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铜在900度时的不锈钢热膨胀系数数

SiCp/Cu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SiCp/Cu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
【摘要】:
本文以电子封装为应用背景,采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粒径大小为10μm的SiC颗粒体积分数分别为50%、55%和60%的SiCp/Cu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分析天平、热膨胀测试仪、热导率测试仪、涡流电导仪、三点弯曲和断裂韧性等多种手段观察测试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
体积分数50%和55%的SiCp/Cu复合材料组织均匀致密,而体积分数为60%的复合材料存在着孔洞;透射组织观察表明,SiC颗粒中存在大量层错和孪晶,基体中的缺陷以层错和孪晶为主;SiC-Cu界面存在界面反应,分析表明,界面反应物为C和Si,而Si固溶进基体铜中形成一种新的CuSi固溶体;碳在铜基体内部析出且呈颗粒状甚至层状分布,体积分数和致密度的不同,界面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本文中,体积分数为50%的SiCp/Cu复合材料的平均线膨胀系数(20~100℃)达到8.54×10-6/℃,满足电子封装使用性能要求;随着SiC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降低;退火处理后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小于铸态材料的。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电导率随着SiC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远远低于工业纯铜,电导率甚至只有不到纯铜的1%,界面反应使得基体Cu中固溶进大量的Si,这大大的增加了对电子和声子的晶格散射,从而降低了电子和声子的平均自由程从而降低了材料的热导率和电导率。退火处理对复合材料导热率和电导率的影响不大。
SiCp/Cu复合材料随着体积分数增大,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降低,弹性模量逐渐增加,但由于体积分数为60%的SiCp/Cu的复合材料由于致密度较差,其弹性模量的力学性能比其它两种体积分数的材料要低。退火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较铸态时略有下降。SEM断口观察表明,颗粒存在破碎和剥离现象,基体中有少量的韧窝和撕裂棱,大的增强体颗粒脆性断裂,而小的增强体颗粒剥落,材料的断裂方式整体表现为脆断。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TB33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常春;朱世忠;孟令江;;[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张建华;;[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35期
陈国钦;朱德智;武高辉;张强;修子扬;;[J];电子与封装;2006年05期
马双彦;王恩泽;鲁伟员;王鑫;;[J];热加工工艺;2007年20期
郭岳;余自力;李玉宝;;[J];功能材料;2006年03期
徐高磊;邓江文;林木法;;[J];材料研究与应用;2008年01期
秦改元;;[J];价值工程;2011年25期
刘涛;郦剑;凌国平;范景莲;;[J];材料导报;2004年04期
许少凡,李政,何远程,王成福;[J];矿冶工程;2005年01期
孙淼;郝斌;刘克明;杨滨;;[J];金属热处理;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影影;王文芳;吴玉程;;[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张吉明;谢明;杨有才;李季;陈永泰;崔浩;刘满门;;[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宋克兴;国秀花;张永振;王旭;张彦敏;;[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湛永钟;张国定;S.H庄应烘;周怀营;;[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刘德宝;崔春翔;;[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朱小军;禹胜林;严伟;;[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金基明;陈亚;;[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余英丰;高宗永;李善君;;[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康建立;李家俊;赵乃勤;;[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刘永正;;[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记者  吕敏敏 通讯员  张予梁;[N];中国电子报;2006年
;[N];中国证券报;2007年
岳琴 杨燕群;[N];科技日报;2005年
严维新?张德金
吉文化;[N];江苏经济报;2007年
李保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文建;[N];中国化工报;2007年
张从春?通讯员
严维新;[N];国际商报;2007年
刘群;[N];中国化工报;2007年
本报记者  徐建民;[N];证券日报;2006年
本报通讯员
金功亭?严维新
张从春;[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常春;[D];山东大学;2007年
李士伟;[D];吉林大学;2009年
乔志军;[D];天津大学;2007年
李志刚;[D];太原理工大学;2009年
徐桂芳;[D];江苏大学;2008年
杨伏良;[D];中南大学;2007年
李松;[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王德宝;[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许彪;[D];南昌大学;2008年
朱建华;[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姚文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朱晓光;[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苏青青;[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张小明;[D];南昌大学;2008年
苏允峰;[D];佳木斯大学;2010年
张志佳;[D];天津大学;2012年
王强;[D];天津大学;2008年
程抱昌;[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蔡杨;[D];中南大学;2004年
张修庆;[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组织及性能--《辽宁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制备、组织及性能
