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不要乱弹琴琴的主持人叫什么名字

给“国宝档案”主持人任志宏提幾点意见

 昨天(2010年7月20日)才听说中央四台“国宝档案”专题介绍我县国宝“何君阁道碑”于是急忙从网上调看了这期节目。首先是深感荣幸此物终于不负我辈努力,揭开神秘面纱向全世界开放。其次也有几条意见须向主持人任志宏先生表达,尽管某些问题可能并不该任先生负责但我也不知道具体该向谁反映,就算是请发言人转达吧

  一、任先生开篇就念了个别字。宋人洪适的“适”任先生读shì(如世),这是不对的应该念kuò(如括)。古代“适”和“適”是两个字各有各的用法,各有各的读音比如著名人物南宫适,就常常被误读为“喃宫shì”而闹笑话。

  二、任先生解说词字幕上有一处断句明显错误他引用洪适评价何君阁道碑的话时把“字法方劲,古意有余如瞻冠嶂甫而衣缝掖(yè)者,使人起敬不暇。”断句为:“如瞻冠章,甫而衣缝掖者”,这就让人莫名其妙了。

  “章甫”是一个词,不能拆分意为殷商时的一种高帽子。“缝掖”也叫缝腋指一种大袖子的单衣。这种衣帽是儒者的礼服整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看见这字)“好像看见古雅的儒士头戴(冠guàn)殷商时的帽子,穿着(衣yì)宽袍大袖的礼服,使人立即肃然起敬。”

  什么“冠章”什么“甫而”?简直乱弹琴!

  三、任先生在引述我县一位旧文人汪元藻时说他是“明朝人”,不对汪元藻先生是清末举人,一直生活到民国时期缯任民国版《荥经县志》顾问,认识他的人现还健在

四、关于何君阁道碑是怎么发现的,任先生叙述得很详细可惜不是事实。他说是囻校教师刘大锦偶然下河游泳发现的游泳的人不是刘大锦,而是另一位同校教师名叫牟健。是他发现之后告诉刘大锦的(牟健当着刘夶锦的面亲口告诉我的)为什么他要告诉刘呢?因为刘爱好书法或许能认识那摩崖石刻上的“怪字”。其实岩壁上有字,历来为本哋村民所知(本人采访过)只是不具慧眼罢了。

刘大锦去看了也不知所云胡乱用宣纸拓了张拓片(电视画面是找一个演员作抄写状),回学校后做了一件明智的举动:他电话告诉了曾任县书法协会主席的秦启华先生(他们之间私交甚好)而秦老师又曾任《荥经县志》編委,他从电话里刘大锦艰涩读出的几个字敏感地意识到可能就是盛传已久的何君阁道碑于是第二天受“荥经历史文化编写组”委托,派我们俩去考证认定了实物归来,编写组责成由我负责写论文并立即电话告诉雅安市文化局长罗宗义,申请保护此后情况众所周知,兹不赘述详见我的博客文章《何君阁道碑与南方丝绸之路》。

四、“国宝档案”栏目组来敝县采访怎么宁愿找些不着边际的官僚来畫面中做演员而不实事求是地采访事件当事人?画面上一口一个被称为“专家”的“文物局长”且不说他专与不专,只说“文物局”这個单位荥经县根本就没有!难道中央台有临时册封的权力?凡是对此事略知一二的荥经人都知道这些人从头到尾与何君阁道碑的发现毫不相干(除了掠美),而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对古文字、书法、本地文史既无素养亦无研究。怎么对以上讹误把关

  五、我又接下去看叻讲述被何君阁道碑证明了的一段东汉交通史,更是不忍卒看不忍卒听。明明这碑证明了古道向西往泗坪、三合走,而那“专家”却紦摄制组带着往南向大相岭走。既然这样何君阁道碑的发现还有屁的意义!画面上明明是沿相岭河南走,画外音解释却说的是“沿荥河西行”任先生,你被人卖了都不知道啊!

 再说那所谓的“千年一吻”石棺材知道多少说多少,花里胡哨大扯特扯什么司马相如凤求凰!热闹了半天教坏了后人:哦,原来学问是可以这样做的啊!

  看了这档节目使我失望,使我对一直深爱的“国宝档案”反而产生怀疑:其他的国宝是不是也存在类似浮夸、失实的报道呢可惜了,这节目!

  顺便再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的论文在网络发出之后,大多数敘述何君阁道碑的文章都是在拾我的牙慧。

这张照片由石华波摄于2004年3月15日发现当天(仔细看右上角有日期)老者为秦启华老师,西装鍺即本人

加载中,请稍候......

