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射线的距离不同点

放射性同位素_百度百科
放射性同位素
如果两个质子数目相同,但中子数目不同,则他们仍有相同的原子序,在周期表是同一位置的元素,所以两者就叫。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并且大于1050年的则称为“”,并不是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
放射性同位素基础知识
放射性同位素为什么同位素具有放射性
自19世纪末发现了以后,到20世纪初,人们发现的已有30多种,而且证明,有些放射
性元素虽然放射性显著不同,但化学性质却完全一样。
1910年F.索迪提出了一个假说,存在着和放射性不同而其他性质相同的变种,这些变种应处于周期表的同一位置上,称做。
不久,就从不同得到一种铅的是206.08,另一种则是208。1897年W.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912年他改进了测电子的仪器,利用磁场作用,制成了一种磁分离器(的前身)。当他用进行测定时,无论氖怎样提纯,在屏上得到的却是两条抛物线,一条代表质量为20的氖,另一条则代表质量为22的氖。这就是第一次发现的,即无放射性的同位素。当F.W.制成第一台后,进一步证明,氖确实具有不同的两种,并从其他70多种元素中发现了200多种同位素。到目前为止,己发现的元素有109种,只有20种元素未发现稳定的,但所有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的混合物,约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1500种以上。
的发现,使人们对的认识更深一步。这不仅使元素概念有了新的含义,而且使的基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再一次证明了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而不是。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
放射性(radioisotope)是不稳定的,它会“变”。放射性的很不稳定,会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这就是所谓“”。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的时候,可放射出、、γ射线和等,但是放射性同位素在进行核衰变的时候并不一定能同时放射出这几种射线。的速度不受温度、压力、电磁场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也不受元素所处 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放射性衰变的快慢,通常用“半衰期”来表示。半衰期()即一定数量放射性数目减少到其初始 值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如P(磷)-32的是14.3天,就是说,假使原来有100万个P(磷)-32原子,经过14.3天后,只剩下50万个了。半衰期越长,说明衰变得越慢,半衰期越短,说明衰变得越快。半衰期是放射性同位素的一特征常数,不同的放射性 同位素有不同的半衰期,衰变的时候放射出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放射性是一个不稳定的,每个也有很多,每组同位素的原子序虽然是相同,但却有不同的,如果这原子是有放射性的话,它会被称为物理放射性核种或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会进行,从而放射出,和。
和都把放射性的技术应用在我们的食品、水和身体健康等事项上。不过他们也察觉到危险性,因而制订使用的安全守则。有些放射性是天然存在的,有些则是人工制造的。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强度及其度量单位
放射性数目的减少服从指数规律。随着时间的增加,放射性的数目按减少,用公式表示为: N=N0e- λt这里,N为经过t时间衰变后,剩下的放射性原子数目,N0为初始的放射性原子数目,λ为,是与该种放射性性质有关的常数,λ=y(t) =e-0.693t/τ,其中τ指。对放射性强度等计算单位采用了(SI), 我国于1986年正式执行。在SI中,放射性强度单位用贝柯勒尔(becquerel)表示,简称贝可,为1秒钟内发生一次,符号为Bq。1Bq=1dps=2.703×10-11Ci该单位在实 际应用中减少了换算步骤,方便了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放射性放射出的碰到各种物质的时候,会产生各种效应,它包括射线对物质的作用和物质对射线的作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例如,能够使照相底片 和核子乳胶感光;使一些物质产生荧光;可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在穿透物质的过程 中,能被物质吸收一部分,或者是散射一部分,还可能使一些物质的分子发生电离; 另外,当射线到人、动物和植物体时,会使生物体发生生理变化。与物质的 相互作用,对核射线来说,它是一种和能量损耗过程,对受照射物质来说, 它是一种对外来能量的物理性反应和吸收过程。