【摘要】:本文以纯铜粉和石墨烯粉末为原材料并混合于乙醇中,经过超声震荡和干燥后压制成块,再在真空管式炉中烧结而制得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对所制备的石墨烯/铜复合材料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测定了其显微硬度、压缩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等随石墨烯加入量、试样预制压力、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分析。此外,还测定了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和拉伸性能。显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粉末烧结法能成功制备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其显微组织特征为等轴晶粒构成的铜基体及分布在晶界处的薄膜状石墨烯。随石墨烯加入量的增加及预制压力的提高,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基体晶粒有所细化。另外随烧结温度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延长,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基体晶粒明显增大。显微硬度测定及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制备工艺对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随烧结温度提高和保温时间延长,显微硬度、压缩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先增加而后减小,分别在烧结温度为950℃和烧结保温时间为60min时达到最大值。随石墨烯加入量增加,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是先增加后减小,当石墨烯加入量为每15g铜粉中加入20mg时,显微硬度、压缩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最大值。另外,随试样预制压力从30MPa增加到150MPa,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压缩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提高。与纯铜试样的对比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可显著提高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性能。采用60MPa预制压力、每15g铜粉中20mg的石墨烯加入量、950℃的烧结温度和60min烧结保温时间,所得石墨烯/铜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压缩屈服强度及弹性模量分别达到58HV、182MPa和45GPa,比纯铜试样分别提高了34%、127%和50%。对烧结后的纯铜试样和石墨烯/铜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热轧,然后进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拉伸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纯铜试样相比无明显提高,而断后伸长率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纯铜试样及石墨烯/铜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热膨胀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铜复合材料试样的热膨胀系数低于纯铜试样,在150℃至800℃范围内表现得非常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业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6【分类号】:TB3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傅强;包信和;;[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成会明;;[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钱文;郝瑞;侯仰龙;;[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王冕;钱林茂;;[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赵福刚;李维实;;[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吴孝松;;[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周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姚耀;[N];中国化工报;2009年
刘霞;[N];科技日报;2010年
王艳红;[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芃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N];电脑报;2010年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N];证券时报;2010年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N];计算机世界;2010年
谢荣 通讯员
张光杰;[N];泰州日报;2010年
纪爱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周科竞;[N];北京商报;2011年
王小龙;[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敏;[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罗大超;[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唐秀之;[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王崇;[D];吉林大学;2013年
盛凯旋;[D];清华大学;2013年
姜丽丽;[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姚成立;[D];安徽大学;2015年
伊丁;[D];山东大学;2015年
梁巍;[D];武汉大学;2014年
王义;[D];复旦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詹晓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王晨;[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苗伟;[D];西北大学;2011年
蔡宇凯;[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金丽玲;[D];苏州大学;2012年
黄凌燕;[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刘汝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雷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于金海;[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李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var searchResultHtml=$("#tabSearchResult").html();
var titleThis="";
$.get("converge-by-key",
{"item_id":$(this).attr("id"), "rnd":new Date().getTime()},
function(data){
