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女生内向的女生,人们会不可思议或觉得不大好有偏见之类的,而男生内向的女生人们会觉得正常,沉稳,靠得住?

11-1911-1911-1810-2110-2110-2110-2110-2110-2110-21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一个温柔内敛,善良有才华,相貌不美但很舒服,学习努力的大学女生你们会喜欢吗?会不会觉得她太过于内向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一个温柔内敛,善良有才华,相貌不美但很舒服,学习努力的大学女生你们会喜欢吗?会不会觉得她太过于内向
一个温柔内敛,善良有才华,相貌不美但很舒服,学习努力的大学女生你们会喜欢吗?会不会觉得她太过于内向而不喜欢?
我有更好的答案
萝卜青菜,本来就是这样,你再完美也不可能让所有喜欢,你再垃圾也总有人喜欢你,所以这东西讲不好的,单单看你的描述,你应该挺讨人爱的
采纳率:73%
我很讨厌,你…
我也讨厌你
不是这样滴,和物理世界不同,力是相互的,哦我厌你,你就厌我,我欣你,你就能欣我?命运只能总结回忆吧!
这样的女孩子很值得珍惜的!
不会啊,我觉得这样的小姐姐很像贤妻良母哈哈哈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深层心理学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根据一些接触和探索,对于心理疾病、障碍,或者常见的心理问题,我仅有唯一的一个困惑.  那就是:有部分心理病者,动辙就绝望地认为心理疾病无法根治、伴其终生、不断复发.  但他们对心理问题成因的理解,却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他们竟不肯“牺牲”相比于一生十分短暂的一年半载的时间来探索心理,寄希望于他人很快给出一个十分简单、表面、通俗到常识化的解释.  而没有繁琐的分析过程,和对自己经历的追溯.  而这种常识化的解释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众化的、他们从小就了解过。  所以,在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发表一下对心理学的看法,以阐述深层心理的意义所在.  非得极尽深入地分析,才能与莫名而来的无尽绝望对等;并袪除绝望.也非得探索一些不为人知的独特隐因,才能摆脱根深蒂固地不良大众化共识。  大众化有个特点:当大众的信念是正能量的、积极的。那么在大众中的某个个体就是积极乐观的。当大众的信念是消极的,个体也无法摆脱消极。比如说:癌症。大众的认识就是——几乎等同死亡。绝大多数个体都无法摆脱这种悲观。于是我可以这样说:“我不敢妄自宣称自己的理论有多正确;但我誓死保证是够独特的。”  言归正卷——  在过去的很长时期内,心理学都给人一种讳莫如深的感觉。  只要稍微关注心理学的人,人们自然就联想到他的心理有问题。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人们心理压力的增大,与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社会对心理学的关注日益增加,各种心理书籍也层出不穷。  但是,社会对心理学的态度还不是完全接受的。  正如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总是偏爱外向型人群,而排斥内向人群。  接触心理学;或者喜欢思考,不好交际的人,往往被归于后者一类。  但是,我想说的是,内向和外向并无好坏之分;内向和外向也不是那么能够简单区分。  有很多心理上的问题,往往是因为刻意迎合外界,强行让自己变得外向,而并非内向本身。  过分内向的人,往往压抑自己,顾虑太多,过于善良,攻击性冲动大多内倾,造成内伤。  所以人们往往害怕内向的人,害怕他终有一日爆发,让人猝不及防。  过分外向的人,全无顾虑,即便犯下凶案,也能吃好睡香,也就不惧犯罪。这种人是社会的隐患。  所以,只能寻找一种中间的状态,不应过分偏好哪一类性格。  心理分析的最终意义,就是把心理学本身移情为来访者对父母的感情,尤其是父母的阴暗面。  所以,除非心理特别健康的人,一般人都是避谈心理学的;就如不敢面对父母的阴暗面一般。  而心理疾患者,更是对父母的阴暗面抱有深深地自责,对心理学更是极端敏感。  不是极端依赖,就是极度抗拒。  人们往往对深入了解自己感到莫名的恐惧,其实就是害怕面对父母的阴暗面.  但事实上,越是正视阴暗面,越能获得健康.因为和父母越紧密,自我和自主就越能保持.  因此,如果有人带着狐疑地眼光问你:“你为什么要学心理学?”  你大可以回答他说:“你的问题就像是在问我,当我的父母感情不和时(或者父母受到外界危胁),为什么要去面对,而不是逃避?”  这绝不是一种比喻,而是一种真切地替换.  在后面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这二者之间是如何转换的.  恐惧只是因为外界对阴暗的夸大暗示.  具体来说:是一种外界的过度保护所致。  就好像你的亲朋好友对你说:“千万别信这个,千万不要去看那个,千万不要去那里……否则你会上当受骗、‘走火入魔’,不可自拔。”  这种极尽夸大暗示之词,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也不管当事人本人对待陌生事物的看法和防卫机制如何。  但是,人们往往又会听到另一种与之截然相反的论调:“千万不要溺爱孩子,这样会毁了他,以后会失去自主性。”  我们本不应该对这些变化多端的论调太过在意,因为这不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释放的“情感垃圾”而已。  就如人们常常能够听到一些惊世骇俗之语:“心理问题跟意识没有任何关系,只和行为有关.“……  常人听来没有感觉,但对于一直相信意识心理学的心理患者则会感觉不知所措.  其实这也只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就像有人说:“地球是圆的.“  但一部分人偏偏爱说:“地球不是圆的.“  因为这种常识太过普遍,人们往往不需要太过常识的东西,而喜欢制造一些新意.  弗洛伊德曾说过:“被压抑的往往是满足的.“  意思是说:人们对于一种毫无疑义的事或者无条件的快乐,往往容易真正遗忘.而继续追求未知的东西.  这就是为何人们在回忆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时,总是无法想起,因为完全满足而被成功压抑住了.(成功的压抑与压抑概念完全不同,真正遗忘和遗忘也不相同,一般的遗忘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而对那些有条件的快乐,则会记忆犹新;比如说因奖励获得的快乐.  如果你刻意强调“地球是圆的“这种毫无疑义和无条件事实.  人们反而在记忆中找不到与之匹配的言语,所以说出与之相反的无意之词.  但不幸的是,本来已经失去自主的心理患者,可能会吸入这些“情感垃圾”,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在后面的推论中,心理疾病就是因人格妥协,拿别人的“无理”惩罚自己,归咎于自己,导致自己思维的“无理”。  所以说,现在的心理咨询大多提倡说教和积极的建议。  但是,这些只是表面的情感流露,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因满足压制已成潜意识,连指导者本人也难以感知;更别说来访者。  所以,一味的听从积极地教化和模仿健康者的言行,并非看起来那么合理。  因为你吸收的,可能只是他人无意释放的,“词不达意”地情感宣泄。  所以,深层地意义在于挖掘那部分深藏地有价值的潜意识。  这个很难用说教和模仿获得,只能是来访者本人的遥远记忆。  ……  除此偏见之外,人们对于心理学还有一种不太真实的期待。  这一点可以从大多数热衷于“励志讲座”的人群中看出。  他们往往为找不到成功与快乐之路而迷惘。  但未必达到疾病的程度。  一旦偶然听到某些励志与成功学大师的教诲与激励,会突然变得群情激昂,仿佛醍醐灌顶,坚信自己找到了光明大道。  诚然,很多大师的心理讲座无疑是充满趣味性与感染力的。  听课者往往被大师们那种闪耀着无穷光辉与魅力的人格所感染。  内心的激情被极大调动。  也因此坚信大师们确实具有扭转人格的能力。  而对于一些死板的心理学,则是感觉十分枯燥乏味。  这本无可厚非,有什么理论能够比给人带来快乐更伟大呢?  我们本不应该对这种激情加以质疑。  但是,事实却不得不令人重新思考。  因为这种激情与快乐可能有如昙花一现。  回到常态生活后,很多人又不可避免地回归到惰性与彷徨状态。  人大多数的时候是常态与平凡的。  死板的心理学虽然不够激情与趣味,但是请相信:  这是一种渗透的、宁静的快乐。  等到一切拨云见日,心理困惑与障碍慢慢扫清后,剩下的会是久违的、回味无穷的本源快乐——这会更加真实。  趣味的学说,快乐的感染性较强;依赖性也较强;但对于受教者自我创造快乐的能力没有多大作用.  这就是为何那些明星动辙能引来万人空巷的效应;而心理学者从未有过这样的待遇.  ……  了解这些,只为表明一种对心理学的态度。  回到心理分析本身上来。  以抑郁和强迫为例。  抑郁和强迫已成为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心理病症。患者经常生活在莫名其妙的绝望空虚与怪诞思维中,不可自拔。  抑郁和强迫都有各自显著的特点。  抑郁发作的时候,人几乎完全丧失了抵抗力,仿佛陷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强迫发作的时候,对抗特别强烈,但越是对抗越是强迫。  和抑郁强迫症相类似的负面情绪,就是普通人共有的忧伤、自卑、焦虑、压抑、恐惧、自责、矛盾、疑沮……  这些正常的负面情绪和抑郁强迫症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  就像弗洛伊德说的:“我不认为心理疾患者会自行创造一些离奇的思维,只不过是对正常人所拥有的负面情绪的变形和放大.“  针对这些症状,各种心理书籍层出不穷。诸如:接纳自我、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放下完美、放下我执、行为改变性格……  书中不乏鼓励与乐观积极的态度、行动建议,转移注意的办法,但是鲜有对病因的深层分析。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人们对待心理疾病的康复与治疗,总是习惯于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非面对疾病本身。  而这种美好愿望怡怡又可能是心理疾病的一部分。  即便有分析,也大多是从社会交际、经济、文化、教育……大的方向着手。  或者是患者的错误认知。  