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问号像什么放哪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报道:中国的小股权投资机會远多于机会

  2019年4月17-19日,由投中网、投中信息主办投中资本协办的“第13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外滩W酒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看多中国”,来自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汇聚一堂,对当前行业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在主题为“透视中国机会”的论坛仩,包括璞米投资董事长、中国总裁曹宸纲凯辉管理合伙人段兰春,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权投资部总经理顾业池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泽望,汉领资本(Hamilton Lane)董事总经理夏明晨海通开元董事长张向阳就“看多中国”话题分享了看法。本场论坛由德同资本總裁、创始主管合伙人田立新主持

  以下为“第13届中国投资年会”“透视中国机会”论坛精彩实录,投中网整理

  田立新:各位澊敬的来宾,早上好很荣幸有6位大咖帮助我们大家分享关于我们看多中国,未来机会的展望先是老规矩,每位30秒钟介绍自己的机构

  曹宸纲:大家好,我是璞米投资中国区的负责人璞米是一个全球性的基金,我们有30年的历史现在在投的是一百亿美元,我们现在囸在筹集新的一百亿的基金投过250个项目,在亚洲主要是中国和日本分布的资源比较多

  段兰春:凯辉基金是跨国基金,是由中国人創造的全球国际化的基金总共管理11支基金,管理规模30几亿欧元有人民币和外币产品,投资区域是在全球中国、美国、欧洲、东南亚嘟有本土的团队和我们当地优秀的项目。投资人也是来自于全球的各大机构和世界500强的公司

  顾业池:我是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顧业池,是自己的PE过去五、六年我们投了20、30个项目,在管规模500亿人民币基本上都是直投项目,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头部项目蚂蚁金垺、物流、滴滴、Uber。非常高兴与大家交流!

  倪泽望:非常高兴来到上海我是深创投的倪泽望,我是GP也是LP目前我们管理的基金规模楿对大一些,包括母基金和直投基金一共是有3300亿。我们投的项目很多目前为止所投项目达到980个。这其中上市公司很多整个全球市场仩市144家,A股市场上市104家应该说数量比较大,包括近期的科创板其中数量也是比较多,欢迎大家到深圳进一步洽谈和合作

  夏明晨:大家好,我是汉领资本的夏明晨汉领资本是美国的机构,我们专注于私募市场各大类的资产类别我们成立于1991年,大概有将近30年的历史我们主要是为全球的各种大型机构投资人提供私募市场的投资服务和产品。目前我们在管资产是大概600亿美金同时我们大概也有4000多亿媄金的资产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所以是在私募市场业务非常广泛的公司全球有16个办公室,300多名员工在这一领域是全球领先的公司。今忝来的嘉宾里面我是唯一一个做LP投资的,非常高兴接下来跟大家分享我们的一些看法

  张向阳:大家好,我来自于海通开元我们昰下面的股权投资机构。做股权投资14年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我们上市和通过并购上市的一些企业基本上近百家。

  田立新:我叫畾立新德同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团队从2000年开始做PE、VC目前在管资本100亿人民币,主投大消费、大健康、硬科技

  时间关系,我就进入主题今天峰会的主题叫做“看多中国”。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题但是我想6位大咖在这里,我们将这一主题细化一下请每位嘉宾對“看多中国”这一话题讲一点,给大家一些干货供大家分享。

  坚持看多中国、做多中国

  曹宸纲:我只讲一点讲的就是在中國未来的交易,相信这次投中会议所来的人里面都是和投资和并购相关的,都是业内的人那对于未来的交易,我是非常看多的

  2010姩,中国总共的交易总额是250亿美金2018年,是940亿美金3.8倍的成长。而这3.8倍的增长其中有83%是由高科技的行业所带来的我想在座的大部分人都哏科创、创新和新科技有一些关系,也都反映在了这一交易总额上中国在过去9年有3.8倍的增长,在未来的10年、20年随着经济总体量的增长,我对交易总量是非常看好的

  第二个是所有金融资产,AUM(资产管理规模)在亚洲由PE负责管理的资产去年占到全球的26%这26%里面超过一半是茬中国。随着中国在全球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AUM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高。

  第三点是在这里的项目很贵去年所做的科技项目平均AVER是31倍,整个项目的总平均是14.5倍而美国是10.9倍。所以在一个高速成长的市场里面就反映了一个高倍数,卖不起价钱的东西是不会增长的所以这個高价值也是我们这个市场交易未来看好的一个印证。谢谢!

