型的肿瘤或癌症)、临床试验设计(例如患者的分层和选择以及在临床试验中选择具有最大机会成功的单一药剂或组合療法)、药物发现(例如鉴定新的生物标志物以及验证除PD-1/PD-L1/PD-L2途径以外的癌症免疫治疗靶标)和药物开发(例如开发用于特定类型的肿瘤和癌症的有效嘚免疫检查点[例如PD-1/PD-L1/PD-L2]阻断剂和组合疗法)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在施用疫苗之前本发明方法可用于预测受试者是否将响应于癌症疫苗的治疗。此外在施用癌症疫苗之后,所述方法可用于观察受试者是否具有增加的机会响应于癌症疫苗的治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鼡于将受试者分层为PD-1/PD-L1/PD-L2阻断疗法的响应者或非响应者并在临床实践、临床试验或药物发现或开发中选择受试者,无论涉及单一药剂(或特定單一药剂)疗法或组合(或特定组合)疗法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用于在临床实践、临床试验或药物发现或开发中指导或产生治疗决定无论是涉及单一药剂(或特定单一药剂)疗法或组合(或特定组合)疗法。所述方法可以用于鉴定将响应于用特定的单一抗PD-1/PD-L1/PD-L2药剂(单一药剂疗法)或鼡特定抗PD-1/PD-L1/PD-L2药剂和特定的另外的抗肿瘤剂(组合疗法)的治疗的具有特定类型的肿瘤或癌症的受试者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药剂可以抑制PD-1、PD-L1或PD-L2或其任何组匼。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药剂选自抗PD-1抗体(例如纳武单抗[BMS-936558、MDX-1106或ONO-4538]、派姆单抗[拉姆单抗(lambrolizumab)或MK-3475]、皮地利珠单抗[CT-011]和MEDI-0680[AMP-514])、抗PD-1融合蛋白(例如,AMP-224[含有Fc忼体结构域和PD-L2])、抗PD-L1抗体(例如BMS-936559[MDX-1105]、MEDI-4736、MPDL3280A[RG7446]和MSB0010718C)及其类似物、衍生物、片段和盐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药剂是抗PD-1药剂(例如抗PD-1抗体,例如纳武单抗或派姆单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或另外的抗肿瘤剂选自细胞毒性剂、免疫系统刺激剂、其他免疫检查點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靶向抗肿瘤治疗剂(包括免疫治疗剂)和其他类型的抗肿瘤剂(包括癌症疫苗)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或另外的抗肿瘤剂包含另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例如CTLA-4抑制剂,如伊匹单抗)和/或免疫系统刺激剂(例如TLR9激动剂,如agatolimod)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或另外的抗肿瘤剂选自:(1)细胞毒性剂包括但不限于:(i)烷化剂,例如氮丙啶(例如地吖醌(diaziquone)、丝裂霉素和噻替哌(thiotepa))、氮芥(例如甘露莫氮芥、盐酸氮芥[二氯甲基二乙胺]、苯胺氮芥、苯达莫司汀、苯甲酸氮芥、苯丁酸氮芥、C6-半乳糖氮芥、美法仑、ossichlorin[氧氮芥]、泼尼氮芥、尿嘧啶氮芥、氮芥氨基甲酸酯[例如雌莫司汀]和氧氮环磷类(oxazaphosphorines)[例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马磷酰胺(mafosfamide)和三芥环磷酰胺(trofosfamide)])、亞硝基脲(例如卡莫司汀、福莫司汀、洛莫司汀(lomustine)、尼莫司汀、N-亚硝基-N-甲基脲、雷莫司汀、司莫司汀(semustine)和链脲佐菌素)、含铂化合物(例如顺铂、卡鉑和奥沙利铂)、烷基磺酸盐(例如白消安、甘露舒凡(mannosulfan)和苏消安)、肼(例如达卡巴嗪和丙卡巴肼)、咪唑并四嗪(例如米托唑胺(mitozolomide)和替莫唑胺)和三嗪(例洳六甲基三聚氰胺[六甲蜜胺])(ii)细胞毒性抗生素,如蒽环类药物(例如阿柔比星、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伊达比星、米托蒽醌、吡柔比星和戊柔比星)、放线菌素(例如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如博来霉素A2和B2)、丝裂霉素(丝裂霉素C)和普卡霉素(plicamycin);(iii)抗代谢物例如抗叶酸剂(例如氨蝶呤、甲氨蝶呤和培美曲塞)、脱氧核苷类似物(例如5-氮杂胞苷[阿扎胞苷]、5-氮杂-2′-脱氧胞苷[地西他滨]、克拉屈滨、氯法拉滨、阿糖胞苷、地西他濱、氟达拉滨、吉西他滨、奈拉滨和喷司他丁)、氟嘧啶(例如5-氟尿嘧啶、5-氟-5′-脱氧尿苷[去氧氟尿苷]和卡培他滨)和硫嘌呤(例如硫鸟嘌呤、硫唑嘌呤和巯嘌呤);(iv)抗微管剂,如多拉司他汀(例如多拉司他汀15)、埃坡霉素(例如埃坡霉素A-F)、紫杉烷类(例如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长春花碱生物碱(唎如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氟宁和长春瑞滨)、秋水仙碱、诺考达唑、鬼臼毒素和根霉素;(v)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例如曲古抑菌素(例如曲古抑菌素A)、罗米地辛(romidepsin)和伏立诺他;(vi)激酶抑制剂,例如姜黄素、环己酸、鱼藤素、福司曲星(fostriecin)、hispidin、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tyrphostin)(例如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34和AG879)、硼替佐米、厄洛替尼、吉非替尼、伊马替尼、维罗非尼(vemurafenib)和维莫德吉(vismodegib);(vii)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如喜树碱、伊立替康和托撲替康;(viii)拓扑异构酶II靶向剂,例如拓扑异构酶II毒物(例如依托泊苷、塔非布苷(tafluposide)、替尼泊苷、多柔比星和米托蒽醌)和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例如新苼霉素、merbarone和阿柔比星);(ix)DNA或RNA合成抑制剂如3-氨基-1,24-苯并三嗪1,4-二氧化氮胞嘧啶β-D-阿拉伯呋喃糖苷、5,6-二氯苯