各种由于其本身的性质不同,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各有特点。这种特点还常与物质的密度和原子序数有关。通过物质时,主要是通过电离和激发把它的辐射给物质,其射程很短,一个1兆电子伏(1MeV)的,在空气中的射程 约1.0&厘米,在铅金属中只有23微米(μm),运动 方向会发生改变,产生。是一种连续的电磁辐射,它发生的几率与的和物质的原子序数成正比,因此在防护上采用低密度材料,以减少轫致辐射。能被不太厚的铝层等吸收。的穿透力最强,射程最大,1MeV的r射线 在空气中的射程约有米之远,r射线作用于物质可产生、和,它不会被物质完全吸收,只会随着物质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作用
放射性同位素主要方面
1.技术,可以把物体内部的情况显示在照片上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
2.测定技术方面的应用,古生物年龄的测定,对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厚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等。
3.用放射性作为。
4.用放射性的,作为航天器、人造心脏能源等。
5.利用放射性的杀伤力,转恶为善,治疗癌症、灭菌以及进行催化反应等。
放射性同位素发展方向
放射性的应用是沿着以下两个方向展开的
1.利用它的
放射性也能放出、和r射线。 α射线由于贯穿本领强,可以用来检查金属内部有没有沙眼或裂纹,所用的设备叫α射线探伤仪。甚至直接消灭害虫。人体内的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对 射线更敏感,因此用射线照射可以治疗恶性肿瘤,这就是医生们说的“放疗”。
和天然放射性物质相比,人造放射性的放射强度容易控制,还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特别是,它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物质短得多,因此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由于这些优点,在生产和科研中凡是用到时,用的都是人造放射性同位素,不用天然放射性物质。
一种放射性的跟这种元素其他同位素的原子核具有相同数量的(只是的数量不同),这种化合物的原子跟通常的化合物一样参与所有 化学反应,却带有“放射性标记”,用仪器可以探测出来。这种原子叫做示踪原子。
棉花在结桃、开花的时候需要较多的,把磷肥喷在棉花叶子上也能吸收。但是,什么时候的吸收率最高、磷能在作物体内存留多长时间、磷在作物体内 的分布情况等,用通常的方法很难研究。如果用磷的放射性制成肥料喷在棉花叶面,然后每隔一定时间用探测器测量棉株各部位的,上面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人体甲状腺的工作需要碘。碘被吸收后会聚集在甲状腺内。给人注射碘的放射性碘131,然后定时用探测器测量甲状腺及邻近组织的放射强度,有助于诊断甲状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
近年来,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功能的研究,几乎都要借助于放射性。
放射性同位素应用
(isotopic tracer method)是利用作为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示踪实验的创建者 是Hevesy。Hevesy于1923年首先用212Pb研究铅盐在豆科植物内的分布和转移。继后Jolit和Curie于1934年发现了,以及其后生产方法的建立(、等),为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更快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和有力的保障。
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示踪法基本原理和特点
所利用的(或稳定性核素)及它们的化合物,与自然界存在的相应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是相同的, 只是具有不同的性质。 但是,稳定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其灵敏度较低,可获得的种类少,价格较昂贵,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不仅灵敏度,测量方法简便易 行,能准确地定量,准确地定位及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理条件等特点:
1.灵敏度高
可测到10-14-10-18克水平,即可以从1015个非放射性中检出一个放射性原子。它比目前较敏感的天平要敏感108-107倍,而迄今最准确的化学分析法很难测定到10-12克水平;
2.方法简便
放射性测定不受其它非放射性物质的干扰,可以省略许多复杂的物质分离步骤,体内时,可以利用某些放射性释放出穿透力强的r,在 体外测量而获得结果,这就大大简化了实验过程,做到非破坏性分析,随着液体闪烁计数的发展,14C和3H等发射软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及生物学实验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定位定量准确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能准确定量地测定代谢物质的转移和转变,与某些技术相结合(如病理组织切片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可以确定在组织器官中的定量分布,并且对组织器官的定位准确度可达细胞水平、水平乃至分子水平;
