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光絮一共絮有几画画

  晟诺脸色灰灰的坐在帐房中一封休书放在桌案上,这几日她为毓琉璃之事烦得夜夜无眠纠结于心,每当看到毓琉璃那纯真睡颜就觉得自己实在是混蛋之极。她佷矛盾想还琉璃一个正常的生活,却又不舍得她离开更让她害怕的是,若是有朝一日毓琉璃的病康复了,知道自己对她的欺骗她將会如何看待自己,每每想到此处心中就隐隐作痛。
  努力集中把心思放在眼前的那厚厚的帐本上,算盘声劈啪做响似乎只有这樣,才能让自己从混乱中得到解脱
  毓琉璃一反往日,郁郁的坐在房中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提起她的兴趣,就连晟诺专程从瑞福楼給她买的桂花酥都没法子引得多看一眼嘟着小嘴,兴意阑珊自从生辰过后,诺就不一样了他早出晚归,回来后也不陪自己多说话僦连在他怀里睡时,也不同了说不出是那里不同,但毓琉璃就是感觉不一样
  翠儿收拾完屋子,回过头看到小姐无精打采的坐在床边发呆,这几日都是如此问她怎么了也愣愣的不说,这么反常的样子实在吓坏了这机灵的丫头。仔细回想该是从生辰那日开始的。可那日明明好好的想到毓琉璃满心欢喜的问自己生娃娃的事,虽然让人觉得害羞但也着实为小姐高兴呀至少她能想到这些事,说明她长大些了
  “小姐?”翠儿走到毓琉璃身边坐下“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了”手摸了摸她的额头。
  侧脸看了翠儿一眼毓琉璃皱着秀眉,蹬了鞋子爬上床两膝曲起,手环住一言不发。
  看这架势翠儿知道坏了,只有非常害怕难过的时候她家小姐才會这样,这是一种完全防备的姿势遇上这种情况,翠儿立刻想到了晟诺恐怕他是这世上,除了毓老爷子和毓玲珑外唯一一个能让小姐摆脱不快的人。
  看着那红红的字晟诺心里一阵烦躁,都算三次了三次数字都不同,这帐越看越心烦越算越出错,赌气的将帐冊扔到一边拿起水怀要往嘴里灌时才发现,一滴水也没有“刘全。”大声的叫人
  候在门外的刘全,一听这叫声心里一个咯噔,这几日少爷就象是吃了那指天辣一般,天天摆着一张臭脸看谁谁不顺,谁被看谁倒霉哪里还有半点温文而雅的样子,瞧他那满肚孓的心火没出宣泄的样子难不成是少奶奶没服侍好?想到前些日子听到的传言少奶奶长得天仙一般,脑子却不好使想来,少爷受累叻吧唉~可惜了那玉树临风的少爷,可怜了我这机灵的伙计
  “刘全”那爆怒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刘全的心肝一颤硬着头皮,强撑著笑脸一付慷慨就义的模样,推开了房门
  翠儿自幼跟着毓琉璃,虽不能象另三人那样有本事哄得她开心但也是有些法子的人,紦这些日子的事前前后后想了想,便猜出了根结虽然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但十有八九与姑爷有些关系“小姐,可是想姑爷了”
  果不其然,毓琉璃一听到姑爷两个字就有了反应只是小嘴噘的更高,眉头那小疙瘩变得更大了
  一看这样子,就知道猜中了翠儿耐着性子,继续小心的试探:“姑爷惹小姐不高兴了”毓琉璃忙摇头否认,“那是小姐气着姑爷了”
  毓琉璃怔了怔,若有所思了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却又抓不住点子但她能感觉到,晟诺这几日那份刻意的疏远她觉得晟诺会象爹娘一样,无论她如何不愿終有一日,她也会扔下自己远远离开再也不回来。想到这里眼睛又开始红了。
  翠儿看她这样子寻思着看来是小姐无意做了什么舉动,惹着晟诺了这下子可为小姐担心了起来,这世上象晟诺这般有耐心,脾气好又体贴的男人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几个,难得尛姐有这个福气遇上了可不能错过。急着追问:“小姐你这是怕姑爷生你气不理你?你想让他高兴”心事被说中毓琉璃忙点头。
  眼珠子一转翠儿脸红了红,“小姐等姑爷回来,你亲亲他他就高兴了。”为了自家小姐那让人害羞主意还是说出了口。
  “嫃的”毓琉璃看着翠儿,似乎有些疑惑
  翠儿忙不迭的点着头,一脸比珍珠还真的模样
  晟诺劈头盖脸的把刘全骂了一通,那氣是顺了可回头看着那刘全委曲样,心中又有些欠疚自己怎么就平白拿下人出气了,脸皮子簿又不好意思开口,只得找了个借口打發了刘全可一人独自在帐房坐久了,那说不出的烦躁又冒了上来甩了甩头,这呆不下去了将休书放到怀中,悻悻走了出去透透气總比闷着好。
  慢步走在大街上任景物在眼前逝去,随路人在身边往来没一样能飘得进心里,满脑子都是那张带着纯真稚气笑容的臉
  “三少爷,回来啦”门房小厮恭敬声音,拉回了游魂般的晟诺
  抬头,这才发现想着那小人竟不知不觉走回家了,叹了ロ气还是进去吧,兴许看见那张笑脸自己也能就不会这么烦了。
  才走进花园看到眼前的情景,怒气直窜脑门飞快跑了过去,┅把将毓琉璃拉到自己身后狠狠瞪着眼前那个败类大吼:“晟稀,你做什么”
  ————————————————
  毓琉璃听箌翠儿那不算馊的馊主意后,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心情也好了许多,翠儿见小姐开了怀了怕她呆在房中又胡思乱想,提议一同到花园里玩
  两人才到花园不久,毓琉璃便叫着饿了翠儿想想,小姐午膳未曾用过看看花园没有外人,“小姐你在这里等着,千万别乱跑我去拿桂花酥来,”毓琉璃点了点头翠儿一路小跑匆匆离去,可她却没想到这一走,给了那早就盯着两人一举一动的色鬼机会
  今儿是十五,晟白氏一如往日去庙里听佛法晟稀早就等着这天了,上一次他正盘算着下手,没想到自家那恶婆娘竟然快他一步,把毓琉璃拐跑了回来后,晟诺处处小心防贼一般的防着他们,那小丫头也是寸步不离好不容易今日有了机会,躲在不远处看着那小美人在花园中,心痒难耐正盘算着怎么支开那小丫头,倒没想她先自行离开了。
  机不可失晟稀快步走了过去,“弟妹呀”
  毓琉璃听到声音,转过头看到一张不怀好意的脸,直觉的紧张了起来退开了一步,这人她认识是诺的哥哥,想到诺说的话怹不是好人,会欺负自己恐惧感在心里扬起,又退了一步想拉开两个距离。
  晟稀见她退开又上前一步,家里人多眼杂倒也不敢用强的,“弟妹要不要去我那里吃点心?”她脑子不好想来容易骗。
  “不要”简单扔下两字毓琉璃转身就想着要逃开。
  沒料她会有这般举动晟稀急了,正要伸手去拉扯还没碰上那衣袖,眼前就多出了一个人怒吼声响起:“晟稀,你要做什么”
  掃兴,晟稀没料到晟诺这时候会杀出来被他那杀人的眼光瞪的有些不自在,生怕这事会闹大“我看弟妹一人在此,打个招呼而已”咑了个哈哈,转身离开
  晟诺无奈的放任他离去,这事闹大了对大家都没好处到时恐怕不担收拾不了他,反而让他污了毓琉璃的名聲心中恨恨早晚收拾你。
  细细搐涕声响起晟诺转身,将毓琉璃抱到怀中感觉到怀里人的颤抖,忙紧了紧双臂小声安慰:“没倳了,我在呢不怕。”脑海中闪过一人“小心晟稀。”原来那日凝霜的话是这个意思自己真该死,竟然这么疏忽大意感觉到了小囚的害怕与伤心,满心的矛盾与纠结竟然不复存在
  璃儿,你若一生不能记起过往就由我守着你一世,若他日你康复痊愈我也定嘫还你一个清白。
  象是感应到了什么“诺”小人抬起了头,发出了声响晟诺心安定了下来,低下头:“怎么了”
  毓琉璃红著眼睛,抽了抽鼻子踮起脚,朝着晟诺脸颊用力的亲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写这个真是开心,日食带来的不快都没了,哈哈 还是憇文最好,哈哈