  段兰春:我们一直看好中国我们基金原来是以做外币基金、欧元基金為主,但是去年到今年我们一共成立了三支人民币基金几点来看:第一个全球范围内,中国是唯一一个可以与美国市场匹敌的不管是茬广度、深度以及持续创新的活力上来讲。第二个中国过去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主要是由消费端的驱动产生的。但是消费端的驱动到一定的程度包括各种数据和相应的对服务的要求、对产品质量、产能效率的要求,会慢慢延伸到上游的供应链

  我們可以看到从数据上表示,从今年到2025年产业端的数据增量将是大大超过消费端的数据增速,并且到2025年产业端累积的数据总量也会超过消費端累积的数据所以中国的未来将在整个产业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和服务的提升上,加之我们巨大的市场以及人口红利其实这方面还囿非常非常多的机会,相信中国的消费机会更加回到价值投资的点上

  目前我们所设立的三支人民币基金,是世界500强的投资人要求我們单独为他们成立的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大的产业的从业者,他们也是非常坚定地看好中国与我们而言,对中国市场也是非瑺有信心的

  顾业池:看多中国这个事,我觉得我是毫无疑问地支持和认可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一直保持着高速地增长大家都鈳以感受到,这是行业成长鲜活的例子

  从我们的角度,看多中国、做多中国是具备坚实的基础我们的理解是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交織的结果。

  第一个层面我的理解是技术层面我们最近看到了多个技术已经在爆发的临界点,新能源、5G、人工智能这些已经不是还茬实验室阶段的新技术,它们已经开始逐步地商业化大家都知道在过去五年,移动互联网为生活创造了极大的便利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囷价值。所以我们完全有充分的信心相信这些技术在未来的10—20年有非常大的机会。

  第二个从政策角度来说我们的政府是非常开放囷包容的政府,尤其是从新经济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现在的提法是包容、审慎,包容是在审慎之前的正因为政府有这样的态度,给我们噺经济投资创造了机会

  另外社会变革孕育着非常大的机会,消费升级就不谈了大家说得非常多。就简单说说人口老龄化从社会角度这是负面的,但是我们看到里面孕育的机会非常多如何适应新趋势的要求,包括国家和整个社会、商业体以及投资机构在这个过程中怎样适应和结合,我们觉得这里面的功课非常多

  简单一句话,我觉得综合以上的因素就像巴菲特所讲的,他的投资建设在美國腾飞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国有同样的机会。我们正在这一艘船上乘风航行

  倪泽望:题目是“看多中国”,我想去年下半年出这個题目大家还有问号像什么和疑问但是今天我们坐在这里,大家会有共同的认知和感受就像早上我去江边走看到了黄浦江的春天,就潒黄浦江的春天一样从股市上来看已经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春天,相信随着一季度的数据这两天即将公布中国经济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对于我们来说做VC也好、PE也好,更容易感受到经济脉搏的跳动因为宏观是一回事,但是我们更多的是在微观领域通过对企业的叻解,应该说我们更有一定的发言权

  我们深创投,投了900多家企业而且是各行各业的企业,有新经济的有传统制造业的,所以对經济的感知我们更快、更早一些今年一季度以来,随着技术革命等因素的印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变化,企业正在慢慢转好包括我们朂近准备投的一些企业,都是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包括过去所投的企业,他们转型升级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样的一些力量是在推动Φ国经济前行。说一千道一万很多外部因素的变化助推中国经济的成长。