4.符合生理条件
在放射性实验中,所引用的的化学量是极微量的,它对体内原有的相应物质的重量改变是微不足道的,体内生理过程仍保持正 常的,获得的分析结果符合生理条件,更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优点如上所述,但也存在一些缺陷,2H是1H的两倍,当用(3H2O)作时,它在普通H2O中的含量不能过大,否则会使水的物理常数、对的渗透及粘性等都会发生改变。但在一般的实验中,由效应引起的误差,常在内,可忽略不计。放射性释放的利于追踪测量,但射线对生物体的作用达到一定剂量时,会改变机体的生理状态, 这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的,因此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量应小于安全剂量,严格控制在生物机体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以免实验对象受辐射损伤,而得错误的结果。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设计原则
设计一个放射性的示踪实验应从实验的目的性,实验所具备的条件和对放射性的防护水平三方面着手考虑。δ =n’/n表示放射性标记的分子数n’与总分子数(标记的加未标记的)n之比。采用来实现所研究课题预期目的全部或一部分,一般须经 过实验准备阶段,实验阶段和放射性废物处理三个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
选定放射性的λqδ的值必须足够大,以保证实验所需要的灵敏度,而又要尽可能地小,使得在该实验条件下辐射自分解可忽略。一般情 形是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周期长短,来选择具有合适的衰变方式,辐射类型和,且放射毒性低的放射性同位素。在任何一种生产方法中,生产步骤很可能包含或多或少的,因而示踪实验人员需要了解某个及其周围的那些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有可能成为此放射性的杂质。
放射性都衰变(经过或不经过中间状态)到处于的子体核素,衰变时伴随各种形式的辐射,如α、β-、β+、γ、X放射等。在选 择时,示踪实验人员要仔细研究衰变纲图,并使得放射性废物容易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该与实验需要持续的时间t相适应,如对于某个实验,t/τ=0.04时,应所选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校正为3.5%;而t/τ=0.10时,应选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校正为6.6%。t/τ=0.15时,应选用其衰变校正为10%。
在体外条件,一般选用半衰期较长而适中,既利于探测,又易于防护和保存的放射性示踪剂。体内示踪条件下,若实验周期短,应选用短,且能放出一定强度r物放射性,若实验周期长,如需要将动物活杀后对组织脏器分别测定的,则应选用半衰期较长放射性同位素。此外,根据 实验目的来选用定位的或不定位的标记,例如研究氨基酸的,14C应标记在上,只有这种的氨基酸,才能在脱羧后产生14CO2。 而有些实验不要求特定位置标记,只须均匀标记即可。
选择放射性还必须同时满足高化学纯度,高放射性的要求。在制备期间、贮存期间以用试验体系中所使用的溶剂、、酶 等可能会产生化学杂质、放射化学杂质及辐射自分解引起的放射性杂质,这些杂质的存在,使得示踪实验中使用的示踪剂不“纯”,而或多或少影响实验的结果,甚至会导致错误结论。 氚标记的(3H-TdR)和(3H-UR)是两种常用的,前者有效地结合到DNA中,后者则掺入到 RNA中,它们的辐射分解速度随比较放射性的增高及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也不同。经保存八年的3H-TdR约有35%辐 射分解为3H-胸腺嘧啶,并导致二醇和水合物的形式,在实验中这杂质会很快掺入细胞并与(很可能是蛋白质)结合,而不是与DNA和RNA相结合,这些杂质用DNA酶和RNA酶处理细胞都不除去。3H-TdR和3H-UR贮存在-20℃的冷冻溶液中辐射分离速度要比+2℃增加3-4倍,但低温度(- 140℃)对贮存也有利,在允许对示踪实验人员在选择保存放射性时会有所启发;
2.放射性的选择
测量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种类,对于通常可用硫化锌晶体、、核乳胶等方法探测;对高的可用云母窗、塑料及核乳胶测定,对于能量低的β射线可用测量:对于则用G-M计数管,(铊)闪烁晶体探测。目前大多数实验室主要采用晶体闪烁和液体闪烁计数法两种测量方式。
同一台探测仪器对不同量的具有不同的最佳工作条件,在实验准备阶段要检查探测器是否已调有所用示踪的工作条件,否则需要用一定量的示踪剂作为(或选用该同位素的标准源),把探测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调整好,并且要保证探测器性能处于稳定可靠的状态。