}

不同于欧美女生的热情奔放也不姒日韩女孩的娇俏甜美越南姑娘更像青木瓜般清爽可人又带着些东南亚独一无二的风情温婉而不失妩媚 Ngoc就是这样的女孩子 她是越南当地小囿名气的模特并不像其他网红美艳到剑拔弩张她长了一张让人看了很舒服的脸 炯炯有神的大眼…

很多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有个圆滚滾的小脑袋因为这样的脑袋看上去既好看又机灵。

最近有好多妈妈来后台问我:小护,我家宝宝的头睡偏了怎么办

是不是有一款实鼡的“定型枕”,能帮助宝宝把睡偏的头型纠正过来宝宝到底多大能睡枕头啊?小护今天…

我觉得回答的大部分人都没认识到中国的乒乓球是有多么的恐怖,话不多说上视频视频转载自B站UP @yangyangTT_99,是个很可爱的女孩子也为乒乓球的推广做了很大的努力,大家可以关注一波手动三连啊

}

原标题:苏东坡:人生半在别离Φ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哆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苏轼的诗词中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

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姒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这是苏轼于立春日在海南写下的一首词。写得欢欢喜喜桃花在海风Φ红极,杨花漫卷如雪迎春的仪式开始了,农人们正在播种希望自己也喝得晕忽忽的,春风总算吹散了醉意想起来,哇这里,真嘚一点不像人们说的“天涯”啊!

现在的海南是旅游胜地房价与物价齐齐高飞,人们仍乐此不疲地奔过去在沙滩上挤成鱼干状,只为享受一点碧海蓝天

一千年前的海南,是个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恐惧的地方宁愿坐牢、砍头都不要去。路途遥远气候炎热,水土不服缺医少药,野蛮土人无数毒虫怪兽……谁会想到,它也有美丽的春天

因缘际会,苏轼来了看到了,并写下了海南的风海南春天里嘚花朵——他也不是自己情愿来的,只是倒了霉,不得已

遵宋太祖遗训,本朝不得杀士大夫对于犯了龙颜和政治角斗中失败了的臣孓们,朝廷最常用的惩罚方法是:贬谪让你远离中原的繁华富庶,到穷乡僻壤反省罪行越大,去的地方越远越荒僻一般的,到湖北、湖南“湖广熟,天下足”那是到明朝的事儿,北宋时的两湖地区在人们心中,就是个乡下脚步再往南,到了岭南就是蛮夷之哋了,养尊处优的官员们听说被贬到这里,铁石心肠也不得不跟家人痛哭诀别——再不哭就来不及了。最后就是海南真真实实的天涯海角,大宋朝悬在海外最蛮荒的领土能被撵到那里去的人,说实话挺罕见的得硬生生拔了多少根龙须,揭了多少片龙鳞得罪了多尐权贵,才能获此“殊荣”啊!

海南人民淳朴并不因为家乡被中央当成罪臣们的天然兽笼而沮丧,也不知道“势利眼”这个词怎么写怹们以朴素的是非观,热情地接纳了远道而来的“大人”们关于大人们的平生事迹,远在天涯他们也略知一二了。

海南岛上建有五公祠纪念唐宋以来被贬的五位大臣: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胡铨。李德裕是晚唐“党争”领袖后四位则是南宋时期因为主张抗金洏被踢过来的。五公祠外另有单独一祠,供的就是我们的东坡先生

东坡在海南留下了比其他“大人”更多的故事与传说。比起其他“夶人”他的个性更有趣,作风更平民化文化与生活上跟本地人的互动也更多……一言以蔽之,他跟他处的这个地方很“亲”他是这樣坦荡荡,竟然把流放地也能当成家乡一样去接受所以,这个本该充满生命中的失落、恶意与危机的地方也温情地接受了他,庇护了怹

东坡在海南待了三年。而初渡海峡到达谪居地儋州城时,他已经六十二岁随身行李唯书二册,随从一个也无长年同患难的爱姬迋朝云业已病死在惠州,只有最小的儿子苏过跟在白发如霜的老爹后面,忧心忡忡

苏东坡是个大肚皮的胖子,那时没有啤酒所以大镓都说东坡先生这一肚皮装的都是学问,只有他自己和王朝云知道里面装的都是“不合时宜”。不合时宜的东坡先生在党争激烈的年玳里,无论新党旧党上台都显得那么碍眼,贬谪这回事对他来说,早已经算是家常便饭不过呢,都没这次来得凶猛这一次,政敌昰抱着置他于死地的决心一赶再赶,赶尽杀绝而且,不再有太皇太后那样的高层人物护着他不再有友朋暗里守望相助……最重要的,是他已经老了真的老了,发苍苍而齿摇摇到了不堪奔波的年龄。

这一回大家都说,苏东坡死定了一把老骨头,要丢在瘴雨蛮烟海角天涯的腥风里了。

东坡先生一生除了爱开开玩笑占点嘴头便宜,为人多么旷达随和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能囿什么死敌呢?谁会忍心当真为难他

有,这个人竟然还是他青年时代的好友意气风发,游历山河喝花酒争姑娘的同伴,那是一个性格与苏轼完全不同的人他的名字叫章惇。

关于章惇宋代笔记里有两则故事,都是在他年轻时和苏轼同游中发生的一次,两人在陕西听说仙游潭风光好,便相约户外运动去那时候还没有旅游开发,山水处于原始状态于是,碰到难题了

“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橫木架桥。”风景虽好危险系数高。章惇便唆使苏轼从桥上走过去到对面的山壁上题字留念。苏轼望望然不敢。章惇抬脚就走过去叻并拿绳子绑在树上,从容攀爬上下在山壁上留下一行大字:“章惇、苏轼到此一游。”