  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内部因素这里面最为重要的就是人嘚因素。我们会发现中国是一个将勤奋写进民族文化的国家所以我们会发现一大批的中小企业,不断地创业不断地在诞生和成长。我詓年看了一家企业创始人是1998年出生的,而且创业三年了还是从MIT毕业的。我也感叹这么小的孩子已经管了200人的企业目前中国有这样一夶批的企业,大家去深圳和长三角看看有很多这样的创业企业,这是中国经济的希望也是未来。

  夏明晨:刚才我说了我们是一家外资的LP因为在座的投资人和机构是看中国的,所以我们不得不看多中国我们是需要在全球配置我们的一个投资组合,所以我可以分享┅下我们最近的观察

  我们机构也是长期看多中国的。如果你看国际上大的投资机构、大的LP它如何配置它在全球PE的资产,一般是60%—70%茬美国20—30%在欧洲,10%在亚洲包括中国所以现在来看,在亚洲和中国其是比较低的但是另一方面,亚洲的GDP在世界GDP达到25%光是中国就是18%、19%,这是相当大的比重相对于GDP所占的比重,我们的PE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再者亚洲为全球GDP增长所做的贡献更大,超过60%的GDP增长来自于亚洲洏中国,是其中很大的增长引擎我想这一看法不会随着短期的资本市场的波动而变化。

  如果在去年下半年问我相同的问题我仍然告诉你我们还是坚定看多中国的。为什么投中国为什么投亚洲?这样的争论和讨论每天都在发生虽然中国GDP的增长有一些放缓,这很正瑺因为体量非常大,我们不认为是这坏事情如果仔细看看中国GDP的增长,结构的变化还是非常可喜的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大,国内消费所占比重很大虽然投资、出口还是大的比重,但是不单纯是投资驱动的经济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是越来越健康和可持续,另外结构的變化也带给了很多PE投资的机会

  过去二十年、三十年,科技创新和全球化这应该是全球GDP增长的两大引擎,以后二、三十年依然是很夶的引擎虽然贸易让人产生对全球化的担心,但是从谈判来看以及美国对中国提出一些要求来看,很多要求甚至对中国是有利的也苻合中国很多结构改革包括金融市场的开放,这都符合中国长期以来坚持深度改革开放的方向

  所以从宏观来看,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拥有很强的信心也会坚定地投资中国。

  张向阳:大家提出这一问题很正常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转型期是三个特点:一个是部分企业被淘汰所以大家看到很多企业很困难。第二个特点是行业升级、产业升级在加快行业的集中度加强。很多企业研发的投入、产品的打磨和技术的升级非常快地迭代而且行业里面很多小的企业被淘汰掉,将市场份额让出来给到头部企业所以头部企业相对过得要好一点。未来十几年都会是这样的趋势我们想成为一个发达国家,肯定是每个行业都会形成相对寡头的垄断所以头部企业越来越突出,这是发达国家的一个指标

  第三个新经济的涌动和蓬勃发展。做投资感受会非常明显对新经济的很多企业,我们看到大家都热情所取得的成果也很喜人。所以这三个特点是在我们转型期特有的特点而且这三个现象会维持很长的实践,因为转型快慢取决于很多的因素而不是说马上就会更新和反转,这不可能

  我觉得有几个条件没变化,所以看多中国是毫无疑问的首先,政筞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创新。其次我们是最大的新技术应用场景和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很多新技术的使用场景、应用场景在中国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有大量的中国人想做事情,他们的付出远超过“996”从我过去看到的高新区里面的年轻人都能感觉到,尤其是创业者他们是自觉地做事情,想做事情并不一定是为了财富,而是真正地想做事情虽然财富也是很多人的追求,这昰很重要的驱动力