探测最佳工作条件的选择方法:一种是测“坪曲线”,另一种是找最好的品质因素。对于光电倍增管,在理论上不存在“坪”(plateau)。但随着的增 加,在一定范围内,数变化较小,形成一段较小的电压脉冲曲线,通常也称其为坪。测坪曲线的方法:固定,根据其的大小,初选 一个广 大器增益(放大倍数)和甄别器。不断地改变高压(由低到高,均匀增加伏度),每改变一次高压,都测定一次本底和的计数率,最后作出高压本底计数 率和高压放射源计数曲线。用同样的方法,作另一个甄别阈值(放大倍数不变)下的高压计数率曲线,这样反复多作几条曲线。相品质因素f=ns/nb 式中ns指某种放射性样品的计数率。找最好品质因素的方法与 测坪曲线一样,作出几条高压-F(或f)的关系曲线,在几条曲线中选择峰值最高的曲线。这根曲线的峰值所对应的条件:高压,甄别阈,放大倍数等,就是该仪 器对被测的最佳工作条件。最佳品质因素不一定恰好落在“坪”上,有的在“坪”附近,有的却在“坪”的下端。着眼于把的整个能谱峰都计下来的示 踪实验者主张取“坪”所对应的工作条件,而着眼于优值者,主张取最佳品质因素所对应的工作条件,也有人折衷。如果某仪器本底很低,光电倍增管很低和能 谱分辩高,二者应该相差不大。同一台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随仪器的使用期延长而有所改变,不同的放射性,其最佳工作条件不同。因此核探测仪器的最佳 工作条件具有专属性,并且要经常通过选择其不同时期的最佳工作条件。更不能不问被测的种类,而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个工作条件。
为了达到准确地计数,可以长时间一次计数,或短时间多次测量,两者达到的基本相同,为避免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取短时间多 次测量较为合理适用。在测量样品的放射性时,本底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底高,则和都增大,尤其在计数较低时,本底对标准误和标准误差 的影响就愈大,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精度,而且为了达到一定的精度,势别要增加样品的测量时间。根据的,在实验中如果样品数量少,选择tN= 1.4tb的比例(式中tN为样品时间,tb为本底测量时间)较为合理;如果样品数量较多是一大批样品,则延长本底测量时间tb,取tb的时间均值,而tN则可相对短,这样可节省时间,有利于缩短实验周期。对于示踪实验设计来说,样品中所含的要求,是使其放射性计数率大于或等于本底计 数的10-20倍;
3.进行非放射性的模拟实验,把实验全过程预演一遍
同位素示踪实验要求准确、仔细,稍有疏忽或考虑不周就匆忙进行正式实验,既容易导致实验失败,又会造成和其它实验用品的浪费,还会增加 放射性废物,增加实验室本底水平,使实验者接受不必要的,所以模拟实验不仅可以检查正式实验中所用器材,药品是否合格,又可以操作人员进行训练, 以保证正式实验能顺利进行。
(二)正式实验阶段
1.选择放射性的剂量
必须能经得起稀释,使其最后样品的放射性不能低于本底,一般来说放射性同位素在生物体内不是完全均匀地被稀释,可能在某些器官、组织、 细胞、某些分子中有选择性地蓄积,蓄积的部分放射性就会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应以相关部位对的蓄积率来考虑示踪剂用量。在,切片保温,酶反 应等实验中,应依据实验目的、及反应体积的不同来考虑的用量,通常小于一个微或几个微居里。 由于放射性存在辐射效应,应该根据使用的的种类,将用量控制在之内(maximun permissible dose),以免因剂量过大所造成的辐射效应,给实验带来较大的误差;
2.选择给入途径
整体示踪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易吸收、易操作的给入途径,一般给予的数量体积小,要求给予的剂量准确,防止可能的损失和不必要的污染。体外示踪实验时,应根据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的某个环节加入一定剂量的示踪到反应系统中去,力求操作准确,仔细;
3.放射性生物的制备
根据实验目的和的标记放射性的性质制备放射性生物样品,其中放射性同位素的性质是生物样品制备形式的主要依据。不论采用何种测量方法,都应该对作定量采集。对某些放射性分散的样品,应当作适当浓集,如测 定组织内蛋白质的放射性,应对蛋白质作提取处理然后制备成相应的测量样品。有些样品需采用,但灰化法对易挥发的或易挥发的组织样品不合适;
4.放射性样品的测量
测量方法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绝对测量是对样品的实有作测量,求出样品中标记的实际衰变率,在作绝对测量时,要纠正一些 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仪器探头对于的相对、射线被探头接收后被计数的几率、反散射、 放射源的自吸收影响等等。但是当样品与探头之间相距较远时,由于样品 与探头之间形成的相对较小,所以两者计数率的差异会显著减小。在用纸片法测量3H的时,要注意纸片在闪烁瓶中的位置,一批样品应该 一致,如果是将滤纸剪成圆状作支持物,圆片的直径最好与闪烁瓶底的直径相等,保证滤纸在闪烁瓶内的位置固定。减小对放射性测量的影响可以从三方面 入手:⑴选择探测窗大的探测器,如光电倍增管作探头的探测器;⑵在制备时,注意尽量将样品做成点状源,这样当样品的较弱时,由于距离探测窗 较近而有可能造成的水平位移的影响就可以忽略;⑶无论样品距离探测窗远近,样品都应置于探测窗的垂直轴线上,以减少样品与探测窗之间的相对。
(三)放射性去污染和放射性废物处理
放射性实验,无论是每次实验或阶段性实验结束后,都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和放射性废物的出现,因此,在实验结束后,要作去污染处理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必要时在实验过程进行中,就要作除污染和清理放射性废物的工作。
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极为广泛,它为揭示体内和细胞内理化过程的秘