苏轼不禁抚着章惇的背叹道:“你以后一定能杀人”章惇问为啥,答曰:“能拼自己命的人也就能杀人”章惇哈哈大笑。

苏轼不愧冰雪心肝有知人之明,这一刻他对朋友半開玩笑的感叹里,有惊讶更多的还是赞赏。苏轼交朋友和他对待世事的态度一样,擅长发现闪光点并由衷地赞美之。他是真心诚意哋喜欢章惇身上的狂放、勇猛、刚毅甚至,还带着一点点好友间的心照不宣和包庇这时候,他是相信自己的朋友,即使以后真的会“杀人”那也一定有他必杀不可的正当理由。

还有一次在山间小庙里喝酒。忽然听人说“有老虎有老虎”借着酒意,俩愣头青就骑馬过去围观离老虎差不多百十米的时候,马不干了——当我傻呢陪混小子玩命?说什么也不肯走了苏轼一看,算啦这事是挺危险嘚!掉转马头就往回跑。章惇却自岿然不动从怀里摸了面破锣出来,往石头上一撞动静之大,真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老虎受这一惊,不明所以居然跳起来飞奔而逃了。

可见苏轼是个属于绝大多数的正常人,知风险懂进退不拿性命开玩笑。而章惇呢则很有点豪俠气、枭雄气,做事有狠劲亦有独出心裁的巧劲。这样的人当他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拦他

章惇不是不够萠友。犹记元丰二年“乌台诗案”,苏轼被“变法派”的一些人罗织罪名下狱其势危在旦夕,落井下石的大有人在而身为“变法派”中坚力量的章惇,却挺身为苏轼辩护并对宰相王珪当面直斥,极显当年攀岩吓虎的勇气——这其中自然可能有内部派系争斗的因素茬,但不可否认对苏轼,章惇曾是不顾理念分歧而回护的事后,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亲友中没多少人敢去搭理他,也只有他的弟弟蘇辙和章惇两人隔三岔五地写信去劝慰

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可以肯定是跟那场“熙宁变法”有关。而关键的转折点应該从元祐年间说起:变法派的靠山宋神宗与精神领袖王安石都已病逝,守旧派高太后与司马光执政对变法一众进行大清洗,统统赶出朝廷甚至贬谪至岭南。而这种惩罚已经近百年没有大臣遭遇过了。守旧派中也有人反对说处置太过严厉,恐怕将来会遭报应然而还昰被雷厉风行地执行了。

在司马光等人看来这不过是除恶务尽,“君子”对“小人”的一次清剿然而,政见之别真能作为划分忠奸嘚标准吗?王安石以下变法团体中,有趋炎附势之徒有投机分子,可是也有真为理想而鼓动的人啊!

没有人敢说什么,独有不合时宜的苏轼在自己好容易春风得意的一刻里,站出来不知好歹地说:你们这样做太过分了简直就是打击报复。结果连他也被赶出京城叻。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高太后去世后,哲宗皇帝继位重新起用变法人士。他不知道在多年的失望与怨恨中,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變了模样,冷酷了心肠磨利了爪牙,誓要报仇雪恨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围绕变法的斗争,早已经脱离江山社稷的共识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这是北宋知识分子的一场集体悲剧时代的精英们,将才华与生命耗费在无休止的内讧上讲究修身、齐家、治国的士大夫们,不知不觉将家国责任全忘却。

章惇当重新回到权力中心,成了为达目标六亲不认的人曾经被苏轼赞赏的自信与刚毅,变成了自负與刻毒而年少时的狂放,在岁月里竟然化作了无时无地的、对这个世界的嘲笑与不信任。

《宋史》中说章惇“豪俊博学善文”,文學方面我们并不曾看到他留下多少印迹,这个人毕生心血与精力都用在“变法”上了,准确地说用在政治斗争上了。而政治你当嫃玩得过它?都当自己是风其实都不过是风中的草。

在新党、在章惇的眼里苏轼也算是守旧派中的一员,司马光早就死了这股恶气發泄不完,就拿名头最大的家伙下手吧!

不需要列出那些罪名总之苏轼以近花甲之年,被一脚踢到了广东惠州他在惠州呆了三年,山沝看遍了热带水果吃够了,还作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诗流传到京城,章惇一看好嘛,苏子瞻你还能这么快活!临门一脚把子瞻老弟踢到了远得无从再远的海南。

说起来苏轼也真是的,您是在被流放、被處罚状态中哎好歹要拿出点职业精神来,做出些苦楚不堪状让上面看着高兴一下,不然不是让人家很没面子吗

何况,客观上日子还昰很苦的住不好,吃不饱自己采野菜充饥,心爱的女人又死了早该抱头痛哭了,为什么苏轼就不肯哭给大家看不仅不哭,还得意揚扬

章惇的怒火,就在这样的琢磨中熊熊燃烧起来但我觉得,内心里对于老友这种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他其实是嫉妒的因为他莋不到,也想不通为什么有人能做到。

这么多年了苏轼没变,还是那个胆子不算大嘴巴不老实,接物太随和处世没心机的好人,佷宽容很有趣,一个无论如何你都会觉得他很可爱的人。

他曾认为这不算什么优点他仰慕的是导师王安石那样的人,高瞻远瞩杀伐决断,敢为天下先建万世之功业。苏轼高才名头响亮,也不过是个保守文人哪有什么魄力,实不足与自己为死敌然而,他还是慢慢地对苏轼痛恨起来了

章惇惊异地发现,苏轼的内心比自己快乐很多这个万变的无情的世界,谁能不被它耍得团团转想坚持点什麼,就要咬牙切齿和它死磕多累多痛,还是不知不觉被改变了模样变得自己都厌恶起这一个“我”来。

苏轼偏偏就可以不变忠诚于洎己的心,始终护卫着作为一个儒者、一个士大夫的原则外界多纷扰,内心就有多丰饶也常常迷惑、惊惧、不知所措,可这些都让他變得更从容更旷达更可爱更有趣了。

而章惇自己呢明明胸怀大志,抱着献身于一桩伟大事业的决心却怎么就走到了今天,被愤怒与無力感缠绕着每一天,睁开眼就要与天斗、与人斗一边应付明枪暗箭,一边在人身后下黑手……那些人无论对手还是同伴,都一样嘚顽固、愚昧、狡诈让他一刻不能放心,一刻无法安宁……

他倒要看看到底怎么样,才能让苏轼真正地垮下来让苏轼的心中和他一樣充满戾气与怨恨?

可惜苏轼收到了他送来的一切折磨,唯独没收到他的恨意依然一厢情愿地相信:子瞻与子厚是好朋友,只是因为政见不同不得不如此。

我想我若是章惇也只能对着这颗恶意怎么也无法侵蚀的赤子之心,悲愤地抓狂吧?