在我看来,心理问题既然已成病,就不能单纯依靠简单和表层的安慰和鼓励来解决。  也不能单纯强调大的环境对心理病症的形成作用,而忽视人作为生物的本能机制;以及偶然的、刺激本能的事件。  否则,同一环境下,产生常态与病态两种人格的现象无法解释。  患者的认知也很难用意识层面的说教去改变,否则高学历者应是心理病症低发人群,但事实未必如此。  行为固然重要,以积极行动的结果,获得奖励来刺激患者的良性条件反射,也是合理的。  所以行为主义提倡强化行为。想以不断重复的强化反射,来彻底改变患者的病态行为。  但是,这种强化的效果如何?  难以下定论。  我曾见过试图用长久的军营生活改变拖沓个性的人,一段时间的改善后,结果还是回到原型。  一些一味崇尚行动至上者,还常常认为:患者之所以焦虑和恐惧,是思考得太多,行动太少,没有尝试到行动所带来的成就.只要真正尝试到了,他们就会改变对事物的看法.  就像人们常常激励那些犹豫不决者:“你没做过,怎么会知道呢?“  如果他们真正按照指导者的话去尝试了,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们也会很欣慰地认为行动果然是第一重要的.  于是,很多人可能置患者曾经的恐惧和担忧于不顾,认为那种担忧是毫无必要的.  但他们往往忽视了这种担忧的存在必要性.  所以,当患者尝试了100次甚至更多的积极行动结果,到下一次仍然还担忧,或者转移到对另一些事的担忧时,人们就会很困惑且无力了.  这当中是否有更深的潜意识作用?  应该是不容忽视的。  有很多道理和方法,无疑都是正确积极的。  但是,道理和方法的灌输并不太容易纠正患者的病态思维。  因为患者在潜意识中认同的只是传授他道理的人,把他当成一种极端的依赖;而并没有把道理融会贯通,纳为己用。  人们也许会见到他的症状和心态有所改变,变得积极乐观,但并不一定说明他内心真正发生了变化。  有的时候,这种转变皆是因为一种过分依赖和暗示而存在;或者是一种假“无所谓”(病态意志力)的状态,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想开和放下,实际是以此引人关注,迂回满足他坚持的那个愿望。而并非发自内心深处。  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更容易引人关注。  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东西,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即便是相对健康的人说:“你费这么大力气才想开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以此证明自己有多优越。什么长篇大论的心理分析费这么大力,也不如他一个没来由的“想得开”。  有的人很容易想开一个问题,并不一定说明他非常健康。也许是他在这方面想得开,但在另一方面却极易钻牛角尖。  也许他的“想得开”,也只是一种隐秘的“假无所谓”。  正如书上常说的:接纳自我,接纳症状.  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暂时做的妥协.  因为他们并未对症状做深入了解,只是感觉越抵抗症状越痛苦,而作出这个结论.  等到现实条件变得优越,能够大大满足他时,他又对当初的“无所谓“感到内疚和自责,甚至后悔.以至连当下的快乐都觉得难以承受.  所以,当人们见到在人前阳光快乐的人,在某些时候却爱走极端,也不必太过困惑。  真正的接纳,是要用最深处的本能记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说教。  只有本能记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不需要过多解释的,也就不会陷入诸多道理和理论的对错纠结中。  从而不会容易受不同人、不同道理的暗示,而导致内心的激烈冲突。  心理分析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所有不良暗示,让患者对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断。  用本能的求乐原则去生活,而不受外界的暗示左右。  但是,诱因只是表面,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冲突和愿望。  这个在以后的篇幅中将会详述。  到时候,你们就会明白:恐惧受“人格分离“、“精神分离“……字眼暗示的人,竟只是因为害怕“父母离婚“.  更进一步说是害怕自己与母亲“永远分离”。  不可否认,接纳自我、活在当下、顺其自然、放下完美、相信自己……是一种明智积极的生活方式。  但是这些好比是一种自然现象:电、风、光、火、磁、惯性、引力……自然现象普遍存在在大自然中。人们并不需要深入了解其本质,也可以很好地利用它们。  但是,如果这些自然力量出现了问题,不能再科学合理地利用,人们就不得不思索它们的本质。找出其出现问题的本质原因,然后才能解决并举一反三。  心理病症也是如此。  健康的人,能够很好地接纳自我、活在当下。  但是,当人们患上心理疾病,不再能够接纳自我,放下完美,就不能再强行要求他们按照这种标准生活。  简单的模仿非但难以奏效,甚至还有一定的危险性。  可能还会更让人失去自我,因为模仿就是一种外界暗示。  他们会认为这样生活与自己的病并无必然联系。或者说并无决定作用。  会认为病太过复杂,太过晦涩,绝不是简单的生活能改变的。  也就没有动力去面对生活。  勉强去生活,是一种意志力的作用.  而意志力又是短暂和费力的,不及本能持久和自然.  就像一个人,勉强去赞美一个女孩漂亮,会感觉很吃力.  如果他完全发自内心去赞美她,不管对方的回应态度如何,他都不会太过勉强和失落,而沉浸在自己的欣喜中。  所以,应该分析出其病因在哪,把对所有问题的疑惑集中于一点,然后突破,才能找到根本的出路。  &ahref=&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弗洛伊德说过:“把潜意识的冲突带到意识层面,疾病就会马上消失!”  对于忧郁、胆怯、自卑、迟疑、矛盾……相对正常人的心理,虽然未患病,但同样遵循这一理论。  可以理解为“把潜意识的冲突带到意识层面,不良情绪就会很快消失。”  也就是说,只要让患者用记忆意识到了生病的真正原因,病就会痊愈。  很多人也许会怀疑,就像在日常生活中,明白一个理论,并不一定能实践成功。  但是,只需要稍作思考就能消除这种怀疑——大多数心理病症的出现,并不一定需要实践行动,就能在脑海中产生。  患者之所以痛苦,就在于对那些怪异思维的深深不解和困惑,才会产生激烈对抗。  了解了病因,就等于消除了困惑。自然能够转移自己的精力。  从心理动力学上讲:心理的能量始终守恒。一种记忆被遗忘,就必定会有另一种记忆浮现出来。  患者突然感受到一种陌生可怕的强迫意识产生,就说明他必定遗忘了另一种曾经熟悉、健康的记忆。  潜意识和意识的整合,就等于重新唤起他那份健康的记忆,而把病态意识遗忘。  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复杂的抑郁、强迫等症状。  抑郁和强迫是一对结合体,几乎没有单纯的强迫,也没有单纯的抑郁。  相比于抑郁症,强迫症的内容更加具体直观,不外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可以比较具体地描述出来,强迫行为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强迫洗手、关门、检查……  所以,先从几例强迫症入手,分析出其病因,更便于读者理解。  有一位男性强迫症患者H,他的症状是一种强迫思维。具体内容是:外公死得好!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强迫思维呢?因为在现实中他是很尊敬外公的,从来没有过这种大不敬的想法。  一旦无缘无故产生这种怪异思维,他的意识就会强烈抵制;可是,这种怪异思维并没有因为他的抵制而消失,反而更加强烈;从而形成强迫。  这个时候,平常的道理已经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如果你要他克制这种大不敬的想法,显然和他自身的强迫抵制无异。  如果要他转移注意力,多去接触积极向上的东西,用积极的态度消除这种消极思维,也无关宏旨。  事实上,他本身是一个很善良正派的人;也明白很多积极的道理,但就是无法克制。  或者用更加专业的心理学角度,用“顺其自然”的方法来解决,让他顺着这种思维下去,放下抵制;立足当下,做自己该做的事。  这种态度固然没错,但要放下抵制这种无故产生的荒诞思维,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否则患者会深深疑惑,而无法做到。  于是,顺其自然的理念可能会告诉他:人的情绪有一个由“产生——高潮——消失”的过程。任何不良情绪都会在高潮之后消失。就像人的悲伤和愤怒,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渐渐消失,不需要人为地去干预。  也像是大自然的现象:大河奔流,人不能阻挡,让它流淌,自己走自己的路;天要刮风下雨,人不能阻止,只能随它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洪水流过之后,自然会消失;雨下过后,总会停止。  只有这样,才会消除阻挡洪水的压力。  对于病来说,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抵抗所带来的压力和痛苦。  因为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人根本不需要去理会,也没有办法抗拒,只需要关注当下的事。  这固然没有错,但是我只能说有些片面。  如果人要过河,就必须要克服流水;人要外出,就需要用雨伞阻挡雨水。  也许,有人会说我理解错了“顺其自然“的概念。自然就是要承认它的存在,而不是要消除它。  流水可以阻挡,但不能消除它;雨水可以用伞遮拦,但不能阻止天空下雨。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  但是,患者也未必想要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良情绪,他只是想克制这种怪异思维而已。这并没有错。  普通人对于一件不适的事,比如严重感冒,他会想到要去治疗。但并未想过要阻止人根本不生病。  患者也是如此,他只是想克制那种怪异思维,未必想消除所有不良情绪。  不去阻挡流水,水不会顺着人想过河的意志而消失;不用伞遮拦,雨也不会因人的意愿而停止。  心理生病,顺其自然的理论,只是让他明白不能阻止所有不良情绪的产生(事实上患者未必这样想过);但没有给出合理抵制不良情绪的方法。  单纯依靠转移注意力的行动,会让人感觉力不从心;因为任何行动都需要动机。  人本来想要过河,因为不去克服流水,转移去做别的事;自然失去了本能的动力,做起来也力不从心。  而要克服,就必须要进一步分析出病因和动机。  