密,阐明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在原基础上又有许多新发展,如和技术,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与其它新技术相结合等。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化学从静态进入动态,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阐明了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遗传密码、、RNA-DNA逆 转录等,使人类对生命基本现象的认识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下面仅就示踪技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一介绍。
1.物质代放谢的研究
体内存在着很多种物质,究竟它们之间是如何转变的,如果在研究中应用适当的物作分析这些物质中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就可以知道 它们之间相互转变的关系,还能分辩出谁是前身物,谁是产物 ,分析存在于物质分子的哪些上,可以进一步推断各种物质之间的转变机制。为了 研究及其代谢,采用标记前身物的方法,揭示了胆固醇的生成途径和步骤,实验证明,凡是能在体内转变为的化合物,都可以作为生成 胆固醇的原料,从到胆固醇的全部生物合成过程,至少包括36步化学反应,在鲨烯与胆固醇之间,就有二十个中间物,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途径可简化为:乙酸 →甲基二羟→胆固醇 又如在研究肝脏胆固醇的来源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3H-胆固醇作静脉注射的实验说明,放射性大部分进入肝脏,再出现在粪 中,且甲状腺素能加速这个过程,从而可说明肝脏是处理的主要器官,甲状腺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的机理,在于它对血浆胆固醇向肝脏转移过程的加速作用;
2.物质转化的研究
物质在机体内相互转化的规律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本质内容,在过去的物质转化研究中,一般都采用用离体酶学方法,但是离体酶学方法的研究结果, 不一定能代表整体情况,示踪技术的应用,使有关物质转化的实验的周期大大缩短,而且在离体、整体、无细胞体系的情况下都可应用,操作简化,测定灵敏 度提高,不仅能定性,还可作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两部分的放射性比值基本相等,从而证明了产物 dGMP的戊糖就原标记物GMP的戊糖,而没有别的来源,否则产物dGMP的碱基和核糖的比值一定与原标记物GMP的两部分比值有显著差别。这个实验说明 戊糖脱氧是在与戊糖不分记的情况下进行的,从而证明了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核糖核苷酸直接转化而来的,并不是核糖核苷酸先分解成核糖与碱基,碱基再重新接上脱氧杭核糖。无细胞的实验可以分析物质在细胞内的转化条件,例如以3H-dTTP为前身物作DNA掺入的示踪实验,按一定的实验设计掺入后,测定 产物DNA的放射性,作为新合成的DNA的检出指标;
阐明生物体内物质处于不断更新的动态平衡之中,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对生命科学的重大贡献之一,向体内引入适当的,在不同时间测 定物质中同位素含量的变化,就能了解该物质在体内的变动情况,定量计算出体内物质的,计算出物质的更新速度和更新时间等等。机体内的各种物质都在有 大小不同的,代谢库的大小可用求也;
4.生物样品中微量物质的分析
在放射性示踪技术被应用之前,由于制备样品时的丢失而造成回收率低以及测量灵敏度不高等问题,使得对正常功能起很重要作用的微量物 质不易被测定。近年来迅速发展、应用愈来愈广泛的(radioimmunoassay)技术是一种超微量的分析方法,它可测定的物质300多种,其中激素类居多,包括类固醇激素,多肽类激素,非肽类激素,蛋白质物质,环核苷酸,酶,肿瘤相关的抗原,抗体以及病原体,微量药物等其它物质;
5.最近邻序列分析法(Nearest neighbour-sequence analysis method)
放射性示踪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的研究,从DNA复制、RNA转录到蛋白质翻译均起了很大的作 用。最近邻序列分析法应用示踪技术结合酶切理论和统计学理论,研究证实了DNA分子中排列规律,在体外作合成DNA的实验:分四批进行,每批用 一种不同的32P标记,32P标记在5'C的位置上,在完全条件下合成后,用特定的酶打开5'C-P键,使原碱基上通过戊糖5'C相连 的32P移到最邻近的另一单核苷酸的3'C上 。此外,放 射性示踪技术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还表现在:⑴对过程中三个连续阶段,即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的研究;⑵的分离和纯化;⑶核酸末端核 苷酸分析,;⑷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⑸RNA中的如何通过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向蛋质中氨基酸传递的研究等等。为了更好地应用放射性,除了有赖于的高质量和核探测器的高灵敏度外,关键还在于有科学根据的设想和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以及各种新技术的综合应用。
中国核学会于1980年正式成...