$("#convergeResult").html(titleThis+data);},
$(".converge").removeClass("selected");
$(this).addClass("selected");
$("#navigation").treeview({
persist: "location",
collapsed: true,
unique: false
$(".navBg").click(function()
var arrow = $(this).find("span.arrow");
if(arrow.hasClass("up"))
arrow.removeClass("up");
arrow.addClass("down");
else if(arrow.hasClass("down"))
arrow.removeClass("down");
arrow.addClass("up");
$(this).parent().find(".menus").toggle();
var convergedHTML="none";
var url="'"+document.location+"'";
var isKOS="false";
var isConvergeFieldStr="false";
var index=url.indexOf("simple-search");
var filed=$("#tfield1").attr("value");
if(isKOS=="true" && isConvergeFieldStr=="true" && (index!=-1) && (convergedHTML=="" || convergedHTML.indexOf("无")!=-1))
var kosAreaHTML="";
$("#list_2").html("DDC Clustering"+kosAreaHTML);
var covergeURL=document.location+"&converge=true"+"&rnd="+new Date().getTime();
var divConvergeHeightOld=$("#list_2").height();
$.get(covergeURL,
function(data){
if(data.substring(0,2)=="ok")
data=data.substring(3);
$("#list_2").html(data+kosAreaHTML);
$("#list_2").html("无"+kosAreaHTML);
/*if(data.indexOf("无")!=-1)
$("#list_2").height(20);
$("#list_2").width("auto");
var divConvergeHeightNew=$("#list_2").height();
var heightDiff=200-divConvergeHeightO
if(divConvergeHeightNew>=200)
$("#tdConverge").height(200);
$("#LeftPane").height($("#LeftPane").height()+heightDiff);
$("#RightPane").height($("#LeftPane").height());
$("#MySplitter").height($("#LeftPane").height());
$(".vsplitbar").height($("#LeftPane").height());
document.getElementById("LeftPane").style.height=$("#LeftPane").height();
document.getElementById("RightPane").style.height=$("#LeftPane").height();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Splitter").style.height=$("#LeftPane").height();
alert(document.getElementById("MySplitter").style.height);
$(".converge").css("cursor","pointer");
$(".converge").css("color","#1F5B97");
$(".converge").mouseover(function(){
$(this).addClass("over");
}).mouseout(function(){
$(this).removeClass("over");})
$(".converge").click(function(){
//$("#tabNav").css("display","none");
$("#tabSearchResult").css("display","none");
$("#convergeResult").html("");
var searchResultHtml=$("#tabSearchResult").html();
var titleThis="";
$.get("converge-by-key",
{"item_id":$(this).attr("id"), "rnd":new Date().getTime()},
function(data){
$("#convergeResult").html(titleThis+data);},
$(".converge").removeClass("selected");
$(this).addClass("selected");
$("#navigation").treeview({
persist: "location",
collapsed: true,
unique: false
题名: 激光热物性仪测试领域的进一步扩展 1.薄试样热膨胀的非接触高速自动化测定2.双层复合试样热扩散率的计算新方法
作者: 王恒
学位类别: 硕士
答辩日期: 1992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授予地点: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导师: 周本濂
中文摘要: 本文共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以往各种热膨胀仪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回顾,介绍了首次实现的脉冲成像法进行热膨胀非接触、瞬态、自动化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证明了脉冲激光经光学放大系统后的脉冲试样像边缘光强分布,在像平面各点一致,因而合理的像边缘判据可被采用进行热膨胀的测量。描述了实验装置,分析了误差来源,提出了减小误差的方法,测量了箔状纯铜的热膨胀系数,并与NBS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概括了脉冲成像法的特点,并展望了几个应用途径。第二部分,总结了闪光双层复合试样法测量热扩散率前人所做的工作。根据实测到的脉冲激光波形,认为梯形波比方波、三角形波、幂指数波更接近实际民政部首次推导了在等腰梯形波脉冲激光作用下试样后表面的温升方程式,在286微机上,编写了计算程序,用已知的铜—铁复合试样对此方法作了验证,计算了半透明热解氮化硼的热扩散率。第三部分介绍在职工作期间所从事的工作。
语种: 中文
内容类型: 学位论文
URI标识: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Recommended Citation:
激光热物性仪测试领域的进一步扩展 1.薄试样热膨胀的非接触高速自动化测定2.双层复合试样热扩散率的计算新方法.王恒[d].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Google Scholar
CSDL cross search
Related Copyright Policies
Social Bookmarking
Items in IR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热膨胀系数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热膨胀系数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膨胀系数与温度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