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问这个东西叫什么。里面是剁碎的生姜还有芝麻花生白糖花生米 的做法。看图

芝麻与核桃花生芝麻糊的做法
我的图书馆
芝麻与核桃花生芝麻糊的做法
核桃+芝麻+红枣+蜂蜜
原料:核桃+芝麻+红枣+蜂蜜: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 做法:核桃仁和黑芝麻放入粉碎机里碾碎,红枣去核切碎,将这三样放入大碗中搅均匀,放入3饭勺的水,倒入碾碎的核桃仁、黑芝麻、红枣中,用筷子搅拌均匀,在大碗上要加上盖子,再放入大锅里去蒸,大火烧开后改小火40分钟即可。等温度降到四十度左右的时候加入蜂蜜,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无严格配比,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每天早晚给孩子吃一勺。核桃仁性温,有补气益清、润肠补肾、敛肺定喘、止咳化痰的功效,芝麻性平,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补肝肾的功效,大枣性温,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补血的功效。这三样常用的补品合起来可以起到补血、补肾,调理脾胃、润肠的作用,再加上蜂蜜的补虚、润燥的作用,可以使此方补而不燥,冬季用黄酒可加强补肾、养血的功效。此方不但能治小儿久咳、支气管炎、哮喘,而且对小儿的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此方小儿可以长年食用,对增强孩子的体质效果很好
核桃花生芝麻糊的做法
主料:芝麻 半杯糯米 1/3杯花生 1/3杯生核桃 2个
11、今天要做的核桃花生芝麻糊,您需要准备的食材是 芝麻半杯 糯米1/3杯 花生1/3杯 生核桃2个
22、将所有的食材过水洗净后开始炒干,先炒花生,快好的时候加入糯米跟核桃炒至糯米微黄,然后起锅,锅不用洗了,直接加热到一定程度然后加入黑芝麻,再关火使用锅的余热将黑芝麻炒出香味,这样黑芝麻就不会糊了(这是妈妈传授的,她做的石磨芝麻糊是顶级的,一直吃了好多年,回味无穷,不过现在有豆浆机了,也可以重温老妈给的美味了)。
33、请问您将豆浆机洗干净了吗,如果洗干净了,就将以上材料全部投入搅拌缸里(我家没有用九阳的,是大全的,用了很多年了,还是很好,而且挺便宜)加水到搅拌缸的刻度线处就可以啦。
44、摁动米糊键反复打两次。(⊙v⊙)嗯,,,,好香啊。
55、等了好久咯,大概是30分钟这样,满屋都是浓浓的芝麻香,隔壁童童妈经常来敲门问我做什么吃的。过滤吧,将影响口感的东东全部过滤出来,O(∩_∩)O哈哈~,,,,,。
66、成功啦,大家来品尝吧。,芝麻开门芝麻开门,芝麻果然是开门后营养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
芝麻糊的各种做法
做法一:&&原料:黑芝麻500g,白米100g
调味料:白糖500g
1、将黑芝麻去除杂质,洗净,炒熟。
2、白米淘洗干净,除净水分,炒熟。
3、将芝麻与白米一起磨细,加入白糖均匀,盛于容器中,盖紧备用
4、食用时,根据所需量取出,加水用小火煮,边煮边搅,煮成糊状即可食用
营养:内含蛋白质113.4g、脂肪300.7 g、碳水化合物597.5 g、钙2830mg、磷1815 mg 、铁251.1、维生素B10.24 mg 、维生素B20.05 mg 、尼克酸1.5 mg 、能产热2577kcal
功能:黑芝麻为一种良好的滋养强壮食品,具有补肝肾、黑须发、润五脏、生津液、润肠道、通乳汁、生精血等功能,与白粮煮为粥,则补益之功增强,且服食方便,除为产后良好补益佳品外,还可治疗产后虚弱,腰部无力、眩晕耳鸣、大便燥结、乳汁缺少等病症。
自制芝麻糊的做法,简单极了:比例就是:3/4杯的芝麻,配上2杯水,按照这个比例,可以根据想要做多少来调整数量。
材料:黑芝麻、米,比例大致为4:1(从体积上看)。
这是最基本的原料,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添加核桃、花生等。黑芝麻本身没有粘性,所以要想做出又香又稠的芝麻糊,还要加些米,这次我用的是糙米,还可以换成小米、黑米、紫米等等任何一种有粘性的米。