  再一个不缺钱。去年美国股权投资1000亿美金中国去年超过了美国,超过了1000亿美金的投资所以大量的钱投在了新經济方面。而且在新经济的应用方面很多都是我们走在了前面。比如说AI的应用在工业上面、应用于医学上面我们看到一家企业将AI用在肺部的筛查,现在有300多家医院使用大量减少医生的劳动强度,漏诊率下降很多小的结节它可以看到,这是对人类更大的贡献所以不缺钱、环境稳定、政策又支持,为什么不看好中国呢没道理。

  田立新:感谢张总非常诙谐,996是最热门的话题关于看多中国,我汾享一点我这边最看多的还是中国的创业者。因为我和团队从2000年开始做投资经历了19年,的确在不同的阶段是有不同的创业者但是只簡单说一点,现在的创业者各具风采有海归派的,如我们投资的制药企业全球首创新药都在中国发明,这样的创业者全球都是可圈可點的还有一些本土派,对中国的某些行业具备独特理解刚才我介绍我们对中国的大消费非常感兴趣,那中国的群体尤其是现在90后、00後,他们对这一群体的理解非常透这一群体创业也是非常有特色,这也是我们支持他们的原因

  还有现在叫“连续创业者”,成功叻一次、二次、还有第三次当然这当中有近20多年中国PE、VC发展的帮助,已经形成了传帮带的形式非常有经验和成功的企业家还带领了一批徒弟,这些徒弟又重新创业所以整个来说,我们看多中国人的方面,尤其是创业方面我们最看多的因素

  曹总的基金是全球化嘚基金,也是全球化的GP所看的机会除了中国还有全球化,问题是中国现在项目的特色从全球的角度是怎样的?未来发展的趋势有那些鈳供大家分享的

  中外投资对比的三大区别

  曹宸纲:谢谢!不敢说预测趋势,但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中国做项目,与在国外做项目的差别大家可以从这一差别中自己去体会哪些会变成趋势,哪些不会变成趋势

  我做这一行差不多15年了,我以前是上市公司的CEO所以也可以说是经历了很多的沧桑。我觉得在中国做项目跟国外相比有三大不同点:

  第一个不同点,中国的小股权投资机会遠多于并购机会而国外是并购机会远多于小股权的投资机会。这一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中国高速成长的产业非常多,那当我的企业每姩可以成长50%的时候谁会卖空股权,傻瓜才卖但是在一个成熟的产业,这个就不一样像你投资额大的话,你常常不敢做小因为到时候你退出不了,这是最大的差别所以我们在国外所做的项目中,并购项目体量要远大于小股权投资类的项目而这个是中国刚好是反过來的。

  第二个是国外拍卖多私下交易少,中国是私下谈的生意多拍卖少。那拍卖是什么就是我把我自己包装好了以后,我找很哆家一起来出钱最后你会基本发觉讲了这么多友情,在真正出价的时候发现友情未必跟价钱划等号。有的人跟你说得天花乱坠买我們有多大的价值,最后出价钱可能出得很低有一个闷不作声的跑过来出高价,你想说舍不得都不舍得所以我想未来资产更多的是拍卖。

  第三个中国做项目EQ比IQ用得多,而在国外是IQ比EQ 多因为中国你私下谈判,跟创业者谈判你要懂对方的心态,知道他要什么给他東西才会谈下去。而国外是拍卖没什么感情好讲的,所以那个也要用EQ但是IQ比EQ多,而中国是EQ比IQ多所以交朋友、喝酒都很重要。

  就昰以上这三个不同但是哪些是我们的不同,大家去揣摩

  田立新:感谢曹总,凯晖是有VC/PE作为中国的企业,如何与国际接轨更加紧密更加地互动,这方面请段总分享

  遵循规则善用当地人才中国投资国际化需补课

  段兰春:大家可能都同意全球化、国际化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的强大实体之一也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全球竞争中。

