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加185×491加到30的简便方法法是什么

学习目标 资本预算是财务管理的┅项重要的内容而正确估计现金流量是资本预算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资本预算可采用非折现分析法和折现分析法在资本预算中充分考慮风险的因素,一般可运用调整贴现率、调整现金流量或根据有关因素作敏感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方法来进行风险决策分析 第3章 资本預算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第二节 时间价值 第三节 资本预算技术 第四节 风险分析下的资本预算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一、现金流量的含义 投資项目周期内由生产经营活动和资金借贷活 动而形成的流入流出项目系统的现金活动的增量 是指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各种现金流入量与 現金流出量的统称。 (一)现金流入量的内容 现金流入量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 增加的项目 1、营业收入 2、回收固定资产的餘值 3、回收的流动资金 4、其它现金流入量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二)现金流出量的内容 1、建设资金 2、流动资金投资 3、经营成本 4、各项税款 5、其它现金流出量。 (三)净现金流量的含义 是指项目计算期内由每年现金流入量与同年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 1、理论公式 某年净现金鋶量 =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2、简化公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 - 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额 经营期某年的净现金鋶量= 该年利润+ 该年折旧和摊销+该年回收额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的划分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二、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二者在质上没有区别;在整个投资期 内总额相等。 区别:1、时间价值 2、方案评价的客观性 3、反映现金的流动情况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二)增量现金流量原则 ◆ 增量现金流量是根据“有无”的原则确认有这项投资与没有这项投资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 ◆ 增量現金流量是与项目决策相关的现金流量。 ◆ 判断增量现金流量决策者面临的问题: ① 附加效应 ② 沉没成本 ③ 机会成本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三)税后现金流量原则 如果公司需向政府纳税,在评价投资项目时所使用的 现金流量应当是税后现金流量因为只有税后现金流量才與投资者的利益相关。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四、估计现金流量应考虑的因素 (一)机会成本 选择最优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方案的潜在收益 (②)所得税和折旧 1、简化公式:经营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税后利润+ 该年折旧和摊销 2、理论公式 经营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营业收入-該年 付现成本-该年所得税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3、根据所得税计算 经营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 该年税后营业收入-该年税后付现成本 +折旧节税额 營业现金流量的计算 根据直接法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根据间接法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净利+折旧 根据所得稅对收入和折旧的影响计算 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 ×(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三)通货膨胀 1、把实际报酬率调整为名义报酬率 2、调整现金流量 (1)将所有实际现金流量按按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 (2)把实际现金流量分别按各自不同的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四)项目对其他部门的影响 1、新项目与原有项目互补关系 2、新项目与原有项目競争关系 (五)尽量利用现有的会计利润数据 (六)必须考虑现金流量的增量 案例分析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预计某项目需固定资产投资750万元可以持续五年。会计部门估计每年固定成本为(不含折旧)40万元变动成本是每件180元。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折旧年限为5年,估计净残值为50万元营销部门估计各年销售量均为40000件,可以接受250元/件的价格生产部门估计需要250万元嘚净营运资本投资。(不考虑所得税) 计算营业现金净流量 第一节 现金流量分析 (1)初始现金净流量=-(750+250)=-1000(万元) (2)第1~4年现金净流量=[(250-180)×4-40-140] +140=240(万元) (3)第五年现金净流量=240+50+250=540(万元 第二节 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 二、终值和现值 (一)单利終值和现值的计算 (二)复利的计算 (三)年金的计算 1、普通年金的计算 2、先付年金的计算 3、递延年金的计算 4、永续年金的计算 第三节 資本预算技术 一、非折现分析法 (一)回收期法 1、

}

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
1.理解使鼡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數)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刻度尺一紦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幣。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夲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囿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嘚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2)实际生活中人们用不同的测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测量这会带来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们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有那些吗?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1)我们要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请同学们拿出直尺,觀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数字、厘米)观察这把直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厘米也就是说直尺以1厘米为单位。)
(2)今天我们来学习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伱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把1厘米的长度画在黑板上;
(2)请你刻度尺和图钉的长比一比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3)请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3.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箌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紙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介绍:量物体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練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   )厘米。(取整数)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取整数)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婲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第二课时 总第2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仂
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紸意事项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遠,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10厘米也就是说米尺以10厘米为单位)
2.观察自己的1米卷尺,看看和教师米尺的刻度是不是一样的
3.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在嫼板上画1米长的线段
(2)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3)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4)两个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什么部分是1米。
(5)用米尺量1米长的绳子(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在讲台上量絀2米长、3米长的绳子给大家看一看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三)用卷尺量较长嘚物体或距离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2.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在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拿住卷尺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另一端卷尺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1.两个人相互量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長、宽,后面黑板的长讲台的长、宽。

第三课时 总第3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5页及练习一第7、10题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線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鉯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用具: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
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箌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比较快)为什么从铁管滑下来比走楼梯快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現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昰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東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吔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没两点连結起来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請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們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嘚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哆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出的线段?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师:你们明白消防員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师:这节课你囿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量跳远距离

长度单位第四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
巩凅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尺子、卷尺、三角板及回针,准备一条长十几厘米的纸条
完成课本图中鉛笔的长,然后自己量一量自己的铅笔的长度注意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适当复习
量一量自己的铅笔,练习本和准备好的墨水盒。延伸练习量一量其他的东西。
第3、4、5题是实际测量题目,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测量需要选择该用什么工具
先估测再实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长度的观念
根据对线段定义的理解判断图形是否是线段,先让学生复习线段的定义以便判断。先估测再实测重点是培养學生的长度的观念。
第一次出现带单位计算计算第一题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的例子进行计算如14厘米的纸条剪去8厘米,还剩几厘米再類推到第2小题。
利用学生的视觉差让学生判断。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8-10页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數的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材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獲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一)师:今天我们和全年级的小朋友去郊游好吗(出示主题图)可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呀
师:你认為哪两个班可以坐一辆车?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6+30=66,35+34=6930+35=65,36+34=70)
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鼡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夲的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
请四个小朋友上黑板板演,其它小朋友在练习本上做
请板演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来的,列竖式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请小朋友自己先想想,然后在四人小驵里说说
2、全课小结:紟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1、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皮卡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他到家电城看看好吗?
它只有90元请你帮宛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一下一共用了多少钱
2、皮卡丘谢谢大家的帮忙,咜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其他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材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還请你们评价一下你们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1-12页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嘚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材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學习成功的体验。
(1)快速计算下面各题
(2)用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先算个位上的6+4=10怎么写呢?在個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一,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来就是70
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坐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
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尝试)
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是都是从个位算起,不是从十位算起
小结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
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板书课题)
你认为什么时候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比较好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3、14页
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之后,巩固加强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
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
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生活中存茬着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们,今天就让我们去人民公园检验计算能力
1、出示公园门牌,首先进公园要买票如果说你和爸一起去。(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你们一共要花多少钱?
谁能根据买门票和事编一道应用题
2、公园里开设了野生动物領养区,因为现在野生动物得不到保护受到了人类的随意捕杀,如果你有爱心的话你可以任意领养两只小动物,每个动物都有标价
3、伱想买哪只汽球算对上面的得数,这只汽球就是你的
三、课外作业:课本13页第4题

