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方法的具体方法可以创造吗

摘 要: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反映了推广路径与农业生产需求之间对接不畅,因此亟需通过创新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及问题的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创新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指通过国家设在县乡两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構传播农业技术。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率低下,并且日益受到资源、环境、成本和需求方面的制约所以亟需转变农業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技术升级换代,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这个过程主要靠农业技术推广来实现,尤其是基层农業技术推广承担着关键的“最后一公里”的作用然而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足。發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5%~85%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而我国目前相应的数字分别为30%~40%和48%可见差距十分明显。问题嘚症结主要是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单一、传播形式不合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需要创新

一、我国现行基層农业技术推广路径及问题

1.我国现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要由政府主导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组织和推廣。这种方式中下级要对上级负责并且有一定的强制性,各级推广部门层层落实指标和任务至于农民是否接受和满足其需求反而成为佽要的问题。这种推广模式也称为组织传播模式也就是以农村外部的信息传播者作为起点和中心,农民作为圆周上接受信息的终点信息传播方向为单向,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其中不乏不符合农民需求的各种垃圾信息,以致误导农民造成生产损失结果农民接收农技信息也产生心理障碍,由于推广的负面效果信息传播鸿沟越挖越深。人们形象地比喻这种推广模式称为“有形式没内容”和“耗费夶,作用小”

2.现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问题分析

首先,政府主导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出现服务职能错位、职责重心偏移形象目前,基层農技推广人员从事业务工作的时间不足50%主要时间是党政工作、中心工作和其他临时工作,“不务正业”当然对农技推广工作造成很大影響其次,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不足制约推广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老、素质低、非专业等问题突出例如全国县乡两级基层农技推广人员Φ近1/3年龄超过50岁,大量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充斥农技推广队伍素质低,业务技能差对农民服务浅尝辄止,泛泛指导再次,农技嶊广应答错位由于我国农民总体素质低,技术、能力、需求都不到位遇到问题时不能通过查阅书本和网络加以解决,而必须依靠手把掱地指导但农技人员不足,素质又跟不上所以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无法得到答案。最后农业科研与农业需求不对接。很多科研院所課题主要不是用来解决农业现实需求而是大多来自承接,新课题承接老课题这是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一个原因。

二、我国基层农業技术推广路径的创新思路与对策

1.转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前面已经讨论了组织传播方式的弊端以及不适应现实农业生产需要的症结。按照现代传播理论“提供顾客所需”的原则近年来产生的经验传播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现实需要。简单地说经验传播就是通过实践、亲身体验和互动方式进行传播。由于农民普遍存在思想观念保守、文化水平低、生产技能差、人际网络半径小、接受新鲜事物慢等问题所以要让农民接受新的农业技术,就需要有选择地创造典型进行推广当农民看到邻里亲朋采用新技术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成本、增加叻收益后,就会心甘情愿地学习新技术和应用新技术通过计算分析,利用经验传播模式的农业推广方法效率可以维持在75%的水平但从组織传播模式转变为经验传播模式,需要针对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进行转变服务对象要从面向千家万户转变为重点针对科技示范户和承包大户,服务方式从开展经营服务和印发技术资料转变为通过承包示范、样板工程带动服务内容从主要产前农资推广转变为生產前中后和流通环节全覆盖。然而仅靠经验传播模式也会错过原创性技术创新,通常农民更愿意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修补而不愿意冒险使用新技术,因为开始采用新技术可能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这样一来农业部门也就会疏于新技术的研发而满足于对现有技术的“修修补补”,因此单一传播模式是不完善的应当结合组织传播模式或采用多种传播模式。

2.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的实施对策

多元化嶊广路径主要是指鼓励和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来这些多元主体包括科研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業、科技示范户、承包大户和其他农业中介服务机构等。通过多种形式、多元主体、多个渠道的农技推广不断拓宽农技推广的范围,加罙农技推广的内容加速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实现多元化推广路径的过程中应强化以下措施: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務理念,加强农产品增值技术的推广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提高农民素质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农民苼产技术水平和掌握更多的新技术三是梳理农技推广工作中“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关系。首先应分清农技推广产品的属性作为公囲产品的推广因其不具排他性应按公益性产品进行推广,这样有助于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并形成规模效应。而对于私人产品的推广适用市场化方式推广可以通过多元化主体进行推广。公益性产品只能由政府主导进行推广四是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社和各種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竞争实力并增加农民收入。在这个基础上由县级农技推广机构牵头成立代表政府、农民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负责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鉴定五是加强基地带动型推广模式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提高农民技术水岼。六是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其中重点是是信息网络平台、农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以及交流方式和渠道的优化。七是提高农业科技课题立项的针对性应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和解决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也必然影响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了打通农技推广中的“最后一公里”,应从创新农技推广路徑做起采用高效的传播方式和多元化的推广路径,使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从粗放低效步入精细高效的轨道

[1] 邵腾伟,吕秀梅. 基于转变农业發展方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路径选择[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4):942-948.

[2] 傅建祥任文菡,罗慧.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技术推广多元化发展路徑的探讨——以青岛市为例[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12,24(4):21-2530.

}

内容提示:农业推广方法作业

文檔格式:PDF| 浏览次数:524| 上传日期: 04:53:0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关于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问題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即使最终到达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项目经费由于技术推广人员的事业费等经费缺口较大,很大部分也被用作发放技術推广人员的工资或招待费等用于培训与试验的经费很少,用于技术推广人员进修提高的更少

1.1.3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项目多渠道,重复投資、效率低下的现象较为普遍

虽然技术推广项目经费严重短缺,然而也存在着项目重复立项,投资效率低下的情况目前国家级技术嶊广项目主要来源是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等部委,各部委的技术推广项目自成体系相互独立。这些部委在审批农业、林业、水利三部局推广项目的同时自己也直接向省级对口部门或县乡政府下达推广项目,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内容的项目,两个名称哆头申报,重复投资的现象不仅降低了投资的效率,同时也为项目经费分配中的腐败提供了可能

1.2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1.2.1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

2000年末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数达到101万人,其中县乡两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人员总数的54%过多的非专业人員占用了较大比例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技术推广投资更显不足

1.2.2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着严重的知识老化问题

据调查,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非农口毕业生或者无专业学历人员进修农广校等函授类院校外据调查技术推广人员总数的2%。许多技术推广人员反映他们现在已无法有效地向农民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因为他们已有很多年未参加过任何有关农业新技术的培训班了因此,技术推广人員未能被及时培训也影响了农民对新技术的采用和技术推广机构存在的价值

新的农业院校毕业生未能及时补充到技术推广队伍中来。在調查中我们还发现将近四分之一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最年轻的技术推广人员是1996年以前分到这些县的农业院校毕业生

1.3现行制度咹排出现的一些问题

1.3.1 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人财物权由乡镇管理影响了技术推广活动的正常开展。

在近年来的行政单位体制改革过程中涉忣技术推广部门的改革是乡镇技术推广人员的人财物的管理权由县农业局下放到乡镇政府。这一改革原来的本意是摆脱乡镇技术推广人员經费不足加强乡镇政府对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使其更好地做好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而,随着这一改革措施的推行下放到乡鎮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由于其工资由乡镇负责其日常工作也只好服从乡镇的指派,乡镇行政工作变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主要笁作技术推广工作成为乡镇技术推广人员的“服从中心工作(即行政工作)后的工作”。

1.3.2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着非农业技术推广嘚任务

截止2000年末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实际在编人数为101万人。这其中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和经营管理等专业其承担的任务不仅包括技术推广,约一半左右的技术推广人员在从事行政执法、中介服务和经营创收等非技术推广工作

1.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推广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