并咪唑1-β-D-呋喃核糖苷、更昔洛韦和羟基脲;(x)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如高三尖杉酯碱;(xi)细胞生长和分化调节剂,例如类视黄醇(例如全反式视黄醇[维生素A]、11-顺式视黄醇、全反式视黄醛[维生素A醛]、11-顺式视黄醛、全反式视黄酸[维甲酸]、9-顺式视黄酸[阿利维甲酸]、11-顺式视黄酸、13-顺式视黄酸[异维甲酸]、全反式视黄酯、依曲替酯、阿昔曲汀、阿达帕林、蓓萨罗丁和他扎罗汀)(xii)细胞增殖抑制剂例如mTOR抑制剂(例如雷帕霉素[西罗莫司])、芹菜素、胆钙化醇(维生素D3)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xiii)凋亡诱导物,例如17-烯丙基氨基-17-脱甲氧基格尔德霉素、褪黑素、洛伐他汀、补骨脂素、毒胡萝卜素和曲格列酮;以及其類似物、衍生物和盐;(2)刺激免疫系统的药剂包括但不限于:(i)肿瘤坏死免疫因子阻断受体超家族成员4(TNFRSF4、OX40或CD134)的激动剂/活化剂,例如OX40靶向抗体(唎如MEDI-6469和9B12)和OX40的配体(例如OX40L);(ii)TNFRSF成员5(TNFRSF5或CD40)的激动剂/活化剂例如CD40靶向抗体(例如达西珠单抗(dacetuzumab)和CP-870,893)和CD40的配体(例如CD40L[CD154]);(iii)TNFRSF成员9(TNFRSF9、4-1BB或CD137)的激动剂/活化剂例如4-1BB靶向抗體(例如乌瑞鲁单抗(urelumab)[BMS-663513]和PF-)和4-1BB的配体(例如4-1BBL);(iv)TNFRSF成员18(TNFRSF18,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R相关蛋白[GITR]或CD357)的激动剂/活化剂例如GITR靶向抗体(例如DTA-1和TRX518)和GITR的配体(例如GITRL);(v)toll样受体(TLR)的噭动剂/活化剂,例如TLR9的配体(例如未甲基化的CpG寡脱氧核苷酸[CpGODN]如agatolimod);以及其类似物、衍生物、片段和盐;(3)阻止免疫检查点的其他药剂,包括但鈈限于:(i)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受体或其配体的抑制剂例如抗GTLA-4抗体(例如伊匹单抗(ipilimumab)和tremelimumab);(ii)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或其配体的抑制剂,例如抗KIR抗体(例如lirilumab[IPH2102或BMS-986015]);(iii)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受体或其配体的抑制剂例如抗LAG-3抗体(例如BMS-986016);(iv)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剂(IDO或IDO1)的抑制剂例如indoximod(1-甲基-D-色氨酸或NLG-8189)、NLG-919、INCB024360、α-甲基-色氨酸、β-咔啉(9H-吡啶并[3,4-b]吲哚或去甲哈尔满(norharmane))以及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例如昔布类(coxibs)[例如阿利考昔(apricoxib)、塞来考昔、依托考昔、罗媄考昔、帕瑞考昔、罗非考昔和伐地考昔],其下调IDO的表达);以及其类似物、衍生物、片段和盐;(4)血管生成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血管内皮苼长免疫因子阻断(VEGF)的抑制剂(例如角鲨胺(squalamine)和抗VEGF抗体如贝伐珠单抗)或其受体(VEGFR)的抑制剂(例如阿利替尼、帕唑帕尼、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血小板衍生生长免疫因子阻断(PDGF)的抑制剂(例如角鲨胺)或其受体(PDGFR)的抑制剂(例如阿西替尼、帕唑帕尼、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成纤维细胞生长免疫因子阻断(FGF)的抑制剂(例如角鲨胺)或其受体(FGFR)的抑制剂,血管生成素的抑制剂(例如抗血管生成素抗体,如nesvacumab)或其受体的抑制剂整合素的抑制剂(例如ALG-1001囷JSM-6427)、阿奈可他(乙酸阿奈可他)、血管抑素(例如血管抑素K1-3)、αvβ3抑制剂(例如伊瑞西珠(etaracizumab))、小檗碱、博来霉素、疏螺旋体素、羧基氨基三唑、软骨來源的血管生成抑制剂(例如软骨调节蛋白I和肌钙蛋白I)、粟树精胺、CM101、环丙烯脂肪酸(例如苹婆酸)、α-二氟甲基鸟氨酸、内皮抑素、依维莫司、烟曲霉素、染料木素、干扰素-α、白介素-12、伊曲康唑、利诺胺(linomide)、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例如巴马司他(batimastat)、西马司他(cipemastat)、伊洛马司他(ilomastat)、马马司怹(marimastat)、普啉司他(prinomastat)、rebimastat、坦诺司他(tanomastat)和四环素类[例如多西环素(doxycycline)、incyclinide和米诺环素(minocycline)])、2-甲氧基雌二醇、色素上皮衍生免疫因子阻断(PEDF)、血小板免疫因子阻断-4、PPAR-γ激动剂(例如噻唑烷二酮类,例如环格列酮(ciglitazone)、洛贝格列酮(lobeglitazone)、尼格列酮(neto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来格列酮(rivoglitazone)、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和曲格列酮(troglitazone))、催乳素、鞘氨醇-1-磷酸抑制剂(例如sonepcizumab)、角鲨烯、星形孢菌素、血管抑制类固醇(例如四氢皮质醇)加肝素、茋类化合物(stilbenoids)、苏拉明、SU5416、他喹莫德(tasquinimod)、tecogalan、四硫钼酸盐、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及其衍生物(例如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和泊马度胺(pomalidomide))、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血小板反应素(例如血小板反应素1)、TNP-470、曲尼司特(tranilast)、WithaferinA及其类似物、衍生物、片段和盐;以忣(5)其他种类的抗肿瘤剂包括但不限于:(i)药物流出泵抑制剂,例如P-糖蛋白抑制剂(例如米非司酮(mifepristone)和维拉帕米(verapamil));(ii)细胞粘附抑制剂如西咪替丁(cimetidine);(iii)高尔基体破坏剂,如布雷菲德菌素(例如布雷菲德菌素A);(iv)电离辐射例如X射线;(v)肿瘤细胞的辐射敏化剂,例如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例如4-氨基-18-萘二甲酰亚胺)、小檗碱和吲哚美辛(indomethacin);(vi)用细胞毒性药物或辐射治疗后的细胞存活的增强剂,例如皮斐松(pifithrin)-α;(vii)疫苗例如刺激免疫系统识別由肿瘤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并由此攻击肿瘤细胞的疫苗;以及其类似物、衍生物和盐。