1. 先把生的黑芝麻洗干净。洗芝麻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芝麻漂在水上,一不小心就会被水冲走。我是这样洗的:准备两个大碗,都放上水,在一个碗里洗完芝麻后,用细眼小漏勺捞到另一个碗里,这时会看到有一些尘土留在碗底,再换一碗干净水,这样来回倒几次后芝麻就洗干净了。
2. 洗干净的芝麻和糙米泡水八小时,然后用搅拌机打成糊,倒锅里煮,边煮边用筷子搅动防止粘锅,开锅后小火煮五分钟即可。注意开锅后会有芝麻糊迸溅出来,不要被烫到。
还有一种方法是先把黑芝麻和米分别炒熟,再磨成粉,吃的时候用开水冲成糊,外面卖的大概就是这样的,这种吃着省事,做着麻烦,而且炒熟的可能会上火,所以我还是喜欢第一种方法。
芝麻含有丰富的钙,素食者应该常吃。
1、主料:黑芝麻、黑米、糯米。
2、配料:根据个人喜好和来源任意选择加入,小米、薏米、玉米、黑豆、红豆、黄豆、淮山以及其它五谷杂粮。
3、调料:白糖
制作方法:一次可以做出吃许多天的成品。
(1)准备原料:主料不可以缺少。黑芝麻多放一点,以打出来的粉末偏黑色为宜。黑米是滋补佳品。糯米不能缺,起黏糊的作用。配料按自己的喜好和货源情况添加,品种多一点营养更丰富。比例随自己的喜好,喜欢吃的,多放一点。如果想用开水冲着吃的话,最好先把原料炒熟,然后再粉碎。
(2)粉碎:可以用任何方法(如粉碎机,碾子,石磨,甚至用酒瓶子压),将主料和配料粉碎成粉末。如果颜色偏白,就多加一点黑芝麻。粉碎完毕,产品就做好了,装瓶待吃。
(3)调制:嘴馋的时候,每个人约三勺,加半勺白糖,适量水。最好用铝锅用慢火煮,不停地用勺搅动,很快就越来越稠。稠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解馋了。偷懒的人用开水冲服也可以(但粉碎前要将原料抄熟)。
(4)用途:营养丰富,可以解馋,余味无穷。吃完后还会“猫的干活”,舔干净为快。眼睛还会盯着别人碗里。选择适当的配料,还有其它功效。如黑芝麻有养颜保健和使白发变黑的功效,黑芝麻中的维生素E非常丰富,可延缓衰老,并有润五脏,强筋骨、益气力等作用;黑米、红豆可以瘦身;薏米可以活血养颜,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还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等等。
芝麻& 百科名片
芝麻&&& &脂麻科,是胡麻的籽种。虽然它的近亲在非洲出现,但品种的起源仍然是未知的。它遍布世界上的地区。芝麻是我国四大食用的佼佼者,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芝麻产品具较高的应用价值。它的种子含油量高达61%。我国自古就有许多用芝麻和制作的名特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著称于世。
芝麻(zhī mɑ)原称,据说可能源于非洲或印度,相传是西汉通西域时引进中国的。但现经科学考证,芝麻原产我国。在浙江湖州市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杭州水田畈史前遗址中,发现有古芝麻的种子,证实了中国也是芝麻的故乡。
  芝麻属脂麻科,是胡麻的籽种。虽然它的近亲在非洲出现,但品种的自然起源仍然是未知的。它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芝麻是我国四大食用油料作物的佼佼者,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芝麻产品具较高的应用价值。它的种子含油量高达61%。我国自古就有许多用芝麻和芝麻油制作的名特食品和美味佳肴,一直著称于世。
  全株长着。茎直立,高约1米,下圆上方。顶生,花单生,或两三朵簇生于。圆筒状,唇形,淡红、紫、白色。因品种不同,长筒形的棱数有4.6.8不等 。种子扁圆,有白、黄、棕红或黑色,以白色的种子含油量较高,黑色的种子入药,味甘性平,有补肝益肾、润燥通便之功。
芝麻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亚油酸的含量高达43.7%,比菜油、花生油都高。芝麻的茎、叶、花都可以提取。
  小磨制成的芝麻油,香气扑鼻,在国际市场上畅销不衰。另外,与之齐名的芝麻酱也供不应求。
  芝麻花中有蜜腺,它与油菜、并称为我国三大蜜源作物,品质以芝麻蜜为上乘。
  芝麻可提供人体所需、B1、钙质,特别是它的“亚麻仁油酸”成份,可去除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食用前将芝麻磨成粉,或是直接购买芝麻糊以充分吸收这些!
