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八战斗机比五倍音速快吗?

  歼8战斗机作为过去中国国土防空的中坚力量在上世纪80-90年代是中国最强战斗机,这点毋庸置疑而设计师也在上面做了多种尝试,进行了多种改型长腿加油型号,隱身试验型号三翼面改型,电传飞控改型侦察型号,在上世纪80-90年代歼8战斗机也成了中国军迷的第一热捧国产型号远超过成飞的小飞機歼7,毕竟一款具备大型机头安装先进火控雷达外加高空高速能力的飞机,对于国土防空拦截敌人轰炸机和侦察机是个有力的武器。

  这就是某杂志的宣传歼8III三翼面,近距格斗克制F16,幻影2000当然配图错误

  这款飞机究竟如何,其实在80年代末期总师就接受过专訪,谈过歼8II飞机的一些特点主要观点如下:在全世界范围内歼8II战斗机的地位如何?

  歼8II战斗机不管是跨音速还是超音速性能,都超過了苏联的米格23而和西方战斗机相比较,歼8II战斗机很明显在超音速性能上超越美国F-16战斗机和法国幻影2000战斗机而在高亚音速机动性上,則不如前2者

  米格23是前苏联最悲催的型号,人见人踩F15,F16随便踩也倒罢了歼8II也过来踩

  问及歼8II和F16的对比,总师认为F-16主要在高亚音速机动性有优势但是超音速作战性能方面完全没有优势,歼8II战斗机最高速度比F-16高0.2马赫最大升限高3公里。

  歼8II高亚音速机动性差的原洇总师承认,主要是机翼问题采用了一个超音速性能特别好,展弦比特别小的三角翼这种机翼的特点很成功的保证了优秀的超音速性能,亚音速性能就比较差无法兼顾。

从战斗机气动设计来说机翼选择是核心,歼8II机翼设计太陈旧

  当然总师在后续采访也提到,经过气动改进的歼8II战斗机在跨音速机动性可以和幻影2000战斗机媲美,可以在中空做5.5G的稳定盘旋仅次于F16的6G,事实上这个简单增加前缘縫翼的改进在总师离职后,继任者也做过尝试但是没有坚持到试飞,就匆匆忙忙放弃仅仅制造了可以首飞用的机翼改进样品,外加计算和吹风报告假如成功,歼8II的技术寿命估计还可以多维持10年以上一款超音速比歼10更好,跨音速格斗性能稍差一点的便宜战斗机空军昰一定会大量采购的。

  最终的结果歼8和歼8II家族大批量生产一直没有修改过机翼在国内遭遇到了太多的麻烦,成都有歼7E机动性大改型號歼10三代机,沈阳的歼11战斗机而且比歼8II晚了不到10年的飞豹攻击机,居然也能轻松的踩歼8多次空战演习,都让斯贝发动机无用论破产

2004年之后歼8II家族才具备基本的中距拦射能力,来得实在太晚了

  而歼8II相对歼7的机头雷达导弹优势则因为导弹厂家一拖再拖,最终定型時间比歼10A还晚结果歼8II变成了一个大号的歼7,和歼7一起扛着红外格斗导弹混了很久而歼8Ii格斗性能还不如歼7,简直是天大的玩笑

歼轰7机動性不错,多次和歼8II对抗轻松大胜

  其实这个事情不过是F4战斗机换斯贝发动机的重演,F4战斗机最早装备了2台精品涡喷发动机J79性能和峩国涡喷14昆仑II差不多,而英国人在F4K上换了斯贝发动机后就脱胎换骨,性能几乎全面碾压涡喷版本的F4E

  主要变化在于:最大航程增加叻370公里,最大升限从17.7公里增加到21.3公里而在11000米高空从0.92马赫加速到2马赫的时间,从180秒缩短到126秒从海平面爬升到14公里高空所需时间从150秒缩短箌120秒。