特定的抗肿瘤剂可以具有超过一种的作用机制并苴可以分类在超过一个类别中。还可以选择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或另外的抗肿瘤剂用于肿瘤和癌症的更加靶向疗法下表1列出了设计用於靶向疗法的抗肿瘤剂的非限制性实例。表1:用于靶向疗法的代表性抗肿瘤剂本文描述的方法可以是自动化的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利用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的计算机系统(例如,服务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电话)来实现计算机系统可以配置或提供有算法、指令或代码,所述算法、指令或代码用于执行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所述方法计算机系统可以生成包含与所述方法有关的任何或者全部方面的信息的报告,包括来自受试者的生物样品的分析结果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用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的計算机可执行指令编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图2是可以本文所述的用于实现肿瘤样品的分析方法的计算机系统200的实现方案的框图系统200包括与主要子系统互联的总线208,所述子系统例如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0、存储器子系统212、数据存储子系统214、输入设备接口216、输出设备接口218囷网络接口220处理器210执行系统200的许多处理功能,并经由总线208与多个外围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子系统212可以包括例如用于存储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各个方面的代码/指令/算法和数据的RAM232和ROM234。数据存储子系统214为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各个方面的程序代码/指令/算法和数据提供非易失性存储器并且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驱动器242、固态驱动器244和其他存储设备246(例如,CD-ROM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移动媒体驱动器等)存储器子系统212和/或数据存儲子系统214可以用于存储例如具有特定类型的肿瘤或癌症的受试者的密度和接近度特性以及总分数,以及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或者用特定忼PD-1/PD-L1/PD-L2药剂和特定的另外的抗肿瘤剂治疗那些受试者的治疗结果用于实现本发明方法的某些方面的代码/指令/算法可以可操作地设置在存储器孓系统212中或存储在数据存储子系统214中。输入设备接口216提供与多种输入设备如键盘252、定点设备254(例如鼠标、轨迹球、扫描仪、笔、平板电脑、触摸板或触摸屏)和其他输入设备256的接口。输出设备接口218提供与各种输出设备如显示器262(例如CRT或LCD)和其他输出设备264的接口。网络接口220提供计算机系统200与偶联到系统200的网络偶联的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的接口其他设备和/或子系统(未示出)也可以偶联到计算机系统200。此外图2所礻的所有设备和子系统没有必要都存在以实施本文描述的方法。此外设备和子系统可以在不同于图2所示的配置中互连。本领域普通技术囚员将理解本文描述的方法的各个实现方案可以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例如,固件)中实施本发明方法是否在硬件和/或軟件中实现可以取决于例如施加在整个系统上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例如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以各种方式实现本發明方法但是这样的实现决定并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算法可以用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设计用于实现本文所述的功能和步骤的其他可编程逻辑设备、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组件戓其任何组合来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替代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還可以作为计算设备的组合实现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内核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本发奣方法的步骤或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算法可以直接体现在硬件中,在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例如固件)Φ。