回到上面那个例子。如果要他顺着这种大不敬的思维下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定需要强大的动机。  因为即使是普通人,在骂完人之后,也可能会有内疚的情绪,思索到底是谁的错。  何况这种无缘无故辱人的强迫思维?  强迫症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上,遇到外界诱因而产生。  比如上例中的强迫,诱因就是外公的过世。  与其把对外公不敬的想法,归于人的心理中正常的丑恶,强迫去接受,还不如把它当成一种逻辑。  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与动力。  找到动力,才能引导这种力。  但是,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复杂性存在着固有的趁易避难。  不仅普通人对心理症患者的症状不知所云;就是连大多数心理医生都感觉束手无策。  所以,人们经常所熟知的心理学,往往是“顺其自然、转移注意、加强锻炼……”  又或者是积极的行动、鼓励之类的……  鲜有单就症状而来研究的。  精神分析就是众多心理学中,少数选择就症状进行深层分析的心理学。  看似杂乱无章的症状,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  这并非标新立异,牵强附会。  但是在很多人看来,精神分析都是在标榜科学。  只是因为精神分析所坚持的逻辑分析,并不能被科学证实。  所以,宁愿相信症状是无法分析的,本来就是杂乱的,只能无条件接受。  或者,要等待更先进的科学产生,才能解决这个难题。  这样固然很严谨,但是太过死板。  因为心理的好坏,只能由患者本身定义,而非科学。  就像一个人快不快乐,只有自己知道,而不是外人。  症状分析是否符合患者的内心,也只能由患者本人的记忆去评判。  所以,姑且把晦涩的症状当成逻辑来分析吧。  是牵强,还是真实,就由患者本人来判断。  回到上例:  根据第一章节的推理——心理疾病最表面、直接的诱因是因为“暗示”。所以,当H产生这种强迫思维时,一定是现实环境对他的隐性暗示——这种环境极像他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  至于是什么环境,因人因症状而异。在没有深入分析之前,这种表面的隐性暗示反而不那么表面,不容易察觉。也就是根本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环境暗示他。  但是,患者一般都记得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  更贴切地说:他根本没有把当前的环境和最初产生强迫时的环境联系起来。  他能清楚地记得,外公过世后,母亲很伤心;他最怕见到母亲的眼泪,于是刻意选择逃避丧礼过程中最悲痛的一幕。  但他能够想像到母亲伤心欲绝的情形,并极力压制这种想像。  就在这之后,这种大不敬的怪异思维就开始产生了。  事实上这种怪异思维对他来说不算太陌生。  如果是一种完全陌生的记忆,人反而容易忘却,而不会纠缠在心。  这个在以后将会详述。  根据最简单的因果逻辑,这种思维的产生一定是有原因和理由的,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人的本能是求乐的。  再阴暗、痛苦的生活,背后也有快乐的动机推动。  正如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他在付出时,看似是牺牲自己,但是他得到的却是升华的快乐。  回到上面的问题。  只需用倒推法便可给患者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外公死得好。那么你一向尊敬的外公去世,如果是一件好事,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  唯一的答案就是:这样母亲就不会太伤心了。  这正与他刻意逃避见到母亲最伤心一幕的举动吻合。  唯一能够让他抛弃对外公的尊敬的理由,就是让母亲不再伤心。  也就是说,他对母亲伤心哭泣的不忍,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这样,很简单地就把他的强迫焦点转移到了“不忍母亲伤心“这个柔和地问题上。  强迫症状自然会消失,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要从根本上解决,就要明白他为什么如此不忍母亲伤心。这就要追溯到他更远时期所形成的强迫性人格。  一个男人不愿意看到母亲或者自己的爱人流泪。这本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不能算是病态。  但是,如果发展到为了不看到自己在乎的人流泪伤心,竟然把令她伤心的对象贬低到极端,就是一种病态了。  就好比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中曾提到过一个年轻女子的梦:她梦见自己平时疼爱的侄儿躺在棺材中。  根据“梦是愿望的达成”,梦见小侄儿去世,正是她潜意识的愿望。  这样一来,又可以联想到上述的强迫病例中。情况如出一辙。  她明明是疼爱小侄儿的,怎么可能希望他死去呢?  唯一的原因,就是小侄儿的去世,能给她带来一种莫大的好处,超越了她对小侄儿的疼爱。  这种好处就是:她曾经在大侄儿的丧礼上,看到过一个令她万分心仪的男子,之后再无音讯。  为了急于再次见到他,她就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小侄儿去世,重现一次类似的丧礼,再次见到那个男子。  由次可见,男女之间的爱,母子之间的感情,足以让人产生极端的思维。  当然,前提是这类人群失去了面对现实的进取心,只能在黑暗和迂回中满足爱的愿望。  所以,内向型的人更容易产生强迫症。可以称之为一种“退行满足”。  何谓“退行满足”?  从上面的例子,大致可以看出:一个人如果通过正面积极的方式,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  就只能妥协,把自己置于弱势,寻求他人的同情与施舍。  这是对“退行满足”最通俗的解释。  在现实中,这种“退行满足”也是十分常见的,只要不过度,也并无不妥。最多只能形容此人没有骨气。  这是很显而易见的“退行满足”。  其实,最早的退行满足,是很隐秘且朦胧的,正如患者的症状一般。  最早可以追溯到童年。  所以,症状可以解释为一种“退化”。  如果细心留意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在童年时很顽皮,长大后却很内向沉默,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少为人知的是,儿童的顽皮也有真假之分。  有些儿童的顽皮,目的只在于引起大人注意,来教导他,以此满足一种安全感。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他的父母也许对他比较冷淡。  只有他犯错了,才会来关注他。  所以,有的儿童故意去“招惹”大人,引起大人来“教训”他。  他们甚至很乐意接受这种“教训”。  这可以从他们调皮而满足的笑声中看出。  还有一种情况:  有的人在童年时性情刚烈。  当他在与人争斗,被人欺负后,常被人误解为老实。  他当时会强烈反驳,甚至动怒。  但在后来,他却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别人称他“老实”的评价。  干脆把自己置于“老实”的弱势,享受别人的怜悯,放弃了自己的抗争。  几乎所有复杂多变的外界暗示所导致强迫形式,都可以用“退行满足”来解释。  再次回到第一个例子:男孩不忍母亲的伤心,已经达到一个病态的程度。这就是他强迫贬低外公的原因。但还不是根本原因。  同样是人,都有追求爱与快乐的本能。  不会无缘无故选择“退行“来满足愿望。  一定是在“退行“之前,心理就已产生了异于常人的变化。  &ahref=&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就上例而言,  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其强迫的根源,就要了解他为何如此极端地同情母亲。  现实生活中,一个男人害怕见到女人的眼泪,理由无非是同情她。  对于一个不同情甚至讨厌的女人的眼泪,男人是不会太过不忍的。  焦点又再向前推进一步——为何那个男孩如此同情母亲。  我尽量不用专业的术语,而只是用日常的生活逻辑来解释。  一个男人过分同情女人和弱者,在普通人看来,可以用“妇人之仁”来描述。他们甚至会陪同女人一起伤心落泪。  这也可以称之为“女性化”。  既然是“女性化”,那他就缺少了男人应该有的阳刚与坚韧。  焦点推进——男性特质的缺失,女性特质的增加,是导致他强迫的原因。  这里可以用一种形象直观的方式来描述:  如果问,一个人的人格由什么基本要素组成?  也许范围有点大,不好回答。  那么,再从严格的生物学上问:一个人的身体(包括大脑信息)由什么基本要素组成?  不难回答:就是母亲的X、父亲的X、Y染色体组成。  那么,一个人的人格,也不外乎是父亲与母亲两种人格的结合。  也可以用一阳一阴来描述。  对于男孩来说,健康平衡的人格应是大致处于父母两种人间中间,偏向于父性。但他又是“恋母”的。  也许你们一看就知道这是对明显的矛盾。怎么既偏向父亲,又会恋母呢?  这个在以后将会详细解释,这是统一的,而不是矛盾的。  现在只能说,男孩“恋母”是一种普遍的基础性的特质,与人格偏向父亲并无必然联系。  如果一个男孩的人格不是偏向父性,而是更接近父母的中间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性格就会表现出一种温和、柔弱。  如果再偏向母亲一点,就是“女性化”。这只能算是一种变态,还不是真正的病态。  倘若再偏向母亲一些,就会形成病态的依赖。  这样一来,人格就开始失衡。本来处在一对平衡力中的人格如果过多地偏向一方,另一方自然会向他施加压力。  男孩过多地倾向于母亲,父性的阳刚就会给他施加压力。  因为他已背离了父亲的人格,自然会强烈抵制父性人格的压力。  这样一来,自然形成了一对强烈地对抗力量。——这就是强迫的表现形式。  也许读者会疑惑,明明是对外公强迫,怎么会联系到父亲?  这就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上例不难看出,强迫症患者的心路历程总是迂回曲折的。  这个曲折过程就是:他的父亲脾气暴燥,曾经在发怒的时候,骂他和母亲:你们怎么不去死!?这种怒骂甚至还牵涉到母亲的娘家。  那个时候,他的人格就已过多地倾向母亲,依赖母亲。自然会强烈抵制父亲的怒骂。  现在外公过世,似乎正好验证了父亲的怒骂,更加让他在潜意识中对这种骂敏感。  一言之:由于他的父性人格缺失,认为自己绝不能父亲那样骂人,自然会强烈排斥父亲的暴燥与刚烈。