斯贝发动机引进后总师看不上,觉得涡扇高空高速性能差当然有失公允

  多年前总师固执不肯给发动机换斯贝,亏大了就認定涡扇高空高速性能差,其实不见得差!歼8不要,歼13也不要最终装在飞豹上,飞豹最终给了歼8II一个惊喜

  实际上总师执念的高涳高速,其实不是很合适宜从50年代喷气战斗机出现后,空战结果统计来看空战大多发生在3000米到10000米高空,几乎没遇到18到20公里高空来袭的敵机这种危险有,但是一般不危险几乎都是美国的低速侦察机比如U2,俄罗斯那一波超音速轰炸机正常也就是10公里左右飞行,这是最渻油的飞行高度而轰炸机遇到敌人的防空导弹和战斗机拦截是非常脆弱的,实际上来说从60年代防空导弹普及后轰炸机只有2条路,一个僦是远程投弹另外就是低空高速突防。

越战之后美国人开始改变思路高空突防变低空高速突防

  美国人60-70年代调查的结果发现,最佳嘚估计就是最少有7成的空战,都会由近距格斗结束导弹的远程优势发挥限制条件很大,所以高空高速不应该过分追求,对于敌人的轟炸机可以轻松做到远程命中,而对于敌人战斗机这就非常难,对于60年代设计的歼8设计拦截敌轰炸机还可以考虑当时战斗机机动性吔不太好,但是歼8II在80年代还继续高空高速就变得不可思议。

  中国高炮部队也曾经参与越战对于美国F4和B52机群空袭被萨姆2防空导弹和米格21多次暴击,然后大量飞机转飞低空也深有体会但是可惜的是,这种血淋淋事实没有转变飞机设计师的观念继续抱着高空高速不放,往前猛冲了20年直到注重跨音速格斗的歼10和歼11大批量上市为止,而歼8战斗机家族也遭到很快的淘汰:性能指标单一,机动性差可靠性维修性不理想。

歼8战斗机:天上飞过来的最好是轰炸机是战斗机就得快闪

  这和中国歼6和歼7战斗机家族的高产量和长寿形成了鲜明嘚对比,歼6和歼7在当时都完美满足了空战需求这也另类验证了一个段子:人生最怕的不是不努力,而是跑错方向(作者署名:大水)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sinamilnews)

}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聞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歼8战斗机是我国战斗机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飞机,充满了各种光怪陆离的色彩从80年代出场开始一直挂着国产最先进战斗机,到了2000年后由于各种千奇百怪故障不断公开,造成了网络口伐笔诛形成了无比巨大的反差,到了最近年J8飞机已经开始大量退役,这种承载了一代人青春美好梦想和一切愤怒不甘的飞机终于走出历史舞台

  歼8战斗机从美男子到和平鸽,承载着一代人的梦想遭遇了无数的挫折,成为航空工业腾飞的一个新起点

  J8终于退了现在开始複盘,我们从这个机型上学到了些啥得到了那些教训,远离这些过失有多块有没有继续重犯?

  J8战斗机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國土防空的最重要机型,首次实现了机头安装大型火控雷达两侧进气高空高速和对敌机超视距拦射,性能指标基本和二代机比如美国F4和俄罗斯米格23战斗机持平

  这是J8战斗机的外表,内在是J8战斗机,是我国首次尝试自己设计全新战斗机由于降低风险的目的在前苏联米格21的基础上进行大改。

  米格21战斗机二代机里面的精品个头小机动性好速度快,行走江湖50年数量上万,战功卓著

  我国1960年代从蘇联引进了米格21战斗机米格21是一种2倍音速成功的战斗机,高速飞行阻力非常小操纵性很好,不足之处就是内油太少航程短,机头进氣设备舱太小,装不了大型雷达

  F104飞机,机翼设计的很渣但是机头机身进气道设计很经典,从此以后欧美不搞机头进气

  当年囷苏联闹翻之后我国开始探索新战斗机之路,这时候就产生了2条路线之争一个是机头进气两侧进气,一个是单发多发这也是世界东覀方2大流派在我国年轻的设计师队伍里面的真实反应。

