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18年头伏是几月几号日

导语:三伏天的特点高温,雨水频繁,所以,在在短时间里我们几乎每天生活是“水深火热”之中,无论如何,在三伏天到来之前,一定要做好防暑的准备,但前提是你得知道今年的三伏天是在几号?2017年头伏是哪一天?

一、今年的三伏天是在几号 2017年头伏是哪一天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所谓的“伏天”,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初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人有“初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入伏的第一天,北方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习俗,南方如上海是吃馄饨,广州是吃汤面。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所以吃起来会产生较强的饱腹感。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的时候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方阿朱秋发寒病。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最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

导语:2018三伏从几号开始?三伏天开始的时间每年都不一样,不过唯一能确定的是入伏都在夏季,大概在七月中旬的时间,那么,今年头伏第一天是哪天?据计算,今年三伏天一共有40天,也就是说,我们将要熬过40天的炎热高温天气。其中,初伏第一天是2018年7月17日,末伏最后一天是2018年8月25日。

2018三伏从几号开始 今年头伏第一天是哪天

2018三伏从几号开始

2018年三伏天开始的时间:2018年7月17日。

2018年三伏天时间:共40天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

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1、按足三里穴: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取足三里穴,也就是俗称的“老母鸡穴”,握拳轻扣两百下,以略感酸胀为度,早晚各一次,可以达到调和营卫之气的作用。

2、承山穴是祛湿大穴: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按揉承山穴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穴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3、防湿健脾胃: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

4、温水泡脚: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推荐泡脚祛湿方:藿香10g、佩兰10g、苏叶10g、荷叶10g、金银花10g。一剂药方配适量的水(根据脚盆大小,水量能没过脚踝为宜)煎煮30分钟,温度合适后进行泡脚,全身出汗后即可。

5、刮痧防暑: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呕恶头昏等病症,可采取刮痧办法。具体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或服用藿香正气丸(水),多喝绿豆汤、荷叶、藿香代茶饮,出汗多要及时补充淡盐水。

6、保证良好的睡眠: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有助机体自我修复,是保证机体良好运转的基础,是天然的祛湿药。应当顺应天时,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于11点入睡,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过一小时,还要切记贪凉,忌在温度很低的空调屋或潮湿的地上睡觉,也不可迎窗而睡。

7、多喝姜茶: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8、常运动:防湿、祛湿的最佳运动方式是轻微的活动四肢,使身体的阳气慢慢的恢复,湿气逐渐散去。不可大运动出大汗,这样气随汗泄,气受伤了,水湿的代谢受到影响,水湿虽然随着汗液散出一部分,但内湿又出来了,最终湿气还是没有去掉。

9、吃健脾化湿的食物: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

}

原标题:今儿是头伏!头伏吃饺子还有这么多讲究!爱吃什么馅?

图片源自Twitter @TurnA7919 此路障所在地非北京市,仅供大家娱乐。

在近期酷热天气的折磨下,这个锥形路障“牺牲”了。自今天起,三伏天正式拉开序幕,今年的三伏周期共计40天,初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天。

时下的三伏天酷热难耐,而据清末的“两代帝师”翁同龢所言,光绪年间北京伏天最高温度能够达到44℃!!!在那个没有电扇、空调的时代,三伏天热死人的情况会时有发生。

天气炎热,食欲不振,如何在三伏天吃的舒心可口,是门学问,北京人选择了软糯的面食,于是“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便不胫而走。

因面、肉、菜合理搭配在一起,饺子的营养全面,且易于消化吸收,吃上一盘饺子,再来碗饺子汤,原汤化原食,吃饱了一倒卧,那舒坦劲儿,简直没谁了!

于是开胃解馋的饺子,便成了老百姓们在“苦夏”中调剂胃口,犒劳自己的美妙吃食,北京人头伏吃饺子,讲究可就大了去了!