可是,越是排斥,他就越容易纠缠这种骂,无法转移,渐渐把这种骂与抗争演化为自身的斗争。  这可在日常生活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找到答案。  具体是如何演化的,将在后续中描述。  可以确定的是,他曾经健康的时候,人格并没有偏离,也如父亲般阳刚,敢于对不满的事大声怒骂,也不管对方是谁。那个时候自然不会形成激烈对抗,也就不存在强迫。  所以,这种曾经熟悉的记忆的淡忘,催生出一种似曾相识却又陌生可怕的记忆——莫名产生骂人的冲动。自然产生排斥与抗拒作用。  就好像对自己说:“我怎么变得这么无耻暴燥了?”  其实是父性记忆的淡忘,才令他产生疑惑与抗拒。  分析到这,似乎已经接近了强迫的病根——人格偏离。人格偏离不外乎两种:男孩偏向母亲,女孩偏向父亲。  但即便全面了解了“人格偏离”,还远远不够。  因为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答——人格为何会无缘无故偏向于母亲,背离父亲?  就像惯性定律一样,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静止的保持静止,运动地保持运动。  人的心理也应如此。没有外力的推动作用,人格是不会无缘无故失衡的。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一部分人一辈子都健康,而另一部分人随便受到暗示就会诱发心理疾病。  因为有部分人没有经历外力的推动作用,保持着心理的健康惯性。  外力是偶然的,并非每个人都会经历同一外力事件。  所以,经历过偶然外力推动的,人格就可能失衡,而不再延续健康的心理轨道。  “外力问题”将作为第三阶段的分析内容。  现在只能用目录性的简要方式,来描绘我对心理疾病形成过程和成因的大致理解——症状→暗示→退行满足→人格偏离→待解……  在详细阐述心理疾病所有形成过程之前,再举几个例子,以便证明强迫病因的共同本质。  有一位温驯谦和的男子L,他的强迫症状表现为“强迫攻击思维”。  越是他喜欢的人,他越有这种攻击倾向。  这令他十分痛苦自责,强烈地抵制这些攻击思维。  不难想像,一个温柔善良的人竟产生这种莫名的罪恶思维,会是多么的不安。  但是,正如强迫症的特点,越是抵制,越是强烈。强行不去抵制,强大的罪恶感令他痛苦不堪。  这种罪恶感是持久的,并不会因为强迫症状的暂时消失而消除。  根据心理分析理论,任何冲动都是有原因和理由的。  但是,从表面上看,这种对所爱的人的攻击毫无源由。  “顺其自然”的理论也不能合理地解释。  如果说,人人都有一些怪异的思维,这并不足为奇,对正常人的生活也没什么影响。  这显然是牵强的。  诚然,普通人确实都有过怪异思维,但是他们总是用一种无意识的玩笑或轻快流露出来。  强迫患者却无法做到这样。因为那种怪异思维对他们来说是如此的强烈和清晰。  他们失去的正是那份无意识的流露。  这个不能简单地用模仿来做到。  还是要进入具体的分析。  由前述可知,患者的强迫思维一定与他的愿望密切相关。所以,不妨来推断一下“强迫攻击”背后的愿望。  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往往会压制很多无理的本能冲动。  内心的本能愿望自然也无法显现出来。  所以,精神分析主张“自由联想”。让患者处于意识放松的状态,潜意识的本能愿望就会显现出来。  果然,当他渐入朦胧时,几个七零八落的词组突然从他口中跳出:  警察、抓人、法官、审判。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般人看来,这几个词组与他的症状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  稍微细致的人,也许会看出些许端倪。  难道说,他的愿望是攻击别人,然后警察抓住他,再由法官审判?  这样一来,攻击思维和零散的词组就可以用逻辑关系串联在一起了。  但是再进一步想,又站不住脚。  因为人的本能是求乐的。谁会以被判刑为乐?  唯一的可能是,判刑能够满足他的一种愿望。  这种愿望是什么呢?  还是要与他对女孩的爱相联系。  为何越是爱的女孩,越是想攻击?  这其中是否应证了俗语所说的“由爱生恨”?  追求一个心爱的女孩,如果爱不到,大多人只是失落,然后再寻找新的爱情。  但也有爱到极点,占有欲望强烈的人,会由爱生恨。爱不到就恨,甚至毁灭。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应该不在少数。  但真正由爱生恨导致伤害事件的,是病态外向型的人格。  这里要讨论的,是病态内向型的人格,也就是强迫攻击型人格。  这种人格未必真正做出攻击的举动,只是被这种难以遏制、毫无来由的攻击思维所折磨,而害怕做出如此行为。  回到上例,如果问L:法官审判你会有什么好处?  他会怎么回答呢?  联想到前面的例子,读者应该不难推测,这一定又是L的迂回愿望;是一种“退行满足”。  但究竟是如何迂回的。  且听他自己如何道来。  L说:“如果法官来审判我,很多人就会来关注我。因为我是一个性格善良的大学生,竟然会沦为囚犯。这其中一定有原因!原因就是她不爱我,反而去爱那些邪邪的男生;这令我十分疼恨不解!导致我性情大变。人们如果知道这一点,一定会同情我,而谴责那个没有眼光的女孩。”  原来如此!这就是他曾经确实有过的想法——想用伤害女孩来引得大众注意,而借此批评那个女孩。甚至还想那个女孩因他的堕落而自责,重新选择来爱他。  只是因为后来他遗忘了这段记忆,而导致了他的强迫。  感觉这种攻击思维是如此的陌生可怕。  这种由好转坏的过程并非心血来潮、空穴来风,而是因为曾经那个女孩喜欢坏坏的男孩。  导致L转换角色以达到刺激女孩的目的,只是想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给他所爱的女孩:“你不是喜欢坏坏的吗?现在我变成坏人了。你是不是高兴了?”以此引得女孩反省,并幻想来爱他。  女孩所爱的那个“坏人”,就是一种外界暗示,激发他的“退行满足”。  这样一来,看似荒诞不经的强迫思维,竟只是一种追求爱的讯息。  而且这种方式,即使是在正常人当中也不少见。  用攻击或自甘堕落的方式来引得众人围观,然后再说:“我变成这样,都是你害的。如果不是因为爱你,我也不会变得这么堕落。”  以此博得众人同情理解,女孩的自责悔悟。  从而变相满足他对爱的追求。  唯一与健康人不同的是,强迫症患者选择遗忘这段罪恶的记忆,再次重现时,势必令他感觉有些陌生,从而导致强迫。  为何遗忘罪恶,反而会染上罪恶的念头?  稍懂心理的人,也许会说是因为愤怒没有被释放,压抑了。  到时候就会爆发之类的。  诚然,这没有错。  但是还流于表面。患者也可能知道要释放,但就是不敢也不想。因为他有顾虑。  要从心理动力学上分析,这种遗忘到底是怎样导致强迫的。让他完全认定所有顾虑皆能在此找到答案和结局,才能真正接受被遗忘的记忆,根治疾病。  这种动力结构将在最后部分详细阐述。  至此,细致的读者应该不难从上述几例中看出:强迫症的表现形式,往往是一种迂回的、退行的愿望满足;而非积极的、进取的愿望满足。  
    就“退行满足”而言,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又是一位性格内向自卑的男子M.他时常有一种强迫伤害自己的冲动。看见刀,他会莫名其妙拿刀伤害自己;从高处往下看,他会担心自己无缘无故跳下去。  如果我说:“上面几个强迫病例的病因源于“退行满足。”  大家也许还能认同。  但是,如果说此例中的强迫,也是源于“退行满足”,大家可能会一头雾水。  难道说,他是因为想借自我伤害来引起他人注意并反省,迂回满足他的要求?  看似有理,但必须要有来源。就像上例中的L一样,以伤害他人的想像,来引人注意。  但他这种强迫攻击的方式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所爱的女孩,喜欢坏坏的男生。导致他角色转换,想像自己成为攻击别人的坏人。  此例亦然。  所以,我想给出一些诱发他强迫自残意念的因素,再让大家分析。  M男认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Z。  Z女属于那种非常感性冲动的女孩,她曾经为了一位心爱的男子做出过自残的行为。  也就在这时,M男如一位英雄出现在Z的生活中,竭力安慰她,劝阻她的自残行为;Z女渐渐开始依赖他。  这种安慰不仅出于同情,还有他对Z女深深的爱。(在此之前,Z女对他没有任何感觉)  就是因为此事,他才患上自我伤害的强迫。  好!强迫的诱发因素已经找到,接下来就是要分析其为何是一种“退行满足”?  根据前几例的经验,自我伤害一定能够满足自己的一种愿望。  究竟是何愿望呢?  强迫,就是对一件事既爱又恨,由此造成强烈地纠结和胶着。  就此例而言,M男应是喜欢这种伤害的行为,但是又是激烈抗拒的。  先从他对伤害的爱说起。  一般人如果听到此语,也许会嗤之以鼻。  怎么可能有人会喜欢伤害自己呢?如果有,也一定是哪根神经出了毛病才会如此怪异。  但是,先不要急于驳斥。  对伤害的爱并不是如此一目了然,直截了当。  而应是正常愿望的迂回实现。  如果说,Z女是一个阳光、乐观的女孩。  那么对于内向自卑的M来说,他必然没有机会接近Z。对Z的爱意表露更是无从谈起。  只有当Z女受到爱情的伤害,然后自残的时候,M才有可能“临危受命”,来安慰Z;然后渐渐让Z感觉到自己对她的爱意,以获得Z的好感。  由此可见,Z的自残行为,对M来说,简直如获至宝。怎能不爱?  当然,他的意识会竭力压制这种不良的潜意识冲动。  人们对喜爱的事物总是容易接受的。  M也就渐渐接受了自残行为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但是,这种接受并非完全的接受,自残毕竟只是帮助M实现对Z爱的一个工具。  人的求乐本能,是不可能允许这种伤害的接纳。  所以,M又特别抗拒这种自残的冲动。  从而形成这一对激烈对抗——强迫症。  他的恐刀、恐高,都只是源于那个女孩曾经做出的危险举动。  由此可爱,对爱欲的迂回追求,才是导致这种强迫的真正原因。  还有一个例子。与上例类似,但对“伤害”的恐惧对象不是自己,而是自己在乎的人——如母亲和爱人。可以称之为“妄想症”。  也是一位内向自卑的男子J.他总是在亲人或爱人受到外界的一点危胁之后,无限夸大,异常紧张。  此时,一般的安慰是无用的,他总是极端担心她们出事,无法排除紧张感。  转移注意更是无力,除非获悉她们安然无事。  这种极端的担心还针对爱人的出轨。  如果不了解他们潜意识的矛盾,就不能期望化解那种紧张感。  也不要认为这种紧张非常正常,顺其自然就可以。  如果真的正常,他们自然能做到顺其自然。  我想说的是,他们这种极端的担心也是源于一种退行满足——只有把危胁亲人与爱人的人想像得很凶恶,才能产生愤怒的力量去对抗他们。  而不能在对方的好坏程度一般的情况下,敢于与之争辩和竞争。  对爱人出轨的极端担心,竟是自己想要寻找新鲜的爱,而不得不假设爱人先出轨,自己才有动机和理由去追求自己爱欲的冲动。  也许不可思议吧?  但这就是不易为人知的潜意识矛盾。  在他强大的道德意识下,竟是与其他女孩聊聊天,都有罪恶感的呢!  可内心深处对其他女人的冲动,反而变得非常强烈。  