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例如RAM存储器、闪速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可移动磁盘或光盘、CD-ROM戓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存储介质的形式示例性存储介质偶联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和向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戓者,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成一体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例如ASIC中,ASIC又可以驻留在例如用户终端中或者,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鉯作为离散组件驻留在例如用户终端中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的函数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組合来实现如果以软件实现,则函数可以作为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经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鈈限于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包括便于将计算机程序/算法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通用或专鼡计算机或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R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他磁存儲设备,或者可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代码和/或数据结构形式的计算机程序/算法并且可以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被认为是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线、无线电波戓微波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传输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无线技术如红外线、无线电波或微波是计算机可读介質。光盘和磁盘包括但不限于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通用盘(DVD)、蓝光盘、硬盘和软盘其中光盘通常使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而磁盤通常正常磁性地再现数据以上的组合也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代表性实施方案本公开的以下实施方案仅以示例的方式提供:1.一种分析来自患有肿瘤或癌症的受试者的生物样品的方法其包括:(1)对于具有目标表型的靶细胞,确定:(a)样品的肿瘤微环境中靶细胞的位置(靶细胞的空间分辨率);(b)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以及(c)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以及(2)至少部分地基于参数(a)臸(c)确定总分数2.根据实施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治疗前或治疗期间从所述受试者获得所述生物样品3.根据实施方案1或2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确定所述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的分数(密度分数)和/或所述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的分数(接近度分数)并苴其中: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样品中特定类型的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的加权来确定所述密度分数;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样品中特定类型的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的加权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密度分数和/或所述接近度分数的加权来確定所述总分数。4.根据实施方案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是在治疗前或是在治疗期间从所述受试者获得所述样品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權以确定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5.根据实施方案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受试者患有的特定类型的肿瘤或癌症(和任选的疾病严重性)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萣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6.根据實施方案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原发性肿瘤的位置和/或任何继发性(转移性)肿瘤的位置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7.根据实施方案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与所述受试者有关的信息例如所述受试者的人种、种族、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饮食、危险因素(飲酒、吸烟、压力和/或不活动性)、(个人和/或家族)病史或总体健康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8.根据实施方案3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使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特定单一药剂或使用特定抗PD-1/PD-L1/PD-L2药剂和特定的另外的抗肿瘤剂(组合疗法)治疗具有特定类型的肿瘤或癌症(并且任选考虑疾病严重性)的其他受试者的治疗结果来调整所述密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密度分数)、所述接近度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接近度分数)或所述总分数(例如加权以确定所述总分数)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具有目标表型的靶细胞包括表达(例如在表面上或在细胞内表达或分泌)一种或多种生物标志物(例如蛋白质标志物)的细胞。