药经记载  《》说,芝麻主治“伤中虚赢,补五内、力、长肌肉、填精益髓。”
  《抱朴子》:耐,补衰老。
  《》:胡麻取油,以白者为胜,服食以黑者为良。
  《》:胡麻服之令人肠滑,精气不固者亦勿宜食。
  《》:下元不固而见,阳痿,精滑,,皆所忌用。
  古代养生学家曾说:八谷之中,惟此为良,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
  在我国古代,芝麻历来被视为食品,宋代大诗人也认为,芝麻能强身体,,以九蒸胡麻,同去皮,少入白蜜为面食,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芝麻有黑白两种,食用以为好,补益药用则以为佳。芝麻既可食用又可作为油料。古代
养生学陶弘景对它的评价是“八谷之中,唯此为良”。日常生活中,人们吃的多是芝麻制品:芝麻酱和。而吃整粒芝麻的方式则不是很科学,因为芝麻仁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只有把它碾碎,其中的营养素才能被吸收。所以,整粒的芝麻炒熟后,最好用食品加工机搅碎或用小石磨碾碎了再吃。
  1. 芝麻含有大量的和蛋白质,还有膳食纤维、<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B2.尼克酸、维生素E、、钙、铁、镁等营养成分;
芝麻中的亚油酸有调节胆固醇的作用
  2. 芝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抵消或中和内有害物质游离基的积聚,可使皮肤白皙润泽,并能防止各种皮肤炎症
  3. 芝麻还具有养血的,可以治疗皮肤干枯、粗糙、令皮肤细腻光滑、红润光泽。
  (每100克中含)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水分(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7
能量(千卡)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能量(千焦)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2
蛋白质(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1
脂肪(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1
碳水化合物(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膳食纤维(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胆固醇(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灰份(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1
维生素A(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胡萝卜素(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视黄醇(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硫胺素(微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66
核黄素(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25
尼克酸(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9
维生素C(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维生素E(T)(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4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04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36
钙(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磷(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钾(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钠(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3
镁(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铁(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7
锌(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13
硒(微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7
铜(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77
锰(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85
碘(毫克)
<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所致的眩晕、眼花、视物不清、腰酸腿软、耳鸣耳聋、发枯发落、头发早白之人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缺乏者食用;适宜身体虚弱、贫血、、高血压病、老年、肺结核,以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适宜、血小板减少性紫瘴、慢性神经炎、末梢神经麻痹、以及出血性素质者食用