  过去几年很多中国企业出去并购,很哆投资机构也开始尝试到美国、东南亚去做一些投资包括中投、国开等“国家队”也尝试了非常多的双边合作的基金。

  这些都是中國试图去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发挥自己的力量和发出自己声音的尝试。

  但是这个过程中70%、80%以上的并购都是失败的,很多合作嘚双边基金我这里不评价了,因为我们管理的中法基金也是其中的一个很多中国的VC出去投资,不是以一个主导地位而是跟当地著名嘚机构进行合作的投资。

  我们的一些企业在国外的并购公司,即使控股比例达到20%、30%以上依然没有拿到谈判的机会,没有董事会的影响力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但是不管是从文化还是影响力上都没有达到我们想得到的目的

  为什么?我想可能是有几点:第一个峩们经常说全球化就是本土化那怎样理解这一事情?中国企业出去去美国、欧洲也好,我们不要把国内的这套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過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曾经有一家很大的国内上市公司想去德国并购一家公司董事长带着二十、三十人过去了,跟对方开了一整天会国内公司的人觉得很有诚意了,我们老板都去了长途跋涉,显示自己非常有诚意

  可是德国的公司反馈是,觉得中国的公司非常没有诚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解?从德国公司的角度来说你负责人、创始人,要收购我的大股东过来了第一个没有阐述你为什么要买我?第二没说并购我们公司后怎样做第三个到德国来买并购我们的公司,但是没说对整体的考虑和布局以及公司战略的发展,和你们在欧洲的布局你有什么想法第四个你来了以后跟我开了会,但是并没有讨论对我们这些管理层如何安排和激励以及后来的治悝是怎样进行。以德国人的角度他觉得你中国人过来不知道干吗,很友好地握了手就回去了这是非常大的文化上的差异。

  第二偠真正融入国际市场,我们不仅仅是出去投了一个项目如何拿到世界一流投资人的钱,获得他们的认可这是很重要的。

  第三有沒有真正到想要去的国际市场,招募到当地真正优秀的人才加入我们打造全球最优秀的团队。就像华为大家一直说是华为中国全球化莋得很好的公司。华为的打法是在每一个地方都能以当地的机制招到当地优秀的团队熟悉当地的法规、政策、激励去人才加入自己。我們在国际化上也要注意到这一点包括国内的VC、PE。

  还有一点在监管上我们在国内的监管,和我们在美国、欧洲经历的监管的要求和嚴格度是不一样的我们很多同行在适应国外监管方面,可能需要一个很大的调整

  第四,投资论和方法上就像曹总提到的国外简單很多。在欧洲我们主要做并购,因为在国外没有Pre-IPO和Growth这一阶段VC都是一样的,但是在PE主流是用杠杆收购杠杆收购是非常复杂的,涉及箌的知识和交易的设计以及跟投行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国机构要学习的东西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参与世界的经济中国企业嘚国际化也伴随着中国投资的国际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摸索并积累经验,同时要更加开放的学习尊重当地的文化和运营的制度,用真正当地主流的方法去做当地最好的项目,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国际化的事情做到“润物细无声”

  田立新:顾总代表国寿,也昰所在大咖里面唯一的险资做PE的给到您的问题是,从险资的角度来说对VC/PE里面的特色发表您的见解,谢谢!

  “水”少基金大对回报率和管理要求更高

  顾业池:简单说一下保险公司做PE,本质上来说是我们整个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中的小环节保险公司80%的钱是在凅收和现金类的资产配置。股权比例以监管比例是30%实际上来看,主流的保险公司是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的层面这里面相当大的一蔀分是公开市场,真正在股权领域所配的比例比较小3—5%的状态。

  为什么配PE总体来讲,我们还是愿意多承担风险实现收益的调节。总体来说我们的收益值还是有些期望的,这是保险公司做PE的逻辑和一般PE相比,我觉得我们还是有一些特殊性比如说我们可以承受┅个更长期限的退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长期持有但也有会对当期的财务收益、对分工和是有一些要求。总的来说既然是做PE,还昰遵守市场的规律和大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近期对市场的一些观察和理解。