正如弗洛伊德曾经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个老妇人总是妄想他的丈夫出轨。即便是看到他的丈夫和某个女子正常礼仪上的交流,她也会异常猜妒。  任何人的安慰和劝说都毫无作用,无法消除她的重重疑心。  只有一种感觉,才能消除她的这种疑惑----就是极其隐秘的,对军官女婿的不伦之爱。  也许大家有疑问,即使知道原因又如何?  难道要提倡大家勇敢出轨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人类对爱欲的追求是持续的,不会因为婚姻而终止。  但是某些人能够用无伤大雅的荤色笑话来化解。还有其他正常的方式等等……这一点将在后面的“人类欲望期”详细阐述。  到时候,大家会了解到:本能的快感,大多隐秘地集中在腹部、臀部隐秘处的收缩与扩张,通俗点说就是“呼吸的快感”。  从另一直观地角度而言:极端担心亲人至爱受到严重伤害,与自己"幸灾乐祸"的心境是密切相关的.  这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叫做"投射"的心理防御机制.  意思是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到别人身上,获得一种轻松感.  比如说,有人看见别人车祸、疾病、冲突……  内心会感觉到兴奋.  似乎这些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不幸,是调剂枯燥生活的一种调味品;又或者是转移别人对自己不良关注的一种方式.  一旦这些不幸有可能发生在自己或亲人、爱人身上,他就会获得对等的恐惧感.(恐狂犬病、恐艾滋症者常见)  当然,也不必对这类人谴责.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不幸的.  在日常生活中太过妥协别人(可能是严厉的上司或老板之类……),只能用别人的极大不幸,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空虚.  更为隐秘的是:听者对讲述者的妥协。  是讲述者帮他“转移”了“紧张和痛苦”。  否则的话,他可能会受到“严厉的人”的责难。  讲述者替“严厉的人”转移了对他的不良关注。  在以后的分析中,讲述者扮演了转移或压制心理疾患者“反抗本能”(反抗他害怕的严厉的人)的角色。  就像一个老实人受到凶人的欺负,正好有人出面替他说情。这个角度和前一个角度本质上是一样的。前面说:他只能把侵犯母亲的人想像得极凶,才有足够的愤怒反抗。后者:他只能把外界的痛苦极度扩大,才能衬托出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这和普通人那种“比下有余”的心理多么相似!所以说:心理疾患者和普通人根本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负面情绪的量不同。  至此,我想大家有必要理清一下思路,以免引起混乱。  由前述几例不难看出,对于男性来说,心理病症的形成机制是:童年偶然创伤——人格偏离、母性阴柔增加、父性阳刚特质丧失、信心与勇气丧失——退行满足——易受不良面的暗示——各类怪异的阴暗思维产生——抑郁和强迫。  而分析的步骤恰恰与此相反,遵循倒溯的方法。  所以,应先从复杂的症状入手分析,解构为愿望的“退行满足”。  上述几例全部都是典型的“退行满足”。  还有许多症状,皆是“退行满足”的后果。  比如说:强迫洗手、关门、检查……  这些症状可以理解为:患者以重复洗手、关门、检查……这些过分良好地习惯为关键的手段。  就如上例,M以Z的自残为接近他的方式。  关门、洗手、检查,也可以理解为接近患者所爱的关键方式。  也就是说,患者曾经的所爱,可能是有洁癖的、细致的人。  要想获得她的爱,只有同样做到细致;而不敢去批判她的过分细致。  一个人,如果失去自信,他就只能竭力寻找对方的缺点和阴暗,爱上她的缺点和阴暗面。  而不是在批判她缺点的同时去爱她。  而自信的人,如果爱一个人,他仍然能够批评她的缺点,而不会认为自己会因此得不到她的爱。  所以说,这也是一种“退行满足”。  只能以了解别人所不了解的阴暗面为筹码,来赢得对方的爱。如果对方的阴暗面很小,他也要极力寻找。  他只能以满足对方的阴暗为代价,来与其他人竞争。  这就是为什么强迫的人,受到一点不良暗示后,极易夸大并强烈纠缠的原因。  分析至此,不难看出,各种莫名其妙的复杂病症,都是源于对愿望的“退行满足”。  
  通过上述几例的分析,我想大概可能了解了疾病的初步成因——退行满足。  下面就要进入第二阶段:退行满足的成因——人格偏离。  为便于展开这个论点,必须引出另一种心理病症——抑郁。  前面说过,几乎没有单独存在的抑郁,也没有单独的强迫。  强迫和抑郁往往是共存的。  还是上面那个案例中的男子L。  除了强迫,但还有一种严重的抑郁情绪。  强迫症状:一、总是莫名地想推翻自我,让自己疯掉。  二、幻想攻击别人,尤其是最爱最亲近的人。  这两种强迫并无严格区别。  抑郁症状:厌世,感觉生活没有意义。当他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时,抑郁会有所好转。一旦离开,抑郁就会加重。感觉将他连根拔起,失魂落魄。  归根到底,这种心理问题来源于他特殊的家庭关系:  他的母亲多愁善感,父亲暴燥而神经质。偶尔会迸发出一种歇斯底里的怒吼。他怜惜妈妈的忧愁,讨厌爸爸的神经质。  他的童年多是在父母关系不和中度过。他的快乐来自于一种退缩的满足——一种落差快感:父母冷战让他阴郁,父母和好让他快乐。  男孩的潜意识都是无条件恋母的。  所以,他认为只要爸爸不在家,亲情不和就不存在,他一样也可以获得快乐。实质却是一种逃避的、病态的快乐。  渐渐的,这种落差快感已经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不可撼动。也并没有让他产生疾病。  当有一天,当他发现母亲出轨时,这种快乐才出现危机。  关键就在这里!你们可以看出各种矛盾和痛苦是如何演变并胶着在一起。  如果他对那个第三者发怒,事情闹大了,父亲势必会知道。那么父母可能离婚,他所依赖的家庭快乐就会荡然无存。  所以,他只能压抑愤怒,顾影自怜。  非但如此,他还必须永远保持缄默,时刻用强大的理性在内心提醒自己守住这个秘密。  否则,凭借妈妈多愁善感的个性,她也许会羞愧自杀。  凭借爸爸的个性,他也许会发疯伤人。  关键又出现了!  如果要守住这个秘密,他必须牺牲一部分自我,压抑内心真实的愤怒,体谅妈妈的痛苦,制止爸爸发作的后果。  这样一来,他迷失的那部分自我就有迹可循了:一部分与妈妈羞愧自杀的想象后果胶着在一起;  一部分与爸爸发疯伤人的想象后果粘在一起。  形象来说:如果自我是一面墙,那他就是他分离一部分自我,从自我中拆一些砖去阻挡这两种后果。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与这两种想象的后果胶着在一起。  虽然迷失,但事实上还是属于自我的一部分,所以能感知这两种痛苦。  抑郁的时候,一般不会强迫。  因为如果妈妈羞愧自杀,爸爸一定不会愤怒伤人,而是悲伤。  强迫的时候,一般也不会抑郁。  因为如果妈妈不羞愧,爸爸一定更加愤怒,发疯伤人的冲动更强烈。  这种抑郁和强迫的症结,可以投射到一些外在的事物上,起到暂时的缓冲作用。  他可以把对妈妈的感情转移到了所爱的女孩身上。  女孩爱他,他就会觉得妈妈仍然爱他,没有背叛家庭。  女孩离开她,就等于母亲离开他。  所以,他的抑郁厌世,其实就是对妈妈羞愧自杀的想象。  他的爱欲无处发泄,由爱生恨,对女孩产生了怒气。  但是,对女孩发怒,就等于对母亲发怒。  他不喜欢像父亲那样神经质,不希望父母不和导致离婚,所以强行压抑了怒气,导致以后的强迫。  但在此时,强迫还没有完全成型,还需要一定的诱因来激发。  因为即使母亲在他心中的形象破灭,他还可以通过另一种意义的“转移”来维护。  就像他能把对母亲的形象维护转移到别的女孩身上一样;  他也能把维护母亲形象转移为认真学习。换句话说,他能以“认真学习”来维护母亲的形象。  此话从何说起?  还要看他的第一种强迫源自何时。  原来,他发疯强迫的”导火线“是源自一次重大考试的失利。  可以说在他看来,这次考试能够决定他的前途和命运,尤其是父亲的希望。  一旦考试失利,最后一个试图讨好父亲,来转移注意的屏障就破灭了。  换句话说,母亲的不雅事件暴露,父亲势必会为之疯狂。  所以,他的发疯、攻击强迫,就是对爸爸发疯伤人的想象。  以“认真学习”来转移维护母亲形象,并非牵强附会的说辞,而是患者曾经真实的记忆。  原来,在当时母亲形象破裂地那一时,他说他内心想要“认真学习”的想法激烈剧增,并信誓旦旦向父亲承诺一定要认真学习。  这种骤然的关联和转变或许是一个难解的谜,但一旦深藏的记忆恢复,或许能呈现出一幅完整而连续的画面。  ……  强迫和抑郁的感觉不同。  强迫的时候极力抗拒;抑郁的时候几乎无从抗拒,似乎完全失去了抵抗,陷入无尽的低落。  之所以有这种区别。  那是因为男子天生的“恋母仇父”情结。即使害怕母亲多愁善感、忧郁,也无法抗拒,也只能臣服于这种忧郁。  而害怕父亲的暴燥,则是强烈对抗的。  一言概之,他的病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维护妈妈的形象和地位。  正如弗洛伊德曾经提到的一个病例:一位女人总是在临睡前,强迫在餐桌前停留一会,若有所思;然后去端一杯水,送到卧室,却又不喝。  原来,她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曾经有个佣人,因为端水的问题,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这个错误就是:那个佣人在女主人新婚之夜,端水进她卧室的时候,看到床单是洁白的,根据当地习惯自然认为她的丈夫在某方面无能,并宣扬了出去。  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女主人只有在潜意识中再次重现当时的场景,代替佣人来端水。把佣人的错完全归责于自己的大意。  由此可见,”退行满足“的背后,都是为了过度维护心中所爱之人。  这个维护的对象往往是父母;丈夫也只是父亲的一种象征。  并且,所要维护的人,往往是弱势的。  L所维护的妈妈,是多愁善感的,隐忍的。  女主人维护的丈夫,也是怯弱自卑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感染上维护对象的阴暗面。  就像前述几例所说的那样:维护所爱之人的缺点和阴暗,就会吸纳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使自己也变得自卑怯弱,不敢进取,只能“退行满足”。  这就是导致“退行满足”的----人格偏离。  对于男孩来说,偏离向阴柔的母性这面。  当然,这种阴柔是指女性天生普遍具有的,几近生理性的,与某些女性强悍的个例并不冲突。  &ahref=&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
