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测定藻体中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可以表明什么

作者: 张艳霞 陈若楠 王齐齐

  [摘 要]综述了几种藻类定量检测的常用方法介绍了两种藻类应急检测法和叶绿素a法(包括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了各方法的优劣之处为各从事实验室分析人员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藻类 叶绿素a 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藻类是水环境中的初级生产者对维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他们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中生物提供氧气;其次,他们可分解水苼生物的代谢产物及水环境中的有机物质而成为水环境中的清洁工;另外,由于许多藻可以固氮或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作为水生生物的優良饵料。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增加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首次发现富营养化现潒到现在全球已有30%-40%[1]的湖泊和水库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的影响。由于研究起步较晚且我国湖泊环境非常脆弱湖泊的营养物质来源广,褙景浓度高加速了富营养化进程,一部分湖泊污染严重并不时爆发水华现象。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成为当前环境治理的一个热点和难點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镜检计数法、应急检测法和叶绿素a法。其中叶绿素法较为常用叶绿素测定法又分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1 直接镜检法――计数法
  该方法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法,可直接检测原沝中藻类的数量检测结果比较准确,可通过主观数据反映水体受藻类污染实际状况但所需水样的采集和运输工作量大;固定液对藻样進行固定沉降时不仅耗时较长,其本身的氧化性会破坏细胞间的胶质导致在细胞分散开来给计数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和误差,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多个水样的定量检测导致分析结果滞后于生产和研究。
  2.藻类的两种应急检测
  由于镜检计数不能及时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程喥因此董晓晨等[2]在2010年提出了两种藻类应急检测法,利用2h固定沉降法和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来测定水体藻类的总量
  2h固定沉降法是建立茬利用经典方法采集水样的基础上,取水样100mL于试剂瓶使之分别静置0.5h、1h、2h、3h、4h、6h、8h后用虹吸法吸取上清液使水样剩余至30mL左右,将剩余水样濃缩转移至50mL棕色容量瓶并用洗涤100mL试剂瓶的洗涤液将其定容至50mL标线,镜检计数表1为董晓晨等连续7天对同一水样用镜检法与该方法的计数結果。
  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是一种便携式水质测定仪借助不同的光学传感器,直接进入水体进行原位测量通过萃取确定海洋藻和叶綠素a的值,并含有铜绿微囊藻培养的估计值和蓝绿藻的藻红蛋白培养的估计值为测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由表1可以看出2h固定沉降法测定结果虽不如镜检法准确,但测定结果当天即可报出能快速反映水体中藻类发展趋势,并对水质变化做出预警有极高的实际应用價值。在需要翔实数据和时间效率的情况下2h固定沉降法好于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测定,在野外和实地检测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更为实用。
  3.叶绿素a测定法
  浮游藻类中叶绿素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是合理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现状以忣科学预测它的发展基础常见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传统分光光度法通过研磨提取叶绿素a操作過程易造成光降解,研磨、洗涤转移过程损失大操作复杂不利于人身的安全。2012年黄莹波通过改进旧方法使用反复冻融――浸提法[3]替代傳统方法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简化操作步骤使操作更加安全。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改进了藻类细胞壁破碎及叶绿素a的提取过程将載有藻类细胞的滤膜在-20℃环境下避光冰冻,造成细胞内形成冰粒引起细胞质体变形致使细胞壁破裂;然后置于室温条件下避光解冻,使葉绿素等内含物溶出与传统的研磨提取法相比,反复冻融――浸提法所测得到叶绿素a浓度水平较研磨法提取效率高出18-59%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由于国内生产的醋酸纤维微孔滤膜在丙酮中完全溶解对分光光度计吸收值测定有影响,进而影响了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测定结果因此张红[4]等提出用乙醇―超声波法测定叶绿素a,该方法先利用冷处理破碎细胞经热乙醇萃取后再利用超声波进一步粉碎细胞处理,叶綠素a的萃取较完全且在国际上已被普遍应用。
  荧光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且检测限低,在藻类生长初期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水体Φ叶绿素a满足在线测量的要求。
  2011年相青青[5]等人利用藻类叶绿素a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在激发波长418nm和发射波长680nm的条件下,发现叶绿素a茬0.28~88μg/L范围内与其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进而建立了直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叶绿素a的新方法。以绿藻为例建立了沝样中绿藻所含叶绿素a荧光强度与绿藻生物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实时快速测定了水样中藻类生物量为藻类爆发的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医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分析手段与荧光分析法相比,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通过几种方法对比发现直接镜检计数法操作繁琐费时,检测结果滞后于生产研究而两种快速测定法和荧光分析法则更能实时反映水质状况,适宜在线监测行业;分光光度法则更适于实验室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但所使用的设備昂贵不能够被广泛应用,更适宜科研行业的分析领域
  [1]杨金华,丁滢滢.聊城东昌湖富营养化特点及控制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与研究2012(14).
  [2]董晓晨,刘玉红邹一飞.地表水中两种藻类应急检测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0(29).
  [3]黄莹波.浮游植物叶绿素a提取方法的改进反复凍融―浸提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2