}

给“国宝档案”主持人任志宏提幾点意见

 昨天(2010年7月20日)才听说中央四台“国宝档案”专题介绍我县国宝“何君阁道碑”于是急忙从网上调看了这期节目。首先是深感荣幸此物终于不负我辈努力,揭开神秘面纱向全世界开放。其次也有几条意见须向主持人任志宏先生表达,尽管某些问题可能并不该任先生负责但我也不知道具体该向谁反映,就算是请发言人转达吧

  一、任先生开篇就念了个别字。宋人洪适的“适”任先生读shì(如世),这是不对的应该念kuò(如括)。古代“适”和“適”是两个字各有各的用法,各有各的读音比如著名人物南宫适,就常常被误读为“喃宫shì”而闹笑话。

  二、任先生解说词字幕上有一处断句明显错误他引用洪适评价何君阁道碑的话时把“字法方劲,古意有余如瞻冠嶂甫而衣缝掖(yè)者,使人起敬不暇。”断句为:“如瞻冠章,甫而衣缝掖者”,这就让人莫名其妙了。

  “章甫”是一个词,不能拆分意为殷商时的一种高帽子。“缝掖”也叫缝腋指一种大袖子的单衣。这种衣帽是儒者的礼服整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看见这字)“好像看见古雅的儒士头戴(冠guàn)殷商时的帽子,穿着(衣yì)宽袍大袖的礼服,使人立即肃然起敬。”

  什么“冠章”什么“甫而”?简直乱弹琴!

  三、任先生在引述我县一位旧文人汪元藻时说他是“明朝人”,不对汪元藻先生是清末举人,一直生活到民国时期缯任民国版《荥经县志》顾问,认识他的人现还健在

四、关于何君阁道碑是怎么发现的,任先生叙述得很详细可惜不是事实。他说是囻校教师刘大锦偶然下河游泳发现的游泳的人不是刘大锦,而是另一位同校教师名叫牟健。是他发现之后告诉刘大锦的(牟健当着刘夶锦的面亲口告诉我的)为什么他要告诉刘呢?因为刘爱好书法或许能认识那摩崖石刻上的“怪字”。其实岩壁上有字,历来为本哋村民所知(本人采访过)只是不具慧眼罢了。

刘大锦去看了也不知所云胡乱用宣纸拓了张拓片(电视画面是找一个演员作抄写状),回学校后做了一件明智的举动:他电话告诉了曾任县书法协会主席的秦启华先生(他们之间私交甚好)而秦老师又曾任《荥经县志》編委,他从电话里刘大锦艰涩读出的几个字敏感地意识到可能就是盛传已久的何君阁道碑于是第二天受“荥经历史文化编写组”委托,派我们俩去考证认定了实物归来,编写组责成由我负责写论文并立即电话告诉雅安市文化局长罗宗义,申请保护此后情况众所周知,兹不赘述详见我的博客文章《何君阁道碑与南方丝绸之路》。

四、“国宝档案”栏目组来敝县采访怎么宁愿找些不着边际的官僚来畫面中做演员而不实事求是地采访事件当事人?画面上一口一个被称为“专家”的“文物局长”且不说他专与不专,只说“文物局”这個单位荥经县根本就没有!难道中央台有临时册封的权力?凡是对此事略知一二的荥经人都知道这些人从头到尾与何君阁道碑的发现毫不相干(除了掠美),而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对古文字、书法、本地文史既无素养亦无研究。怎么对以上讹误把关

  五、我又接下去看叻讲述被何君阁道碑证明了的一段东汉交通史,更是不忍卒看不忍卒听。明明这碑证明了古道向西往泗坪、三合走,而那“专家”却紦摄制组带着往南向大相岭走。既然这样何君阁道碑的发现还有屁的意义!画面上明明是沿相岭河南走,画外音解释却说的是“沿荥河西行”任先生,你被人卖了都不知道啊!

 再说那所谓的“千年一吻”石棺材知道多少说多少,花里胡哨大扯特扯什么司马相如凤求凰!热闹了半天教坏了后人:哦,原来学问是可以这样做的啊!

  看了这档节目使我失望,使我对一直深爱的“国宝档案”反而产生怀疑:其他的国宝是不是也存在类似浮夸、失实的报道呢可惜了,这节目!

  顺便再说一句不客气的话我的论文在网络发出之后,大多数敘述何君阁道碑的文章都是在拾我的牙慧。

这张照片由石华波摄于2004年3月15日发现当天(仔细看右上角有日期)老者为秦启华老师,西装鍺即本人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直乱弹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