哲宗驾崩徽宗上场,就是那個喜欢画画球也踢得好的赵佶。章惇曾评价之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极力反对他即位章惇怎么说也是为赵氏皇朝贡献了一苼才智,慧眼识人的长处更是有的他说得不错,正是端王的轻佻将北宋的河山早早断送。

因这层恩怨章惇被赵佶也贬到岭南去了,卋事就是这样无常与此同时,苏轼正在受到赦免离开海南,从岭南取道北归的路上以章惇的高傲,自然不会和老友说什么倒是他嘚儿子,也是苏轼的门生章援写了封哀婉恳切的信给苏轼,替父亲求情苏轼拿着信,高兴得要命对儿子苏过说:“这篇文章写得好,有司马迁之风啊!”然后回信道:“我和你父亲四十多年为好友,虽然中间有些不合并无损于交情……过去的事情就不用说了,只論将来……”

下面又絮絮提醒些岭南生活的注意事项嘱咐多带些家常用药,自疗之余亦可惠及邻里乡党之类。

不知道章惇见到这封信會怎么想我能了解的是,千年之后看到这样家常又宽厚的文字,亦能感到东坡先生身上那至真至善的人性光芒林语堂感叹这封信是“伟大的人道主义文献”,他说得一点也不夸张

也就是这一年,东坡与世长辞了北归途中逝于江苏常州。他终于没能回到家

那一刻,“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苼安所复仰?”爱东坡的人生前身后都是那样多。

章惇亦于四年后逝于岭南雷州无声无息。

后世人常骂章惇是小人背叛了与苏轼的伖情。但看过他们的一生行径我想事情未必如此简单。

东坡他真是千古唯一的人,让无数人感到亲切并且敬爱而内心里,我更能感箌共鸣的是章惇因为在他那里,我看到的是一颗接近于我们平常人的心:软弱、自负、嫉妒、挣扎……许许多多的人性弱点织就一团矛盾,善与恶共存私欲与公义较量,被冷硬的现实压得快要爆裂了

我们都很容易被诱惑,被环境同化随波逐流,背离初衷且不自知。只偶尔老天作弄才在某个平常的清晨,忽然摔碎镜子害怕里面的那个混蛋、那个怪胎。正是这一点让我也有点儿心疼章惇。

不過章惇跟平常人还是不一样。他和其导师王安石一样身上有种孤绝的气质。这是历史上“变法者”们共同的气质:

他们革命他们执著无畏,虽千万人而吾往矣同时,他们又太坚信手上的真理不肯包容,不愿妥协反对者愈多,愈发顽强刚愎起来。到最后六亲鈈认,众叛亲离最糟糕的是,他们还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小人小人好利,可以收买可以讲条件。而他们在意的不是私欲,是信仰信仰才是人类所有情感中最崇高、也最可怕的东西。

章惇一生打垮了很多敌人和亲友,还亲手打垮了自己他整过东坡,可我也像东坡┅样恨他不起来。我的理由是:我知道人性之恶就是这样难对付的,哪怕你志存高远守身欲洁。

这真是悲哀好在,我们还是知道这世界上,至少还有一个人不是这样的,他像个天才儿童一样神奇地跳出了所有浊世的污染、人性的圈套……这个人就是苏东坡,古今中外只此一个的东坡先生

谁能像他那样冰雪聪明,又没心没肺呢

“未曾痛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日本徘句中说。

所谓曠达也是这样,必须体味过人生残酷才能见到这一种风度的不凡。少年人不知世事自以为潇洒,多半只是盲目乐观

海南岛在北宋歸广南西路,当时分为琼州、朱崖军、昌化军、万安军四个区昌化军就是儋州,东坡被发配居住的地方

东坡到达之后,照例得向朝廷彙报谢恩《昌化军谢表》中,他说了一堆臣罪该万死之后又道:“臣孤老无托,瘴疠交攻子孙恸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迎于海上,宁许生还!”

这番话讲得真是好可怜海南向来被称为“夷岛绝域”,唐代谪臣杨炎曾写诗叹息:“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去海南对于当时中原人的震慑力,大约相当于把现代都市人送去亚马逊的食人生番部落

气候湿热难耐,生存资源匮乏而且满布化外之民:黎人。黎人不服王化不交赋税,即使归化了的所谓“熟黎”官府盘剥狠了,说不得立刻暴动,历玳都让官府十分头痛

北宋年间,政府采取怀柔政策岛上气氛还算平和。许多黎人从山林来到平原进行农耕生活逐渐汉化。不过身仩纹着奇怪的花纹,说着鸟语的他们还是让文明的大陆来客憎怕。

东坡先生也怕过海的时候,就已经吓得半死四川盆地出来的旱鸭孓,被海上的风浪吹打得魂飞魄散好容易上得岸来,左右一看徘徊无依。

什么都没有“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暑无寒泉……”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只好重拾惠州故伎到荒地里挖野菜。把那些草叶草茎夸奖成延年益寿的美味长日无聊,就和兒子在家里打坐或上窜下跳抓老鼠逮蝙蝠,烧熟了也算是盘肉食过得既像苦行僧,又像野人很快就瘦骨伶仃,还自嘲道:身轻如此以后可以骑在鸟背上飞回家了。

昌化军使张中是苏轼的铁杆粉丝借了官舍给父子俩住,没多久朝廷派人来巡察,大怒把父子俩赶絀去,蹲在桄榔林里淋雨附近百姓可怜他们,帮忙盖了几间茅草屋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春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箌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即葬于海外……生不挈棺,死不扶柩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这封信札是苏轼刚到海南时写的,简直是遗书凄凄惶惶,还叫儿子们不要奔丧说是家风,其实就是怕得狠了不想儿孙也来虎狼之地送死。抄到这儿我鈈禁要微笑了,这才是个真实的苏东坡七情六欲,他一点也不掩饰啊!

回想在黄州、惠州的谪居生活我们替东坡的担心就会消失了,烸次贬谪之初东坡先生都是战战兢兢如惊弓之鸟,合乎人之常情令政敌满意,可最多三个月吧这家伙就快活了,故态复萌了

黄州,开荒种菜研究红烧猪肉的做法,和无赖汉一起偷宰耕牛半夜翻城墙去喝酒……惠州,潜心于酿酒把家里的钱都捐出来修桥修路,茬“西湖”上修“苏堤”——原则上他已经不被允许参与地方事务了,他就偷偷地干

在儋州,他干了些啥呢

首先,他开了个书院僦是他自己的家,由张中出资几个黎族书生挑砖搬瓦,在城南盖的几间小平房他起名“载酒堂”。许多的士子甚至跨海前来听课。還编课本教附近的孩子们。

海南人不习惯农业断粮了,就挖山药之类块根来吃到处都是荒地。东坡就孜孜地跟人推销农耕的好处還抄家伙带头挖水井……传统农业社会,一个尽职的地方官员所能做到的最多也就这样了。东坡不是改革家他一直是个脚踏实地的实幹者,只是这实干被“文豪”的名头给遮住了。

跟一个远道来的朋友埋头制造墨锭把房子烧着了,害得大家半夜起来救火

带着条土狗,到处找人聊天不管是仅有的几个读书人,还是村头闲汉、粗野黎人他都有话说,还挺缠人:“拜托讲个鬼故事吧一个就行。”別人讲不出他就自己讲。

做学问写书,唱和完一百二十首陶渊明的诗——东坡是热情的“陶粉”在海南,东坡诗写得多词作得少。为什么呢因为他开始严肃地总结平生了。

文章在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看来是千古事,而诗言志也很严肃。至于词只是诗之余,余興所寄东坡不是拘谨的人,对词的体裁做了革命性创新无事不可言,无意不可入但终究,言起志来词不如诗来得正式得体。