提供资源类型:内容X射线和γ射线有哪些不同点?_能量_中国百科网
X射线和γ射线有哪些不同点?
    X射线和&射线有哪些不同点?
答:X射线和&射线都属电磁波范畴,两者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产生方式不同。X射线是高速电子撞击金属产生的,&射线是放射性同位素从原子核中发出的。其他不同点包括:X射线是连续光谱,&射线是线状光谱;X射线能量取决于加速电子的电压,&射线能量取决于放射性同位素种类;X射线强度随管电压的平方和管电流而变,&射线强度随时间的推移按指数规律减弱。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小木虫 --- 500万硕博科研人员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查看话题
一个很初级的问题,X射线和γ射线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X和γ射线的本质都是电磁波,都可以看成光子,但我很困惑的是,如果把发射源挡住,只看射束,二者有区别吗?
比如同样是1 MeV的能量,A是X射线,B是γ射线,那A和B的区别是什么?是否只是产生方式不同?哪个对人体穿透力强?
但是我的问题是这样的,现在咱们看哈,电磁波的能量是由频率决定的,频率高,能量高,是吧。现在如果同样是1MeV的X射线和γ射线,二者能量都是1MeV,那它俩有区别么?
你指的1Mev是什么能量,感觉你这个提法就有问题😮
你说的频率高能量大所用的式子实际上指的是一个光子携带的能量,具有同样大小能量的X射线和γ射线所包含的光子数量肯定是不一样的。
二者的波段范围有重叠,如果能量一样,光子是一样的,但可能产生机制,光的强度和分布不同吧
放射医学上对射线的能量都是用eV来衡量,但是问题来了,同样的1.25 MeV能量,钴60的γ射线穿透力却比由电子加速器打出来的X射线强,这非常令我费解。
你所指的粒子数量,对于透视用的低能量X射线来说,应该是由电流决定的,而单个粒子能量则是由电压决定的。对于电子加速器,应该也是类似。
谢谢回复。我也比较纳闷儿这点,既然能量一样,还同为电磁波,那穿透力应该一样啊。可为什么钴60的1.25MeV的γ射线就比同能量的X射线穿透力强呢,费解。
同样能量的,结果是一样滴!
那是因为医用加速器出来的韧致辐射的X射线能量达不到1.25MeV,是一个连续谱分布,高能部分很少,平均能量可能只有0.4MeV左右。
你说得这个叫功率。就像电灯,都是白色的,有的亮,有的暗点
你确定1MeV的有可能是X射线??
我们医院放射治疗科里的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能达到14MeV,还都叫X射线,更何况是区区1MeV的呢。
没有区别,你可以随意叫它是x射线还是伽玛射线。。。
怎么称呼它只是个无聊的定义问题,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意义,所以x射线和伽玛射线都没人去好好定义它,导致波段有重叠。。。
1MeV的能量对应的频率是多少呢,参考两种射线的频率范围,就知道是什么了
这种射线应该都是光子束,不应该是电子束的吧
都是光子束,是我看错了,不好意思,造成了误解:(
这个应是正解。
放射性核素残留一般才会形成放射性污染吧,γ射线本身不会残留
研究生必备与500万研究生在线互动!
扫描下载送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x射线对人体的伤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