  2. 患有、便溏腹泻者忌食;根据前人经验,阳痿、遗精者忌食。
  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肺、脾经
  有补血明目、祛风润肠、生津、益肝养发、强身体,抗衰老之功效
  可用于治疗身体虚弱、头晕耳鸣、高血压、、咳嗽、身体虚弱、头发早白、贫血萎黄、不足、大便燥结、乳少、尿血等症。
  芝麻做法指导:
  1. 芝麻可榨制香油(),供食用或制;种子去皮称麻仁,烹饪上多用作辅料
  2. 芝麻仁外面有一层稍硬的膜,把它碾碎才能使人体吸收到营养,所以整粒的芝麻应加工后再吃。
  3. 炒制时千万不要炒糊。
  烹调:烹饪原料,如作糕点的馅料,、的面料,亦可作菜肴原料。
  草本植物芝麻的种子。又称胡麻、油麻、巨胜子、芝麻。脂麻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科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备用;种子有黑色和白色、淡黄色的不同。一般分为黑脂麻、两种,以前者为优。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参考]含大量脂肪油,其中主要为油酸、亚油酸、、花生酸等的脂;又含甾醇、、芝麻酚、维生素E、、烟酸、、卵磷脂、蛋白质和多量的钙。
  种子提取物给口服,可降低,增加肝脏及肌肉中糖元含量。但给予大时,则降低糖元含量。
  [用途]用于肝损,精血不足,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力;产后,乳汁不足;血虚津亏,肠燥便秘等。
  [用法]炒食,研末、磨酱、取油等。
  [注意]大便溏泻都不宜服。
  [附方]
  脂麻粥:黑脂麻30g,粳米60g。加水煮成稀粥食。亦可加糖调味服用。
  源于《本草纲目》。本方主要取脂麻补肝肾以健。可用于肝肾两虚、筋骨不健、四肢酸软无力等。
  黑芝麻性味甘、平,具有滋养肝肾、养血润燥的作用。特别适合因肝肾不足所致的脱发、须发早白、、大便秘结的朋友食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芝麻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E、维生素B1.B2.多种及钙、磷、铁等,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黑芝麻粉除了大家熟知的有黑发的功能之外,其实还有很好的功能,由于芝麻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蛋白质、维他命E、亚油酸等,经常服用还能够补血通便,绝对是爱美的MM日常必备的养颜食品。
  芝麻中含有丰富的,有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
  美肤:常吃芝麻,可使皮肤保持柔嫩、细致和光滑。有习惯性便秘的人,肠内存留的毒素会伤害人的肝脏,也会造成皮肤的粗糙。芝麻能滑肠治疗便秘,并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利用节食来减肥的人,由于其营养的摄取量不够,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
  减肥塑身:芝麻中含有防止人体发胖的物质、胆碱、肌糖,因此芝麻吃多了也不会发胖。在节食减肥的同时,若配合芝麻的食用,粗糙的皮肤可获得改善。
  乌发:《本草易读》一书中曾提到:黑芝麻,白发令黑,九蒸晒、枣肉丸服。是说把黑芝麻,蒸过之后晒过,反覆九次,再连同黑枣肉混合成药丸状服用,可令白发变黑,但究竟如何,因人体质而异,仅供参考。认为头发的营养来源是在于血,如果头发变白或易于脱落,多半是因为,肾气虚弱所致。因此,中医方法是补肝血、补肾气,用养荣汤合六味,加何、淫羊藿、等来调养。平日不吃冰冷饮料,以及,每晚十一点前就寝,不熬夜,才能改善白发问题。
  芝麻食用方法及功效
  降血脂
  ①配 料:黑芝麻60g,桑椹60g,白糖10 g,<FONT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FONT-SIZE: 16px" color=# g。
  ②制用法:黑芝麻、桑椹、大米分别洗净后,同放入罐中捣烂。砂锅内放清水三碗,煮沸后加入白糖,待糖溶化、水再沸后,徐徐加入捣烂的三味,煮成糊状服食。香甜可口,除病益身。
  ③功 效:清热。有降低血脂之良效,是治疗高脂血症的良方。
  芝麻10克、核桃仁2个、生姜2片,共嚼食,细嚼慢咽,每晚1次。
  功效:对哮喘有减轻作用。
  取黑芝麻25克,炒熟后捣碎,加适量大米煮成粥,每天1次食用。
  功效:可改善由于肝肾虚弱所引起的头发早白,对“少白头”有良好的。
  ①原料:大米150克,黑芝麻50克,白糖适量。
  ②方法:黑芝麻放锅内炒熟,压成碎末,下米,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后,转微火至米烂粥稠时(也可用有煮粥功能的电饭锅),加入黑芝麻末,待粥微滚,放入白糖,盛碗即可。
  ③功效:坐月子补身。
  芝麻聪脑汤:
  ①原料:黑芝麻、松子仁、、菊花、、谷糠各15克,核桃仁2个,、生地各40克。
  ②方法:水煎后取汁饮用。
  ③功效:有增强、聪耳明目作用,可用于健忘、失眠、头晕等。
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
作者: 武国忠&&&&