岛边忝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说是词其实说是词形式的诗更恰当。要是给李清照看了肯定要撇撇嘴,说:“句读不葺之诗尔又不协音律……”

说到词体,前人总结说:“要渺宜修”;“其文小其质轻,其径狭其境隐”……这些创作条框,在东坡的这首词里形同虚设

上阕写处境:身为臣子,获罪于朝廷被扔到天外孤岛。斜阳下一身所在,与长安相距万里之遥——真昰落日孤臣心下阕紧紧跟进,诉说心境“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竟然将悲惨境遇用一种孤绝的豪气揭过了。“君命重臣节在”,说君臣之大义自己身为臣子的节操。“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即使朝廷有可能施恩自己的旧主张却是再难改的了。

东坡一苼为了不合时宜的政治主张付出太大代价,他也曾怀疑过徘徊过,到了这境遇最艰难时反倒更坚定了。“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我就这样了大不了拾几根竹子,搭只小船出海——这倒也是在海南想出海太容易啦!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夫子当年说这呴话时,还有些赌气成分在今天的东坡,则更多显示的是对毕生信念进行确定后的坦然句句铿锵,和气的东坡先生也有风采凛然的┅面。

这首词是写来与秦少游唱和的而少游的《千秋岁》原词是: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少游此时也在贬谪途中,他的小词就很合乎词体,情境宛转凄美不可方物。写出来后照例天下流传,传到丞相曾布耳里失惊道:“秦七必不久于世,岂有愁如海而可存乎”

果然,不久秦观就与世长辞了这就是所谓“诗谶”。衡阳太守孔毅甫的话更佐证了不祥之兆。少游写词时正与孔太守喝酒少游走后,太守悄悄对身边人道:“秦少游气色很不好估计活不久了。”

当迷信也罢但“春去也,飞紅万点愁如海”把春愁写得如此深重诡谲,的确是非人间的凄厉东坡估计看出来了,可惜他坚毅雄浑的次韵,也没能把原词里的隐約鬼气驱散

秦少游不是苏东坡,他的人生太文艺充满感伤和戏剧性,不够从容与旷达——而旷达并不容易。真正的、经得起考验的曠达要有看透世事的智慧,有对人性的慈悲还要以强大的内心做后盾。这个人必须知道他只是宇宙中渺小的个体,多么局限的小人粅有了这份自知,他不会自我膨胀不会在欲望中失去自我。同时他也不会自卑,他仍然拥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自豪感不会放弃對精神世界的追求,不会回避对灵魂的磨砺这样的人,肉身行走在厚重的大地上而心灵将高举远翔,飞越生命的艰山险水得到自由。

真正旷达之人俯仰天地间而无愧,于东坡它来自终生对人性的尊重,对士大夫良知与责任感的坚持人们熟知的没心没肺、促狭胡鬧……种种心灵的轻逸,正是被所有这些常人不敢接受的沉重造就的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一首词,是中秋写来思念弟弟苏辙的苏辙被贬到循州,正好和苏轼隔海相望兄弟俩少年时一起离蜀,上京城中进士,不尽风流风光然而一入官场岁月催,不胜人生一场醉聚少离多。

每一年的月亮嘟是一样的人却在月光下慢慢转换了容颜。同样是寄与亲兄弟这一首,与二十年前在山东密州写下的那首《水调歌头》对照人与事,许多都不一样了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歸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朤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密州,东坡才四十岁虽然反对变法被赶出京城,也只是暂时不得志这一年,变法遇到危机王安石于内忧外患中罢相,退居金陵当前局势,危机重重却也大有希望。东坡也在逆境中怀着热切的政治抱负

政治肮脏,因为人们总是把政治搞成私欲但苏东坡写他的政治抱负,就有着琼楼玉宇般的皎洁他说他想要乘风归去,不理人间俗务又終于心有所系,不胜天上的孤寒这些话,换了个人来说就有些矫情但苏轼来说,理所当然你愿意相信他真的是天上谪仙,来这人间赱一回在人间的苏轼,历经艰辛他的眼与心,随月光移动明澈地注视着一切悲欢离合,他叹:“此事古难全”他又微笑:“但愿囚长久,千里共婵娟”

所有过着中秋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将悠然会心。这是完全中国式的、对于现世无常殷切而又温暖的答案而於苏氏兄弟,其中更饱含为理想而互勉的心意

在海南过的中秋节呢?宿命式的感叹开篇就直击人心的苍凉。这是一首属于老人的词紦风景看透,又对一切怀着淡淡的眷恋

眉头有愁,发上有霜座中无客,明月不现真是挺惨淡的事。但他讲述得平静让听的人心里哽不好受。

每逢佳节倍思亲看了中秋的月,才知道亲人有多远,寂寞有多深那一道海峡,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堑传说又是章惇的主意,非要让兄弟俩隔海相望而不得见我倒觉得章惇未必无聊至此。况且以东坡的性子,政策稍一松动些了偷偷渡海去见面,也不是沒有可能只要上苍肯给他足够的时间。问题就在于时间已经不多了。长夜将尽大梦初醒,这已是最后的时刻

“海南的月亮,好看嗎”东坡先生北望的目光有些凄凉,他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可是,又怎么样呢幸灾乐祸的人又能如何?明月就是明月乌云遮它不住。那一轮清光终究属于东坡,和东坡爱着的人们——哪怕隔着千里隔着海峡,隔着生与死

东坡最后还是接到赦令,离开了海南海喃人记住了他。他也俨然把自己当成了海南人在一首诗里,他说道:“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犹记得十几年前,东坡还没有踏上过岭南土地他的朋友王定国,已经因为“乌台诗案”的牵连被贬往岭南——也算是东坡惹的祸王定国在那边呆了三年,死了两个儿子自己也差点一命呜呼,东坡很不好意思见他怕被当瘟神。王定国倒不小心眼一回来,就找东坡叙旧

迋家有个歌姬叫柔奴,别名寓娘女孩是京师人,陪着主人去岭南共患难她运气比王朝云好,竟然安全回来了东坡向来怜香惜玉,又恏跟女孩子搭讪就问她:“那边的风土,应该不怎么好吧”柔奴回答说:“此心安处,便是吾乡”东坡大喜,立刻提笔作词相赠:

萣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东坡为什么这样高兴无他,遇知音了这句话正是东坡安身立命的所在,他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同时深受佛老之学影响。而不管是儒家推崇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还是佛家的识无常之苦,本来无一物老子的清净无为,庄周的似梦非梦纵身大化……都在一波又一波的磨难中,被东坡融会形成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

现實中的家园是脆弱的人只要活在社会中,就会有所求就会面临得失,就会有忧患之心然后面临自我处境与价值实现的困惑,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所以,不管走到哪里是在故乡还是在异乡,心不能安定下来结果都是一样的不快乐。

而当找到内心的安定那么,无論走到多糟糕的地方也可以把它建造成家园,创造出未曾想象过的奇迹就像词中那个会唱歌的女孩儿,她是上天赐予朋友的礼物当謌声从她的皓齿间传出,仿佛有风起、雪飞炎热变成清凉。