    分析到此,问题似乎已经十分明朗。  原来强迫和抑郁只是因为过度维护心中所爱的人。  那么只需要放弃这种过度维护,便可消除疾病。  也就是说,对于男性而言,放弃过度维护母亲的地位,而转向对父性的接纳,抑郁和强迫就没有存在的条件。  于是,当患者明白这个规律后,如醍醐灌顶。终于明白母亲并不是那么重要,父亲也不那么可恨。  不但不可恨,根本就是该放开胸怀来接纳。  因为身为一个男性,基因中就该具备父性的因素。  于是,他们会产生强大的动机,接纳许多平时憎恨不已的事物。  比如,当他听到别的男性侮辱、攻击自己所爱的女孩,或者特别在乎、特别信赖的人时;他会认为这是十分合理的;而不会像以前那样强烈去对抗和维护。  他人粗俗、带有伤害性的话,他也会要求自己去接受。这要在之前,他一定会深恶痛绝。  但现在,他认为自己曾经也具备这种男性的侵犯性。  他所憎恨的,正是他缺失的那部分父性人格;必须要接受才是根本出路。  只有这样,才能脱离母性人格、恢复父性人格,使人格处于基本平衡。从而消除强迫和抑郁。  而在此之前,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没有罪恶念头的时候,才是最健康快乐的时候。罪恶念头一来,就破坏了这种快乐和安全感,所以他们认为莫名而至的罪恶思维是万恶的,必须除之而后快。从而强烈抵抗罪恶、维护安全感,导致强迫和抑郁。  殊不知,他们坚信的这种健康快乐状态,是在人格过分偏向母性后的一种“超价”(退行)快乐。一言概之是病态的。  就像患者常常认为不发病时的宁静是常态,发病时打破了宁静,是一种可恶的病态.  其实是相反的.因为他所认为的宁静是向外界极度妥协的产物.  具体来说是在宁静的状态下,不敢大声呼吸.(这一点在后面阐述"呼吸"的章节中,会找到答案)  不难看出:一个男性变得过分女性化,过分温柔,那么外界只需对他好一点点,他们也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完美无缺的。其实这只是给抑郁埋下了病根。  例如:一位男子J对他女友十分之爱慕,他总是认为她是完美的,她所赐予给他的快乐,他始终念念不忘、恋恋不舍。  他幻想和她美满幸福,永远不变。  却经常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绕,这种思维经常会把他女友贬得一文不值,令他异常痛苦。他坚信只要除掉这个怪异的思维,他和女友必定会幸福到老。  哪知,当有一天女友不再爱他时,他似是遭遇了五雷轰顶。  即便是神也无法令他相信——曾经完美的女友,怎会背叛他?  这个时候,任何人的安慰都已无济于事,唯有爱情的恢复才是解救他的良药。  否则他想自己必定会抑郁而终。  但是,他似乎忘了一件事——那种经常把女友贬得一文不值的强迫性思维。  他曾经是多么地讨厌这种怪异思维。  但是,只需和他当下的抑郁联系起来看,就不难看出:那种强迫思维竟是再正常不过;根本不需要抵抗,它只是中和“超价”和“抑郁”的一种良药。  正是因为他对爱情和女友的“超价”观念,才导致了他的过分依赖和抑郁。  强迫的思维只是中和这种“超价”的良药。  人格的偏离,令他过分意识到女性的可怜之处,变得过分怜悯,忘了自己身为男性天生的刚烈,而使人格过分偏向于女性化。  他能记得,在他人格没有偏离的时候,在愤怒之时,即便是拿刀吓唬人的“罪恶”,他也不以为然。  那时,他也不会把一个女孩看得如此完美,以至不敢对她提出任何批评。  分析至此,心理疾病的根本成因似乎已经找到,解决的根本出路也不言而喻——只需像其他健康人那样,接纳父性的刚烈之性便可。  但是,事情总是挂万漏一。  强迫抵抗消除后,另一种痛苦的情绪又占据了他的心头——抑郁。  他感觉自己亲手脱离曾经万分熟悉依赖的(母性),而投奔到陌生抗拒的一方(父性)。  感觉强烈的不适和绝望。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明明知道自己是缺失了父性的因素而导致生病,可是要恢复父性却又是如此的勉强。  只能说他还并未真正做到接纳父性。  也由此可见,通常所说的接纳自己,并非如此简单容易。  
    在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请读者朋友回答另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可以说,对于心理疾患者而言,只要能够真正回答出这个问题,他的病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位学生,特别渴望考100分;结果总是考不到;非常痛苦和纠结。  如何才能不让他痛苦纠结?  我想,最普遍的回答应该是:降低不切实际的目标,把分数定低一点。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完美,这样渴望考100分,就是苛求完美的表现,是不理智的。  接下来,可能会举出成百上千种论据和事实,来证明世间本不存在绝对的完美。  接受不完美才是真理。  诚然,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是,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这种方式适合本身就健康的人,或者虽说心态不太好,但未至患病的人。  但是,真正把完美主义发展到病态的人格,是否还适用这种说教和开导的方式?  且来看看这位学生的转变。  当他听从众人的意见;放弃完美理想;把分数定低;调整心态,转移焦点,确实减轻了以往的纠结。  刚开始,放下这个理想还有强迫自己的意愿。  但到了后来,他渐渐能自然地放下这个理想,而不再有勉强的感觉。  这就正如了大家常说的“习惯就好”,渐渐达到“接纳不完美”的健康心态。  原来放下完美并不是那么难,只是刚开始有点不适;只要以后慢慢转移自己的精力,多做一些实际的、积极的事;明白“不完美”这个道理;就一定能真正放下。  但是,事情并非就此完结。  且来听听这位学生自己内心真实的心声。  刚开始,他强行说服自己,要求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理想,感觉很勉强、不甘,还伴有强烈地失落。  但是,渐渐地,这种不甘和失落慢慢消失。似乎以往的纠结痛苦已经真正消失。  但是,长久以后,他会发现自己渐渐变得不快乐,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兴趣。  出现这种情况,似乎说明这种通过列举现实中不完美的例子,言传身教,教他放下完美的方式并非完全合理。  细想一下,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无道理:连最大的理想和快乐都可以放下,现实中其他小小的快乐应该更容易放下。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如果不放下“考100分”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他会纠结、紧张、焦虑……  如果放下这个理想,即便是走中间路线,考95分,也不一定能让他快乐。  这就是问题的复杂之处。  必须要找到一种方式来统一这对重要矛盾——既能让他不放下理想,获得追求完美理想的那份进取和快乐;又能让他在理想实现之前,不会太过焦虑;理想受挫的时候不会过分痛苦。  在找到两全齐美的答案之前,先回过头来看看前面所说的案例——J接受了父性的刚烈,消除了强迫;但是抑郁又随即而至。  再联系现在这个学生的例子,是否看出如出一辙?  战胜父性的粗暴和刚烈,维护母性的柔美,是他最大的快乐和理想。  超越所有人,考100分,是这个学生最大的理想和快乐。  学生放下这个理想,变得不快乐;  J放下维护母性,变得抑郁。  学生曾经想要战胜的同学,放下理想后,与之和好了,不会再与他们竞争。  J放下维护母亲,与父性的刚烈和好了,不再与之斗争。  这两种情况,都消除了他们的纠结和焦虑,甚至强迫。  但是,抑郁和不快乐又如期而至。  这种抑郁和不快乐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只能说明,J和学生并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吸纳那些道理和理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放下”。  而是采取了一种极其隐蔽和极端的方式----“无所谓”的心态。  心理分析教J要接纳父性,脱离母性,他却极端地走向父性的一端。好像变得粗暴和刚烈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这就是一种无所谓。  就如一个性格内向怯弱的人,外界逼迫他变得大胆外向,他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疯狂发泄……  也不要指望那个学生会走中间路线,他放下100分理想的方式,也是一种“无所谓”的心态,认为考100分没什么大不了,自我否定了这种考100分的快乐。  为什么如此容易采用这种“无所谓”的心态。  还要引用弗洛伊德的“死亡破坏本能”----一种近乎生理的,客观的本能。  当一个病态型人格的人,为实现一件重大事万分紧张,生怕实现不了,万分痛苦纠结的时候,最好的减压方法是什么?  那就是“无所谓”。  “人反正要一死,还怕什么?”  我敢说不只病态人格的人,健康的人也时有这种想法,只不过比病态人格轻微一些而已。  所以,人一旦长期、过多使用这种“无所谓”来逃避痛苦,他还有何快乐可言?  什么都“无所谓”,就没有了追求快乐的动力。  至此,上述的矛盾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问题该如何统一这一对矛盾呢?  我想,唯一一个答案就是: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考到100分!  为何这以说呢?这难道不又是在苛求完美吗?  诚然,正如许多人认为:苛求完美是导致疾病的因素,尤其是强迫。  但是,强行放下完美,只能招至抑郁。  所以,放下完美只能是不知不觉,发自内心的。  怎样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  先来解答“为何要坚信自己一定能考100分。”  细想一下:如果坚信一定能考100分,对于自己完全有把握的事,是不是不会关注?  就像大家走在路上,不会关注一棵草,即便踩死也不会在意。  这样一来,注意力就转移了,纠结和焦虑就会消失。  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假如他没有考到100分,是不是会特别痛苦?  答案就是:痛苦会减轻很多,回复到正常水平。  此话从何说起呢?  再来看一个例子:  如果说,有个人在走一条路之前,就听说这条路上有十分危险的陷井。  那么,他在走这条中的时候,一定会小心翼翼,如屡薄冰。心中想像着踩到陷井的不好结果。  这就导致了紧张和焦虑。  如果他真的不幸踩到了陷井,反应会如何呢?  答案一定是非常恐惧和痛苦的。  为何?  这就像是一种共鸣一样,很突然,程度也会成倍增加。  踩到陷井正好验证了开始的担心,痛苦的程度就成倍增加了。  但是,如果要消除这种紧张,该如何做呢?  