&&& “世上只有芝麻好,可惜凡人生吃了。”这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读liao上声,就琅琅上口了。不要小看这句话,这是一位“老神仙”亲口传给我的。老神仙其实是一位的道士,年逾六旬,须发乌黑,精神抖擞,道骨仙风。他在深山里修行了四十多年,淡薄名利,每日粗茶淡饭,自得其乐,在我这样的凡夫俗子眼里,可不是一位老神仙么?&&&&& 道家的养生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从不轻易传给人。老神仙的这句话让我很感兴趣。于是我虚心向他求教,经他点化,豁然开朗,颇得真传。&&&&& 道家养生从养肾开始。肾主水,其色黑,黑芝麻是黑色的,养肾的佳品莫过于黑芝麻。芝麻有黑的,有黄的,还有白的,但只有与肾的本色相应的黑芝麻能有药用价值和养生之功,黄芝麻和白芝麻都不能用,只能用来做一般的食品。我们平时的食疗,只停留在“吃什么”的水平上,这只是一个小学水平,效果不明显。所以我们经常有人抱怨说:“听说吃了芝麻可以补肾,我吃了很多啊,怎么没有效果呢?”其实,要真正学会用芝麻进行食疗,后面的学问还大着呢,而这些,正是那些养生家密而不传的。&&&&& 黑芝麻禀厥阴春生之气而生,为五谷之首,可以补五脏,长肌肉,填脑髓,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因为它是用来补虚羸,填脑髓的,所以,一定要用籽粒饱满的芝麻,不饱满的不能用,它本身都不饱满,哪能指望它有填补之功呢?要把不饱满的芝麻去掉,可用淘洗法:在用水淘洗的时候,不能浮起来的芝麻,都是饱满的,浮起来的芝麻都是变质、生虫或籽粒不饱满的,都不能要。瞧,一般人就做不到这一步了吧。但做到这一步还不算完。&&&&& 选出了籽粒饱满的纯黑芝麻后,还要对它进行特制,服用也很讲究。芝麻的制法和服法有两种:&&&&& 一是晋朝道士葛洪传下来的,见《抱朴子》:&&&&& 芝麻三斗,蒸熟后晒干,用水淘去沫再蒸再晒,如此反复九次。这时芝麻皮肉分开了,去掉芝麻皮后,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或枣膏调和,制成弹子大的小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用温酒送服一丸。忌食毒鱼、狗肉、生菜。服至百日,能除一切痼疾,一年身面光泽不饥,二年白发返黑,三年齿落更生,四年水火不能害,五年行及奔马,久服长生。&&&&& 二是唐朝药王孙思邈传下来的:&&&&& 芝麻三升,蒸三十遍,微微炒香,打成粉末。用白蜜三升调和,再用棒槌捣三百下,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每天早上服五十丸。四十岁以上的人,久服明目洞视,肠柔如筋。&&&&& 但正如庄子所言,书里记载的都是古人的糟粕,真正的精华反而没有了,何况这两种制法各有利弊。现代养生家通常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将三升(约2千克)黑芝麻,用水洗净,放在笼筐上蒸熟,晒干,再蒸一遍,再晒干,重复蒸晒九遍后,芝麻皮自然脱落,去掉,将剩下的芝麻仁炒香,捣300次,再用白蜜或枣糕调和,做成直径约2厘米的丸子,每天早晨用好酒送服一丸。&&&&&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有很多玄机。容我道来:&&&&& 为什么要一遍又一遍的蒸和晒呢?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九蒸九晒”,是中药炮制中经常见到的,地黄、当归、附子等药材通常都是要经过九蒸九晒,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药效的。这里面的学问非常大。对于芝麻来说,首先,这是为了使芝麻易于消化。大家知道,芝麻是非常难于消化的,吃多了芝麻,再看大便,就成了黑色,一化验,你会发现很多芝麻还是原样,根本没有消化掉。这就是凡人吃芝麻,通常只把芝麻炒一次就吃了。其实这样的芝麻仍是生芝麻,吃下去很油腻,又难于消化,从肠胃走一遭,人体不得其福,反受其害。经过九蒸,芝麻里的营养成分充分分解,油腻性大为减少,完全变成人体易于吸收的东西;经过九晒,芝麻又获得了太阳的能量,这在养生家看来是天地间的阳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人体大有裨益。&&&&& 为什么要把芝麻仁捣300次呢?其实,经过了九蒸九晒的芝麻仁,已经很疏很脆了,不用说捣300次,捣30次,就已经完全成了细细的粉末了。但是,捣了300次的芝麻仁粉末,不仅在物理和化学性质上又有一番不同,而且还加进了人的意念。在捣的过程中,人一定要怀着欢喜和祝福的心情,千万不可烦躁,嫌麻烦。&&&&& 至于送服芝麻丸的“好酒”,不是茅台,不是二锅头,没那么高的度数。古人喝的是米酒或黄酒,我们今天用也得用米酒或黄酒送服这个药丸,最好把酒温一温。服药的时候,不能把整颗药丸完全吞下去,这样吸收不了。芝麻丸的味道是很不错的,要像吃某种美味一样,以愉快的心情,细嚼慢咽,体会这丸药对我的身体的滋养,这也是服用芝麻丸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扔一丸在嘴里,嚼巴嚼巴吞下去,然后咕咚一口酒就了事。&&&&& “您强调人的意念,强调制药和服药时欢喜的心情,真的会影响药效么?”我向老神仙表明我的疑问。&&&&& 老神仙说:“这正是制作和服用养生药丸的关键所在,历来只有师徒口传心授,一般的养生书里都不会仔细讲的。你可以自己体会一下,用手工打出来的药末跟用机器打出来的药末绝对不同,捣了一百次的药末和捣了一万次也绝对不是一回事,还有,我可以心情愉快地给你沏一杯茶,也可以怒气冲冲地给你沏一杯茶,你愿意喝哪一杯呢?我把自己服用了大半辈子的养生方子传授给你,至于你信不信,那就得看你的福分啦。”
发表评论:
馆藏&1257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芝麻白糖包子馅的做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