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怎么打

  党内问责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絡

  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规定党组织如果在维护党的纪律方面失职,必须受到追究这是党的文献第一次明确提出责任追究的概念。

  1998年11月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规定了责任追究的7种情形

  2000年12月,十五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对出现的重大腐败问题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追究不尽职尽责或者领导不力的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

  2004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依法实施问责制。这是党的文献第一次出现问责制的表述

  2005年1月,十六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建立健全干部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依法实行质询制、问责制、罢免制

  2009年6月,中央辦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这是党内法规首次提出问责的概念。

  2010年3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颁布实施。

  2012年11月中央纪委向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强调,把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党政领导幹部问责制结合起来加大对违反责任制行为的追究力度。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2014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苐三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加大问责工作力度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2014年10月十八屆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2015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既追究主体责任、監督责任,又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2015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習时强调要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

  2016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工作报告指出要把问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中国共产党党内问责条例》使问责形成制度、成为常态。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资料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人民日报)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1期)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徐豪 | 北京报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板子是啥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