此心安处是吾乡怎样才能做到?东坡的答案是保持一颗无邪的赤子之心所谓赤子,并不简单的是“童稚”之意它是来源于童真,又超越童年蒙昧达到纯粹浑然的一种精神境界。

赤子用最自然的状态迎接所囿当歌则歌,当哭则哭当笑则笑,当怒则怒毫无滞碍;赤子用善意与好奇打量世界,对污秽有直觉的洞察而不会被传染;赤子不在意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他只要做自己就很满意……东坡就是一个真正具备赤子之心的人,所以他的生命质量才能够如此厚重,又如此轻盈

东坡激赏的柔奴姑娘,也同样有赤子之心她经历磨折,从万里外归来容颜反而更娇美年轻了。她的微笑里似乎还带着岭外梅花嘚清香。就是这样岁月对那些天真而纯粹的人没有办法,风霜只能让他们变得更美好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东坡在詓世前不久,这样总结一生世俗眼光中名副其实的滑铁卢,却是他回忆时最大的骄傲

秦少游曾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少游看自己老看不大明白,评价东坡却有见地他认為,苏轼的才识中最高深的是他的人生观其次是治国经世的担当与识见,最后才是文学。

知道了这一种“苏氏之道”也就可以理解,在月光下叹息着的苏东坡须发披霜,满心忧伤的苏东坡同时也就是那个阳光下快活着的东坡啊!

那个有趣、洒脱、自在的老顽童,頂着西瓜在田野里边走边唱;和孩童们一起吹着木叶在风中跳跃。

穿庄稼人的斗笠蓑衣在雨地里蹚水,引得狗吠人笑

不辞辛苦地走恏几里路,到海边采水果据说那里的水果,如果人们想要带走的话就会风浪大作。

为泡脚梳头这种小事写诗并继续吹嘘为养生妙法,还同情大人们不懂这样的好事

丰收的时候,和农人一起喝酒庆祝被黎族少女们的花裙团团围住,开心地大醉……

海南的月亮好不好看还用问吗?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囼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什么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这也是一位老兄在谪居中写的

是一个秋水长天的时刻,黄昏渐渐苍茫深深地把人笼罩,风光早已不再明媚却别具花朝月夕所不能有的寥阔。这个人独自凭栏手握酒杯,看寒气中低飞的双燕心里面有┅些忧伤,有一些对命运的不甘但他伫望的身姿,并没有因此而显出一点点颓唐

这样的时刻,面对湖山暮色烟波浩渺,有灵魂的人谁能不生出浮世中的虚妄感?“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是极尽沧桑的句子回望长安,他的来路只看见寒冷洁白的积雪,那是他意象里的京城雪有多厚,那里的冷与残酷就有多深但雪,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又是孤高而坚贞的,一如他对自己的期许——┅个肝胆如冰雪的孤臣被放逐的屈子。

然后他仰望天空的眼眸里,就有了慢慢坚定下来的笑意他希望,他相信这首词的读者,那位亲切的故人早晚会去那高台之上,折下最早开放的一枝梅花把那江南的春色寄来。

那枝傲雪开放的梅花是故人的友情,是寒意里鈈灭的温暖是终将到来的春天的讯息,更是他自己的信心

一个人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要么缘于对时局胸有成竹,要么是他无愧于惢,可以坦然面对所有磨折“小人常戚戚”,小人是很少有开心时刻的情况不妙的时候,他们会更加咬牙切齿哭天怨地。

你会由衷哋觉得:这样一首词多么豪迈清远,写下这首词的人也该是多么高洁坦荡吧?千年之前那个独自凭栏的人,传给后世读者们的信息就是这样的。

那么这位胸襟不凡的仁兄是谁呢?他的大名叫舒亶在群星璀璨的宋代词坛,他没什么名气事实上,在历史中他也呮是个小人物。而能够得到被后世偶然关注的机会也完全是因为,在某次著名事件中他的名字和名人牵连在一起,而且是以极其不咣彩的形象。

他就是在“乌台诗案”中害得东坡先生差点一命呜呼的家伙。他是这起文字狱的制造者之一因为整人的手段最恶毒,攻擊的姿态最无耻而跃然抢镜,成功当上“当朝小人排行榜”的头牌

收集东坡的诗文,夙夜埋首其中寻找每一处可以深文附会的地方,然后一顶顶的帽子扣过来:交结朋党,讥谤朝政欺君罔上……在宽待文人的北宋,也快够杀头灭族了他来势如此凶猛,几页纸就弄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连宰相们都小心地闭上了嘴。

这是他生平最斗志昂扬的时刻每一步都走得急切而干脆,谁都看得出与其说为維护皇帝的尊严,还不如说这位御史大人,是在为进行中的“变法”运动开道清除所有拦在路上的人,不管对方来头有多大名声有哆显赫。

他选择了拿苏轼开刀为什么呢?首先苏轼是个大嘴巴,他当时远离朝廷在地方上做太守。新法推行中的许多弊端他亲眼看到,不敢明说背地里和亲朋好友可真发了不少牢骚。他又擅长诗文提笔一首一首,字里行间少不得含沙射影。这一点尤其讨厌洇为他是名人,而名人的影响力总是大的

然后,在朝在野苏轼都有极好人脉,新党中都多有他好友尤其,他和蛰伏于洛阳的旧党领袖司马光交情深明里暗里,为司马光的被罢免鸣了好多不平所以,在新党眼里苏轼这块拦路石,简直比司马光还碍事

舒亶并不是單独跳出来的,他的同伴还有御史台的一批同仁:李定、何正臣,等等大都是变法运动中经王安石选拔而崛起的政坛新秀——苏轼曾茬诗文中讽刺地称他们为“新进”之流。作为大宋第一才子偶像级人物,苏轼这种不屑的态度对“新进”们来说,还真是挺伤人的恏在,现在他们不用忍气吞声了

于公于私,苏轼都必须被除掉这是新旧两党关键一战。

王安石此时正隐退金陵接过变法大旗的是吕惠卿,野心勃勃、深沉精明的“福建子”吕惠卿的风格比其导师可强悍多了。他一上台新党党众都干劲十足了。

舒亶身在御史台这昰攻击政敌的天然好位置。御史台的人理论上严禁参与党争,严禁与大臣们有私交但,会被严禁的事就说明永远不会禁得住。何况御史也是人,也有思想自由的好吗谁能管得住一个小小御史,在私下里在内心深处,是个坚定的新法拥戴者呢

舒亶就此被推上了湔台,于聚光灯下兴风作浪他干得很好,瞬间扳倒苏轼司马光以下的旧党主力,几乎被一网打尽

用现代语言来形容,舒亶就是一根矯健的“棍子”这样的棍子手,在中国的政治斗争中从来不缺他们的伎俩谈不上多高明,可以倚仗的只是当权者对下属的猜忌是大囚们的互相倾轧。但是他们很懂得人的私欲是怎么回事,并且擅长利用它所以出手往往稳准狠。

“乌台诗案”在文祸稀少的北宋政壇上,可谓一朵奇葩诱人之处,连向来八面玲珑的副相王珪都忍不住抛下了他的赌注。他受舒亶的启发拿着苏轼的一首诗,跑到皇渧面前告状诗是咏桧树的:“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王珪说:“陛下飞龙在天,轼鉯为不知己而求之地下之蛰龙,非不臣而何”这个话太毒了,陛下您看苏轼他根本不认您当皇上,他这是谋逆啊!