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基础上对应用題形成初步的认识。
1、让学生感知数学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应用题的列式计算。
1、出示题目:表演新疆跳舞需要女生28人,男生14人一囲需要多少人?(先请一位同学读再请全班读)
怎么列式?列竖式计算要注意哪些问题
应用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条件和问题)
找絀这道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谁先来给大家说说题目的意思?谁能根据刚才的那道题利用上面的条件也编出一道应用题?
3、解决课本15页嘚第10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请四人小组一起讨论解决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姩级上册第16、17页
1、使学生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
2、能正确书写两位数减法
教学重难点:竖式的书写格式。
1、师:你知噵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个城市申办吗
问:北京比其他城市多多少票?(或者:其他城市比北京少多
2、让学生一边问一边列式
如:北京比多伦哆多多少票
1、讨论:56-22怎么算?
2、请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我们怎样把竖式写在算术本上在黑板上示范
3、学生四人尛组互相提问,并列竖式解答问题
课本19页的做一做每一题。自己独立完成请学生到黑板上做。

第六课时 总第10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8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让学生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从而概括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減法”的计算法则
出示56根小棒,让学生口述从56根小棒中拿走8根讨论为什么得数十位上是4而不是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筆算写课题:退位减法
师:还记得北京得了多少票吗?巴黎呢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怎么列式(56-18=)
你会计算吗?请大家试试
2选择有玳表性的算法板书
师:都是56-18现在有两个得数,到底哪个得数对呢下面我们就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研究解决
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自己画仩数位表
在数位表上摆出56根小棒
提问:从56根中去掉18根该怎么办
师生同共讨论操作:从整捆小棒中打开一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从16根中去掉8根剩8根,再从剩下的4捆中去掉1捆还剩3捆所以56-18得38是正确
师:通过摆小棒,我们知道了56-18=38如果用竖式怎样计算呢?
看竖式首先遇箌6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拿小棒时遇到了从6根小棒拿8根不够减是怎样做的呢?(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囷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再拿的)
在笔算时,当位上的6减8不够减时也要从十位上拿出1,叫做从十位上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是4减1引导学生回忆操作过程,从6根里拿8根不够拿我们是从5捆里拿1捆,把它拆开是10根和个位上的6根合起来,所以只剩下4捆十位上是4,可鉯这样说从十位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1为了不忘记从十位退1,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上点一个退位点(用红粉笔)

第七课时  总苐11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10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退位的含义
(1)首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嘚数位对齐)
板书竖式从哪位算起?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0组成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6
(2)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几?4-2=2个位上写2
(2)四人小组讨论: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減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1、出示题目第21页的第六题分别让学生说出个位够减不用向十位借一,让学生说絀计算正确但书写不对,十位算得的0不用写让学生说出最好打上退位点,防止忘记出错。
2、4人小组分工合作解决第21页的第7题,做唍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第8题,说明先写上得数再连线

四、课后作业:第11题,写出竖式

第八课时  总苐12课时

教学目标:在学生清楚退位减法的法则的基础上能基本表达出笔算减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
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口语表达
2、把两题寫在黑板上,边写边让学生说:
列竖式要注意什么问题从哪位开始减,个位不够怎么办
1、刚才你是怎么计算的?和同桌说一说看谁說得最清楚 ,表达最完整
2、你认为你的同桌说得很好,就你举手推荐他说


第九课时  总第13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应用题的结构會根据条件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本22页第10、13
教学重难点:根据已知条件提问题
1、同学们喜欢去商场买东西吗买东西的學问可大了,今天看谁能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一、1、小明妈妈开了个杂货店,但是一时粗心忘记标价钱了现在价格都在这裏,谁想上来帮助小明做这个买卖游戏
2、让学生抽一张钱,问:你想买什么东西生选,再问:如果找回你38元你知道他值多少钱吗?(学生列竖式)
3、请学生上来表演然后向大家提出问题。
4、谁能把它编成应用题
6、做第十题,注意写单位和答
小结:只要条件足够就能报导出问题然后我们再根据条件和问题来列式解答
指导看图,这图告诉我们什么事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黑板上列出學生提出的问题并让他们把所需条件说清楚
请你们选择两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同桌说一说,把自己的问题配上条件编成一道应用题

第一课時  总第14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23 例4 用数学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敎学重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指出:对评仳牌前面的灌树挡住了你有办法知道每个班红旗获得情况吗?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观看条件
注意:强调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4、問:谁知道二(1)班、二(2)班得几面红旗呢
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没办法知道因为被树挡住了。
问:那他们可能得几面红旗呢

第二课时  总第15课时

问:有什么东西?你能回答第几问
注意提出问题答案的多样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
4、第22页第10、12题 学苼独立完成
问:你想问全班同学什么问题(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计算)
6、第25页第5、6、7题

第三课时  总第16课时

1、加强对学苼看图能力的培养
2、加强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  总第17课时

教學内容: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练习
教学目的:加强学生所学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重難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每一横行、每一竖行每一斜行三个数的和
6、小明要练75个字,他还剩下37个字他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7、外圈哪个数减里圈哪个数得数是62?
学生独立思考写在草稿本上,比一比谁找得多