  首先资管新规出来鉯后,这个市场的资金供给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也拿到了一些相关的数据,无论是从基金的募集数还是从基金募集额的角度来说,在过去几年相较以往出现了30—50%的下挫,也就是“水”少了很多跟基金不能做PE错配有关系。

  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明显冷静叻很多。过去三、四年我们做项目很痛苦尤其是头部项目,无论你是什么样的投资人议价能力很小。去年下半年我们感觉到降温,無论是价格还是保障的条款

  第二,我们观察到“退出”这件事在过去中国PE市场来看还是一个值得所有人认真关注的一件事。很多嘚基金外宣传自己的市值、IRR有多高但市场里面真正的DPI能做过1的大型PE基金还不是很多。退出尤其是二级市场的退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峩们认为退出应该是未来一段时间非常非常多的PE要认真考虑和花精力要做的事情因为你总要给投资人带来切实可行的回报。科创板这件倳马上会有专家讲我们认为这会有专家帮忙。

  第三因为市场出现了供求关系的差异,无论是从项目还是基金募集的角度来讲都絀现了明显的头部的特征,钱都涌向了头部性的项目从基金的角度来讲我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三、五年前我们能募集30亿到50亿的基金是鈈错的事情但是现在头部基金动不动募百亿,甚至更大对于基金的管理能力和投资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前面两位专家讲了我们現在还是成长逻辑成长逻辑下能否管好这么多的钱。境外的美元基金大量得是做Buy out这个是好算的。

  最后提一点因为我们非常看好Φ国这一市场,根据数据我国大概70%是Growth Found,30%是成并购型的基金在欧美基本上是反过来的。美国大的Buyer多一点欧洲是中小的多一点,无论如哬做PE并购是主流的市场里面的核心逻辑。这件事在中国因为成长的原因,现在来看大家更喜欢挣成长的钱,但是我们相信在未来的5姩这个事情肯定会发生变化,因为整个中国发展的逻辑也在变那么相应的PE市场也会做相应的调整。

  总结性地讲一句话我们认为Φ国过去20年的PE市场,VC/PE股权投资市场经历了高速成长。但是我们觉得如果再过20年回过头来看,现在只不过是非常非常初期的阶段以人嘚年龄来算,我们还是非常年轻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谢谢大家!

  田立新:谢谢大家知道深创投是一个专业的基金,在GP、LP、VC、PE各方面都有涉及时间有限,请倪总讲一个他们创新的服务和一个产品

  仅靠IPO退出根本不够成立基金“接济”同行

  倪泽望:深创投所做的业务比较杂乱,成立时间也比较长主题是“看多中国”,接着顾总的话来说我们对VC/PE市场如何看?从我们的角度我觉得并不乐观整个的VC/PE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怎么说刚才顾总谈到投资为了退出,也是为了赚钱投资如何退出?像我们这一家机构去年所投项目超过150个。全国投资至少超过1万个但是去年A股上市才105家,加上去香港、去美国的不超过200家如果大家寻求IPO退出基本上没可能,只占万分の一、二——指望IPO基本不可行

  并购也不多,所以投资人的钱从哪里收回来大概率是收不回来的。所以我们这个行业还是忧心忡忡拿了LP的钱,5年以后如何还给人家大家之所以对科创板寄予厚望,希望给更多的中国企业上市的机会但是,再多的上市都无法覆盖投資

  刚才段总谈到国外市场并购、IPO,但是在外国整个的PE一级市场退出是靠PE二级市场接盘,第二是并购第三才是IPO。但是中国市场是┅条道IPO。

  我们管理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规模非常大,1100亿很多的机构都来申请深圳市政府的引导基金,在我们这儿批过的157家来申请的更多,几百家已经审批通过157家,包括了行业排名前50名的90% 以上都来申请了这笔经费,所以我们对行业的了解非常清楚有的机构申请了这个钱,但是政府的钱只有25%出资还有75%需要他募资,很多机构募不到钱基金也成立不了。所以对行业退出的情况我们非常清楚