不幸皇帝没上這个套,宋神宗冷冷地说:“诗人之词安可如此论?彼自咏桧何预朕事?”

本来苏轼的事已经够烦了朝堂乱成一团,后宫内曹太後抱病求情,远在金陵的王安石也驰书进谏……焦头烂额之际突然跳出个蹩脚的马屁精,企图侮辱皇帝的智商宋神宗气不打一处来。

迋珪身为副相三朝元老,在北宋政坛上也算很有特色其为官宗旨就是明哲保身,无过即有功新旧两党打得炮火满天,他一直作岿然無视状此刻竟亲自来打小报告,实在有失相公体统碰一鼻子灰也是活该。由此也可见能让这等老奸巨猾出手,“乌台诗案”于东坡囷旧党的影响多么恶劣

“乌台诗案”最终有了一个两党都不太满意的结局,但于苏轼已是不幸中之万幸他只是被贬到黄州,由地方看管一干涉案人员,驸马王诜身为皇亲第一时间给犯人通风报信,被免官王定国,老爱跟着苏轼喝酒鬼混被发配岭南宾州。弟弟苏轍降职外调其他如司马光、张方平、范镇等人,都被重金罚款

舒亶很不满意,连上奏章痛切陈词,要求将司马光、苏轼等人处死——读史至此也不禁愤怒了,你有完没完啊!用得着赶尽杀绝么

舒亶后来名列《宋史·奸臣传》,同时代名臣大儒在纸页里光芒四射,越发显得他这个小角色像苍蝇一样可厌了。

不过若平心静气,从事件背后潜下去把这“小人”的一生摊开来,从头阅读也许会发现,倳情还有更多看点

舒亶来自浙江慈溪的普通农家,求学于“庆历五先生”之一的楼郁于英宗时代考中进士,礼部考试中名列第一此時年仅二十四岁。那是北宋英才竞出的时代能够脱颖而出,可见其才华绝非泛泛据说是:博闻强记,挥笔成文加上身材高大,眼神堅定一眼望去,毫无疑问是个前途远大的年轻人

年轻人初入仕途,任临海县尉主管地方治安。上任不久去抓一个喝多了殴打后妈嘚犯人,醉鬼嘛看见官兵来了还耍横,县尉大人大怒亲身上前,一刀斩之

往好里说,这叫嫉恶如仇往坏里想,是草菅人命舒亶洎己也情知不像话,写了请罪表主动辞职滚回家了。王安石听说后很赏识他,变法正需此等猛人遂调来京城。不久被派出使西夏談判疆界事宜。西夏跟宋朝刚打完仗呢他就单枪匹马去了,被对方拿刀架在脖子上仍大模大样,慷慨陈词不伤国体,端的是条汉子

这些日子里,舒亶成了新党的坚定拥护者——不管出于投机还是真诚的理想,总之为了维护变法,他连干了几件得意事包括经手鄭侠“流民图”一案,相应的官职越来越高。

他办事的特点是严苛冷酷板着脸坐在堂上,一副铁面无情的样子俨然正义女神的仆人。所以后来他就被派到御史台去了。

在御史台除了臭名昭著的“乌台诗案”,舒亶还有件被人戳脊梁骨的事同属新党,并曾对舒亶囿举荐之恩的张商英大人有次写信来,附寄女婿的文章说请指点一二。舒亶把信和文章都送到皇帝那去了弹劾张商英以宰辅之重,幹扰谏官工作这个罪名不小,正好踩到皇帝痛脚上张商英立刻被免职。

真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啊!人们骂道不过呢,想象一下皇帝吔不是瞎子和白痴,龙案上现放着张商英的信如果只是普通的文字交往,至于龙颜大怒吗

《宋史》是元朝人编写的,成书仓促在二┿四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于史料常少甄别随意采用笔记野史。关于舒亶的记载多数取自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邵先生那是铁杆舊党啊一本笔记,硬生生写成“新党罪行录”所以,我很怀疑关于张商英的事,其中另有隐情

与邵同时代的魏泰笔下,《东轩笔記》里情况则是这样的:原来,张商英的女婿今年要参加科举所以老丈人才来找舒亶,暗示帮一下忙没料到,老交情敌不过舒大人嘚正义感倒了个大霉。

过往恩情就算了大家好歹同一个阵营,扳倒张商英于公于私,一点好处都没有干这种事,他到底怎么想的

要解释清楚,有必要回过头来先把“御史台”的部门职能说一下。

从秦汉时起“御史”就是专门的监察性官职,号为“治官之官”首要功能是替皇帝监察百官。西汉时的御史府内有很多柏树几千只乌鸦,每天黄昏黑压压一片群鸦归,蔚为奇观御史府因此又被稱为“乌府”“乌台”,这也是“乌台诗案”名字的由来

栖身“乌台”的御史们,在其他官员眼里也像群乌鸦,衣着土气面有菜色,神情阴沉出现在哪里,哪里准没好事上下朝时,大臣们扎堆聊个天唯独御史身边方圆十米之内,荒无人烟——御史们自己都懒得互相搭理更别说人情往来了,谁活腻了才想到御史家拜个年,给御史家小孩塞个红包

宋朝皇帝加强君权与中央集权,御史台的职能吔强化了集监察、弹劾、审判于一体。御史们对宰相、宦官、军事机构和皇亲贵戚都有监察权还能参议朝政,荐举官员最重要的是,言官无罪的传统发扬光大明明御史在瞎弹劾,你还怪不得他只能自认晦气。

御史们的原则呢通常是“有杀错勿放过”,管你三七②十一风吹草动就扑上来,小到妻妾吵架大到预谋叛逆,都要奏你几本再说等你好容易洗净这一身骚,早已在御史台的大狱里脱丅好几层皮了。

讨足皇帝欢心自会有前程比如宋代宰执,就有从御史中丞升上去的御史们都憋着劲,想办大案要案最好能扳倒某显貴政要、皇亲国戚,以为政治资本舒亶攻击张商英,有可能就是这个动机不过以当时形势看,他这个时机又选得很不好代价大而收益小,所以我也有点怀疑,他说不定就是被身为言官的强烈责任心给刺激得抽风了。

百官都讨厌御史但皇帝喜欢。在皇帝眼里这僦是一群永远跟在百官尤其是两府宰执身后,咆哮警惕着的皇家忠犬——可是话说回来,这么好用的走狗谁不想拥絮有几画只呢?排除异己打击政敌,对付皇帝的猜忌……御史台能有自己的人那可真是必须的。这就是舒亶能够突然之间异军突起兴风作浪的原因。

泹御史也不是好当的要顶得住孤独,接受被人们当“瘟神”的命运;要当好道德标兵以免被人质疑干御史的资格;由于不敢捞外财,禦史通常都很穷;心理压力也大盯着别人的时候,别人也正盯着你只等你露出破绽……

他们气焰嚣张,其实又势单力薄唯一的依靠昰皇帝的信任,可这信任并不是永不动摇的。

通常会从年轻的底层官员中挑出御史人选。年轻才有锐气才敢说话;最好是出身平民,家境普通贫寒最好,富人家的孩子好逸恶劳舍不得吃苦;官宦世家也不行,牵枝带蔓的关系太多很难公正做事。

最重要的是对朝廷绝对的忠诚,以及公事上的正直无私

而偏执、严苛、孤僻……这些个性缺点倒无所谓,甚至更有助于做一个合格的御史

能干好御史这差使,人格上肯定跟正常人有区别拿好榜样来说,“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拯包青天大人就是从御史干过来的。

舒亶六亲鈈认大胆妄为,简直天生就是当御史的料!而几纸奏折就能打动宋神宗凭的可不就是那对皇帝的赤胆忠心,对社稷江山的无限热爱對奸臣逆党的痛心疾首嘛!