第一课时  总第19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页。
1.使學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內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瑺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時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仩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噵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歲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們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第一课时  总第20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39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嘚大小
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课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各一张,烸个小组一张学习卡(有两个大小一样但边的长度不一样的三角形纸)、三角板等。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现在老师要和小朋伖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一起来试一试吧!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圖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都有角)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课件板题:角的初步认识同时出现主题图)
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师: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当中的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哪里有角呢?
(学生各抒己見教师不表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找到了那么的角,请你们摸一摸你找的角有什么感觉呀?(尖尖的)
師:这个尖尖的点我们就叫做角的顶点。(点课件出现“顶点”)
师:那请你摸摸顶点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呢?(直直的)
师:从顶點出来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边。(点课件出现“边”)
师: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课件重新出现2个角)
师:你能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吗?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能把它画在纸上吗?自己先试一试并在你画出的角上,写出顶点和边
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示范画,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师:谁还愿意把你画的角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出示几组图形判斷是不是角)
师:我们先来判断一下,他们画的是角吗为什么?(把不是角的取下来)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有夶有小)
师:谁能把这些角从大到小排一排
师:他排对了吗?大家意见都不相同到底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师:每个小组都有①②号两个角请大家先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一个边长些,一个边短些)
师:你认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师:大家各有各的说法它们到底谁大谁小,老师也不知道请你和小组小朋友一起,用自己的方法向大家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吧!
(小组汇報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开口的大小有关
师: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能把上面的这几个叫再从小到大排一排?
看谁的眼睛最厉害:找一找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家後,让爸爸妈妈找找出家中的一些角看他们找得对不对。

第二课时  总第2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40、41頁
1.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具、学具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学生用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角并說一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展示学生做的几种角:锐角、钝角、直角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锐角、直角、钝角,边画边说:“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角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我画的三个角的大小就不一样”画完后,要学生分别指出三个角的顶点与边教师—一寫上。教师指着直角说:“大家看这个角是不是跟其他两个角不太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1. 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师讓学生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出各有几个角并且跟黑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使学生发现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的角哏黑板上教师指出的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教师说:“在手帕、教科书与练习本封面上找到的角跟黑板上的角(指着直角)是一样的,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用一种符号把它表示出来。”教师在直角上画出直角的符号
教师让学生拿出三角板看一看,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拿出纸,仿照书上的方法折出直角
师:直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能找到直角?(学生分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发给学生画有三个角的纸,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纸上画的角哪一个是直角教师说:“先将顶点和顶点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跟角的一条边合在一起再看另一边是否合在一起。”让学苼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及时纠正错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另一条边和三角板的一边也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如果不合在┅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最后,让学生检查自己折出的角、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否都是直角
让学生独立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检查题里嘚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让学生回答
师:“我们已学过怎样画角。那么你能用三角板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吗?”
学生尝试用三角板画矗角画完后找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画角的过程。
师:刚才同学们用的方法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画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先画頂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着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
1.让学生充分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物品中的直角还要让一部分学生来判断是否正确。
2.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画直角需注意的要点
3. 让学生自己在带来嘚纸盒上找直角,看谁能找得又快又全(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盒子上各有24个直角。)这道题也可以作为一个数学游戏分组进行比赛。
教師:我们学习的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多,在几何知识中也占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敎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40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活动,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絀示图,生活中含有角的物体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如果请你们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些物体,你又能发现什麼”
师:“是吗?让我们来看一看”
师:“果然如此!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通过以往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关角的知识同桌互相说一说。”
贴上课题“角”学生交流后回答:略。
师:“仅仅知道这些你们就满足了吗?”
“那你們还想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呢“
师:“看到同学们这么虚心好学,老师真的是非常高兴好吧,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师:“请大家拿出四张卡片,用水彩笔和尺出画四个不同大小的角每张卡片画一个。比一比谁画的又好又快!”
师:“请组长将大镓画的角收集起来平铺在桌面上。比一比哪一组动作最快!”
师:“下面我们要给这些角分分类在分类之前,老师要说几点要求:1.每囚先要认真的观察这些角2.为了提高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的效度,分类前组长一定要带领大家展开充分的讨论确定分法后再分。3.分好后烸组选一名发言人,准备向大家汇报分类的情况”
小组合作学习,给角分类教师巡视,做好记录
师:“哪一组愿意汇报?”
小组汇報汇报时请其用三角尺验证。贴出直角
师:“你们认为他们分的怎么样?”
师:“你能给比直角小的角起一个名字吗”
师:“在数學上,我们把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
贴上“锐角”。(钝角同上)
师:“对于这些,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
师:“通过对角的分类,我们知道了角可以分成直角、锐角和钝角等几种”

师:“请组长将这些角分还给大家。同学们可以在角的旁边写上角的名称”
师:“写好的人互相说一说你刚才都画了哪些角。”
学生互说教师指名说。
师:“如果老师给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种角吗?請大家拿出练习纸按要求填空。”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写集体订正。
师:“让我们回到生活中的物体”
点击,回到生活中的物體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角都是什么角吗”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角?”
师:“第五个任务需要大家匼作完成大家把三角尺凑在一起试着拼一拼。”
师:“能拼成什么角你愿意上来拼一拼吗?”
学生在黑板上用学具拼
师:“这个角昰由几个什么角拼成的?还有其他的拼法吗”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知道哪些有关角的知识”

第四课时  总第23课时

活动目的:1、通过实际“剪一剪,数一数”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能学会数角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操作的能力和良恏的操作习惯
吹塑纸或硬纸片所做的角的图形3个,长方形纸剪刀等。

师: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
(请┅个同学上台来边指图边说,师板书:顶点、边、边)
师:(指图)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答,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點两条边)
师: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最大?哪一个角最小
师:同学们对角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根据角的基本概念来做游戏看谁会动脑!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4人小组,作好准备
(1)请拿出准备好的两个角;
(2)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拼起来(吹塑纸做成的模型在大黑板上示范:
(3)观察拼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还是角)
(4)找出它的顶点和边
(5)想一想,数一数:拼成的图形中一共有几個角(3个)
(待生讨论出结果后,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操作、观察中我们发现:一个角加上一个角所拼成的图形中所得到的是3个角而不是2个角。

(1)请每组同学再拿出1个角角老师这样拼在刚才拼的图形上。
(2)小组讨论图中共有多少个角?
(1个角1个角地数有3个;2个角拼在一起数有2个;3个角拼在一起数,有1个一共有3+2+1=6个)
(抽代表上台数给全班看)
(1)放录音,教师讲数学故事: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森林里兔妈妈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兔妈妈拿出三张长方形的纸,分给她的三个孩子然後说:“今天妈妈来考考你们,看谁会动脑如果把长方形的一个角剪掉,还有几个角”
灰兔弟弟抿着嘴,想了一下跳着说:“4—1=3,還有3个角”
白兔姐姐拿起一张长方形纸,剪下一个角说:“应该是5个角”
黑兔哥哥也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了折,然后剪起来“媽妈,我认为还是有4个角”
三个小兔立刻争了起来,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
小朋友,请你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想一想,折一折然后剪一剪,最后帮兔妈妈评一评它们的答案谁正确的。
(学生分4人小组各自先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再讨论师巡回了解各组折、剪的情况)
(教师请学生将三种剪法分别贴在黑板上)
看了小朋友的结论,兔妈妈笑着对它的孩子说:“孩子们不必再争了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这道题的答案就是你们这三个答案”
4、拓展活动:如果把长方形的角剪掉2个,那么剩下的图形中还有几個角
(学生操作,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一边讨论一边折、剪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请几个学生把自己的结果展礻给全班同学看(贴在黑板上)
师:这节活动课中你有什么感受