最好的办法又是“无所谓”。  反正是一死,来吧!  这样一来,踩入陷井后的恐惧可能没那么强烈了。  但是,人一旦对痛苦无所谓,对快乐也就没那么期望了。  这是消除强迫和焦虑的方式,但也是招来抑郁的方式。  再来看另一种心态——坚信自己不会踩到陷井,或者坚信路上没有陷井。  假如真的让他踩到了,反应会如何呢?  答案是:痛苦和恐惧比前一种情况小得多。  为什么呢?  我想不难回答:因为他坚信没有陷井,所以注意力会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当他踩到陷井后的第一反应,我想各位应该都亲身经历过。  那就是当自己遇到一件从来没想过可能发生的事时,第一反应不是害怕,也不是无所谓,而是懵懂。  然后才可能是害怕和痛苦。  我想,当一个人懵懂的时候,应该是感受不到痛苦的。  所以,他所经历的痛苦,要比前一种情况要少一些。  前一种情况是从头到后都痛苦和恐惧;而第二种情况至少第一反应不是痛苦和恐惧。  所以,综合起来看:当坚信一件事的时候,容易转移注意,不会纠缠和焦虑;即使失败后,痛苦也少一些。  两全其美。  这对于那些承受不了稍多赞美的病态人格来说,也是如此.  他们在面对稍多的赞美时,和面对打击一样,是难以承受的,异常不安.  但如果像上述那样:开始无条件自信,没有过多关注;如果获得他人的认同,也只是一份意外而懵懂地惊喜;而不会太过不安和焦虑.  对于疾病来说,同样遵循这个答案。  这就是统一矛盾的唯一答案。  再比如说患者对心理医生的态度.  他有时会把心理医生当成完美的那100分.  如果有人反对心理医生的理论,就像要他放弃考100分那样焦虑和强迫.  同理,他也只要坚信心理医生是完美和正确的,就足够了.  再深入一层,心理医生就是他父母的替代.  他只要坚信父母永远是爱自己,自己永远是父母独一无二的孩子便可.  这是无可厚非的.  由此可见:患者看到某些模仿自己心理医生的现象和人,或者说了他根据心理医生的指导,领悟出来的东西,会深恶痛绝.  其实就是:他害怕那些人模仿自己,抢走自己的父母.(根源来自兄弟姐妹之间,对母爱的分享;更深一层是因兄弟姐妹的出现,意外暴露了原本只最宁静、最朦胧美妙的母子之情,意外地导致“外来侵扰”。母爱隐秘地转移到外界。从此极为关注兄弟姐妹对母爱的分享,嫉妒与攀比之心由此产生。)  只需坚信便可,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但如果不知道这层心理含义,常人甚至包括大多数心理医生可能就会教导他:"你太小气了!自己领悟的东西,别人就不能领悟了吗?"  但事实上,自己的父母,能够为别人所有吗?  肯定是不能的.  患者的执着没有错,问题只在于对这份执着不够自信,一定要寻求证明.  但是,却不要以为问题就到此结束了。  我所说的坚信,绝不是普通的那种信心,而是一种近乎无条件的信心。  对于过度思索一些细微事件的强迫症患者,过度思索人生意义的抑郁症患者,这种无条件信心尤其重要。  可是,到底什么是普通的信心?什么是无条件的信心?  有何区别?该如何恢复?  坚信考100分,这只是我举的一个过渡例子而已。  大家可能极易理解成:以后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挑战和考验,只需坚信一定成功便可既不焦虑、也不会失落。  但现实可能并非如此,那些考验你的人,一般都是外人,你再坚信,也不能达到无条件。  如果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坚信”,而不是依靠记忆,不可避免会是生硬的。  而应把这种“坚信”从外界转化到一个真正“无条件”的地方——血缘——一种确曾有过、与生俱来的记忆。  
  我想,大多数人认为:最强大的信心,应该来源于对自己优点的发掘。  正如,一位老师对你说:“你又努力,又聪明,没理由考不上大学的!”  或者一位朋友对你说:“你长得又高又英俊,性格又好,学历也高,没理由找不到女朋友。”  对于心理疾患来说,如果明白了疾病是因为:父母的不和,导致自己人格偏离,过分维护母亲,而抵制父亲。  那么,他只需证明自己父母的感情稳定,就一定能相信自己的病能够痊愈。  这样,他可能会通过自己,或者外人来介入父母之中,了解他们,发现他们感情好的一面。自然就能获得信心,战胜疾病。  我想说,这种获得信心的方式是非常合理和正确的。  但是,不幸的是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中。  患者并非真正发挥了自己的积极面,而是刻意的。  为何这么说?  因为患者总是要不断通过自己和外人,证明自己的父母感情好,他才能获得信心。  一旦感情出现危机,依然能够让他疾病重现,非常痛苦。  这说明他是在刻意逃避可能出现的坏情况(父母感情危机),而通过自己和外人不断证明父母感情的好,才能获得信心和快乐。  这是一种刻意规避负面,通过不断重复的积极暗示获得的信心。  这种信心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善于关注积极面,忽视甚至逃避负面。  并非我要寻找的“无条件自信”。  何谓无条件自信?  无条件就是:即使父母感情不和,他也依然能获得自己的快乐。  所以,很多患者总是强调父母感情的破裂,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即使分析出病因又如何?  他们感情破裂已成事实,除非父母的感情能够永远和睦,并能弥补他所有欠缺的父爱和母爱。  即便如此,患者仍然认为,已经伤害的爱,永远无法弥补,对病的痊愈也难以自信。  我想说的是,他自以为对病因了解很深。  事实却还是有所不知。  健康和自信不能依赖于父母的主观意愿,就像人不能左右别人的意志一般。  真正的自信:就是要:即使父母不和已经发生,也依然能相信他们永远是和睦的,永远是爱自己的。——这才是真正的无条件。  无条件自信,才能获得无条件快乐.快乐完全满足后,就会被遗忘.(这在开篇时讲解过——被压抑和遗忘的,往往是满足的.)  前面说过:症状是迂回的愿望满足.只是因为患者记忆的倒错和遗失,才会强烈阻止症状.  明白症状的本来面目,消除阻抗,让愿望完全被满足,症状就会被遗忘.  可是,人是否真正具有这种无条件的自信呢?  答案是肯定的。  通过下面这个例子,希望大家能够寻找出这种无条件自信:  一个男孩,在他父母争吵的时候,他仍然自顾自地在玩玩具。完全没有感觉父母的不愉快。突然,一股强大的拉力把他从玩具旁边拉开。男孩本能地冒出一股怒火,本能地以为是他旁边的表哥拉了他一把,怒气冲冲地对着表哥,即将发火。  但是,他竟看到表哥在笑。他隐隐感觉有点不对,回过头来,竟发现父亲正怒气冲冲,踢掉了自己的玩具;母亲也在一边闷闷不乐。  后来,在经过层层分析后,他终于回忆道:在那一刻,他明显产生了一种类似于从梦中惊醒的感觉。(无意识转向意识的过程)  终于感觉到了,是父母的争吵,导致了父亲拿自己出气,阻止了自己的快乐。  第一次感觉到了父母的不愉快,并感觉到这种不愉快对自己的不良影响。  而快乐被阻止后,随之产生的愤怒本能,也因堂哥的笑而压制了。  从此以后,他变得刻意关注父母的情感。  母亲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父亲是个内向沉默,但偶尔会爆发歇斯底里愤怒的男子。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吓人的伤人动作。  经历那件事后,他变得害怕和讨厌爸爸的脾气;害怕见到妈妈不开心。  尤其是当他开心的时候,突然看到爸爸因为某事,歇斯底里发脾气,让他特别敏感和憎恨。  于是,他小心翼翼、有意识去提防妈妈伤心;提防爸爸发脾气。为此他宁愿牺牲自我的快乐。  ……  最后导致了他的强迫和抑郁。  从上面这个例子,大家应该不难发现这个男孩的无条件自信在哪里。  就是在表哥笑之前,他对父母的争吵、不快毫无知觉,即使父母的不和摆在他面前,他依然能保持自己玩玩具的快乐。——这就是健康人格重要和必须的“无条件自信”。  不会因为父母的争吵、气氛阴沉,而破坏自己的快乐。  在潜意识中无条件相信父母永远恩爱;永远会在一起,永远会爱他;不会因为几次争吵就会改变他快乐的人生。  这才是真正的“无条件”,不需要通过自己和外界刻意寻找良好的一面来证明父母的感情。  
    由此可见,之所以出现上例中男子通过分析克服强迫,试图接纳父性后,却又染上抑郁;原因是他走了另一个极端——完全抛弃母性,而接受父性。  也就是说,他在潜意识中从过分依赖母亲,到完全抛弃这种依赖,偏向父性。  弗洛伊德说过:人类的焦虑和抑郁,原形来自于母体与婴儿分离的那一刻。  这就说明了,事实和他的理论是相互印证的。  那么又有一个疑问:既然前面有个例子中的男子,本来很爱一个女孩,后来因为追求失败,反而变得把自己想像得很暴戾,以伤害女孩来获得他人关注、自省,迂回满足自己爱的需求。  这难道不就是一种从母性走向父性的一个极端吗?  这个例子可以用“退行满足”来解释。  可是后面分析那么多有必要吗?不还是回到“退行满足”上来了吗?  如果有这种质疑,也是合理的。  但是有一定可以肯定,男子转向暴戾是无意识的,被动的。  后面那个例子是主动的。  这有何区别呢?  如果不仔细分辨,实在难以看出区别。甚至会引起混乱。  但是同,只需要稍微仔细一些,也不难发现,后例中的男子经过心理分析后,主动说服自己接受男性的刚烈。比前前例更加清晰。  因为前例由善良转向暴戾,是被动的无意识的;经过分析还原为主动的,有意识的。  就像是把一个极快不易捕捉的瞬间还原来慢状态、慢动作,以至更清晰地还原病症的形成过程,并及时阻止病症的继续发展。  可以说,心理分析已经把所有问题分析清楚,使得他再无任何理由不恢复男性的阳刚。  但是,问题的复杂性却大大出乎常人和心理医生的意料。  明显是人格从过度依赖母亲,恢复到父性人格,使人格趁之平衡。  可是,实际经历起来,患者却总是极容易走另一个极端,从过度依赖、维护母亲的地位,到过度偏向父亲的刚烈。使得他对母亲的依赖崩溃,连证明和维护的方式都失去了。从而造成抑郁。  可以说,经过深层心理分析后,和心理分析前,竟无本质区别;唯一的价值在于把生病前的病理过程还原为慢动作,以便有效干预。  通俗点说:生病前,他对母亲的依赖已经无法充分相信,只能不断维护和证明母亲的地位,与危胁母亲地位的父性作激烈抗争,形成——强迫性人格。  后来,他把母亲的感情转移到别的女孩身上后,又屡次遭受失恋打击,连与父性抗争的条件都没有了,因为女孩都不爱他,不需要他来为之维护。  所以他无可遏制地把人格完全转向父性的暴戾,以此求得女孩的自责和自省。迂回满足他爱的渴求。  经过深层心理分析后,他明白了自己生病的机制,认为是过度维护母亲的地位所致,而忘记身为男性的本性。  如果必得男性的阳刚,他根本无需为维护母性作那么多努力和抗争,也就不会形成强迫。  于是,他有意地去接纳男性的刚烈。以此摆脱强烈地抗争导致的强迫。  因为经过前面的分析,他明白了强迫和抑郁是共生的。强迫消失了就不存在抑郁。  因为人格已经恢复平衡。  但是,在实际经历中,由于以往那种迂回退行满足的经验,又不可避免地重新使他走极端。  他会认为要接纳男性的刚烈,就必须有意去脱离、否定、排斥母性的依赖。  因为他这种做法是依据心理医生的理论。  但实质还是一种退行满足。  极其隐秘的潜意识好像在说:“你看,我要恢复男性的阳刚了,这是心理医生教我的。如果失败了,也是他的错。”以此迂回要求得到心理医生的依赖。  因为心理医生早为成了他母亲依赖的替代。所爱的女孩也曾是他母亲依赖的替代。  此话与前例中的那句:“你看,我从善良变得罪恶,都是女孩教我的,因为她喜欢坏坏的男生。如果我有罪,都是她的错。”  以此迂回要求女孩自省,获得她的爱。  如出一辙,如果不深入细微地分析,根本无从发现。  只会为心理分析如此深入,却和没分析的效果相似而困惑无比。  由此可见,分析前和分析后并无本质区别,都是走极端,当母性依赖消失后,他会完全偏向父性。  唯一的区别是,前者是无可遏制的冲动,无意识的走向父性极端,后者是有意的、可控的。  就像把一个无法捉摸的快动作还原为慢动作,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为解决问题提供了莫大的方便。  也由此可见,那种极端的人格偏离竟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伤痛的记忆是如此深刻,以致他如此顽固地坚持极端地做法,而无法保持平衡状态。  深层的心理分析只能放慢这种偏离,让无意变成有意,并没有阻止。  但从客观上讲,这已是一个莫大的进步。  因为心理分析把无意识的、无可遏制、捉摸不透的疾病,转换为有意识的、可控的,让患者掌控了主动权。  这就类似于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浮水”过程,也就是后面所说的“自然生长”。  曾经患病时的失魂落魄已不复存在,他至少已经找回了一部分自我,恢复了对现实的熟悉感。  