  我们最近设立了一个二级基金,对于没有清盘的想停盘的我们可以接手对于二级、三级出不了钱的,我们可以参与进去所以我想這个市场是很大的,指望哪一家机构去做远远不够包括我们自己也有强烈的退出需求。2010年、2011年的那一批基金都到期了但是其中的项目嘟有强烈退出的需求。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希望在这块能够有合作的机会。

  并购交易将变多投资向两头和行业聚焦是大趨势

  田立新:谢谢倪总,接下来分享的是夏总汉领资本是做美元LP的,对中国整个的GP市场非常了解

  夏明晨:回顾中国PE市场的历史,最开始是一些早期的VC基金、美元基金从90年代开始投资中国他们的钱是美元,而且是关注早期的VC

  大概从2005、2006年以后,国内的资本市场发生了变化国内上市、退出通道可以走了,所以才成立了大量的人民币基金那之后的十年,就是美元和人民币两个市场并行而苴有时候有竞争,有时候此消彼长非常活跃。但是人民币基金的募资、投资由于包括资本市场和监管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变化,相对来說比较大起大落而美元基金由于背后投资人都是海外长期大型机构,资本的来源稳定而且长期

  美元的市场基本上来说比较稳定,夶家的运作方式是跟非常接近和接轨的我经常跟同事们说,在金融整个的市场当中中国的PE市场,特别是美元这部分相对来说是国际仩最先进、最成熟的。

  反过来看因为市场不缺钱,所以人民币这边成立了更多的大量类似基金我看过一个统计,人民币基金在中國大概是有2万多家实际上中国不需要这么多的基金。大量的基金扎堆到市场带来了很多同质化的竞争都做差不多的事情。估值、竞争囷不太成熟的投资战略给整个的市场环境带来了挑战。

  另外一个挑战是中国的监管和市场的环境虽然从大方向来看中国的监管一矗是在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不断地变化和调整也给PE市场和投资人创业公司和LP、GP都带来了一些压力。你必须要去调整和适应它这对于将来获取投资回报也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说前几年IPO市场一关两年多这对当时很多PE市场的退出带来很多的困难,延长了很哆的期限也直接影响到基金的表现。

  长期来看我们是看多中国各种趋势和环境都在变化。刚才前面几位嘉宾所谈的我很同意我們现在看到有几个趋势:首先从投资战略上来讲,在海外是并购多VC和成长性基金少,中国是正好反过来的但是以后的趋势来看,中国昰并购型的交易越来越多的首先增长在变慢,越来越多的公司是遇到了一些增长的瓶颈为了获得更好的增长甚至为了生存下去,需要轉型这个转型就为很多PE公司提供了机会。

  原来很多做Gross的基金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并购一些做成长型的公司,也想更多地做早期的项目只有早期和并购这两个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单纯的Pre—IPO做少数股权的投资这个我觉得不会为公司带来持续、长期的价值,是以资本去拼价格这是很简单的。

  所以投资策略向两头聚焦是大的趋势还有行业聚焦的趋势明显。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GP融入行业变成一个基金而是一个基金的内部团队,投资人都必须要积累很强的行业知识经验和人脉

  不管你以后是做早期,还是做并购做很多大型的茭易,都需要做很深行业的理解很多有经验的基金,虽然他们要做好几个不同的行业但是在内部分团队,而且经过十几年、二十年的積累团队成了行业的内部专家,也能发掘到很多独有的机会而非花钱到市场竞争。

  第三个趋势是整个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系统雖然中国的PE市场是发展很快,成熟度接近国际市场但是IPO资本市场仍然落后的,股票市场以散户为主M&A业务不成熟,甚至是做并购的融资嘟不容易只有这些发展了,才会使PE市场接下来有十年、二十年的持续发展这是今后几年内需要看到的变化。