“饺子好不好,全在馅一口。” 好吃的饺子馅,需要菜和肉比例为1:1或1:0.5较为合适。不仅更营养,而且还能吸收油脂,增加口感。

做肉馅时为了增加软滑的口感,通常都要加些水,记得一份500g的肉配上250g水,做出的饺子馅汁水饱满。

此外剁菜馅时容易出汁,可以将多出来的蔬菜汁代替水在肉馅中搅拌,维生素丰富,营养一点不浪费,而且拌出的饺子馅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北京人吃饺子,扁豆或者茴香的必须和猪五花搭配,羊肉馅必须和西葫芦或胡萝卜搭配,素馅饺子一定要放鸡蛋和排叉,荤馅饺子必须要有素油调过的黄酱。

茴香馅的味道有点怪,香味儿很独特,除了北方部分省份外,很多地方的人吃不惯,好在北京人多数是爱吃茴香馅的。小茴香健胃、行气,茴香猪肉饺子,是非常可口的餐桌美食。

韭菜味道醇厚,有益阳、提神的功效,三鲜馅饺子可荤可素,虾仁、鸡蛋,都是不可少的。三鲜饺子可口,鲜香,集各种营养精华于一身。

芹菜有平肝降压、补铁补血的功效,特别适合三高人群食用,再加上独有的香气,配上猪肉馅一和,包出来的饺子,小北能吃一盖帘!

大白菜富含大量粗纤维和蛋白质,既消食健胃,又可抗癌并预防心血管病,白菜谐音“百财”,吃白菜馅儿饺子是对百样之财的祈福;或为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

不过最适合吃猪肉大白菜馅饺子的季节是在冬季,因为那个时段的大白菜,帮子不老,菜心正嫩,口感正好。

饺子馅种类丰富,包饺子的方法更是灵活多样。

饺子折成半圆,先捏紧中间。把饺子皮左半部分的上皮折3个波浪捏紧,再将另一边的半部分上皮折3个波浪并捏紧。

饺子能存钱,是不是很惹眼?至于是包成“LV”那样的还是“GUCCI”那样的,就随您了。

将饺子封口折成半圆形。用拇指把饺子顶端往下捏薄,最后捏成一条完整的绞边纹。

把饺子皮从中部压实。两个大拇指各按住饺子的一边,再用力往中间合拢,这样包出来的饺子上面会有一个可爱的小十字锁,故名“小锁饺”。

在一张饺子皮上放馅,在上面盖另一张饺子皮,在边边处捏出花边,如此一只葵花一般的饺子就包好了!

和馅、包饺子都说完了,下面就是煮饺子。到底是用开水煮还是冷水煮呢?这也是有讲头的。

在家现包的饺子,要等水煮开后再下锅,这样做能让饺子皮里的蛋白质迅速凝固成型,淀粉溶于水中,饺子不会粘在一起,方便用勺子搅拌,煮出来的饺子更好吃。

超市买的速冻饺子适合用冷水煮。从时间上看,用冷水煮冻饺子比沸水煮饺子还要稍微地快一些,而且整个的过程比较适合不太会煮饺子的人,不用频繁倒冷水,只需要开锅等两分钟就可以了,煮出来的饺子皮更有嚼劲。

如何煮饺子不破皮?牢记这几点!

1、煮饺子的水要多,要加适量盐,增加饺子皮的耐煮力。

2、煮沸水才放饺子下锅,要不时充分搅拌,防止饺子粘锅。

3、别让水沸腾得太厉害,否则饺子容易破掉,可在水开后,添入少许凉水,待水开后再加凉水,如此反复三次便可。

饺子是中国人餐桌上的美味,却不是中国人独享的美食,小北这就带您看看“歪果仁”吃的饺子长啥样,开开脑洞。

瞧这粉嫩、透亮劲儿,不忍心下嘴啊。

这是大蒜馅儿呢?还是水仙馅儿呢?是不是要蘸着咖喱粉吃呢?

这是糖葫芦还是冰棍啊?是不是章鱼小丸子馅儿啊?

这个看着像胡萝卜,又像辣椒,小北敢确定,肯定没有咱老北京的炸三角好吃。

香蕉饺子,热带风情满满!