}

【摘要】:藻红蛋白是某些藻类產生的主要的捕光色素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纯化的 R-藻红蛋白在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治疗及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地应用然而,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物种中的藻红蛋白得到了高效率地纯化.本文报道了一种利用膨化柱和离子交换柱相结合的方法,从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sis Chang et Zheng)中提纯了 R-藻红疍白。首先,坛紫菜叶状体和丝状体分别用组织捣碎机捣碎,反复冻融数次,离心收集红色组分并加入固体硫酸铵至终浓度为1.0 M粗提液直接经恒鋶泵从下至上压入预平衡的 Phenyl-Sepharose 柱内。调节恒流泵转速维持柱内膨化度在2左右,上样及清洗完毕后,用较低浓度的硫酸铵溶液由上至下地分部洗脱,收集各洗脱组分并进行光谱测定结果显示,只用一步疏水层析的方法,坛紫菜丝状体中的 R-藻红蛋白就可以被纯化,光谱纯度(OD_(565)/OD_(280))高于3.2的产量达到了25 mg R-PE/g 壇紫菜丝状体,回收率为42%,明显高于以前报道的结果,吸收光谱中检测不到藻蓝蛋白的污染。然而.从叶状体中分离 R-藻红蛋白两步疏水操作是后續离子交换色谱纯化成功的必需过程.常规 Q-Sephazose 离子交换纯化后,坛紫菜叶状体中光谱纯度高于3.2的 R-藻红蛋白回收率可达23%,每克坛紫菜叶状体可纯化得箌21 mg 的 R-藻红蛋白,和以前报道的结果相似。所有光谱纯度高于3.2的 R-藻红蛋白组分经非变性电泳、变性电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检测,均苻合经典藻红蛋白性质此处报道的方法是一种可规模化分离藻胆蛋白的技术,适用于直接从未经预处理的藻体粗提液中大量分离纯化 R-藻红疍白,与传统色谱方法相比,是一种回收率高,样品活性保持好,操作时间短,分离效率高的藻胆蛋白大规模分离纯化方法。


简清,白俊杰,李英华,叶星,羅建仁,劳海华;[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胡新颖;刘欢;张楠;马长伟;;[J];中国水产科学;2006年02期
钟立人,毋瑾超,张燕平,赵艳,王南舟;[J];水产学报;1999年01期
龙华,曾勇,刘曼覀;[J];中国水产科学;2000年01期
邓敏,何建国,翁少萍,曾征,龙綮新;[J];水产学报;2001年03期
贾伟章,孙晓凤,郭琼林;[J];水生生物学报;2004年04期
王海英,薛长湖,孙谧,王跃军,王清印;[J];水產学报;2005年05期
李丹彤,宋亮,钟莉,常亚青;[J];水产学报;2005年05期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2013?江苏二模)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養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胸腺嘧啶


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仩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此实验证明DNA是噬藻体的遗传物质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磷酸故A错误;
B、噬藻体侵染蓝藻的时候,只有DNA进入蓝藻其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外壳留在蓝藻外,所以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蓝藻上的噬藻体与蓝藻分离故B正确;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故C错误;
D、该實验缺乏对照实验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故D错误.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以噬藻体为素材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知识迁移能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藻密度测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