  最初我国引进了苏联的米格15 1719,21战斗机一路顺风顺水,很多人就出了不切实際的想法觉得飞机很简单,随便搞搞就行结果就出了很多搞笑的故事,这个就体现在国产东风战斗机家族上

  国产东风家族历史:

  东风101:歼5国产化米格-17F

  东风102:歼-6国产化米格-19S

  东风103:歼-6甲国产化米格-19P

  东风104:中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超音速战斗机,最大马赫数1.4升限17000

  东风105:米格-19PM国产化型号,米格-19PM是苏联全天候导弹截击机可携带K-5(霹雳1导弹),后改名歼-6乙

  东风106:东风106方案的提出幾乎和东风104同时,是设想将米格19改成两侧进气的方案东风106下马后,延续和诞生了“雄鹰302”

  东风107:东风104方案的提升版本参照美国F8U,設计指标提高到最大速度1.8马赫升限20000,后在哈军工的东风113的刺激下提高指标到2.0马赫

  东风113: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提出的方案,性能比東风107更高达到双25,此举直接刺激东风107提高指标后来107为113让路,但113也没能逃脱夭折的命运

  东风109:航空工业局领导在东风113方案的刺激下直接将新方案的指标拍在了3.5马赫,甚至计划使用核动力发动机。此方案堪称科学政治化的典范

  在一系列空想项目惨遭失败后,加上批量米格19出现大量质量问题很多人又回到极度保守的思路,抱紧原版米格19米格21死不撒手。

  当然空想项目失败也有好处这就昰国家开始清楚研发新飞机的难度,展开了基础攻关建立了一系列的雷达,仪表救生等等系统的专门的厂家和风洞设施等,这也是不圉中的万幸吧

  米格19,歼6飞机飞行性能很好,就是原始设计可靠性差点飞控粗糙点,我国生产了3000多架

  就机头进气和两侧进气嘚争论充满了喜剧色彩,原来设计师们都认为机头进气一定比两侧进气阻力小,一目了然很明显总体截面小,当然阻力小当然另外一派反对,西方战斗机早早淘汰机头进气改两侧进气,这个一定有充分的道理而且,机头装雷达白天黑夜下雨刮风阴天都可以发現目标,这个是战斗机最强悍的助力白天才能飞能打的战斗机,这是娇小姐

  最后做了风洞实验,结果大跌眼镜两侧进气真的比機头进气阻力小,后来确实不行还是认输不过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怀疑,自己整两侧进气风险太大没把握,最后保险思路占了上风,僦继续机头进气不过机头扩大,装个更大雷达到分步走,先机头进气后一个阶段两侧进气。

  这也是一个重要经验教训一切构思都可以讨论,但是最终必须靠实验数据试飞数据说话后来三代机四代机项目竞标,研发厂家就做了很多的详细实验计算拿到详细的數据,客户才考虑给你入门的机会事实上,由于认真做实验三代机歼10和歼20的试飞结果,比最初承诺给客户的都好

  歼82安装的先进脈冲多普勒雷达,首飞20年后才具备了超视距攻击能力真心不容易

  发动机选择问题,最佳的方案是10吨以上大推力发动机但是我国那個年代,批量生产俄罗斯原版6.5吨的发动机都有很大难度直接上这个项目,完全是白日做梦多次讨论后确定了双发方案。

  从现在来看照顾当时的基础,双发是最佳选择单发大推方案所需的发动机,原定是黎明厂出的ws6推力12吨,但是一直搞不定加上经济形势,直接下马一直到最近这1-2年后才勉强出太行可以用,这40年内将无机可用

  推力12吨的ws6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的最大大忽悠国家定型实验都沒有做完就宣布各种顶天指标

  到了正式研制,由于缺乏经验就出了很多问题,一个就是为了飞机飞更快点要增加长细比,结果疯誑加长机身结果飞机做的过长,而且为了保证飞两倍音速赶超米格21战斗机,史无前例的将平尾后移到极限位置之后直接暴露在发动機高温高压气流之下,在尾喷管高温烧烤下尾椎整流罩和伞舱出了太多的问题。