    至此,患者面对的只是一个主动选择的问题:  到底是有意恢复男性的阳刚,抛弃对母性的依赖?  还是继续保持对母性的依赖。  如果选择前者,又出现上例所述的抑郁和绝望。  如果选择后者,疾病会没有任何改变,还会继续强迫下去。  所以,必须找到一条中间路线,来统一这一对矛盾。  也许,大多数人都容易找出这条中间路线——不要走极端,母亲的依赖也要,父亲的阳刚也要。  这固然是正确的,但还太笼统。  不要指望患者能做到。  患者的内心矛盾和冲动远比常人要大,并不是简单几句富含哲理的话能解决的。  想让他既爱母亲,也不排斥父亲,诚然是理想的康复之法。  但是,还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  患者既然生病,就一定不再是意识层面的问题,必须要用更深层的潜意识来解决。  何谓用更深层的潜意识解决?  对于逻辑推理能力比较强的读者而言,应不难看出,这条中间路线,在前例所说的考100分的例子中能找到答案。  渴望考100分,又能不焦虑、经受打击的的唯一平衡方法——无条件相信自己能考100分。  只有无条件相信,人才不会胶着在考试上,自由转移自己的兴趣和注意力,不至紧张和焦虑;同时,如果考试受到挫折和打击,那种"意外的惊讶”能够减轻许多痛苦。  这种“意外的惊讶”,就是潜意识的本能。  只有这种本能,才是真正的中间平衡路线。不用勉强地用意识去说服;本能自然会在无意中用“懵懂“来降低失败后的痛苦,还有那颗苛求完美的心。  生活中,如果大家仔细留意,应该可以看到,经历过”意外和惊讶“的人,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低对完美的追求,而不是勉强地用意识去说服自己。  勉强用表面道理去说服自己,不断强行暗示自己不要追求太高的人,难保在下一次真的能放下自己的完美。  用到疾病上也是如此。想要战胜父性的阳刚,维护母性的阴柔,是患者普遍具有的强烈愿望。  通俗点说:他们似乎有一种”精神洁癖“,看不惯男性那些粗俗、阳刚的行为举止;而喜欢女性的柔美和至善。  所以,想要达到心理人格的平衡。  他们就应该无条件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那些刚烈的父性。从而转移注意力,避免与父性激烈对抗时,所产生的焦虑和紧张。  如果失败,潜意识本能所产生的”意外与惊讶“,自然会抵消一部分痛苦,降低这种”精神洁癖“。  如果仅是用意识层面的道理去说教,让他放下完美,难以起效果。  因为他不能真心接受的道理,只是对关注他疾病的人感觉温暖;传授道理的人又成为他依赖的转移;他又必须为维护老师继续抗争,周而复始。  就像前面所说的:患者明明深刻理解了——过度维护最在乎最爱的人(特指母亲的母性),会导致人格失衡,父性施压,最终导致强迫。  但当他放弃维护,接纳父性,又导致与母性的分离,诱发抑郁。  原因就在于,他这种接纳过于机械,还是存在着受人暗示的因素。  就比如说:某个人曾经爱一个女孩爱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后来经人开导,终于知道是自己失去男子气概,太过妥协,太没自信;如果恢复了男人的气概,追求女孩的能力会变得十分强大。  道理固然十分正确,但人人往往容易产生错觉的是:自以为教给他勇气;但实际上是在另一角度否定了他做为男人的勇气。  因为他如果真的有男人的勇气和斗志,还用得着别人教吗?  同为年轻人,现在却以高高在上的教导者的身份去教导他,你又置他于何种地位?  所以,患者往往对那些“教”给他勇气的人特别感激,甚至妥协。  原因就是他并未记忆起曾经天生的那种男子勇气,还只是受人暗示。  就像患者在经过分析后,发现了许多全新的想法.  以前放不下的,纠结的、害怕的、愤怒的……  现在统统都转变了.  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已经真正改变了,但结果并非如此.  因为每次他领悟出新的想法,心中可能会感慨:"啊!原来那时候XXX说的是对的.我那时还一直为此争论不休,无法放下呢!"  这看起来十分正常,但对于患者来说,他又会极其隐秘地向那个XXX极度妥协.  认为正确的概念来源于XXX,而不是自己.  极度妥协与退行满足是等同的.  可想而之,心理疾病还不会离开他.  他应该说:"就算你说对了又怎么样?难道你说了,我自己就不会说了吗?"  但要达到这个心理高度,必须要他自己恢复记忆才行.  恢复到他最初确实是自行这样正确判断过.  所以,他的接纳父性还是流于形式,并非真正享受男性阳刚所带来的快乐。  由此可见,只有”潜意识本能“才是属于自己的。  而本能要显现,最好的办法是降低防备,无条件信任。  
    分析至此,似乎再也找不出任何要继续深入的理由。  也看不出还有什么不明因素能够让疾病有继续存在的理由。  只要恢复这种”无条件的自信“,就会使患者不会因不自信,而过度维护母性,与父性对抗,从而从人格渐趁平衡;也就让“退行满足”失去了基础,没有“退行满足”,疾病自然不复存在。  但是,这只是理想的状态。心理分析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患者的实践生活经验中。  由于患者已经经历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的心理疾病。他会感觉在生病的这些年里,他失去了许多健康人应该拥有的东西。  即便他感觉现在已经深刻醒悟,理清了复杂的病理,也能掌控自己的人格,偏离病态,趁向健康;但是对于他来说,失去的已经失去了,再也无法找回。  而且事过境迁,现在的生活已与过去相去甚远,分析了过去的病因,可以不再迷茫。但是现实的生活条件已经升级,比过去更加难以应付,需要更加健全的人格。  心理人格的恢复似乎只能应付以往的疾病,面对新的生活,人格健全又是不稳定的,没有底气的。  他们甚至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要是早一点分析出病因就好了!不至于耽误这么多宝贵的时间!”  现在虽然病好了,但面对新的情况,又无力应对。  似乎总是比别人慢一拍,无法与现实对接。  他们甚至还会想沉醉到以前的疾病中,至少不会有那种落差感。  就比如一位离群独居的“野人”,与2000年的生活观念相差50年。通过心理分析,令这位野人从1950年的观念上升到60、70、80、90、95年。生活渐趁正常化。  但是,他还是感觉跟现实有距离,相差5年的距离。  如果强行要他过2000年的生活,他会有5年的空缺感。  不要小看这5年的空缺感,这足以令他想回到1995年,甚至更早的状态。  至少回到那时不会有这5年的落差。  又比如:如果爬梯爬到20米算成功。一个人恐高,经过各种手段,给他脚下塞填充物,祛除他的恐惧,让他爬到了15米。但是最后那5米已经没有填充物可塞,如果强行要他爬到20米,他还是会恐惧,就只能退回到15米。甚至想要回到地面。  更贴切地说:一个人失去自我的人,极易受外界的不良暗示。听到外界对他的不好评价,产生严重不适。  当正面的争取无法起效,别人仍然否定他时,他会选择“退行满足”,索性变成外界形容他不好一面的那种人。  以此假装“无所谓”,引起他人自省,然后迂回满足他渴望好评的愿望。  心理分析一步步把他从“退行满足”恢复为“正常满足”。  从“无所谓”到“有所谓”;为了自己的愿望,正常去争取。不会因为外界的负面评价,而放弃对美好的追求。  这是一种客观的好转。  但是,当最关键的时刻出现时,他竟会希望重新回到“无所谓”。  何谓最关键的时刻?  那就是当那个曾经批评他的人表扬他时。他完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似乎失去了这种记忆。形成巨大的空缺感和不安感,只能重新退回到那种熟悉的“无所谓”状态。  具体说来:他的人格恢复,能够正视外界的批评,继续追求自己美好的一面。  但是,他无法接受更进一步——那个曾经批评他的人反过来赞扬他。  一言概之:他从假装无视批评,恢复为正视批评,但无法达到正视表扬的那一步。  换句话说:他对那种表扬怀有深深的愧疚,承受不起.其实是他刻意逃避了别人对他"美中不足"的一种负面评价,过早地"见好就收",陶醉于自我限制的满足之内.  也就是说,他所恢复获得的快乐,自己感觉仍然带有别人施舍的成份.  所以,如果再给他施加一种满足,他自然是无法承受的.  更深一层来说,他恢复了享受快乐的能力和记忆,但还没有恢复创造快乐的能力和记忆。  所以他必须对现有的快乐成果严格保护.  他所坚信的:在人前妙语应答、巧化尴尬,看似是如此的美妙.似乎他的快乐人格已完全恢复.但他无法觉知的是——这仍然是一种妥协的、被动的快乐.  因为他所谓的妙语,都是在迎合别人的前提下产生的,而非创造性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所以,当他的享受达到饱和,他的记忆就中止了,产生空白;不能继续向前推进。  这种“创造性快乐”的作用将在后面详述。  回到心理问题上,也是如此。虽然经过深层分析,患者已走出大部分阴影,但对他来说只局限于过去,回到现实中,患者总是感觉与现实还慢一拍。永远追不上现实的脚步。  比如,他以前恐惧恋爱,害怕被拒绝,于是遇到一个两相情悦的女孩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草,急于结婚生子。  心理人格渐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向女生暗恋你的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