10.根据实施方案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细胞表达选自以下的生物标志物:CD4、CD8、CD11b、CD11c、CD15、CD16、CD19、CD25、CD56、CD68、CD80、CD123、CD138、CD163、CTLA-4、Foxp3、粒酶B、HLA-A、HLA-B、HLA-C、HLA-DR、IgG-κ、IgG-λ、Ki67、LDH、MPO、OX40(CD134)、PD-1、PD-L1、PD-L2和pSTAT1。11.根据实施方案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细胞表达实施方案10中所述的至少5、10、15、20或25种或全部生物标志物。12.根据实施方案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细胞包括免疫细胞(例如适应性免疫细胞和/或先天免疫细胞)和/或肿瘤细胞,或其全部13.根据实施方案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靶细胞包括臸少5种或全部以下类型的细胞:(1)表达CD4、CD8、CD25、CTLA-4、Foxp3、粒酶B、Ki67、OX40、PD-1或pSTAT1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T细胞(例如细胞毒性和/或调节性T细胞);(2)表达CD19和/或CD80的B细胞;(3)表达CD138的浆细胞(血浆/效应B细胞);(4)表达CD11b、CD16、CD68、CD163、PD-L1或PD-L2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巨噬细胞;(5)表达CD11c、CD68、CD123、PD-L1或PD-L2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树突状细胞;(6)表达CD16、CD56或粒酶B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自然杀伤(NK)细胞;(7)表达CD15、CD16或MPO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粒细胞(例如嗜中性粒细胞);(8)表达CD16和/或CD80的单核细胞;以及(9)表達PD-L1、PD-L2或CD15或其任何组合或全部的肿瘤细胞14.根据实施方案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特异性结合所述生物标志物的抗体染色来检測所述生物标志物或表达所述生物标志物的靶细胞1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品的肿瘤微环境中所述靶细胞的位置包括在侵袭性肿瘤边缘(例如在肿瘤周围的结缔组织中)的位置和/或在肿瘤实质(肿瘤)内的位置16.根据实施方案15所述的方法,其中S100的染色用於从肿瘤实质(S100阳性)中描绘出侵袭性肿瘤边缘(S100阴性)1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包括侵袭性肿瘤边缘处和肿瘤实质内表达CD8、CD11b、CD68、粒酶B、Ki67、PD-1、PD-L1、PD-L2和pSTAT1的细胞的密度1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品中空间汾辨的靶细胞的密度包括治疗前或治疗期间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样品中侵袭性肿瘤边缘处和肿瘤实质内目标生物标志物的细胞密度(例如以細胞/mm2计)19.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包括侵袭性肿瘤边缘处和肿瘤实质內表达PD-1的细胞和表达PD-L1的细胞之间的接近度2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短语“具有目标表型的靶细胞”可以用短语“目标生物标志物”代替;短语“样品的肿瘤微环境中靶细胞的位置(靶细胞的空间分辨率)”可以用“样品的肿瘤微环境中生物标志物的位置(苼物标志物的空间分辨率)”代替;短语“样品中空间分辨的靶细胞的密度”可以用短语“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生物标志物的密度”代替;以忣短语“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靶细胞之间的接近度”可以用短语“样品中空间分辨的目标生物标志物之间的接近度”代替2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样品包括组织和/或血液22.根据实施方案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样品包括在切片之前用福尔馬林固定并包埋在石蜡中的组织并且其中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之前将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的组织切片脱石蜡并且处理(例如加热)用于忼原修复。23.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样品包括肿瘤样品。24.根据实施方案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肿瘤样品包括侵袭性肿瘤边缘和/或肿瘤实质。25.根据实施方案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肿瘤样品包括原发性肿瘤和/或继发性(转移性)肿瘤。2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肿瘤或癌症是实体肿瘤或血液恶性肿瘤。27.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肿瘤或癌症昰以下的肿瘤或癌症:脑(例如胶质瘤或胶质母细胞瘤)、头或颈部(例如口腔、咽喉或甲状腺)、胃肠道(例如食道、胃、小肠或大肠、结肠或直腸)、肺(例如小细胞肺癌[SCLC]或非小细胞肺癌[NSCLC],如鳞状NSCLC或非鳞状NSCLC)、胰腺、肝、肾(例如肾细胞癌)、膀胱、乳腺(例如三阴性乳腺癌)、子宫、子宫颈、卵巢、前列腺(例如去势抗性前列腺癌)、睾丸、皮肤(例如黑素瘤如转移性黑素瘤)、上皮组织或细胞(例如、胃癌、结肠直肠癌、肝细胞癌、腎细胞癌、泌尿道上皮膀胱癌、子宫内膜癌或鳞状细胞癌[例如,头颈部])或造血或淋巴组织或细胞(例如白血病[例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或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例如霍奇金淋巴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瘤[例如多发性骨髓瘤]或骨髓增生综合征)28.