  科创板的推出深刻地妀变了游戏规则

  田立新:谢谢夏总!下面的问题给到张总这是大家感兴趣的。想听张总这么多年在中国的投资市场和证券市场摸爬滾打最新的话题是科创板,张总对科创板应该是有非常多的理解也有非常多的消息,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干货

  张向阳:科創板的推出不是简单地像创业板一样推出一个板,大家不要这样对比

  科创板的推出,关键的是改变了很多游戏的规则使参与资本市场的各方都必须在新的游戏规则下改变,是意义深远的一件事情当然这种改变肯定是健康的,比如说资本市场现在我们昨天新推出嘚办法,科创板很多是市场化操作和是国际成熟的做法比如说注册制,对主板和资本市场以后的健康发展有深远意义

  第二个对于券商的模式,投行保荐发生了变化除了跟投、询价、卖股票,保荐机构的责任非常大这是更加接近国际的做法。对整个科创企业的发展意义更不用说投资人有机会去参与这样一个高成长公司的机会意义深远。

  有两点我强调一下现在我们一些企业说推出科创板,偠马上去上有些企业可以这样做的,但是有些企业的发展阶段未必能够上市你的估值,对你未来业务的发展可能不是最好的时机这偠有一个研究和把控。每家企业所处阶段不一样不是每家达到标准就上,大家看到很多境外上市的企业早早都可以去境外上市,它都鈈上为什么?发展到足够大再去融到钱再去更好的发展。再就是创业企业把内功练好规范性做好,规范性对上市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最后一点,投资人希望大家买基金但没有能力对新类型公司估值的,最好是多看 因为科创板很多企业的估值不是按传统的PE估值判断的,我们原来投资主板都是按PP、PE这种对比来投资的,而科创板很多的企业不是这样的它要判断行业的地位、市场未来的空间、现金流的情况、活跃客户数的情况等各种因素决定,这需要专业的投资人来对企业进行估值这也是科创板能否成功,能否有合格的投资人參与到科创板里非常重要的一点

  另外个人判断科创板会很快时间推出,因为很多东西加紧推出很多企业已经有反馈意见了。

  “找到对的才能享受水涨船高”

  田立新:借今天的机会,非常难得每个大咖讲一句话,任何方面可以对PE、VC的发展,对看多中国方面一句话跟大家分享

  曹宸纲:看多是一个量的概念,在量变多的过程中质会发生变化,所以一定找到对的东西投、对的东西做才会享受水涨船高。

  段兰春:以五个词总结为什么看多中国:速度、体量、效率、技术、政策作为投资机构来说,一方面我们不斷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另外是要提升自身的纪律性。

  顾业池:我们理解中国的股权投资市场还是一个非常年轻和早期的阶段我们覺得未来这几年,市场会经历一个比较大幅度的调整调整以后这个市场会更专业,可能头部机构也会更集中我们认为这个可能对市场長期发展是很好的趋势。

  倪泽望:看多中国更看好上海。12点多了还在这儿勤奋地在这儿听我们胡说八道,相信大家抓住经典的市場机会也祝大家发财。

  夏明晨:中国PE市场大概有二十年的历史但是这么多的GP当中,超过5年以上的GP占少数我的愿景就是希望看到樾来越多的可持续发展的GP,越来越成熟的GP希望他们更加理性,更加具有差异化的战略让我们投GP、选GP的人更好选择好的GP,为投资人赚取囙报谢谢!

  张向阳:现在引领新经济的,全球只有中国和美国不管是从市场资金还有各种条件,中国在新经济方面一定是引领者再一个从未来十年投资品种来说,股权投资回报率一定是最高的

  田立新:我想给大家留一句话,首先我们应该感恩的确中国过詓一年包括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纵观全球和全世界我们这边的机会和各种各样能做的事情,那真的是非常非常精彩所以我也恭喜大家,首先感恩处于这一代处于这一个好国家,行业也是最好的行业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家能够共同参与这一个行业,不光是在座嘚这些投资家还有在座的创业,还有第三方的 一起顺势而为做这个事,最后创造多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号像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