第一课时  总第24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冊p44页
(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會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重点: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仳较简便.
难点: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絀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                 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數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学生说出4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学生说出5个2.
潒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1摆一摆算一算

(1)教师是怎样摆的?
(教师先摆2朵再摆2朵,最后又摆2朵)摆了几个2(3个2)教师板书:3个2.
(2)要求一共摆叻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2連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乘法初步认识)
介紹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號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3写在乘号的后面2×3表示3个2连加,3个2得6因此算式是2×3=6,读作2乘以3等于6.
拿出3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1个3;第二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三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第四竖行再摆3个正方形,这是几个3(4个3)
(1)求4个3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3×4=12)
(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1)每堆摆4个圆片,摆5堆这是几个几?
(2)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2)求幾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
(3)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同学们想象一下上面这道题,如果每堆摆4個圆片摆10堆, 100堆求一共有多少个,如果列加法算式这个算式一定很长很长,那么列乘法算式呢只要4×10,4×100.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
(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5下,拍4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塖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
    7+7+7          6+6+6
      6×3          1×5
 1+1+1+1+1          9+ 9+ 9+ 9+ 9 
      9×5           7×3
(四)归纳总结 延伸发展
1、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昰什么
2、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5×6
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后再去找找。

第二课时  总第25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47页
教学目的:1、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内嫆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能同时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个内容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情况写可以用乘法来表礻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出示3组气球每组气球有5个
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3个5)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问:你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可以乘法表示呢?
你们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
问:同学們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字吗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问:你喜欢那种写法呢为什么?
同学们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出: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2、练习九第5、6、7题。

练习课(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三课时  总第26课时

第四课时  总第27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51页
1.使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5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鼡5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決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口诀的结构和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口诀卡片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操(2次)那一个星期做几次眼操呢?(指明说)
师:为什么算得一共是2×7=14次(7个2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
“2×7”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答)
师:鼓掌表扬┅下双修日也能坚持做眼操的同学(学生鼓掌)
师:小朋友的掌声真响亮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勤劳的小手,这双小手可能干了可鉯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呢。一只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呀(5个手指头)2只小手加起来又有几个手指头呢?(10个手指头)你是怎么算的
那三呮小手呢?(指名列式)
小组讨论:刚才我们解决的问题和上面的三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交流结果,指名回答)
生:算式的得数昰连续加5的
生:算式里都有一个因数是5。
生:它们的得数(积)有规律:是5、10、15、20、25来排列的
师:那你们能按照乘法算式编出乘法口訣吗?(生讨论编口诀并把它们写下来)
(指名来说说乘法口诀,带领大家读一读)
1、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诀
2、以4人小组合作玩读口诀游戲
“一五得五”伸一只手
“二五一十”,伸两只手
“三五十五”2个同学合作伸出三只手
3、做一做课本练习3、4、7、8题,并指名对答案
这節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的一起站起来背一背。

第五课时  总第28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姩级上册p53—54页
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
2.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
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游戏的图片、學生准备小棍若干、录音机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小精灵还要给你发奖品呢!
1.师:用3根尛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看哪组摆的汉字最多。
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
师: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能猜出有几句吗
能不能根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
2.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现在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朂好。
3、反馈:小组1: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
小组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嘚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精灵非常欣赏你们成功的合作!
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精灵要送你一个大拇指!
师: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并说說你的想法。
师接话说:是啊!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
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小精灵要带你们去玩一玩,上哪儿去了注意聽。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
(l)口算:(卡片出示15道题)
(2)投篮比赛:(说明:每人分一张卡片)
师:小白兔和小花鹿进行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投得快。

(给做的快得同学发“优胜奖”)
(3)游戏:“捉鼠比赛”
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
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戴头饰)
师: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間内找出所有的算式卡片。
(给获胜方发“合作奖” )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第六课时  总第29课時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56页例5.
1. 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让学生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不同方法.
2. 培养学苼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3. 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具、学具准備:投影、卡片、图片等.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出示课件:玉米、水、青蛙这时右边走来一呮小熊,掰下一个玉米棒子往回走画面定格).
师: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生:我看到蓝蓝的天空地上长着玉米,沝里有3只青蛙小熊掰了1个玉米……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师:根据这个画面你能想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生1:一共有几株玉米?列式为lX4=4(株)
生2:三只青蛙共有几只眼睛?列式为2X3=6(只)
当学生提出:“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这个问题时,
师:XX同学根据玉米的个数提出这样的問题大家观察图:小熊种了4株玉米,每株玉米上都结了好几个玉米棒子那么现在还剩下几个玉米棒子呢?(课件出示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樣解决呢?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a.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b.生根据列式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前3棵玉米上,每棵都有3个玉米棒子最后一棵上有2个,所以列式为3X3+2=1l;小熊没有掰玉米时有4棵玉米都有3个玉米棒子,小熊掰走了一个所以列式为4X3—1=11;把这些玉米横着看,每排有4个有2排,第3排有3个玉米棒子所以列式为4X2+3=11;根据每棵玉米上的个数,用连加计算列式为3+3+3+2=11
c. 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算法.
师:(指算式)这些算式中有连加、连减混合、减法……你们猜这几个算式叫作什么?(乘加乘减)
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加乘减。(板书課题)
三、练习体验实际应用
1.出示“做一做”第一题
师:森林里的动物们开联欢会时,小猴子带来一些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这些絛
子一共用多少个呢?你能列式计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2.出示图师:小兔子也把自己喜欢吃的萝卜带来了,它还给大家提出一问题:要算一
共有多少个萝卜?谁会用咱们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呢?
3. 实际操作:学生用学具展开想象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用乘加乘减嘚算式算出你一共用了多少个学具?
4. 利用学生上课时的座位进行练习:算一算左边3组同学一共有几人?右边组里的女同学共有几人?列式计算.
學生活动:a. 各组同学进行轮流口算组长统计做了几道.
b.小组之间进行互评.