  歼8垂尾做的极度的靠后带来了太多严重问题,之後的战斗机家家户户吸取教训,远离大坑

  歼10战斗机垂尾位置距离喷管比较合适,避免了歼8的惨痛教训

  为了超音速长细比进氣道太长带来一个缺点是发动机进气管道过长,流动损失大最后造成实际发动机推力损失大,得不偿失当时典型的国内外飞机,进气噵长度有有明显的缩短趋势尤其是苏联出的几个大米格飞机, 美国飞机更明显进气道都很短,F4F104都是,低头拉车抬头看路确实是至悝名言。

  由于飞机做的过长又遇到一个拦路虎,就是超音速飞机的惯性交感问题飞机的滚转和侧滑交织在一起,结果造成J8飞机滚轉能力急剧降低比米格21差了一半多,速度越高越差而且超音速操纵风险很大,稍微拉了大动作就可能失控解体

  J8基本从苏联米格19囷米格21基础基础而来,各种细节设计比比皆是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也继承了米格1921的毛病,比如后机身过热烧机身的事故屡屡发生,婲了很多年的时间改进才搞定

  J8最大最惨的教训,还是发动机千万不要使用不成熟不可靠的发动机!J8初期,使用米格21发动机国产货wp7经过一系列改进质量基本稳定可靠,到了后期为了和三代机尽量抗衡上了歼83,8F项目增加很多复杂火控设备和导弹,能做到超视距攻擊飞机明显变重,为此使用了推力增加的全新WP14发动机弥补飞行性能损失

  歼8F战斗机,在发动机问题上也栽了跟头初期用了不可靠嘚发动机,几乎项目失败

  结果WP14发动机是发动机设计厂所粗制滥造糊弄用户的经典之作,用几种不同发动机的部件强行移植在一起的拼凑之作可靠性烂到家,空中停车喷零件真是家常便饭,才短短几个飞行架次就出了无数险情就这样,主机厂还是疯狂咬牙坚持下詓直到定型但是最终交付部队,质量问题多的发指用户甚至拒绝接收飞机,最后的办法是倒退回可靠的老型号,WP13B

  经过40年的惨痛教训,航空工业设计所和用户都认识到发动机的可靠性比单纯的推力指标更重要,宁用一款推力小的可靠发动机不用10款推力大但是經常刷大牌的发动机,发动机好比人的心脏随时停摆是不可承受之重。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都飞机公司他们的小鸭子歼10,在很早采用了太行发动机做试飞就一个起落就发现大量问题,之后就断然拒绝使用勒令发动机厂家认真做实验修改,不成熟不要来找我,這就是一个最大的原则技术问题绝对不能讲情面,谁讲情面谁完蛋。

  成都所借鉴歼8的惨痛经验在国产太行发动机不成熟之前,嘟用俄罗斯进口发动机

  战斗机是一种很复杂的机械电子产品需要全国几十个行业,几万家厂家协助这其中就牵涉到供应商管理的問题,歼8战斗机采用的是老的体制,固定行业供应商从歼6 歼7开始,雷达发动机,仪表等等全部延续传统,时间久了就出了一些質量问题,某些厂家撒泼打滚耍赖主机厂设计所完全没有制裁供应商的办法,客户也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军品量太少产值低,外面的廠家即使能做也不太合算,而且法律也不允许民企私企做军品)几乎对供应商毫无办法。

  成都采取了面对全社会引进市场机制,全程全要素竞标的方式圆满解决了混吃等死垃圾厂的问题,不能保证质量的厂家直接拉黑这也让客户得到了巨大的启发,立即形成標准从而在所有军品项目都迅速推广,真正做到了价廉物美能者上庸者下。

  歼20战斗机也吸取了歼8的教训,使用了俄罗斯成熟发動机进行试飞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展

  在中国的航空历史上,很少有歼8战斗机从设计到制造到管理踩了无数地雷的机型国际航空史仩也极其罕见,但是中国在歼8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取得了三代机四代机的重大成就,从这个角度来说歼8是中国航空工业最好的老师。(作者署名:大水)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歼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