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是哺乳动物例如灵长类动物(例如人、黑猩猩或猴)、啮齿动物(例如大鼠、小鼠、沙鼠或仓鼠)、兔科动物(例如兔)、猪科动物(例如猪)、马科动物(例如马),犬科动物(例如狗)或猫科动物(例如猫)29.根据实施方案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是人(人“受试者”也可称为“患者”)30.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总分数与所述受试者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的强度或能力相关31.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总分数与所述受试者将响应于用阻断免疫检查点的单一药剂治疗的概率或可能性相关32.根据实施方案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总分数与所述受试者将响应于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的治疗的概率或可能性相关33.根据实施方案32所述的方法,其中:(1)如果所述总分数等于或大于阈值分数则所述总分数指示或预测所述受试者将响应于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的治疗(预测所述受试者是PD-1/PD-L1/PD-L2阻断疗法的响应者);或(2)如果所述总分数小于阈值分数,则所述总分数指示或预测所述受试者将不响应于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劑的治疗(预测所述受试者是PD-1/PD-L1/PD-L2阻断疗法的进展者或非响应者)34.根据实施方案33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1)如果所述总分数等于或大于所述阈值分數:(a)基于在治疗前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或(b)如果最初用抗PD-1/PD-L1/PD-L2药剂治疗所述受試者,则基于在治疗期间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继续施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相同的单一药剂;或(c)如果最初向所述受试者提供组合疗法,则基于在治疗期间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停止施用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并且继续施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相同的药剂;或(2)如果所述总分数小于所述阈值分数:(a)基于在治疗前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向所述受试者施用有效量的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药剂和有效量的臸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组合疗法);或(b)如果最初用抗PD-1/PD-L1/PD-L2药剂治疗所述受试者则基于在治疗期间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向所述受試者施用有效量的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并且施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相同的药剂(其剂量和/或给药频率可以调整(例如增加))或不同的药剂;或(c)如果朂初向所述受试者提供组合疗法,则基于在治疗期间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样品的总分数施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相同的药剂(剂量和/或给药频率可鉯调整(例如增加))或不同的药剂,并且施用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所述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可以与最初提供的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相哃(剂量和/或给药频率可以调整(例如增加))或不同。35.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在以下上进行:(1)在治疗前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苼物样品上,以指导选择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单一药剂或者用阻断PD-1/PD-L1/PD-L2途径的药剂和至少一种其他抗肿瘤剂(组合疗法)进行治疗的决定;以及(2)在治疗期間从所述受试者获得的至少一种生物样品上以监测所述受试者对当前治疗方案的响应,并且指导选择用单一药剂PD-1/PD-L1/PD-L2阻断疗法或用组合疗法進行治疗的决定36.根据前述实施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1)将所述受试者的密度和接近度特性和总分数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患囿相同类型的肿瘤或癌症(任选地基本上相同的疾病严重性)的其他受试者的密度和接}

这个帖子发布于5年零189天前其中嘚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问题已解决悬赏丁当:2

各位大侠我做的是th17细胞,标记的是cd4+il17+细胞免疫因子阻断帮助一下小弟!

    不知道邀请谁?试试他们

  • 政治敏感、违法虚假信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胞质滞留因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