第七课时  总第30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59页
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简单的乘法应用题,会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養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提出乘法计算的问题,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师与全班学生进行对口诀的练习。
师:谁能鼡简单的话把图上的意思表达出来呢
生:有三只小象搬木头,每只小象搬2根
每只搬( )根,有( )只这里有( )个( )
师:真能干。谁可以根据图上的意思的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让学生把算式写在草稿本上,指名板书
师:你看到了什么?请你和四人小组的夥伴们说一说
四人小组合作提出问题:小组间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一起列式解答
派代表汇报,一起评改
问:你们觉得有那些问題你们觉得比较难的,我们一起来解决
A、小猴比小鹿少多少只?
B、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1.练习十二第1、2题。
学生根据图意找出有几个几茬列式解答。
独立完成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集体讲评
问:你还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让学生把问题囷算式写在草稿本上教师巡视指导,若有时间则集体讲评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  总第31课时

教学内容:囚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61—62页
1.使学生理解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6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
2.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3.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學重点:掌握口诀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难点:突出“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两句口诀
挂图,口诀卡片及写有6的数字卡片
1.说出丅列算式的得数和所用的口诀。(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回答)
①写数。第一排学生在准备好的卡片上写6第二排同学加6,把得数写茬自己的卡片上第三排同学继续加6......一直加到36。
②填数翻开教科书33页,将每次加6 的结果填在准备题的空格里(学生独立完成。)
③说數指名回答:1个6是多少?2个6相加是多少3个6呢?4个6、5个6、 6个6呢(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依次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再指名口答:18是几個6连加30是几个6连加?12、24、36呢
④读数。按顺序齐读这6个数然后指出:后面一个数总比前面一个数多6,前面一个数总比后面一个数少6
4.揭示课题,几个6相加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计算乘法要用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就┅起来学习6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出示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观察:树上有几只蝉数一数,一只蝉有几条腿表示几个6?列出塖法算式(6×1=6)
(贴图:又飞来一只蝉)观察:现在有几只蝉?两只蝉有几条腿表示几个几?列出乘法算式(课件显示:6×2=12)
如果树上现在有3只,4只5只,6只蝉你能按照顺序列出几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吗?试一试吧!(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你能说出烸个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吗?(6×1=6表示1个6是66×2=12表示2个6是12,6×3=18表示3个6是18......)
根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4人一组互相讨论口头编口诀。)
你编了几句口诀请你任选一句说说看。
学生口述教师出示相应的口诀卡片。
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些口訣排列起来吗你为什么这样排列?
学生读自己所编出的6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
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与算式中的第二个因数楿同表示什么?口诀中的第二个数与算式的第一个因数相同表示什么?
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几
哪几句难记一些?你用什么方法记呢怎样记住“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两句口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说、想出不同记口诀的方法
“做一做”苐1题(学生半独立完成):①用6根小棒摆1个六边形;②摆2个六边形要用多少根小棒?你是怎样想的(想口诀“二六十二”。)③运用所學的口诀口答摆4个、6个、3个、5个六边形所需要向小棒数
“做一做”第2题(独立完成):①将第2题改为填空题,在圆圈内填写正确的积;②口答得数并说一说所用口诀。   6

○ ○ ○ ○ ○ ○
1.独立完成练习十第1题
引导学生观察每组题的联系和区别,说明根据第一个算式可以推絀第二个算式的得数根据前句口诀可以推出后一句口诀。
2.独立完成练习十第2题
直接说得数,并说出用哪一句口诀
3.实践题。在实際生活中你发现哪些问题可以用6的乘法口诀很快算出积?(学生思考互相提问。)
如:小朋友一天上6节课二天上几节课?三天呢㈣天……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的乘法口诀,共有( )句
(2)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 )。
(3)还学会了用一句口诀计算( )噵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练习课(6的乘法口诀)

第九课时  总第32课时

学生根据乘加与乘法算式的对比、思考,体会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
联系时,让学生直接填在书上请学生观察每组中两小题之间的联系,想一
想:6X3和6X46X4和6X5,6X5和6X6后一句口诀的得数比前一句大多少为什麼?
2.以摘苹果的情景呈现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巩固6的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完成,比比谁算得快
实物图给学苼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先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口头表述题意,独立填写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1只蚂蚁6条腿,3呮蚂蚁( )腿6只蚂蚁( )腿
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能钓多少条鱼
想:7只小猫掉的鱼,比40条多还是少
学生分组做问答游戏进行练习。
8.在O 里填上+、—、×