饺子上面铺上酸奶油,怎么想怎么觉着腻啊!

话说回来,咱北京人吃饺子,讲究调上一碗三合油。

所谓三合油,就是酱油、香油还有米醋,按照比例依次倒入碗中调制而成的。

当然这是最传统的一种了,不同馅儿的饺子所蘸的三合油,又有所不同:韭菜馅儿的就要蘸辣椒油,白菜馅儿的就要蘸蒜泥,菠菜或茴香的就要蘸芥末等等。

此外,北京人吃饺子还要准备几道可口凉菜,搭着吃才够味道。

和京城那些动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字号相比,惠丰饺子楼开业至今不过20多年,可如今已经有不少北京人,离不开他们家的饺子了。

甭管是头伏,还是立冬、冬至、年三十儿,惠丰都能应季应时令,推出可口的饺子馅儿,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

现点现包,每个饺子必须五个褶子,三合油的调配比例,都要严格执行,惠丰的饺子就是这么任性,这么执着,这么招人待见。今儿想吃的话,您得早点去了,要不就没地方喽!

推荐:茴香饺子、鲅鱼饺子、 锅贴、 三鲜饺子、 焖酥鱼 、 干炸小丸子

地址:西四北大街乙199号(延吉餐厅同侧南)

号称百饺园,品种多是一定的。这里的饺子皮儿薄,馅大,汁足。“猪肉三鲜饺子”是招牌吃食,咬一口,里头的大虾仁就露在外面了。还有全素、素三鲜和津味素水饺各有特色。

推荐:猪肉三鲜、蟹黄饺子、鲅鱼水饺

地址:(西单店)西城区新文化街甲12号

号称全京城最好吃的饺子馆之一,饺子种类有60多种,永远的超大个,皮薄馅香,用料十足。配菜也不错,还有腊八蒜,就着饺子吃,味道那叫一个绝。

推荐:西红柿鸡蛋饺子、猪肉三鲜、腊八蒜 、鲅鱼韭菜饺子

地址:(安定门店) 东城区 安定门内大街252号(近交道口北三条)

大连靠海盛产海鲜,所以顺天旺的饺子多以海鲜馅儿为主,除了常规的鲅鱼饺子、墨鱼饺子,海参馅儿的、海螺馅儿的、皮皮虾馅儿的全部都有,皮儿筋道,馅儿饱满,一口下去,无比鲜美。

推荐:皮皮虾饺子、鲅鱼饺子、海螺饺子、墨鱼饺子、虾仁饺子

地址:车公庄西路29号(近公交老虎庙站)

在老外眼里,老石饺子馆就是北京的一个“美食坐标”。三面焦是它家的招牌,除此,还屡屡创新,推出了奶酪、巧克力、草莓等新式馅料,很多人都慕名而来。

地址: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宝钞胡同74号

面对如“蒸笼”一般的“桑拿天”,会吃的北京人在难捱的夏季也自有一套解暑怯热的经典吃食。

扒糕是著名的老北京夏季小吃。在夏天,扒糕多是与凉粉一起卖,还有粉块、粉皮、小拨鱼儿。

冰块打碎成末,和上蜂蜜、酸梅汁、果脯,心里美!

杏仁豆腐味道沁人心脾,凉甜爽口,消署解热,乃夏食佳品。

奶酪清凉细腻,滋味和顺,是北京人夏日驱暑热佳品。

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酸梅汤生津止渴,除烦安神,是老北京传统的消暑饮料。每每听到手敲冰盏的悦耳之声,便知道北京街头卖酸梅汤的人来了。

暑汤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北京冰食,种类繁多。百姓家里自己熬制的绿豆汤、街市上卖的冰镇饮料或者什么解暑的药汤可是称之为暑汤。

北京的夏天的记忆,就该是小豆冰棍的清爽,冰镇西瓜的沙口,北冰洋汽水的舒心,燕京生啤的醇香......今天吃完饺子后,您打算来点什么败败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头伏是几月几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