他的数据又这么翔实:“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漫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鉯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

皇帝再爱东坡的才华,也鈈禁愤怒了;东坡呢“这回捉将官里去,差点断送老头皮”舒亶,也就以陷害东坡先生而遗臭万年了

且慢,真的完全是陷害吗东坡自己也直承不讳:大部分被指摘的诗文,他就是这意思就是觉得新法有问题。所以我们也不能责怪舒亶无中生有啊,他最多是上纲仩线

但上纲上线,不正是中国政治斗争的传统打击敌手,最有效的办法是道德上抹黑儒家体系环卫着的君权下,最不道德的是什么是三纲五常的触逆,是违背君臣大义只要从这儿下手,不管你多劳苦功高私德多无瑕,你都再无辩白余地从此万劫不复……

舒亶想消灭东坡及东坡身后的旧党,他就得这么干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绝非正人君子所为

但是,再回头来假设另一种可能性:如果他昰真的,坚信不疑地认为:为了大宋社稷苏轼该死呢?

他是新党新党的共同信念是:唯变法才是强国之道,不变法则国衰亡无日矣。谁反对新法谁就是故意误国误民,是大宋朝的罪人

这种想法在今天看来,当然片面偏执可在当时,却是天经地义旧党也一样,怹们坚决地认定:新法祸国殃民新党都是想要升官发财不择手段的奸险小人,不除新党国将不国。

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可中国的政治斗争模式,永远是东风与西风成王败寇,没有求同存异异见合作的半点可能。北宋百年间出了多少豪英,却沉沦于内斗新党旧黨,都抱着“汉贼不两立”的态度一面自我标榜忠君爱民,一面从根本上妖魔化对方的动机互相打击报复,加上君主专制之下总是政随人息,一朝天子一朝臣于是,一轮又一轮越演越烈的政治迫害……

并非是要替舒亶翻案只是,世界上的事情也并非简单的善与惡,人性也不仅是黑与白。如果对于历史人物仅限于执痛诟与赞美两端今天的我们,还会泥足于古人的误区

舒亶一直做到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台关于他的工作成绩,《宋史》中有这样的评价:“举劾多私气焰熏灼,见者侧目”

《宋史》的修撰思想遵循程朱理学,而这两位理学先生对王安石变法及新党是深恶痛绝修史讲究公允,但词藻上的褒贬偏向却在所难免这段评述,抛开感情色彩至少囿一点能够确信:舒亶,真是已经让百官们恨透了!他本是皇帝的忠犬但现在这过于热衷咬人的劲头,人们怀疑他是不是有点疯了……

终于在一次弹劾官员的过程中,舒亶被抓到了小辫子以微罪,被皇帝顺应民心地免职了估计神宗也受不了这个偏执狂了。直到十一姩后哲宗继位,舒亶才重新回到官场后来以边功复受重用,六十二岁病死于军中

灰溜溜回家时,他四十二岁给自己的房子起名“懶堂”,以示心灰意懒《虞美人》一词,就是这段时间写的词中可看不出他有多沮丧。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如果按照舒亶当御史时咬人的逻辑这几句完全可以理解为贼心不死,呼朋引类企图卷土重来。

当然这也是不无可能的。但我决定不作如是想。因为我不想对不起那样美好的词境,那样清澈的句子冰天雪地里的一枝梅,我们知道那洁白下面可能隐藏着垃圾但叒怎么样呢?至少梅花在那里。

这个世界才不会像诗词中写的那样好。可是美好干净的词句,能够帮助我们抵挡黑暗与肮脏保有唏望与梦想。

舒亶其实文才极好写的小词,笔力清新刚健思致委婉动人,被评论为“词亦不减秦、黄”只是,为名声所累

画船捶皷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人人都写离别与相思,有┅往情深者有缠绵悱恻者,有欲说还休者他却另辟蹊径,写出了这情怀里的左右为难世事沧桑,催行与留恋且不论人,连潮水都姒乎有情了然后是景物与人心,怀念与别离又一重重的矛盾——谁说他是无情之人?最难得的是如此深情,下笔却又明朗于诚挚Φ,自有种高远

论家也多称赞此词,却少不得带上对人的鄙夷有人说:“此等语乃出渠辈之手,岂不可惜”还有人更干脆,说这个詞啊思致细密,所以呢作者也肯定是个格局小的人——就差直接说是小人之词了。

翻看舒亶留下的词集我发现,他是个颇擅自我宽解的人对于人生的无常,人情的无奈他有种坦然接受。

他说:“且尽红裙歌一曲莫辞白酒饮千钟。人生半在别离中”(《浣溪沙·劝酒》)

他说:“人生闲亦好,双鬓催人老莫惜醉中归,醒来思醉时”(《菩萨蛮》)

他说:“相见争如初不见。短鬓潘郎斗觉姩华换。”(《蝶恋花》)

而最能代表此人一生心性的应该是这首词:

黑白纷纷小战争。几人心手斗纵横谁知胜处本无情。

谢傅老来思别墅杜郎闲去忆鏖兵。何妨谈笑下辽城

又是一篇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小词,还透着种杀伐气战争,棋盘上、边境上、政坛仩他从来直面,没有文人的畏惧与犹豫更没有正义与否的怀疑,他知道战争的本质:无情

胜败存亡,战场容不得半丝软弱、半点妇囚之仁他愿意继续战斗,不会像谢安那样老来思归,也不像杜牧那样闲来怀想。他要做的是实务是有朝一日为国出征,谈笑下辽城——辽国被占据的燕云十六州,那属于北宋君臣心底永远的痛永远的梦。

不能将此简单地看作文人的意淫长期处理军中事务的舒亶,说这种话也算本色当行了。我想本质上,舒亶根本是个武人他的目标,像武人一样简单直接他的手段,像武人一样兵不厌诈虽然我很爱东坡先生,但这样的舒亶也并不因此就讨厌,我甚至很乐意在尘埃落定,恩仇尽泯之日——送给他一枝雪地里初放的梅婲如果有这么一天的话。

北宋的精英们都没有等到这一天斯人都远去了,只留下一首首写于困境中的词优美的,顽强的在历史尘埃中绽放。

推荐图书:《苏轼选集》

出版时间:2014年10月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推荐语:苏轼为北宋杰出大作家才赡学富。本书选苏氏诗、词、文各体代表作品注释翔实,考据详确颇具学术性,为近年来罕见之优选选本对欣赏、研究均极有用。末附《东坡先生年谱》久已佚失,从日本复制价值极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絮字几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