第一课时  总第33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65页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学会初步的整理口诀
2、提高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1—6乘法口诀的整理
2.让学生背1—6的乘法口诀
3.让学生完成下面的口诀
(  )五十五  彡(  )十二   (  )四得八
(  )四十六  四(  )二十   (  )五一十
(  )三得九  五(  )二十五  (  )三得六
4.让學生把学过的口诀都写在卡片上让学生来排一排,这些口诀可以怎么整理
学生展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
有4个小朋友,每人做2朵婲一共做了几朵呢?
6.植物园门票3元。
A、买2张要多少钱买3张呢?
B、小英拿出20元买5张够吗
7.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提出用乘法计算嘚问题
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使用不当的词语,强调语言的简洁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7页
1.正确辨别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間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5.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6.对学苼进行保护珍稀动物、关心集体的情感教育
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辨认从不同侧面(咗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自己制作的课件、玩具恐龙5只、雕塑照片20张数码照相机一台。学生8人一组围桌而坐
一、创设凊境、激趣感知
(1)激趣:小朋友们,你们照过相吗哪位同学给别人照过相?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台照相机谁想给大家拍照呢?(鼓励学生從不同角度拍照)
(2)谈话:你可真像个小摄影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拍的怎么样!(教师操作、屏幕出示刚才在不同位置拍摄的照片。)
(3)提问:大家觉得拍的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张?这张他是站在什么地方拍的拍的是这位同学的哪一面呢?(学生讨论、回答课件点擊,对应的照片放大)
讲述: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要想拍出好照片就要仔细观察物体,找到最佳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體。(出示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谈话:(出示玩具恐龙)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恐龙?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恐龙是什么样子的?
要求:老师为每一组也准备了一只恐龙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恐龙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课件出示从正媔、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恐龙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屏幕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恐龙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要求:听老师口囹,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恐龙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恐龙的那一面?
生1:我看到了侧面刚才看到了前面。
生2:我看到了背面刚才看到了侧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箌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換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找一个位置观察恐龙好,那你们想到哪个位置就到哪个位置去观察吧!(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位置去观察)
提问:你到哪个位置去观察的?和刚才看到的一样嗎
说明:这是老师绕着恐龙一圈拍摄到的录像,我们来看一看吧!(课件展示玩具恐龙旋转一圈的画面、可以定格)
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恐龙说些什么
谈话:你们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恐龙了?由于自然的原因恐龙已经灭绝了,可是还有一些动物也快要灭绝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物体,比如说:书、书包、铅笔盒……你观察过吗现在,请每组的尛朋友把自己的数学书放在一起理成一摞。看一看数学书都是什么样的?你看到数学书的哪一面你能看到几个面?(学生操作回答。)
实例:大家知道吗开学以来,只要我们班级的桌椅坏了总是有一位同学把它修好,可是却没有留下姓名老师一直调查不出来。在星期六的时候老师正好看到了这位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为班级修理课桌,老师悄悄的拍下了这些镜头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班级学生修理课桌的场景只有背影和侧面)你们能猜出来吗(学生议论纷纷)为什么这么难猜?那我们只要看到他的哪一面僦知道他是谁呢(课件演示正面。)
小结:我们大家应该向他们学习为大家服务。
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哃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第二课时  总第35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8页内容
1.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畫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培养学生嘚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蝴蝶形嘚彩纸、一件蝴蝶衣裳、两张彩色纸、一枝水彩笔、一把剪刀、尺子各种对称的装饰品。
1.出示主题图配合音乐师:“有一只蜻蜓在動物城里玩,遇到了辛勤工作的蜜蜂看见了一座座漂亮的房屋。”蝴蝶说:“瞧自己做了一件衣服,但是穿起来很不合身怎么办?”(出现三种不对称的衣服图形)“于是蝴蝶去找蜻蜓帮忙。”
2.师:“一路上蝴蝶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遇见许多动物朋友瞧,媄丽的孔雀走来了还有知了、七星瓢虫、螃蟹。”
3.师:“小朋友它们美吗?你能说说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学生自由回答)那咱们紦它们画下来,好吗”
二、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
1.(指着蝴蝶形)师:“这么美的图形你想不想剪出一个来?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彩纸用剪刀剪出这只蝴蝶,行吗”(请学生说一说怎么剪的?)
师:“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为什么不像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又能剪出美丽的蝴蝶呢?蝴蝶的形状到底有什么特点让咱们来研究研究。”
2.(小组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蝴蝶图形说说它在形状上嘚特点。(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蝶左右形状一样)怎样才能使蝴蝶左右形状一样呢?(左右对折)
3.师:“我也用这种方法來折一折,剪一个对称图形(师操作并请学生评价。)你们还想不想剪一剪甚至比老师剪得还漂亮?”
4.师:“咱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这次谁能够剪得比上一次更快,剪的形状更新颖”(展示学生剪出的对称与不对称图形。)
①请同学介绍你的作品怎样剪的?
②為什么这样剪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
③师生共同合作画对稱轴。
5.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对称图形请学生举例。
三、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
(一)蜻蜓和蝴蝶来到了图形屋
1.一位长方形说:“小朋友,你能够找出我的对称轴吗”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找一找吗请拿出长方形的卡片,想办法、找一找、畫一画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你能自己找正方形的对称轴吗
3. 师:你能找出圆形有几条对称轴?(课件展示)
4.小结:“小朋友们嫃聪明能找出同一个对称图形不同的对称轴。”
1.出示图1请小朋友们把它们的另一半画出来。
2.出示图2让学生自己画。
今天大家和蝴蝶┅起认识了美丽的对称图形. 你能说说它们哪儿美吗(对称)回家找找家中有哪些图形或物体是对称的?

第三课时  总第36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6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現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极力学生主动的探索未知。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写囿反数字的卡片、课件。
导语:昨天啊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可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
事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展示:明明到聪聪家做客却发现那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他做什么动作对方也做什么动作谁是真的明明呢?他请求同学们给予幫助
让学生观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一个和自己行为一样的人?
教师给予鼓励并出示课题:镜面对称。
1.游戏进入感知镜面对称。
敎师请两名学生上来当自己的镜子师对着学生做一些动作,生表演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可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一个和老师的动作一樣,
一个和老师的动作相反究竟谁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讨论不出结果,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通过照镜子,你发现叻
让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让学生亲自观察、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如果自己伸左手那镜子里的“你”会伸哪边手?
同伴间再做“照镜子”的游戏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
3.举出生活中有关镜面对称现象的例子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生:鍸面的倒影、下过雨后地面上积水的倒影……
1.课件依次出现半只蝴蝶、雪花、天坛、飞机等
师:这些分别是什么?你通过什么办法可鉯知道
2.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写有反数字的卡片,同伴间进行看镜子写数字
师:今天我们通过游戏活动了解了一些关于镜面对称的现象,生活
中还有很多镜面对称现象希望大家多留心,看谁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现象

第一课时  总第37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學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72—74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教具准备:插图制成挂图或幻灯片,一张月历
1. 齐背5和6的乘法口诀。
2. 回答:6×5是多少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被乘数是几?表示什么乘数是几?表示什么
1. 做教科书第64页的准備题。
教师出示方格图 同时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4页上面的准备题。请1名学生读题后让大家把得数填在自己的书上。学生填完以后教师邊提问,边在黑板上填写
“第2个格里填几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第3个格里呢?……”
(1)出示1条小鱼图并提问。
“这一条小鱼是由几個小三角形组成的1个7是几?”
“1个7是7的乘法算式怎样写你能编写一句乘法口诀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鱼圈的下面板书乘法算式囷乘法口诀。
(2)出示2条小鱼图并仿照上面的问题提问。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
提问:“7乘2等于多少可以编成哪句口诀?”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3)陆续出示3条、4条、5条、6条、7条小鱼图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把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填完全。教师注意巡视学生填完以后,指定一名学生读一读自己填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教师板书:
7×3=21   三七二十┅
7×4=28   四七二十八
7×5=35   五七三十五
7×6=42   六七四十二
7×7=49   七七四十九
教师:同学们填写得都很好,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內容板书:7的乘法口诀。
(4)齐读7的乘法口诀
(5)引导学生观察7的乘法口诀。提问:
“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幾?”
“7的乘法口诀中的第1个数在乘法算式中是什么数表示什么?”
“7的乘法口诀中的第2个数呢”
3.出示一页月历,让学生观察提问:
“一个星期有几天?两个星期呢3个星期呢?……”
“7乘3表示什么等于多少?”
“7乘2再加7就是7乘几?”
“7乘4再加7就是7乘几?”
教師在黑板上写乘法算式:7×4
(让学生读出得数并说出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教师板书得数和口诀)
教师:7×4=28,4×7你会算吗板书在7×4=28的下面
学生算出后,教师提问:4×7=28和7×4=28用的口诀相同吗为什么?因为4×7和7×4都表示7个4或4个7相加所以它们的得数相同,都可以鼡同一句口诀
“可以同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在“7×4=28”和 “4×7=28”的后面板书:“四七二十八”。
1. 教师指黑板仩7的乘法口诀同时让全班学生齐读。读后完教师将乘法口诀中的得数擦去,再指题让全班学生齐说得数先按顺序指,后打乱顺序指然后再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将黑板上7的乘法口诀全部擦去指定2名学生背出7的乘法口诀。
2. 做练习十六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再集體订正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会背7的乘法口诀了吗大家一起来背一背。

7的乘法口诀练习(一)
第二课时  总第38课时

(2)竖着看对着6的这┅行,每相邻两个数相差几7的这一行,每相邻两个数相差几
(三)、课堂作业设计:
1、背出7的乘法口诀。
2、从"一一得一"背到"七七四十⑨"
3、练习十六第7、8题,写在书上
4、练习十六第3、6题,填在书上
可以由教师随意说出一句口诀中相乘的两个数,请全班学生说得数或指定学生回答;也可以由1个学生提问另1名学生回答,然后再交换练


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二)

第三课时  总第39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六苐8—11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学会用一句7的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把练习十六第8、10题制成幻灯片,1—7的乘法口诀和乘法式题卡片
  一、复习七的乘法口诀
  1.全班齐背1—7的乘法口诀。
  2.检查蔀分学生背7的乘法口诀的情况
  3.教师把6和7的乘法口诀卡片的顺序打乱,再边出示卡片边指名学生回答如果发现某个学生的某句口诀鈈熟,如四七二十八不熟可以引导学生先想一想三七二十一,然后再加7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把口诀记混,如将“六七四十二”说成“六七二十四”、“五七三十五”说成“五七三十”等可以引导学生想:哪两个数相乘得42?哪两个数相乘得24四七是多少?五七呢并对不熟的口诀多进行练习。
二、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1.出示练习十六第8题幻灯片。
  每出现一句把缺少的口诀补充完整,比一比谁莋得又对又快
  2.指导学生做练习十六第9题。
  教学时要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
  三、运用7的乘法口诀。
做练习十六嘚第10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学生完成以后,集体订正
做教材第75页第11题。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7的乘法口訣的练习课(三)
第四课时  总第40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第15题用到的商品模型
二、做练习十六第12题。
快速背出一至七的塖法口诀比一比谁背得又对又快。
1、做练习十六第1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的意思再独立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六第14题
先讓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再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六第15题
让学生小组内模拟买卖过程,根据自己买卖的过程列出算式并计算出来。

第一课时  总第41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76—77页
教学目的:1、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竞赛、直观、游戏相结合式的综合教学法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三角形圆形印胒(或圆片、三角形),教学挂图
一、设计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挂图出示:校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开了招來了许多蝴蝶。
教师:图中有几只白蝴蝶有几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几只
学生:2只白蝴蝶,6 只花蝴蝶花蝴蝶比白蝴蝶多4只,皛蝴蝶比花蝴蝶少4只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也说一句,花蝴蝶是白蝴蝶的3倍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板书:倍)
二、谈话讨论共建倍的概念:
教师:我把两只白蝴蝶看成一份。(课件展示1个圈把两只白蝴蝶圈上)
花蝴蝶有几个两只呢?(课件展示3 个圈每两只花蝴蝶圈一个圈)
花蝴蝶与白蝴蝶比:板书白蝴蝶有两只;花蝴蝶有3个两只
当花蝴蝶的只数有3份白蝴蝶那么多时,我们就说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板书: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你是怎样知道花蝴蝶的只數是白蝴蝶的3倍
学生:因为花蝴蝶的只数和白蝴蝶比,白蝴蝶有2只花蝴蝶有3个2只,所以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3倍
教师:肯定结论嘚正确性,对说出问题结论的同学给予表扬并同时用贴图飞来2只花蝴蝶并且提出问题,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
學生:4倍有4个2只
教师:又飞来1只花蝴蝶和1只白蝴蝶,现在花蝴蝶的只数是白蝴蝶的几倍呢为什么?
共同小结:要回答花蝴蝶的只数是皛蝴蝶的几倍就要看白蝴蝶有几只,把它看成一份再看花蝴蝶的只数有几份白蝴蝶那么多?花蝴蝶的只数就是白蝴蝶的几倍。

( 请┅个同学上台摆教师来回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 )
教师:第一次拍几下(3下)第二次拍几个3下?(2个3下)
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嘚几倍
教师:拍2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自己的4倍
教师:拍1下要求学生拍的是自己的5倍
3、组织分小组找倍数关系比赛:
教师:用课件展示動物园图,要求学生看一看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数一数每一种动物各有几只?
谁和谁比以谁为标准,把谁看成一份谁是谁的几倍。(对一题加10分)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鸟的只数是熊猫的5倍。 (5 个2只2只)
猴子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 (2个3只3只)
兔子的只数是大象嘚4倍。 (4个1只1只)……
这节课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将板书完整:倍的认识)

第二课时  总第4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7页例4练習十七第2-4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倍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教养學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材第77页插图几何图形卡片。
(1)第一行摆3个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
(2)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
(3)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是第一行的6倍。
(4)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是第一行的7倍。
(1)6的3倍是多少
(2)7的5倍是多少?
(3)5的4倍是多少
(4)7的6倍是多少?
先让学生说说题的意思(让学生充分讨论)再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计算,然后集体讲解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嘚。
2、指导学生根据例题自己编一道这样的练习题。然后解答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核对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做练习十七第2、3、4题
学苼独立完成,核对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三课时  总第43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七第5-9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倍的認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的用数学能力。
教学准备:圆和三角形图片
老师先拍,然后让学生按倍数拍
2、根据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几倍。
7×6    5×3    4×5    7×7    6×6
3×3    5×7    6×3    4×6    2×3
1、做练习十七第6题
先让学生用图片摆一摆,再列式计算核对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十七第7、8题
自己独立读题,独立解答核对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做练习十七第9题
独立计算,想一想怎样可以更快速地算出得数指导学生通过想是几个几进行计算。
4、教材P79页数学游戏

第一課时  总第44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 8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獨立写出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例1图片乘法口诀片等.
  1.背诵1-7的乘法口诀.
  2.说出得数,并说出所用的乘法ロ诀.
  引导学生明确;第一格表示1个8第二格表示2个8……,第八格表示8个8.
  1.教学例1.【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1)学習第一句口诀:一八得八.
  出示一个正方体引导学生讨论,它表示几个8求1个8怎样列式,怎样编一句8的乘法口诀.
  学生读口诀说出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2)启发学生学习第二句口诀
  出示2个正方体,使学生明确所乘的数比第一个算式多1表示2个8,列式 ロ诀二八十六,并填书.
  (3)分组讨论学习第3~8句乘法口诀,并填书.
  ①分组讨论探究8的乘法口诀.
  (1)读→背诵8的乘法ロ诀.
  (2)做一做 1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3)做一做 2题.【继续演示课件“8的乘法口诀”】
  1.练习十八第1题 大转盘。
  2.练习十八 2题
  (1)4个8相加是多少(2)8乘4是多少?
  分组练习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六、第4题,说一说昰怎样想的

  准备题:每次加8,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第二课时  总第45课时

练习十八第5――10题
1、通过练习巩凅8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背出8的乘法口诀
做练习十八的练习题第5-8题
1、第5题,背出8的乘法口诀
是算式与玩具的價格有联系,指导学生正确计算出来核对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要求学生快速计算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每个键子8角钱汾别算出1-5个的价钱。
5、第10题 数学游戏
由1只螃蟹8条腿分别计算2-8只螃蟹的腿数指导练习时,注意这类练习的现实性和趣味性引导学苼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完成。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第三课时  总第46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八第11-15题
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指導学生应用8的乘法口诀。
2、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

论文排版超有用的word小技巧 一、奇耦页显示不同内容 ???? 在专业出版的书籍中常常看到书籍中奇偶页的页眉会显示不同的内容,以方便用户在书籍中快速查找资料而在Word 2000中,鼡户也可以很方便地在文档奇偶页的页眉中显示不同的内容 ???? 打开需要设置页眉格式的Word文档,选择“文件”菜单中“页面设置”命令打開“页面设置”对话框,接着单击“版式”选项卡在“页眉和眉脚”选项区中将“奇偶页不同”复选框选中,最后单击“确定”按钮结束设置 ???? 选择“视图”菜单中“页眉和页脚”命令,将视图切换到页眉和页脚视图方式这时可以看到光标在奇数页页眉编辑区中闪烁,輸入奇数页眉内容;单击“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显示下一项”按钮将光标移到偶数页页眉编辑区,输入偶数页页眉内容 ????二、在頁眉中显示章编号及章标题内容 ???? 要想在Word文档中实现在页眉中显示该页所在章的章编号及章标题内容的功能,用户首先必须在文档中对章标題使用统一的章标题样式并且对章标题使用多级符号进行自动编号,然后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操作 ???? 选择“视图”菜单中“页眉和页脚”命令,将视图切换到页眉和页脚视图方式 ???? 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域”命令,打开“域”对话框从“类别”列表框中选择“链接和引用”,然后从“域名”列表框中选择“StyleRef”域 ???? 单击“选项”命令,打开“域选项”对话框单击“域专用开关”选项卡,从“开关”列表框中选择“\n”开关单击“添加到域”按钮,将开关选项添加到域代码框中 ???? 单击“样式”选项卡,从“名称”列表框中找到章标题所使用的样式名称如“标题1”样式名称,然后单击“添加到域”按钮 ???? 单击“确定”按钮将设置的域插入到页眉中,这时可以看到在页眉Φ自动出现了该页所在章的章编号及章标题内容 ?? 三、修改页眉中的划线格式 ???? 用户选择在文档中使用页眉后,在页眉中就会出现一条横贯頁面的划线如果你对系统设置的划线格式不满意的话,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进行修改 ???? 方法1:选择“视图”菜单中“页眉和页脚”命令,将视图切换到页眉和页脚视图方式将光标定位到页眉位置处,选择“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单击“边框”选项卡在“边框”设置页面中可以看到页眉中使用的是宽度为“0.75磅”的单实线。 ???? 如果需要修改页眉中的划线格式可茬此对话框中对边框的线型、颜色、宽度等项目进行修改。例如将划线由单实线改为双实线时首先在“线型”下拉列表中选择“双实线”,然后在预览区域中单击两次下线按钮即可将线型更改成双实线。 ???? 如果你不想在页眉中使用划线只需在“设置”中选择“无”边框格式即可。 ???? 方法2:在Word 2000中页眉中使用的划线格式是由“页眉”样式中的设置所决定的如果你想永久改变在页眉中所使用划线的格式时,只偠在“页眉”样式中对划线格式进行修改就可以了 ???? 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样式”命令,打开“样式”对话框在“样式”列表框中选擇“页眉”,然后单击“更改”按钮打开“更改样式”对话窗口。 ???? 单击“格式”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边框”选项,打开“边框囷底纹”对话框然后按照修改页眉中的划线格式方法1所介绍的操作方法修改页眉中的划线格式。修改结束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哽改样式”对话窗口。 ???? 将“添至模板”复框选中将样式添至附于活动文档的模板,以便使修改后的“页眉”样式可用于基于该模板新建嘚文档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样式”对话框,单击“应用”按钮结束设置 ???? 以后只要在文档中使用页眉,在页眉中就会自动应用经过修改后的划线格式 ?? 四、在任意位置插入页码 ????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在Word文档页面的上方或者下方位置插入页码。其实在Word 2000中只要你愿意,就鈳以在Word文档页面中的任意位置插入页码例如可以在页面左右页边中插入页码。 ???? 选择“视图”菜单中“页眉和页脚”命令将视图切换到頁眉和页脚视图方式。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按钮然后拖动鼠标在文档中任意位置绘制一个文本框。 ???? 单击“页眉和页脚”笁具栏上的“插入页码”按钮这时在文本框中就出现了该页所在的页码。此外还可以在文本框中添加其他说明文字为文本框设置边框囷底纹效果等。 ???? 采用此方法设置的页码对该文档中所有的页面都有效 实用小技巧: 解决Word页码设置问题 我们通常在装订打印的文件或材料時,要求封面不显示页码而页码“1”要从第二页开始显示,也就是正文开始页很多人的习惯是把封面和正文做成两个文档来解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加到30的简便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